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網路成為生活中所必須,各式各樣的「迷因」已經成為人們日常參與數位世界非常重要的成份之一。但「迷因」這個觀念如何形成的?
這篇來自【DQ地球圖輯隊】上的文章,帶我們看到「迷因」這個概念與各種迷因的發展歷史,也讓我們看到網路發展的過程之中,人類的文化觀念與行動如何體現在網路世界之中。
------------------------------------
MEME的誕生
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文化元素,像是服飾、飲食這種物質文化,或是宗教、音樂等非物質文化,不論是哪一種,它們都能透過在同一個文化中成長的人群,藉由互動、觀察、學習來擴散,過程中甚至可能再出現一些轉變並傳承下去。
1976年,演化生物學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一書中便基於生物演化的觀點,指出一個社會中各式各樣的文化元素就像基因一樣,也能透過模仿、轉譯來傳遞到下一代。
於是,他結合了希臘字根「mimeme」的意思(模仿)與「基因」的英文拼音(gene),把這種會代代傳下去的文化元素稱之為「迷因」(meme)。
迷因在哪裡 絕對難不倒你
在這個定義下,我們可以說生活周遭「無處不迷因」,像在〈奶茶聯盟參上!各地奶茶文化怎麼出現的?〉一文中就談到奶茶這個「迷因」,在台灣、香港、印度、英國、泰國等不同國家是如何隨著時間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奶茶;又或者是經典的古典樂曲《大黃蜂的飛行》(Flight of the Bumblebee)本來只是一段歌劇裡的管弦配樂,卻因為快速的節奏與旋律,讓它後來被單獨拿出來當成展示演奏技巧的炫技曲目。
看到這裡,你大概會說「小等一下!這跟我知道的迷因不太一樣啊!」,確實,要把這個迷因跟現在充滿惡搞、趣味元素的迷因聯想在一起真的不容易,究竟,我們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dq.yam.com/post.php?id=13085&fbclid=IwAR018f44759njjGEY1Sd1bIUPyHZjy4TQAiY_IYTuw1B_fEcOgMY1029flo
觀察學習 定義 在 李組長郵便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優選便利貼分享—
⠀⠀⠀⠀⠀⠀⠀⠀⠀⠀⠀⠀
by 獨立使者 亞依奈
答:
妳好~這裡是亞依奈~
首先打這麼多字辛苦妳啦(幫妳捏捏手~捏捏肩~)~認真讀完妳的信之後呀,有滿多我想提出來跟妳聊聊的點,因為好像真的有點多,所以花了一些時間思考順序跟表達方式之類的,讓妳等了比較久不好意思QQ
不過最後我還是放棄花時間在那些不重要的小細節了(吐舌),所以以下我就以列點的方式聊聊囉~可能會滿長的,所以讀完之後記得讓眼睛休息一下唷~
以前的班級
我覺得同學的那些舉動已經是霸凌了,面對並承受這些真的委屈妳了(抱)~
我猜班上可能有幾個比較有地位(?)的同學,因為各種原因決定把妳當成目標,或許其他同學也曾在心裡為妳打抱不平,但因為害怕成為下一個目標,所以只好表現出冷漠或"也討厭妳"的態度,或許妳提到的那位同國中的閨密也是類似的心情也說不定吧。
我並不是說希望妳去體諒那些可能是因為害怕才對妳冷漠的同學,我知道對妳來說,帶頭排擠妳的同學、沒有為妳出聲反而也跟著遠離妳的同學、甚至包含了跟著開著惡劣玩笑的老師,全部都是壞人吧。
國中本來就是心智年齡還沒成熟、價值觀及道德觀也還很容易受煽動而改變的年紀,並不是所有人都擁有"明知道極可能會被針對卻依舊敢站出來與強者抗衡"的勇氣,所以大多數人只好選擇對自己最保險的作法--當旁觀者。其實關於霸凌還有很多可以討論思考的事,只是我猜妳現在並不想聽太多太深,所以就先這樣吧~
老師的嘲諷玩笑
