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鹽
.
創造新平台其實沒那麼難.
.
不需要矽谷或是什麼龐大的資源和資金,別忘了,臉書一開始也不過是哈佛的把妹網站,而且還是抄襲別人的.
.
台灣其實也有不少討論區,早期的台灣論壇、yahoo奇摩家族,更早以前的社群,還有pchome貼圖討論區等等,都是成功的例子.
.
他們背後都有資訊公司或是入口網站做支撐,而他們沒落也都有各自的原因,無論是被取代或是受眾人口流失,但其實這些都是表面的理由,那時候還沒有臉書,而且消失前還有一定的使用人口,例如台灣論壇就曾經有網友發起搶救活動,但被經營的公司否決,這些網站即使沒落,仍然屬於一個層次而已,如果經營者認真投入,了解市場並且重新競爭,隨時都有重新點燃烽火的可能,大部分消失的原因是,他們覺得繼續投入成本不符合效益,當討論區開始廣告蔓延、機器人援交廣告大舉入侵,當他們管理人口開始缺乏,或者不想再繼續投入,無論是自然使用者先前產生的各種社會爭議、以及引起的司法案件,這都是開放一個平台讓使用者參與會產生的必然結果,當他們懶於管理,覺得弊大於利,對自己公司沒有利潤,所以「乾脆關了比較快」.
.
換言之,他們缺少了擁有一個龐大的社群網路主事者,應該有的「決心」和「使命感」,甚至察覺「使用者情緒」以及「未來發展願景」的藍圖,簡而言之,他們看不到後面的東西,以至於像祖克伯一樣,擁有一個龐大社群網絡是能怎樣呼風喚雨,日進斗金的視野,他們著眼的是,現在賺不到錢,而且會為我帶來麻煩.
.
自由時報早期也有一個類似讀者園地的東西,後來也是因為這種心態,當收益還沒到時,各種偏激的人在上頭爭執感覺很麻煩,後來也收了,不然,那也是擁有一個新聞時事討論區發酵的潛力.
.
產出一個論壇並不難,其實你只要拿Discuz!的程式架構,套用下去,也可以搞個現成的論壇,其實古早以前很多討論區都是用Discuz!的套裝軟件去改的,這個模組就是你所看到eyny討論區的樣子,臉書以前曾經有多點開花的論壇戰國時期,光之動漫、藍天動漫、Uwants、百合會討論區,都是類似的架構.
.
為什麼說搞一個社群討論區並不難呢?因為之前神父就搞過兩個,一個是掛在某新聞台下,另一個是某人力銀行,請軟體公司重新寫一個新的,提出符合自己的需求,價碼大概100萬,難的地方就在於,怎麼吸引使用者駐留,吸引人氣,進而產生影響力,更重要的,取得使用者的「信任」.
.
你說現在的臉書使用者信任祖克伯嗎?當然不是,不過一開始的臉書獲取使用者信任,的確突破了那個門檻,當初的臉書跟現在的臉書很不一樣,他們很認真的面對自己的使用者,並根據他們的需求提出修正,反映讀者的意見,但現在不同了,說是取得信任,其實只要一開始能騙到就好了,當使用者投資太多的記憶、情感、習慣、人際網絡,我會說,這些都是使用者本身的資產,跟臉書無關,當臉書確定已經攫取到這些「資產」,並經過關鍵期,那麼他就不用顧忌使用者會脫離,甚至也可以不用管使用者的感受了,還能藉由剝削他們獲利,這就像,你已經存了一百萬到一間銀行,如果那間銀行倒閉或者你想拒絕使用那個銀行,改用別的,一百萬就直接損失了,那一百萬還提領不出來,銀行家根本就不用管你怎麼想,還能偷你的錢去做其他的事,這是一個綁架的情境,如果你下定決心,銀行還是會有所損失,但是情境已經變成,要怎麼宰你這隻肥羊又不要宰的過度用力,讓你跑掉,或讓一群人跑掉,這樣子拉鋸的掙扎關係.
.
而他們過往的態度是,想辦法留住你,或讓你贏得更大的面子,讓彼此能共存共榮,以使用者為第一考量,盡可能以不干涉你利益的前提下為自己迎取收益,變成了,以外來出資者的利益為優先,怎麼割你多少肉,流多少血,圖利他們為自己換來收入,這是兩個不同的情境,簡單來說,你從蚜蟲變成了要被切片的植物.
.
所以早期的臉書問題,是過於自由產生的問題,比如廣告詐騙太多,還有能用經營可愛貓貓的名目,騙了一大堆粉絲後,瞬間改名成商業平台,因為粉絲騙得夠多,掉了一堆粉仍然掉不完,早期的問題多是在處理這些使用者糾紛,現在,則是侵犯自由的問題,為了滿足某個「特定客戶」,開始化身成奴隸主,把自己的主人當成奴隸那樣獻祭.
.
所以,「不爽不要用」、「臉書又沒收你錢,你還嫌」、「一邊用臉書還一邊批評」,這樣子你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憑什麼過中國節的強暴邏輯,完全是一種錯誤,甚至是把臉書公司當成是私人企業,而你們只是被提供服務者,所以「廠商為所欲為,使用者只能忍受」,並將之視為一種在商言商的商業邏輯,這樣的祖克伯陷阱,更是大錯特錯,基本上,只要有搞過論壇的都明白,自然使用者才是實際的貢獻者,無論是他們的言論,他們帶來的新聞效益,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記憶,他們的生活點滴,他們吸引來的人,都是「他們的」,想想,一個臉書上面只有一個祖克伯,他每天報導自己如何在網路上罵罵前女友,然後偷竊其他女生的照片放上網品頭論足一番,幫她們打分數,這能吸引多少人?基本上,大概只能吸引到一些仇女廚而已.
.
這些使用者,才是論壇的本身,甚至是論壇的靈魂,少了這些人,臉書根本什麼也不是,所以你是一個經營者,或曾經管理過討論區,你必然知道的鐵則是,「你必須為自己的使用者負責」.
.
前面提到的許多興盛的台灣社群,就是因為「懶於負責」,所以才導致論壇消失,在道德上,他們還算是比較好了,乾脆關掉,誰也不欠誰,在臉書上,祖克伯幹的事是「責任移轉」,不是我要對你負責,而是你要對我的營收負責,繳不出保護費你就消失吧,不欠你一個,我的肥羊很多,就算你繳了保護費,給我錢,還是沒用,因為你給的不夠多,我的大金主,才是我真正要負責的對象.
.
因此,若我們要下一個真正的「商業邏輯」,真正的道理是,如果你遲早都會實行言論審查,並且圖利獨裁者,販售使用者的自由,那你一開始就要說清楚,在使用者的契約講明,「嘿,你他媽用我的臉書以後就要接受習近平的審查」,然後讓使用者勾選「同意」,所謂「不爽不要用」才能建立,這就像,你奪走了別人的東西,還要更多,然後你應該要負起責任的事情變成你們這些人得有滿足我的義務,這是典型的渣男思想,是說,祖克伯本來就是個渣男無誤.
.
