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人對台灣的描述中,不乏見到「小確幸」生活風格的讚美之詞。特別是那些在近年陸續移居來台、夢想追求慢活人生的香港人,「厭倦了台北就可以去台東享受田野」、「巷弄間常有尋常美好的小發現」、「當地人的熱情和善讓我感動萬分」,都是常見的語句。
其實與台北相較,香港並非沒有郊野綠地或公園步道,更不乏小巷弄,何以在台北能樂於尋找巷弄中的小發現,但在香港卻不能?如此美好生活想像的破綻,或許來自他們抱持的觀光客凝視:https://bit.ly/3hM6AG5
觀光凝視定義 在 吳青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禮拜天的午後,來讀讀書。
之前推薦過的《柏林的100種生活》聽說有點暢銷,立刻就重版出來了。
對我來說,在柏林的日子,是難以比擬的美妙,就一些「觀光」的定義,或許他不是一個譁眾取寵的都市,但在我不管是不解衣帶或好整以暇的日子,我都會想起那裡的生活,是一個讓人想要去「生活」的地方。而這般美妙的生活,也是當初去柏林的時候,有幸結識作者Dido,而帶我體驗的。
所以想念柏林的時候,我就會翻翻這本書,稍微化解那些未了的心情。
節錄一些我在書中的推文。
〈她就是我的柏林〉
如果你問我:「提起柏林會想到什麼?」當然,第一個,我會想到蘇打綠在那完成了一張專輯。如果你繼續追問:「那第二個你會想到什麼?」我翻攪記憶,我想我會回答:「Dido!」
我曾經去過兩次倫敦,一次純粹當觀光客,一次純粹去工作。當觀光客的那次,所有角落與風景都引人注目,可是整趟旅程結束,卻沒有一處印得了心。而只單純去製作專輯《夏/狂熱》的那次,卻讓我徹底愛上倫敦。問自己為什麼,我想應該是去倫敦工作的時候,才真正因為一起工作的倫敦人,認識了倫敦,加入了倫敦的生活,我與這個地方有了情感的連結,真正打開了心去感受。
當我第一次去柏林的時候,很幸運地,我就認識了Dido。台灣的朋友就這樣把我們托付給素未謀面的她,她倒也就義不容辭地日日當起導遊。她帶我們去過很多地方,有必去的景點,也有獨家的私人推薦;有時抄著奇異的捷徑,有時刻意繞一大圈,讓我們光走走路就體驗到各種柏林面貌。
她帶我們走過的每一隅柏林,都伴隨著她點點滴滴說出的各種故事,那都是屬於她的詩歌。那些不只是翻翻旅遊指南得到的歷史故事,不只是描繪破碎的夢,抒發百年的憂傷;而是認真生活才能編織出穿在其身的一襲衣著。那樣的詩歌在平凡生活中,可以烹煮咖啡,端上佳餚;可以點燃愛火,引起神秘,任人幻想。
(文未完)
......想讀更多,請去書店翻翻這本書吧!
連結是Dido的部落格!
觀光凝視定義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排隊排了很久,終於輪到我到台中哲五分享撒哈拉的故事了!
機會難得,歡迎所有台中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保證讓大家聽到意想不到的撒哈拉真實資訊哦!
所有關心旅遊、生態、人權、氣候變遷與游牧文化的朋友,這場講座就是為妳/你而生!現場還有撒哈拉文物展示,是我萬里迢迢,特地從沙漠扛回來的!保證台灣找不到!
這周五晚上台中哲五見!也歡迎分享活動訊息,感恩!
【哲學星期五@台中】─「撒哈拉的天堂島嶼~一個台灣人類學家的旅行凝視」 2014/11/14 (五) 19:00
觀光旅行對許多台灣人來說已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尤其現在充滿了各種各樣名稱的小旅行、輕旅行、微旅行、甚至是公益旅行,但是單純回到「旅行」這件事,我們可以如何來定義每一次的旅行,如何去觀察、窺看每一次旅途中所見所聞所想。相反地,在旅行當地的人文與社會,又是如何覺知到自己成為「被觀光」的對象,以及對於本土社區造成哪些影響?
