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議員李順進 轉傳 [110/08/09 ~ 08/10] 高雄市政府 及 衛生福利部 要點公告
●環安、治安、交安、工安、婦幼安 代言人!
︽︽︽︽︽︽︽︽︽︽︽︽︽︽︽︽︽︽
[110/08/10] 高雄市政府 農民拍照農損,區公所協助認定,加速助農友度過難關
https://www.facebook.com/bravo.Kaohsiung/posts/439634385376054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公告|西南氣流豪雨農損救助地區
●高雄市為 #全區域 #全品項農損救助地區
●市府全力協助加速勘災與現金救助發放
○申請對象:受災損失2成以上的農友
○申請時間:8月19日前到向土地所在區公所申辦(假日照常受理申請)
○申請文件:持 #身分證 #印章 #農會存款簿 #土地所有權狀或 #土地使用同意書等相關文件
○申請方式:向土地所在區公所申辦
●農損災害補助原則
○從簡:不用申請勘查、複查、撥款
○從速:撥款跟認定速度要更快
○從寬:低利貸款,這次免利息至明年四月
●農友復耕需貸款 可洽當地農會辦理
~~~~~~~~~~~~~~~~~~
[110/08/10] 高雄市政府 水井納管快截止囉!鄉親相揪來申報
https://www.kcg.gov.tw/News_Content.aspx?n=F29A02A9D36C47F0&sms=19902EF36D6B551D&s=144E30505F7C833C
為保育地下水資源及加強地下水管理,避免地下水過度使用造成地層下陷,影響市民人身財產安全,市府積極推動水井管理政策,自106年起辦理水井納管作業,受理申報於99年8月4日前鑿設且未辦理水權登記之既有水井,納管後可避免遭檢舉而封井,且有取得合法水權之機會。申請納管期限將於今年12月31日截止,請尚未申請地下水井納管鄉親儘速申報,以維護自身權益,申報方式可就近至各區公所或水利局填寫申報書,或透過水利局網站水井申報系統(網址:https://wrb.kcg.gov.tw/kcg_wellmis_Dev/wellapply.aspx另開新視窗)申報。
水利局統計截至110年7月底,已受理超過2萬2,000件既有水井納管申報,自108年起以分區方式依序進行水井複查作業,並於水井及電錶上黏貼辨識標籤,已完成1萬7,000件複查。111年起輔導已完成複查水井辦理水權登記,可獲得更全面的用水保障,例如:使用土地、水源及設施符合相關法令規定者,可請領災害救助金、水井損壞可依法重鑿、取得土地容許使用及養殖漁業登記證等諸多好處,籲請鄉親呼朋引伴儘速辦理申報。
另為減輕農民負擔,自109年10月21日起本市農用水井免收水權規費2,700元,未來水井納管作業進入輔導合法階段,已申報的農用水井也不需繳納任何費用哦!請大家告訴大家,多多幫忙報好康!
~˙~˙~˙~˙~˙~˙~˙~˙~˙
[110/08/10] 衛生福利部 醫事人員COVID-19心理健康支持方案,衛福部提供每人6次免費心理諮商服務
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posts/1953168824849526
#衛福編編報報 發文時間:2021.8.10
●衛生福利部 LINE@:https://lin.ee/24imWWE
●衛生福利部 Twitter:https://twitter.com/MOHW_Taiwan
●COVID-19疫情造成醫事人員莫大的衝擊,部分醫事人員可能出現身心困擾問題,衛福部提供每人6次免費心理諮商服務。醫事人員可自行至本部公布的醫療機構、心理治療所或心理諮商所接受服務;必要時,也可以通訊方式接受心理諮商服務。本方案預估可服務5,000人次醫事人員。
●方案說明:
一、補助對象:全國執業中的醫事人員
二、補助期間:即日起至111年7/5止
三、補助項目及額度:本方案補助醫事人員接受服務之自費心理諮商費用,每人每次2,000元,1年期間至多6次,累計補助上限為12,000元。醫事人員直接至機構接受服務,補助費用由 衛生福利部 撥付機構
四、使用服務流程及服務機構名單:可參考QA的附件>>https://dep.mohw.gov.tw/DOMHAOH/cp-4740-62476-107.html
五、若選擇以通訊方式接受心理諮商服務的人,可至合作機構名單內查詢核准執行通訊心理諮商的合作機構;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期間,衛生局指定通訊診察醫療機構也可提供通訊心理諮商服務喔!
