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城 ◎devmask
如果不知道自己
一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就永遠看不到
巨人的眼淚
01.
失明後的城市
無序的街道輪廓,建築物線條
踩空的腳步,手指摸索
你慢慢可以感覺到
路上,他人的脈搏震盪
02.
你看見
路上的人認領好自己的死亡
靠著安全的一側,順服地
繞著刻度移轉
03.
這個無神的時代
即便你帶著故事死去
也無法變成星座
04.
回憶著幾個最愛的電影畫面:
下雪的夜,忽然闖進的提琴手
悲傷的演員們成群
走向海邊
迷路的女孩提著空鳥籠
廣場上散落滿地的行李
你總記得美好的事物是如何出現
卻想不起它們後來
消失的軌跡
05.
想挑出甜美的果實
請試著理解不好看的那些
06.
去程與回程
都有各自的風景
習慣了白晝的景深不代表
你就能獨自入夜
07.
原來如此
進化的太快,或太慢
都會滅亡
08.
想像一座充斥盲者的城市
從此你有你的骰子而
我有我的陀螺
讓所有的未知再輪迴
符號重新擁有意義
再沒有人會降生在悲涼家庭
--
◎作者簡介
任明信
十一月生,高雄人。喜歡夢,冬天,寫詩,節制地耽溺。
著有詩集《你沒有更好的命運》《光天化日》《雪》。散文集《別人》。
--
◎ 小編 Y 賞析
如今「任明信」三字,似乎已經是身處台灣的現代詩讀者不可能會感到陌生的名字了。詩人的名字刻印在一代讀者心中,寫著「devmask」字樣的刺青,也永久性地刻在任明信的左肩上。七年前,黑眼睛文化出版了一本名為《你沒有更好的命運》的詩集,文案寫著:「PTT詩版新銳詩人devmask,狼族少年任明信的第一本詩集。」約莫是在出版第一本詩集《你沒有更好的命運》的前後(2012年至2014年)是devmask最活躍於PTT詩版的時期。不過早在2009年,嗜讀夏宇的devmask就已經透過詩版的[讀詩]功能張貼過夏宇的詩,也開始在東華就讀研究所時將個人詩作上傳到PTT版上,與讀者靜謐而貼近地互動。
大多數devmask所使用的語言皆明快易讀,篇幅也短小俐落。這首〈盲城〉是篇幅較長,完整度高的一首詩,前言「如果不知道自己/一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永遠看不到/巨人的眼淚」巧妙地以既有的譬喻入詩翻轉,並點出了盲與未知的概念。正式展開敘事後,devmask並未延續巨人的意象,而是轉而更具體的寫城人關係,也透過零碎而喃喃囈語般的旁白勾勒觀者的情緒。Devmask的行文風格節制,在短小的語言裡試圖鋪陳時間的失落,如詩人寫時間:「你總記得美好的事物是如何出現/卻想不起它們後來/消失的軌跡」,也寫在因為失落時間所隨之瀰漫而來的個體寂寞:「習慣了白晝的景深不代表/你就能獨自入夜」。這首〈盲城〉有一條清楚的軸線,但其情感光譜仍然更趨向內省與召喚,而非指控與反抗。但在這首看似佈滿盲而茫的詩作尾聲,devmask仍保留了一個非常寬容(甚至是帶著極度理想主義的)呼告:「讓所有的未知再輪迴/符號重新擁有意義/再沒有人會降生在悲涼家庭」。
或許比起描摹城的巨大,描摹城與人那巨大的空洞,devmask最想透過一首詩傳達的信念,或許仍是某種(或無限多種)神性,以及未知裡的恆久慈悲,使一切無障無礙的那條絲線。
--
美術設計: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照片來源:Pexels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devmask #任明信 #盲城 #再沒有人會降生在悲涼家庭 #PTT #詩板 #BBS #詩版詩作聯展 #詩卡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12/20201222.html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860的網紅跟著領隊玩,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彰化花壇的返鄉青農,採用天然的肥料和橘子酵素、文旦酵素等天然酵素,改善土質和果樹風味,每年柚子、西施柚、桶柑成熟時,都會開放民眾採果,期間限定10/23-11/23的親子採果活動喔!還有超大的帝王柚! 全文閱讀:https://taiwantour.info/xi-shi-pomelo/ #山富果園...
