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會報告事項|3500萬城市博覽會要私聊?校長遴選制度公平靠得不是市長坐鎮而是制度革新!】
在本次臨時會的第二天,也就是8月17日(二)的報告事項討論有針對高中合併、校長遴選改革以及本市體育發展等議題,以及花費3500萬、已經確定延期至明年4月辦理的基隆大型活動城市博覽會來討論。
3500萬城市博覽會經費要私聊?
去年在預算審查會期,因市政府草擬計畫不周全,在各議員激烈討論下,最後議長敲槌以3500萬經費通過辦理2021年城市博覽會計畫預算,經過本年臨時會、定期會、疫情爆發,我們希望活動辦理得更好,因此不斷詢問更進一步活動宗旨、辦理內容以及目標對象、行銷策略等活動規劃。整體來說,並沒有比較詳細的內容,只有早已知道的各展區規劃(頂多就是字變多而已),在活動規劃上也多是市政府已經在進行工程的各式成果彙整,雖豐富成果值得肯定,但看不出明確的主軸。
因此,我特別舉去年新竹舉辦的台灣設計展人來風,除了「登入城市」的主題外,搭配的主旨是「2公里的步行軸線」用人本城市的概念串起城市設計策展,而未來將舉辦的高雄「城市博覽會」高雄市長也喊出要讓大家看到「高雄的下一個一百年」,並且在內容上也會和民間團體討論並納入市民觀點,而基隆有這樣簡單易懂的主軸,或是市民參與的機會嗎?
林右昌市長對基隆博覽會下的定位是「梳理基隆四百年,指向未來40年的基隆」,雖然令人期待,但如四百年的內涵除了大歷史場景計畫的呈現外,要如何搭配各展區呈現呢?從過去產業博覽會所取得的經驗是什麼,市長想要透過的是產業還是城市規劃來指向未來40年的基隆?我們這次的城市博覽會除了博覽各成果外,要進一步聚焦在甚麼樣的軸線上?要如何透過城市博覽讓更多國際城市學習基隆的典範,也讓基隆人更明確認知且感到驕傲?這不會是企劃書寫的「現代性」、「郵輪母港的山海港城新魅力」、「台灣城市發展的典範及指標」可以傳遞出來的。
我也進一步詢問觀銷處,依照未延期前的時程,目前應該已來到行銷宣傳啟動的時程,應該細緻說明規劃和針對不同目標對象的手法,以期達成城市博覽會推廣行銷基隆之效。
觀銷處針對行銷議題僅回覆說還需要時間在把期程和規劃細緻化。而市長僅回覆說展區與交通接駁沒有問題,針對內容如何和主軸與展區搭配呈現,怕沒有驚喜,所以可以和議員「私下聊聊」。
市長,其實議會一直要求提出專案報告,我也提案和許多位議員連署讓市政府可以和議員在專案報告時「私聊」。除了內容安排,城市博覽會用的是公共經費、而且造原本期程已經發包策展、進入行銷階段,計畫的細節和執行到現在還沒有辦法有完整的說明,會讓人真的很憂慮公共經費使用的成效。
---
#市立高中不裁併 #校長遴選是否要改革 還有 #體育經費運用
此外,當天上午則是教育議題的討論。針對市立高中合併的議題,我提出基隆市四所市立高中除了關係到在地多元教育的發展、讓基隆在地學子就近就學,也關係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目前以「人數」作為指標的裁併標準規範,可能讓很努力經營的四所市立高中走向停招或是裁併,建議教育處盡速討論並發展出多元的指標。
校長遴選委員會如何為學校選出適合的校長?很多議員提出看法,也建議教育處參考其他縣市的遴選方式,基於市長提到「校長遴選不是為校長找工作,而是為學校找好校長」,因此我也提出,按照目前《基隆市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辦法》,家長會、教師會、行政人員代表這些最了解學校對校長需求的代表,僅能提出理想校長條件的書面意見,遴選委員會如何詮釋這些書面意見、如何確實理解學校的需求或候選人是否適合?因此特別建議委員會成員的多元性應該再提升,而且也應思考辦學績效呈現避免升學分數取向。
這次議會也請教育處針對體育經費和發展提出說明,在書面報告中軟、硬體皆集中在學校內的選手培訓和場地建設,雖值得肯定,但要建構健康、完整的體育環境,學校之外的全民體育也非常重要。我也再次提出「 #社區複合式使用球場」的可能性,以突破會學校場地無法借用、公園或社區場地不敷使用等情況,讓基層的運動風氣提升帶動發展。
另外,由於目前幾家新設的非營利幼兒園卻在電力設施、使用執照取得上進度嚴重落後,特別請教育處檢討工程進度管控,為何會讓使用執照取得進度落後,是否可以保證目前開學學童們就學的安全?
