#65歲退休是場夢😱?!
#而且女人更該思考這問題因為女人命比男人長
跟全球相比,台灣有個趨勢追得很快,就是高齡人口比率快速增加,預估到了2050年高齡人口比率只會略低於第一名的南韓。而今年底台灣就會邁入高齡化社會,八月時台北市65歲以上人口為50多萬人,比例高達19.62%。
我比較喜歡多元思考:當談到高齡化社會,大家想到的可能會是關於自己年邁雙親的照護問題,當不健康時付出的時間心力與成本非常大,因此讓爸媽們健康很重要,所以要推廣的運動,用運動來預防腦退化、預防跌倒、維持獨立能力、減緩慢性疾病。
但粉絲們想過自己嗎?
#譬如現在我40歲_壯年已經在思索老年人生
今年年底台灣就成為高齡社會了,2050年倘若根據估值台灣成為比日本還老齡化的社會,我們不正是經歷這一切的世代嗎?到了那一天,到了我們60歲、70歲時,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有一點比較確認的是,大家可能要放棄「65歲退休」這樣的想法!因為到時候勞動人口是不足的,我們根本很難退休。
再來,每一年台灣人的平均年齡都在增加,平均年齡抓84歲,19年的生活費沒有存夠還真是退不了休(假使不想過的太慘,有點尊嚴,一個月抓2萬元食衣住行健康維持的錢,一年就需要24萬元,19年的餘命需要456萬元來維持一個人有尊嚴的生活,這中間還不能有太多娛樂和意外)!
再者內政部公布2020年國人不健康餘命達到8.47年,意思是這八年多的人生不只是身體病痛,長跑醫院,還會很燒錢,很考驗兒女伴侶的愛有多深啊!
大概可以做出幾個歸納,從現在就要開始注意與規劃,才能一輩子活的有尊嚴:
#必須要運動因為要維持健康與行動自由讓身體慢慢老
#因為很難65歲退休所以要努力開源節流
#保險規劃要做好因為餘命變長
#沒有投資計畫用複利滾錢根本就存不到養老金
更白話點的說法是:
#現在就開始給我運動
#現在就規劃好保單
#現在就要開始投資理財
#趁年輕有體能時真的要努力賺錢
長輩們、曾長輩們可以在60幾歲退休,那是因為他們不生活在老化人口的世代;6年級、7年級生以後,我們活在一個「老化得非常快」的社會,是個「勞動人口不足」的世代~~南韓與日本65歲以上工作者高達30%(而台灣只有6%),尤其世道持續低利率物價逐漸通膨,能真正不工作的時間點只是一直往後推移而已。
老化人口的社會,房價真的會掉嗎?真的不一定,因為大家都活得更長命了,而且勞動人口不足,大家退不了休,所以社會上變成很多勞動老人,勞動老人還是需要住房子的~~大概要等在幾個世代後,才會遇到人口不足房屋過剩的問題(此為個人看法請勿筆戰我~我討厭吵架哈哈~),所以可能房價崩跌我們有生之年是很難等到的。
於是我默默下定決心,要給自己一個年限內還完房屋貸款,當有一個不需要付貸款、付租金的房子時,同時又有複利滾來的錢維持人生,同時健步如飛,那才可以優雅的享受老後啊!
尤其是女人命比男人長壽,這漫長人生當中還可能遇到各種飛天意外導致女人得獨立起來自己闖,或者說不看人臉色過生活其實比較愜意所以不能當伸手牌~~~種種因素女人都更該好好思考自己的健康財富計畫。
今天去參加「高齡健康促進城市交流論壇」,因為我在研究所的研究主題就跟樂齡族相關,也在台北高齡健康前瞻中心教銀髮族運動;高峰會上聽到很多數據與政策,這是我議程上腦內的小劇場。
#粉絲認真想過幾歲可以退休嗎
複利滾存保單 在 理財周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知道該如何存錢?她用實例告訴我:找對存錢祕法,靠一張保單魯蛇大翻身】
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存錢人生」PO文指出,如果儲蓄險已經繳滿期限,利率為2.5%,苦惱到底要不要解約,將這筆資金投入其他理財工具,上網詢問大家的建議,意外釣出有經驗的人回答。👉👉https://pse.is/3jrc5d
#保單 #儲蓄險 #預定利率 #報酬率 #理財工具
🪴加入《理財周刊》LINE好友,投資理財訊息看更多!https://lihi1.com/aJp06
複利滾存保單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年,台北小金仲:自傳奮鬥歷程】
