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而浦冷凍櫃實機來啦
#放我的生鮮團超剛好的啊
開這檔冷凍櫃團時,我就開宗明義地說,這是我為了之後能輕鬆跟我的生鮮團所開的,因為自己想買,順便揪大家一起,同時提醒之後的生鮮團因應疫情,會很熱鬧,想跟的先準備好裝備。
今天收到實機後,我迫不急待把手邊的庫存整理進去,一放我真是爽到快要跳起來,#根本就是為我的團購量身打造的冷凍櫃啊!一層一品牌,簡直就是完美專櫃的概念,而且放進去超剛好的,讓我這收納控真是感動哭,有興趣的務必點開照片看一下這療癒的畫面!
開賣後陸續有人提問,我把一些重要的問題跟答覆整理在下方,給大家一次看清楚喔!
#安裝需要什麼條件
這台機子的散熱是做在左右兩側,只要左右各留 10cm 空間就可以囉,背可以直接貼牆。。
#電線有多長
150cm,若不夠長請買有過熱斷電裝置的延長線。
#電壓是
110V,用一般插座即可。
#有失溫警報功能嗎
有!而且是會逼逼叫的那種,超棒!
#這是變頻的嗎
是定頻的, 一年電費差一百多塊。變頻一台貴好幾千喔。
#一個月的電費大概多少
150元
#壓縮機會很大聲嗎
我今天裝了到現在,真的沒有特別聽到什麼聲音耶,但每人對聲音的感受不同,家裡的聲音環境也會不太一樣,這就有點主觀了,只能提供我個人的感覺給大家參考喔!
#可以自己決定開門方向嗎
可以,在下單時於備註欄註明即可,如果是送到了才說要改,就會收 1200 元的費用。
#現在下訂大約何時可來安裝
北部3-5天,南部2-3天,星期日不配送。
不過因疫情影響,北部物流配送吃緊,如真的有延誤還請見諒,但一定會盡快安排,#應該都能趕上舒康雞下週三的團到貨啦!
#請問把手高度
地上到下手把約138 公分;地上到上手把約158公分。
其實我本來擔心這個把手對小個子的人來說有點高,今天師傅來安裝時,我才知道 #可以不裝把手。
#不裝我覺得更好,不但外觀更簡約,對不同身高的人都使用友善,另外還有一點,因為冰櫃的密合度要很緊,溫度才不會跑掉,建議用兩隻手開啟。
沒有門把的情況下,就很好更好一手扶著機身,一手扶著門片,把門打開,使用上的手感會比抓著門把開好喔。
#可以裝陽台嗎
想放陽台的話,有兩點要注意喔。
1、防曬
冰箱怕曬,一般不建議把冰箱放在有太陽直射的陽台,陽台過熱的話會大幅增加冰箱的耗電,讓冰箱使用壽命減短;如果有太陽曬到還一定要放在陽台,建議給陽台裝上遮陽簾。
2、防雨
如果是開敞式的陽台,建議給陽台裝上玻璃窗;免得冰箱遭受風吹雨打,不耐用還怕著水了引起短路。
#防疫問題:請問如果為了防疫,只讓師傅把貨送到門口,我們再自行搬入定位,可以嗎?
不行喔,因為如果自行安裝後使用上有問題,責任會不好釐清。
安裝都會是惠而浦原廠師傅出動,全程會配戴口罩,可以在師傅進門前要求噴酒精跟量體溫,師傅會配合,但不會戴手套(搬運過程不安全)。
我今天實際裝了之後才知道有夠快!師傅到了之後,先在梯間拆箱,拆好了才搬運進來,我跟孩子當然也都會戴好口罩才開門。
因為我已經想好要放哪,跟師傅交代一下即可,不需要離很近。
#全程大概只花十分鐘!扣掉師傅在門外拆箱的時間,在我家大概只有幾分鐘,就是一轉眼他就弄好的那種。
所以只要有 #先設想好讓師傅拆箱的空間以及擺放位置,是可以保有一定距離讓師傅自行處理的。當然最後要簽名驗收,我就拿家裡的筆簽,流程我覺得算很安全。
想想吧,#下單連結一樣放留言處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粒方不插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遊戲這裡買➡️https://myship.7-11.com.tw/cart/confirm/GM2008191889365 0:00 5 心靈共感 4:43 4 推理事件簿 8:33 3 高塔神廟 11:57 2 國家公園:自然之旅 15:28 1 心靈同步(靈光同現) ...
