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爭取!北市兒童、家庭委外業務納入性平課程】
台灣完成 #同性婚姻法制化 已滿兩週年,有越來越多的同志家庭也已生養小孩,今年初性別友善議員聚會,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就特別向我反映同志家長的心聲,指出市府有許多兒童、家庭的委外業務,但各個承辦單位的性別知能不一,導致一線人員接觸多元家庭、同志家長時,不見得具備友善意識。
.
因此,4月質詢時,我特別建請社會局主動盤點相關委辦業務,並要求市府在委外契約中,明文訂定從業人員應受性別人權訓練、建立多元家庭與性別概念,落實友善城市的精神,局長也當場應允。
.
在積極爭取之下,目前北市已有118間單位,完成 #納入性別平等課程!包括:所有 #公托機構、#早療中心、#兒童及少年安置機構等。另有44家,如:#收出養服務資源中心、各區 #親子館、#家庭服務中心、#親職教育輔導中心等,將在2021年底換約前陸續明文納入。
.
同志友善、性別友善不僅需要完善的法制,日常各層面的軟硬體改善也不可或缺。為了讓所有性別的存在都能安心生活,我已持續關注並推動性平教育、一線公務員再教育、職場性平指標與彩虹經濟等等。
.
這次也非常感謝台北市社會局的幫忙,讓台灣的性別友善又更進一步!
---
#大安 #文山 #林穎孟
問政報告 https://yingmeng.pros.is/report2020fw
陳情與免費法律諮詢請洽 https://forms.gle/pG7YjamwHcN1735d7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以及多元觀點。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追蹤【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
親職教育輔導 在 奶爸律師 陳又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三個月前曾整理過一篇【以為幾分鐘沒關係卻造成兒童死亡的悲劇案例】
近日來仍常常看見類似的新聞,有一對夫妻獨留男嬰在副駕駛座,結果回來時發現孩子已經因窒息而臉部發紫。
三天前有一位母親獨留男童在家,最後男童疑似為了找媽媽不小心從四樓墜下。
太多太多意外都是因為 #獨留兒童 而發生,每次看見類似的新聞都覺得很心痛。
獨留兒童是 #違法的事情!!! 請不要再做了好嗎?
根據《兒少法》第51條規定,6歲以下或有需要特別看護的兒童,不可讓他獨留或由不適當的人代為照顧,違反規定的父母親或照顧者,可處3,000元以上1萬5,000元以下罰鍰,並接受4小時至50小時的親職教育輔導。
我從來沒有讓我的孩子獨處過,不是因為會觸犯法律,是因為我害怕發生我無法挽回的悲劇。
#兒少法 #兒童獨處
#奶爸律師
#陳又新
親職教育輔導 在 圍爸喵爸的親子日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請照顧同志收養家庭子女最佳利益 讓孩子可以有法律上的雙親】
感謝
高雄市女性權益促進會 辛苦的採訪與撰稿!
【詳細全文】請點閱✅:https://reurl.cc/9XZ29v
摘錄引用內文:
爸爸、Daddy和女兒
...
最初的申請流程,收養者就需要諮詢及參加說明會,同一時間,需要進行各類書面申請,查核收養人的財力證明/良民證/健康狀態,也須參加親職教育輔導,最重要的是要撰寫一疊厚厚的資料-收養計畫表。陳俊儒笑稱,這個計畫表就像在寫自傳,是一個回看人生的過程,還需要把自己的價值觀攤開來供人檢視是否為一個合適的家長。期間,也會需要填寫收養期待表,孩子的性別、年齡、來源,需要振圍、俊儒與兩人原生家庭充分溝通,能不能收養身心障礙的孩子?或者是否願意收養棄嬰?光是收養條件的考量,就是一個漫長的思考過程。
...
將近兩年後,總算迎來好消息,媒親資格審查會議上,兩人的收養申請通過了,一位四個月的寶寶媒合成功、等待出養。這時候,振圍與俊儒也快速地買了一間房子,這個房子的空間夠大、生活機能也好,適合兩人與未來的孩子一起居住,從家的擺設、裝潢、嬰兒御品、軟墊等防護措施近乎完美,兩人為即將到來的育兒所足準備,讓孩子能在一個安全的空間下成長。
...
振圍回想起媒親的過程,想起生母願意把自己孩子出養,是一個多麼不容易的決定,不是不愛,而是多愛!這個孩子,即將重新進入到一個新的家庭,這個新家,承載了更多人的愛,振圍與俊儒對著孩子說:「歡迎妳來我們家,以後我們就是一輩子的家人了」。之後的6個月,振圍與俊儒進入了試養階段,兩位新手爸爸上路,開始過著極度忙碌的新生活
...
成為父親之前,振圍和俊儒著手建立親職群組,包括緊急討論的對象、可以聯繫諮詢的小兒科醫師、平日能一起討論照顧教養問題的家長,同時,他們也發現男性育兒資源不多,網路上都是「媽媽資源」、「媽媽經驗」,鮮少有男性與育兒的經驗分享。成為父親之後,體驗更深,即使兩個爸爸推著嬰兒車走在路上,陌生人也會問「媽媽呢?」、「這是誰家的小孩」,也凸顯社會文化對男性育兒的想像貧乏。更不用說無障礙空間、親子友善廁所等硬體設備的不足。
...
2020年1月,法院裁定收養通過,振圍與女兒總算成為法律上的父女。而振圍與俊儒也已在今年登記結婚。
...
如果同志伴侶想要收養一個跟雙方都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就會面臨「一個人不能同時為二個人的養子女」這個限制,使同志伴侶收養時,養子女也只能跟其中一人發生法定的親子關係...
,換言之,俊儒與肉肉之間,並沒有法定的親子關係。接下來的日子,振圍、俊儒除了好好陪伴孩子成長之外,也努力向外界發聲,讓社會更加認識同志收養家庭,消弭社會對同志生育孩子的偏見,同時也積極倡議,為孩子的最佳利益爭取修法的可能性。
【詳細全文】請點閱✅:
https://reurl.cc/9XZ29v
臺灣同志收養家庭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view/lgbtqadopt/
親職教育輔導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以及多元觀點。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追蹤【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追求真相.深度紀錄.多元觀點 ◤
看更多新聞:
■【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1kne3DK-u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