對於英語的語境使用者,祖克伯還不敢這麼囂張,我不認為他會對於外國的facebook使用者,進行同等的言論審查,例如4xx之類的數字,這若套用在英語使用者一定會引起暴動,可能有些人只是提到自己的生日就被禁止發言,這般荒謬的事,只在中文使用者身上,或是針對台灣使用者,你能想像拍攝了四百二十六公里的路標就被臉書警告嗎?我相信國外也有這樣的路標,而臉書顯然對台灣具有針對性,一出現關鍵字馬上被警告,無論你該文有無產生影響力,甚至只有自己看到的狀況也會被限制,這已經超出了一般社群處理問題言論的界線,只是純粹的在找碴,刺激使用者的情緒,甚至可以說是在挑釁.臉書基本上已經隔開了兩個世界,東方與西方,這也是當他審查西方的川普和武漢肺炎的時候,東方世界反而有些被遺漏掉,甚至可以明顯看出是被牽連的,而西方世界對於東方世界中共式的言論審查,似乎一無所知.
.
回到台灣的社群平台問題,其實台灣現存早有不少社群討論區,例如ptt,低能卡,mobile01,eyny,巴哈,比較冷門小眾的如糟糕島,也繼續存在,事實上,經營一個討論區並不難,你只要有10個常駐上線的使用者,這個論壇基本上就算「活著」而且繼續「生長」,以台派使用者為例,有一個外獨會討論區(外省人台灣獨立促進會)http://www.1949er.org/chat/index.php
算是一個神奇的例子,他的存在搞不好比ptt還古老,使用的還是pchome時期的留言板形式,堪稱是奇蹟了,至今還有許多美國、瑞典的會友在上面活動,他是一個討論政治的板,沒有其他東西,這在討論區歷史中,必須靠色情、盜版品、學生、男女交友等吸引人的基本配備中,特立獨行的玩意兒,他在2018年台北市長選舉時,還發揮了一些影響力,當所有社群一片舔柯的時候,這裡卻是一面倒的挺姚,並上了新聞.
.
總而言之,創造新平台絕對不是難事,要不要去做而已,當爆料公社都有一個完全抄襲臉書的社群網站,而且ui還設計的挺不錯的,每篇文章還有幾百個讚,像是一個個人社群綜合討論區的集合體,那沒道理其他人不行,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上面我感覺不到「人味」,也就是自然使用者的氣息,過去神父參與經營的討論區,改幾個讚,一個人留幾百個留言也不是難事,所以,困難的點,並不在於創建,而是在於「駐留」,以及「一個適合的地方」.
.
舉例來說,在臉書上的台派使用者群集,絕對是一個具有豐富性、生命力甚至多樣性的群體,有人負責提供國際觀點,有人擅長思辨,有人喜好貼些搞笑的東西,遇到特定事件,馬上有插畫家奉上圖,各種迷因,多才多藝,一樣不缺,可以這麼說,那就是一群肥美有旺盛水草的阿瓦隆(Avalon),麻煩的是,當我們這群人腳下的土地開始鬆動,我們找不到一個「適合之處」可以移入.
.
舉例來說,我們很難想像這群人移入到低能卡,會是什麼樣的情景,低能卡是以大學生居多,以男女交友世俗瑣事為考量,他們已經有自己的文化,就像ptt初時的樣貌,並不是說上面都沒有台派,不過臉書的台派移入,到某一個子討論區,我不認為這是合適的,甚至能發揮台派的風采,影響力,都是個問號,可能格格不入居多.
.
所以,「適配度」顯然就是個問題,又比如說,台派使用者轉入到ptt去,這適合嗎?第一個問題,就是人們普遍對這裡反感,ptt比較像是一個已經崩壞的地方,那裏的使用者基本上綠共、塔綠班地說個不停,如果用一個征服者的姿態或者委曲求全,我想,對於兩者的使用者來說,恐怕是不願意的.
.
比如有人說,神父,你怎麼不回ptt發文,這個嘛,也不是不行,事實上我早就在那邊發過了,不過我已經跟那邊的使用者沒什麼交集了,發了,也不會令人感覺到當初的「神父」就在那裏,基本上,神父已經成功地轉移到臉書了,並且和原地的柯糞與母豬教徒結下不可解的仇怨,基本上,不是他們滾就是我亡,雖然他們在自己的地方吶喊神父過氣許多年,但在臉書的神父聲勢卻越來越旺,神父也樂得在臉書上打爆柯糞,完全不想回去糞坑.
.
Ptt是一個鳩佔鵲巢的例子,換言之,2014年太陽花學運以後,那裏發生了大量的社群替代,大量的使用者出走,過去三位一體的黃金年代,已不復見,各個網路名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政治文,而且是最偏差的那種,反台獨,反民進黨,反覺青,兩岸一家親的存在.
.
可以這麼說,他們墮落至此,也有某種正當性,那就是有一部分原始使用者是自願的,自願的變成那樣,從一個太陽花的支持者變成柯糞,藍綠一樣爛,至於其下混入的五毛,柯文哲攜入的網軍,這都還在其次,有一群使用者的確陷入在一種被害者情節,阿北都是被誤會的,就好像我被誤會了一樣,他們不願承認自己的選擇錯誤,即使認知到柯文哲是一坨屎,自己仇綠仇到腦殘而且親共,因為「都是你們逼我的」,過去人們芥蒂的親中、五毛、賤畜等等,現在他們可以毫不見怪,自然而然地接受,並以為是合理的,因為,只要能反民進黨就好.
.
他們陷入到一種防衛機制當中,並且自居主流,比起認清自身錯誤這點,那些提醒他們是錯誤的人,比什麼都來的可恨,即使認知到自己被詐騙了以後,比起騙自己的人,使他們意識到自己被騙的人更令人憎惡,因為他們認為,是這些人使自己陷於錯誤,而不是自己有啥不對的地方,「我沒有錯」.
.
當陷入這種極度自私的情結,基本上是無解的,只能等待他們厭倦了會發現自身的利益開始被侵害為止,而這群在ptt的人正在式微中,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現象集中在八卦版,出了八卦版以後,他們基本上是被排擠的,而政黑板目前也有人在試圖守住防線,我們所說的墮落的ptt,基本上,集中在八卦版上,在其他版,這些自然柯糞基本上也會裝無知,若無其事的和其他人一起討論,他們也會害怕被貼上柯糞的標籤.
.
這種社群替代現象,也和ptt本身衰弱有關係,ptt本身有依靠一大票自然使用者發起的管理群,當這個學術網站人逐漸凋零,各個班級看板開始廢棄,這些管理人群也開始缺乏,並且缺乏內控和防弊,原本權力較大的管理者又過於僵化與怕事,導致錯過了可以糾正這個社群替代的時機.
.
這些改變看板生態的柯糞版主,其實跟當初母豬教徒入侵女版,當上版主,說要改變女版一樣,誠如韓國瑜所說「選舉就是票多的贏,票少的輸」,當這些操著不正常心態,也不是出自於維護該看板的利益,又無法證實背景和投票者是否灌票嫌疑的人,當上版主,並且一個版接著一個板擔任,還能去檢舉其他正常使用者,例如boyo,他們相比其他正常使用者,有較強的動機還有較多的時間,甚至還能當成一種工作,很快的,正常的人們就會逐漸脫離,甚至不想回去,即使,構築這ptt討論區的信度者,真正有貢獻的人,並不是他們,而是歷代使用者累積的記憶和智慧結晶,但他們就像後來居上的寄生蟲,當他們說話比誰都大聲,散播的情緒比誰都還要負面,甚至,自我中心到比誰都還要執著,那麼,他們就會是贏家,也是最後的輸家.
.