「請問把手高度」的推薦目錄:
- 關於請問把手高度 在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請問把手高度 在 粒方不插電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請問把手高度 在 Re: 登山車座椅與把手高度? - 精華區NTUCYCLUB 的評價
- 關於請問把手高度 在 小折把手和座墊高度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請問把手高度 在 SYM DRG 水冷跑旅俱樂部| 有身高大概180的人改龍頭+把嗎 的評價
- 關於請問把手高度 在 [寶寶] 把手很高的嬰兒推車? - 看板BabyMother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請問把手高度 在 大門把手更換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請問把手高度 在 大門把手更換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請問把手高度 在 And house 天絲ptt - 2023 的評價
- 關於請問把手高度 在 And house 天絲ptt - 2023 - inferware.online 的評價
- 關於請問把手高度 在 And house 天絲ptt - 2023 - smell.sbs 的評價
- 關於請問把手高度 在 And house 天絲ptt - 2023 - made.sbs 的評價
請問把手高度 在 粒方不插電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遊戲這裡買➡️https://myship.7-11.com.tw/cart/confirm/GM2008191889365
0:00 5 心靈共感
4:43 4 推理事件簿
8:33 3 高塔神廟
11:57 2 國家公園:自然之旅
15:28 1 心靈同步(靈光同現)
但是近期讓我最驚豔,也帶給我許多朋友們數不禁的娛樂的作品,當然就是《心靈共感》,
該怎麼開始形容這遊戲?
我是說,你看看它的外表就會忍不住被吸引了吧?
這個看起來像是嗑了迷幻藥,全身上下都在告訴你「玩我」的封面,
每次有人第一次來我的工作室時,第一個好奇的桌遊幾乎都是它。
而你一打開來,看到的就是一個幾乎像是玩具,卻又同時像是個魔術戲法的東西,
它一拿起來,插在盒子上,不需要任何設置就能拿出來玩了,
這令人目不轉睛的設計,幾乎像是在炫技,一擺出來,馬上就能讓人眼睛一亮。
這就是所謂真正高明的派對遊戲,連人都還沒開始玩的時候就已經炒熱氣氛了,
這個輪盤是什麼? 這個指針是做什麼用的?
「我馬上就會跟你們解釋了」你笑著回答。
啊,多麼美妙的感受
但是,這遊戲到底怎麼玩?
非常好的問題,現在,容我用我今天剛出的遊玩影片其中的規則說明。
下一款要來介紹的,就是《推理事件簿》,
我知道,看起來不太像是你平常認知的聖誕交換禮物桌遊,
但是,相信我,如果你要送一個真的收到會開心的禮物,沒有人會不喜歡這個桌遊。
推理事件簿,是一個打開就能玩,完全不需要看規則的遊戲。
我是說真的,不是「規則很簡單」,是完全不需要看規則。
因為這個遊戲最特別之處,就在於它是一個搭配app進行的遊戲,
你在遊戲過程中,就是到各個地點,盤查各個看起來心懷鬼胎的人物以及目擊證人,
蒐集線索,去詢問專家,來尋找出任何破解案見的蛛絲馬跡。
而你是怎麼做這些事? 拿著你的手機,掃這些卡片的QR Code。
它甚至還有提供一個教學關卡,在玩完之後,你就能馬上毫無障礙地進行這個遊戲了,
我會推薦《推理事件簿》的原因就是因為故事性,
相信各位應該很少遇到不喜歡懸疑推理故事的人,而在這個桌遊之中,
你就能自己真正扮演警探,去逐漸將這些案件的拼圖逐漸拼湊出來。
而這些案件,我得說,都非常具有挑戰性,
不像許多你可能玩過有推理元素的電玩,
這遊戲是真的要用上你聯想以及觀察的技巧,才能知道要拿什麼線索去問什麼人,
要跟誰打聽某人的蹤跡。
而你看到什麼線索,就請其他玩家幫你把那一張線索卡拿起來,掃一下就好了,
看到這個機制,你可能會想「那為什麼這是一個桌遊? 幹嘛不做成遊戲就好了」
但是關鍵就在於,這也許是到目前為止將電子內容與桌上遊戲融合得最好的內容,
因為這些線索以及地點和人物,全都是擺在桌上看得清清楚楚的圖片以及文字,
你不需要費盡心思去連結或是做筆記。
當你心中有一個理論,就先去找一個人,再掃一下你想問的線索或是人物就好了。
嘿,這位...看起來一副就是很可疑的中年男子,
請問你對於這個繩子有什麼看法?
