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看了《千六》,即係2020年《八佰》加1975年《八百壯士》
~分別看完國共製作的八百壯士,再看完些少史料,就這樣充實地過了週末,都是為政治宣傳製作的愛國電影,個人已經過了看完這類電影感覺激動、熱血沸騰的階段,一口氣看完兩齣,純粹相比較兩者如何處理這個歷史課題。
~ 414名(維基百科資料)國民革命軍,號稱有800人,在1937年10月28到11月1日,死守上海四行倉庫四天,抵抗了日軍前後六次圍攻,幫助了其他軍隊徹退,為日本侵華事件惹起國際關注,同時亦挫了日本宣稱可三天攻陷上海的鋭氣。在11月1日凌晨,謝晉元奉命撤退,成功率領357人(1975年版《八百壯士》數字)進入英國租界,而維基說是377人,國內電影《八佰》沒有報數。看了兩齣戲,再看看實際死傷數字,只能說戲中的國軍點止死傷咁少人,尤其《八佰》最後一幕,令人的感覺差不多是全軍覆沒,明白不斷死人,是為了增強戲劇性和煽情效果,不過的確離事實有點遠。
~論製作一定是利用現今科技,加上超過5億製作費的《八佰》勝出。劇情上《八佰》集中在那四天的困獸鬥戰爭中,有採用了現在流行的由小人物小故事,引導觀眾入戲,軍隊中除了勇敢不畏死的,還有逃兵、怕死的、入錯軍隊行列最後變成兵的…,龍蛇混雜,軍人方面的人物描寫上,比75年版更豐富深刻。不過有個位相當敗筆,就是為了政治正確,不斷剪走中華民國國旗,或者相當細小地出現在鏡頭中,令到女生冒死遊泳送國旗,到之後拚死護旗這段戲,完全失去應有感染力,本來演員應該向著國旗致敬,現在變成眼神望著空氣致敬,完全兩回事。另外還有那匹不死白馬,只覺得造作和矯情。現今電腦技術加上充足製作費,英國租界的繁榮對比四行倉庫的荒蕪,效果做得很好,製作上,這劇無疑是一級。見到不少網頁有長文談《八佰》,不贅了,大家找來看吧!
~ 1975年的《八百壯士》,可能不少朋友未看過,這個版本有林青霞做女主角楊惠敏,柯俊雄飾演謝晉元,徐楓演他妻子凌維誠,初出道的張艾嘉也客串一婸,年輕的秦漢、馮淬帆、楊群、.…也有參演,仿如之後的《建X大業》系列,當時得令的明星也要參加一般。雖然當年沒有電腦動畫幫助,不過得到政府支持,軍艦、戰機、裝甲車、鎗炮…全部用真的軍備,又有另一種味道。故事方面,自然將國民革命軍描述得很正面。開場約四十分鐘,不是講四行倉庫,而是說謝晉元在日本人租界做卧底,執行「鐵拳行動」,攻擊日軍司令部和用自殺船炸日本軍艦「出雲號」,任務部分完成,但仍然抗受不了日軍猛烈攻擊,在撤退的問題上,謝晉元建議死守四行倉庫,於是好像《墨攻》,國軍在倉庫中,非常有時間去預備和建築各種防御設備,這方面和《八佰》差異頗大,而對於士兵,75年版也沒有甚麽描寫,主要見他們不斷開鎗和被炸到彈開等等,沒有小故事,不過,當年也未流行這種小人物、小故事風格,很難一句說下去舊不如新。
~ 75年女主角比較多戲,而2020版較小女性戲份,初出茅廬的林青霞飾演女童子軍,典型充滿愛國熱情的角色,據資料她為了這戲努力學遊泳,因為遊水送國旗去四行倉庫的便是她。謝晉元接過國旗,掛起後所有士兵一同敬禮,到空襲國旗一幕,國旗的特寫鏡頭出現了多次,雖然充滿政治宣傳味道,但合理的,因為這段戲的感情位是由國旗帶動。徐楓演的謝晉元妻,一開始帶著對子女和丈夫一齊做卧底,戰爭劇烈時,謝多次要她帶子女會廣州,她走完還是回到他身邊,可能是史實,也可能因為是女主角,點可以咁快消失。
~ 邊部好看些?現時口味肯定是《八佰》,不過重申已經過了聽《勇敢的中國人》、《長城謠》、《龍的傳人》就會勁感動的時期了,反而今年看過的《幻愛》、就上畫的《親愛的房客》和《怪胎》,個人更為喜歡。
#八佰 #八百壯士 #四行倉庫 #上海 #日軍侵華 #八年抗戰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