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還是老化?失智徵兆不易判斷,教你如何與正常老化做區分
小提示:如果覺得字數太多,可以到文中按"Podcast線上收聽"~
人類記憶力在20多歲時達到顛峰,之後會隨年齡漸長衰退。但人類記憶力以外的智力,會隨經驗累積和學習而發展到50多歲,過了60歲後,思考力、判斷力或適應力開始下降,除了健忘外會較難學會新的事物。而人類的記憶形成過程大致可以分為”登錄、儲存、提取”三個階段,健忘是指神經細胞因為腦內儲存的資訊量過於龐大,而提取速度變慢,以至於順利讀取到所需的記憶的時間增加;但因為登錄和儲存的功能還未受影響,所以受到一些外部提醒後就可以順利的從腦中記憶庫中提取正確的記憶。但失智是指在登錄、儲存、提取都出了問題,影響的層面和範圍比較大。像是剛剛所提的健忘忘記的僅是片段,經過提醒可以回想起內容;失智是對於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完全忘記、頻率高,經過提醒也無法回想起,最後還會忘記自己忘記了。空間感的部分,健忘可能會突然想不起來接下來的路要怎麼走,但經過一陣子或情境提示(例如說某個熟悉的街角),會再想起。失智症者會在熟悉的的環境迷路,經過情境提示也想不起來。失智症者也會出現無法勝任過去熟悉的技能,健忘者不會有此反應。另外失智影響的部分還有一般常識和判斷力、計算力以致於日常生活受到影響,像在冬天穿夏天的衣服、一天就把一周的降血壓藥物吃完、甚至吃生肉等,健忘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會受到太大影響的。
台灣失智症協會公布的十大失智症早期症狀:記憶力減退影響到生活、計劃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有困難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判斷力變差或減弱、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情緒和個性的改變,若是自己或是家中長輩有出現上述的症狀,建議盡快就診,若能早期被發現和確診,接受藥物治療和多活動活化大腦細胞,可以延緩腦部老化的速度,使病情獲得控制,維持生活品質。
我們都知道預防勝於治療。大家一定很關心平時做什麼可以預防得到失智症。除了避免或減少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像是過度飲酒、中年肥胖、三高(膽固醇、高血壓、高血糖)、抽菸、憂鬱、頭部外傷,還有積極的行動可以治療:方法之一為運動,實證醫學顯示增加中老年人的身體活動量,可以有效降低認知功能障礙、阿茲海默症與血管型失智症之風險;越早開始維持固定運動習慣和活躍之生活型態,對老年的大腦有保護效果。而運動的型態優先建議為有氧運動(如騎單車、體操、游泳、瑜珈、太極、舞蹈等),肌力訓練次之,如果能有合併有氧、肌力、柔軟度等多元素運動更佳。而運動頻率建議為每周運動2-3次,每次維持30分鐘,至少持續12周以上。另外多從事可刺激大腦功能的心智活動或創造性活動也可有效預防失智症,如閱讀、寫作、打橋牌、繪畫、園藝、烹飪等,像大家喜愛的國粹麻將也是不錯的選擇。從飲食方面做調整也可以健腦。2015年美國洛許大學醫學中心發表"麥得飲食"證實可有效預防失智症。麥得飲食就是"MIND diet",是結合地中海飲食和DASH飲食,建議10種有益腦力的食物:深綠色蔬菜:像是菠菜、甘藍、綠花椰菜,每周食用六次或以上; 其他類蔬菜每天至少一次;堅果含有對健康有益的脂質、纖維以及抗氧化物,每週至少五次。每周至少兩次莓果類,以藍莓的健腦力最佳。豆類為低卡路里和低脂,每周吃三次豆類;主食以全穀類為主,每日至少三份全穀類;每周吃魚一次;每周至少兩份雞肉;調理以橄欖油為主;可搭配每日不超過一杯的紅酒。民眾也可以嘗試麥德飲食來增加腦力、預防失智症。另外有好人緣很重要,研究證明緊密的社群關係可以維持腦力、不退化,參加各類社團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所以偶爾突然想不起要說什麼、或忘了鑰匙放哪不要太緊張,藉由上述的方法可以增加大腦抵抗力,和失智症say no!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的網紅林郁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oCA Video【籠罩下的巨大哀愁】藝術家訪談 Part.2 吳柏賢 -------------------- 藝術家簡介 -------------------- 2018年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碩士班畢業。目前工作與居住於臺北。平面作品中常以光源作為視線與缺席指代。亦關注記憶的身體感,作品...
