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養成記2》再過 3 小時即將播出,先前有機會試看第一集,簡單在首映前隨筆雜談。
2019 年初,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在口碑與收視皆斬獲佳績,也帶來台劇的復興,《我們與惡的距離》在文化部的「前瞻計畫」第一期特別預算補助下誕生,同時也是全台第一起案例以「大數據」實驗的劇本合作。
至於《我們與惡的距離》則是製作人林昱伶的大慕影藝奪標拍攝,加上瀚草影視的總經理湯昇榮共同製作完成。在《我們與惡的距離》完成之後,製作團隊與台灣電影公司 CATCHPLAY 一拍即合,過往 CATCHPLAY 深耕於電影,在台灣代理發行電影多年,甚至有直接投資好萊塢電影的經驗,而《我們與惡的距離》便是 CATCHPLAY 旗下串流平台「CATCHPLAY+」首度引進的戲劇作品,也引來熱烈迴響。
此一跨界合作案例,打開了 CATCHPLAY+ 對於戲劇的想像,而後接連與 BBC、HBO 等知名企業合作,諸多熱門美劇影集都能在 CATCHPLAY+ 平台上觀賞,CATCHPLAY+ 在戲劇領域上逐漸站穩腳步,今年也取得艾美獎在台的獨家轉播權。
而 CATCHPLAY+ 今年繼 6 月份開播的原創台劇《第三佈局 塵沙惑》之後,和文策院合作的公司「SCREENWORKS影響原創」再度於 8 月份推出備受矚目的台劇《俗女養成記2》,此作品同時也與華視合製。
《俗女養成記2》原班卡司全數回歸,包含謝盈萱、吳以涵、陳竹昇、藍葦華、于子育、楊麗音、夏靖庭、宋偉恩等人,仍舊由陳長綸、嚴藝文共同執導,改編自作家江鵝的同名散文,講述台灣六年級女生的成長故事。《俗女養成記》第一季播出後好評不斷,且收穫第 55 屆金鐘獎「迷你劇集獎」、 「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配角獎」與「戲劇類節目剪輯獎」三項大獎。
《俗女養成記2》故事接續在成年嘉玲買下「老宅鬼屋」之後,從首集來看,第二季延續了第一季的優點,從隔代價值觀的對立中,成功提煉出相對應的戲劇張力,《俗女養成記》系列作品的確扛著女性/女權的大旗,引領觀眾思索時代推移的流動性,觀眾更能在嘉玲身上,讀出當代女性夾雜在新舊時代的獨立性與差異性,引發深處共鳴。
至於第二季仍然保有了詼諧的喜劇基底,且試圖談及更多「相愛相殺」的母女之情,也善用交叉剪輯翻動時序,進而加深孩童/成年時代互為因果的人物關係,故事彼此獨立卻又互為表裡,剪輯的銜接點做的俐落出色。
喜劇並不好拍,節奏不易拿捏,演員的肢體、劇本的梗概都必須縝密設計與調度到位,才能呈現該有的效/笑果。而《俗女養成記2》的演員的確皆非常出色,金馬影后謝盈萱作為核心樞紐,與劇中母親于子育的互動,一進一退,雙方渾身是戲,在喜劇中增添剪不斷、理還亂的家庭關係,發散良好化學效應。
至於綠葉角色穩紮穩打,陳竹昇、藍葦華在第二季是不可或缺的,女性背後的男性,是較為溫和、被動的一方,能在慌忙躁動之中提供安定,形成一股討喜的穩定力量。換句話說,《俗女養成記2》在強調女性的內裡核心時,並未便宜行事地將男性直指為反派,並非取巧建立兩性對立,雖然回溯過往案例,如此能有效煽動觀眾情緒,但《俗女養成記2》編導仍避免男性角色落入刻板的形象塑造,看得見《俗女養成記2》在當代的「兩性議題」,回應了時代的複雜性(也刻寫了男性同志)。
呼應上述所言望向女性,進一步說,去年謝盈萱在《孤味》中飾演浪漫不羈的大姐陳宛青,翻轉了性別窠臼,這條線喧囂的男女關係,謝盈萱始終掌握主動。隨著時代更迭,女性不再是附屬,能要求離婚、能流浪各地、能主動親吻男性、更能向男性說教。
來到今年的《俗女養成記2》,謝盈萱同樣試圖掌握自身話語權,堅持手動翻新舊屋,在「老房新屋」的場域符號中,探問婚姻、家庭、親子、兩性等複雜關係的本質,皆拉出與上一代母輩的差異(也恰巧皆由于子育擔任母親),雖然陳嘉玲不若陳宛青強勢與前衛,但兩名女性皆在個人/群體、進步/傳統的拉扯中,映照出自身獨有的矛盾美感,不難從此等當代女性特質,窺見創作者對於女性想像的浪潮,正在暗湧推進。
《俗女養成記2》後續發展引人遐想,而從首集透出來的輪廓,這將會是一部在笑鬧之中給予觀者安定力量的獨特輕喜劇。
🎬播出資訊:《俗女養成記2》8 月 8 日起,每周日晚間 9 時在華視主頻與 CATCHPLAY+ 影音平台全球首播。
