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國際接軌的環團卻見不到小英?氣候先鋒者聯盟呼籲挺核站出來】
環保團體「氣候先鋒者聯盟」今(18)日於台北市松壽廣場公園,舉辦「挺核英雄站出來」活動,出席者包括發起人楊家法、發言人江肇元、前核四廠長王伯輝、前核發處長林文昌、清華大學原科院院長李敏、原科中心主任葉宗洸、核四公投領銜人黃士修,以及三十位頭戴「鷹頭」和「熊頭」的環保志工,在現場進行街頭訪問、能源問答活動。
江肇元表示,本次活動以黑鳶跟北極熊為意象,喚醒民眾關注能源政策及自然環境的問題,並響應國際環保運動「挺核站出來」(Stand Up for Nuclear)以及「世界地球日」(Earth Day, 4/22)。產油國家阿拉伯興建核電廠,提供海水淡化功能。缺水又缺電的台灣,卻因為廢核政策陷入困境。大規模開發再生能源破壞生態棲地,大量使用天然氣無法減緩暖化,更有國安危機。
葉宗洸表示,行政院宣稱核四未安檢,所以不能重啟也不該重啟,這是偏離現實的說法。2013年因為反核運動興起,經濟部召集核電廠資深工程師、美國原廠安檢人員、國內外專家學者,組成「核四安檢專家監督小組」,花了16個月檢驗並解決所有問題,到2014年公告完成試運轉測試,最後才封存。蘇貞昌公然造謠核四未安檢,太過離譜。核四廠也不需要N+7年才能完工,一號機只需要2至3年,大約一百億元,即可供電。二號機則需要4至5年,三百多億元。整座核四廠,五年五百億元以內,就能正常運行。
李敏表示,世界各國訂出2050淨零排放目標,電力是排放最大宗,國際不只發展再生能源,也使用核能減碳。台灣卻以非核家園堅持廢核,捨棄已蓋好的核四廠一年200億度乾淨電力,要用多少土地、多少生態去交換?過往都會帶學生參觀核四廠,自從2018年以核養綠公投後,政府就禁止參觀,宣稱工程問題無法重啟,既然如此不堪,為何不敢恢復開放給民眾檢視?
林文昌表示,如果真的廢核,北部沒有足夠電廠支援,必須透過大潭或中火供應,但南電北送容量已達上限,未來一定會出問題。躁進非核不只讓生活環境變差,電價也會上漲。官方目前只敢承認漲33%,這是刻意低估,因為只算再生能源部分,實際上漲幅會更誇張。現在正在運行的核電廠有440座,也有19個國家正在蓋新的核電廠。當然各國花比較多資源在再生能源上,但當減碳更受重視之後,核能一定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王伯輝表示,核四廠的開挖、建廠、測試都全程參與,無論反核或擁核,希望大家能真正看過核四廠,再來決定立場。為了記錄核四廠的歷史,台電找到非常多當年參與建設的員工,有的已經退休、有的還在現職,出版一本《述說龍門:核四,我們的故事》,卻因為政府立場而被下令禁印,簡直就像秦始皇焚書坑儒一樣。希望政府不要阻止人民獲取真相,讓人民擁有選擇的權利。
黃士修表示,歐盟與美國皆認定核能是綠能,準備進一步將核能納入綠色投資。台灣的氣候先鋒者聯盟、核能流言終結者、媽媽挺核聯盟,與46個國際環團聯名發表公開信給歐盟執委會主席,請求她接受科學研究結論,不要受到反核利益團體的政治力干擾。據說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全國環團要進總統府見小英總統,但幾乎都是反核團體,我們這種真正與國際接軌的環保團體,從來沒有機會與政府高層見面討論。
楊家法表示,地球在發燒,各國共識是盡可能減少火力發電,我國說要20%的再生能源,但民進黨完全執政的2017年到2020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只從4.8%成長為5.4%,也就是四年只增加0.6%。政府說要加入國際能源轉型,卻是堅持廢核、多燒火力,根本自取其辱。氣候先鋒者主張,台灣應該跟上國際潮流,重新檢視核能與再生能源的多元能源組合,並且在8月28日的藻礁公投與核四公投,做出科學且民主的選擇。
--
🙏贊助以核養綠公投團隊委託民調費用
https://p.ecpay.com.tw/A52BDAA
⚡️定期小額捐款,贊助核四公投經費(2021元/月)
https://p.ecpay.com.tw/B457051
⚡️定期小額捐款,贊助核四公投經費(828元/月)
https://p.ecpay.com.tw/DBDB79E
觀新藻礁扮演的生態功能為何 在 漂浪島嶼--munch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其實覺得守護藻礁團體已經很理性了!