以北非的觀光重鎮摩洛哥為例,撒哈拉沙漠對許多人而言當然是充滿著「異國風情」的想像,然而處於經濟及文化被剝奪或侵略的狀態下,當地人民一方面需要發展經濟,一方面又需要努力保有自身的文化,觀光旅行看似乎為當地帶來發展的希望,可是當所謂的觀光旅行只能直接殖入歐美現代且舒適的觀光「產業」,而使得當地珍貴的水資源、自然資源甚至文化上的生態受到現代化的衝擊。追求發展或觀光的同時,人類是否真的能開始有所節制,重新思考或反省旅行當中的文化意義。
具有人類學背景的蔡適任,曾經服務於摩洛哥人權組織,她走訪撒哈拉,無意間發現全球暖化與土地沙漠化對撒哈拉自然條件造成巨大破壞,以及遊牧民族因久旱不雨而失去所有,生存與傳統文化遭受極大威脅。觀光產業已成此時沙漠經濟命脈,然而已然出現的水資源爭奪及垃圾問題,早已成撒哈拉生態與人權不容忽視的隱憂。面對問題,她也嘗試能在當地有所行動,包含在當地廢耕麥田種植棕櫚樹,除了可保護地力,不因烈日曝曬與缺水而過度鹽化,更期盼未來可在棕櫚樹的庇蔭下,進行麥田復耕。面對觀光議題,也積極啟動生態旅遊民宿建造工程,採用北非傳統土坊築屋法,除了保留當地建築特色,更回歸自然建材的使用。
本週哲學星期五@台中,就請與我們一同來探索以及重新看待「觀光」、「旅行」,不僅看見北非,也反省在地的台灣與台中,我們又可以如何在推動觀光或者從事旅行的過程中,真正做為一個友善環境、不掠奪人文、生態的旅人。
【時間】2014/11/14 (五) 19:00 ~ 21:00
【地點】好伴共同工作空間
【地址】台中市中區民族路35號
【主持】賴粹涵 | 光和作用分享空間 La Casa經營者、國際志工
【主講】蔡適任 | 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EHESS)文化人類學與民族學博士
【主辦】哲學星期五志工團@台中、慕哲社會企業
【策劃行政】簡嘉佑、林信榮、許華倩、陳沛依、楊宗澧【海報設計】陳致豪、賴怡伶【開場主持】簡嘉佑、連品薰、羅苡珊、陳尊鈺【攝影】廖家瑞、潘惠閔【錄影】廖述茂、許文烽、許淑惠、林呈翰【網管】陳致豪、簡嘉佑、林信榮【摘要】林俞辰、許華倩【行政協力】林俞辰、阮俊人、劉姝言、高佳薏、林金滿、李濃、賴韋蓁、邱嘉緣、張珮綺
【哲學星期五@台中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aichung
【Café Philo─哲學星期五】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觀光凝視定義 在 凝視理論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遊戲基地資訊站-2022年1月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凝視理論」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PDF] 是「誰」的視覺文化? 論觀光凝視與視覺藝術久以來在「凝視理論」(gaze theory)的研究結果也非常豐碩。 ... <看更多>
觀光凝視定義 在 凝視理論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遊戲基地資訊站-2022年1月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凝視理論」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PDF] 是「誰」的視覺文化? 論觀光凝視與視覺藝術久以來在「凝視理論」(gaze theory)的研究結果也非常豐碩。 ... <看更多>
觀光凝視定義 在 [問題] 為什麼我看不懂這本書的內容? -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這四頁超過300個字看完後
腦袋一片空白
把迪士尼用狹義的角度強調是"文化"的意義是什麼?
真要擠幾個字當心得
可能就是"卡通能促進觀光...消費者會不抱期待而降低標準...享樂用五感"....
都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廢話,我看了這書等於沒看
不懂這文章在傳達的"知識"是什麼
請問為什麼我看不懂?
社會學的"服務階級 service class"是什麼?
