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咳嗽藥水 百百種,效果大整理✨
「醫師我的小孩咳嗽咳了一、兩個禮拜怎麼都還沒好?」在診間很常聽到許多焦慮的家屬,被小孩的咳嗽搞到發瘋,每天白天上班晚上還要值小孩感冒班,整個累到魂飛魄散!😭
其實咳嗽是人體重要的 #自我保護機制,可以把呼吸道的分泌物清除,假如不分青紅皂白就喝止咳藥水,只是治標不治本,反而可能會使病情更糟,因此其實最重要的是確定診斷方向,說不定小孩是細菌性支氣管炎、鼻竇炎需要使用到抗生素的情況了、或是氣喘在咳需要使用支氣管擴張劑...。
👉 詳情可參考我之前寫的「#慢性咳嗽常見原因」文章
https://reurl.cc/ZG2KEa
但是完全不用止咳藥,讓小孩晚上咳個不停沒睡好,身體也沒體力打敗病菌,因此今天就來介紹一下止咳化痰的藥水大致分類與效果💟
--
📣 #鎮咳劑 (Antitussives)
🔖 #非麻醉鎮咳劑:抑制咳嗽作用,不具成癮、鎮痛性,較安全
📌 Dextromethorphan (#息咳液):抑制咳嗽反射
📌 Butamirate Citrate (#停咳喜、#必達米瑞):止咳、改善呼吸道受阻
📌 Dimemorfan (#優喉):作用於咳嗽中樞,鎮咳
📌 Platycodon Fluid extract (#鎮咳祛痰液)
🔖 #麻醉性鎮咳劑:含可待因或嗎啡,具有強效鎮咳及鎮靜作用,長期使用會有 #成癮性 問題,所以只適合用來治療短暫嚴重的咳嗽症狀,另外因兒童藥物代謝能力差,新生兒血腦屏障發育未完全,要小心嘔吐、心悸、頭暈、#呼吸抑制 等嚴重副作用,#建議滿12歲 才能使用麻醉性止咳劑
📌 Codeine Phosphate (#停咳、#康是寧糖漿)
📌 Opium Tincture (#甘草止咳水)
--
📣 #化痰劑 (Mucolytics) & #祛痰劑 (Expectorant)
此類藥物可以減少「#痰的粘稠性」,讓痰更容易咳出,還有其他效果如附註
📌 Carbocisteine (#莫喀):減少咳嗽反射敏感度
📌 Acetylcysteine (#愛克痰:#小鳥粉):斷裂黏液蛋白的雙硫鍵,加速受傷黏膜修護
📌 Bromhexine (#杜息咳):活化呼吸道纖毛上皮,增加祛痰效果
📌 Ambroxol (#舒痰液、#美舒咳):提高肺部界面活性劑產生,活化纖毛上皮,增加祛痰效果
📌 Glyceryl guaiacolate (#咳酚):使痰吸收水分減低表面張力,潤濕氣管減少黏膜刺激
--
📣 #支氣管擴張劑 (Bronchodilator)
作用於呼吸道平滑肌使其舒張,讓緊縮的呼吸道暢通,主要用在 #短期治療 呼吸聲有咻咻喘的過敏氣管、支氣管氣喘、急性細支氣管炎等疾病,但因讓呼吸道暢通有時也可以促進痰較容易咳出,所以複方咳嗽藥水裡面也常加入支氣管擴張劑。但須注意因為是交感神經興奮劑,心跳加速、心悸、臉部潮紅、手腳發抖、入睡困難等副作用
📌 Procaterol (#喘解、#滅喘淨):注意使用 #次數通常是一天早晚兩次🔥
📌 Dl-methylephedrine (#息咳寧)
📌 Orciprenaline (#杜息咳)
--
👑 重點:三類藥物使用時機💥
✅ 因為痰多造成的咳嗽可以搭配化痰劑類藥物,可以減少痰的黏稠性、增進呼吸道纖毛排痰能力…等效果,讓過多、過黏的痰液趕快排出。但其實 #最好的化痰藥其實是喝水🤣吸蒸氣也是有幫助。
✅ 有時候痰液塞住或氣管收縮原因造成氣道狹窄,尤其是有聽到咻咻喘的聲音的話,加支氣管擴張劑會有幫助,但注意喘解、滅喘淨單方支氣管擴張劑,使用次數通常是一天 #早晚兩次,和一般三餐加睡前的感冒藥次數不同。🔔
✅ 但這上述兩類藥物使用,尤其在 #初期咳嗽次數可能不會減少,第一個是因為要先把塞住的痰咳出來,第二個是因為感冒病程還沒到,呼吸道還是持續有發炎分泌物持續形成痰液,這時候就可以考慮加上鎮咳劑 (Antitussives)。
✅ 尤其是晚上,沒有鎮咳藥物作用可能無法好好休息,精神體力就無法恢復,自體免疫力就無法打敗病菌。但注意不能一味的鎮咳,該排除的痰還是要排出來,不然就像掩耳盜鈴一樣😅
✅ 另外鎮咳效果更好的麻醉性止咳劑 (停咳、甘草止咳水) 要 #滿12歲以上 才能使用,避免呼吸抑制等恐怖副作用。
--
🔔 結論
即便看似簡單的止咳化痰藥,背後也是有許多學問的,但重點咳嗽不癒還是要看醫生,這樣才能真正對症下藥,還有多喝水是最好的化痰藥。💖
複方甘草合劑液確診 在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連花清瘟」抗新冠病毒?