「這個...說來話長,這是我的個人癖好,你還是不要知道比較好」
而說實話,這遊戲的故事有時候可說是流於D俗,甚至是B級片等級,
有時候更是有一些刻板印象,但是這並不是一個影響遊戲體驗的缺陷,
有時候甚至還讓它更讓人沉浸於其中,也加快了節奏以及整體的刺激程度。
其中充滿各種八點檔的荒唐故事以及案件,每破完一個劇本都讓人覺得「貴圈真亂」,
但是這正是這個遊戲的吸引人之處,
在聖誕節那天,打開這盒遊戲,大家一起推理這些離奇又好笑的案件,
互相丟出各自荒唐的推論,
絕對是一個不容錯過的遊戲。
而之後更是有更多劇本擴充,跨足不同時代,從50年代的黑色電影到80年代的怪奇物語都有
更重要的是,有時候你懶得找其他人玩,這個遊戲當然也可以單人遊玩。
《推理事件簿》,非常推薦。
現在,你可能在想「嘿! 那如果我想要在我們的聖誕派對上喝酒,
然後在ㄎㄧㄤ掉的情況下玩遊戲,那要玩什麼?」
噢,孩子,讓我跟你推薦一個完美的遊戲。
見見《高塔神廟》,這個遊戲,實際上的體積超小,一個夾鏈袋就能帶出去玩,
我們上次去台南玩的時候就是在民宿拍了這個遊戲的影片。
為什麼我會說超適合邊喝酒邊玩?
因為,這遊戲是所謂的「技巧型遊戲」,也就是那些考驗你手眼協調的桌遊,
在這個合作遊戲之中,玩家們的共同目標是要把這個高塔建到指定的層數,
最少三層,最多...沒有上限,這我等一下再來解釋。
每一回合,你就是要抽一張藍圖牌,並且依照上面的指示來放柱子,
有一些可能是要你放兩根,有些可能是要你把兩根下層的柱子移到上層。
關鍵是,你只能把柱子放在相同顏色的格子之中,所以這並不是一個讓你隨便亂放的遊戲,
而每次把一層的格子都填滿之後,你就必須要加一個樓層板塊,
如果你覺得這放下去絕對很不穩的話,可以擴建地基,但是這樣的話就要加一張樓層牌,
意思就是說,你們的目標,從建造三層變成了建造四層。
而如果你無法達成藍圖的指定目標,或是不想答層的話,一樣要加上樓層目標。
所以,這遊戲就是各種你和你隊友自己成為自己的絆腳石,
上個回合放的柱子以及樓層板塊,下個回合才發現,
啊,完蛋了,我現在面前的柱子組合根本放不上去。
所以這不只是一個比誰的手比較不抖的遊戲,其中還有一些規劃以及策略,
而藍圖牌還有分簡單、中等、困難,因為每種難度都是有限的,
所以你沒辦法一直選擇簡單了藍圖來蓋,要在情況不怎麼危急的時候挑戰一下困難藍圖。
那你知道這遊戲更困難的地方是什麼嗎? 你不只要建到指定的樓層數,
你還要把柱子全部用完,或是把樓層板塊全部蓋完,或是把藍圖全部用完,
才能結束遊戲。
所以即使你已經建到了指定的層數,還是要戰戰兢兢地把這個搖搖欲墜的高塔蓋得更高,
因此,這是個不斷的掙扎,我到底要勉強試圖達成這個藍圖,
還是放棄,把它加到樓層牌堆?
