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室外體感溫度都來到 47、48 度熱浪的痛苦季節,還是看電影跟看書最透心涼,最進入手的這些書寶寶們似乎也都走一個消暑色系的路線,單單視覺上就已覺得心曠神怡,目前看來七、八、九月的書市都相當精彩,之後也會有更多喜歡的、期待的、千呼萬喚的作品問世,時間到了再與大家分享,先來看看這個月照例根本不可能讀完的書單。
首先當然為超前佈署的七月選書,七月無疑為 Sally Rooney《 #正常人》的月份,原著小說與改編影集先後推出,互補成了一個完整的世界,影集乍看主要著眼於康諾與梅黎安的戀情,若有似無觸碰著顯而易見卻難以形容的階級、虛無與親密關係中的權力關係,這些在小說中佔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刻劃年輕人在人群中探索自我的成長過程,在看似尋常的正常與不正常之間來回擺盪,以簡練而細膩的筆觸勾勒出我們這一代彼此攙扶著面對情感、面對關係、面對自我、面對孤獨的恐懼與成長,《正常人》迷人之處在於,其不只是一部侷限於愛情的正常愛情故事。乍看不過是生活的《正常人》,卻在當代不乏辭彙定義的各種關係中,寫出了一種更加熱情、親密的「深度」關係,也讓讀者清楚感受到人物在時光中愈加成長與複雜。徜若每個世代都需要一個膾炙人口的愛情故事,可以說繼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後,不曾有一本青春戀愛小說掀起全球文壇如此熱烈回響。
其次是由衷推薦的吉田修一《 #橫道世之介》與《 #續橫道世之介》,一部寫 1987 年,18 歲的他揹著行囊,風塵僕僕地來到東京;拎起相機,蹬上列車開往下一站。這段初始與結束的旅程,連他都不知道「成長」是什麼,他平凡無比,渾身破綻百出,卻在無意間尋找到了未來的雛形,無意間催促著周圍的人邁向成長的路途。續集寫 1993 年,24 歲的他大學畢業後從東京市郊搬到了池袋北口。這是世之介在東京住下來的第六個年頭,正要開始為他的未來大顯身手,然而,他卻遇到了平成泡沫經濟崩壞。接連被 52 間公司拒絕,成天以柏青哥為生活手段,打工兼差勉強糊口,連他曾經形影不離的底片相機,都被他收在壁櫥裡束之高閣,這是世之介最壞的一年,也是最好的一年。
上月底還推出了加拿大女作家 Miriam Toews 兩本令人相當感興趣的小說,《 #沒有聲音的女人們》是以真實事件為骨幹,自 2005 至 2009 年間,多達上百名少女及婦女遭到當地人以為的妖魔鬼怪強暴,受害者的說法多被斥為是女性的淫蕩幻想,人們稱其為「玻利維亞鬼魂強暴案」。長期以來,莫洛奇納社區內的女性白天醒來便會頭暈,全身瘀傷,她們向長老求助,卻被斥責思想「放蕩」,她們身體的疼痛是惡魔懲罰的例證,直到一名犯人落網,真相才水落石出,原來社區內的八名男性經常趁深夜對一百多名女性下藥施暴。當所有男人為了保釋犯人出獄,聚集到城市去的時候,有八名婦女在穀倉閣樓召開祕密會議,為了保護自己和和孩子不再受到傷害,女人們必須趕在男人回家以前,決定她們未來的去向。作者出人意料的敘事手法下,翻轉成一部如火山爆發般緊迫,同時充滿一個個女性獨立情緒及機智的現代文學傑作,出版後隔年,被起訴的加害者們各自遭到判處長達 25 年的徒刑。
另一本《 #親愛的小小憂愁》多年來長銷不墜,以憂鬱症為題材,叩問生命的各種疑問。愛芙達和尤蘭莉是一對姊妹,表面上愛芙達過著令人稱羨的生活,她是舉世聞名的鋼琴演奏家,迷人、富有,而且有著幸福的婚姻,相對地,尤蘭莉的生活一團糟,她離婚又破產,兩個跟不同男人生的小孩正值青春期,姊妹從小在信奉門諾教派的保守家庭中長大,形影不離,然而兩人的關係卻因為姊姊不斷嘗試想要結束自己生命而吃盡苦頭。作者在自己的父親和姊姊相繼輕生離世後,帶著思念和疑問寫下了這本書,字裡行間的愛溢於言表,倘若活著是為了創造意義,那麼每當小小的憂愁襲來,別忘了還有親愛的生命。