可以這麼說,當母豬教興起了這一種污染其他看板的模式,最後,母豬教仍然被柯糞這個新興群體所取代,母豬教徒基本也算是ptt使用者,柯糞就不太是了,他們當中有大宗應該是從line群組或者藉由柯網軍轉介而來的新使用者或者俗稱的買帳號,配合少數不肯認錯的自然柯糞汲取正當性,最後成為難以割除的ptt公害.
.
不知道母豬教主是否健在呢?事實上,柯糞一詞也是他發明的,這有點像塔利班被伊斯蘭國取代的情景,母豬教主曾經也力戰柯糞過,這也不得不佩服他了,基本上,母豬教徒攻佔看板,只是因為好玩(他們聲稱),柯糞攻佔八卦版,到萬華版散布罷免林昶左,這就很明顯具有政治動機了,而背後,可能來自特定政治人物的指令,而且有組織和系統,甚至還有文宣,聲明他們控制這個看板符合民主.
.
回到正題,我們都知道是杜奕瑾創造了ptt,那麼,杜奕瑾可不可以創造另一個ptt?
.
我想,很難.
.
正是因為討論區或社群,有其不可替代性,各有其獨特的個性和文化,這一點,不只是社群,也反映在社群人口,因此從一個地方移入到另一個地方,必然會產生「容器」問題,他可能不至於衝突,但會影響使用者意願,理論上,bbs當初也不只ptt一個討論區而已,有中山美麗之島,不良牛等等,只要找個學網下的bbs,台派人口大規模移入就行,但是,關鍵在於「習慣」,習慣使用臉書的介面是否能習慣bbs的介面呢?無論如何,必然對台派群集產生某種消耗和折損,而這些論壇之所以壯大而具有現在的規模,也都是白手起家的類型,例如巴哈姆特原本也是bbs,浮上瀏覽器介面成為一個討論區,當初,甚至兩方還試圖同步,不過漸漸地,巴哈姆特取代了巴哈姆特bbs,而成為現在的巴哈姆特,新陳代謝一番,也要花費數十年.
.
當初經營創造兩個討論區,神父也認識到了某些現實,討論區是成功做出來了沒錯,而且介面也很好,但關鍵仍在於如何吸引人駐留,神父的初衷也很簡單,那時,我還是個ptt名人,就是建立一個台灣本土的討論區,以防ptt沒落,或者被臉書綁架,神父進的第二間公司,他們有一個資訊部門做支撐,而且準備投入大量行銷費用,該資訊部門負責人甚至有打倒臉書這樣的理想,他也的確設計了一個如同linkin那樣的東西,做出個人社群融合討論區這樣龐大架構的形式,當神父被叫去說服高層,甚至臉不紅氣不喘地說,「因為玩社群的都是像我這樣的魯蛇,都沒在工作的,所以,當我們有了社群討論區以後,也會連帶著用公司的網站來找工作,創造雙贏的局面.」
.
不過,關鍵在於,我的能力並不足,我害怕擔負風險,對於資訊,神父只懂一些皮毛,而最大的危機感來自於,我無法掌握討論區的自主性,誠如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些企業想要搞社群,也是為了營利,無論是像祖克伯那樣掌握個資販售,或是藉由完全不會用臉書的客戶,服務他們,控制他國輿論來謀取自身公司的利益,其實我想這個不證自明,臉書上大多宣稱台灣商品販售,很多都是中國假網站投放的詐騙廣告,臉書上管制的仇恨言論,多是配合中共需要,小粉紅們定義的「辱華」,其他政治傾向,如統派仇恨言論,中國網軍的血洗台灣,他們基本上不管,這是明顯的雙重標準-我審查你腳下的灰塵有幾毫米,無視背後臭氣熏天的垃圾堆積,然後說,我這是在維護人們的健康.
.
記得某齣日劇有這樣的劇情,經營一個討論區的成功人士,他像朋友炫耀他怎麼營利的,他掏出手機,用管理者的名義刪除了一則貼文,因為那貼文的內容是在罵某某企業虐待勞工,接著,他的手機噹的一響,收到了一筆天價的入帳,來自於那個企業.
.
試想,如果劇中一個企業是如此,何況是有獨裁者用一個國家的資源挹注呢?
.
對於過去經營討論區的神父來說,不可能將一群支持台獨的人,移轉到兩岸交流的網站,同樣的,我也不可能因為企業的需要,而欺騙自己的粉絲,對於神父來說,我那幾萬的粉絲的優先順序,永遠比我被派發的工作還來的重要,所以神父儘管經營過兩個討論區,不過始終沒有將自己的身家性命賭下去,把我神父的臉書,用來為這個企業委託的討論區服務,賭上自己的信用,而我的能力不足,權力微小,兩方都是我自己創造的東西,但我拋棄了其中一個,成為失敗的員工.
.
因此,假使台派想建立自己的新平台,這完全是可行的,事實上,被臉書荼毒的,不只是台派群集而已,甚至連韓粉或是泛藍群集,也是高喊「民進黨控制臉書」的對象,但他們十分愚蠢,問題不再於民進黨,而是在於臉書,facebook,他們對於中文語境的使用者,基本上,採取的是放任給一群謎樣的獨裁者集團服務的商業模式,所以,他們並不是為了台灣島上任何一種思維服務,也不在乎台灣島上的每個人立場,他們在乎的模型,目前是繞著中國本位,在進行旋轉,因此,砍一個韓粉的臉書,就會刺激他們進攻民進黨,也符合他們圖利特定對象的目的,如果他們的客戶的用意,是在使台灣社會對立/分裂/混亂的話,與之目標相反的群集,也是他們利用的對象,他們也會毫不在乎的出賣韓粉或者深藍族群的利益,我們可以這麼說,不合理的言論審查,用仇恨歧視作為藉口,本身就是歧視的來源,因為他只針對你,也是製造仇恨的原因,兩方都是他試圖激化的對象.
.
所以,只有台派需要一個新平台嗎?我想,泛藍族群也挺需要的.
.
現在解決臉書箝制言論自由的問題,大概有兩條,第一條,請立委諸公或政府,效法澳洲或加拿大,對臉書的行為提出掣肘,這就是一個談判的過程,除了請他們停止言論審查以外,還有其他的解決方法,例如,申訴的機制,懲罰的機制,要知道,如果你是一個論壇經營者,你受理檢舉的人應該要和受理申訴的人一樣多,簡單來說,你有本事關多少人,就要能放多少人,如果你不能受理申訴,那就停止檢舉,只有單方面的檢舉,整體來看,就是對所有使用者進行整體言論自由的縮限,很容易淪為報復式的檢舉,這只是在出賣整體使用者的權益.
.
再來,臉書判定違規次數,基本上是不能消除的,是永久刑罰,一般討論區的處理方式,應該是限制發言天數後即可釋放,臉書則有永久案底,今天一次不合理的罪名成功掛在你身上,他就會逐步的累積,直到你的帳號消失為止,當你被檢舉辱華兩次後,第三次可能因為一點錯誤,而被整體砍除帳號,「因為你過往的罪,所以很合理」.
.