面對專家人選有異議,開發計畫有問題,加上始終提不出完整資料,每次都是跳針審查,為何不能提出異議?
守護藻礁團體願意每次自己花時間、花金錢,來到環保署,屁股黏在椅子上,苦口婆心遵守時間的冷靜發言,其實已經很理性了!
如果在過去,在其他縣市,可能已經拍桌痛罵或是翻桌抗議,直接呈現按耐不住的火氣。
心理學上談歇斯底里,不理性的情緒,其實背後都有著冷靜的暴力,理性的結構壓迫,才會造成被欺被壓被騙者,看似不理性的反彈。
用不理性抹黑捍衛程序正義,用不理性關上依法能夠參與會議。
誰才不理性?
回應4/18【環保署呼籲保留觀塘藻礁專家會議專業討論空間】之聲明
【嚴厲譴責環保署剝奪公民旁聽權及與專家互動的辯證權,讓執政黨的民主價值蒙羞!】
【要求環保署應立即道歉並重新開放公民團體出席4/27的第三次專家會議延會!】
守護環境,原本是公部門應盡的義務,當重經濟輕環保的不當開發計畫提出時,橫向聯繫的把關機制就應發揮功能。但觀塘開發案的各項審理過程中,公民團體很早就要求中央及地方保育機關劃設「藻礁保護區」,他們本應基於權責劃定,卻一再推遲,並且在環評審議場合提些不痛不癢的建議,等於默認要當橡皮圖章;而內政部海審會也無視海岸管理法「自然海岸零損失」、「濕地補償」的基本精神放了水;之後在相關環評審議的過程中,甚至連一級保育類的柴山多杯孔珊瑚新事證出現,開發單位隨便提出所謂「迴避替代方案」呼嚨,這些該基於權責把關的單位仍然配合演出,讓審議一路奔馳,珍貴藻礁即將走上被不良設計的環評大會制度活埋霸凌的結局,讓人民徒歎奈何。
藻礁保育在2007年中油對觀音藻礁開腸剖肚到2014年劃設觀新藻礁野生動物保護區期間,國人已逐漸認識藻礁的價值。如果中央和地方保育主管機關善盡職守,大潭藻礁應在一年半前就透過審議會通過劃為保護區;很遺憾的是,這一年半來,兩個單位都怠忽職守推遲劃設。應有的專業和職責全都遭到開發派強勢逼壓而自我閹割。才讓民團為了守護國寶級地景而焦頭爛額。
在這麼明顯不公平的爭戰裡,對弱勢的公民團體來說,「程序問題」就是很重要的正義。他們也只有在各種會議裡不斷找到可能翻轉的題材,要求應有的程序或是疑慮澄清後才可以繼續進行審議;這不是對曾是環運先鋒的詹副署長應該有此同理心看待的搖尾乞憐;而是基於「任何與本案相關的源頭問題應該都可以要求釐清再審的程序正義」。
4/13專家會議延會,公民團體係基於本開發案確有「不當黨產交易」之嫌提出程序問題,也幸經賢明的主席裁示討論,並徵詢在場專家同意做出請開發單位提出報告再開延會的處置。專家嗣後可在後續延會繼續聽取民團意見,顯然並未剝奪專家藻礁生態系相關因應論述時間。不解環保署何以小題大作,甚至以剝奪公民參與權作為懲罰,讓執政黨的民主價值蒙羞。
程序問題之二的「專家小組組成不公」,也是主席應該正視並處理的問題。本次專家會議的專家名單規定由四個單位推薦各推薦2位合計8位組成,中央和地方的保育主管機關各推薦2名,開發單位和公民團體亦各推薦2名。公民團體僅守環保署所訂下的遊戲規則,主動避嫌,不僅沒有推薦長期ㄧ起研究與守護藻礁與珊瑚的專家,更費盡心思尋求立場中立,真正藻類與海洋生物專家與會。但是遺憾的是,由保育主管機關所推薦的專家名單來看,很明顯的就是不對等的會議。事實上這些被推薦的專家裡,多人曾經接受中油補助做調查研究,皆有利益迴避之嫌;尤其職司中央保育機關農委會推薦的人選竟然是去年10月遭媒體踢爆收取開發單位中油公司300萬諮詢費的中興大學林幸助,如此安排如何服人?不面對自己的不公平處理,卻一再的跳針表示專家們會秉持專業、公民團體應該理性云云,這根本是顧左右言他的踐踏公平正義,其誰能服?