本月特別想讀的書,還有 Richard Roper 的《 #如何不孤獨死去》,一部令人非常暖心,又帶著濃厚尾韻的浪漫小說,四十出頭歲的安德魯個性敏感且盡責,服務於一個政府的公共衛生單位,專門負責處理孤單死去的民眾的後事,大多是已死去數個月的老人,不僅成天面對著孤單跨過生命終點的人們,他自己也是個孤獨的人,在他看似平庸、平靜的生活中,懷抱著一個秘密:在他五年前到職的那一天,他不小心騙了他的主管和同事說,他已婚,育有兩個孩子,有個幸福快樂的家庭。從此,一方面他帶著恐懼、壓力和罪惡感延續著這個謊言,另一方面,卻默默地在這些謊言當中得到了某種安慰,好像自己並不真的那麼孤單,而這所有的一切,他試圖帶著潛伏的隱憂安靜沉默地度過的平凡生活,卻隨著新同事佩姬的到職而掀起了巨大的風暴,逼得他開始認真思索生命的意義,面對自己的過去和未來。
接下來幾位大作家的作品可看性仍相當高,前日配合贈書活動的馬奎斯《 #枯枝敗葉》是他第一部小說,也是首次以魔幻之鎮「馬康多」為背景的作品,故事藉由老上校祖孫三代的內心獨白,娓娓道出主角如何在極度的孤獨中度過此生,不僅形塑出奧雷里亞諾波恩地亞上校的人物原型,更為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揭開了序幕。 赫拉巴爾《 #雪花蓮的慶典》與《過於喧囂的孤獨》同樣為其鼎盛時期的作品,以克爾斯當地的風土人情為背景,自己化身為書中作家,透過日記形式寫成的 21 篇短篇小說集,小器的餐廳老闆、美麗優雅的夫人、萬年影痴、活在昔日榮光的自負畫家、喜好囤積舊貨的怪人、一心想擺脫專橫妻子的膽小丈夫、頭戴白色禮帽的神祕客、為一頭被射殺野豬的歸屬而爭執不下的兩個狩獵協會等,典型赫拉巴爾式的誇張人物形象,加上鮮明的鄉村場景,搭配口語化的對白和方言俚語,寫出一篇篇令人難以置信或捧腹大笑的幽默人性故事,來反應他對生命的熱愛。
繼四月的《紅髮女子》後,緊接在後的是帕慕克《 #新人生》,關於一本書,關於讀書的人們,關於東西文化碰撞的星火。他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大學生,為了尋找書中許諾的美好世界,拋棄一切搭上公路巴士,開始追尋之旅。他愛上了深受那本書啟發的嘉娜,以為他們將前往同一個新世界,公車上總播放美國電影,窗外一座座巨大的廣告看板迎面而來,上面滿是來自西方世界的商品。他見到讀了同一本書卻無比平靜的青年,也見到慘絕人寰的車禍、謀殺、死亡。不知不覺間,他成了一個「殺手」,但他所要追殺的究竟是什麼?他們所期待的天使,是否其實有著截然不同的面孔?慢慢的,他對於那本書帶來的啟發,以及他的新人生也更加茫然。再者,終於盼到個人特別鍾愛的作家 Doris Lessing 小說《第五個孩子》續集《 #班無處安放》,那個一出生就讓整個家族四分五裂的小怪物,班,長大成年了。進入存在無數隱形怪物的社會,一路上不乏善良、願意幫助班的人,而那些人多半同樣無家可歸,有著坎坷的童年,但更多的是想騙他、利用他,甚至將其視為研究對象的人。萊辛以精煉簡潔的文字,透過班成年後遭遇的人事,赤裸描繪出人性,之中有光輝有溫暖,亦有殘酷而近乎失去人道的運作規則,帶領讀者反思高度文明社會裡,科學發展的箝制,與人類尚未跟進的內在視野。