有時候,在你規畫得好的話,你甚至能夠把這個高塔建到不可思議的高度,
我之前就有看過有人在蓋到七層的情況下贏得遊戲。
那想像一下,在一群人黃湯下肚,已經有點神智不清的情況下玩這個遊戲,
想像一下每個人都掙扎著拿著柱子,費盡吃奶的力氣不要把這個高塔弄倒,
結果還是不小心因為自己之前放的板塊不太平衡,結果,整座高塔,就這樣傾頹。
多麼美妙的一瞬間,即使輸了,所有人都還是共享那爆炸性的一瞬間。
如果這不是一個好遊戲,那我真的不知道什麼是了。
下一個遊戲,大概是這幾個之中最跳Tone的,
這個遊戲,是《國家公園:自然之旅》
欸等等嘛不要走得那麼快! 回來啦拜託我保證它沒有聽起來的那麼無聊
欸!
我是說...你就看看這遊戲!
你大概沒有看過如此美麗的遊戲吧?
這盒子一打開,就是一張明信片歡迎你,以及一本用神奇的紙質做成的說明書,
接下來,就是一些完美收納著的資源,就好像幾盒你不小心忘記收在哪裡的巧克力。
我的天啊,你就看看這些卡牌以及板塊,
每一個畫的都是一座不同的國家公園,每一張都是精心的手繪藝術,
充滿鮮豔的色彩,鮮明的線條,強烈的光影對比,
就連對大自然沒什麼興趣的我,每拿到一張,都忍不住多看幾眼。
但是,這遊戲並不是有顏值而已,
在這幾個排好的板塊上,每個人會有兩個冒險者,
而你要做的事,就是往前移動任意的格數,但是你一但移動了,就不能回頭。
更重要的是,你不能站到其他冒險者存在的地點,除非你用掉你的營火,
而營火token每一次更換季節才會翻回來。
意思就是說,你必須要仔細思考你究竟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我真的需要這一格的資源以及動作嗎?
或者我可以先到其他格做事,不急著用掉我的營火?
在這幾個簡單的機制之中,就產生了許多張力,
在後面的格子有一些我非常需要的資源,那也許...我可以讓我的一個冒險者直接衝過去,
然後再讓我另外一個冒險者慢慢走?
更有趣的是,在你拿到水資源的時候,還能裝滿水壺,用來換其他更多的資源,
這遊戲看似簡單,確實也是很簡單,你甚至拿給你爸媽玩也行,
但是其中卻有不少從它外表看不到的策略。
就連你走到這一條路的最後時,還是有更多選擇,
你要直接把資源換成國家公園卡來得分,還是要買裝備讓你之後比較好做事?
或者是先預約你資源還不夠換的國家公園,以防被其他人搶走?
而這個看起來非常悠閒的遊戲,事實上卻充滿著各種間接的競爭性,
因為一切都是如此清楚明瞭,你一眼就能看得出來其他玩家到底想做什麼,
哦,它在蒐集一堆光跟森林資源,看起來就是想要拿走黃石公園,
那這時候你就可以先把那個公園預約走,來打亂對方的計畫。
或者是看到其他人已經預約了一個公園,而且營火又已經用掉了,
那你就可以故意踩到有著他需要的資源的那一格,讓他咬牙切齒地在心內罵你髒話。
這就是這遊戲最吸引人之處,它玩起來確實非常chill,的確只是個拿資源來換資源的遊戲,
卻充滿著各種卡人以及節奏上的規劃,走得快,你可能會錯過一些東西,
走得快,你可以做比較多事,但是好東西也有可能都被別人拿走了,
這就是這遊戲的絕妙之處。
所以,這不僅是個充滿顏值的好遊戲,還適合任何人一玩再玩。
當然,最適合拿來交換或是一群人一起玩的遊戲,是這幾個遊戲之中最小盒的,
但是卻也可能是設計得最巧妙的。
這個遊戲,是心靈同步,現在改名叫做《靈光同現》
很多人大概都是因為之前我們玩的影片才知道這個頻道的,
而據我認識的桌遊店老闆和廠商,在那部影片發布之後,全台灣好像缺貨了半年,
我在此誠摯地道歉,但是也謝謝各位。雖然我沒有賺到半毛錢
這個遊戲,非常簡單,有1-100的數字牌,第一關,每個玩家發一張牌,
第二關2張,第三關3張,以此類推。
而我們的目標,就是依照數字從小到大把牌打出。
聽起來很簡單,對吧?
