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地見證 最黑暗的時光 成全 最美白的露筍 】
#長文慎入 #有時文章夠長先具可讀性㗎
「Hi Hi,很久沒見,有沒有時間出席吃午飯?」尖東Heidi姐說。
我們稱她為 #尖東Heidi姐 ,她是 The Royal Garden 香港帝苑酒店 的公關,打從認識她那天開始,便覺得她好像一年365日都在開工。某程度上,她像本港酒店業的寒暑表,只要酒店還有生意,Heidi就要繼續上班打拼。
然後疫症來了,香港展開本世紀其中一個最淡靜的春天(另一個是當然2003年沙士期間),連尖東Heidi姐都史無前例地要放unpaid leave,可見香港酒店業以至香港各行各業,已徹底淪陷。
所以呢,上個月收到尖東Heidi姐的午飯訊息,我感到大地回春 —— 尖東終於officially復甦,香港終於走出黑暗。
用餐地點是大家都熟悉的 Sabatini,享用的亦是很熟口熟面的 #白露筍 #WhiteAsparagus 菜單。我說熟口熟面,因為Sabatini每年均在4至5月推出白露筍菜單,並指定要從德國出產的優質白露筍。
既然年年供應,就奇事都變閒事。今年倒是閒事變回奇事 —— 在歐洲疫情高峰期、空運業亂糟糟之際,怎樣安然無恙地把新鮮出土的德國白露筍送抵香港,背後大概耗了很多人力物力與財力。
執筆之前,Sabatini的德國白露筍菜單供應期已結束,無論是以48個月黑毛豬火腿配Hollandaise sauce,抑或是炒日本滑蛋搭魚子醬,都變成記憶。這記憶倒勾起更深遠的回憶,#我想起7年前的今天即6月20日我正是身在德國吃新鮮出土的白露筍。
😍😍😍 讓我們立即跳去另一時空,來到距離柏林以南約50公里的小鎮 #Beelitz。🥰🥰🥰
該鎮是著名德國白露筍產區,圍繞四周的大片農田於每年3月下旬至6月底盡是一望無垠的白露筍,當地的沙質土壤,不單促使白露筍茁壯成長,還造就了鮮嫩的質感和帶堅果的芳香,為頂尖的餐桌提供最優秀的季節佳品。
我在Beelitz參觀的一個農莊,喚作Buschmann & Winkelmann Spargelhof Klaistow,每逢春季都十分熱鬧,農民都忙於採摘白露筍,再立即運送至工場,由技工負責挑選、品監和清洗,旋即轉往農莊內的餐廳,迅速被廚師悉心烹調,快手配上醬汁、薯仔、炒蛋或炸豬扒,然後奉到客人面前。炮製的、享用的都非常casual,毫無煞有介事的矜貴,不含裝模作樣的架勢,只有farm to table的農家務實主義。
我當時點選了白露筍配炸豬扒,都了解在 1)原產地、2)農莊直屬餐廳 吃白露筍菜式一定比香港便宜得多,就是沒有料到,6大條白露筍,每條直徑達22毫米或以上,再配上大大塊炸豬扒,只售港幣$145 —— 這個價錢,在香港的餐廳是吃不到半條,在德國就教你吃極吃不完。#人離鄉或賤物離鄉定貴。
德國白露筍的季節傳統上在6月24日結束,我於6月20日抵達,好聽一點是「標尾會」,實際上是「食水尾」,白露筍顛峰期已過,不是最鮮嫩狀態,偶爾吃到有些帶一點點渣,但總體來說還是好吃,咬下去鮮甜汁液都標出來,沒有被長途運送,不經任何低溫冷藏,新鮮就是王道。
#白露筍與青露筍有何分別?說穿了,其實是同一件事,只不過前者不曬太陽,被沙土和膠布蓋着,在黑暗環抱下保持肌膚潔白;後者擁抱太陽,產生光合作用形成葉綠素,從此終身青綠 —— 沒想過吧,陽光一隔,分了色澤,得了高下,定了身價,#露筍的世界是最具膚色歧視。