「認領 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認領 ptt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認領 ptt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認領 ptt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認領 ptt 在 跟著領隊玩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認領 ptt 在 cheap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認領 ptt 在 [問題] 詢問生父認領問題- 看板LAW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作者brulas 的總覽(PTT發文,留言,暱稱)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綜合] TKLAB雙11全館滿額6折-EZ/郵寄/宜蘭... - PTT.CC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綜合] TKLAB雙11全館滿額6折-EZ/郵寄/宜蘭... - PTT.CC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魚中魚認養小站-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 ...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魚中魚認養小站-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 ...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魚中魚認養小站-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 ...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英短認養ptt的評價和優惠,PTT、DCARD和商品老實說的推薦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英短認養ptt的評價和優惠,PTT、DCARD和商品老實說的推薦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刺青] 認領圖和作品分享- 看板tattoo_ring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問題] 懷孕後男方不願負責xantheholic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閒聊] 印第安馬鞍包認領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繼承] 非婚生無認領如何拋棄繼承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操作蛋荒!PTT創世神曝208帳號協同行為|三立新聞網SETN ...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操作蛋荒!PTT創世神曝208帳號協同行為|三立新聞網SETN ...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中國熱搜!PTT登微博成「陰間論壇」 網友嘲笑版面醜又落後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家扶中心認養ptt :: 全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網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交易] 蛋餘認領(暫停~想要的話可以寄信) - PokeMon - 寶可夢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Ptt-iOS 開發文件 - HackMD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刺青] 一些腦洞的認領圖- 看板tattoo_ring - PTT 消費區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閒聊] 司法院FB 我推的孩子- C_Chat板- Disp BBS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問題] 領養的問題- 看板LAW - PTT 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轉貼自PTT][討論]態度奇怪的貓中途 - 貓咪論壇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新聞] 未婚男公務員可領生育補助- publicservan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台南南區小貓認養PTT推薦- Tainan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ReDmango | PTT鄉民百科 - Fandom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心得】 認養資助心得-芥菜種- Ptt-Charity板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公告] Fate/SN HF 劇場版特典票認領 - PTT動漫區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問題] 村民不認領工作台- 看板Minecraft - PTT遊戲區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網路購物小心詐騙!歹徒進入PTT實業坊假代買真詐財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請益] 勤美流浪狗認養活動- 看板TaichungBun | PTT台灣在地區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刺青]小淨-臺中日式小圖認領- 看板tattoo_ring - PTT消費區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北竿正妹連PTT表特版都在討論 - 馬祖日報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PTT大當機!鄉民苦笑:可以認真上課了 -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閒聊] 大家有認養過路燈嗎- WomenTalk - PTT情感投資事業版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詢問] 地標認領 - PTT數位生活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詢問] 地標認領 - PTT數位生活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基督教芥菜種會 :: 長照機構資訊網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刺青] 刺青師群/認領圖分享 - PTT 消費購物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散發文旦滯銷假訊息? 女子PTT帳戶被盜越洋委託父親報案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2023 網聊開頭dcard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2023 網聊開頭dcard - onebe.online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2023 網聊開頭dcard 的評價
- 關於認領 ptt 在 職員錄 - 第 1493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認領 ptt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抽獎贈書活動】《WOL大聲工作法》x2本
#第一本掛名推薦的書 #竟然在唐鳳隔壁 #名字要取筆畫少的
🙋「工作」對你來說,是什麼樣的存在?是一種「週一到週五的緩慢消亡」?還是一種「有趣的貢獻和自我表達的方式」?讓我驚喜的是,我遇到了一本好書,書中提供一種具體可執行的方法,引導我們從工作的倦怠走出來,邁向更有意義的貢獻和更有連結的人際關係。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working-out-loud/
【我要大聲推薦的一本書】
這本書的書名是《WOL大聲工作法》,作者是「大聲工作法」的創始人約翰.史德普(John Stepper),他提倡企業營造出更開放、協作的文化,也協助個人開創更好的職涯。他提倡的這個方法已經推廣到六十幾國,遍布各行各業,創造出許多熱烈交流的職場社群和專業圈。
這是第一本我以「閱讀前哨站 站長 瓦基」掛名推薦的書。當初出版社跟我接洽的時候,先提供了這本書的書稿給我看。我瀏覽了內容之後,發現作者在說的事情,處處充滿了我自己的職場心路歷程,到現在經營〈閱讀前哨站〉公開分享文章之後,整個人感到改頭換面的樣貌。
我在高科技業的九年職場經驗,歷經熱血青年到資深老手的轉變,從熟稔業務後的被動心態到充滿動力的主動貢獻。這本書,讓我得以重新檢視這段懵懂的轉變之旅。作者提供的建議與指引,也讓我深感共鳴和啟發,我已經迫不及待把書中的行動指南拿來實踐活用。
【「WOL大聲工作法」是什麼?】
根據作者的定義,WOL(Working Out Loud)指的是一種主動「公開分享」自己的工內容、正在做或學習的事情,建立人脈圈,讓同個人脈圈的所有人都能互相分享及回饋,形成正向循環的一種工作方法。他在以下這段獻給台灣讀者的影片裡,詳細說明了這件事:
「這種方法的核心,在於給予人們機會,一個貢獻一己之長的機會,這是一種貢獻及表達自我的方法。不是為了追求人氣、出名或炫耀,而是為了助人。你貢獻一己之長,以對別人有趣又有益的方式來發揮潛能。當你這樣做時,你為自己塑造了聲譽、獲得其他機會、培養他人的信任與關係。」
作者在書中用了五個章節說明WOL的重要元素,他也在每個章節後面提出許多問題,讓你用一種做練習題的方式,回答一些有挑戰性的問題,以及把一些建議付諸行動。
1.有意義的探索:針對想做的事、想過的生活,找到連結並開始實驗。
2.人脈關係:建立有人情味的人脈及找到新的關係。
3.大方分享:樂於分享、不吝給予,秀出自己的價值。
4.工作能見度:讓大家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或任何有助於他人的回饋。
5.成長心態:允許犯錯、困難時求助,一種想要變得更好的心態。
出版社也將這些行動步驟和練習題目,濃縮成一本練習小冊子。因此,這本書其實可以分為「書籍本身」和「12週練習隨身本」,這篇文章先跟你分享我讀完這本書的感想;在數週之後的文章,我會再和你分享我使用12週練習隨身本的步驟和心得。
【這本書掛名推薦者的共通點】
大聲工作法最重要的行動就是「公開自己的工內容、正在做或學習的事情」,我是以文字和聲音的形式,分享自己透過閱讀之後的「所學、所想、所做」。底下延伸介紹其他掛名的推薦者,他們都是聲量和經歷百萬倍於我的厲害人物:
具有「天才IT大臣」美譽的行政院數位政委 唐鳳 ,她完全公開透明自己所有會議記錄、發言,在網路上都查得到(詳見工作紀錄)。她也善用數位技術的創新,讓自己成為連結各方、解決問題的開放平台。最近天下親子推出《唐鳳: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這本新書,直接排進我的待讀書單。
我很欣賞的自雇者 劉奕酉,是一位職人簡報與商業思維專家,他持續公開分享離開高科技業幕僚之後,成為自雇者以來的心路歷程,內容涵蓋他鉅細靡遺的思考步驟,以及不斷蛻變、不斷進化的獨特市場價值。他最近出版《高產出的本事》書中紮實的思考脈絡讓我感到佩服不已。
知名學習平台「大人學」的共同創辦人 張國洋,以管理講師與專案顧問的角度,分享許多對職場新鮮人帶來深刻啟發的文章,在著作《大人學選擇》裡面更分享了身為一個大人,該如何運用獨立思考的方式做出人生選擇。最近瓦基的文章也受到「大人學」的青睞,即將轉載過去幫助更多的年輕學子。
全台最大線上閱讀社團「閱讀人」的創辦人 鄭俊德,他曾在Podcast分享經營閱讀社群一路上的甘苦談,讓我深受啟發。同時我也很感謝他創立的Facebook社團「閱讀人同學會」,聚集了許多熱愛閱讀和分享的讀者,促進了無數的交流和討論,是每個愛書人不能錯過的好地方。
他們都透過公開分享的方式「貢獻一己之長,以對別人有趣又有益的方式來發揮潛能」。這不但塑造了自己的聲譽、創造更多的機會,也建立了群眾的信任與更深刻的人際關係。為什麼這種「大聲說出來」的工作模式,不但能帶給人們內心的滿足,還能建立外在的成就?