前幾天,中國領頭抗疫的鍾南山院士發表他團隊的中藥研究,體外實驗顯示「連花清瘟」能抑制新冠病毒複製,發揮抗炎作用。這個消息被很多中文媒體大幅報導,很多華人也覺得總算找到證據說明中藥可以對抗新冠肺炎。
鍾南山院士團隊的辛苦研究,固然值得大家敬重。然而,這樣真的代表中醫可以治療新冠肺炎嗎?真的解釋了為什麼中醫可以治療新冠肺炎嗎?其實,說句大家不想聽的話,這樣的研究是本末倒置,「廢中醫存中藥」的西醫研究中醫方式,短期內好像在推展中醫,長期卻害了中醫。
中醫的理論及臨床療效,是建立在望聞問切蒐集病人身體資訊後,藉由中醫的生理及病理學反推病人身體內部的問題,利用中藥、針灸、或其它方法,把病人體內的偏差,推回到比較平衡及正常的狀態。換句話說,中醫很大的一部分是基於改變身體內部環境,而非直接基於細菌、病毒的生物化學反應。許多的中藥方劑,在實驗室體外研究中,找不出什麼確切的證據,臨床效果卻非常良好。
如果以西藥研究的方式來找尋中藥材中的「有效化學成分」,那不是中醫,西藥廠早在二十幾年前就開始大量研究上千種中藥材內的化學成分,到目前為止,成功製藥的比例仍非常低。而這次對抗新冠肺炎疫情,「體外實驗」顯示有多樣西藥能抑制新冠病毒複製,譬如干擾素、抗伊波拉藥物、抗瘧疾藥物、抗流感藥物等等,在實驗室的環境下,這些西藥大多都比各種中藥方劑更能「抑制新冠病毒複製」,但拿來用在實際臨床治療時,效果卻非常有限,不然疫情也不會如此嚴重。既然連那些「體外實驗」更有效果的西藥在臨床治療上都遇到了瓶頸,那麼「連花清瘟」又怎麼能代表中醫治療新冠肺炎的有效性?
真的想要研究及推廣中醫對抗新冠肺炎疫情,必須從臨床中醫成功治癒的病例開始,特別是從那些重症、西藥治療效果非常有限的病例來著手,聽從有成功病例中醫師們的思路及治療方法,大幅推廣到更多的確診病人,從大量的臨床病例來驗證中醫的療效,事後再做各種研究來「解釋」中醫療效背後的機制。而不是反向的在實驗室內做許多的「體外實驗」,找尋什麼中藥方劑有「抑制病毒複製的化學成分」,那樣是枉費了中醫的智慧,也無視實際上已經有很多純中醫治癒的病例,這樣的閉門造車,留給西藥廠去慢慢研究,不要耽誤了中醫抗疫的推展,更不要把中醫誤導進入了「廢中醫存中藥」的死胡同。
或許有讀者會說,既然「連花清瘟」有「體外抑制新冠病毒複製的實驗證明」,那麼先服用了也無妨,大不了沒有效果。真的「無妨」嗎?「連花清瘟」的成分為:連翹、金銀花、炙麻黃、炒苦杏仁、石膏、板藍根、綿馬貫眾、魚腥草、廣藿香、大黃、紅景天、薄荷腦、甘草,以清熱解毒為治療方向。這次新冠肺炎輕症病人,很多表現出「葛根湯證」、「小青龍湯證」的表寒裡寒症狀,服用這樣清熱解毒藥材的組合,反而有可能讓病情加重。對肺家輕微發熱的病人,這樣清熱解毒藥材的組合或許有些幫助,然而,這次新冠肺炎和SARS非典肺炎很不一樣,很多病人並沒有像非典肺炎那樣導致肺痿、肺纖維化,反而是肺家積聚了大量的濃稠液體、痰飲,偏向中醫的「射干麻黃湯證」、「葶藶大棗瀉肺湯證」等,如果病情發展到這樣的中重症階段,「連花清瘟」不但沒有效果,反而可能會導致更多的問題。
我們並不是說「連花清瘟」沒有道理、沒有效果,而是強調這樣的方劑只適合某一部分的病人,不能因為「體外實驗顯示抑制新冠病毒複製」,就以為找到了答案,大量給各種不同症狀表現的病人。而這樣的實驗室研究,是以西藥的方法來研究中藥,「廢中醫存中藥」的思維不但不會幫助中醫推廣,反而會導致中醫的滅亡,更不用說能治癒中重症新冠肺炎病例。
(http://andylee.pro/wp/?p=7775)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複方甘草合劑液確診 在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通許第三位武漢肺炎病人痊癒出院
昨天,通許人民醫院接收的第三位武漢肺炎確診病人,經由基因核酸檢測兩次陰性及專家會診評估,確定痊癒,已經順利出院。我們接收到四位武漢肺炎確診病人,用中藥治療、西醫檢測,目前已經成功治癒出院三位,療效卓越、快速、便宜。