來到白露筍農地,看到一行一行的白色膠布,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工程進行中」,待農民掀起膠布,在沙土裡輕輕兩掘,光潔亮白的白露筍才施施然出現,與農民吸盡日月精華的古銅色肌膚呈強烈對比。
實情是,白露筍不是德國人獨家專享,除了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均歐洲國家盛產白露筍,但尤以德國的質量、產量與進食量均特別高,每年德國人吃掉約150,000噸白露筍,佔整體露筍消耗量的9成以上,偏偏德國的白露筍產量一直追不上鯨吞量,要從鄰近歐洲國家進口應付需求,以至德國一直佔據全球露筍進口國前五甲位置。
德國的露筍耕作是由古羅馬人引入,亦難免隨著古羅馬崩潰而一度荒廢,直到16世紀德國才回復露筍耕作,法國則早一個世紀在15世紀已展開。不過文獻記載當時的露筍是露出地面的青綠色,#由甚麼時候開始吃白色呢?#為何要如此熱衷於吃白色呢?在細碎的露筍歷史記載中,德國人都未能得出一個肯定答案。有一說法是某個年頭冰雹風暴摧毀了露出地面的青露筍,捱餓的村民逼不得已才去吃埋藏在泥土裡的白色露筍,不吃猶自可,一吃驚為天人,原來白色的更為鮮嫩多汁又美味喎!這個說法都頗為合理,畢竟世上很多食物和食法都是誤打誤撞而流傳後世。
有趣的是,於1938年出版、得到法國飲食大神Georges Auguste Escoffier加持的經典法國美食百科全書《Larousse Gastronomique》,提到露筍的部份,認為白露筍是「大支、軟嫩而太少味道」,倒指青露筍是「奢侈的蔬菜、味道最出色」,跟近代對白、青露筍的地位和評價呈頗大差異,可見在上個世紀中期,法國人對白露筍有多少重視程度。
如果我對白露筍 —— 以至其他食材 —— 有何體會,我只能說,#最嬌貴的食材都是來自最humble的出身,成長於大地的土壤,採摘自農民的雙手,食材價值的高低起落、對廚師與食客具多少意義,都不外乎是時代的演化與人為的操作,與食材本身沒有必然關係,享用得高貴不必自覺架勢,吃得貼地亦不用自慚形穢,能夠好好嘗到當中的鮮活,就已是勝利。
#陳陳味道Chanchanchannel #陳陳德國 #陳陳白露筍
解穢酒菜單 在 英倫酒哥說說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婚宴選酒|序章
早在婚禮的半年前,我就對婚宴酒就有了些想法,於是在某個太太來訪倫敦的夜晚,我便偷偷地拿出了預藏好的葡萄酒,默默地開始了我的計畫.......
故事的開端,還得回到15年前的2004年。
▋ 首次相遇
當年的我還是個高中剛畢業的小屁孩,與大多數的人一樣,一邊耍廢過著離鄉前的最後一個暑假,一邊期待著師長口中的大學不羈生活。
還記得那是八月中旬的某一日,大學的學長姐們在台北辦了一場高中校友的北部迎新。
出發前滿腦子想的都是即將迎來的新生(ㄌ一ㄢˋ)活(ㄑㄧㄥˊ),心裡還有些小激動,沒想一到現場,我就被眼前的畫面所震攝!
那是一個女孩,頂著白色鴨舌帽,身著一襲白色無袖背心及尺寸稍大的牛仔垮褲,腳踩著雙白色運動鞋,兩個大大的銀色耳環旁掛著白色的耳機,手裡拿著iPod。
Holy SXXX!各位現在應該很難想像我當下內心所受到的衝擊!