圖片來源:【CATCHPLAY+】、【俗女養成記】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
親吻符號 在 作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雖然編劇應該沒有這個意思,但《大叔的愛》最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兩位主角的名字,阿田和阿牧,在符號學剛巧是該隱和亞伯的意思。由於上帝悅納亞伯的羔羊,勝過該隱的莊稼,人類史上第一宗殺人案便發生了。
上帝為甚麼拒絕了該隱的獻祭?古猶學者認為是因為亞伯將最好的給上帝,而該隱沒有,但我覺得這種「合理解釋」使這個神諭貶值了。正是該隱沒有做錯,上帝卻不悅納他的作為,故事才「有意思」。
(可能不止中國人不是吃素的,上帝也一樣。)
這是一個關於「偏好」的問題:為甚麼阿田偏好阿牧而不是KK?當然你可以枚舉很多原因,阿牧靚仔,又後生,同佢一齊會較襯,而為了實現觀眾的期望,他們兩個終於都終成眷屬,讓結局變得「合理」。
然而,KK的付出不是比阿牧還要多幾倍嗎?他們兩個在台灣甜蜜生活的一年(雖然只用幾幕匆匆帶過)難道是白過的嗎?然而,阿田卻最終「選擇」阿牧了。KK始終沒法藉着努力付出得到阿田的眷顧,不幸地跟該隱衍生出一個同病相憐的道理:愛是沒法用耕耘來贏取的。偏好就是偏好,再多的努力也無法消去它。
諷刺是,阿田偏偏是全劇中最沒有偏好的那一位上帝,因為他甚麼都會悅納。由阿牧的愛開始,到後來跟KK一齊,他都逆來順受,沒有作決,一步一步接受每一個迎面而來的事已至此。可以說,若然當初是子芊最先表白,他就會繼續維持住異性戀的取向。甚至在最尾悔婚的決定也不是自己下的,而是KK替他作主。觀眾見證着一個甚麼都會接受的人如何令災難愈來愈大,而這些災難只有藉着他終於說他「不願意」才會首度中止。
但其實他已經對KK說了「我願意」,是第一吻的本能抗拒才透露了不願意的意思——連身體也看不過眼,代他的意志說話了。
(也即是說,來到結婚的那一刻才是初吻的首試;也即是說,KK容忍了跟心愛的人共賦同居一整年來都忍住了親吻的衝動,很難以想像了吧。)
戲劇衝突:男主角的沒有偏好。因此,衝突的和解,藉着阿田第一次主動之吻而完成。
阿田應該跟阿牧一起?多少愛情便是受到這「應該」所累,多少人在一起是因為旁邊的人偏好他們在一起,所以他們才一起?我們畢生不就是被這種應該所困嗎?
阿田其實有主動找阿牧的,只是區區一個路邊的心絞痛阿婆伸出了一隻應該之手,就足以拖住了他的後腿。阿田知道自己不應該留在醫院,但這隻手卻捉緊了他。
楊過寧願斬了一隻手也不娶郭芙,這種愛情卻已經過時了。
作者
親吻符號 在 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早上看到律師朋友的貼文,徵詢同意之後,原文複製貼上(我擅自加上標點符號💬)。
我還看到網友金句,『有人以為疫苗是金針菇,今天吃下去明天就看得到』,一秒戳到我笑穴🤣🤣🤣(我愛金針菇,我的火鍋不能沒有金針菇)
就算接種了疫苗,也一樣要遵守防疫動作。法國已經有些人接種疫苗又確診的,因為他們馬上擁抱親吻握手都來🤷
我們與鄰居在遙遠的山上聊是非也是要社交距離的,連貓都懂!(才怪🤣)
💉💉💉原文💉💉💉
對呂清雄律師貼文的幾點補充說明:
早上談到各國大藥廠對新冠疫苗的研發生產就不是循正常程序,
疫苗的緊急特許上市也不是循一般程序,
否則就緩不濟急。
在這種情形下藥廠母國政府會免除藥廠大部分的商品責任,
畢竟權衡之下緊急控制住疫情比較重要。
當疫苗產量充足可外銷時,
輸入國也必須接受類似的條件
不能按一般情況追究藥廠的產品責任。
(當然疫苗初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由母國和WHO把關,大家只能信任他們)
輸入國中央政府承擔起接種後大部分可能的賠償責任,
這也就是為什麼藥廠要直接和中央政府打交道,
因為在契約文件中必須有中央政府白紙黑字的擔保。
政府在購買疫苗一事上可說是一人分飾二角,
一方面是主管機關,
一方面也是進口商。
當然進口商也可以找民間公司
但"中華民國"這個正式的國家名稱必須出現在法律文件上,
否則國家到底要不要承擔相關風險就不明確,
藥廠就寧願不賣。
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台灣向各大藥廠買疫苗都不成問題,
因為老共管不著 !
