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你們最近忙什麼?我最近都在思考。
其實也不是完全在思考,只是比例變多了。除了畢業論文需要不停地思考,有別於以往的課題有一點形式上的要求,大三的課只給大方向,呈現主題,呈現什麼,呈現方法,預期的受眾,等等,都要自己摸索。什麼是所謂的「大方向」?絕對不是freestyle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會有一個大主題譬如「非物質文化遺產」、「被遺忘的報導」、「如何讓中學生更了解創意產業」,等等。藉由這些課題,在畢業前,找到自己的定位以及特點。
當初我在台灣跟外文系親近的教授提休學要到倫敦上插畫課的時候,她相當的反對(但還是尊重我的決定幫忙寫推薦信了:)),不只她,應該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唸「插畫系」或設計相關90%的下場都是美編人員與窮畫家。教授希望我好好的在台灣把外文讀完,讓自己更有文學素養,因為文學與藝術是連在一起的。中文是我的根,她甚至覺得我唸中文系更好,不希望我去了英國灑了錢成為一位肚子沒墨水的「畫工」;教授舉了好幾個台灣傑出的藝術家當例子,林懷民一開始不是唸舞蹈的,他因為有博大精深的人文素養,才能透過舞蹈在國際發揚光大。在倫敦上插畫課,學生部不會停止思考,我不聰明的腦袋還愛上了思考,遠比在外文系思考的更多更廣;用我感到幸福的方式將思想以視覺的形式傳的更遠。
對於大家,「插畫」是什麼?插畫定義對於我來說,隨著進入插畫動畫系這幾年一直在改變。插畫遊走在設計領域與藝術領域之間,是個工具,更像語言,它可以同時傳達創作者想傳達的訊息並使觀者體會到創作者的感受。每項媒材運用都是一種隱喻,每種呈現方式都有它的意義,因此絕對不會是只有兒童繪本、海報設計、手繪卡片、似顏繪、文章插畫等這幾種大眾熟知的呈現方式。
「每一個創作者都要擁有自己的語言」,而插畫動畫系的教育就是引導學生找到發聲的方式並且是有意義、多元、創新、獨特、無法取代且充滿前瞻性的。
可能對於有些人來說,英式教育充滿實驗性並且過於理想且與產業脫節,但我覺得,永遠都會有技法比自己厲害的人。創意產業最重要的還是要有滿滿的「idea」才能脫穎而出,走的長久且深遠。
(圖片為我在研究資料時,查到的台灣某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系的官網提供的申請入學「作品集準備」指導,從一句短短的敘述就能清楚看到台式與英式藝術教育的不同。並不是否定台式藝術教育,而是已經接受了英式教育的我,認為這段話是不符合邏輯的。
圖片內容:
參加視覺傳達設計系甄試時,應該要事前充分準備好作品集與讀書計畫。
作品集應裝定成冊,以視覺效果及創意設計取勝,舉凡過去所學繪畫、素描、平面設計、立體造型、攝影作品等,選出足夠表現你實力的作品,並可事先編排成冊,於口試時提供給口試委員作參考;讀書計畫應能夠清楚撰述你未來進入本系就讀的研究方向與自我期望。
作品集內應包含你所有的校內外競賽成績及獎狀,還有你參加社團、社服的相關資料!這一部份是蠻重要的!)
設計系讀書計畫 在 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孩子們來到我們這裡,是可以從失敗過程中學習成長,用冒險的態度尋找自己的路程」-康莊有機聚落 邱照明
-----(回到12週前 )-----
一座農場🏘、一間大學🏢、一群農夫🧑🌾、一群大學設計系師生🧑💻
這個奇妙的組合,你會不會想:他們到底在鬧什麼(?)學生不讀書(?)農夫不種田(?)
讀!依然讀!種!也依然種!
但是,他們有一個更美的夢想💭,是為了桃園地方農村能夠永續發展!
