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拜讀翁達瑞教授的文章,說句實話,高虹安立委的學歷並沒有什麼太值得爭議的地方。我瀏覽了一下高虹安的公開學術資料,頂多就是U Cincinnati的排名確實比較普通,而她的學術著作表現也不是頂尖而已。畢論有文法錯誤的地方,也不是什麼致命傷。至於她和指導教授處得好不好,這更是無跡可考的事情。
當然翁達瑞教授並沒有這個本意,但有些人用彭文正式的「假博士」指控來質疑高虹安,我個人覺得是太過火了。當然,博士學歷造假或論文抄襲,那是牽涉到學術倫理與誠信的問題,是一開始就不可以犯的錯誤,跟學術能力無關。但「博士學歷是真的,只是學術能力馬馬虎虎」,我不認為這構成什麼大問題,一直追打下去只是模糊焦點而已。
博士學歷對於政治,本來就不是什麼必需品。就拿美國來說,從總統到參眾兩院到五十州州長,落落長一大串民選政治人物裡面,有研究型博士學位(PhD、MD-PhD、PhD in Law,請注意JD和MD不是研究型博士學位)的人,大概十隻手指頭數得出來。
這一點都不奇怪。研究型博士,本來就是培養皓首窮經,旨在把事物之道格式化、理論化的學術研究人才。而民選政治人物講求的是人與人的實際接觸,不講太多高深的政治理論,而是在實踐中不斷適應成長。這兩條職涯路線本就搭不在一起,甚至可以說是互相矛盾的。陳建仁、李遠哲、翁啟惠來當區域立委,表現不見得會好到哪裡去。
但或許是儒家士大夫觀念使然,「博士學歷」這樣的人設,在台灣的選舉當中還是相當吃香。高虹安就很大程度受益於這個「博士級大數據專家」的人物設定。事實上民眾黨也很想把自己定位在這種「小清新知識藍」的路線上面。
這沒什麼不可以的。雖說民進黨已經取代國民黨、整個攻佔了「執政菁英」的生態位,但台灣的中產階級知識份子界還是偏藍底的;「知識藍/姿勢藍」光環雖已褪色,不足以執政但還有一定的市佔率。
正也因為如此,高虹安跟朱學恆的「塔綠班」事件,才更令人感到哭笑不得。「塔綠班」事件發生到現在好幾天了,我個人都沒辦法評論什麼,因為整件事情瞎到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
「塔綠班」事件是嚴重破壞高虹安與民眾黨的人設的。即便我那些滿滿黃白藍工程師粉的新竹同學圈,對高虹安此舉也很難吞下去。如果高虹安真的覺得自己的博士學歷,是重要的政治資產的話,她應該做的事情,是怎麼樣讓自己的見識配得上自己的學術頭銜。但一段時間看下來,高虹安常在立院質詢台上擺出知識份子的架子,深入看她的質詢卻往往失準而謬誤百出。
其實我是有點可憐高虹安的。她在立院的表現,配不上她「博士級大數據專家」的人設;而她糟糕的表現與議題掌握能力,也讓老東家郭董對她有點敬而遠之。情急之下,她會想要從鄉民的聲量裡面尋找出路,也是可以理解的。
短期來看,跟朱學恆合作可以給自己低迷的聲量打雞血。但是這種廉價聲量就像吸毒一樣,可以帶來一時的興奮度,但也宰制了你往後的人生。
人會說話,但人也會被自己說出來的話制約。「塔綠班」「聖蟑士」,我們姑且不談這些詞眼審不審美,這樣的語言其實反映出來的是一種陰暗的心態。
當你在講「塔綠班」的時候,其實是把自己毫無必要地框在了一個受害者哭哭的心態裡。當你在講「聖蟑士」的時候,就像上報主筆李濠仲先生所憂心的那樣,你已經不把對方當人看;而政治是人與人的溝通,當你把對方「非人化」的時候,等於是自己斬斷了溝通的可能性。