記憶形成過程 在 胡孝新Energy體適能講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哈佛大學75年研究成果:什麼樣的人會活得最幸福?>分享創新工場李開復推薦及其工作人員翻譯的影片
https://m.youtube.com/watch?v=8KkKuTCFvzI
以下為Dr. Robert Waldinger 演講文字版 ▼
#生命進程中是什麼讓我們保持健康和幸福?
...Continue Reading
<哈佛大學75年研究成果:什麼樣的人會活得最幸福?>分享創新工場李開復推薦及其工作人員翻譯的影片
https://m.youtube.com/watch?v=8KkKuTCFvzI
以下為Dr. Robert Waldinger 演講文字版 ▼
生命進程中,是什麼讓我們保持健康和幸福?
如果你現在開始著手規劃未來最好的人生,你會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哪裡?
回答有很多種,我們已經被無以計數的有關生活中最重要事物的圖景轟炸了。媒體上充斥著那些富有、高聲望、建立起自己事業帝國的成功人士故事,並且我們對這些故事堅信不疑。
有個最新的調查,詢問1980- 2000年出生的年輕人,他們最重要的人生目標有哪些。超過80%的人說,他們主要的生活目標是要變富有。這群年輕人中,還有50%說:他們另一個主要生活目標是成名。
我們總是被告誡要投入工作,努力奮鬥,完成更多。我們似乎覺得要生活得更好,這些就是我們需要追求的。可事實真是這樣嗎?這些真的是在人類生命歷程中幫助他們保持幸福感的東西嗎?
人一生中所做的選擇以及這些選擇怎樣影響他們,我們幾乎無從得知。我們對於人生絕大多數的理解,是從他人的回憶中獲得的。我們知道,人不可能有完整清楚的記憶。我們生命中大部分發生過的事情我們都遺忘了,有時我們記憶形成過程簡直充滿創造性。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類似的話。他說道,「我人生中一些最悲慘的事情根本就沒發生過。」
研究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實際上以一種更積極的方式在保存我們的記憶。我想起一張廣告上說的:「任何時候開始擁有幸福的童年,都不算晚。」
但要是我們能夠觀察整個人生呢?要是我們能從人們青少年時期一直追蹤到老年,去觀察到底什麼才是真正能夠幫助人們保持幸福、健康的東西呢?