但台灣要買德國BNT(Bio NTech)藥廠疫苗時就有問題,
因為德國藥廠平常把大中華地區(包括台灣)藥品銷售業務交給上海某公司代理,
新冠疫苗也很死腦筋地循例辦理(德國人向來很死腦筋),
台灣政府要買BNT疫苗就必須跟上海代理商交涉。
但既然是中國公司,
簽的合同內容就必須符合中國法律規定。
大家都知道中共是最瞧不得"中華民國",
必須一律改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省"才可以,
而既然中央政府的國家名稱必須在契約中明確出現,
改成自我矮化的名稱恐怕全台大部分人都不能接受,
結果想買BNT疫苗就困難重重了!
就算由郭台銘出面也沒用。
🤷🤷🤷
為什麼沒有用?看另外這篇更清楚 👉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029548737278201&id=100006693133292
#為什麼會不知道是誰在刁難 🤷
#法國自產的疫苗也快上市了
#疫苗只會越來越多就怕將來庫存太多要改成一人三劑
親吻符號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07/%E8%88%87%E4%B8%8A%E5%B8%9D%E8%A8%8E%E5%83%B9%E9%82%84%E5%83%B9%E7%9A%84%E5%BE%8C%E6%9E%9C%E2%94%80%E2%94%80%E8%89%BE%E8%8E%89%E7%B5%B2%E2%80%A7%E5%AD%9F%E8%8B%A5%E3%80%88%E6%9F%B1%E5%92%8C%E6%A8%91%E3%80%89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孟若 #小說 #諾貝爾文學獎
────
在上一集中,我們講述了艾莉絲.孟若的小說〈浮橋〉:
金妮的丈夫獲邀至屋內參與社交,但屋外卻秘密展開了一場命定的邂逅──在沼澤上,在晃動的水面和群星之間,金妮和瑞克這對臨時的姊弟戀,在浮橋上接吻了。
這是一個晃蕩不安的吻。
他們的腳下並非堅實之地,而是浮橋,是水面。
這當然是個隱喻:這場相遇超脫於原本的日常生活之外。
太陽已然隱沒,所有可見、可預測的個人歷史(那些屬於堅實的、屬於日常生活的「地面」)亦隨之消逝,唯有浮動不定的星光存留於水中,存留於空間之中。
一個秘密而懷抱著背德的刺激與快樂的吻。
伊格言說,這是生命中一扇「偶然敞開的窗口」。
像是一段時光的逆反:
年輕的金妮曾經嫁給比她大許多歲的社運狂熱分子,如今,金妮老了些,卻吸引了比她小許多歲的少年瑞克。
金妮是個重症病人,剛做完化療,病體虛弱;她與瑞克的邂逅彷彿一項神賜之禮。
孟若的小說原文如下:
「真可惜月亮還沒出來。」瑞克說:「月亮出來時這裡真是好。」「現在也好。」他手臂溜過來環住他,好似他這樣做一點問題也沒有,並且要多久就多久。他親她的嘴。對她來說,她似乎生平第一次參與一個**本身就是件大事**的親吻。完整的故事,單單就事件自己。一首溫柔的序曲,足夠的壓力,全新的探求和接受,持留的感謝,和滿足的分開。
什麼叫做「第一次參與一個本身就是件大事的親吻」呢?這什麼意思?
伊格言說,是的,如果你接受了你男友或女友的吻,那是因為你們是情侶。
你們的吻可能用以表達愛意,或者,其實是更親密的做愛的前奏。
一個吻總是隸屬於某段關係,它往往是某件「更大的事情」裡的一個環節,所以,它並不是「本身就是一件大事」。
但在這裡,金妮和瑞克的吻並非如此。
此事純屬意外;然而在那一刻,那「本身就是件大事」,
或者那大事突然幻化其身形,變成了「全部的事」──偶然的窗口擴大了,張開了。
整個世界被窗口溢出邊界的光所籠罩。
而原本的生命主體(一位社運份子的妻子、一場意外疾病的襲擊、一段尚可接受卻又有些食之無味的婚姻)則逆反成為殘餘,成為贅物,成為幻影。
事情顛倒過來了。
那是人類無可窮盡的深邃與神秘,生命本身如流體般變幻不定的可能性。天啟。
這是作者獻給書中人的禮物──或者反過來說:書中角色獻給作者的禮物......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親吻符號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伊格言詩集《與孤寂等輕》|2019|逗点出版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詩 #伊格言 #與孤寂等輕
1.