【強調大聲說出來的用意】
作者引用知名的「自我決定論」來說明,是什麼原因讓人們充滿動力?是什麼因素驅使我們採取行動?歸納起來,人類有三種內在的心理需求,分別是:專精(competence)、自主(autonomy)、關聯(relatedness)。當這些需求獲得滿足時,我們就會獲得激勵、充滿生產力、發自內心感到快樂。最棒的地方在於,「公開分享」剛好可以同時促進這三件事情:
【1.專精】
你可以透過公開分享的方法,表達你正在學習與改善的事情,還有你正在發展的新技能。並且,採取一種「成長心態」去面對所有的新事物。不用擔心分享還不擅長的事情會被取笑,因為你只要記得「你並非不擅長,你只是還沒擅長」,透過不斷的學習與成長,隨著時間增進自己的能力。
例如我一年半前,剛開始公開分享閱讀筆記的時候,也曾感到非常生疏跟擔憂,我不知道自己分享的東西是否有人要看。直到我偶然讀到國外筆者 Jakub Ferencik 的一段話激勵了我:「如果不為誰而寫,就為自己而寫。書寫是一種自我療程。」
隨著一篇又一篇讀書心得的產出,我治療了自己對職場上例行公事的煩悶,我彷彿抬頭看見世界的廣大,像個興奮的小孩子到處尋找有意思的書來讀。在我重拾生活的動力之後,回過頭來檢視自己的職場技能,透過閱讀導入更多元的思考策略,精進自己的領導與管理風格。
公開分享讀書心得之後,獲得許多關於寫作技巧和職場經驗的讀者回饋,讓我再進一步調整自己的方法和步調。回顧來看,公開分享不但讓我得到了寫作專精的提升,也得到了職場技能專精的提升。
【2.自主】
擁有「自主」的心態,是我認為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情,這種心態可以讓人擁有自信、動能和動機。如果你覺得凡事都是別人指派好的,是自己被強迫這麼做的,那麼你很難感覺到任何的快樂。因此,盡可能把自己在做的事情,轉換念頭成:「是我決定這麼做的,是我選擇這麼做的」。
在我選擇公開分享閱讀的收穫和職場的經驗之前,我的心態偏向於「任由生命替我做安排」。這種念頭就像是電影《黑暗騎士》反派小丑說的「追逐公車的小狗」,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只管追的上眼前的事情就好。那種對工作感到「週一到週五的緩慢消亡」的景象,至今仍歷歷在目。
直到後來鼓起勇氣,在部落格上公開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我發現自己有權選擇挑什麼書讀、挑什麼話分享、挑什麼主題延伸討論。我也開始意識到,這些文章產生出一種無形的「責任感」,我感覺到自己有責任,傳達出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內容。
因此,我意識到自己所做出的挑書和文章選擇,甚至是職場上策略的調整,都是我審慎評估後的決定。我也變得會去思考這些決定的背後,是基於什麼考量和取捨。用這種公開分享的思考脈絡,讓我知道自己擁有完全自主的掌握度,所做出的任何決定,都令人感到開心和無悔。
【3.關聯】
直到我開始在部落格上公開分享讀書心得之後,才發現有許多網路上的閱讀社群,來自各地的讀者分享著閱讀的心得與樂趣。許多前輩分享和回饋的觀點更是我以前從沒想過,這種思想上的衝擊總是讓我感到十分雀躍。
我一開始是在「PTT書版」和「閱讀人同學會」上面分享讀書的心得和收獲。能夠跟許多愛書人彼此分享和交流,是一件很令人感到開心的事。發表文章之後的留言回饋,有時候也會讓我發現許多專業領域之外的好書,從一本書,延伸閱讀到其他的經典好書。
透過公開分享自己的文章,讓我認識各行各業的人們,接觸我以前不曾想過的可能性。有時候也會有一種找到同伴的熟悉感,心想「有其他人跟我很像,我們可以一起發揮影響力」。公開分享讓我跟人們和社群產生了關聯,我的貢獻可以幫助別人,別人的回饋也讓我受惠無窮。
【對我最有啟發的段落:讚美即貢獻】
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有一個段落地深深震撼了我。這是我曾經忽略的一件事,現在看來卻十分重要。作者提到,商業作家史考特.伯肯(Scott Berkun)在成為暢銷作家和熱門演講者之前在微軟工作,他寫了一篇文章記錄離職前跟同事的一段交流。作者節錄了文章裡三個完整的段落,:
我在微軟的最後一天,受邀做了最後一次演講。那場合很棒,我有機會向一群好友好的聽眾談重要的事情。後來一位我很敬重的同事走了過來,感謝我做的工作。我問他為什麼以前不說呢?他說他以為我早就知道了。他覺得,我可能經常聽到那些話。基本上,他不希望我覺得聽多了讚美很煩。「覺得聽多了讚美很煩耶!」還有什麼說法比這句話更荒謬的嗎?
