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時候研究主題,就是這些很 #吸引人的問題,與 #強烈的好奇心 開始的,這是個很不錯的例子。 │
⠀
【快訊 🎉 蔡尚聞醫師團隊,關於洗腎與腎移植患者接受全關節置換術之預後統合分析,獲 EFORT Open Reviews 刊登!】
⠀
📝 文章介紹
⠀
末期腎病變的患者,接受髖關節或膝關節的置換手術後,手術部位併發症較高,人工關節感染機會也較多,不過,末期腎病變患者一般會接受洗腎治療,但也有部分人最終會接受腎臟移植,蔡醫師團隊對於這兩種人的手術預後究竟有沒有差異,很有興趣,於是有此研究。
⠀
收入了 22 篇文獻共 9384 位患者後,共有 8921 位洗腎、463 位腎臟移植者,手術後整體死亡率,在腎移植患者中略高於洗腎患者(15.8% vs 13.8%),整體手術部位併發症也是(3.6% vs 3.3%)。關於人工關節感染,洗腎患者則略高於腎移植患者(4.0% vs 3.7%)。
⠀
使用多變項迴歸分析,確認各種因素的影響後,會發現其實使用洗腎或腎移植,並不是顯著的預後決定因子。
⠀
這是個蠻有意思的研究,腎臟不好,會造成關節手術的風險,那如果之後把腎移植進去呢?風險會降低嗎?至少以本篇研究來看並沒有,雖然也可能是因為腎移植患者通常經歷過一陣子的洗腎,且移植後的照護也同時合併許多藥物,但無論如何,接受腎臟移植,並不會讓預後神奇的逆轉。
⠀
📝 期刊介紹
⠀
EFORT Open Reviews 創刊於 2016 年,2020 年 impact factor 為 4.618,在 Orthopedics 領域排名為 Q1(12/82) 期刊。
⠀
--
⠀
🔸 11/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全新梯次
➠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免收案、免 IRB,突破資源缺乏困境的機會!
⠀
🎯 克服經費與資源稀少的困境,帶您踏入統合分析的領域。
⠀
☑ 統合分析研究規劃技巧
☑ 正確拆解論文架構
☑ 必學的重要專有名詞
☑ 互動實作:完成一套 Meta-analysis 圖表
☑ 以發表為導向的搜尋文獻
☑ Meta-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
☑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
⠀
🗣️ 學員回饋
⠀
「這種 #以成果為導向 的學習方式貫穿了整天課程,在這樣的學習架構底下,每堂課都只教必學的重點:繁雜的統計觀念,只聚焦在發表文章必備的部分;統計軟體當然選 CP 值最高的。也因為有這樣的課程安排,讓我能在短短的一天之內,迅速消除對統合分析的恐懼,也對統合分析的架構及寫作有較全面的理解。」
⠀
「新思惟的一天課程學習,教會我們從題目、寫作及分析技巧、文章架構及排版,到繪圖及美化圖表,製作出賞心悅目、令人不忍拒絕的圖表,教會我們如何 #快速踏入寫作的旅程中,告訴我們 meta-analysis 文章並不難,難的是你不願意開始,只要開始你就有機會拚出一篇自己的 SCI。」
⠀
👨🏫 講者陣容
⠀
#張凱閔,知名復健醫學與超音波學者,台大流病與預防醫學博士,SCI 論文超過 190 篇,並有 25 篇以上為 meta-analysis,探討臨床常見議題。
⠀
#曾秉濤,專業精神科醫師,擅長從臨床工作找到發表議題,並組成研究團隊,SCI 論文超過 85 篇,並有 70 篇以上為 meta-analysis。
⠀
#蔡依橙,專業課程開發與整合者,能迅速理解學門架構,並以初學者能理解的方式,建構學習流程。生涯被 SCI 期刊接受的圖表,已超過 500 張,熟悉學術審閱過程與要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540的網紅長谷川ろみの腸活研究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血液型ダイエットって知ってます? A型にはA型、O型にはO型、B型にはB型、AB型にはAB型にあう食べ物があるらしい…科学的な論文を元にほんとに痩せるのか検証します。 #血液型ダイエット #ダイエット #腸活 ----------- ▽長谷川ろみの活動概要 ・元おデブ-20kg/アラフォー ・発...