首先,哥當年高中剛畢業,除了玩線上遊戲做奸商賺點外快外,基本沒有自我謀生能力,iPod這種高級貨,別說買不起,根本連遐想都沒有過。
再者,在民風純樸的當年,哥還是個清純少男,高中讀的又是愛校神教,因此平時身上穿的衣服不是媽媽的愛心,就是印著插畫的班服校T,這種"瞎趴"的打扮,讓我在旁不禁自行慚穢。
▋ 一盤牛蒡絲
待人數到齊,簡單寒暄後,一群人便浩浩蕩蕩的到了餐廳午餐。
好巧不巧,這位女孩的直屬學長正好與我的學姐是交心好友,因此被安排與我比肩而坐。
經過一輪自我介紹,女孩也終於放下了iPod,開始分享著暑假在加拿大的遊歷,話題告一一段落,終於來到點餐的環節:
「我.....要一份親子丼」
我一邊點著餐,一邊翻看著菜單,猜想著女孩會點些甚麼......
"鰻魚定食?豬排套餐?還是跟我一樣的親子丼呢?"
"正妹的屁可能不是香的,但吃的東西肯定是粉紅色!"
「我.....要一份牛蒡絲」......女孩語露嬌羞地說。
哎呀!原來是牛蒡絲阿!我猜中了前頭,可是我猜不著這結局,這麼有創意的答案,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與女孩的第一次見面,就在內心對牛蒡絲的感恩讚嘆聲中,劃下了個暫時的句點。
▋ Bollinger La Grande Annee 2004
在我過去的品飲經驗中,與這個回憶最貼近的,大概是我在2013年第一次喝到Bollinger的年份香檳- La Grande Annee 2004。
還記得那是一個在WSET學校的氣泡酒課程,當天一共品飲了7款產區及製法相異的氣泡酒,而最後一支,就是Bollinger La Grande Annee 2004。
這次的經驗十分獵奇,這酒甫入杯中,就展現出特異於其他香檳的氣質:"鳳梨乾、芒果、水煮蘋果、梅粉芭樂、搭配上些許的鹹鮮及香料氣息點綴。"
當日導師給的評語是:"Exotic",而英文字的涵義是"奇特的""帶異國情調的"。
如此別出心裁的初次會面後,我便很快地喜歡上了它,並漸漸了解這樣的香氣調性,正是Bollinger的特色。即便後來陸續遇上了許多十分美味的香檳與氣泡酒,但Bollinger LGA始終在我心中佔有最重要的一塊位置。
有著戲劇化的開頭,又有著淵遠流長的喜愛,與Bollinger LGA之間的緣分,可說與女孩的相知相識,如出一轍。
▋ 2018四月那晚
回到我計畫的那晚,我默默地照著劇本跟女孩說:
「雖然我這幾年喝了不少香檳,真心喜愛的也不少」
「但這支Bollinger LGA 2004在我心中佔了一個最重要的位置」
「那你甚麼時後喜歡上Bollinger的?」女孩好奇地問
我假裝想了想,然後微笑道:
「大概是第一次遇見它的時候吧!」
#酒哥結結婚
#酒哥說說酒
解穢酒菜單 在 英倫酒哥說說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婚宴選酒|序章
早在婚禮的半年前,我就對婚宴酒就有了些想法,於是在某個太太來訪倫敦的夜晚,我便偷偷地拿出了預藏好的葡萄酒,默默地開始了我的計畫.......
故事的開端,還得回到15年前的2004年。
▋ 首次相遇
當年的我還是個高中剛畢業的小屁孩,與大多數的人一樣,一邊耍廢過著離鄉前的最後一個暑假,一邊期待著師長口中的大學不羈生活。
還記得那是八月中旬的某一日,大學的學長姐們在台北辦了一場高中校友的北部迎新。
出發前滿腦子想的都是即將迎來的新生(ㄌ一ㄢˋ)活(ㄑㄧㄥˊ),心裡還有些小激動,沒想一到現場,我就被眼前的畫面所震攝!