民進黨會拿著槍押著你不准提出異議嗎?顯然不是。民進黨還是一個民主制度框架下的政黨,甚至很多時候,是拘泥民主到一種優柔寡斷、軟弱退讓的程度,藻礁議題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你真的想要戰勝民進黨,大可以堂堂正正地,提出跟民進黨不同的見解,民進黨是封不了你的口的。但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你要表現出政治上的成熟度。
劉仲敬說得很好:「政治上成熟的人首先就是要講替代品。我要反對什麽,我一定要拿出一個比它更好的東西,這就叫做政治上的成熟,否則你一定會越鬧越糟。你鬧掉了原來的東西,多半就會得到一個比原來更糟的東西。」
巨嬰的哭鬧是最大聲的,但它除了能把所有人鬧到心浮氣躁以外,無法給台灣這個大家庭帶來任何的建設性。當你用「塔綠班」的語言來把自己框限在受害者心態,再用「聖蟑士」的語言來把對方非人化、非溝通化的時候,你所呈現出來的形象,就是政治上不成熟的巨嬰。而無法長大的巨嬰,是扛不起執政的重責大任的,甚至連一個合格的在野黨都當不起。
我也很明白,我講了這麼多只是徒勞。現在檯面上看起來,也只有民進黨、台灣基進的心態比較成熟可期待而已。藍白黃等黨已經自己把自己陷入了「巨嬰化」的路線,救不回來了。這條死路走到最後,就會像劉仲敬講的:「傳統的忠誠維持不了一代人的時間…很快就要變成影響力跟現在的新黨差不多,活動方式跟清末的同盟會差不多,要依靠類似天安社這樣的黑社會組織到處刷存在感」。
我們以為從一個「博士級大數據專家」立委身上,可以看到更多政治上的成熟度。但現在看起來,我們恐怕再一次失望了。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桃園藻礁意外掀起市府和環保團體護礁論戰,鄭文燦在廣播節目表示,大潭藻礁是市府在保護,不是環保團體,也引發環保團體不滿認為,要是早早啟動藻礁文資法或保護區程序,就不會有三接爭議。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0793 - 由台...
觀新藻礁爭議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第十六集 當臺灣遇見疫情 (上)
「讓我們勇敢夢想」的十八集專題,現在來到了最後三集結語的地方了。
在開始結語之前,我想先談一點,就是這次病毒的名稱。
1.
這一次的傳染病,我們都知道它叫做 COVID-19 。
那病毒的正式名稱又是什麼呢?
是很常聽的 COVID-19 病毒嗎?
如果我們去看一下世界衛生組織的官網,會發現不是的。
在WHO的官網,有一個頁面專門解釋這次疾病和病毒取名的來由。
從這個頁面及相關聯的網站裡,我們可以得知:
每當一種新的傳染病出現,病毒名稱是由一個叫作 ICTV的單位的專家群負責取的;而傳染病的病名,則是由WHO負責取的。
結果,這次就是ICTV 把病毒名取為 SARS-CoV-2.(SARS-2號病毒)而WHO 把傳染病名取為 COVID-19.
可是,WHO 在面對大眾溝通的時候,卻把病毒另外稱之為 “the virus responsible for COVID-19” (導致COVID-19 的病毒) 或者 “COVID-19 virus” (COVID-19 病毒)。
只不過,他們一面這麼稱呼,一面又表示另取這些稱呼並不是想要取代病毒的正式名稱 「SARS-2號病毒」.
WHO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為什麼要自找麻煩,把事情搞得這麼複雜?