關於程序問題之三,主張「工業專用港無開發許可」之挑戰,可解釋的方向很廣,「導致目前審查中案件失去標的」的結果也需要接受新時代環評價值觀的考驗;深澳電廠荒謬過程的通過卻引發更大的爭議即為最佳範例。否則開發單位何須一變再變的提出「迴避替代方案」?現今的替代方案都難以讓人接受;上個世紀的原案要直接開發,將引爆什麼樣的爭端?這樣的爭端難道只是公民團體的課題而不是職司環境保護的環保署的課題?
環保署新聞稿中表示「不要讓不理性的程序問題造成環評會議民眾參與良善制度之崩解。」特別讓我們感慨。只是開放民眾旁聽發言,不願正視開發正當性的程序問題處理,這算什麼良善制度?我們很難想像被稱為民主國家的公部門說得出這種違背開會基本常識的話語;若不是環保署一意要配合開發單位希望及早通過環評的壓力,「本案讓研究調查資料完整出爐再審,不才是各方視為允當的做法?」環保署有基於這種認知用心為環境把關嗎?如今落得要公民團體犧牲色相,不時脫序演出,就像一場籃球比賽,我們在乎球是否能投進籃框,這些更重要的主力隊員卻在旁嫌棄我們投籃姿勢不佳,和裁判爭權益是態度不理性?誠為本末倒置之論斷!
觀塘工業區開發案從1996年東帝士集團成立「東鼎公司」開始,其複雜的政商關係就爭議迭起,及至2003年未標得大潭電廠天然氣供應權而引爆財務糾紛,陳由豪債留台灣數百億潛逃中國、中華開發董事長劉泰英身陷囹圄,觀塘早就是一塊是非之地。其後財團要解套、國營企業扮演白手套、地方政府背信忘義再到學者當門神,這些事實背後都指向開發案有重大疑點。在這個號稱民主的國家等不到真相,我們弱勢民團到現在還再為有世界自然遺產價值的地景生態系奔波求告,誰以致之?此刻又還有誰要來替環境正義、世代正義伸援手?
旁聽環保署各項環評相關會議,是公民的基本權益。我們要請問4/27第三次延會當天「不再開放民眾團體進行旁聽」是誰的建議?誰的決定?是符合哪一條法令?是這個綠色執政要民主倒退嚕的宣示嗎?
我們會在4/24當天竭盡可能表達對藻礁生態系的論述,但絕不認同現在的專家小組組成是公平的;我們也對扣公民團體「不理性」帽子的環保署表示遺憾,甚至以封建的姿態把公民團體當小孩,用【拒絕公民團體參與】當懲罰表示嚴重抗議,並要求環保署應立即道歉並重新開放公民團體出席4/27的第三次專家會議延會!
文/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
註:【環保署呼籲保留觀塘藻礁專家會議專業討論空間】原文出處
(https://enews.epa.gov.tw/enews/fact_Newsdetail.asp…)
延伸閱讀:
20000802 大潭電廠天然氣 東鼎抨擊台電訂下中油條款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scandals/Summary/htm/89080201.htm
20030705搶標落空東鼎面臨解散 http://forums.chinatimes.com/…/sca…/Summary/htm/92070501.htm
20030822 開發觀塘東鼎爆官商勾結 (中時) http://forums.chinatimes.com/…/sca…/Justice/htm/92082203.htm
20031120 四千億的東鼎觀塘大夢從陳由豪到劉泰英都白忙一場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392-126614
20040728 東鼎投資案已到解密時刻(自由) http://old.ltn.com.tw/2004/new/jul/28/today-fo6.htm
觀新藻礁扮演的生態功能為何 在 桃園在地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油委託的知名學者竟然不認識藻礁地景的珍貴處,難怪會隨意護航,殘害我桃園藻礁,太令人生氣了!