第二條,就是創建新平台的道路,這絕對是可行的,就算短時間內不可能,需要長時間慢慢培養的社群,也好過「什麼都沒有」,當然,我們現在鼓吹關閉臉書,轉移到某某社群,這絕對對台派是一個巨大傷害,因為你明年就是選戰了,現在才想放棄唯一能抵抗親中勢力的武器,說要造一個新的,根本是緩不濟急,而且可以說是自殺行為,應避免簡單思維,要就全要,不要就全不要,要移轉到新的平台,就得徹底不使用臉書,或者,只能繼續被祖到任人魚肉,連一點新平台的發想都不被允許,這些,都是因噎廢食,正確的作法是,一面保留現有的工具,一面試著養自己的,把他養大,這就是戰備物資的概念,你要打國外疫苗,也要培養國產疫苗.
.
新的社群平台,是否只能寄望私人企業?民間組織?未必,低能卡當然是個例子,不過他明顯無法容納大量的使用者,以及符合主流使用者的習慣,ptt是另一個例子,講白了,他原本是台灣學術網路的資源,以學術性質為原始目的,是吃公家飯的,不過被一群柯糞惡搞成反政府兩岸一家親的極端討論環境,這根本不正常,如果民間有免於言論審查恐懼的需求,政府在公家單位上提供一個平台,也是可以的,是說,農委會都能為了農民,架設代購平台;唐鳳也能為兩千三百萬人,設計出疫苗登記網站,為了國民的需求,為了免於恐懼的自由,政府提供一個言論自由的平台,又有什麼困難?
.
今天是為了避免被境外勢力搞言論審查,社群媒體公司搞言論壟斷,這樣成立的理由,已經具有十足的正當性.
.
至於,「社群移轉」也不是絕對不可能的事,舉個例子,比如徐閉被臉書封鎖,和被瘋狂檢舉後,她移轉到推特,而且短時間就得到龐大的受眾,比她原本的臉書還多,這是一個成功例子,和她的個人特質有關,她的粉絲願意跟隨她到另一個自己不熟悉的地方,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像神父切斷臉書去推特大概會吃土,因為推特限制了字數.
.
也不用過度擔憂,人們只能習慣於臉書的介面和使用方式,所以永遠都要被臉書所支配,人們需要的,或許只是一個新容器,比如神父過去也是ptt重度使用者,也曾一度認為,自己永遠無法戒掉ptt,不過,這其實不難,神父以前根本沒在用臉書,只用ptt,轉移的過程,中間一段時間的確不適應,不過後來很快就習慣了,現在根本沒上ptt,還怕帳號被砍了,所以偶爾會登入然後下線.
.
這始終是風險考量的問題,如果能有一個新的、合用的平台出現,那短時間內,大家說好,並且同時進入,重新創造並且迅速壯大一個新的社群,並非不可能,在對的時機,找到對的對象,遇到對的事件,大家一起往對的方向行走,就能造起一個諾亞方舟,當初川粉的靈的轉移就是一個例子.
.
不過,以現在的時間來說,冒然轉移或廢棄舊有社群,對台派來說,風險實在太大了,必然流失大量同伴,或者,找不到彼此,失去現有的影響力.
.
新的平台的要件,必然是穩定的,至少要保證存在4、5年以上,坊間過去也有想取代line或者臉書的社交軟體,但他們大概開幾個月,不會經營,就直接關閉了,這是短視近利的行銷邏輯,一開始注定失敗.與其說是社群需要龐大資源才能產生,不如說是策略問題.這就像打線上遊戲,如果我玩一個不到一年就倒的伺服器,我怎麼會捨得讓自己上去練功打怪賺錢呢?搞不好練到了一個高等帳號,馬上系統就倒了,我損失慘重,這樣的遊戲,不會有人想玩的.
.
最後的最後,神父還是要說一件事.
.
你創造的東西,來自於你自己,你吸引人的,是你的記憶,你的觀點,你的魅力,你的畫工,你說故事的能力,你的智慧,你和你的夥伴共享的,是專屬於你們的小秘密,而人與人之間所連結起來的,叫做革命情感.
.
讓我們離不開的,並不是臉書.
.
我們離不開的,其實是彼此,brother.
.
.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Weitung_Chen #使徒行者 #Jean 的贊助
.
【贊助神父的菸 尋找諾亞方舟】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梗你報新聞】2020-SEP WEEK 4 電視圈年度盛會 金鐘獎 黃金時段艾美獎 順利落幕 . ▶ 收看YouTube(單篇)影片: https://youtu.be/KS9IlVaesrI ▶ 收聽完整 PODCAST內容(長版)收聽: https://open.firstory.me/s...
「誰是被害者分集劇情」的推薦目錄:
- 關於誰是被害者分集劇情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誰是被害者分集劇情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誰是被害者分集劇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誰是被害者分集劇情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誰是被害者分集劇情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誰是被害者分集劇情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誰是被害者分集劇情 在 [心得] 誰是被害者,全劇心得(無雷+有雷) - 看板TaiwanDrama 的評價
- 關於誰是被害者分集劇情 在 講劇時辰到- Netflix 《誰是被害者》傘、死與生有劇透呀 的評價
- 關於誰是被害者分集劇情 在 誰是被害者劇情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誰是被害者分集劇情 在 誰是被害者劇情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誰是被害者分集劇情 在 [心得] 誰是被害者—懸念感強劇情環環相扣的推理 - PTT生活 ... 的評價
- 關於誰是被害者分集劇情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誰是被害者分集劇情 在 [心得] 瑕不掩瑜的誰是被害者- 看板TaiwanDrama - PTT影音 ... 的評價
- 關於誰是被害者分集劇情 在 [心得] 誰是被害者全劇雷大叔心得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誰是被害者分集劇情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宅在家裡🏡🏡🏡
就是追劇的好時刻
這次收到愛奇藝的邀請
試映懸疑燒腦台劇「逆局」
第一集就看到我的朋友有演出
警察把資料丟在桌上
撒出了三張照片
其中一張受害者就是我朋友
什麼!? 她竟然可以跟那麼強的卡司拍片真的是讓我很羨慕耶~
這部警匪追逐戲劇
有不同的分支線
講述著警察追查連續變態殺人犯
其中有一場戲
貼近台灣真實的底層故事
外籍移工的藥頭
從得知愛人去世的氣憤
到難以致信的哭泣
嘴抖又流鼻涕
害我看了跟著好傷心
最後為了死去的愛人與警察合作
朱軒洋所飾演的警察任非
相當正義感
在追逐真相和打鬥畫面
心也跟著上上下下
我想⋯這就年輕人的熱血呀🔥
周瑜民所飾演律師梁炎東
因被陷害入獄
眉頭深鎖 冷靜思考
好想知道他心裡是打什麽算盤唷!!