因此,他們展開了一系列的溝通、討論及碰撞,也讓這個夢想有了開頭!🤝🤝🤝
讓大學生們「跟著農夫田裡鬧」故事開始🙌
邱照明 是🚩「康莊有機聚落」的青年農民,同時也是109永續計畫🚩「康莊有機聚落生態行動趣」青年團隊的隊長,位在大溪的青農,把自己經營的農場貢獻出來,結合周邊的農場,搭配各個農場的特色,規劃出青農小導覽🗺,同時提供一個親子遊樂的天堂👨👩👧👦。
但是他想,如果這一整區的農場,如果只是他自己一個在做👤,這裡的農業還是無法再生♻️,即使有再多的資源、補助,還是無法達到🈯️「永續經營」、🌐「解決城鄉差距」。
就在此時,龍華科技大學的蘇文祥老師,帶著設計系的學生們出現了,他們也開始投入這個農莊的經營,達成一個奇妙的平衡。🧩
💡「產」👉農村需要年輕人加入,產生新的創意、想法,並且有實質性的產出。
💡「學」👉而大學生,最需要的就是能夠實踐,在課堂上學習的,並且提前體驗社會。
🤝原來在農村也能夠產學合作!
也因此,邱照明隊長說:
「孩子們來到我們這裡,是可以從失敗過程中學習成長,用冒險的態度尋找自己的路程」👍
他們的故事才剛開始📔,會「永續」的寫下去✍️
讓我們一起期待!✨✨
歡迎大家追蹤 #地方創生 的故事📔
#桃園市109青年投入永續發展行動計畫📑
#青年行動團隊👥
#康莊有機聚落生態行動趣🍀
#跟著農夫田裡鬧🏡
#龍華科技大學🏢
設計系讀書計畫 在 Moonsia 夢西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Moonsia 簽書分享會 完整小抄,果然就算有小抄也沒用😂
Book signing event notes that I had but it didn’t work for me at all, just forgot everything that time! Still end up really well tho, but I won’t traneslate this, it’s too much work after all, if you’re interested, do auto translate on Facebook 😉
1. 對妳來說漫畫是什麼?為什麼會想成為漫畫家呢?對自己影響最深的漫畫作品又有哪些?
漫畫是紙上的電影,對我來說也是與人溝通的媒介,我小時候喜歡畫畫可是不喜歡讀書,可能是因爲國語程度一直落後的關係,還被檢驗出有閱讀障礙,但是我卻對漫畫有興趣,從漫畫中學到不少東西,好像比學校教的更容易吸收,最重要的是我小時候看的漫畫總是傳遞著不要放棄、抱持希望的這個精神,我很喜歡。我覺得漫畫是很棒又很年輕的一種藝術,是平面的表演,而且一個人也能完成的演出,創作的過程也很有趣,但是連載的壓力挺大的,身體的抵抗力再連載期間持續降低,連載結束後就完全正常,很明顯,也許下次多請一些助手會有幫助?
影響我很深的作品早期是一些動畫,像是櫻桃小丸子,迪士尼的電影,吉普力的電影,還有我最記得元氣小子這部動畫,曾經非常喜歡,小學開始還不太會讀字的時候有翻過三眼神童,再來就迷上庫洛魔法使,這是我第一次從動畫跳進漫畫世界裡。國中影響我最深的漫畫是鋼之鍊金術師,還有水星領航員,從那時候開始參加同人展,但適當發覺自己更喜歡畫圖原創漫畫時我就開始看清自己的路線了。
2. 《未曾聽聞海潮之聲》是以里歐的成長與心境轉折為主軸,這些是Moonsia自己的體驗,或是對自己的期許?想借由這個故事,傳遞給讀者哪些東西呢?