●有心理需求的醫事人員,請一定要勇於求助,改善心理健康問題,安心執勤,安度疫情!
#防疫最前線 #謝謝辛苦的檢疫人員 #謝謝臺灣醫護人員 #謝謝所有第一線人員 #臺灣加油 #2019nCoV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 #MOHW_Taiwan
~~~~~~~~~~~~~~~~~~
[110/08/09] 衛生福利部 #指揮中心快訊 #COVID19 #8月10日至8月23日 #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
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osts/10159266613798407
●記者會影片-臉書:https://reurl.cc/vqzOek
●記者會影片-Youtube:https://youtu.be/n94mo8rvTGU
●記者會影片-即時字幕:https://youtu.be/XNpKI_dqzZ8
●記者會客語口譯直播:https://youtu.be/vciDzQ75zG8
●指揮中心自8月10日至8月23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請民眾持續配合防疫措施,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安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今(9)日表示,考量國內疫情趨於穩定及參酌其他國家之防疫措施調整經驗,經與相關單位溝通討論及評估後,宣布自8月10日至8月23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相關規定如下:
●通案性原則:
1.除飲食外,外出全程佩戴口罩。
2.實聯制、保持社交安全距離。
3.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人流控管或總量管制:室內空間至少1.5米/人(2.25平方米/人),室外空間至少1米/人(1平方米/人)。
4.集會活動人數上限:室內50人,室外100人,若超額則提防疫計畫。
5.餐飲內用原則依照衛福部規定處理。
6.婚宴、公祭可開放:
(1)公祭遵守內政部相關防疫規定處理。
(2)婚宴遵守每一隔間室內50人、室外100人上限,並遵守餐飲指引不得逐桌敬酒。
7.超商由工作人員服務可販售茶葉蛋、關東煮等熱食。
8.符合主管機關防疫管理得開放:社區大學、樂齡學習中心、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親子館、桌遊場所(限一般零售交易)、游泳池、職業訓練等。
●仍須關閉之場所:
1.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廊)、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MTV)、視聽歌唱場所(KTV)、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
2.遊藝場所、電子遊戲場、資訊休閒場所、休閒麻將館及其他類似場所。
3.K書中心。
●指揮中心說明,目前國內疫情已在可控範圍,為兼顧防疫與民眾的生活品質,未來將持續觀察疫情態勢,循序漸進,適度放寬管制措施;面對病毒變異株的威脅,將持續強化邊境監測及防疫作為,阻絕病毒於境外;此外也積極提升疫苗涵蓋率,讓民眾獲得保護力。指揮中心提醒,防疫不可鬆懈,籲請民眾維持個人防疫好習慣,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才能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安全。
○疾管署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專區:http://at.cdc.tw/xP90P0
○有傳染病問題?就讓疾管家來幫忙:https://goo.gl/BUFT1r
~~~~~~~~~~~~~~~~~~
[110/08/09] 衛生福利部 疫情二級警戒期間遵守防疫指引 親子館及長者社區活動據點可逐步運作
https://www.mohw.gov.tw/cp-16-62615-1.html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至8月23日仍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第二級,為了讓家中幼童和長輩,可以隨著疫情緩和走出家門紓緩身心, 衛生福利部 發布「親子館(托育資源中心)因應COVID-19防疫管理指引」,及「衛生福利多元預防社區式活動因應COVID-19防疫管理指引」,讓親子館(托育資源中心)和長者社區活動據點可遵照防疫管理指引,於完備各項查檢表工作後,地方政府得因時因地評估是否逐步恢復運作,提供幼童及家長、長輩適合的服務內容,以兼顧服務人員和服務對象的健康防疫措施。