這個第三位確診病人,我特別關注,治療中間起起伏伏,需要我直接用視頻為病人遠程看診,而非僅僅從旁指導。因此,我們來簡單討論以下這個武漢肺炎病例。
病人,華人,男,30多歲。1月19日晚間11pm,搭一個多小時高鐵從武漢回到家後,吃完東西入睡。睡覺到半夜,覺得胸悶有氣,咳嗽,有痰。隔天早上,擔心是武漢肺炎,趕緊去看醫生,被認為是咽喉發炎,給予消炎片,病人服用後症狀減輕,以為沒事了。1月24日,出現低燒37.7攝氏度,再次到西醫院看診,給予抗生素,病人服用後燒退,又好像沒事了。1月29日,病人再度發燒38.5~39.5攝氏度,胸悶嚴重,無法正常呼吸及說話,緊急進入通許人民醫院感染科就診,肺部CT影像異常,肺部發炎症狀明顯。隨即進入隔離區,取樣上報,做基因核酸檢測,確診為武漢肺炎。
湯主任、娄副院長及他們的醫療團隊,根據治療前兩位確診病例的經驗,給予病人大青龍湯、射干麻黃湯、澤漆湯、茯苓四逆湯等不同的加減組合。然而,病人燒退後,幾個小時又開始發燒,反反覆覆數次。幾天後,肺部CT影像惡化,湯主任及娄副院長緊急連絡我,需要我直接幫病人看診。
經過視頻看診,我認為有幾個癥結,導致治療的膠著。病人體格胖大,中下焦寒濕。得到肺炎後,心肺功能更加衰弱,肺津液不足。同時,中下焦寒濕,阻隔肺氣下行,也讓腎無法順利納氣。因此,除了原本使用大青龍湯、射干麻黃湯等方劑的思維外,還得一併處理這些問題,病情才得以改善。於是,我開了一個藥方:
射干9克 麻黃12克 紫菀9克 款冬花9克
生半夏9克 生薑4片 細辛9克 葶藶子6克
炮附子9克 石膏30克 知母15克 炙甘草9克
炙黃耆18克 黨參12克 麥門冬18克 紅棗15克
九碗水煮成三碗,一次一碗,一天2~3次
這個藥方,比病人之前服用的藥方輕許多。也就是說,情況複雜,不代表需要使用甘遂等更強的中藥,高燒不退,也不表示得使用更大劑量的石膏,而是得多考慮一些細節。這個藥方,除了射干麻黃湯加石膏外,有幾個重點。首先,得減少病人中下焦寒濕,加了炮附子,配合原本有的麻黃和細辛,為典型麻黃附子細辛湯的用意。第二,為了強肺氣,加了黃耆和黨參,不過,既然病人心臟也弱,把黃耆改成炙黃耆,炙過的黃耆有苦味,入心,兼顧心肺,而不再加入生附子等重藥來強心。第三,加入麥門冬來增加肺的津液,麥門冬和石膏的用處是不一樣的。第四,沒有選用澤漆湯內的大戟,而是用葶藶子,因為大戟比較偏向去肺部四周的積液,葶藶子比較偏向去肺部下方的膿痰,比較對應這位病人的咳嗽聲音及其它症狀。
服用這個藥方後,病人很快退燒,沒有再發燒,肺部CT影像好轉。本來預期這週末進行基因核酸檢測,但病人進步快速,結果提前將近一週做基因核酸檢測,昨天病人已經痊癒出院了。
另外, 發生了一個小插曲,第四位病人為後收的病人,本來預期可以和第三位病人同時治癒出院。然而,第四位病人被隔離幾天後,精神狀態出現問題,開始哭鬧,不吃不喝,也完全不配合醫生的治療來服用中藥。其實,這也不能怪病人,被強制隔離,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出院,甚至不知道會不會死在醫院,每天看到的醫療人員都好像外星人,全身都防護服包的緊緊的,連醫生是男是女、長的怎麼樣都看不清楚,更別說建立病人對醫生的信任,心情低落、沮喪、無助,是可以理解的。這幾天看到其他確診病人出院了,這位病人心情才慢慢好轉,願意配合醫生的治療來服用中藥,目前預期一週左右可以基因核酸檢測。不過,這樣的情況,正好成為我們一個非正式的「比較組」,把第四位病人和其他三位病人做比較,驗證沒有使用中藥是無法如此快速痊癒的。
开封网:【我们始终在一起】通许县第3例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http://news.kf.cn/2020/0215/434580.shtml
(http://andylee.pro/wp/?p=7388)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