我覺得這部作品中每一個角色都有著我自己的一部分,里歐想要獨立的精神是跟我非常相似的,我從小都是家人跟菲傭包辦一切,所以我不會煮飯也不會做家事,我唯一會的就是畫畫還有英文還不錯而已。伊薇特則是有很多我自身的缺點,像是任性跟無理。團長有我的壞腦筋也跟我一樣是個追夢人,只是他比我有種使壞。
我希望對讀者傳達不像現實低頭的毅力,還有不論是誰、什麼背景,大家都時常被各種形式的鎖鏈束縛著,唯有自己能主動爭取自由。另外我覺的這個地球有很多值得探索和互相學習的,希望多少能激起大家旅行的動力,當初這部漫畫的時候我就順勢去了西班牙南部待了一個月,關於這件事可以在我在comico的休刊篇找到。
3. 《未曾聽聞海潮之聲》裡面有許多美麗的衣服首飾、下午茶點,跟馬戲團、人魚等奇幻元素,真的是一部非常繽紛,甚至讓人愛不釋手的漫畫。選擇些元素是個人的喜好嗎?想請moonsia談談自己的美學養成,還有喜歡的繪畫風格。
漫畫的年代背景是設定在50年代晚期至60年代初期,剛好大約這個年代電視開始普遍話、馬戲團開始落寞,如果你仔細看書本也是這樣的情形,娛樂是可以被取代的東西,我認為這並不是壞事,時代變遷,人就會學著適應,是向未來邁進的現象,一個人可以適應未來,但是很多人一起就可以掌控未來,我希望讀者能繼續看各種類型的漫畫,因為我自己以後可以的話也想嘗試更多元的題材,希望到時候還可以得到大家的支持。
4. Moonsia分別在台灣跟美國兩個城市生活跟創作,妳覺得美國的漫畫創作環境跟台灣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我待在美國是因為我在溫哥華讀遊戲設計系,結束後在紐約找到工作,做了三年之久,然後就離不開了,因為太習慣當地的生活,又有太多想在那裡完成的事所以就索性的賴著不走了,當然我也漸漸因為當地的生活環境而改變,發現自己的思想方式跟以往在台灣的自己不太一樣,變得廣闊了些,因為離開了家所以變得比較能夠獨立,我會做的菜越來越多了,朋友也變得比較會自己教了,認識各式各樣來自不同的城市和國家的人,我覺得這是作為一個創作者非常適合待的城市,加上紐約人的活力、努力向上的態度、不斷的影響我,我覺得是這個城市讓我決心勇於追求我的目標。
在美國想畫漫畫的人真的太多了,但是工作運作的方式跟我們很不一樣,通常在台灣漫畫是個人創作,但是在美國通常是集體創作,尤其是大名字的漫畫,像是蜘蛛人,蝙蝠俠這些都是團隊合作,故事、分鏡、草稿、線搞、上色,都是不同的人處理,有些時候分工甚至分得更細,但是小型團隊創作或是個人創作的漫畫並不是沒有。想創作日式漫畫的人也有,但相較之下較少。
近年很多人都是網路漫畫創作,然後創作者用網路集資的方式向讀者收取支持的費用,我覺得這種方式很不錯,只是名氣不夠響的起步很困難,目前還沒敢這麼嘗試做過,目前是希望能將這部漫畫帶入美國的市場出版英文版,之後再說。當初會選擇台灣的平台是因為希望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是在臺連載的,儘管在紐約的生活變得比以往更吃力。但也因此充份感受到不同層面的生活方式,我覺得生活中所有的經驗都能成為日後創作的助力。
5. 請談談未來的創作計畫,或者有沒有任何想要做的事情?
我前一陣子又是接案又是在忙這部漫畫,說真的沒有在新作品上面花上太多時間,甚至有一點落後了, 落後了很多,接下來我繼續提案,我想要把我搬到紐約以後一直以來很想畫的漫畫完成。這故事也許會跟未曾聽聞海潮之聲故事類型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是我目前最想畫的作品。
設計系讀書計畫 在 希望設計系的同學可以幫幫忙! - 南臺科大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設計系 好像不得不做美編,可是又有檔案大小的限制,聽師長說簡章上面怎麼寫就怎麼準備就好,可是又覺得好像太中規中矩⋯⋯ 2.自傳、讀書計畫、作品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