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穿越故宮大冒險】
【每一件古物都藏著靈魂,精彩的故事手法帶你穿越時空貼近它】
所附推薦文是部落格時期我就認識的格友、直到現在仍保持聯絡的好朋友(鄭宇樑老師)所撰。
我覺得鄭老師點出了作者鄭宗弦如何引導年輕讀者透過閱讀來深入故宮堂奧之絕妙手法,以體驗與古物深刻相遇的妙趣。
特別是,疫情期間,我們還可以透過網路來參觀故宮呢!
此書絕對是最棒的導覽,能引發孩子滿滿的好奇心,忍不住想進入遙遠陌生的時空裡一探舊器物的演進與相關的歷史脈絡。
想穿越時空近貼近(翠玉白菜) (肉形石) (毛公鼎) (蓮花式溫婉) (谿山行旅圖)透視古物之靈嗎?
來看看鄭老師的推薦文。
此外,這裡有介紹這本書的精彩短片: https://www.facebook.com/globalfuturefamily/videos/529996108022846
【從閱讀學習參觀博物館的素養】/ 鄭宇樑 老師
一大群人跟著隊伍魚貫的走進展場,面對著牆上的文字說明,似乎是有看沒有懂,就匆匆走過,只有少數一兩個有耐性的人會停下來,稍微看了一下。
到了展示區,就更有趣了,有人東張西望,有人認真看說明,有人交頭接耳 ……,如果展區允許拍照,有的人甚至會拿起相機猛拍。
不過,也有一群人會參加團體導覽,或是借用語音導覽,戴上耳機,佇足在作品前聆聽解說並仔細的觀看。
相信,有參觀過博物館的人,對此情景必不陌生。只是,更多的情況是:走著走著,就會看到有一群人坐著休息。
究其原因,有的是累了,但更可能的原因是:看不懂,覺得有些無聊。
這情況可能不是「假文青」逛博物館的結果,而是有些人真的不知道要如何進行參觀。如何才能進行一趟深度的文化饗宴之旅?
如何才能入寶山而不空手歸?既然花了時間到博物館,就要好好把握學習的好機會。
現今強調的素養教育,應該包含增益人生內涵元素的學習,而不只是閱讀理解這一部分而已。
沒錯,參觀博物館(或展覽)也是需要學習與素養的。鄭宗弦老師所創作的「穿越故宮大冒險」系列,恰可作為讀者對故宮文物鑑賞的指南與入門書。
透過鄭宗弦老師在書中生動的介紹,讀者們可以了解到,每個古文物背後都有它的故事,有創作的人、特殊事件、時代背景與特定場域等等,許多細節都是可以進一步探究與學習的。
例如在《快雪時晴帖神乎其技》這集中,介紹了不少「如何看展」的眉角:看〈宮樂圖〉,可神遊其中,聽音樂與品茶;看〈百駿圖〉可以「進到畫裡」騎馬,甚至和馬進行互動……。
只要加上想像力,就可以有內心戲,和展品進行「對話」,有所「交流」。
此外,鄭宗弦老師也在這集,說明了毛筆字如何執筆與欣賞的技巧。最強的,莫過於宗弦老師能將史實與軼事,透過虛擬的故事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寓教於樂,讓讀者大眾不知不覺中獲得學習與成長。
我們可以在參觀博物前做好功課,或是在看完博物館後,買當次的導覽手冊,回家後再深入的探究。無論用什麼方式,參觀只是一個起點,只要能從文物的史實、創作者的軼事觸發更多的好奇,就是博物館學習的目的之一。
鄭宗弦老師說過:「古物有靈。」能和古文物相遇是一種緣份,如果看倌能品味創作者當時所下的工夫,甚而心嚮往之,古文物創作者倘若有知,必無憾矣!
想從閱讀學習參觀博物館的素養,就從閱讀鄭宗弦老師所創作的「穿越故宮大冒險」系列開始吧!