這部由「誰是被害者」的雙導演
再度攜手合作
犯人和受害者都有不同的立場
戲劇武打動作畫面精彩
場面豐富多元
故事劇情懸疑燒腦
真的是讓人吊足胃口
最後好想知道我朋友何時會領便當😆
逆局 Danger Zone
#逆局
#周渝民 #朱軒洋 #李銘順
誰是被害者分集劇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近期去試映看了台劇《逆局》第一集、第二集,不只超出預期還讓我讚嘆連連。
開場就能見到冷硬黑暗的監獄,場景打造上讓人彷彿能聞到裡頭潮濕的氣味,閘門一關甚至就無法見到外頭的陽光,場景精緻,氛圍到位。封閉而窒息的場景帶來了主角梁炎東(周渝民飾演)的出場,在監獄中的他,只有編號,但在外頭的世界,他是個不容小覷的角色。
祖寧真的非常久沒有看到周渝民演戲了,試映前對此也感到特別興奮。一出場那有點熟悉的氣質,卻又和角色碰撞出新生的形象,讓人一看就停不住眼,雖然我沒有看過本劇的原著小說,但周渝民站在那裡,就能感受到屬於梁炎東的心思深沉、睿智機敏。
而《逆局》的卡司非常強大,但又有一半以上都是熟面孔,主演過《做工的人》的李銘順、《返校》的曾敬驊、《第三布局 塵沙惑》張榕容,就連看守所裡每個角色都令人期待,其中飾演管理員的大鶴,自從出演過《想見你》後,就讓我印象深刻,覺得他特別適合活寶型角色,有他在的地方就很好笑,所以也不用擔心整部劇會很沉悶,有大鶴在!看守所主任甚至還是出演過《角頭-浪流連》的鄭人碩,犯人更不用說,張少懷、張書偉、廖欽亮各個都是經歷豐富的演員了。
自從看了寫監獄題材的韓劇之後,就一直很期待台灣也能夠有這樣多樣化的影視作品,沒想到今年就能看到,而且還很有氛圍,但又不會過於刻板化,這之中似乎還能聞到一些台味!打造出屬於台灣的懸疑刑案劇,沒錯!它是刑案劇喔!
不只監獄中暗潮洶湧,牢外的世界也有一樁樁連續命案,菜鳥警察任非(朱軒洋飾演)為了死者捨身犯險。不得不說的是朱軒洋一出場,只是從警車裡探頭出來,我心裡就在想「好帥!他是誰?」
他就是那個《天橋上的魔術師》的派恩啊!看《逆局》最大的感覺就像是在認親一樣,這麼好的題材、龐大的格局,竟然還有這麼多認識的演員,是真的邊看邊感動,最感動的地方是他們一個個都像是脫胎換骨了一樣,不是我曾看過的那些角色,他們在《逆局》的世界裡,活靈活現,為正義勇猛奔走,很快地就會讓觀眾跟著這些角色走(我要跟任非走,謝謝!)。
《逆局》和《誰是被害者》一樣都是由莊絢維、陳冠仲雙導演執導,你如果喜歡《誰是被害者》氛圍,肯定就能想像《逆局》,甚至能感覺到兩位導演更加兇猛的企圖心!導演們刻畫出牢中、牢外兩個世界,但卻都危機四伏、激流暗涌,陽光下、黑暗中都有人以身犯險。
而在氛圍打造上,除了畫面讓人非常有感覺外,令人意外的是音樂的部分,也絲毫沒有馬虎的跡象。觀看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想是誰做出了這麼有感覺的音樂,所以還特別看到最後,沒想到是我很喜歡的歌手蕭秉治一手打造!所以大家真的可以期待一下《逆局》的精采程度。
劇情上更不用說,主線明確、角色鮮明、敘事滑順,觀眾不需燒腦就能輕易跟上劇情!讓我們一起走進《逆局》感受一下吧!
9/3 (五) 20:00 愛奇藝國際站全網獨播
9/4 (六) 21:00 緯來電影台
逆局 Danger Zone
IG/ drama_dangerzone
#逆局
#周渝民 #朱軒洋 #李銘順
誰是被害者分集劇情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梗你報新聞】2020-SEP WEEK 4
電視圈年度盛會 金鐘獎 黃金時段艾美獎 順利落幕
.
▶ 收看YouTube(單篇)影片:
https://youtu.be/KS9IlVaesrI
▶ 收聽完整 PODCAST內容(長版)收聽: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fpdocbppqib0800zsvobvko
.
今年在疫情肆虐的情況下,不少人在家的時間變長,小螢幕的收看比例也隨之增加,意外成為電視或串流豐收的一年;不論是國內國外,小螢幕的年度盛會,台灣金鐘獎以及美國黃金時段艾美獎,分別在9月26日以及9月20日順利落幕。
.
金鐘獎方面,《想見你》和《罪夢者》皆奪下四項大獎成為今年最大贏家;有別於過去固定主持人型式,本屆採三組主持人組合輪番進行,得獎人和頒獎人有資深有新人,傳承意味濃厚,節目也十分豐富精彩。最大獎最佳戲劇節目獎,由《想見你》奪下,擊敗同樣入圍的《用九柑仔店》《誰是被害者》《噬罪者》《鏡子森林》,迷你劇集獎則是《俗女養成記》擊敗同樣入圍的《罪夢者》《糖糖ONLINE》;戲劇節目男主角,則由《鏡子森林》的姚淳耀奪下視帝,女主角則是《想見你》的柯佳嬿奪下視后;男配角方面則是《國際橋牌社》的馬力歐獲獎,女配角則是《噬罪者》的蔡淑臻獲獎。值得注意的是,會前被寄予厚望的《誰是被害者》,僅在本屆會中奪下最具潛力新人獎一項,得獎人為由現年23歲的李沐,她在《誰是被害者》中飾演江曉孟一角。
.
黃金時段艾美獎方面,則在疫情較為嚴重的美國舉辦,典禮採線上方式進行;主持人由知名脫口秀主持人 Jimmy Kimmel擔任,在開場更搞笑地把艾美獎和疫情兩字合成諧音笑話;有趣的是,現場觀眾席以紙板明星代替群眾,入圍者也全部都在家中視訊參與,家門口外燴有配置一位身穿防護裝備的工作人員手持獎盃等待頒獎。若是獎項公布沒有得獎,工作人員馬上轉身離開,讓這次的頒獎典禮更添話題和歡樂氣氛。
.
本屆艾美獎由加拿大情境喜劇《富家窮路》成為第一個在一年內四大表演類獎項拿下全部獎項的喜劇影集,也是第一個在一年內獲得全部七大獎項的喜劇或影集。另外,HBO的《繼承之戰》,迷你影集《守護者》分別獲得四個獎項,成為本屆最大贏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4歲的贊達亞,以《Euphoria》影集奪下了最佳劇情類影集女主角,是目前最年輕獲得此獎項的得獎人。
.
【金鐘獎】完整得獎名單: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C%AC55%E5%B1%86%E9%87%91%E9%90%98%E7%8D%8E
【黃金時段艾美獎】完整得獎名單: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C%AC72%E5%B1%8A%E9%BB%84%E9%87%91%E6%97%B6%E6%AE%B5%E8%89%BE%E7%BE%8E%E5%A5%96
.
.
.
大家看到這五則追蹤新聞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
.
新聞編輯:Jericho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f2HdIoWMM0Ip4VtXd35gRQ
新聞提供:影劇好有梗
https://www.facebook.com/FILMemesTW
**************
歡迎加入【 有梗電影俱樂部 】臉書社團,不錯過任何電影實體聚會與活動喔!(需回答問題審核)
.
也別忘了按讚追蹤更多不同平台內容唷!
📣 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 YouTube:http://pcse.pw/9ZNYT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新聞 #電影 #影視 #梗你報新聞 #金鐘獎 #艾美獎 #電視 #影集 #誰是被害者 #想見你 #守護者 #贊達亞 #goldenbell #primetimeemmy #award
誰是被害者分集劇情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Netflix冠軍新劇《青春紀錄》,梨泰院Class之後最好看的追夢影集!
🔥朴寶劍竟然不被看好會紅?家人甚至還拿肉丟他要他別再做夢?
🔥必看影集4大劇情線解析:夢想、親情、愛情、友情一次告訴你!