麥田書癮 PLUS 系列推出一本 1987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俄裔美國詩人 Joseph Brodsky 經典散文集《 #小於一》,收錄了他評論詩歌、詩學,以及卓越的散文作品,談文學、談歷史也談政治,可視為對歷史和當今時代的深刻沉思,同時更是一部私人回憶錄。以及,《背離親緣》作者 Andrew Solomon 在經歷長年憂鬱症之後寫出《 #正午惡魔:憂鬱症的全面圖像》這本憂鬱症專書,憂鬱症是最受誤解、汙名化最嚴重的精神疾病,同時也是最難以定義的疾病,此書的價值,不僅在於作者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統合社會心理及精神藥學的理解,力求全面、精確地描述這種疾病的本質及樣貌;在於作者以一貫的坦率戳破種種失靈的想法、無益的治療、挾憂鬱症以自利的企圖,以及人類自我欺騙的傾向;在於作者以文學家的敏銳和同情,透過生動的比𣈥刻畫難以表述的罹病境況及無從穿透的孤獨感;更在於作者從自身及無數受訪者的苦難中,挖掘出受苦的意義及救贖,讓我們看到這種疾病的悲劇性及其帶來的美麗洞察,也讓我們 —— 不論是病患、治療者還是陪伴者,都還能懷抱希望。
華文作家等到楊富閔的《 #賀新郎:楊富閔自選集》,選錄 17 篇作品,打破文類規約,故事自由串流,除了是作者文學生涯的縮時攝影,也是十年以來的心靈截圖。全書一氣呵成,充滿作者對於文體追求、形式摸索,乃至內容生產的繁雜思考,而文學創作的基本單位──語言文字,則是選集收錄的美學準則。香港作家謝曉虹首部長篇小說《 #鷹頭貓與音樂箱女孩》,寫一個年過半百的大學教授,陷入與人偶炙熱的婚外情,生而為人,我們都有無法說出口的欲求、傷痛與祕密,而在這世界上,有沒有一處地方,有沒有一個人,或哪怕是另外一個物種,願意不批判地、無私地、寬容地接納我們所有的一切?作者以文字凝結成獨特的視野與感官,既鏤刻在你眼前,又輕觸在你皮膚上,既帶點奇幻與夢境,卻又緊密扣合如細針般扎,既密又痛的香港現況。陳栢青的《 #尖叫連線》也相當期待,台灣爆發大規模傳染疾病「HLV」,從感染到死亡,最多只有三天時間。為了一卷詛咒錄影帶,絕教高校裡的一群過氣恐怖片演員要合力用恐怖片救台灣。但事實是,高中才是真正的地獄,在這個人吃人的小型社會,人際關係比任何詛咒都恐怖。這是一部獻給曾經真切恐懼著的童年與青少年,獻給所有黑色的夜晚的小說,挪用俗濫的恐怖片元素,操弄與嘲笑各種定律與規則,是致敬,是後設,是恐怖片的教戰講義,更是寫給恐怖片的情書,一如那些伴我們長大的恐怖片,越 B 級越有愛,愛看又要遮掩,遮了眼又忍不住要把手指打開一道縫隙。
最後還有林榮三散文獎得主林佳樺的首本散文集《 #當時小明月》,「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故鄉一直是寫作者追逐的光點,回到自身,找到根源,並更理解自己的故事。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分離的焦慮、恐慌,懷著似乎被父母遺棄的忐忑,埋下成長的不安;四十歲再度回頭,用書寫擁抱內心自卑與匱乏的小孩。蔡詩萍新書《 #與世界一起散步:小日子小堅持》是疫病年代對日常最溫暖的回望,重新凝視生命中最不可取代的愛,在 2020 這特別的一年慢下腳步,捫心自問,我們把上班當成日常,把工作視為當然,平日給自己,周末給長輩,陪孩子嬉戲卻總認為長大這件事還早。我們望著時間表分秒必爭,相信時間就是金錢。當時間軟癱以後呢?當很多視之為必然的不變,都改變之後呢?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跟當電視裡的貞子伸出乾癟冰冷又掉指甲的手,伽椰子從家屋階梯瘋狂地匍匐前進而下,觀眾們在電影院裡除了驚聲尖叫,還能做甚麼?你可以與她們心連心,感同身受她們的「#恐怖的起源」。今天的《偽學術 | 認真聽》邀請世新大學的 #黃采瑛老師,和我們一起討論「日本的恐怖電影」。 . ■ #超專業日式鬼片解析 . ...