最後簡單結論市長與教育處的回覆:四所高中沒有要裁併,人數的考量是為了教育資源妥善運用。校長是市府團隊的一員,市長非常重視,甚至說因為市長在遴選委員會中坐鎮、杜絕關說,「現在的基隆市校長遴選是史上最公平也最完整」(然而,基本上市長並沒有考量議員提出的制度改善的建議)。社區複合式使用球場會來盤點。非營利幼兒園目前開學是有電的,使照作業會來加速。
針對市長和教育處的回應,我認為,校長遴選的公平重點不是市長坐鎮與否,也就是不能靠人、人會離開,要靠得是制度改革,這件事情也希望大家一起來關心。
認知取向學習策略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愛而習:《鬼滅之刃練功坊—水之呼吸》親子篇』
時間:110年5月8日(六)13 : 30~17 : 00
地點:瓴心工坊
費用:每人900元,二人合報1500元。
對象: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及家長。(鼓勵親子一起學習)
課程簡介:
一、「水之呼吸」就是一套專注的策略與方法,而「專注,可以長出不容小覷的力量!」也是在《鬼滅之刃》裡最吸引人的核心概念之一。但您可知道,所有的「呼吸法」的本質就是一種正念的實踐與展現?而實證研究證實正念的修習可以提昇專注力、EQ與學習效能和工作效率,提昇內心平靜與幸福感,讓我們陪著您與孩子,一起來練功!
二、在《鬼滅之刃》裡,無論是獵鬼者或是十二鬼月,每個人大多都經歷了深刻的愛、遺憾、失落…等歷程,以及令人心疼的家庭故事。這些故事並不特別,每個愛的能量帶出正向有力的行為,每一個負面行為或情緒的背後都反應著內心的匱乏,無論是愛與匱乏、手足競爭議題,也都常在我們家庭中上演。練功坊中,我們也將陪伴家長,如何透過這些角色,洞察、反思我們自己的家庭故事。
報名網址:
http://bur.tw/QByA
---------
帶領者介紹:
卓翠玲老師
身體力行學習與感受正念帶來的改變,進而研究與推廣正念。
專研結合正念與藝術活動紓解壓力、提昇情緒管理能力。
因不懂孩子們最愛的炭治郎和禰豆子是誰,而開始追劇。深深覺得鬼滅之刃是很好的心理教育故事。
希望融和故事與正念,帶來療心與提升心理能力的本事。
經歷:(實務工作二十多年)
諮商心理師/少輔會志工主任督導/大學兼任講師
英國牛津正念中心正念認知療法師資培訓四階+團督
英國「當下的禮物」兒童大腦開發與幸福課程認證導師
陳鴻彬(小彬老師)
擅長以家庭系統取向及多元文化觀點切入心理諮商、親職教育工作。
為陪伴孩子一起研究而著迷於《鬼滅之刃》裡的人物角色,以及每個角色背後那些關於愛與失落的故事。
經歷:(實務工作二十年)
資深輔導教師/少年輔導委員會督導/張老師中心督導/諮商心理師/
婚禮記錄攝影師/棒球教練/親子天下、遠見(健康遠見)、女人迷專欄作家。著有《鋼索上的家庭》(寶瓶文化出版)。
認知取向學習策略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概念文】人類精神發展的心理模型
。
一、人類精神發展模型:兩類心理工具
1.兩大心理工具:認知與情緒
(1)認知工具:
