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程翔先生《香港六七暴動始末——解讀吳荻舟》
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後,提到不能以「後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後三十年指開放改革,前三十年就是生靈塗炭,政治運動不斷的年代。其中以文革十年被定性為「浩劫」,在中學課程中本來有獨立篇章解說,這種確立的調子本來無法翻案的。不過習掌權後,對異見人士施以鐵腕政策,對民間聲音、歷史研究等亦不停打壓,早前大陸教科書亦取走文革一章,改為艱難的探索。這種轉向亦為港共改寫六七暴動創造了條件。
今年為六七暴動五十一年,早於2010年,一群六七少年犯就組織起來要為自己「正名」。透過電影、舞台劇與多本六七書籍先在左派學校及工會免費派送、辦展覽,搞放映會。透過大量投資,力邀不同光譜的文化界、學界及傳媒人參與其中,放映位置亦不再局限於新光戲院,企圖淡化作品的左派觀點,達到混淆史實的目的。去年羅恩惠導演之紀錄片《消失的檔案》,即使無法在院線上映,卻在各大學、教會、神學院及非正規放映場地公映216場,一石激起千層浪,年長的親歷者回到歷史現場,年輕一代亦對真相之重要增強認知。今年程翔先生《香港六七暴動始末》(以下簡稱《始末》),建基於昔日的研究成果,融合吳荻舟《六七筆記》,條分縷析,較前人更準確指出六七暴動的過程,有助新一代認知當年事件。
記得某次研討會後,目擊一位少年質問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對著名播音員林彬被活活燒死殺的看法?曾鈺成聽見提問後不慌不忙,羅列幾名左派「烈士」的姓名,又反問該少年知否烈士們被警方打死,為何以偏概全等,意圖混淆視聽。事實上,只有認識六七暴動本質,建基歷史真相,辨明因果關係,才可以從官方權力及左派輿論下,讓公眾掌握事件的來龍去脈。觀程翔《始末》 其中三點特別重要,略叙如下:
第一,《六七筆記》為全書核心,作者詳加註解,鞏固論證結果。程翔《始末》分成三部份,包括綜論、《六七筆記》注釋及吳荻舟遺文選輯,整本書以《六七筆記》為靈魂,為求使立論鞏固,程翔採取中國傳統處理經典的模式,修訂文獻,編排次第,並為文句字詞逐一注解,附有詳解,務求還原吳荻舟盤旋於北京政府及港共之間擔任左派領導的調停角色。《六七筆記》中提及「『為了積極支援我們的抗暴鬥爭,請從速供應700打甘蔗刀。』我暫止於深圳。」程翔利用吳荻舟《1968年3月18日交代材料》及《1986年11月14日從化溫泉訪問》解釋當年吳荻舟發現有人以華潤總經理名義訂購武器的過程,證明事件屬實,繼而引用許禮平《舊日風雲續集.吳荻舟是香港守護神》「有吳荻舟老成謀國,在沉默中把這血腥的計劃擱置了。」以他人評論,強調吳荻舟的功績非作者一人觀點,反映程翔治國嚴謹的作風。相反,作者若不特列一章針對《六七筆記》作註釋的話,他日必有挑剔當中細節,推倒全書論點的正確性。
第二,指出暴動性質,辨明因果關係。程翔《始末》之前,亦有其他六七暴動著作,大多龐徵博引,惟鮮有以精煉文字,辨明事件性質及因果關係。書中指出文化大革命及六七暴動,兩者均在奪權,後者由香港左派發起,奪取英國政府的統治權力。權力使人盲目、腐化,扭曲人性,在炸彈潮及購買甘蔗刀等事件中表露無遺。該書強調先有港共炸彈浪潮在先,然後港英才有搜查工會及左派機構行動的決定;先有左派學校製造炸彈及爆炸事件,然後港英才有封閉中華中學的決定;先有左派報章捏造解放軍進入鯉魚門的謊言,才有查封三報並拘捕負責人的事件。凡此種種,皆在辨明英國政府以靜制動的應對策略。其中談及沙頭角槍擊事件,書中清晰指出,事件由周恩來主導、解放軍策略,並非中國政府、英國政府、港英政府或邊境民兵所為,如此真相,對於意圖篡改歷史事件的人,的確是強而有力的一大巴掌。
第三,應對策略懸殊,港澳命運各異。香港六七暴動之前,澳門於一九六六年有「一二三事件」,《始末》清晰指出港澳總督策略有別,導致此後發展有天淵之別。澳門面對左派壓力,選擇公開道歉,葡萄牙政府聞之,認為乃奇恥大辱,其後更主動要求交還澳門。七、八十年代,澳門政府無心發展,錯過資本主義的黃金機會。家族條件優厚,和中共關係密切的何賢冒起,成為影子澳督,聽命於廣東省指點江山。當地左派勢力更因 「一二三事件」 鬥爭成功,分享權力,更上層樓。香港於六七暴動後,為求提高管治合法性,推動各種社會改革,適逢七、八十年代資本主義興起,香港遂成亞洲四小龍之一。隨著本土意識勃興,促請中央政府許下普選承諾,即使今日面對政改困境,與澳門變成半個解放區不可同日而語。箇中原因,源於港督戴麟趾誓不低頭,《始末》重提戴督寧願英國撤出香港,亦不願接受澳門的下場,故曾經制訂各種撤退方案。《始末》以對比形式揭示港澳發展異同,有助鑒昔知今,開拓讀者眼界。