桃園在地聯盟新聞稿 170510
#你們有冷冰冰的科學數據 #我們是熱呼呼的眼見為憑
昨日環保署宣布中油急於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相關的「觀塘工業港環差分析審查會」取消,引起多方爭辯。中油公司認為環保署不夠公正,再拿接收站時程急迫,重砲轟擊要求環保署要公正審議。我們非常歡迎這樣的訴求,因為真金不怕火煉;桃園藻礁躺在那裏7500年了,不會在短期內被消失,我們很樂意在潮水適當的時刻帶領各方前往認識這國寶級地景的藻礁。大家先說好:若不是藻礁地景,任憑開發;若是藻礁自然地景,就請一起來保護,嚴禁予以玷汙。
而台灣濕地學會學者林幸助教授在會後受訪時的言論則教我們詫異萬分,也想藉此就教。林教授表示:
#自己是做科學研究的人,中油能不能去用那片海岸,要看科學數據,如果證據顯示不宜,他當然也反對,但目前從環團提供的資料照片,並無法證明拍攝位置。而中油要用的工業港區塊的藻礁,其實早受破壞,目前泥沙堆積,上面的生物已經不多,可以說是已經失去生態功能。基於對濕地的「明智利用」,若已無生態功能,應該理性讓中油使用…(環資:http://e-info.org.tw/node/204769)
首先我們發現林教授對【自然地景】的認知和我們有極大的歧異。我們了解的自然地景,它的特色價值首重地質多樣性,而桃園27公里藻礁之所以珍貴也正因為它是全球少見的藻類造礁大群落。
在林務局的「台灣地景保育網」網頁,由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所簡介的桃園藻礁登錄屬「國寶級地景」(http://140.112.64.54/landspaces/landspaces.php?editSn=235),價值認定上有兩種,第一是地質多樣性(科學),第二才是生物多性(生態)。它的特色是「具有國際地質重要性的景點」、「具有科學重要性之特殊現象景點」、「具有國家重要性之代表性地質現象」;生態其實是因為有了藻礁多孔隙環境所衍生的棲地附帶價值。也就是說,這裡縱使沒有生態,並無損於它「世界自然遺產」價值的身分。
但是在林教授的文意裡,我們只看到他對生態的論述,完全看不到對地質的關注;縱說林教授對濕地與生態學有專精,但這種偏離焦點的論述豈不更讓人產生「是否別有目的」的質疑?
林教授以此偏頗角度看待藻礁,繼而遙指在地環團缺乏科學實證,以「無法證明拍攝位置」影射環團可能魚目混珠混淆視聽。我們不想多做辯駁,但要在這裡宣布:歡迎林教授和各方學者蒞臨大潭藻礁現場,我們將帶引大家在潮水適當的時刻讓各界實際了解大潭藻礁現況。大家眼見為憑就不必再各說各話。
至於聽到林教授表示:「中油要用的工業港區塊的藻礁,其實早受破壞,目前泥沙堆積,上面的生物已經不多,可以說是已經失去生態功能。基於對濕地的「明智利用」,若已無生態功能,應該理性讓中油使用…」,這實在是讓人感傷、失望、遺憾的言論。
大潭觀塘藻礁部分地區之所以會被淤砂掩埋,其實是受到工業開發建造突堤所致,這些廢棄的突堤若能拆除,海流會把現有的淤沙帶回應去的地方,大潭藻礁就會重現昔日的壯闊美麗,生態就自然回來,實在不必多慮。林教授現在以一時的生態不佳為由,就拿濕地法的明智利用要置大潭藻礁於死地,除了犯前述「嚴重失焦論述」之不當外,對於桃園藻礁被政商勾結逼良為娼的多舛命途不以為意,還要扮演嫌其髒、嫌其非完璧要再予出賣宰割來滿足私利的落井下石舉動,簡直教人憤怒。
林教授所領導的濕地學會歷年來接了不少公家單位的標案,對台灣濕地的保育必然有其不可磨滅的貢獻,但其中幾項以「移地復育」為名的案例,讓環保界多所批判是事實。而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要蓋在大潭觀塘藻礁海岸一事,我們看到林教授這種不識地景為何物的立論在為開發單位護航,誠讓人感慨學術尊嚴掃地的悲哀。
新聞聯絡人:桃園在地聯盟 潘忠政 0972-117081
觀新藻礁扮演的生態功能為何 在 我們的島- 【島在現場】各方學者談藻礁記者會隨著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藻礁 保護應該由完整生態系統著眼,不宜只關切觀新藻礁,刻意漠視大潭藻礁。經濟部聲稱三接施工後,柴山多杯孔珊瑚 ... 每個生物都有生態棲位,扮演一定的功能角色。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