理性--邏輯、推理
物理學概念--量數、清楚定義、因果關係
尋求問題解決,實務取向。
(2)情緒工具:
感性--譬喻、價值
化學概念--質地變化、公式非絕對、臨機應變
主要是關係維繫、連結彼此,讓自己活在世上不孤單
#兩系統互相交織與互為影響
。
2.兩系統的學習路徑
(1)認知的學習路徑是:閱讀、理解、實作,行為模仿。是客觀可見的。
(2)情緒的學習路徑是:先有感受、體驗,然後進行辨識與命名,並從中得知自己要什麼。是主觀抽象的。
3.舉例來說:某人被老闆罵事情做不好
被罵會有情緒,屬感性;事情做不好是認知,屬理性。
被罵之後需尋求安撫,因為情緒會先保護個人,讓自己有所抒發、不再害怕,或因委屈、冤望產生怒氣反擊。情緒平穩後才能繼續做事,比較少直接跳「那就把事情做好就好」,直接跳的狀態多數是「壓抑了情緒」,偶而可以,常態就不行。情緒被壓抑並不會消失,而是儲存在體內,身體以不舒服、莫名症狀或無感無意義作為表徵,當人的內在失衡又不理會,累積多了就會生病。
。
。
二、兩大心理工具的功能L人際互動
除了生存之外,心理工具最重要的功能是「人際互動」。
1.對外部而言:
身處群體,要有與他人相處的社會共識,「知道怎麼做」才是適當,才能「你好我也好」。不懂共識的舉例,例如說「崩潰」的形容用語,語言定義是「生活、心靈的癱瘓」,但口語化、生活化的用意只是「我受不了了」,使用意義視情境而有所不同,誤判就會產生誤會。實務上,人需要心理工具介入收集情境背景、對方心意及自己想法才能判斷出最佳策略(要老實好、客套好,還是說謊好…都是選項)。
2.對個人內在而言:
主觀情緒是形成喜好、價值觀最重要的事,例如「喜歡喝那一種品牌」就跟情緒有關。而理性是客觀的,只能觀察各品牌咖啡成分做比較,不是感受,無法決定。
「我想要什麼」是情緒系統主導,有情緒才是人類生活,否則就像機器人,選擇正確但無趣。情緒有決定權,理性是輔助與執行。
。
三、「適應」與「想要什麼」
在常態分布裡,「正常」指的是大多數人座落的範圍,而「異常」則是範圍外(規格外)的樣子。人類發展模型只是假說,要判斷一個人是否過的好,主要是看「適應與否」,而非正常或異常。如果生活可以過,並沒有一定要怎樣才行。適應後,一個人會產生「固定的生活習慣」及「固定的心靈迴路」。
固定的習慣是個人多次演化而來的最佳策略,要再次調整通常要有足夠的理由,所以「想要什麼」很重要,是「改變的動機」,才會願意從已經習慣的舒適圈做調整。
心理諮商則是在此前提下,談「你想要什麼?從目標回看,調整某些會阻礙的習慣,而好的習慣繼續保留。」
。
四、探討過去的資料是為什麼?
怎麼描述「情緒經驗」代表了你的思路習慣;「情緒經驗」的內容代表了你情緒的價值觀。
過去若有創傷,情緒反應與思路習慣就沒有被處理和調整,處在固執的自我保護下,但也導致錯誤的生活連結、極端想法,如「要與伴侶相愛一輩子是不可能的」,因為無法感情,便只剩走上孤單一輩子的選擇。
但這其實不是自由的選擇,這僅表示心理工具尚未完全發揮,「關係經營」需要情感的「相信」及「互饋」,也需要理性的「持續經營」,妥善使用交織兩者,就能達到想要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