衛福部說明,親子館(托育資源中心),是以幼童及其家長、主要照顧者為主要服務對象;長者社區活動據點則包含: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巷弄長照站、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長者健康促進站、長青學苑等,是以社區長輩為主。這兩份指引的活動場域接近社區民眾,可以提供便利、可近及在地的服務,要兼顧疫情管控及民眾使用需求,對於逐步開放運作,一定要遵守防疫管理指引的內容並落實執行。
衛福部進一步說明,人員進出活動場地的管理最重要,因此,親子館和長者社區活動據點的工作人員,要先完成使用場地的查檢表,並報地方政府備查,才可以開放。對親子館及長者社區活動據點的工作人員(包含志工和講師),以及長者社區活動據點的服務對象(含陪同者),除了要求應完成疫苗第一劑接種,或首次提供/接受服務前,提出3日內抗原快篩(含居家快篩試劑)或PCR檢驗陰性證明;也必須要先行造冊及事先預約,再配合實聯制,進行訪客登記;而活動空間要降載使用,可依照每人2.25平方公尺計算容留人數,且不得超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之室內集會活動人數(50人)上限,注意維持社交安全距離。
衛福部強調,考量用餐需長時間脫下口罩,易增加傳染風險,親子館內原則禁止飲食,如嬰幼兒因生理需求而有飲食必要時,應規劃獨立、環境通風之空間,長者社區活動據點僅可提供外帶及外送;另應暫停外展服務、親子活動及課程,與不必要之群聚活動(如:卡拉OK);長者社區活動據點的每日課程活動宜採分組進行,活動設計內容應避免肢體接觸或傳遞物品、共用器材(如:麥克風、麻將、桌遊等);每一服務時段前、後須進行空間、設施設備及教、玩具清潔消毒,並視使用情形,加強廁所清潔消毒頻率;確實執行服務人員及服務對象健康監測計畫,及異常追蹤處理機制。為落實防疫措施,發生疑似或確診病例,應通報地方社政、衛政主管機關,並配合後續應變處置;這些活動場地,只要出現1名確診者,就要停止服務,並進行環境清消作業,且經地方社政、衛政主管機關同意後方可恢復服務。
衛福部呼籲使用者、服務對象及服務人員,都應配合並落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所發布各項防疫指引,才能在安全的生活環境中,安心接受服務與活動,促進身心健康。
●衛生福利多元預防社區式活動因應COVID-19防疫管理指引.pdf https://www.mohw.gov.tw/dl-71014-13d06f14-e729-4ea1-859c-4c73dcb6b4ae.html
●親子館(托育資源中心)因應COVID-19防疫管理指引.pdf https://www.mohw.gov.tw/dl-71015-c9616045-6dcf-4e82-8fea-0ef17c1b8234.html
︾︾︾︾︾︾︾︾︾︾︾︾︾︾︾︾︾︾
臉書貼文連結 >>> https://www.facebook.com/LeeShunJin/posts/
LINE貼文連結 >>> https://timeline.line.me/user/_dQCiWURPZDXrxB0r9P0uvfNJRbuv-80TSueOj6Q
●請持續關注並給予指教:
○LINE官方帳號〔市議員李順進顧地方大小事聯盟〕:https://lin.ee/9YhCukt
○臉書粉絲專頁〔市議員李順進〕:https://www.facebook.com/LeeShunJin
#高雄 #議員 #李順進 #環安 #治安 #交安 #工安 #婦幼安 #代言人 #轉傳 #高雄市政府 #衛生福利部 #公告
診察費計算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說清楚、講明白,政府的全民疫苗免費施打政策的預算規劃 到底是什麼?
虹安自6月以來,針對 疫苗施打的40億預算不斷提出問題,卻被政府忽視,內容包括:40億是否足夠讓全民免費施打疫苗? 編列40億預算是如何計算得出? 是否全額補助民眾施打疫苗的處置費、診察費、掛號費、醫材費...? 施打疫苗超出的費用由醫療院所或地方政府自行吸收? 虹安質疑,執政團隊喊出的 #全民免費,預算金額明顯對不上需求,到底要如何「免費」法?🤔🧐
📍政府永遠都不說清楚的疫苗施打預算規劃
還記得6月8日是院會總質詢紓困特別預算第3次追加編製經過(含疫苗採購狀況及施打計畫),虹安在質詢行政院長蘇貞昌及衛福部長陳時中時,蘇院長與陳部長對虹安的提問都支支吾吾說不清楚,「僅說明目前預計匡列40億元疫苗施打預算,以7成施打率估算大約3000多萬劑數量,#一劑補助100元 之處置費的方式計算。」
然而,這樣粗糙的計算方式問題多多,更延伸出一劑補助100元的處置費、醫療院所實際施打成本之間間差價如何補足?差額是地方政府或醫療院所吸收嗎? 諸多問題至今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
📍基層診所迫於疫苗施打量,只能加班以爭取政府獎勵費
近日,有基層診所醫師抗議表示,過去施打流感疫苗時,診所可以對施打者收取醫療處置費100元、再加上100至150元的掛號費,共200至250元費用。然而全力協助國家接種新冠肺炎疫苗,負擔更勝流感疫苗,卻強制規定醫療院所不能收費 ,否則停止配發疫苗,害得醫療院所只能爭取施打量來獲取獎勵費。
📍疫苗施打補助政策急轉彎,基層自行吸收剩餘差額!