我們已經做到了。
哈佛成人發展研究可能是目前有關成年人生活研究中歷時最長的。
75年間,我們追蹤了724位男性。年復一年,我們詢問他們的工作、家庭生活、他們的健康狀況,當然我們在詢問過程中並不知道他們的人生將會怎樣。
這樣的研究極為稀少。幾乎所有類似的研究都在10年內流產了,原因可能是失訪率太高,或者沒有足夠的經費支撐,或者研究者興趣點轉移或去世以後沒有其他人接手。但是多虧了運氣以及幾代研究者的堅持,這項研究成活下來了。
在最早的724名男性中,大約有60位還在世,並繼續參與這項研究,他們絕大多數都已經超過90歲了。現在我們正開始研究他們總數超過2000個的孩子們。
而我是這項研究的第四任領導者。
從1938年起,我們追蹤了2組男性。第一組在加入研究時還是哈佛大學大二的學生。他們屬於Tom Brokaw所說的「最偉大的一代」。他們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完成大學學業,之後絕大多數人為戰爭工作。
另外一組我們追蹤的群體是波士頓最貧窮區域的男孩。正是因為他們來自於20世紀30年代波士頓麻煩最多、最底層的家庭,才被選入我們的研究。多數人都住在出租屋裡,許多甚至沒有熱的自來水。當他們入選研究之後,所有的青少年都接受面談和醫學檢查。我們也去他們家裡對他們的父母進行訪談。
後來這群青少年長大成人,進入社會各行各業。有的成了工廠工人,成了律師、泥瓦匠、或是醫生,有一位成為美國總統。有的成了酒精依賴者,一些患上精神分裂症。有的從社會底層,一路爬升到上流社會。而一些人卻沿著相反的方向,走過這段人生旅程。
這項研究的發起者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想到,75年之後我能夠站在這裡,告訴你們這項研究仍然在繼續。
每兩年,我們充滿耐心和辛勤的研究人員打電話給我們的研究對象,詢問是否能夠再寄給他們一套有關他們生活的問卷。
波士頓城郊的許多研究對象問我們:「你們怎麼總是不斷地想要研究我?我的生活沒什麼意思啊。」而哈佛的畢業生從沒問過這個問題。為了得到他們人生最清晰的畫卷,我們不僅僅只是寄給他們問卷。我們在他們的客廳對他們進行訪談。我們從他們的醫生那裡獲取醫療記錄。我們獲取他們的血樣,掃描他們的大腦。我們和他們的孩子們交談。我們用攝像機記錄他們和自己的妻子,談論最隱秘的擔憂。大概十年前,我們終於詢問他們的妻子們,是否願意作為研究對象加入我們的研究。很多女士都說:「你知道,是時候了。」
那麼我們學到了什麼?
我們從這些人生活中提取出來的長篇累牘的信息到底教會我們什麼?其實,完全無關財富、名聲或者拼命工作。
我們從這項長達75年的研究中得到的最清晰的信息是:良好的關係讓我們更快樂,更健康。
就這樣!
對於關係,我們學到了三條。
第一條是,社會連結真的對我們有益,而孤獨卻有害。
事實證明,和家庭、朋友和周圍人群連結更緊密的人更幸福。他們身體更健康,他們也比連結不緊密的人活得更長。
而孤單的體驗是有害的。和不孤獨的人相比,那些比自己所希望的樣子更孤單的人,覺得自己更不幸福,他們到中年時健康狀況退化地更快,他們的大腦功能衰退更早,而且他們的壽命更短。
令人遺憾的是,任何一個時刻,每5個美國人中就有不只1個說自己孤獨。我們知道,在人群中你也可能感到孤獨,在婚姻中你也可能感到孤獨。
所以我們學到的第二條信息是,產生決定作用的不是你擁有的朋友的數量,不是你是否在一段穩定的親密關係中,而是你的親密關係的質量。
事實證明,處於衝突之中真的對我們的健康有害。
舉個例子,充滿衝突而沒有感情的婚姻,對我們的健康非常不利,甚至有可能比離婚還糟。而生活在良好、溫暖的關係中是有保護作用的。
當我們追蹤我們的研究對象到他們的80歲之後,我們希望回顧他們的中年生活,來看看我們是否能在那時預測誰會享有幸福健康的晚年,誰不會。
當我們把所有有關他們50歲的資料都整合之後,發現能夠預測他們晚年生活的,不是他們的中年膽固醇水平,而是他們對親密關係的滿意程度。50歲時對自己的親密關係最滿意的人,80歲時最健康。而良好、親密的關係,似乎能緩衝我們在衰老過程中遇到的坎坷。
生活的最幸福的伴侶,無論男女,在80歲之後都說,當他們感到更多軀體疼痛時,他們的心情依然快樂。而那些處於不幸關係中的人,當他們感受到更多軀體疼痛時,這些疼痛,被自己情緒上的痛苦給放大了。
第三條我們學到的關於關係對我們健康的影響是,良好的關係不僅只是保護我們的身體,也能保護我們的大腦。
研究表明,在80歲之後,依然處在對另一個人的安全依戀關係中,是有保護性的。在關係中真的感到自己能在需要時,可以依賴另一個人的人們,他們保持清晰記憶力的時間更長。而感到自己在關係中真的無法依賴另一個人的人,他們將更早出現記憶力衰退。
而那些良好的關係,並不一定要一直保持平順。
一些 80-89 歲老年夫婦,他們可能一天到晚都在吵架。但只要他們感到自己真的能在困難時刻,依賴另一個人時,他們根本就不會記得那些爭吵了。所以我們學到的是,良好、親密的關係有利於我們的健康和完好狀態。
這是老智慧,是祖母和牧師的忠告。
為什麼明白這個道理這麼難?