這件事讓我想到,自己看過或讀過很多對我很重要的東西,卻很少回以任何讚美。我喜歡的書(或讀過幾十遍的書)、我喜歡的講座、我收到的好建議等等,但我從來沒有感謝過那些人。或者,我從來沒有花心思支持別人的成果。數十人說了實話,讓我變成更好的人;或是在別人不支持我的時候,繼續支持我,但他們從來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話對我有多重要。**我發現無數的行為對我產生了影響,而我卻從來沒有感謝過那些事,我因此受害而不自知。**原來我比這位在我即將離開公司時才感謝我的人還不如,他做了一件對他重要的事。他直接走過來,正眼看著我,表達感謝。我這才發現,那種感謝是我不知道該怎麼做的。
我以前從來沒有學到要記得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簡短的電郵、網站上的留言、握手與一句謝謝。我意識到,在我那扭曲的小小心靈閣樓裡,在一個布滿灰塵的黑暗角落,潛藏著一種想法。那種想法覺得,在那些情境下給予讚美,有損我的自我評價;讚美別人就是承認自己的某種失敗;也就是說,我把那種讚美與拍馬屁聯想在一起。現在我才知道自己以前有多愚蠢,因為承認別人的好比自己做得好更難。任何人都可以批評或接受讚美,但啟動正向交流才是有影像力的人的特色。
這段話,我重讀了很多次,回想起那些沒能說出口的讚美令我感到愧疚,打破自己吝於給予讚美的內心糾結,意識到有時候連一句讚美都懶的說是多麼的可惜。直到現在,我才體認到「原來給予讚美也是一種貢獻」。希望我發現得不算太晚,我終於學到,發自內心給予讚美可以是多麼自然的一件事情。
【後記:大聲說出來】
如同作者所說:「成功不是一條精心規劃步驟的整齊路線,也不是順著許多人走過的路前進,而是有意義的探索,每一步都產生學習效應與連結,並增加一系列的可能性。」我回顧了自己公開發表文章的心路歷程,每次的分享,對自己而言都是微小的成功,是一種探索,也是一種學習。
我也想跟你分享我在《為一般人而戰》這本書中深感共鳴的一句話:「我們要為彼此而戰,因為我們的心靈互相寄託。爬到山頂,同時告訴背後的人我們看到了什麼。」閱讀與寫作就像是我的兩支登山杖,期許自己奮力攀爬的同時,持續與你分享我所看到的一切。
你什麼時候開始「大聲說出來」都不嫌遲,因為:「不管你年紀多大,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都可能在你眼前,包括你從未想像過的可能性。你的人生意義不需要和未來某個遙遠的目標有關,而是和你每天的生活方式有關。它可以是某種實踐,而不是結果。」
經營〈閱讀前哨站〉之後的時光對我來說,簡直美好得不像真的,「公開分享」或許是我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這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實踐。
【抽獎辦法】感謝 漫遊者文化 AzothBooks
1、抽出「2本」《WOL大聲工作法》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第一個想到「大聲工作法」的代表人物?你有什麼想法?例如:「我覺得 唐鳳 公開會議逐字稿的方式,讓政府更加親民」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11/10(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11/11(三)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認領 ptt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抽獎贈書活動】《#深度數位大掃除》x3本
🚀你或許有聽過「#數位極簡主義」或「#數位斷捨離」之類的運動,這是一種將數位科技的使用降到最低程度,奪回人生主導權的生活理念
🙋但是,你知道該怎麼做嗎?瓦基想與你分享具體的實踐步驟和我的心得收穫
✍️圖文心得、下載數位斷捨離實踐模板: https://readingoutpost.com/digital-minimalism/
【這本書在說什麼?】
《深度數位大掃除》的作者是喬治城大學資工系的副教授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他的著作還有其他「深度」系列的書籍:《深度工作力》、《深度學習力》和《深度職場力》。不難看出是一位對生產力有深刻研究的作家。
在這本書裡,他提倡一種「數位極簡主義」的理念,強調我們要審慎應用科技,並且重新思考市面上繽紛炫目的科技到底為我們帶來什麼價值。如果這些科技只提供廉價的娛樂和低劣的資訊,那麼寧可捨棄不用。
此外,他也提供一套「數位斷捨離」的方法與步驟,說明如何利用30天的「暫停時間」,停止接觸非必要的數位科技,細心體會和品味生活,最後才重新導入(或放棄)這些科技,並且詳細定義「如何」和「何時」使用這些科技。
整本書引用許多對於社群媒體和數位科技的評論文章,互相辯證不同的論點,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重點不是使用科技,而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終究,我們要以自己的生活目標為主,科技只是輔助,不該讓它反客為主。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自從我從去年開始經營〈閱讀前哨站〉的部落格和臉書粉專之後,我跟數位科技就一直處於一種拔河的狀態。一方面我需要靜下心來閱讀和寫作,一方面也需要處理網站技術方面的事情,編輯網頁和美工設計,也都脫離不了數位科技。
尤其平日下班之後,一天的時間已經所剩不多。原本我遵循去年讀完《原子習慣》和《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之後,限制自己使用社群媒體和網路科技的時間,錶定每天30~60分鐘,但總會不小心逛到超過時間。
再加上,由於經營部落格的緣故,需要涉略很多的數位工具,因此我訂閱了許多APP服務的電子報。這些電子報都會夾帶吸引人的標題和內容,只要一個不注意,就很容易迷失在一個又一個的連結裡面,到最後總是耽誤了原本想做的事情:閱讀和寫作。
因此,我開始自問:「我戒斷的數位科技還不夠多?」、「我使用這些數位科技的心態要調整嗎?」、「有什麼方法可以再幫我更進一步?」直到我偶然間看到《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終於,「賓果」!