今日 #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陳時中部長立刻 #政策急轉彎 ,將原僅補助處置費100元、行政費40元的現行方案,修正為處置費100元、行政費100元。但是有醫生出面表示,過去其他類型疫苗接種都有處置費100元,加上掛號費100至150元,總計至少250元接種收入,數字攤開來算一算就知道,指揮中心現在提高的補助還是不夠當時蔡英文總統臉書承諾的40億元預算讓全民免費施打新冠疫苗,剩餘差價還是基層吸收!
📍政治攻防凌駕於全民福祉?施政只淪於放話?
虹安不禁想問,是否當初是為了與台北市府提出台北市民免掛號費疫苗接種政策做政治攻防,倉促之下做的政策宣導,讓柯文哲市長承受「收割中央政策」的罵名,我想大家心裡自有一把尺。
就更不要提行政院在立法院還在審查預算時,陳部長就已 #片面宣布40億全民免費打疫苗之政令,至今,恐怕連蘇院長與陳部長都還搞不清楚40億全民免費施打疫苗經費計算方式從何而來?如何優化補助方案?從何改善診所吸收差價情況?
國家用政治攻防凌駕於專業施政,總是產生各種難以兌現的空頭支票,豈不又跟前幾天才引發爭議的「國手搭經濟艙、官員搭商務艙」事件一般,昨日口號喊得好,今日跳票沒人管?
🔊虹安呼籲,施打疫苗費用規劃該確實精算、公開說明!
因此,虹安呼籲,指揮中心應該重新調整處置費、行政費,且不是只提高至剛好250元,而是要參考業務負擔調整,讓基層診所有足夠的資源來面臨施打壓力等疫情下的所有綜合需求,將錢花在刀口上,而非讓基層醫療院在刀口上搖搖欲墜。
請中央政府全力支持,改善現況,若要真正落實蔡總統說好的40億全民免費接種疫苗預算,勢必得調整、追加預算,請行政院這次將相關處置費、診察費、掛號費、醫材費等確實精算,公開說明,#接受立法院監督。
#說好的全民免費打疫苗呢
#結果還是讓基層院所吸收
#我請客你買單
診察費計算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這一年,我們一起追的疫苗連續劇。
今天立法院召開第三會期第一次臨時會,就紓困特別預算第3次追加及疫苗採購施打規劃,邀請行政院院長蘇貞昌等官員報告並備詢。虹安也針對國際疫苗採購到貨進度、國產疫苗簽約採購決策、免費施打疫苗的預算編列等三大問題提出質詢。
台灣目前 #疫情嚴峻,確診數破萬、累計死亡數來到286人,科技產業群聚感染。昨日更宣布三級警戒延長,嚴重重創民生經濟社會活動。台灣過去以邊境防堵為強項,然防疫破口出現、病毒登陸後,才發現政府超前部署的能力也不怎麼樣。唯有加速提升疫苗覆蓋率,才能讓國人有基礎保護力、降低重症及死亡率,儘速恢復社會經濟運轉。
📍 蘇院長稱國際疫苗採購到貨「遇各種困難」,虹安:「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藉口」
虹安在質詢時指出,國人最期盼看到的畫面,不是指揮中心記者會,而是飛機載著疫苗降落到機場,曾幾何時「Taiwan can help」變成了「Taiwan needs help」,我們期待著國際其他國家對我們的疫苗捐助,令人感到不勝唏噓。友好國家的疫苗捐助國人相當感謝,但站在立法委員角色,我們還是必須監督,去年立法院審查通過行政院編列的115.5億疫苗採購預算,為何疫苗採購到貨進度嚴重跳票?