就拿巨大的財富來說,我們知道,一旦我們的基本物質需求被滿足了,財富就幫不上什麼忙了。如果你從每年掙75,000美元提高到7500萬美元,我們知道你的健康和快樂基本不會發生變化。
而至於聲望,媒體不斷地入侵和缺乏隱私,使得多數名人顯著地不健康。這顯然不會讓人更快樂。
至於拼命工作,有一條真理說,沒有人在臨死前,覺得自己要是花更多時間在辦公室就好了。
為什麼這些這麼難理解,這麼容易就被忽視了?
是啊,我們是人啊。我們真正喜歡的是快速解決方案,一種我們能得到的,又能讓我們生活得好並且一直保持下去的東西。
關係錯綜複雜,照顧家人和朋友是繁重的工作,一點也不性感也不光芒萬丈。
而這也是終生的,絕無盡頭。
在我們的75年研究中擁有最幸福退休生活的人,是那些主動尋找玩伴來替代工作夥伴的人。正如調查中的年輕人一樣,我們的研究對象中很多人在一開始還是青年的時候,真的相信聲望、財富以及高成就是他們想要生活得更好就必須追求的。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在這75年間,我們的研究顯示:發展得最好的人,是那些把精力投入關係,尤其是家人、朋友和周圍人群的人。
那麼你們呢?
假如你們今年25,或者你們40,或者你們60歲。投入關係對你們來說是什麼樣的?
可能性可能是無限的。
也許是簡單到拿和屏幕打交道的時間來和人打交道,或者通過一起做點什麼新鮮事,比如散步或者約會,或者聯繫那個多年來不曾說過話的人,來點亮一段死氣沈沈的關係。因為對一個總把小彆扭放心裡的人,這些看上去很平常的家庭敵對事件,是會造成嚴重後果的。
我想用馬克吐溫的另一條名言來結束演講。
一百多年前,當他回顧自己的一生時,他寫下了,「生命如此短暫,我們沒有時間爭吵、道歉、傷心。我們只有時間去愛。」
所以說,好的生活是建立在好的關係上的。
而這種理念是值得傳播的。
謝謝大家!