定義是有別於白領
然後品味獨特又有教育程度
請問是指現實中的公務員嗎?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2.146.21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81197244.A.1EB.html
※ 編輯: onijima (61.222.146.218 臺灣), 02/09/2020 05:31:24
※ 編輯: onijima (61.222.146.218 臺灣), 02/09/2020 05:52:15
※ 編輯: onijima (61.222.146.218 臺灣), 02/09/2020 05:57:03
"推 angechen: 他沒有要強調迪士尼的文化,而是在討論體驗經濟,只是體 02/09 08:48
→ angechen: 驗經濟的基礎是文化,其中為了加強體驗經濟的特點與迪士 02/09 08:48
→ angechen: 尼的強處,特別註明了價錢(代價)來去把文化體驗的效益 02/09 08:48
→ angechen: 完全內部化。台灣這部分實在是剛起步舉例可能你都沒聽過 02/09 08:48
→ angechen: ,但例如去年基隆中元節時地方工作者做的《我祭得你》實 02/09 08:48
→ angechen: 境體驗遊戲就是個優秀的例子。更淺顯易懂的概念也許可以 02/09 08:48
→ angechen: 說,如妖怪村、桃太郎村、玻璃鞋教堂等就是完全沒有文化 02/09 08:48
→ angechen: 的觀光經濟,而去年魏德盛說要蓋的「豐饒之城」遊樂園就 02/09 08:48
→ angechen: 相對有豐富的文化基礎並試圖導入服務科學來經營的文化體 02/09 08:48
→ angechen: 驗經濟。"
感激angechen撥空指導
但文化的定義這書寫的是"文化是特定族群或社會群體的整體生活方式,對各種社會性/藝術性或知識性活動有其獨特
表達系統,包羅萬象地涵蓋個人與集體的文化的發展,傳達遺產連結現代及傳統的重要性,
而國家精神或文化的媒介是民族國家"
簡單講就是生活有關的東西就叫文化
所以除非論述是建立在菁英主義(白人領導的價值觀)上
否則區分"完全沒有文化"和"豐富的文化"是個人主觀的
而且現在是去差異化且抵制垂直分化的後現代主義
叫人區分文化與否是無理的
另外關於"體驗"一詞的定義
直接股歌應該差不到什麼東西
但"觀光客凝視3.0"這書寫到
後福特主義的定義是是迪士尼化的新式觀光(客製化)
而迪士尼是體驗經濟的代名詞
所以在我看來"體驗"的定義就是對於客製化的事物的凝視
※ 編輯: onijima (61.222.146.218 臺灣), 02/10/2020 00:05:19
我是不清楚自修和上課有什麼不一樣
但我自認對於"文化""體驗"這兩個字的定義
是參考觀光客凝視這本書
得到作者認同 不是自己豪小的
如果我的答案全錯其實是打臉這本書
※ 編輯: onijima (61.222.146.218 臺灣), 02/10/2020 00:16:20
只是提出版友論述和書中內容的差異點
※ 編輯: onijima (61.222.146.218 臺灣), 02/10/2020 00:57:53
https://www.facebook.com/FormosaWonderland/videos/1357423074416197/
如果版友富有文化的定義是這樣
我想區分的方法
可能是從"獨特性""連結過去的羈絆"這兩個點判定
但這真的牽涉到主觀的問題
去問高跟鞋教堂的設計者
他很可能有也講出一段故事和象徵
像"《金寶罐頭湯》 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
這就是在諷刺在菁英主義愛嫌別人沒藝術又文化之類
但沒人說他這作品不叫藝術
※ 編輯: onijima (61.222.146.218 臺灣), 02/10/2020 01:17:22
每人生活的社會結構不同
在被制約住的凝視的角度也不同
我個人覺得那個荷蘭時期的台灣想像是沒文化的
為什麼??
因為在我看來這只是想暗示台灣人不是中國人
這背後核心是個人政治立場
如果真的是想要緬懷祖先的浪漫主義情懷
為什麼不拍東寧國時期
台灣學生在台南孔廟用台語朗誦詩經??
遊樂園主題選東寧王國重現?
構成台灣特色的台語和廟不要
勿忘祖先言的祖訓也放棄
反而選一個和現代台灣人沒確切關聯的事物
這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嗎?
妖怪村如果把鬼怪卡通改成人型稱重現日治台灣
看板解說加入一點日治時期的歷史事件
這就和那個豐盛樂園是同一個起點
我們還能說妖怪村是沒文化的嗎?
又要如何明確指出妖怪村不如豐盛樂園有文化的差異?
不管是我貼圖的這本(文化觀光學)還是觀光客凝視
都導向一個結論是藝術民主化
而菁英主義追求的文化間隔開始遭到邊緣
隨著網路和科技的進步促使全球化
各個領域的間隔越來越薄
之前有個什麼綜藝大哥
雖然他自己是靠大眾文化起家的
但現在卻嗆網紅沒素養
就是因為網路普及使得電視落寞
演藝圈和水管的間隔薄了
原本的詮釋權也不如以往絕對了
因為遭到挑戰而失言
罵完網紅後改口自稱是第一代網紅
※ 編輯: onijima (61.222.146.218 臺灣), 02/10/2020 02:28:22
看這書是用看字典記單字的心態讀的
發表了一些心得後
得到你花時間認真回覆後
似乎是找到這書的另種用法
發這讓我得到某種收穫
※ 編輯: onijima (61.222.146.218 臺灣), 02/10/2020 02:51:38
如果你沒回的話,我很可能放棄這書了
※ 編輯: onijima (61.222.146.218 臺灣), 02/10/2020 02:52:30
我一直以為體驗經濟是客制化服務........
這其實很簡單也能GOOGLE
就是靠氣氛促進消費
說實話沒人開導永遠看不懂
真的很感謝你回覆
※ 編輯: onijima (61.222.146.218 臺灣), 02/10/2020 03:56:5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