虹安也質疑,若按照今年2月26日蘇貞昌院長赴立法院專案報告承諾,以115.5億預算所採購簽約之1981萬劑國際疫苗,目前到貨僅87.66萬劑(到貨率4.43%),進度明顯落後。目前台灣面對疫情肆虐、急需疫苗的情況下,已簽約的剩餘疫苗究竟何時到貨?對此,蘇院長表示,採購疫苗遇到生產國也遇到疫情肆虐,造成生產與運輸受到影響,各國搶疫苗的情況沒有緩解製造端與運送端也出現問題,再加上台灣在國際上確實有受到壓力。而虹安指出,表上列出的都是已採購簽約的疫苗數量,難道廠商按照合約供貨也有壓力?如果是各國搶現貨,那鄰近的韓國跟新加坡疫苗的採購與施打率目前也明顯優於我國。過去長時間的準備,也核准行政院編列的預算,結果換來只有87.66萬劑(4.43%)的採購簽約疫苗到貨,真的很難讓人接受。
虹安也詢問關於今早蘇院長報告之八月底到貨1000萬劑疫苗細項,陳時中部長回應指出,國產疫苗約佔一百多萬劑,其他為國際疫苗。而之前已簽約採購的2000萬劑國際疫苗,第三季會陸續進來,向AZ採購之疫苗到貨會往後延一個月、莫德納第三季會有120萬劑、COVAX要七月才會供貨。
📍 疾管署於5/28簽約採購1000萬劑國產疫苗?虹安:「預算不清楚、沒有國際搶貨壓力、二期還沒解盲,到底在急什麼?」
針對「疾管署在5月28日跟2家國產疫苗廠商簽約採購一千萬劑」,虹安也在質詢中提出三個「#急什麼?」:
⓵ 根據5/28衛福部薛次長答詢,去年編列的疫苗採購預算115.5億,已全數用罄於國際疫苗1981萬劑之採購,國產疫苗5/28採購一千萬劑之預算從何而來?如果是用第3次追加預算支應,5/31立法院才三讀通過條例修法,提高預算上限至8400億,6/18才預計通過第3次追加預算,追加預算還在立法院審查中,國產疫苗的簽約採購,法源和預算依據在哪裡?為何不能多等半個月立法院通過追加的疫苗採購預算後再簽約?急什麼?
⓶ 國產疫苗研發受補助20億元,補助計畫清楚寫明「應保障國內優先採購權利」,因此沒有國際搶貨之採購壓力,急什麼?
⓷ 國產疫苗預計六月中才完成二期解盲,包含高端疫苗研發計畫主持人謝思民都在臉書發文不解,如果解盲失敗,政府簽的合約如何處置,為何不能多等半個月看到解盲成果後再簽約?急什麼?
針對上述問題,蘇院長表示國產疫苗採購預算是以前次追加預算中,可動支的餘額支應(約64億),但當虹安進一步追問「5/28國產疫苗採購總額是64億元嗎?」現場一陣靜默,蘇院長和陳部長皆不願回答。陳部長亦表示,急著簽約是為了讓廠商可確保疫苗之準備。
📍 虹安: 「四十億供全民免費打疫苗真的夠? 」陳部長: 「每劑將補助一百元處置費。 」
有關近日中央宣布已編列40億費用,供 #全民免費施打疫苗,上至總統、下至行政院皆表示目前第3次追加預算中疫苗採購及施打經費編列之264.46億中,包含了224.5億疫苗採購及40億疫苗施打補助。但虹安指出,送交至立法院之預算書中,該項預算編列說明僅24字,無法瞭解該40億預算是如何計算?又如何確保足夠?疫苗施打所需的處置費、診察費、掛號費、醫材費等,是全部補助?亦或超出的費用由醫療院所或地方政府自行吸收?依照早前AZ疫苗自費施打,不含疫苗成本,每劑5-600元,若估算使用三千萬劑,也需要上百億元預算,很明顯衛福部宣稱40億元的預算明顯 #不足以供全民打疫苗都免費。
對此蘇院長與陳部長僅說明,目前預計匡列40億元疫苗施打預算,以7成施打率估算大約3000多萬劑數量,一劑補助100元之處置費的方式計算。對於一劑補助100元處置費,和早前醫療院所收費每劑500-600元,中間差價如何補足,會否由地方政府或醫療院所吸收,蘇院長與陳部長並未正面回應。
#行政院使出實問虛答大絕
#民眾最關心的疫苗問題也可以這樣呃呃啊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