以韓國的演藝圈為舞台,《青春紀錄》敘述了幾位26歲的青年逐夢的過程;三位主角分別是由有『國民弟弟』稱號的朴寶劍所飾演的模特兒/演員『史慧峻』,以《寄生上流》揚名國際的朴素丹所飾演的化妝師『安正河』,以及由邊佑錫所飾演的富二代演藝圈新星『袁楷效』。
這部影集相信對於許多剛踏入社會不久的新鮮人來說應該會很有共鳴,也會對劇中描繪的各種職場、人際關係、家庭關係的挑戰感到心有戚戚焉,更讓觀眾能一窺南韓演藝圈的秘辛。如果要快速形容一下《青春紀錄》的話,我們會說它有點像是輕快浪漫版的《梨泰院Class》,或是演藝圈版的《未生》。
這部影集的節奏拿捏得很好,雖然是以追逐夢想為主題,但卻花了很多的時間描繪主角們的心路歷程,並且在劇中出現了不少的反差,例如兩位小學同窗的男主角們,他們的出身背景、貧富差距、家庭教育、乃至於價值觀、與個性都有著很明顯的不同。而這樣的對比讓觀眾能從幾乎相反的角度來看待『夢想』對於不同人的意義。另外劇中角色雖然很多,可是每個人都起了關鍵的作用,更加襯托出幾位主角鮮明的個性。
今天的節目我們想要解析一下這部我們非常推薦的影集裡的四大看點,分別是:『夢想』、『親情』、『友情』、以及『愛情』,讓你在追劇時能夠更快進入狀況!在繼續看下去之前請先訂閱頻道並且按下小鈴鐺,也歡迎到各大Podcast平台上搜尋『那些電影教我的事』,聽我們聊更多的《青春紀錄》喔!
-----------------------------------------------------------------------------
【雖然是精神病】
《雖然是精神病:3大劇情線解析》 ⇨ https://youtu.be/Xegxy39GCr0
《雖然是精神病:6大童話的真相》 ⇨ https://youtu.be/ec_Sc-USFYU
《魔女的服裝密碼》 ⇨ https://youtu.be/gRJk4hEz0Ok
《魔女的服裝密碼 Part 2》 ⇨ https://youtu.be/wG5O2f-DUWI
《ep.7-8童話與歌曲解析》 ⇨ https://youtu.be/mKa7eGYoqk0
《ep.9-10解析與未來預測》 ⇨https://youtu.be/Ze3gQOAzIWs
《魔女的服裝密碼:再加碼》 ⇨https://youtu.be/wG5O2f-DUWI
《ep.13-14被打臉的預測》 ⇨https://youtu.be/KghKZ3VcCUs
《都熙才同人誌》 ⇨https://youtu.be/NA_RIYQjDSs
《完結篇》 ⇨https://youtu.be/SZ72oZor-j4
《尚泰哥的大人智慧》 ⇨https://youtu.be/W96ALwRnMsw
【愛的迫降】
《愛的迫降》 ⇨ https://youtu.be/RUy_axd4CHU
《愛的迫降:徐丹具承俊深度解析》 ⇨ https://youtu.be/680GHj0QtRc
【梨泰院Class】
《梨泰院Class:前10集深度解析》 ⇨ https://youtu.be/hpQKSKkIuho
《梨泰院Class:10大金句》 ⇨ https://youtu.be/1SdyP0fL1LU
《梨泰院Class:結局大解析》 ⇨ https://youtu.be/mkFkXW4VXJs
【惡之花】
《惡之花:深度解析》⇨ https://youtu.be/oQo2Eko61Yg
《我們與惡的距離:完結》⇨ https://youtu.be/HONNZ5TKYUA
【誰是被害者】
《誰是被害者:7大懸案解析》⇨
《誰是被害者:3大角色解析》⇨ https://youtu.be/jsQqS-Sn1iM
【想見你】
《想見你:時間軸解密》 ⇨ https://youtu.be/2DbhUIwAtz8
《5部不輸想見你的穿越神片》 ⇨ https://youtu.be/RFt1fJkIZF4
《李子維完美情人5大招》 ⇨https://youtu.be/WrvRWCmvswk
【夫婦的世界】
《夫婦的世界》 ⇨ https://youtu.be/EPxyONGlI4g
《夫婦的世界:離不開渣男的4個原因》 ⇨ https://youtu.be/gqo-VKMxQx8
《夫婦的世界:婚姻的3種狀態》 ⇨ https://youtu.be/tN-_nJuPmL8
《夫婦的世界:夫婦的世界vs.福斯特醫生》 ⇨ https://youtu.be/9h8swaEHRtk
《夫婦的世界:13&14集深度解析》 ⇨ https://youtu.be/TqEIkyKwHt8
《夫婦的世界:完結篇》 ⇨ https://youtu.be/PyaNOMFBhAM
#青春紀錄
#Netflix
#RecordOfYouth
誰是被害者分集劇情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整部影集裡最棒的角色,其實是哥哥文尚泰!快來看他的『大人學』吧!
🔥你知道尚泰哥有4大家規與4大智慧嗎?還有好多的人生小叮嚀喔!
🔥親親比吵架好!道歉要看著對方!辣椒素會拉血便!影片分享尚泰哥好多實用的智慧喔!
不知道你對於《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的結局還喜歡嗎?我們覺得編導在角色的刻畫上,做了非常完整的梳理。其中,第二男主角文尚泰的成長歷程,就讓我們特別地感動。尚泰雖然心思單純,但也因此能夠用開放的心態來認真學習,也因為疾病的關係無法清楚地辨別表情來察言觀色,讓他想到什麼就說出口,時常無意間在眾人面前突破盲點,就像是《冰雪奇緣》裡的Olaf一樣,有種莫名的智慧。
而熱愛恐龍的他,雖然就像劍龍一樣是最無知的,但卻充滿了力量。同時,他也最喜歡看《小恐龍多利》的卡通,期許自己像是包容又善良的高吉童,照顧著身邊的人,成為一個真正的大人。所以在今天的節目裡,我們會分享尚泰哥的家規、人生智慧,以及他在生活中的小叮嚀,讓我們跟著尚泰哥一起成為理想的大人吧!
我們在Podcast上也有聊很多這部影集的內容,歡迎收聽喔!