不管是以前學校的老師,還是現在的老師,我覺得開這種建立在傷害之上的玩笑都是很惡劣的事情。
所謂的玩笑、所謂的幽默,應該是由聽的人來定義的,並不是發言的人說些"我只是開玩笑"、"我沒有惡意啦",就可以繼續合理的用幽默來包裝那些傷害。
不過每個人的地雷跟痛處都不一樣,如果對彼此都還不夠熟悉的話,不小心把玩笑開到對方很介意的點上也是不少見的事,這時候就需要很明白的跟對方說"我不喜歡被開那樣的玩笑",請對方避免類似的發言。如果對方明知那樣的話會讓人受傷,卻還是依舊掛在嘴邊沒想要改掉的話,那麼就別跟這種沒有同理心也不尊重別人感受的人來往吧
珍惜現在的快樂
這個想法基本上我也是滿認同的,因為我們的確就是活在當下嘛~不過如果有些當下的快樂是從以後預支過來的,那麼我覺得可能還是不太好呢~
比如說因為不讀書而導致沒辦法拿到畢業證書、或是因為太放縱自己玩手機而導致視力變差影響之後的生活...等等的。懂得活在當下找樂子很好,但也要顧慮一下這些"快樂"對未來的影響喔~
用自大掩飾成績不好
其實我覺得成績不好是不需要掩飾的事情喔~判斷一個人好不好有很多種面向,成績只是其中一種(只是常常被放大)。
就算是再怎麼厲害的資優班,每個班也一定都會有最後一名,而且其實要藏也藏不住吧(?),學生之間難免會互相問成績什麼的。
因為想要掩飾而展現出自大的樣子,反而更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喔(畢竟"自大"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是帶有負面印象的特質)~試著學習去接受自己的弱點吧,承認自己不擅長的事並不會扣分,說不定還會讓人覺得平易近人呢(每個人都有不擅長的事嘛)~
a的事
如果我是老師,而且不知道其實是a不想去的話,說實話我也會覺得a有被你們排擠的可能,再加上a是班寵,多少會不自覺的有點偏坦a的去理解整件事吧~對於這件事其實也沒辦法說誰對誰錯,因為大家的理解不同所以造成誤會也是很正常的事,不過對此妳可以思考看看要怎樣更具體完整的描述一件事,避免之後又因為理解不同而產生誤會。
b的事
b的事在我看來其實不太會讓我覺得妳很自大,要說的話就是"比較高調的展現自己的能力"吧~看到以前學過的東西本來就會很興奮(我也會XD),想展現自己的長處也沒有錯,只是可能還是要看一下場合跟對象比較好吧~如果妳知道b不喜歡這種舉動,那麼在跟她相處的時候避免掉這種事,就可以讓你們之間相處得更愉快囉~
c的事
我覺得妳很棒呀(摸摸頭)~不擅長卻還是為了她努力嘗試。安慰人這種事本來就很不簡單,因為我們並不是別人,無法很清楚的知道對方現在到底感覺怎樣?怎麼想?希望聽到哪些話?
就算是我們這些聽過很多不同煩惱的使者,或甚至是專業的諮商師,也不可能完全理解對方的想法及說出對方想聽的話。
或許c是因為沒辦法從妳這邊聽到她想聽的話所以才離開的,不過說不定也有可能是因為她怕造成妳的負擔所以才不繼續跟妳說心事呀~
雖然妳在信的一開頭就說了自己沒什麼優點,但讀完信之後我有發現幾個妳自己也沒有注意到的優點喔~
像是妳很善良:被傷成這樣還是努力地對別人好,沒有因此而失去自己的善良的本心;妳很勇敢:即使好幾次提到了想自殺,但妳依舊勇敢地做了妳能做的事(跟媽媽說並轉學)、依舊勇敢地努力的過每一天,這真的是很不簡單的事情喔(摸摸頭)。
或許因為人際上的挫折讓妳感到自卑,但我相信你一定也有其他做得好的事情(像是你擅長的國文呀)。
人際相處上可以再多多觀察學習,妳可以想想看妳自己喜歡什麼樣的人、不喜歡什麼樣的人,然後去模仿那個妳會喜歡的樣子、把跟不喜歡的樣子重疊的部分改掉;或是觀察看看班上人緣好的人都有些什麼特質,試試看去培養類似的特質。慢慢學習慢慢改變,一定會越來越進步的。
最後再提供另一個面向給妳參考看看喔~
如果現在班上沒有合得來的人,然後現在也對經營人際感到疲憊感到挫折的話,不如就試試把一些放在人際上的心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怎麼樣呢?
