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前人,我盡力尊重。
為何?因為就像海獅故事裡的情況,我不是那時代的人,更沒有經歷過當事人的經歷,如此背景下,我有什麼資格說話?
但若是因此就不說話,那歷史就變成不能談的過去,而這些過往也就因此真的要成為消逝的過去了。
於是,在學理上盡可能的理性解析,但在人的情感上表達尊重,這真的是件不容易的事呀。
#海獅說二二八
#說原諒有時事件太過廉價的口號
#正因為不容易饒恕才顯得那麼的珍貴及有力量
#吟遊詩人
#週日最適合靜下心來看長文XD
[台下的老爺爺——沒有開頭也沒有結尾的故事]
是說這篇故事,我已經放在心裡超久的。
在二二八那一整天,我不斷的回想起之前演講時的一位老爺爺
好幾次我想把它寫下來,但每次寫完
看了一遍都會心想:「蛤?就這樣?」
但這短短的小故事給我的感觸又實在太深,導致我不寫下這故事,心裡就一直覺得不踏實
嘛,總之就先讓我把故事說完吧XD
.
事情發生在大概半年前吧,是說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每個月都會舉辦一場電影放映會
剛好那時播放的是跟納粹大屠殺有關的電影,所以我就被找去映後座談了。
一開始整場座談進行的都還蠻順利的。我先從猶太人是怎麼在歐洲到處流浪講起
到反猶主義的原因、納粹集中營(包括我走進達豪集中營時感受的一切)、最後講到德國的轉型正義之路
本來一切都還好好的,但是到了之後的QA時間時,問題就來了.....
.
……大家都在問台灣的東西啊啊!!
台灣的政治、台灣的教改、台灣的轉型正義,還有直接問「高中歷史教材把中國都刪光光你不覺得很不正義嗎?」的
雖然很想回:「不會啊不然咧?」但我還是很認真的回答了。
總之一直到最後,主持人把麥克風交給一位看起來很溫文和藹的老爺爺。
.
老爺爺穿著尺寸明顯過大的黑色西裝,兩手緊緊握著麥克風,
一字一字的講著自己的問題。
但因為他講的是台語,而我台語剛好爛到不行(我小時候還在用國編版教科書嘛)
所以前面我還勉勉強強聽得懂,但馬上就失神了。
.
我只記得,他講了好久好久。
前面一長串似乎是在自我介紹。等到最後他終於發問完後,我無助地朝著工作人員望了一眼
工作人員只用短短的一句就把問題翻譯了出來:「老先生問您,您覺得從德國的轉型正義歷史看來,台灣的轉型正義第一件事該做什麼?」
.
剛好這些問題我之前就有被問過了,我開始回答:
「當然我不是轉型正義的專家,不過我曾經在德國修過一堂很有趣的課。
在一學期十幾週的課程裡,每個學生都必須選擇一個心理學家、社會學家或政治學家的理論
探討的只有一件事情:納粹大屠殺是怎麼發生的?
當我看完這一堆研究之後,我發現整堂課最想告訴學生的一件事
就是要我們了解:『在那個時空背景下,我也有可能做相同的事』
.
導致納粹大屠殺發生的並非獸性、而是人性
人性的弱點導致了有史以來最可怕的罪行。所以在德國學術圈裡,我們必須要避免對血腥史實的過度專注
當我們太專注在人犯本身的暴行時,我們就無意間與人犯拉開一個距離
認為『那只有禽獸才會幹得出來,我們不會』
.
但許多研究都已經告訴我們,人與魔鬼的界線其實比想像中還要模糊。
漢娜厄蘭在寫《平庸的邪惡》,在許多猶太社群眼裡,看起來其實很像在為艾希曼開脫。
在之前人們認為納粹就是魔鬼、禽獸,漢娜卻說:他們不是魔鬼、只是平庸。
轉型正義的目的,就是讓別人相信,會有一個超越時代價值觀的正義存在
萬一當那個極端的時代再臨時,它也許能幫助人們克服自己的軟弱,並拒絕成為暴政的幫兇。」
.
好啦我承認這段話事經過我潤飾的,原話應該更破碎一點XD
但這的確是我在德國學到的東西。而我回答完後,我看到台下許多人都讚許似的點點頭。
但是唯獨那個老爺爺,在一片點頭的群眾中,
唯獨他的臉上閃過一絲.....落寞。
.
我那時覺得很奇怪:是我回答的不好嗎?
後來演講結束時,他又跑過來想要和我說些什麼
但因為來問話的人實在太多,我和他匆匆講過幾句話後,就又轉向了別人。
一直到最後收拾東西時,我問別人:「所以那位老先生,前面到底講了些什麼?」
別人回我:「噢沒有啦,他前面是在解釋他只能講台語啦,
.
.
.
.
.
.
.
.
......因為他家人,都被國民黨殺了,
所以他這輩子都不講敵人的語言......」
.
我很難解釋當下的感覺,但硬要說的話
有點像腦袋被轟了一下,接著震驚到完全僵住。
等一回神我轉頭看向偌大的講堂,卻發現老先生已經不見了。
我到處左顧右盼,著急著想再看到老先生有點佝僂的背影、想看到那件過大的黑色西裝
想衝過去和他說聲「對不起」,一個想法不斷的在我腦海中湧現:天阿......
.
我剛剛竟然說,他們不是魔鬼......
.
在經過很久之後,我還是會常常想起這一幕。
坦白說,我至今仍然覺得我的答案
是我當時能給出的最好答案。這的確是我在德國學到一堂深刻的課
而相互理解才是轉型和解、甚至避免重蹈覆徹最重要的一步。
.
但是對於這段歷史的親身見證者來說,這根本就不是一句對或錯就可以釋懷的。
我想,之所以我一直會想起這個小故事的原因,或許就是因為在那一瞬間
我看見歷史見證者與歷史研究者間的巨大鴻溝。
對他們來說,那是一種超越時間,不管間隔多久只要一想起來
就會渾身發抖的痛。而當歷史研究者一開始以一種冷靜客觀的角度分析時,
可能歷史就已經失真了。
.
所以現在,我該怎麼做呢?
我還是繼續同樣的答案。但我在228這天暗暗下定決心:以後每到這個日子
至少要花個十分鐘回憶起這一幕。它提醒了我們手上處理的眾多文獻資料
背後隱藏的人的故事,它是多麽復雜、又多麽沈重。
#其實這篇在週四就想發了
#但一直寫不出來
#週日我花了六個小時才終於寫完這篇
說原諒有時事件太過廉價的口號 在 原諒 - 博客來 的相關結果
「我錯了,我太慢認錯,可是現在我承認錯誤,請原諒我……」 「我們絕不能恨這個男人(凶手)……」 「原諒凶手?我不想活在一個孩子被殺,還沒人生氣的世界!」 ... <看更多>
說原諒有時事件太過廉價的口號 在 1466条人生金句,励不励志不知道,句句戳心(801-1466) 的相關結果
967.不去判断一件事情的对与错,只从事件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接收那部分对自己有提升的东西就好。 968.从今以后,无论是我还是别人,以及你自己,都不能对你说你不能, ... ... <看更多>
說原諒有時事件太過廉價的口號 在 靜思語:人要學習經得起周圍人事的磨練而心不動搖 的相關結果
他抱怨著: 「如果神讓我來控制天氣,一切的事情都會變得更好, 因為祂很顯. 然的不是很懂農耕。」 神對他說:「我會給你一年的時間讓你控制天氣; 你想要有什麼天氣,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