2010年上半年,我還只是個涉世未深的熱血青年,參加某政黨的台北市議員黨內初選,6月時落敗,且負債200萬元,一心想快速還債的我,決定從事業務工作,並思考哪種比較適合我?我問自己:人人都買得起保險,也買得起直銷產品或汽車,唯獨房子不行。因此,決定選擇一邊賺錢,一邊累積「高資產」人脈的工作─房仲。於是在7月正式展開房仲職涯。
2011年初,領我進門的店長鼓吹我投資,基於信任,覺得「店長怎麼可能會騙人」的天真想法,又跟我高中同學與父母各借了50萬元,沒想到,那100萬元竟被他拿去花天酒地,縱然告上法院,最終僅換得1張債權憑證,此時人生負債達300萬元,慘痛的社會學費。狼狽的我,想到自己好不容易累積的基礎,感覺尚待開花結果,真不想放棄!我仍堅信房仲工作一定可以助我還債,於是到附近面試,正式加入了人生第2家房仲公司─台灣房屋大直加盟店。
2012年,幸運地接連冒泡,於是高估了自己的賺錢能力,竟買了高額的6年期美金儲蓄險保單,1年要繳2萬元美金。偏偏就在這時,房市景氣反轉向下,交易量急凍,開始一連串的開源節流:做水果早餐賣同事、中午吃公司拜拜的泡麵、晚餐回老家當媽寶、兼差當臨演、利用假日去夜市餐廳當洗碗工、主持好友的婚禮賺紅包,……我清楚記得,我有將近6年的時間,午餐幾乎餐餐吃泡麵。
2014年8月,也曾為了急於成交誤踩紅線,深陷消費糾紛,為了避免上法院,賠了客戶80萬元,並得了憂鬱症,人生最高負債達380萬。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低潮,也覺得讓家人擔心真不孝,除了告訴自己要振作,以後做任何事情也都務必千萬小心!慘痛的教訓,其實都是種累積,在我痛定思痛,撐過憂鬱期,自覺也成長了不少,10月,開始上演逆轉勝,冒泡連連。
2015年起,累積許多經驗、人脈的我,在個人總業績評比裡雖有高有低,但在「成交案件數量/頻率」這個項目,我始終維持該店第一名。
2016年,人生的意外插曲,拜自己的習慣所賜,無論租或售、成交或失敗,只要服務的細節裡有值得檢討的地方,我都會記錄下來,提醒自己要改進;沒想到,意外成了寫書的素材,因緣際會, 9月由《Money錢》幫我出版了1本名叫《一眼看穿房仲賣屋手法,讓房仲為你賣命》的書。這是1本集結我6年心血、很實用的工具書,除了提醒消費者買房該注意哪些事?也幫助菜鳥房仲快速入門、提升業務力的1本書。人生就像是1本無法提前翻頁的劇本,連我也想不到有成為作家的一天。正當自己因為出書到處受邀演講、上節目分享時,在我經營的主商圈,起了房市化學變化。
2017年,台北市政府突然對「大直商業宅」進行開罰,導致住戶們串連起來成立自救會並發起抗議活動,頓時,大直地區交易量明顯急凍,正當我不知所措、思考著該怎麼辦時,也剛好遭逢阿嬤過世,守靈的某夜,突然轉念,決定離開大直,因緣際會下來到了人生第3家、也是我現在待的─美商ERA易而安不動產。
2018年,我調整了作業模式,持續贏得該店「個人業績」及「成交案件數量/頻率」雙料冠軍,並繳完了6年期美金保單,從此無需再繳保費,心理壓力減輕不少。
2019年,保單期滿開始複利滾存,同時再次拿下了「成交案件數量/頻率」第1名,也是第1次創下了「月月都成交」的個人紀錄,買房基金存到了,業務力再次進化,生活品質也提升了。
2020年,從事房仲滿10週年,這個「紀念年」,我為自己養成了幾個好習慣與里程碑:每週爬2次山、每月閱讀1本書、寫滿6萬字為出版人生第2本書《從負債到買房,房仲作家的10年逆轉勝》做準備、靠自己的努力買到人生第1間房子、被動接案仍創下月月成交的紀錄、手上僅有專任約物件不再有一般約……。
誰說僅有保險、直銷才能創造被動收入?誰說房仲是「成交就歸零」的事業?房仲工作也能展現能力與人脈的複利效果,我就是最好的證明。
【後記】
在我剛踏入房仲業,我就已經開始用主持專長拍攝「介紹屋況」影片,並利用「綁關鍵字」方法上傳網路,吸引許多主動來電詢問的客戶,至今已多達上千部影片,只要你搜尋我賣過物件的社區名稱,在搜尋引擎的自然排序裡,往往第1頁就會被找到。
除了大學時期主持過兒童教育節目《甲上學園》之外,也拍過無數電視劇配角、還參加過《超級偶像7》的歌唱比賽並順利晉級PK至前21強止步,加上後來的出書、演講、上通告,造就了我的多元身分:專任約房仲、主持、演員、歌手、作家、演講師、省錢達人、行銷公關顧問→「斜槓青年—陳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