但是關鍵就在於你沒辦法溝通,你不能跟隊友提示你手上的牌是什麼數字,
最硬核的玩法,則是完全不能說話。
這就是這個遊戲「心靈同步」的地方了,
一開始你只能瞎猜,推測什麼牌什麼時候能出,
有時候你手上的牌明明就超大,但是為什麼就是沒有其他人要出牌?
難道他們手上的牌更大嗎?
而從這個遊戲的第一場、第二場、第三場,你就會如此不斷地培養默契感,
不斷地看出每個隊友對於數字的概念,有些人會出得很急,但是有些人死都不出牌。
你還可以把手舉起來喊暫停,再繼續重置這次的尷尬互看,
就有如西部片的對決,隨時都可能有人開響下一槍,
你只能從其他人的眼神推測你到底該不該開槍。
而每次有人不小心出了不該出的牌,全場的哀號總是讓人同時鬆了一口氣,卻又變得更為緊張。
你還可以發動手裡劍來讓每個人丟掉手上數字最小的牌,
但是因為整場只能發動約莫三次,你要謹慎選擇什麼時候發動,
太早發動,可能會浪費在原本靠默契就能解決的情況上,
太晚發動,可能也沒有太大的幫助。
這遊戲就是如此,像是個讓人上癮的魔藥,在你失敗之後會想要馬上接著下一場,
接著再一場,然後再一場。
雖然你從頭到尾都不能說話,但是你卻能感受到深刻的...心靈同步,
就好像你在玩了這個遊戲之後就學到了讀心能力一樣。
一個如此簡單的遊戲,卻能創造出如此樂趣,真的是令人極為崇拜。
所以,如果你想要看起來沒什麼厲害,但是卻有無限爆發力的遊戲,
極為推薦《心靈同步》
狼人殺 阿瓦隆 派對遊戲 驚爆倫敦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RprUYcJAf8/hqdefault.jpg)
請問把手高度 在 小折把手和座墊高度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小折把手和座墊高度- 請教各位先進....各位在騎乘小折時,把手高度是否也是儘量跟座墊平的?有人把手是比較高的嗎?那這樣騎乘久了手臂不會酸嗎?謝謝! ... <看更多>
請問把手高度 在 SYM DRG 水冷跑旅俱樂部| 有身高大概180的人改龍頭+把嗎 的推薦與評價
想知道高度會不會比原廠不舒服. 謝謝大家 ... 原廠把手你不覺得很像淑女車嗎? ... 請問有車友遇過前方向燈繼電器跳很快,方向燈卻滅了不閃的嗎? ... <看更多>
請問把手高度 在 Re: 登山車座椅與把手高度? - 精華區NTUCYCLUB 的推薦與評價
作者: bababooloo (巴布路與小木屑) 站內: bicycle
標題: Re: 登山車座椅與把手高度?
時間: Mon Aug 20 06:55:21 2001
※ 引述《[email protected] (小小新)》之銘言:
> 請問登山車把手與座椅應該調整為何種高度才是適當的?
> 我大概將它們調整為等高
> 但覺得騎車時頭抬的很不舒服
一段時間之後----您的相關肌肉養成後,就不會覺得頭抬的很不舒服
了......當然這是指您的把守高度與座墊高度的「高低差」是在合理
的範圍。
> 是否需要將把手再調高些??
高低差是否是在合理的範圍----在登山車方面是個很模糊的東西。即
使在公路車方面,也會因車手騎乘姿勢的不知不覺的改變而有新的調
整空間(大部分同柔軟度的變化有關)。
一般而言,公路車的高低差調整:每四天不要超過0.2CM!
那登山車呢?------------------------------------------------
A...保守一點,先確認把手高度與座墊高度的差距在7.5CM以內...。
----------------------------
B...先定位座墊高度是必要的!
1...如果感覺到膝蓋後側過於緊繃----那表示您的座墊拉太高了。
2...如果感覺到膝蓋上緣的大腿肌肉一下子就會酸痛的話----那表示
您的座墊高度實在太低了。
------------------------------------------------------
C...接下來定位座墊前端到「龍頭與把手管交會處」的距離!