詛咒錄影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認真聽】#半夜不要聽!! #日本恐怖電影浪潮 | #鬼片裡的另類視野 | 黃采瑛 × 李長潔 👻
.
當電視裡的貞子伸出乾癟冰冷又掉指甲的手,伽椰子從家屋階梯瘋狂地匍匐前進而下,觀眾們在電影院裡除了驚聲尖叫,還能做甚麼?你可以與她們心連心,感同身受她們的「#恐怖的起源」。今天的《偽學術 | 認真聽》邀請世新大學的 #黃采瑛老師,和我們一起討論「日本的恐怖電影」。
.
■ #超專業日式鬼片解析
.
我們今天挑選了中田秀夫的《七夜怪談》、清水崇的《咒怨》與《怨靈》、三池崇史的《鬼來電》、黑澤清的《惹鬼迴路》、中島哲也的《來了》六部,從導演敘事、攝影風格,到這些鬼片所反映出來的社會脈絡、時代精神,解析了這些日本鬼片的另類視野與深層意涵。
.
📌 #今天的內容有:
.
▶ 我的第一部日本鬼片
▶ 生靈與幽靈的文化
▶ 七夜怪談、咒怨、怨靈、鬼來電、惹鬼迴路
▶ 從電視、手機、網路到社群媒體-對媒介恐懼
▶ 中島哲也《來了》中的社會秩序重構
.
📢 #Firstory 聲音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c4u0sds5uq30918kfxjswkp?ref=android
.
📢 #Spotify 聲音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7KOY8J9eRpvD6Y98JZIWc7?si=4Xsgd3HGTqyPlZwoen3MsA
.
😮 #七夜怪談的詛咒錄影帶:https://youtu.be/AellfjUoloo
|
#一起來看鬼片
#恐懼的原型
#一直修蒙勃空會來哦
// 圖片來源:https://sadako-movie.jp/sp/
詛咒錄影 在 寶瓶文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書分享會📘
#陳栢青|#尖叫連線
#那些年我們看過的恐怖片
#台北場限定dresscode👻
陳栢青首場新書分享會就在明天晚上七點!!!
歡迎大家扮成經典鬼片角色參加活動,跟著栢青合力救台灣~💪
(有dresscode最好,沒有的讀者……也超歡迎的啦~💕💕💕)
#參與dresscode讀者可獲贈大人先生小書便條紙一本共十名
------------------------------------------------------------
「你知道有一卷錄影帶,看完七天後就會死掉嗎?」
台灣爆發大規模傳染疾病「HLV」,從感染到死亡,最多只有三天時間。
九○年代經典日本鬼片《七夜怪談》成為一世代的集體記憶,台灣總統府異想天開:如果詛咒影片是真的呢?詛咒規則是這樣的,看完的人在七天後一定會死掉,也就是說,在這七天內,怎樣都不會死。即使感染三天便會奪命的HLV。
為了一卷詛咒錄影帶,絕教高校裡的一群過氣恐怖片演員要合力用恐怖片救台灣。但事實是,高中才是真正的地獄。在這個人吃人的小型社會,人際關係比任何詛咒都恐怖。
(等等,就算真的存在那卷錄影帶,七天後大家還是會死啊!)