【我如何使用這本書?】
閱讀的過程中,我一直想起作者的這句話:「你需要一套成熟的科技使用理念,以自己的深度價值觀為基礎,問自己:你該使用什麼工具;你如何使用他們;你為什麼一定要使用他們?」腦中便開始浮現出,關於目前使用數位科技的許多省思。
接著,讀完這本書之後,我試著把書中的流程轉化成具體的步驟,也參考了網路上其他讀者的實作方式。最後,我用子彈筆記的方法,規劃出一套「數位斷捨離的準備方法和執行步驟」,並且透過寫日誌的方式,記錄自己在這段過程中的想法。
然後,從7/1到7/30之間的三十天裡,我進行了一次數位斷捨離的流程,重新打造一套我自己運用數位科技的方式。我回顧了這段過程,並且把這套方法做成一份「數位斷捨離實踐模板」,底下分享我的詳細實踐心得,文章底部附有這個模板檔案的下載方式。
【1.數位極簡主義: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數位極簡主義的定義是:「一種運用科技的理念,指的是你把連線的時間,放在少數幾個精心挑選的最適活動上,那些活動強力地支持你重視的事物,你也樂於錯過其他的一切活動。」不要被科技牽著走,在這個充滿誘惑裝置的年代,塑造一種值得享受的生活。
✅仔細想想,我總共使用了哪些科技?
雜亂是代價高昂的。太多的裝置、app、服務佔用的時間和注意力,使我們付出很大的代價,那可能抵銷單一物件所帶來的效益。找個時間,完整地列出來你正在使用的科技,可能連自己都會大吃一驚。
前Google工程師崔斯頓.哈瑞斯曾經出面爆料:「科技公司希望你以特定的方式,長期使用他們的產品,因為那是他們營利的方式」。他繼續說道:「菸草公司只想要你的肺,APP商店想要你的靈魂」。利用這個練習,看看自己的靈魂都放在那些APP上頭。
我使用的3C產品不多,只有桌電、筆電、智慧型手機、電子書閱讀器。我常使用的軟體則有 Email、Line、Messenger、Evernote、Trello、FB、IG、PTT、LinkedIn、YouTube、Spotify、Brain.fm、Audible、Scribd。
✅你現在如何使用這些科技為自己帶來好處?
優化很重要。判斷某個科技是否支持你重視的東西,只是第一步。為了充分獲得那個科技的潛在效益,它必須仔細思考如何使用那項科技。你如何使用它們?
帶來哪些好處?我使用桌電、筆電維護網站、經營社群、撰寫文章。使用智慧型手機跟朋友連絡、即時收看新聞資訊和網路影片。使用電子閱讀器、有聲書Audible和Scribd,在我移動通勤和外出在外的時候,閱聽不同的書籍。
我使用Evernote撰寫文章、紀錄網路文章摘要,用Trello管理部落格待辦事項。我使用Email、FB、IG、PTT、LinkedIn與社群互動、回答讀者問題。我使用YouTube觀看網路影片。我使用Brain.fm聽專注音樂、用Spotify聽休閒音樂。
✅但放棄這些科技會帶來哪些不便利?
有意識的作為令人滿足。這種滿足感和我們做的具體決策無關。之所以讓我們覺得意義非凡,主要是因為握有自主權的滿足感。主動放棄這些科技,帶來些微的不方便?還是巨大的不方便?
放棄使用電腦,會導致無法經營部落格和社群媒體。放棄使用智慧型手機,就無法即時與人通訊,也無法收聽有聲書。放棄社群媒體,會失去許多與部落格讀者互動的機會。放棄數位管理工具,會失去以後「搜尋」專案紀錄的便利性。
【2.數位斷捨離 :30天實踐步驟範例】
騰出30天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暫停使用生活中那些可有可無的科技。
利用30天的暫停期,探索及重新發現讓你有成就感又有意義的活動和行為。
暫停期結束後,將那些可有可無的科技重新導入生活中,從零開始。針對每項重新導入的科技,判斷它為你的生活帶來什麼價值,規劃日後的具體用法。
✅我曾經使用哪些數位工具?
我使用的硬體:「桌上型電腦、筆電、智慧型手機、電子書閱讀器」。我使用的軟體:「Email、Line、Messenger、Evernote、Trello、FB、IG、PTT、LinkedIn、YouTube、Brain.fm、Spotify、Audible、Scribd」。
✅有哪些是可有可無的?暫停使用
所有智慧型手機APP的「通知」,包含鈴聲和畫面橫幅。我試著暫停與移除的APP有:FB、IG、PTT、LinkedIn、YouTube、Brain.fm,必要的功能我只允許自己在電腦上面使用,而且在限制的時段內使用。更進一步,我降低自己接觸社群媒體的時間。
我從原先的工作日每天一個小時、假日無限制,縮減到星期二、星期四半各小時,星期六、日各兩小時。使用自動回覆,通知親友與讀者我的數位斷捨離時間,替自己保留一段緩衝時間。
✅我在30天裡,採取了哪些休閒?嘗試了哪些興趣?
作者提到:「如果你從生活中淘汰那些數位的干擾之前,沒有先填補那些數位干擾幫你忽略的空白,你會覺得數位斷捨離後的體驗很難受,因為你不知道斷網後要做什麼,反而難受。」因此,重拾自己曾經喜歡的非數位休閒,就非常的重要。
我試著在空出來的時間裡,讀了更多的書。最近讀了《人生給的答案》之後,對「靜坐冥想」產生強烈興趣,趁著這段時間,每天撥出10分鐘的冥想時間。此外,在用電腦寫作的時候,把網路中斷,專心於純文字的輸出。
休閒娛樂方面,在假日安排了更固定、更多的時段,和女友一起練習國標舞。假日出門買早餐時,不騎機車,改用散步的方式,在這段悠閒的時間與自己對話。也終於,把訂閱很久卻沒認真讀的〈哈佛商業評論〉雜誌拿出來讀。
✅哪些工具支持我的價值觀?
需要經營部落格和社群粉專,桌電和筆電仍然必要。將智慧型手機簡化成通訊為主的目的,搭配移動通勤時可以收聽有聲書為輔。電子書閱讀器仍然是外出時的好搭檔,方便攜帶的特性仍讓我愛不釋手。
社群軟體是與讀者接觸和交流的重要管道,保留,但是限制自己只能在電腦上使用,而且只能在固定的時段使用。調整Evernote和Trello的使用方式,與手寫的子彈筆記做出功能區隔,主軸目標寫在子彈筆記裡,輔助記憶、紀錄的資訊則放在數位工具裡。
✅具體規劃,我會如何使用它?