undefined
記憶形成過程 在 林郁晉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MoCA Video【籠罩下的巨大哀愁】藝術家訪談 Part.2 吳柏賢
--------------------
藝術家簡介
--------------------
2018年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碩士班畢業。目前工作與居住於臺北。平面作品中常以光源作為視線與缺席指代。亦關注記憶的身體感,作品呈現上強調感官感受的模擬與再經驗,整個過程界在真實與夢境之間,形成一種虛擬劇場。
--------------------
作品介紹
--------------------
動物以寵物身分和各種卡通塑造的奇觀造型,存在人們家庭生活與想像之中,因此對於動物概念認知是漂浮的。
放置與人等身大猩猩軟雕塑於生活場域支解熟悉的日常。人面對猩猩的回應投射日常樣態的慣習,每個場域之間的差異透過猩猩作為試劑,此異質的介入被翻攪挖掘地更為清晰,觸及「某種真實與夢境的尷尬臨界」。
人們早已習慣因商品量變而帶來的物化或質變,帶著擬人眼神與笑臉的猩猩,也可視為人類因消費主義而不斷自我異化的寫照。
-----------------------------------------------------------------------------------------------------------------------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 The great sorrow under the shroud】
日期 Date|2021/08/7-09/12
地點 Location|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藝術家|Artist
王鼎曄 Wang Ding-Yeh
吳柏賢 Wu Bo-Sian
陳嘉壬 Chen Chia-jen
黃彥超 Huan Yen-Chiao
黃淑蓮 Wong Shu-Lian
蔡傑 Tsai Jie
鄭爾褀 Zheng Er-Qi
鍾知庭 Chung Chih-Ting
影片拍攝與製作 Film production | Shane 影像工作室
音樂製作 Music production | 黃柏諺 PKG
動畫製作 Animation production | 羅悅慈 Lo Rax
設計 Design|蔡傑 Tsai Jie
翻譯 Translation | 黃文 Huang Wen
策展人|Curator
林郁晉 Lin Yu-Chin
協同策展 | Co-curator
黃鼎鈞 Huang Ding-Jun
感謝贊助|Sponsors
厭世會社The Misanthrope Society
果拾 Pick Up
特別感謝|Special thanks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掀牆藝術聚落 Open Wide
打開藝術工作站 OCAC
嘖嘖 Zeczec
張喬翔 Shane
陳小乖
劉柏承
記憶形成過程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洛基最新一集!
話不多說,就讓我們進入最新的一集,
與前幾集不同,隨著輕快的流行音樂,我們來到了...一間酒吧。
我們看到穿著便服的TVA獵人C-20以及Sylvie(也就是洛基的女版變體)閒聊,
此時Sylvie突然問了一句:
「有幾個人在防衛時間守護者?」
我們這才發現事情不對勁,畫面一切換,看到真正的Sylvie利用魔法侵入C-20的腦袋,
最後終於問出找到時間守護者的方式:TVA總部的金色電梯。
這時再接到上一集的結尾,Sylvie的傳送門原來是直接回到TVA總部,
在爆揍了幾個時間衛士之後,洛基也跟著回到總部。
這時Sylvie還試圖迷惑洛基,想當然耳,徒勞無功。
於是,兩人暫時休戰,前往附近的小鎮尋找能夠重啟時間平板的電源。
不用懷疑,散步時間當然也是更多小倆口吵架的時機
“slow down” to "and don’t call me Variant”
其實這裡有個拍攝巧思,
洛基在此處稱Sylvie為「變體」,因為對於洛基來說,他自己是唯一正版,Sylvie則是山寨,
但是講完這句話之後,鏡頭馬上切到兩人的背面,
洛基穿著的TVA夾克上寫著...
變體。
無論是哪一個版本的洛基,其實都帶著極大的不安全感,
強調自己獨一無二的存在,卻沒辦法不透過別人的濾鏡來看待自己。
在我們的洛基指著Sylvie說是變體的同時,
自己卻也是B-15獵人所稱的"cosmic mistake",一個脫軌離開了命運道路的宇宙錯誤
不過,他還沒有意會到的是,做為一個變體並不是件壞事
與其說洛基是個宇宙的錯誤,他更像是宇宙賦予的全新機會。
這裡我得先解釋一下Sylvie到底是什麼人,
但MCU中我們所見到的Sylvie,明顯就是洛基的變體,不是從什麼平行宇宙來的,
那麼,一定有人想問「那為什麼她會從男生變成女生?」