那是一個女孩,頂著白色鴨舌帽,身著一襲白色無袖背心及尺寸稍大的牛仔垮褲,腳踩著雙白色運動鞋,兩個大大的銀色耳環旁掛著白色的耳機,手裡拿著iPod。
Holy SXXX!各位現在應該很難想像我當下內心所受到的衝擊!
首先,哥當年高中剛畢業,除了玩線上遊戲做奸商賺點外快外,基本沒有自我謀生能力,iPod這種高級貨,別說買不起,根本連遐想都沒有過。
再者,在民風純樸的當年,哥還是個清純少男,高中讀的又是愛校神教,因此平時身上穿的衣服不是媽媽的愛心,就是印著插畫的班服校T,這種"瞎趴"的打扮,讓我在旁不禁自行慚穢。
▋ 一盤牛蒡絲
待人數到齊,簡單寒暄後,一群人便浩浩蕩蕩的到了餐廳午餐。
好巧不巧,這位女孩的直屬學長正好與我的學姐是交心好友,因此被安排與我比肩而坐。
經過一輪自我介紹,女孩也終於放下了iPod,開始分享著暑假在加拿大的遊歷,話題告一一段落,終於來到點餐的環節:
「我.....要一份親子丼」
我一邊點著餐,一邊翻看著菜單,猜想著女孩會點些甚麼......
"鰻魚定食?豬排套餐?還是跟我一樣的親子丼呢?"
"正妹的屁可能不是香的,但吃的東西肯定是粉紅色!"
「我.....要一份牛蒡絲」......女孩語露嬌羞地說。
哎呀!原來是牛蒡絲阿!我猜中了前頭,可是我猜不著這結局,這麼有創意的答案,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與女孩的第一次見面,就在內心對牛蒡絲的感恩讚嘆聲中,劃下了個暫時的句點。
▋ Bollinger La Grande Annee 2004
在我過去的品飲經驗中,與這個回憶最貼近的,大概是我在2013年第一次喝到Bollinger的年份香檳- La Grande Annee 2004。
還記得那是一個在WSET學校的氣泡酒課程,當天一共品飲了7款產區及製法相異的氣泡酒,而最後一支,就是Bollinger La Grande Annee 2004。
這次的經驗十分獵奇,這酒甫入杯中,就展現出特異於其他香檳的氣質:"鳳梨乾、芒果、水煮蘋果、梅粉芭樂、搭配上些許的鹹鮮及香料氣息點綴。"
當日導師給的評語是:"Exotic",而英文字的涵義是"奇特的""帶異國情調的"。
如此別出心裁的初次會面後,我便很快地喜歡上了它,並漸漸了解這樣的香氣調性,正是Bollinger的特色。即便後來陸續遇上了許多十分美味的香檳與氣泡酒,但Bollinger LGA始終在我心中佔有最重要的一塊位置。
有著戲劇化的開頭,又有著淵遠流長的喜愛,與Bollinger LGA之間的緣分,可說與女孩的相知相識,如出一轍。
▋ 2018四月那晚
回到我計畫的那晚,我默默地照著劇本跟女孩說:
「雖然我這幾年喝了不少香檳,真心喜愛的也不少」
「但這支Bollinger LGA 2004在我心中佔了一個最重要的位置」
「那你甚麼時後喜歡上Bollinger的?」女孩好奇地問
我假裝想了想,然後微笑道:
「大概是第一次遇見它的時候吧!」
#酒哥結結婚
#酒哥說說酒
解穢酒菜單 在 【解穢酒VS英雄宴】 其實小編都唔太清楚兩者的分別 的推薦與評價
而解穢酒就必定是七餸一糖水,因為先人都以七計算,頭七、三七、七七、四十九日之後就守孝期滿,而每一個七都會做法事,而且都會食解穢飯!但有一樣要提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