區分清楚自己每天的「數位時間」,以我自己為例,早晨醒來之後採取晨間習慣,偶爾閱讀、偶爾使用30~60分鐘的電腦,中斷網路並且以「自由書寫」撰寫讀書心得文章。我在網頁瀏覽器安裝 LeechBlock NG 套件,這個套件可以把你需要隔離的「時段」和「網域」設定上去,在那段時間內你就無法使用這些網頁。
平日下班後,我只有在星期二、四,允許自己22:00~23:00接觸數位科技和社群媒體,保留星期一、三、五的時間給自己享受「離線狀態」。在假日,才允許自己擁有比較多的數位時間,放在上午和傍晚使用,下午時段則保留給離線狀態。
✅哪些工具已經變成非必要?
所有智慧型手機APP的「通知」,包含鈴聲和畫面橫幅,我認為只要留下最重要的來電鈴聲就可以。我取消了Brain.fm的訂閱費,改以Spotify裡面的歌單取代,找關鍵字「Focus、Reading、Piano」的歌單都是很好的選項。我刪除了手機上的LinkedIn和YouTube,只在電腦上使用。加上我原本就已經刪除了FB、IG、PTT的手機APP。
【3.數位極簡生活30天:我的四個感想】
經過30天的實踐之後,我有什麼感想和收獲?那就是「這一切的重點不是使用了什麼科技,而是為了讓自己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不要讓科技來選擇你,你可以選擇使用哪些科技,我們有能力主導自己的人生。
在《湖濱散記》中,梭羅寫道:「大部分的人過著沉默絕望的生活。」然而,比較少人引用的是下一段他樂觀地反駁:「他們確實以為自己別無選擇,但機靈健康的人都知道,太陽升起又是新的一天,一切煥然一新。拋棄成見,永不嫌晚。」我們確實有能力扭轉這種狀態。
✅獨處的感覺是什麼?
作者引用許多的文章和文獻說明「獨處很重要」。他對獨處的定義是:「你對他人創造的資訊毫無反應,專注於你自己的想法與體驗上,無論你身在何處。」而且,獨處時的思考,會帶來一種「從容的反思所衍生出來的洞察力和情感平衡」。
我很欣賞的美國開國元勳班傑明.富蘭克林曾經在日記裡寫道:「獨處是令人精神煥發的愉悅消遣」。在這30天裡安排的「離線時段」,是與自己內心對話的最好時趕。我本來已經是個很容易享受獨處的人,減少了數位資訊的刺激後,更容易感受到思緒的活躍,以及內心的平靜。
✅別按讚,對我有什麼改變?
作者不鼓勵你到處「按讚」,因為按讚提供的互動太少。以至於,除了淪為社群公司優化演算法的資訊之外,你跟貼文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提升。這類互動流於淺薄,也沒有深度。
我的做法是,雖然不按到處讚,但是看到想要互動的文章,就直接在底下留言。當然,如果因為我這麼說,可以讓這篇文章的按讚數大減、留言數增加,那我也會感到無比的欣慰(誤)。
最後,作者也對例如FB和IG之類的APP提出建議,如果你真的要用社群媒體的服務,最好離手機版本遠一點,因為那對你的時間和注意力是巨大的威脅。因此,我在數位斷捨離的步驟中,刪除了大部分的手機APP。
✅我重拾休閒的收穫是?
其實,大家都高估了休息時「什麼都不做」的放鬆效果。在繁忙的工作日之間,或是一大早為了孩子搞得人仰馬翻之後,我們很容易渴望「無所事事」的解脫感。但是,根據書中引用的許多研究指出,耗費精力的休閒活動,反而會提升休閒之後的心靈感受。
作者說道:「這類減壓活動有其價值,但收穫有限,因為無所事事的時候,往往會使人轉向劣質的休閒活動,例如盲目地滑手機、心不在焉地追劇。把精力投注在困難但有價值的事情上,收穫總是豐厚許多。」
由於減少了使用數位科技的時間,把多出來的時間拿來閱讀跟寫作,讓我能更從容地體會書中的文字,也能更專注地寫下我想說的話。另一個收穫是,我開始培養起睡前「靜坐冥想」的習慣,每天10分鐘採取正念呼吸的方式,把當天的雜念跟煩惱重新歸零。
✅我做了哪些注意力抵抗運動?