【Podcast 收聽資訊】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fZIWpl
Spotify:https://spoti.fi/2BGZ4Nx
Castbox:https://bit.ly/2CMjgy8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2BeuhrA
SoundCloud:https://bit.ly/2BhmAkh
SoundOn:https://bit.ly/2CD0edl
-----------------------------------------------------------------------------
【雖然是精神病】
《雖然是精神病:3大劇情線解析》 ⇨ https://youtu.be/Xegxy39GCr0
《雖然是精神病:6大童話的真相》 ⇨ https://youtu.be/ec_Sc-USFYU
《魔女的服裝密碼》 ⇨ https://youtu.be/gRJk4hEz0Ok
《魔女的服裝密碼 Part 2》 ⇨ https://youtu.be/wG5O2f-DUWI
《ep.7-8童話與歌曲解析》 ⇨ https://youtu.be/mKa7eGYoqk0
《ep.9-10解析與未來預測》 ⇨https://youtu.be/Ze3gQOAzIWs
《魔女的服裝密碼:再加碼》 ⇨https://youtu.be/wG5O2f-DUWI
《ep.13-14被打臉的預測》 ⇨https://youtu.be/KghKZ3VcCUs
《都熙才同人誌》 ⇨https://youtu.be/NA_RIYQjDSs
《完結篇》 ⇨https://youtu.be/SZ72oZor-j4
【愛的迫降】
《愛的迫降》 ⇨ https://youtu.be/RUy_axd4CHU
《愛的迫降:徐丹具承俊深度解析》 ⇨ https://youtu.be/680GHj0QtRc
【我們與惡的距離】
《我們與惡的距離 (無雷)》⇨ https://youtu.be/B-87R84vbk4
《我們與惡的距離:完結》⇨ https://youtu.be/HONNZ5TKYUA
【誰是被害者】
《誰是被害者:7大懸案解析》⇨
《誰是被害者:3大角色解析》⇨ https://youtu.be/jsQqS-Sn1iM
【想見你】
《想見你:時間軸解密》 ⇨ https://youtu.be/2DbhUIwAtz8
《5部不輸想見你的穿越神片》 ⇨ https://youtu.be/RFt1fJkIZF4
《李子維完美情人5大招》 ⇨https://youtu.be/WrvRWCmvswk
【夫婦的世界】
《夫婦的世界》 ⇨ https://youtu.be/EPxyONGlI4g
《夫婦的世界:離不開渣男的4個原因》 ⇨ https://youtu.be/gqo-VKMxQx8
《夫婦的世界:婚姻的3種狀態》 ⇨ https://youtu.be/tN-_nJuPmL8
《夫婦的世界:夫婦的世界vs.福斯特醫生》 ⇨ https://youtu.be/9h8swaEHRtk
《夫婦的世界:13&14集深度解析》 ⇨ https://youtu.be/TqEIkyKwHt8
《夫婦的世界:完結篇》 ⇨ https://youtu.be/PyaNOMFBhAM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
#Netflix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誰是被害者分集劇情 在 講劇時辰到- Netflix 《誰是被害者》傘、死與生有劇透呀 的推薦與評價
Netflix 《誰是被害者》傘、死與生有劇透呀,未看者可以離開。 ... 結局那集的"正/負能量對比"相當精彩,為整個故事大部份劇情以陰暗面為主帶來希望和愛. ... <看更多>
誰是被害者分集劇情 在 誰是被害者劇情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臉書熱榜▻https://goo.gl/3FtkKq.谁是被害者_百度百科《谁是被害者》是Netflix出品华语剧集,由庄绚维、陈冠仲执导,张孝全、 ... 谁是被害者分集剧情. 编辑. 1-5 6-8. 第 ... ... <看更多>
誰是被害者分集劇情 在 [心得] 誰是被害者,全劇心得(無雷+有雷) - 看板TaiwanDrama 的推薦與評價
提醒,以下文長~~~
先說說無雷心得。
整體而言,《誰是被害者》是我會推薦給朋友的戲,題材夠黑暗,演員表現精彩到位,劇
情探討的層面廣,在運鏡、製作、及畫面的精細程度上是讓我嘆為觀止的,畫面流暢度高
到每集都像是一部電影的預算(眾多幾乎能認得的演員也是不間斷的驚喜),前三集無可
挑剔,結尾收的也很完整,整體中上,讓人會一直想看下去。(連假一次上架真是太邪惡
)
但是,這部劇很像一台車,一開始很衝很猛,像是在隧道裡行駛,忽明忽暗的燈是給觀眾
的線索、命案現場跟驚悚畫面,這些搖晃不明製造了懸疑感,讓觀眾共同動腦又不會因為
一頭霧水而放棄,光是看亞斯伯格症的鑑識官方毅任操作各種機械和採證手法就令人目不
轉睛,探究案件真相所營造出的緊張感張力十足,再配上冷酷嗜血的記者徐海茵、衝動暴
躁的警隊隊長趙承寬,這三人的碰撞在現實世界大概會是場災難,但好在編劇加了堪稱劇
中最佳配角的警察小廖,時不時的碎念和無力感表現得很真實,讓這些看似離觀眾很遙遠
的命案,能有相當在地的連結感。
只是,從第四集開始,因為要回顧並串起人物間的連結,整體節奏速度隨之放慢變得小悶
,到了最後兩集,本應是曲折離奇的山路(誤),當幕後推手出現且表明了這一切的原由
時,卻反而降低了讓人屏息已久的衝擊感(這部份個人認為是口音和最後的人設),那就
像是你深吸了一大口氣準備衝過終點,卻無法暢快地喊出來,尤其這個不痛快感讓最後兩
集跟前三集比起來,張力就顯得弱很多,就算幕後推手演得再用力再猙獰,卻撞不進我這
個觀眾的心裡,最後,只能淺淺吐氣,順順看完整部劇。
其實細看起來,這部劇有些小細節並未交代清楚,但不影響觀看品質,整體還是很順暢地
運作到結局,作為推理懸疑劇而言表現不俗,眾多演員的精采表現足以撐起無須言語的沉
重和相互理解,那些滄桑的眼神我覺得能從螢幕中透出難以言喻的故事,是歷練成就了這
些人物的鮮明特質,也是曾經發聲卻不見光明的苦澀,在幽暗裡他們只渴求被聽見,而不
是被忽略。
以下是有雷心得,一樣文長,請小心服用。
我暫且分成三個部分來寫心得跟劇情:案件、釐清、自殺/活下去
案件
整理了一下,劇中的案件據李雅均所說都是「完成遺願」(劇中用到蠟燭讓我一直想到《
返校》,題外話XD),所有自殺者的共同連結是醫院的自殺防治中心,李雅均透過接力方
式讓不同人去完成別人的願望,大致上來說是這樣:
第一位溶屍案—原以為是過氣歌手蘇可芸,實際上是認同自己為女生的游誠皓
第二位自焚案—原以為是要揭發黑心建設公司的業務張聰健,實際上是蘇可芸
第三位倉庫案—業務張聰健,替眼盲木雕家莊秉榮向世人展示作品
第四位浮屍案—原以為是多年前殺害工頭所以要贖罪的劉光勇,實際上是莊秉榮
第五位墜屍案—原本應該要跳樓自殺的劉光勇,在車站就被警察攔住,改成在家裡上吊自
殺但未成功,被送進醫院後遭李雅均注射吩坦尼致死,之後屍體被偷,從安光護理之家隱
密的十樓病患黑房被丟下,手上戴著周洋的辨識手環,劉光勇的死替周洋揭發了安光的違
法,整個循環結束。
釐清
案情到這邊,看似都沒有關聯的這些人,是因為曾經想自殺但未成功,所以他們錄製了影
片表達他們曾經不被重視的過去,最後出現的江曉孟在李雅均自首後便是最後一位自殺者
,曉孟要完成媽媽的遺願所以選擇在他們一家人擁有共同回憶的海邊,跳下懸崖試圖自殺
。
而在三年前死亡的周洋,正是因為在護理之家當黑工的李雅均而拉起後面這整串自殺案,
周洋想要舉發安光超收病患違法,卻因為無能為力想要跳樓自殺,於是,李雅均所說的「
有些人,死了比活著有意義,我是幫他們找到死的意義」、「死是可以產生價值的」,便
是她讓周洋服藥死亡、說服自殺防治中心的這些自殺未遂者,可以藉由死亡讓自己被看見
、被聽見,這個幕後推手在趙承寬看來是個瘋子(不得不説,他冒出的「視頻」這兩個字
讓我理解不能),但是,「自殺」這個看似剝奪生命的自私行為,是否真的完全錯誤?