WHO 有解釋。他們這麼說:
『從溝通風險的考慮,病毒名稱裡提到「SARS」會對某些地方的人產生不必要的恐懼,造成難以預料的後果—-尤其是在2003年SARS爆發時深受其害的亞洲。
『基於這個以及還有些其他的理由,WHO 和大眾溝通的時候,開始稱呼這個病毒為「導致COVID-19的病毒」,或者「COVID-19病毒」。取這些稱呼並沒有意圖要取代ICTV所同意的正式名稱。』
然而,事實上,WHO 這種給病毒名稱遮遮掩掩的作法會產生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WHO 改用的這些稱呼,反而會造成混淆、不清楚。
第二,正因為WHO 在一開始把 SARS2 號病毒的正式名稱給隱藏起來,達成讓亞洲許多經歷過 SARS 風暴的人免於恐懼的結果,但也導致許多國家疏於防備,造成許多不必要的傷亡。
而台灣去年第一階段防疫之所以成效卓然,正因為台灣是最早聞到其中有SARS 的味道。
我們只要回頭看一下就知道,台灣第一階段防疫之所以成功,主要就是因為我們最早聞到了 SARS 的味道而採取了行動。
2.
我所以花時間來談病毒的名稱這一點,是想說明:
對於這次的病毒,和其疫情,是有兩種不同的對待態度的。
第一種態度,是認為人類和世界今天遭遇這麼大混亂和破壞的原因,就是因為新出現了一種病毒。所以只要等人類發明出有效的疫苗,和消滅它的方法,我們就解決了問題,可以重過美好的日子。
第二種態度,是認為我們人類給這個世界造成了太多混亂和破壞,所以病毒出現是一種結果,一種警鐘。所以我們需要面對的不只是病毒,還要檢視導致病毒出現的種種原因,還要回顧歷史,看看它是不是早就出現過,早就對我們示過警,而我們都沒有理會?
教宗方濟各所寫的《讓我們勇敢夢想》,就是提醒我們,病毒的出現,是一種警鐘。也因此,我們第一集的主題就是「當病毒是信差的時候」。
從這個角度,我們再看造成COVID-19疫情的病毒,它的本名原來叫作 SARS 2號病毒的話,感觸就會更深了。
原來這次的病毒其實並不怎麼「新」,它的前身,SARS 1號,2003年就來了。只是當時的警鐘主要在亞洲響,也只響了半年左右就停了。
時間過去了十七年,人類一直沒重視那次警鐘,持續在對環境和其他物種進行破壞和迫害,所以它們進級為 SARS 2號病毒捲土重來了。
只不過,這次警鐘不只響半年了,現在響了一年半也不停。並且病毒的進級也不必再等十七年了,一年左右就出現了新的Delta 版,其他版。
台灣去年防疫走在世界各國之前,主要原因就是及早嗅到了SARS 的危險,聽到了警鐘。
但台灣雖然很早就聽到了警鐘,也爭取到應變的時間,但是我們在今年的 5 月卻爆發了疫情,出現了破口,這是為什麼呢?
我訪問了十二位不同領域的學者。他們都讀過教宗方濟各的這本書,我請他們就書裡所提的一些重點,來檢視台灣的情況,以及對台灣未來的建議。
那我們來看看教宗在書裡所講的三個重點,也來看看臺灣所呈現的情況各是什麼。
教宗希望我們藉著這次疫情反省的三件事情,
第一點,是不要光顧著經濟發展,卻破壞了生態,應該給地球休養生息的機會。
第二點,是不能光顧著自己好,卻漠視社會裡的弱勢,要讓大家都有不至匱乏的生活和工作。
第三點,是不能光顧著堅持自己的立場,卻成為迷宮裡的囚徒,應該讓社會最邊緣的人 也參與改造社會的對話和行動。
3.