《注意力商人》的作者吳修銘,在書中評論媒體的某一種商業模式:「你聚集人群,不是因為你想賺他們的錢。而是因為你可以把他們轉賣給想獲得那群人關注的其他人」。Google和臉書的主要資源是「眼球關注時間」,如今獲得眼球關注比開採石油更有利可圖。
1830年第一份廉價報紙《紐約太陽報》的創辦人意識到他可以把讀者變成商品,把廣告變成顧客。用盡全力把讀者的注意力賣給廣告商,推出許多爭搶眼球注意力的新聞報導。對於新聞的內容品質要求,反而不是他們關心的重點。
以前的我接觸新聞的管道,不外乎Yahoo新聞、社群推播的新聞。但是作者提倡「慢媒體」,他認為:「吸收少量優質的東西,通常比吸收大量劣質的東西更好。」我們要以一種緩慢的思維模式來吸收新聞媒體,只關注品質最高的新聞來源。
因此,我開始嘗試閱讀〈華爾街日報〉的新聞報導(需要訂閱費),比起那些標題聳動、內容空泛的新聞,〈華爾街日報〉對於世界的財經趨勢和政治局勢,都有更深入和精準的解讀。我也試著體驗以「付費讀者」為服務對象的媒體,與那些以吸睛文章「賣廣告」的媒體究竟有什麼不同。
【總結:我的數位斷捨離10個行動】
如果你直接跳到這裡看結論,想知道我實踐上採取了那些行動,那麼以下這些就是這30天來,我的10項行動清單:
1. 刪除數位斷捨離30天之後不必要的APP,我原本已經刪除了FB、IG、PTT,現在進一步刪除手機上的Youtube、LinkedIn、Brain.fm,只留下方便移動時收聽的有聲書Audible和Scribd,以及音樂服務Spotify。
2. 關掉智慧手機的所有通知,包含鈴聲、畫面橫幅,只留下「電話通知」和「簡訊」。有意識地在固定時段,才查看重要APP的資訊。
3. 在固定時段批次處理所有的數位科技產品(硬體、軟體、網頁、APP),不要讓這些東西佔據全部的注意力。一口氣回信、回訊息,總是比零散時間處理來的有效率。
4. 規劃固定的生活作息,最有效率、最不容易受阻礙的時段是起床後的黃金一小時。雖然下班作息一樣需要規劃,但效果都比不上晨間作息。
5. 限制自己接觸社群媒體的時間,我從原先的工作日每天一個小時、假日無限制,縮減到星期二、星期四半各小時,星期六、日各兩小時。
6. 安排自由的網路漫遊時間,但不宜太久。我避免在平常的五個工作日網路漫遊,只安排在每週六、日晚上時間,允許自己愛逛什麼就逛什麼。
7. 關閉網路、設定鬧鐘,替自己的數位斷捨離時間做出隔離網路的環境。我開始習慣在閱讀跟寫作的時候,把網路完全切斷,設定45分鐘的鬧鐘提醒自己休息。
8. 取消訂閱不必要的Email電子報,尤其是跟我現在專注的目標無關的項目,電子報雖然提供了很多資訊,但還是要輔助自己的目標才有價值。我曾經喜歡到處訂閱,但現在我取消了80%的電子報。
9. 開始閱讀慢媒體,捨棄低品質的劣質媒體和社群新聞,在固定的時間才靜下心來閱讀慢媒體。我開始喜歡上〈華爾街日報〉、〈報導者〉這類的優質新聞。
10. 讓親友和讀者知道自己的數位斷捨離時段,給自己緩衝空間又不失禮貌,又能在心情最沉澱和平靜的時候,再認真回覆訊息,或撥通電話親口聊天。
【後記:最重要的事就是…】
《深度數位大掃除》讓我透過這三十天的數位斷捨離練習,重新檢視、設計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數位極簡生活模式。讓我回想起之前讀了《極度專注力》這本書,烙印在心底的這句話:「注意力太過寶貴以至於你得非常自私地只留給自己使用」。
隨時提醒自己,要跟這些APP和網站保持一定的距離,這些服務不是「想要打造更美好世界的宅神」送給大家的禮物,而是刻意設計成放進我們口袋的吃角子老虎機。總是注意自己如何使用科技,而不是反過來被科技主宰了生活的步調。
最後,我想跟你分享一句我很喜歡的話:「最重要的事,就是把你自己最重要的事,當成是最重要的事。」邀請你一起加入數位斷捨離的練習,也歡迎你在三十天的練習之後,留言分享你的收穫和體會。
讓我們在這個充滿數位誘惑的年代,塑造一種值得享受的生活。
重點不是使用科技,而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抽獎辦法】感謝 時報出版
1、抽出「3本」《深度數位大掃除》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覺得執行數位斷捨離最難的是什麼?例如:「我覺得要關閉手機的通知很難,朋友會很難找到我」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08/18(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3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08/20(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認領 ptt 在 跟著領隊玩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彰化花壇的返鄉青農,採用天然的肥料和橘子酵素、文旦酵素等天然酵素,改善土質和果樹風味,每年柚子、西施柚、桶柑成熟時,都會開放民眾採果,期間限定10/23-11/23的親子採果活動喔!還有超大的帝王柚!
全文閱讀:https://taiwantour.info/xi-shi-pomelo/
#山富果園 地址
地址:彰化市孔門路23號
(彰化縣花壇鄉岩竹村聽竹街143號)
電話:0970-200100(採果請事先預約確認)
~~~~~~~~~~~~~~
領隊對自己的要求,每一趟行程一定都是精心規劃,
安排最美味的在地美食,找最優質的飯店或民宿,
分想給喜歡旅遊的每個人~
~~~~~~~~~~~~~~
跟著領隊玩
網站:https://taiwantour.info
Youtube頻道:http://www.youtube.com/c/Skyinfo
IG:https://www.instagram.com/huang0415/
台灣旅遊line@生活圈:粉絲14000人:
https://line.me/R/ti/p/%40ooj4743j
認領 ptt 在 cheap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Aoetw.com
要加入計畫請留言~
大家好,我是眠先生。最近世紀帝國在全球與台灣玩家的人數,不斷飆升,而2018年世紀
帝國四也即將發行,台灣有很多玩家,但是一直以來卻缺乏一個大型的世紀帝國資料庫,
以致於我們只能到英文版的數據庫去查資料,例如民兵到底速度多快,追的上村民嗎?而
熱那亞弩手與精銳的差別在哪?射速有差嗎?所以現在目標就是建立一個中文的數據庫,
而這個網站不只是數據庫,還有其他相關世紀帝國資料。
目前我已經完成三個頁面,可以參考
http://aoetw.com/Archer.php 單位數據
http://aoetw.com/units.php 所有單位
http://aoetw.com/qa.php 常見問題
目前想到分為幾區
數據資料庫:翻譯英文維基的數據,所有兵種建築科技的數據,估計可能上百頁,這是最
需要人力的。
常見問題:這我已經參考伊森寫的常見問題所整理,日後可不斷更新。目前架構已經完成
記錄檔區:收集世界各國好手記錄,像這次KotD沙漠之王挑戰賽,就沒有一個整理好的區
域
戰術討論區:將會收錄ptt世紀版的高手文章
高手介紹區:介紹各國好手的風格打法如Viper、YO等..