(沒關係,我們還有更多恐怖片。)
------------------------------------------------------------
▎6/23陳栢青《尖叫連線》台北・新書分享會
講者|陳栢青(本書作者)
時間|6/23(星期二)19:00-20:30
地點|青鳥 Bleu&Book(100 台北市八德路一段1號玻璃屋2樓)
#倒數最後一天
#免費入座歡迎參加喔😍
#誠徵各國恐怖片角色一同參與👻
詛咒錄影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跟當電視裡的貞子伸出乾癟冰冷又掉指甲的手,伽椰子從家屋階梯瘋狂地匍匐前進而下,觀眾們在電影院裡除了驚聲尖叫,還能做甚麼?你可以與她們心連心,感同身受她們的「#恐怖的起源」。今天的《偽學術 | 認真聽》邀請世新大學的 #黃采瑛老師,和我們一起討論「日本的恐怖電影」。
.
■ #超專業日式鬼片解析
.
我們今天挑選了中田秀夫的《七夜怪談》、清水崇的《咒怨》與《怨靈》、三池崇史的《鬼來電》、黑澤清的《惹鬼迴路》、中島哲也的《來了》六部,從導演敘事、攝影風格,到這些鬼片所反映出來的社會脈絡、時代精神,解析了這些日本鬼片的另類視野與深層意涵。
.
📌 #今天的內容有:
.
▶ 我的第一部日本鬼片
▶ 生靈與幽靈的文化
▶ 七夜怪談、咒怨、怨靈、鬼來電、惹鬼迴路
▶ 從電視、手機、網路到社群媒體-對媒介恐懼
▶ 中島哲也《來了》中的社會秩序重構
.
📢 #Firstory 聲音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c4u0sds5uq30918kfxjswkp?ref=android
.
📢 #Spotify 聲音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7KOY8J9eRpvD6Y98JZIWc7?si=4Xsgd3HGTqyPlZwoen3MsA
.
😮 #七夜怪談的詛咒錄影帶:https://youtu.be/AellfjUoloo
|
#一起來看鬼片
#恐懼的原型
#一直修蒙勃空會來哦
// 圖片來源:https://sadako-movie.jp/sp/
詛咒錄影 在 aji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喜歡影片就按個讚👍!同系列影片清單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EzqZq_wDhpdi6hQq5MMwnm-wTXp2PsTy
steam恐怖遊戲,女店員做著夜班的工作,某天收到一卷錄影帶,從此出現可怕現象。
直播台👉 https://www.twitch.tv/kamiyu666
👉FB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tttd3/
你好啊 └(^ω^)┐我是《阿津》🙂,歡迎來觀看我的youtube頻道
頻道內容主要是錄製恐怖遊戲的實況影片
不時也會製作其他各種電玩的劇情遊玩影片
#阿津
詛咒錄影 在 yanchannel煙爺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哈囉~大家好!我是煙爺! (≧∀≦)ノ
經典遊戲【青鬼】與2016電影【貞子VS伽椰子】的聯名活動。
描敘主角「浩」所在的青鬼洋館與受到詛咒的佐伯(伽椰子)家
產生了空間的連接,
在外頭求助的時候巧遇電影中的驅魔師雙人組,
及後續展開的一連串冒險。
基本上可以當成是外傳來看,
蠻多經典的恐怖場景有重現出來,還有不少小彩蛋XD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歡迎各位訂閱我的頻道((´∀`))人((´∀`))ノ
有任何需要改進的部分也希望大家不吝嗇的給予建議,非常感謝各位喔!
另外,我也有在Twitch TV上有作一些遊戲的實況,
如果喜歡現場跟台的朋友可以到我的實況台
喜歡的朋友們歡迎追隨我的實況台ヽ(●´∀`●)ノ
Twtich實況台址:
http://zh-tw.twitch.tv/viva_19900902
大家也可以至粉絲團上留意開台或是影片的先關資訊
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vivaya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