【書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2974?sloc=main
【線上故宮文物展】
https://theme.npm.edu.tw/npmonline/
調鼎妙手 在 潘映竹 竹竹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和大家分享一件最近超酷的體驗😎
前陣子某天去上節目時,在節目上遇見沈瑞斌中醫師,當時就聽聞他是大名鼎鼎的「社團法人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理事長,光是靠中醫針灸的超高技術,就拯救了千千萬萬個女性同胞最在意的”面子”問題🥺舉凡臉部輪廓不明顯、臉部鬆弛、法令紋魚尾紋、大小臉不對稱、嘴邊肉雙下巴、甚至到顏面神經失調⋯等等,都能靠著沈醫師的妙手得救!聽到種種神奇的案例,我這個超有冒險家精神的好奇寶寶肯定要親自來去體驗一下呀!當時留了聯絡方式之後,很快的就預約到「麗馨中醫診所」進行我的美顏針灸初體驗囉~~🥳
一到診所後先和沈醫生進行了諮詢,我只能說沈醫師真的是太專業了!!光是和他進行對談的過程中,他就立刻發現了我最在意的問題:講話時嘴巴會有一點點歪歪的😕他說這是因為我兩邊嘴角肌肉使用的力量不一樣,加上我的右臉也比左臉來得大和下垂一些,造成兩邊的臉頰肌肉使用慣性長期不平均,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問題發生。但他也告訴我其實很多人都會有左右大小臉的問題,要我不要太擔心,因為透過他的面部針灸絕對能夠有效的改善!!
接下來就開始進行扎針啦~說真的臉部的針灸我是第一次嘗試,但意外的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耶!基本上不會有什麼痛感,只會在某些穴位有些痠痠的感覺,因為這些針比頭髮還要細,所以怕針的人也可以完全不用擔心~~✌🏻
針完之後我的右臉立刻縮小了一公分!!嘴邊肉和雙下巴也變得不明顯了!只能說效果真的讓我太滿意了啦~~🤩超級推薦大家來嘗試看看,不用靠醫美也能擁有小V臉😍
#社團法人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
#麗馨中醫診所 #承新中醫診所
#沈瑞斌醫師 #針灸拉提
#美顏針 #美容針
#小V臉 #針灸美容
#親電預約 #預約制
#大小臉不對稱
調鼎妙手 在 杰朗仕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追求極致的比例分割之美 紫砂壺中的強迫症患者:筋紋壺
筋紋紫砂壺造型,是傳統紫砂三大造型門類中最具有形式美感的一類。同時也是極具代表性、形制豐富、影響很大的門類之一。它的造型創作理念主要是依照植物瓜果、花瓣的筋瓤和紋理,經提煉加工,將其形態進行規則化,並進行藝術抽象的變形與誇張,創作而成的一種紫砂陶器造型。
筋紋紫砂壺結構精確嚴格,其特點是將形體分作若干等份,把生動流暢的筋紋組合於精確嚴格的結構之中,形成一個完美、和諧的整體。筋紋規則講求紋理組織等分勻衡,齊整協調,線條順暢,自然明快,具有強烈的節奏韻律美。
筋紋常見有三、六、八、九、十二、十八、三十六瓣之分,可縱橫變化分割,亦可作回旋處理。一件成功的筋紋器紫砂壺,其筋紋隨著造型形體的變化而深淺自如,筋囊線條紋理清晰,製作精工,口蓋准縫,任意調換壺蓋的方向合到口上,都很滑爽吻合。
據史料記載,紫砂筋紋器型制殘片最早見於宜興丁蜀鎮羊角山古窯遺址出土器皿,歷經宋、元及明代早期無數陶工的開掘,並逐漸演變,始成雛形。明代中期,以時大彬、李仲芳、陳仲美、徐友泉等制壺大家為傑出代表人物,將筋紋造型紫砂壺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壺聖時大彬像