其他例如Voobly專區阿,還是要怎樣,歡迎提出來一起討論
所以,現在問題來了,眠先生需要一個團隊,來一起編輯這個網站,主要是世紀帝國百科
區的數據,版型我都已經設計好了,團隊的夥伴只需要幫忙帶入翻譯帶入英文數據即可,
不需要什麼英文基礎,主要需要一些網頁人才,只要你具備下面其中一點,都歡迎加入:
最基礎的html+css:其實只要懂html就好,網頁以Bootstrap框架寫的,懂一點更好
熱誠的心:看不懂html,但只要有心也歡迎報名。
更歡迎其他更強懂php及有開發協作網站經驗的高手加入,畢竟眠先生只是前端,後端等
複雜優化網站的東西仍不太熟悉
首要是翻譯各兵種數據,而兵種頁面我已經設計好,協做者只需要帶入數據即可,首要以
數據優先,介紹那邊可以先空著,目前想法一人認領一個建築,例如我認領射箭場,我就
負責寫弓兵、弩兵、強弩兵..火槍茅兵等等的頁面
報名
直接寫mail到:netssno@gmail.com或私訊粉絲團http://tinyurl.com/yaufu3kr
有任何想法歡迎推文回文
所有參與者,將答謝於首頁,與贈送一個@aoetw.com網域的mail謝謝你。大家好,我是眠先生。最近世紀帝國在全球與台灣玩家的人數,不斷飆升,而2018年世紀
帝國四也即將發行,台灣有很多玩家,但是一直以來卻缺乏一個大型的世紀帝國資料庫,
以致於我們只能到英文版的數據庫去查資料,例如民兵到底速度多快,追的上村民嗎?而
熱那亞弩手與精銳的差別在哪?射速有差嗎?所以現在目標就是建立一個中文的數據庫,
而這個網站不只是數據庫,還有其他相關世紀帝國資料。
目前我已經完成三個頁面,可以參考
http://aoetw.com/Archer.php 單位數據
http://aoetw.com/units.php 所有單位
http://aoetw.com/qa.php 常見問題
目前想到分為幾區
數據資料庫:翻譯英文維基的數據,所有兵種建築科技的數據,估計可能上百頁,這是最
需要人力的。
常見問題:這我已經參考伊森寫的常見問題所整理,日後可不斷更新。目前架構已經完成
記錄檔區:收集世界各國好手記錄,像這次KotD沙漠之王挑戰賽,就沒有一個整理好的區
域
戰術討論區:將會收錄ptt世紀版的高手文章
高手介紹區:介紹各國好手的風格打法如Viper、YO等..
其他例如Voobly專區阿,還是要怎樣,歡迎提出來一起討論
所以,現在問題來了,眠先生需要一個團隊,來一起編輯這個網站,主要是世紀帝國百科
區的數據,版型我都已經設計好了,團隊的夥伴只需要幫忙帶入翻譯帶入英文數據即可,
不需要什麼英文基礎,主要需要一些網頁人才,只要你具備下面其中一點,都歡迎加入:
最基礎的html+css:其實只要懂html就好,網頁以Bootstrap框架寫的,懂一點更好
熱誠的心:看不懂html,但只要有心也歡迎報名。
更歡迎其他更強懂php及有開發協作網站經驗的高手加入,畢竟眠先生只是前端,後端等
複雜優化網站的東西仍不太熟悉
首要是翻譯各兵種數據,而兵種頁面我已經設計好,協做者只需要帶入數據即可,首要以
數據優先,介紹那邊可以先空著,目前想法一人認領一個建築,例如我認領射箭場,我就
負責寫弓兵、弩兵、強弩兵..火槍茅兵等等的頁面
報名
直接寫mail到:netssno@gmail.com或私訊粉絲團http://tinyurl.com/yaufu3kr
有任何想法歡迎推文回文
所有參與者,將答謝於首頁,與贈送一個@aoetw.com網域的mail謝謝你。
認領 ptt 在 作者brulas 的總覽(PTT發文,留言,暱稱)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作者brulas 的總覽(PTT發文,留言,暱稱). 發文數量: 56 ... 送出的『噓』: 7 (0.2%). 使用過的暱稱: 2. brulas 在PTT 最新的發文, 共56 篇 ... [認領] 鼠-台北-黃金鼠. ... <看更多>
認領 ptt 在 [綜合] TKLAB雙11全館滿額6折-EZ/郵寄/宜蘭... - PTT.CC 的推薦與評價
[綜合] TKLAB雙11全館滿額6折-EZ/郵寄/宜蘭>>>需登入GOOGLE帳號才能填寫G單,截止前都能自行修改編輯填單內容有認領滿額禮優先收一、購買物品介紹☆商品名稱: ... <看更多>
認領 ptt 在 [問題] 詢問生父認領問題- 看板LAW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我哥哥和嫂嫂生下一個女兒,
但是當時嫂嫂是有夫之婦,
所以小孩的生父欄寫的不是哥哥的名字。
後來嫂嫂和前夫離婚了,改和我哥結婚,
結果兩個人去年又同時入監,
所以現在小孩被寄養了,
我哥一直希望能在出獄後把小孩帶回來養,
不過現在卡在幾個問題,所以想借問板上的專業~
1.我去詢問過法扶,他們提到我哥哥並沒有可以提起確認非婚生子女的權利,是否為真?
因為社工一直說可以提起「親子關係確認之訴」
2.現在嫂嫂在獄中寄信給我哥說要離婚,這樣是否會讓我哥認領回他的小孩出現困難呢?
或是可以更容易領回小孩呢?
謝謝大家回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55.15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AW/M.1630768977.A.6C0.html
※ 編輯: nali (101.12.55.156 臺灣), 09/04/2021 23:25:18
感謝大家回覆,看完只覺得頭好痛XD
目前嫂嫂前夫也在監獄裡,
再來我也時常懷疑這小孩的親生爸爸是誰,
畢竟就是一個不正經,
但是哥哥莫名的肯定是自己小孩,
所以看完大家專業回覆,
我傾向叫我哥放棄,有緣會再相聚,
小孩如果能在此時找到好人家待著也是一種幸福。
※ 編輯: nali (49.216.164.78 臺灣), 09/06/2021 18:08:5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