1...如果覺得後三角肌有被拉扯到不舒服的話----應該是距離太長了
。
2...如果覺得肩窩疼痛或肘關節附近疼痛的話----是距離太近了!或
者是高低差太大了(這反而也是一種距離過遠!)
3...由2...就可看出:其實高低差的變數太多了!因而除了先定位好
座墊高度之外,我個人仍是建議先把C...這個距離抓出來!請您
用以下的方法初步進行定位---->>
用手肘抵住座墊前端,五指併攏伸展您的手掌,而中指前端若是
落在「龍頭的中央」----即是一個初步的參考值。此參考值只適
用於登山車。ꄊ
所謂龍頭的中央指的是:「前叉豎管中心點」到「龍頭與把手管
交會處」的這段距離的中心點。
: 就是龍頭的一半啦!
------------------------------------------------------------
D...當B...與C...定位之後,再回頭看一下能不能符合A...這個原則
。若還能符合的話,就先這樣騎半個月吧!之後在慢慢摸索自己
遇到不同狀況時的調整SENSE....
若不能符合的話,先由龍頭安裝高度去調整比較好!實在不行的
話,只好調整B...啦!
C...這個距離的長度會因各種調整有變動。而在您的初期初步定
位階段,不要有超過正負2.5CM 的變化。
------------------------------------------------------------
E...初期的定位若能適應半個月而無不適感一直存在的話,日後的調
整方面----我個人的建議如下:
1...長途旅遊時:加大C...這個距離。
2...OFF-ROAD險降坡道時:大幅降低B...,務必使座墊高低於把
手高度。
3...OFF-ROAD長爬坡或陡爬坡時:盡量使把手高低於座墊高,以
利壓車,避免爬到表演獨輪失控....
4...若要拉柔軟度:B...的調升仍是每四天上升0.2CM ;C...的
增加則是每四天增加0.5CM為上限...且不是可一直無止境的
每隔四天就可繼續增加的... 沒什麼道理能連續加碼六到七
次的!建議加碼三到四次之後就停住----觀察半個月以上再
說....
------------------------------------
F...事實上,以上的一些操作法其實正是來自於版友 NINJATURTLE翻
譯的「 Ned Overend的11步驟」。是我及一些中部車廠的設計人
員「改編」的徒手操作法----用在臨時要試騎某一台車時或出活
動時遇到角度調整明顯不合的車友時的現場「歸零調整」....
因而還煩請各位初入門的版友----盡量能照著 N君譯的11步驟確
實執行。或者,即使您是老車友了,也不妨參照著11步驟逐一檢
查是否有多年來一直疏漏的地方....
登山車的角度定位的確會因人/ 因用途/ 因路況....而有極大的
變化。但,先「歸零定位」一次----對我個人而言是很推薦的!
尤其是初入門的車友....
----------------------------------------
G...由於日後的調校或機動調整的需要----因而提醒各位組車時不要
把「煞變把至前煞車」與「煞變把至頭管附近管線止拴座」的管
線長度留的""剛剛好""!多少要預留一些長度,以便要提高龍頭
高度或更換更長的龍頭時不會受限於管線過短....
並且,前叉豎管也不要一開始就鋸死啦!畢竟龍頭的昇昇降降需
要空間的.... (目前龍頭鎖合前叉豎管部分的長度由40MM到60
MM都有,這也是我建議鋸前叉豎管時要預留一些後路的原因)
-------------------------------------------
F...0.833這個公式在我認為也是適用於公路車入門時的「初步定位」
的。只是日後通常是要再逐步增加一些的,增加的幅度仍是以每
四天或每週不超過0.2CM為佳。
事實上在用0.833這個公式抓出入門的公路車手之座墊高度之後,
我不建議馬上加碼!而是先使用這個初步定位出來的高度騎乘半
個月以上,並且平路能至少維持迴轉在105以上.... 之後我才會
建議開始加大高低差的。
--
--- 炒大便的秘訣:就是料要選對 自然曬成白色的狗大便最好 ---
--
KK 免費撥接 - https://www.kkcity.com.tw/freeisp/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