比如花多一點時間讀書,提早準備會考,考得好的話或許高中就可以離他們遠遠的;或是花多一些時間在會讓妳感到開心的事情上:喜歡看小說就去看小說、喜歡聽歌就去聽歌...等等的。
分一些心力和注意力到能讓妳感到有自信的地方,從其他地方慢慢地找回自信和快樂的自己吧~
希望這些想法跟建議可以幫助到妳喔~如果之後還有什麼想要討論的事,都可以再寄信過來喔: )
⠀⠀⠀⠀⠀⠀⠀⠀⠀⠀
#相處之道
#獨立使者
⠀⠀⠀⠀⠀⠀⠀⠀⠀⠀⠀⠀
#解憂福利社 #解憂信箱 #便利貼 #優良 #分享 #推薦 #解憂 #使者 #自卑 #後悔 #害怕 #霸凌 #玩笑 #傷害 #尊重 #感受 #珍惜 #當下 #自大 #誤會 #人際
觀察學習 定義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全校性公共藝術計畫(第一期)榮獲文化部第六屆公共藝術獎「教育推廣獎」】
公共藝術獎為文化部每兩年辦理一次,以具體行動來鼓勵辛苦投入公共藝術的政府機關、民間單位及藝術家之獎項,共計頒發「卓越獎」、「藝術創作獎」、「環境融合獎」、「民眾參與獎」、「教育推廣獎」、「民間自辦公共藝術獎」及「評審特別獎」等七大獎項,讓全民看見公共藝術的豐富、精采與美好。
本屆公共藝術獎全國共計243案報名參賽,本校由校園規劃小組規劃執行的「全校性公共藝術計畫(第一期)」,榮獲文化部第六屆公共藝術獎「教育推廣獎」。
評審團對本校的評語:「跳脫單一作品的設置,藝術家開放與師生們共同定義作品,開拓校園公共藝術新的可能性,並在專業領域產生新的觸動與對話。」
「全校性公共藝術計畫(第一期)」是臺大首次將多件新建工程公共藝術經費以「合併統籌運用」方式推動之公共藝術計畫案。為更積極闡發公共藝術的美學教育意涵,及增進藝術家對校園文化脈絡的理解與詮釋,讓作品更具在地性,整體計畫以「駐校藝術家」為核心。將藝術教育與公共參與結合,讓藝術家在創作提案之初僅須提出概念與媒材,不預先設定生產形式,而是透過與師生緊密互動的參與過程或與社團活動的結合,來逐步修正原先規劃的藝術表現方向,賦予公共藝術更具貼切新穎的意義。執行期程歷經一整個學年(103學年度,103.9月-104-7月),駐校藝術家除了在駐校工作室進行創作,過程中分別與文學、戲劇、聲音、生物等系所課程及社團實驗性結合,更進而讓參與師生共同成為作品的策展者、創作者及導覽者,以開放性創作的模式逐步發展作品的形式與內容。
藝術家鄧肯·蒙弗特(Duncan Mountfo)的《臺大藏珍閣》與外文系吳雅鳳教授「文學與藝術」課程合作,藝術家利用其中4堂課講授創作計畫背後的西洋科學與藝術文化脈絡及其創作理念、方式,結合「理想國/烏托邦之書」活動及學生交流講座內容,以小型寫作工作坊形式呈現於課堂中,希望透過人文科系領域學生的視角、感性及想像力,在搜尋物件的過程引發好奇與對過往歷史之追求,最終引出物件多樣的詩意概述。藏珍閣中的物件,來自於被淘汰而充滿回憶的教具,如標本、儀器、模型等,以一系列科學儀器與藝術之對應關係的方式放置於櫃子內,連結了校園不同的知識體系與網絡,重整舊記憶喚起全新體認。學生在過程中擔任策展人角色,將搜集而來的物件,與藝術家共同討論並整理呈現的方式。