啊...這又可以回到我上一集提過的「跨性別寓言」了,
Sylvie在這裡就與洛基說她從小就成為了一個變體,受到TVA追捕。
所以她很有可能是還在非常年輕的時候,在實驗變形術的時候,
發現自己比較喜歡這樣女性的自我認同
當然也就脫離自己在「神聖時間線」的設定,為了維持自己想要的樣貌,從此被TVA追殺。
她在這裡還說
"That’s not my name anymore… I’m Sylvie now”
也更進一步證實這點。
之前也談過幾次,洛基的性別設定是「流動」的,在小說中也說自己無論身為男女都非常自在。
而...容我大膽地說,這就是這個影集用非常輕柔的手法談論性別認同,
畢竟,Sylvie就是在尋求對於自己最真實的故事,
TVA也就代表著不容改變的傳統價值,
一再要求「神聖的時間線不容牴觸」,就像在說「你這樣會造成社會混亂」「我要怎麼教小孩」,
或者是像洛基這樣沒那麼明顯的質疑,覺得她只不過是個改過名子的洛基而已。
“oh so you changed your name, brilliant”
就如社會否定那些突破框架的人為自己創造的新故事。
看來這寓言非常成功,
因為我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那群美國白人肥宅Youtuber憤怒地用同樣的標題和縮圖,
作影片哭喊迪士尼愛政治正確的影片。
(真的是有一整群人都在做這件事,而且訂閱數還不少,千萬不要去找)
兩人走到了一棟小屋前,Sylvie直接把劍掏出來,一腳把門踹開,
卻直接被其中的老婦實質意義上的轟出去,
洛基笑了笑Sylvie的粗魯行為,換他上場,看到房裡的照片,
巧妙變形成為她的丈夫,卻遭到跟Sylvie同樣的下場。
從這一段我們可以明顯看出,Sylvie雖然是個洛基變體,但是兩人個性相差甚遠,
你甚至可以說她跟一開始的索爾比較相像,魯莽、強硬,沒有洛基的狡詐氣息與優雅詞藻。
就連她手持的大刀跟洛基的匕首也有這樣的對比。
而這應該也跟他們不同的成長背景有關,
像是Sylvie在這集另一個橋段有提到,她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是領養的了,也沒有什麼母親的回憶,
所以,在她那條時間線之中,她可能反而是比較受寵愛的那個孩子,
被奧丁暗中視為王位繼承人的第一人選,才養成了這種個性。
而她還有提到魔法是自學的,
代表她從小是受到戰士訓練,這點也可以從她跟TVA的打鬥看出來。
由此可推斷,那個時間線也許也出現了一個行徑跟個性跟我們熟知的洛基比較相像的索爾變體
說實在話,我還蠻想看到那個版本的索爾的。
兩人在對話中才得知所有人都已經跑去搭方舟,試圖離開這個星球。
要搭上方舟,就得先上火車,但是就跟所有末日電影演的一樣,
只有最有錢的人才買得到車票。
兩人偽裝成警衛和囚犯蒙混上車。
當然,坐好了之後,又恢復這影集招牌的坐著聊天橋段,
洛基表示自己的魔法是母親,芙麗嘉女王所教的,
他在談到母親的時候,大概是這幾集以來第一次真正軟化,
談到母親,洛基不再能繼續維持自己滿不在乎的面具,
因為芙麗嘉是唯一真正理解他的人,
當然,對於我們的變體洛基來說,他的母親還沒死,
但是在命運的道路上,芙麗嘉的死已經是注定的結果了,
而且還是被洛基自己害死。
在漫威的《洛基》小說之中,芙麗嘉這樣說過:
「我知道這是什麼感覺,我知道那種渴求,我知道它並不會消散,只會愈發壯大」
對於洛基來說,他一生幾乎都是活在他人的陰影之下,
不斷地向外尋求陽光,卻只看到陰影逐漸蔓延。
奧丁想要一個充滿力量、剛強的兒子,
不注重洛基能言善道的天賦,更是阻止他進一步跟母親學習"女人的"魔法,
因此,洛基的天分,就逐漸轉成一種防禦機制以及詭計,
他不停地惡作劇與謀略,就是因為所有人都將他視為異類。
不過,只有母親芙麗嘉能夠看破這個詭計
因為只有她願意拋開這些外來的框架,看見真正的洛基
洛基對於幻術會有如此高度的掌握,其實也反映著其他人看待他,以及他看待自己的態度,
對他來說,他這個人一向都是透過別人的反射呈現在世上,
就像社會學家查爾斯‧庫利提出的「鏡中自我」理論,
「我不是我以為的我,我也不是你以為的我,我是我以為你以為的我」
雖然說這本身並不是壞事,
鏡中自我其實不是一個負面現象,而是每個社會化的人都必經的過程。
但是洛基已經把這個過程如此內化,只能從別人的眼光斷定自己的價值。
在他的大半人生之中,洛基一直不是洛基,
而是索爾的弟弟、奧丁的兒子、勞菲的兒子、薩諾斯的手下,
在到了TVA之後,更看見命運直接指派給他最殘酷的身分:一個反派。
洛基一生注定不是自己故事的英雄。
我們的洛基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黑暗世界》洛基所承受的創傷,
但是,透過時間劇院播放的影片,他依然獲得同樣的啟示:
他不能繼續扮演別人為他定義的角色,
因為那位能看見真正洛基的母親,已經走了,
如果他繼續扮演著這位反派,那就真的再沒有人能夠,或是願意理解他了。
“she was the kind of person you’d want to believe in you”
不知不覺之中,兩人就聊到了愛情
當然,做為一個穿越時間與空間的故事,怎麼能夠不提到愛呢?
