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為你摘一頁書
「貼近生命消逝的謎團,偷瞄死亡的禁忌疆界,都讓人血脈賁張。我堅信登山是偉大的活動,固有的危險非但無損其偉大,反而正是登山偉大的理由。」—《聖母峰之死》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登山相關的題材,而對我來說,閱讀《聖母峰之死》是一次非常震撼的經驗。
1996年五月,記者兼登山家強.克拉庫爾應雜誌社要求,前往聖母峰報導登山活動日漸商業化的現象,同時一圓長久的攻頂夢。而就在他攻頂成功、準備返回營地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困住了登山隊,與強一同攻頂的6名隊員中,只有他與另一位嚮導倖存。那一次的山難,最終造成了12人死亡。
《聖母峰之死》便是從倖存者的角度,試圖挖掘那短短幾小時內,攻頂之行如何變成一場致命災難。然而,儘管作者盡可能以嚴謹的記者倫理,整理出詳細的事發經過,他卻也在書中坦言:因為登山本質上的危險性,這些經驗難以做為往後安全的保證,毋寧只是他為了平息心中的愧疚與傷痕,所做的書寫嘗試。
但是對於登山界以外的讀者來說,這些細節仍讓我們得以一窺這自成一格的圈子。自從1953年人類首次登上聖母峰頂後,登上世界之巔對登山者來說,便成了指標性的成就之一。但是對於圈外人而言,恐怕還是難以理解,究竟是怎麼樣的狂熱與入魔,會讓登山者冒著賠上性命的風險,也要一親聖山女神的芳澤?
因此,《聖母峰之死》不只是一本山難的紀錄書,其中更揭露了登山者秉信的美學、價值觀乃至迷信。資深的登山者,往往自有一套對攀登手法或是技巧的堅持(是否依賴氧氣瓶、走簡單或困難的路線……)作者也深刻紀錄了眾多山友,在攀登過程中種種幽微的心境演變。
然而不管美學觀有多不同、自身的技巧有多純熟,所有的登山者大概都會同意:在大自然面前,多年的經驗與縝密的規劃恐怕都微不足道。1996年罹難的隊員中,不乏經驗老道的嚮導,但就連他們都無法全身而退。自然的力量瞬息萬變,作者與其他隊員之間只有幾分鐘的路程,等待他們的卻是截然不同的結局。而種種事後的調查指出,那場襲擊登山隊的暴風雪,其實不過是聖母峰上尋常的風暴之一。
在英美文學的傳統中,有一派主張大自然的美,不只來自純粹的景色,更因為其中蘊藏的危險。大自然應該是要令人同時讚嘆又畏懼的—世界之巔的絕景之下,藏著的是如影隨形的死亡。
同時也有4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微軟在中國獨立營運的人工智慧服務「小冰公司」,打造了一款聊天機器人,可以噓寒問暖兼甜言蜜語。高度擬人化的程度,撫慰了許多現代人寂寞的心,不過開發者也可以藉此獲取大量的隱私資訊,引發科技倫理的隱憂。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
記者倫理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微軟在中國獨立營運的人工智慧服務「小冰公司」,打造了一款聊天機器人,可以噓寒問暖兼甜言蜜語。高度擬人化的程度,撫慰了許多現代人寂寞的心,不過開發者也可以藉此獲取大量的隱私資訊,引發科技倫理的隱憂。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4381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記者倫理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五月中旬疫情爆發,台北市萬華區茶室發生群聚感染,萬華一度被北市列為熱區,市府與台北醫學大學、台大公衛學院合作執行血清抗體研究,已經獲得衛福部和人體試驗倫理委員會同意,台北市長柯文哲坦言,鎖定萬華,因為感染人數多,比較容易取得有效數字,除了要揪出黑數、研究抗體變化,最主要了解何時可以施打第三劑疫苗。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2799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記者倫理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基因工程在醫療上的應用已經不是新聞,從複製動物到器官移植,基因工程被醫學與科學界認為是疾病治療的救星。但複製動物,特別是複製人不僅有醫學倫理的問題,如果拿來改造人種,更被認為可能造成國家安全疑慮。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4577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