《光拓臺大》作品靈感來自於拓碑中,拓印人手持拓包對石碑細細著墨的過程。藝術家黃建銘用光為媒材,以鹿鳴堂「臺大劇場」、「物理文物廳」、「磯永吉小屋」、「動物博物館」空間為對象,拍攝5件另類的攝影作品。透過相機長時間的曝光,並由參與者帶著小型雷射光筆,在全黑的場景之中,緩慢、逐步摸索著場景中的物件,長達數小時的曝光,留下了光拓的痕跡,具歷史意義的建物和景觀經過鏡頭轉化之後,形成富有光纖科技感的當代圖像,使傳統的自然人文和現代的數位科技融合,展現新穎的校園樣貌。其中的鹿鳴堂臺大劇場的光拓,與戲劇系劉權富副教授「燈光與設計」課程結合,為即將改建的劇場留下紀錄,參與的師生,藉由在黑暗中的緩慢搜尋、探索全黑的劇場空間,再次喚起對熟悉環境的認識,因而產生新的美感體驗,與藝術家一同完成作品。
臺大校總區其實存在著不少數量的蝙蝠個體,但極少有校園使用者注意到這個事實/日常現象,在臺大校園老建築屋簷、屋頂的裂口,很可能即是蝙蝠的巢穴。藝術家澎葉生(Yannick Dauby)的《觀聽的邊境─翼手計畫( ( ( ^..^ ) ))》
希望能夠透過公共藝術創作過程探尋作為生態指標動物之一的蝙蝠,在臺大的行跡,以及由牠們的存在所引發的多重感官與想像空間─尤其是關於聲音。與音樂學研究所山內文登副教授「聲景與聲音藝術」課程合作,聚焦於聲景的概念建構以及聲音藝術的實踐內容,與學生組成「翼手小組」,在過程中進行超音波轉譯裝置的DIY製作,並實際數次踏查校園,架設錄音設備聆聽,進行聲音素材的採集和篩選工作,一同探尋作為生態指標動物之一的蝙蝠,在臺大的行跡,以及由牠們的存在所引發的多重感官與想像空間。
《觀聽的邊境─微觀世界(植/物/像)》企圖引發觀眾/空間使用者,以感性來觀察生活中不可感知/不易感知但卻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事物。藝術家蔡宛璇
有別於理性觀察研究分析對象的視野,釋放原本在科學觀察學習過程中可能伴隨產生,屬於美感、人文的感知能力。以研究室內顯微鏡下的微生物或植物細胞世界的研究為開端,(1)與臺大美術社協辦兩場手繪工作坊,(2)邀請臺大詩社社員進行一場具實驗性的書寫活動,(3)與植物標本館合作「手機顯微攝影觀察活動」及「微觀影像藝術創作」工作坊,(4)受臺大動物博物館邀請,在生物藝術(BioArt)系列講座上分享創作經驗與生物相關的交匯與詮釋。透過活動的設計和經過學生的同意,將與此計畫的其他影像素材進行交織對話,成為錄像作品的一部分。
全案歷時一年,產生出空間物件、聲音、數位影像共4件公共藝術作品,並辦理7場講座、4場校總區公共藝術導覽、建置臺大校園公共藝術網站。透過攝影、聲音、影像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進駐校園,以及高互動性的活動規劃、整合性的網站建置,提供師生更多與環境、藝術對話的空間。
計畫成果可至「臺大校園公共藝術網」連結詳閱http://www.publicart.ntu.edu.tw/%E8%87%BA%E5%A4%A7%E6%A0%A1%E5%9C%92%E5%85%AC%E5%85%B1%E8%97%9D%E8%A1%93%E7%B6%B2%E7%AB%99/iso-remix-ntu/
#NTU #校規小組 #臺大校園公共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