自然而然地提到彼此的戀情,
Sylvie談到了他與一個郵差的遠距離戀愛,
該不會是...史丹李?
不是啦,應該只是一個敷衍洛基的故事。
也反問了洛基是不是跟某個公主...或是王子有情愫,
洛基回答"a bit of both actually”。
你以為我提到跟那本洛基小說中與一名地球男人的戀愛史,都只是我又在那邊腦補嗎?
不要太驚訝,身為混沌之神,為什麼要遵守世俗的規則?
進入過場畫面,切回火車後,Sylvie已經趴在桌上睡著了,
此時洛基卻大方地在車廂中央與眾人唱歌,還換回自己原本的衣服。
雖然洛基號稱自己是享樂主義,但是我們從沒看過如此陽光的洛基,
看來這個變體已經愈來愈脫離本體了。
而且,世界末日即將到來,當然是要慶祝一下的啊!
(去看上一集解析這個象徵)
在唱完之後,洛基豪邁地摔杯子,說:
“Another!”
這當然是在致敬索爾在《雷神索爾》第一集說的”Another!”
回到劇情上,洛基行為引人側目,
最終被車上的警察yeet出車窗,Sylvie也急忙跳車,畢竟時間平板還在洛基身上,
狼狽地起身之後,才發現平板已經壞了。
不過這也有可能是洛基的騙術,
在《雷神索爾》之中有看過他掏出冰霜巨人的武器,
所以他的東西應該不是藏在跟現實世界實際有接觸的地方,平板照理來說也不會碎裂成那樣,
他有可能只是想要從Sylvie身上得到更多資訊,才這樣騙她。
but hey, that’s just a theory, A TV THEORY
光就預告來看,他們應該是真的被困在這裡啦,只是這個劇讓我變得有點太神經兮兮。
洛基這時靈機一動,想到透過方舟逃命,
但是Sylvie說方舟在神聖時間線上無論如何都會被摧毀。
當然,洛基身為洛基,反答了一句:
“Never had us on it”
於是,兩人就帶著這最後的希望,趕往方舟,試圖劫船。
在路途中,沒錯,又是兩人心靈交談的時間囉~
Sylvie解釋了她心靈控制的原理,
說遇到比較頑強的人的時候,需要動用對方以前的記憶來製造場景,
此時也不經意地提到她得用C-20為TVA工作之前的記憶。
什麼? 在加入TVA以前?
TVA的組織與全體成員不都是時間管理員所憑空變出來的嗎?
洛基當然馬上停下來追問,
這才知道,原來TVA的員工全都是時間罪犯,
被抹除記憶成為拉到總部,而不是被時間守護者憑空創造。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上一集C-20會驚恐地說 "It’s real”
還說"I want to go home”,
當然,她指的家並不是TVA,而是地球,她原本只是個平凡的女子。
基本上,TVA是一個由罪犯兼奴隸掌管、運作的監獄
(Thor Ragnarok Grandmaster slave joke)
同時,這也能解釋Mobius為什麼那麼喜歡水上摩托車了,
他很有可能是來自90年代的加州衝浪男子,喜歡抽大麻,不停地說wow
等一下...這不就是Owen Wilson本人嗎?