學者的歷史著述,偶或資料相同,但鋪陳、解釋及分析資料,亦足以顯其功力。程翔《始末》以縝密的鋪排、精煉的文字、確切的掌握,敷陳六七暴動的來龍去脈,將吳荻舟《六七筆記》的價值充份展現。六七暴動距今五十一年,昔日工聯會等土共曾經一蹶不振,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更形容左派「有辱無榮」。但回歸之後使用各種方法爭取表現,又將階級鬥爭強調敵我矛盾、非我即敵及打倒政敵等技倆,依然以扣帽子、殺無赦及抹黑的形式盡情發揮。近年的政治事件一浪接一浪,議會失去功能,強推國民教育,設若我們對當前狀況視若無睹,中史書不著香港史,又輕輕放過六七暴動的教訓,我們又如何認識左派咀臉?怎樣警惕左禍重臨呢?值得一再深思。
解放神學與香港困境 在 葉漢浩 Alex Ip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您聽咗未?
明天第三天
【2月18日培靈會】
湯泳詩 --《安住時代中:對話的靈性修持》
紀錄:Jean Ng
第三屆神學路思神學培靈研經大會「一個時代的誕生」第一場培靈會,於2月18日晚上假觀潮浸信會舉行,主題為「安住時代中:對話的靈性修持」,由道風山基督徒叢林的湯泳詩博士主講,面對後雨傘香港社會的急速時代更迭,湯泳詩與會衆思考如何共同承擔這越發嚴峻的時代,思考對話的可能。
/ 前言
湯泳詩博士一開首借用梁文道《狗年香港新陰陽》為香港把脈:「今年應該是香港開始走進政治掛帥時代的元年,因為走向這條道路的基石,已經在過去幾年漸次鋪成,其餘一切只是水到渠成。黃藍二色已經成了香港這個小小天地的陰陽,你不是在這邊,就一定是在那邊,不容半點含糊。」香港正處於一個似是連結 (connected),卻是失連 (disconnected) 的時代。人們在社交平台可以看到如虎狼之爪到處狂伸咄咄逼人的對罵、難分真假的的偏見和謠言。因此,湯泳詩提議,我們可以學習《小王子》中狐狸所教導的,建立聯繫,從對話中瞥見上主在新時代的使命。
面對香港新時代撕裂的僵局,對話就顯得必要,或許對話能為新時代提供出路。即使面對的困境使我們束手無策,當我們退後一步,就會發現天空仍然很大,就如亞洲各地都能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神學:韓國的民眾神學、泰國的水牛神學、台灣的鄉土神學、印度的賤民神學⋯⋯只要人們能夠聆聽與對話,在香港當下的死胡同裡,我們仍能找到資源面對新時代。
因此,湯泳詩繼續以印度神學家Surekha Nelavala所寫的 "Jesus asks the Samaritan Woman for a drink: A Dalit Feminist Reading of John 4" 為基礎,與會衆一同研讀約翰福音第四章。約翰福音第四章是新約記載耶穌與外邦女子最長的對話,也是解放神學和女性主義神學家經常引用的經文,在這個時代我們應學習耶穌和撒瑪利亞婦人, 一起對話,一起談道 。面對香港的新時代,湯泳詩從約翰福音第四章提出三個對話的靈性修持。「修持」就是意味著對話需要不斷在日常生活中修練與持守。
一、 越界:走出同質層
湯泳詩指出,耶穌作為一個猶太人,卻路經撒瑪利亞人的聚居地,這本來並非必經之路,但聖經卻強調這是耶穌決意走出的界限,走出同質層。這猶太人主動走向界限的行動,正令當時的人側目、困惑、不安。甚至撒瑪利亞婦人也對他說:「你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瑪利亞女人要水喝呢?」因為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沒有來往。(9節)撒瑪利亞人與猶太人在民族身份認同和信仰上有很多相異之處,但耶穌與撒瑪利亞婦人卻示範了不一樣的對話,耶穌特意越過邊界,與婦人對話。