那我們來看看第一點,臺灣在去年在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上的情況如何。
臺大社會科學院的趙家緯教授舉了幾個例子。
第一個是,疫情發生之後,世界各地的航空業都遭到重創,所以各國政府對航空公司都有一些補助。
以法國來說 法國政府給航空公司補助的時候,有兩個但書:第一,是 1 小時之內的短班不在其內,因為鼓勵減碳,所以鼓勵大家使用鐵路或其他的交通工具。
第二,是政府固然給航空公司補助,但是航空公司也要相對提出開發低碳燃料的基金。
對照著來看,我們政府給航空公司的補助的時候,就完全沒有顧慮到這些。
並且不要忘記,去年正是我們航空公司推出各種短程旅遊、「假出國」這種旅遊泡泡給大家享受的時候。
另外,世界各地這兩年都是重視環保,電動車的銷售在上升。
但是臺灣從前年開始政策大轉彎,提出「油電平權」的政策,結果 2020 年反而是臺灣燃油機車銷量最大的一年。
我們常講:臺灣去年因為疫情防守的好,像是和世界其他地方活在一個平行時空裡。
然而,顯然我們在這種排碳、減碳、環保的觀念上,和世界其他各地也是活在一個平行時空裡。
趙教授所指出的第二點是:世界各國去年的用電量都在下降,但是臺灣和中國是唯二的用電量在上升的國家,並且臺灣去年的用電量創下了歷史上的新高。
政大公共行政學系的杜文苓教授也有同樣的觀察。
她說:臺灣以製造業,並且以外銷為主的經濟體系,過去對生態很少有反省的機會。
而去年全世界的工業生產都在或者停止或者減縮的情況下,大家對臺灣的倚賴更重,所以臺灣的用電量也就和世界其他地區不同,在上升。而從今年我們又發生乾旱來看,我們對用電、用水這方面的議題,事實上是需要非常深思的。
4.
這裡我也要補充一個我自己的看法。
一方面我們固然要為全世界對台灣半導體業、電子業的看重和倚賴,但是我們也要注意我們大家一起付出的代價。
台灣的電子業不但是高用電、高用水的行業,並且享受的電價和水價都是超低的。
台灣的工業用電電價,是全世界第四低的,比民生用電還便宜。
所以今年3月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接受訪問,說了段話:「水電價格應合理反映成本,現在是納稅人補貼大戶,價格越便宜,大家拚命用,很不合理。」
半導體業和電子業用電量之大,可以台積電為代表。
台積電2019 年用電量,相當於大約一個台北市的用電量。
到了2023年,台積電的用電量還要擴增一倍。
而 2019年,台積電使用的再生能源,只佔他們用電量的百分之七。
至於相當於一個台北市的用電量,需要多大的發電機組呢?
大約是 2GW。
2 GW又是什麼概念呢?
相當於核二廠全部機組,或者中火四部機組,或者,相當於三接爭議所要增加的機組。
換句話說,護藻礁與三接爭議聲中所要新增的機組發電量,也不過是可以應付台積電未來四年所需要擴增的用電量。
台灣當然要繼續發展經濟,但我們是否還能用便宜到連電子業大老都跳出來說不合理的電價來配合呢?以及其中涉及的生態環境的課題有哪些?這都需要我們再仔細思考。
我訪問的教授所談到的其他一些需要我們注意的課題,就留待接下來兩集再為大家說明。
謝謝大家今天的收看,下一集再見。
觀新藻礁爭議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國民黨公開培訓網軍攻擊異已內幕大公開
【臥底報導】【從「反攻大陸」到反攻民進黨——國民黨網紅青年營內幕特蒐】#報呱獨家
#全程講座聽訓_青年營主軸全是老屁股
國民黨青年部在今(12)日上午舉辦「網紅青年營」,邀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中廣董事長趙少康、革實院長羅智強等人與會,與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 30 位青年交流。
江啟臣表示,青年是國民黨的未來與活水。青年部也表示,希望透過「戰鬥藍」的發起行動,能號召不分世代、區域、職業的藍營青年夥伴,一同挺身而出,監督執政黨,讓國家更好。