所以,我們在第二集看到莫比斯不記得自己留下的水痕,
還有懷疑法官跟其他的分析師交情甚好,
可能都是因為他在辦案的過程不小心想起真正的過去,而再次被抹除記憶。
那麼,問題就來了,這一切的大陰謀是為了什麼?
為什麼「時間守護者」(如果時間守護者真的存在的話)要用鐵腕統治時間線?
為什麼要抓這麼多人來洗腦、奴化?
除了我上一部影片有提過的推論,
也就是時間守護者可能是因為人們先否決自己的自由意志,
兩手一攤接受命運宰割,才憑空而誕生的勢力以外,
這,當然很有可能跟漫威另一個薩諾斯等級的大反派,征服者康有關。
想想看,征服者康就是在各個時空亂竄,確保自己在唯一的時間線之中統治一切,
而在漫畫中協助他進行邪惡計畫的愛人是誰?
正是Renslayer,也就是這影集之中的法官,只有她號稱見過時間守護者,
而且又剛好坐在長得很像征服者康的雕像底下,
這是不是太明顯一點啦,我需要更困難的一點阿漫威!!
康很有可能就是透過她來維持整個TVA的秩序。
或者其實沒那麼複雜,Renslayer自己本身就是個大反派啦,
還記得在汪達幻視的時後所有人都不覺得阿嘉莎是真正的幕後黑手嗎?
記憶形成過程 在 維思維WeisWa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記憶分為三部分也就是記住、保持和回憶。
「虛假記憶」主要關聯還是回憶,現在科學家們發現其實人的記憶並不像錄相機那樣,把看到的事物都記錄下來存在一個空間之後等要回憶的時候在從記憶空間中尋找、提出、再播放。這並不是記憶實際的工作方式。事實上,記憶每次回憶的時候都是一種「建構的過程」沒有一個錄影檔案,並不是雙機點開文件就有的錄像。
------------------------
【歡迎加入會員】
https://bit.ly/2CoCFFD
【訂閱按這裡】
https://bit.ly/38OqWfl
【維C Line貼圖】
https://line.me/S/sticker/13483644
【目錄】
00:00 介紹
01:01 記憶的形成
02:28 虛假記憶真實事件
07:45 曼德拉效應
08:28 影響記憶的因素
12:34 記憶植入實驗
14:49 我們真的有假記憶?
17:09 精選留言 + 記得分享喔!
--------------------------------------------
【想當YouTuber的按這裡】
▶️ 課程【內有介紹】 ‣‣ https://bit.ly/2Z0DLjb
(現在$200 OFF)
數據分析工具(免費)
https://bit.ly/2CurquY
想學動畫!(有免費的)
https://bit.ly/393B8kd
----------------------------
【其他平台按這裡】
Facebook: 維思維
https://www.facebook.com/weisway18/
IG :weisway18
https://www.instagram.com/weisway18/
----------------------------
【推薦你的影片】
你有「反社會人格」?:https://bit.ly/38UyyNd
為什麼鏡子裡的你比照片好看!https://bit.ly/2WaJDEM
如何控制夢? : https://bit.ly/2AQZb9l
為什麼聽自己錄音會覺得難聽?https://bit.ly/3elDRXh
失眠?這樣做!: https://bit.ly/2Cm6DJT
你到底是「內向」還是「社交恐懼症」!:https://bit.ly/2OgD9Qn
--------------------
【播放列表】
心理學小知識 https://bit.ly/3gUi1LR
生活小知識: https://bit.ly/3j42fjI
科學小知識 https://bit.ly/2DyyDuu
健康小知識 https://bit.ly/3egiPJj
動畫謎語 https://bit.ly/3eswQE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