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喝水庫水是無法達成的理想,不是我們市民面對的現實。請市府和我們一起面對問題,頭前溪依舊是我們的母親河。
市長在今年3/19的臉書直播中,簽下新竹市第一個公投案:「您是否同意,新竹市應訂定《廢汙水管理自治條例》,明定工業廢水,醫療水及其他事業廢水和汙水,應以專管回收,不可排入飲用水取水口或灌溉水取水口上游?」由於我也很認同公投主文理念,相信有行政權的市長簽下這樣的提案,是可以立刻開始朝這方面努力的,也因此在6/6的市政總質詢中,我便就「乾淨水議題」目前的執行方向提出疑問和建議。
#北水南送無法全天候供水庫水 #解決河川污染才能顧根本
前幾天市府的新聞稿說,前瞻計畫「北水南送—桃園新竹備援管線工程」工程已發包,預計最快2021年就能每天最多從石門水庫調來20公噸的水,讓全新竹市民都喝水庫水。我覺得市長爭取北水南送工程增加新竹地區的調度供水能力是好事,可是桃竹都是非常缺水的地區,乾旱常常會一起發生,大家還記得2015年初那次嚴重的大旱嗎?那時桃園甚至比新竹還要缺水,這時根本不可能期待桃園每天大量供水給新竹,市府不該誤導民眾未來能夠全天候喝水庫水,解決頭前溪的河川污染才是根本之道。市長也承認,確實在乾旱時期可能無法讓所有人喝水庫水。我想,河川污染治理是需要市府努力的,特別是缺水時,河川水量減少,廢污水的濃度可能會大幅提升,到時沒水庫水喝的市民難道要喝廢污水嗎?根本解決之道是要一同面對跨縣市的水源汙染問題。
#市長 #下水道管理自治條例保障不了灌溉水
明明公投主文就不只寫飲用水,還包括了灌溉水,但是市長卻打算用「一條《新竹市下水道管理自治條例》的修正條文」,來取代制訂可以通盤處理全市飲用水及灌溉水污染源的《廢污水管理自治條例》。下水道管理條例的修正只規範了污水不能排放到頭前溪湳雅取水口以上的河段,但是湳雅取水口下游其實還有大量的農田,這樣的修正保護不了下游的地面水體水源,這些水也是要種出作物給市民吃的,我想不管是飲用水還是灌溉水,都攸關我們新竹市民的健康。
#局長 #等下水道接完管 #污水都吃進民眾肚子裡了QQ
環保局長提及「如果」把污水下水道都鋪設好,其實污染的問題就能夠處理掉非常多,但我實在忍不住要提醒局長,我們現在的污水下水道接管率只有17.28%、17.28%、17.28% 啊啊啊~ 局長被我善意的提醒後,也只好笑著說「這我們要慢慢努力」。可是我想告訴局長跟市長,水源正在持續被污染,民眾都可能持續吃到污水,實在不該再讓市民等下去了,請快點做全市溪流污染源的盤點並公布相關汙染源資訊,不要再拿修正「一條《新竹市下水道管理自治條例》條文」來搪塞民意,趕快制訂《廢污水管理自治條例》。
最後我想再提醒市長,您有行政權,您如果也認同公投主文,不用等公投結果,現在趕快開始啟動立法吧。
讓我們一起努力,制訂一部周全的《廢污水管理自治條例》,切實執行,守護新竹市民的健康。
6/6市政總質詢【給市民健康生活的好環境】直播
https://www.facebook.com/SiangshanForward/videos/332790554070138/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