當你吹滅我瞳孔中的幻影
黑暗中我便失去了眼睛
2.
像一段誤入歧途的早晨,灰塵裡
停止生長的日光
貝貝,我想和你說話
但我忘記擁抱的文法已很久了
19.
夏天是我
小熊是我
你說你夢見昨晚
細雨降落在遙遠的銀河
所以還是下雨了呀。
你帶傘了嗎
我多麼害怕
你因在雨中睡去而著涼
你終於醒了嗎
你美好而透明的手指
陽光溫潤
群星間都是潔淨的空氣
當你比劃著它們
星球們不再彼此遠離
淚水與笑聲
就相愛了
我是草原
我是巨大的鮭魚
我是最初最純淨的宇宙
我是蜂蜜
21.
如何成為一隻獨行的狼?
當季風吹過
花開滿曠野
去年的死亡在
雪與冰中融化
枯草葉沙沙親吻小腿
傷痕在心上降落,如此
親切纏綿
風中我凝望遠方──
世界啊,你像一個
一再失約的人
32.
有時抽筋
像唱到副歌最後升key
以為接近終點
忽然又將你吊起
有些愛情令人抽筋
約會的時候像在重訓
情話說到一半
氣喘噓噓
這鬼哭神號的包廂啊,到處都是
換氣不順的男女
重要時刻,捨不得切歌又唱不上去
但開始的時候你不會知道──
開始的時候,他們總先騙你:
歡樂,真情,弘音心
33.
恐怖片太恐怖的話
可以閉上眼睛
但坐隔壁的情人可能會趁機
偷偷親你
沒有比在黑暗的電影院中被偷親
更恐怖的事了。愛情顯為一
巨大而難以擺脫之恐怖電影
不要相信情人
不要相信戲院
上樓時別搭電梯
補妝時別照鏡子。但
不用擔心逃不出去,因為
逃生門會自己打開
門外的迷宮裡
鬼在等你
47.
荒原無人
天頂垂落著
死亡的群星
河流覆雪經年
再無人傳誦
去年大陸的漂移
月光照拂枯草
每一支巨大的鹿角
皆已進化為獸骨
所有曾經的血與蹄印
我嶙峋崎嶇的心啊──
貝貝,你是我愛情
永恆的化石
49.
想像在夢裡遇見你,雪夜的
異國機場
天使們皆因地面結冰而放棄了起降
整個無眠的夜,塔台播放著你
甜蜜的吟唱
廊道無人,我們是不是
遙遙相望的兩座燈箱呢?
貝貝,看著我
讓視線射穿心
讓我跟著你唱:
你是命運,無可逃躲
你是神祇私藏的美學,無法歸納
你是沉靜而分歧的枝椏,無從簡化
你是雪上的足印,斬釘截鐵
你是空氣
你是冷冽的呼吸
你是永不消融的手澤
你是,啊,冰晶與心
碎裂的脆響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BOrC-jcSM9pE3iOFSBGmLUQo49QVp20TCGbyCRaBgC2iHMkT0AyDwjwI
☞ 香港文匯報專訪:棄醫從文,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親吻符號 在 花兒-林佳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花兒-林佳音: https://www.facebook.com/jiayinyinyin/
每次抒發情緒的時候都是在表演時,尤其唱自己寫的歌不只赤裸裸還很挖心,音樂最有魅力的地方就是很容易被感染,我希望我的歌你們也有共鳴,也希望我的感受能分享給你
(表演結束後朋友都跟我說好多人跟我一起哭了,當下其實是覺得好欣慰,我們大家抱在一起哭吧(笑 )
這是上次在大河岸簽唱會的影片,也是我寫的新歌 『你呢』
這個版本是live崩潰版,不過還好哭得很醜的那段陳中大哥很巧妙的閃掉了(笑
雖然因為情緒太濃哭了滿多地方的音準飄了,但還是很喜歡這首歌的氛圍
你們喜歡這首歌嗎?喜歡的話,一定要收在下一張專輯裡 ^_^ 別忘記喜歡要幫我分享哦 heart 表情符號
你呢
詞曲:花兒-林佳音
多久沒有見到你 其實我啊很想你呢
多久沒有擁抱你 多想多想抱緊你呢
多久沒有親吻你 這餘溫哪我還記得
怎麼你不在這裡 我一直都留在原地
ah…
你在哪裡 我怎麼找不到你
我在這裡 在這裏
你呢? 他呢?
我們呢?沒了?
說好的?去哪了?
我都在這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