在新時代的香港,人們接收訊息的方式已不再一樣,慢慢創造了如戈寧(Wael Ghonim)所描述的「同質層」,只和觀點相同的人溝通,在社群媒體的協助下,取消關注或屏蔽意見不同的其他人,這令人們活在一個意見相同的世界裡。湯泳詩認為,在約翰福音第四章,耶穌卻展示通向新可能的道路, 就是跟與我們立場與背景迥異的人對話。其後,湯泳詩引用馮煒文提出的「陸緣神學」,他主張把香港與大陸需連在一起看。香港在大陸的邊緣,既有邊緣,就必然有大陸,兩者需要彼此互相下定義,「陸緣神學」放棄了自我主體的方便和瀟洒,將自己放在一個靠大陸來定義的境界,但也由於大陸的廣闊,換來限制中天空海闊的使命。因此,湯泳詩認為,若香港人能夠越過邊界,走出同質層,將有望可見通向未來的曙光。
二、作平等、充權的持分者
此外,湯泳詩強調,對話的前設是我們視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持份者,沒有誰比其他人更掌握或接近真理,每人都是給予者(giver),也是接受者(receiver )。耶穌與撒瑪利亞婦人的對話充滿張力,但難能可貴的是他們仍是在平等關係上對話,即使耶穌知悉婦人的背景,卻沒有對婦人的私生活進行批判定罪,而是彼此在互信與尊重下交流,對談真理。在這篇章裡,耶穌不單是一個施予者(giver)、解放者(liberator )、向有需要的人提供救援者(reach out to the needy),也是一個有需要的人(a person in need),以及一個接受者(receiver),耶穌對婦人說:「請給我水喝。」(7節)耶穌向撒瑪利亞婦人表達了自己口渴的需要,她以充權的身份,成為了給予者,此對等的平台,促使了婦人與耶穌在井旁談道,相互服侍與修和。
湯泳詩認為,我們時常期待教會為時代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然而我們每一位也是一個平等的持份者,都能剛強壯膽,一同觀察時兆,追求改變時代的契機。就如西班牙天主教神學家Raimon Panikkar所言:每個人都是通過窗戶看世界的,各人看到的都只是在某個窗戶所看到的事物;而時間越久,我們就忘了窗戶的存在,以為這就是一切,因此我們需要彼此提醒,分享彼此的視角。對話就是尊重每人的意見,同時我們亦需要好好準備,清楚自己的立場,對自己的思考有深刻的覺知和見地,充分表達自己。建立雙聯而平等的對話平台,才有可能讓分裂邁向復和。
三、以追求真理為目標
再者,湯泳詩指出,約翰福音第四章耶穌與撒瑪利亞婦人對話的目的是談道,耶穌熱切地與她分享永遠不渴的泉源與永生的盼望:「 誰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面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14節)而婦人亦誠懇地表達她對真理的渴求:「先生,請把這水賜給我,使我不渴,也不用到這裏來打水。」(15節)從一口井水到永恆真理的渴求,就是我們要勇於對話的原因與目標。對話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誰是誰非,也不需得理不饒人,不留餘地,相互刺激情緒,而是無所畏懼,通過自身的局限與貢獻, 並願意如一行禪師所言通過諦聽與愛語,共同尋求真理。
湯泳詩引用挪威宣教士艾香德 (Karl Ludvig Reichelt) 昔日建立道風山的故事,強調他不是將西方的基督教植入中國文化,而是希望通過對話,讓基督教在香港的中國文化土壤中落地生根。撒瑪利亞婦人問耶穌難道你比他還大嗎?(12節)艾香德強調上主永遠比我們想像中更大(God is always greater), 他邀請僧侶、道士上山一同學習、生活、祈禱, 他視大家都為追求真理的人,在尋道的朝聖旅程中同為「道友」(Friends of Tao)。湯泳詩強調,我們各人離真理或遠或近,但到底每人都只是瞎子摸象,因此我們需要彼此, 通過對話,才能瞥見真理,為新時代帶來希望。
/ 總結
最後,湯泳詩以講道當日農曆初三,是日赤口,易招口角之爭,提醒我們學習「赤口」的智慧。對話包括聽和講,話到口中留半句,先學懂靜默聆聽,或許上主的說話就在我們安靜之中向我們啟示。願上主在我們對話的修持中,培育我們美好的靈性,復興香港教會,賜下給香港新時代的盼望。
第三屆神學路思培靈研經大會2018於2月18-21日舉行,歡迎報名繼續報名參加研經會、工作坊、培靈會。
聚會報名:https://goo.gl/forms/rLztvPipKHIk0sb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