這讓我想到,有時候我們在新聞媒體上看到的「極端激烈手段」,是不是正因為他們無論
怎麼做、怎麼努力都仍被打壓,走投無路之際最後只剩下這個方法替自己發聲,即使知道
不一定能夠讓願望成真,可是他們真的好累,卻依舊被踐踏、看不到希望,他們當然可以
「選擇」活著,但是,找不到理由活著的時候,自殺會不會也是一種選擇?我們沒有看見
他們努力了多久,怎麼能輕易就說這他們不負責任?
我還記得在學校上課時,老師問了大家一句話:「你們覺得,為什麼個案有自殺的念頭?
」,當時的個案面臨失業、身體健康每況愈下、家人離棄等,他每一天都不知道自己為何
在這裡、要做什麼、又要往哪裡去,在所有條件總結之下,加上社福機構流程延宕的關係
拿不到補助,讓他某一天就決定自殺了,因為他再怎麼做都看不到明天,還能夠撐多久?
這裡延伸到劇中的「拉他一把」,如果自己能夠消失或者進而讓別人發現他的存在的話,
是不是就是李雅均口中的「價值」?正因為無望感跟無助感籠罩,這是他僅能有的、為自
己做的最後一件事情。
扯遠了,李雅均貫徹到最後的「愛他,就要幫他」(抱歉但我真的一瞬間閃過「愛他,就
不要拋棄他」,領養不棄養XDD),之所以讓她最後跟徐海茵對話時啞口無言,是因為她
認為周洋的正義伸張了,然後呢?徐海茵的那句「如果周洋還在,妳就不會在這裡了」讓
她徹底無法辯駁。
自殺/活下去
所以顯而易見地,強烈的對照組是李雅均跟徐海茵,前者認為死亡可以滿足生前願望,後
者認為活著才能找到希望,徐海茵的轉變我覺得在劇中描寫得很深刻,即使篇幅不多但拳
拳到肉,她曾經是自殺的「被害者」,她的車窗即使在下雨天也總是會留縫隙,她無法苟
同自殺行為,卻在自己的工作中無意間成為了渲染案件的一份子,那份衝擊讓後來的她不
再為了追新聞用盡手段,她跟李雅均之間像是選擇的兩端,其實都沒有對錯,都無法對彼
此下定論。
生命的選擇權在方毅任看來是個人自由,但這個問題回到曉孟身上他卻無法輕易給出回應
,換句話說,這部劇利用不同案件和角度讓觀眾思索「自殺」這個相對於法律層面,更多
的是跟道德之間的相衝突情境,這些情境在陰暗角落裡或許尚待被發現、或許需要一雙援
手、或許只是希望聽到一聲對不起,因為在他們的絕望裡,就連願望都顯得奢侈,都顯得
「生」與「死」不是選擇,而是出路。
--
只是想要寫點什麼,僅存文字。
https://simplemurmur.wordpress.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5.187.14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wanDrama/M.1588686062.A.029.html
然後警察或記者就會聚焦在莊秉耀,進而追查或追蹤他,
他如果一直沒辦法拿出木雕作品就是有問題,
或者像劇中,他們直接殺進莊秉榮家中發現真相。
木雕倉庫算是體現了「展示」這個概念~
畢竟現在很容易前幾集tone調不對就想換劇了
如果沒有用這樣的手段,好像大家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才會總有OO法、XX法,可是他們再也看不到了
不過我覺得李雅均的人設不論是不是印尼籍,
都不構成「黑工」這個議題的討論點(因為台灣人仍有可能是黑工)
所以就算真的要有這個設定,仍可以修改得更好。
不過,的確她可以就隱身在角落,尋找更多有共同意念的人,
警方也拿她沒辦法,這點我無解XD
(還是投案後可以被遣返回印尼?)
g大說的,我覺得有自殺念頭的人,他們的自我懷疑、困惑的點太多了,
他們當然也可以反駁,說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從陰霾中站起,
不是每個人都能用那麼微弱的呼吸生存下去,
所以,我同意徐海茵的說法,因為那是她走過的路,
可是不一定能夠說服所有人。
對於這個人設我真的不太懂,陸配應是口音問題XD
因為這些案件會有一種回饋感:「我的想法是對的,因為很多人都想自殺只是不知道方法」
且曉孟也不是她的誰,她如果單純只是想讓世人發現周洋跟安光,
的確可以到曉孟就收手,但現身就顯得沒必要,
因為,如果她真的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沒有錯,何不找下一個人就好?
真的是很沉痛的呼喊,
他即使知道了所有鑑識手法可以推測別人,
卻把曉孟跟媽媽推得越來越遠。
推台劇題材的變化,帶出各種面向讓人省思。
似乎台劇還是走溫馨結局比較多,
像《與惡》的「希望就在雲後面」。
但以我個人的話,
完全黑暗的結局說不定更符合整部劇的調性,
例如劉光勇妻子的懷孕就有些跳tone,我反應了幾秒才意會過來。
但又說回來,前面這樣的開展要怎麼收尾是一大難題啊~
因為周洋無力揭發,所以要透過他的死亡來產生價值,
而這個價值是因為有很多跟周洋一樣的人,
那就剛好,他們一個串一個,
可以吸引警方注意又可以「幫助」他們完成願望,
最後就真的實現周洋當初的呼喊。
但是李雅均在完成周洋遺願後是否就要收手,
我覺得有討論空間XD
推算起來,她在注射前應該有算好效用發作時間,
所以效用邊發作,火也在沿著引線準備燒起來,
最後她死掉,火就開始燃燒身體,
不過看起來這很痛苦啊~~,
最後還是算竄改證據啦,跟一開始一樣,
可是方毅任就能理解為什麼他會這樣處理
我只記得蘇可芸大叫著在點火,
個人猜測,蘇可芸會不會像游誠皓一樣有算好時間,
不然自焚這個方法也太痛...
比較同步的只有四腳亭車站那邊
不過方毅任有說到是「我以為我成立一個家庭」,
所以他可能也做過什麼努力想要跟別人一樣吧。
最後兩集畢竟要收尾了,
再塞進外籍移工這個人設真的只能輕輕帶過,
可是偏偏她又演得這麼用力,
所以跟前三集比起來,這個帶入感有些突兀,
我看得面無表情(囧
可是她自己不會成為被害者,
也就是說,她沒有遺願,她不會死亡,她只是「教唆者」,
她希望安光被揭發,僅此而已~
但她投案是為了讓方毅任去找曉孟這點是說得通的。
偏向有好結局/有改變/有希望的下一代等等,
不然會被說是不是在鼓勵自殺,
好像觀眾看戲時都不會自己思考似的。
只是我想說,如果編劇選擇讓李雅均消失,
觀眾會不會氣死XDD
很多事情不說,不代表不存在,
好像這些「見不得人」的事情一講出來世界就會毀滅,
批評別人很容易,但這社會需要的是更多反思。
願意有更多編導去著墨多元議題我覺得很棒,
激起討論才有溝通的可能,哪怕這些溝通很尖銳,
只是,往往願意去看、理解這些劇的,都不是當事人XD
(就像「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 編輯: simplemurmur (42.75.188.224 臺灣), 05/25/2020 21:43:1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