然而,實際活動全程皆為講座,由趙少康、羅智強與黃士修主導演講。內容除了分享自己參與政治的心得、自己的願景,都沒有要和台下青年互動。唯一青年擁有話語權的 Q&A 時間,也只開放兩個問題,回答問題重心仍自我中心,答非所問。其實,不禁感嘆包著青年營外皮的活動,實際上仍是國民黨正常發揮。
#長官演講大超時_青年黨工竊竊私語不敢提醒
基本上,整個活動內容以長官發言為主,時間控制方面更是災難。演講時間表定一人演講 10 分鐘,趙少康竟講了 35 分鐘,後續的行程也隨著各長官發言大延宕。即便如此,底下的幕僚僅敢竊竊私語,不敢明白地提醒講者時間到了,甚至連暗示也不敢。因此很難相信在其他議題的經營上,甚至政策的規劃上,國民黨青年政治工作者能在同一張桌子上自由發言。
雖活動內容重點應放在「網路宣傳、網紅、攝影與青年」身上,但整體的營隊行程安排,卻以聽老屁股演講為主,實際化妝與拍攝的時間非常短暫。同時,攝影的空間與器材顯示出國民黨對經營網紅的大誤會,完全不生活化且僵硬的照片拍攝方式,讓人莞爾。
總的而言,這場活動的 MVP 必須頒發給主辦單位安排的化妝師,不但技術發揮全場最佳,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妝容,且手法精巧,是國民黨本次活動中唯一值得稱讚的環節。
#300篩選到30人_入選成員背景公開
國民黨青年部上午舉辦「網紅青年營」,並表示短短一周內有近 200 人報名,他們篩選掉「民進黨側翼」後,精心挑選出 30 名參加者。國民黨指出,該次報名者履歷相當多元優異,不只有現職的青年政治工作者與網紅,更有年輕的律師、大學老師、商務人士、工程師、演藝人士等各行各業的朋友,甚至是剛滿 18 歲的大學新鮮人夥伴響應。
然而,實際上網紅營成員除了有獨派臥底,更有許多高齡者參加,其中許多年輕臉孔,一問之下也多超過 30 歲。讓人不禁猜想是國民黨對青年的想像太寬廣,還是真的找不到什麼人才參加?
#趙少康公開表示支持暴力政治_簡化新聞資訊❓
本次營隊主軸為「青年反攻」,雖幽微地未公開表示反攻對象,但活動過程中不難發現其戰鬥的主體就是「民進黨」與「側翼」。趙少康演講中指出,中國想要維持現狀,然而親美友日合中的「現狀」被蔡英文破壞。
除了漠視中國對台的威脅,趙少康甚至主張在立院打架,得罪越多人會得到更多支持者。趙少康表示,民進黨支持者眾多,整天都在立院打架、罵三字經。但當國民黨採取類似行動,就會被黨內支持者批評,因此他表示不要害怕爭議「#我主張打。得罪越多人,支持者越多」。
對於未來國民黨在網路自媒體的經營,趙少康認為最理想的情況是「新聞不超過 150 字,文章不超過 300 字」。並表示「3000 字的文章誰會看?若 300 字還講不清楚觀點,乾脆去死好了!」趙少康荒謬想法根本看扁人民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他還指出台灣人不喜歡付錢看媒體,國外新聞收益多從評論而來, 而又臭又長的評論他不想看,只想看自己寫的,甚至高傲表示「我寫得最好」。
從支持暴力政治到提出「新聞資訊簡化」的觀點,可以發現國民黨找到的講師對於青年世代的觀察過於扁平且匱乏。在國內深度報導與專題報導媒體發展逐漸蓬勃的今日,國民黨的網路經營策略彷彿是一台時光機,將帶我們回到資訊不對稱且知識尚未普及的舊時代。
#演講頻頻破音_羅智強精準自嘲是_戰鬥的傻瓜
在所有演講者當中,失意多年的羅智強的發言最具情感。羅智強不但抱怨自 2016 總統大選後便失業五年,期間曾打算把台北的房子賣掉、搬去花蓮住,更頻頻破音哭喊在國民黨戰鬥的都是傻瓜。他表示,在民進黨,當戰鬥者會爬雲梯,步步高升,但國民黨卻往往是越戰鬥越怕。羅智強憤慨表示,在國民黨戰鬥時,當你往前衝,不但隊友會往後跑,甚至還會從背後射你兩箭。演講到情緒瀕臨潰堤的羅智強,自嘲自己就是頭腦不清楚、腦袋有問題。才坐在這裡戰鬥。
雖表示自己看不慣民進黨踐踏民主才會出來戰鬥,但羅智強的發言非常誠實,讓我們能看到國民黨不但對自己人刻薄,為這個政黨而戰更是「傻瓜」的行為。
#黃士修提未來戰略_透過公投綁大選_成功撤掉高端EUA