明代時大彬被紫砂界譽為「紫砂巨匠」,是百年不遇的制壺奇人。其於明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創制了「玉蘭花六瓣壺」,並於底部以行書刻款「萬曆丁酉春時大彬制」。此把「玉蘭花六瓣壺」蓋鈕如花蒂狀,逐漸延伸至壺肩壺身上部,氣勢飽滿,渾圓如玉。花蒂下逐漸展開花瓣至壺腹處膨脹至極,給人以心靈的震動。壺足亦呈展開狀,壺嘴壺把如花莖延伸,自然和諧,成完整玉蘭花狀。成為了明代紫砂筋紋器的傳統經典之作,也是目前存世的時大彬作品中的筋紋器的代表,歷來為後代藝人仿造,成為楷模。
時大彬 玉蘭花六瓣壺
時大彬的兩位高足李仲芳、徐友泉亦為筋紋器高手。李仲芳的「瓜菱壺」從壺鈕至身至腳,均為筋紋,於變化中求統一協調,為紫砂筋紋器的發展作出了卓著的貢獻。徐友泉的筋紋紫砂壺,後人喻其「變化其式,畢智窮工,移人心目」,他的「仿古盉形三足壺」,從仿青銅鼎造型入手加以改型,以三瓣凹凸筋紋線自蓋至身再至足,簡練大方,古樸雅正,既保持了青銅器的美感,又將紫砂泥料質樸優雅的特性發揮到極致,開創了紫砂筋紋器的新風尚。
徐友泉 仿古盉形三足壺
處於同一時期的另一高手陳仲美,亦是製作紫砂筋紋器的妙手之一。他的仿古作品「束竹柴圓壺」,以殘竹束柴組成壺器,用竹枝胥出為嘴,壺身捆竹中央高出一截作為壺鈕,把由拗竹枝節彎曲成型,壺身捆竹處理豐富自然,姿態百出,平實中見素雅,象形中見質樸,是紫砂筋紋器中較早出現的花貨塑器形作品。
紫砂筋紋器沿至清代,隨著時尚習俗的改變而改變型制,包括方型、圓型、自然型、筋紋自然混合型,筋紋自然方型混合型等多種形式。「菱花」、「合菊」、「半菊」、「菊形」、「葵式」等為常見形式。無論是方型、圓型、混合型,均用筋紋組成線條,蓋與口瓣瓣相吻,筋紋表達從蓋頂端放射到蓋口,再舒展過渡至壺體,直至壺底,貫通一氣。瓣面大小如一,腴而不腫。轉角鈍而不圓,呈現出勻稱豐腴的寶相。
清代初期的制壺大師陳鳴遠既是位製作紫砂花貨塑器的大家,製作紫砂筋紋器作品亦是大妙手。他製作的筋紋器作品「四足方壺」即是仿古代青銅盉而成,外鼓的四楞形壺腹是完整的筋紋器形狀,而下部的四柱形細足,與壺腹上部口徑及蓋面的變化,已不是筋紋器造型,至於嘴與把一為直嘴形,一為玉龍形,及壺鈕變異為橫橋梁如意形,又與壺身的筋紋狀形成鮮明的對照,既誇張而不失古意,是一件演化變異的筋紋器佳作。
陳鳴遠 四足方壺
清代中期,邵大亨的「八卦龍頭一捆竹」的出現,將紫砂筋紋器的創作推向了一個嶄新的高度,是紫砂筋紋器傳統經典的傑出代表作品之一。此壺創意深邃,立意鮮明,極富中國傳統文化意韻,將易學哲理巧妙地構思於紫砂壺上。壺身至壺足由細竹組成,工藝嚴謹,意境自然,凹凸有致,錯落大方,筋紋特徵十分明顯。壺蓋面及壺底由陰陽八卦圖案組成,陰陽太極鈕端立壺中央,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壺流、壺把飾以飛龍形狀,制技精美,繁簡疏密有致,顯示了壺藝家的技藝和文學修養。如果說陳鳴遠及清初作品打破了筋紋器原有的格局的話,邵大亨的「八卦龍頭一捆竹」更是匠心獨運,發展了筋紋器的型制理念。
邵大亨 八卦龍頭一捆竹壺
民國時期紫砂筋紋器代表人物為王寅春。他自三十年代後期起開始創制紫砂筋紋器茗壺新款,其作品嚴謹工整,規矩挺括,風格簡練,一絲不苟,是近代傑出的製作紫砂筋紋器代表人物之一。特別是後期創作的「裙花提梁壺」,充分發揮其技藝特點,以精而巧,精而小,精而雅的特色,既莊重古樸,又飄逸優美,清秀端麗,別緻獨到,成為王寅春創作生涯中最成功的紫砂筋紋器經典作品之一。
王寅春 裙花提梁壺
當代紫砂藝人對紫砂筋紋器創作亦情有獨鍾,對前人紫砂筋紋器的造型理念,設計風格進行了系統的研究與繼承,並融入了更多鮮活的、具有時代特徵的元素,使得紫砂筋紋器得以繼往開來,不斷的推陳出新
曹婉芬 菱瓣壺
紫砂筋紋器形態多姿優雅,講求淳樸逸秀的藝術風格。所選泥料精細考究,方能與成品相得益彰,展現出紫砂筋紋器的獨特神韻。紫砂筋紋器設計上要求線條寬容得體,線面轉折明確,體態形象生動,流暢自然,委婉曲折,彰顯出了紫砂藝術的獨特魅力與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