黃士修在演講中承認,自己當初有煽動國民黨在核能議題上合作,他指出自己所經營的核終,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國民黨側翼。對於策動網路攻擊,他提出了一套矛盾的見解為自己解套,他表示拿錢辦事沒有錯,之所以民進黨的 1450 該被譴責,國民黨網軍不是問題,是因為民進黨幹壞事,而國民黨不是。
除了在演講中大力吹捧「核能就是科學」、反核就是反人類、反科學,黃士修在網路攻擊上提出了「少數疊加策略」,表示將透過未來各個議題所觸及到的群體,吸引潛在支持者。對於國民黨青年網紅未來的發展方向,他也提出幾個未來可以主打的議題,包含疫苗、紓困五倍金、公投綁大選與藻礁連署。更現場教學表示,將透過推廣「用 2022 公投把 EUA 撤掉,就可以不用打高端」來宣傳公投綁大選。
黃士修表示,他認為蔡英文是「故意造成國際疫苗短缺」逼迫人民打高端,若公投綁大選成功了,等於一百個公投列車開了,國民黨能夠趁機以此獲取政治利益。
同時,黃士修也介紹了煽動媒體與新聞的案例,2018 年他曾經主導「以核養綠」公投,當年因中選會認為依法送案只能點收一次,連署書遭拒收。他表示,當時媒體拍攝到他情緒激動近乎送醫的情況,有演戲的成分。為滿足強制緊急送醫的要件,#黃士修故意大量灌水流失電解質,#並故意在媒體面前讓自己情緒憤慨,#導致心跳飆高。他指出,當時絕食並不餓,但很想睡覺,且因絕食場地對面就是醫院,他設計了自己的緊急送醫後,#便到醫院睡午覺。
#國民黨清楚公投是主戰場
在今天這場活動中,不必要擔心國民黨操作網路的攻擊能力,也不需擔心出現青年人才,但國民黨深知其強項在於公投,也打算操作一連串的攻擊,透過讓公投綁大選,達到未來選戰上的優勢。
然而,有一件事情是確定的,國民黨作為在野黨,其最大目的並非監督執政黨,而是「逢民必反」—— 這個「民」主要當然是民進黨,但更多時候其實也是「人民」—— 因為他們不管國際局勢、不管議題好壞、不管人民福祉,他們在意的是「#如何在每一個議題裡鬥臭民進黨讓自己得分」。
但整天下來我不禁思考,如果中國國民黨要服務的不是人民,那麼以他們的所作所為「會讓誰會得利、誰最開心」來思考,他們究竟為「誰」服務,答案也就再清楚不過了。
圖/趙少康粉專
觀新藻礁爭議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桃園藻礁意外掀起市府和環保團體護礁論戰,鄭文燦在廣播節目表示,大潭藻礁是市府在保護,不是環保團體,也引發環保團體不滿認為,要是早早啟動藻礁文資法或保護區程序,就不會有三接爭議。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079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觀新藻礁爭議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有超過70萬份的藻礁公投連署書,在上午送進中選會。領銜人潘忠政也感謝台灣民眾的認同連署,讓他們有機會以直接民權來翻轉不當開發案。行政院表示,公投送件是人民的權利,但行政院沒有規畫提出公投對案。而藻礁和三接對決,也引發重啟核四爭議,總統蔡英文就強調,重啟核四,並非選項。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1773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觀新藻礁爭議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珍愛藻礁公投連署書一早送進中選會,總共有70萬3504份,領銜人潘忠政重申盡速辦理聽證會。藻礁與三接的對決,引發重啟核四的爭議,總統蔡英文強調,重啟核四不是選項。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1773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