論文impact factor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在搜尋論文時,發現有趣的問題,有研究但尚無統合分析,加以整理統合,就是一篇很好的臨床統合分析論文。 │
⠀
【統合分析工作坊 │ 快訊🎊 】蔡宗佑醫師團隊,關於鼻咽癌患者影像預後價值之統合分析,獲 Oral Oncology 刊登!
⠀
鼻咽癌的患者,如果在影像上看到疾病侵犯到淋巴結以外的範圍(rENE),是否意味著較差的預後呢?雖然概念上有可能,但目前尚無統合分析做定論,蔡醫師團隊預計針對這個問題回答。
⠀
研究收入 9 篇共 7532 位受試者,其中 7 篇研究是未分級的 rENE,而 3 篇是很清楚且毫不模糊的明確晚期 rENE。分析結果發現,未分級的 rENE 與較差的總死亡率,以及無轉移死亡率有關。明確晚期 rENE 也是一樣,而且風險比更高。作者總結認為,鼻咽癌患者,如果在影像上看到疾病侵犯淋巴結以外的區域,意味著預後的確不好。
⠀
此為蔡醫師開始參加新思惟研究課程課後的第四篇論文,也是上過《統合分析工作坊》課後發表的第二篇統合分析論文,恭喜蔡醫師!
⠀
【關於期刊】
⠀
Oral Oncology 是原在 1965 年創刊的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Part B, Oral oncology,在 1997 年改名而成,目前為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Oral Pathologists、European Association of Oral Medicine、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Oral Oncology 三個學會的官方期刊。
⠀
此期刊的 2020 年 impact factor 為 5.337,在 Oncology 領域為 Q2(82/242) 期刊,在 Dentistry, Oral Surgery & Medicine 則為 Q1(7/91) 期刊。這類在不同分類,有顯著排名差距的期刊,值得關注。
⠀
在許多大學升等的規定中,除了 impact factor 之外,有時頂尖期刊還有加分,像是本期刊在 Dentistry, Oral Surgery & Medicine 不只是 Q1,甚至是 top 10% 期刊,若貴校升等計分,有針對 top 10% 期刊加分的話,這本就很值得考慮。
⠀
🎯 克服經費與資源稀少的困境,帶您踏入統合分析的領域。
⠀
☑ 統合分析研究規劃技巧
☑ 正確拆解論文架構
☑ 必學的重要專有名詞
☑ 互動實作:完成一套 Meta-analysis 圖表
☑ 以發表為導向的搜尋文獻
☑ Meta-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
☑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
⠀
🔸 11/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全新梯次
➠ 免收案、免 IRB,突破資源缺乏困境的機會!
⠀
🗣️ 課後學員心得
⠀
「事實證明課前煩惱都是多餘的,從上課的第一分鐘到課程的最後一秒,我的注意力未曾中斷,上課的流程很明顯是不斷被優化過的,沒有一絲時間上的浪費,所有在寫作中可能會遇到的,或是無法避免的困境,都一樣樣被列舉出來,並一行行被打破。對生物統計基本上只記得 p 值的我,也可以在半小時內理解最實用的統合分析方式並實際操作。」
⠀
「上完整套的課程後,好像經歷一整天的精神時光屋,了解好多研究的訣竅以及該注意的地方,對於我這種研究新手十分友善,課中疑問或是實作卡關都能及時解決,不讓你把疑問帶回家,課後覺得自己離發表研究更近一步!」
論文impact factor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沒資源的研究初學者該如何起步
🗣️ 還沒有寫論文經驗,想在 PGY 階段寫出一篇論文,曾找過主治醫師,但老師可能手邊沒 data,或還不信任我,不想帶我,想詢問在這個階段,要如何得到寫論文的 data?或是如果得不到,有什麼突破困境的方法嗎?⠀⠀
⠀⠀
⠀⠀
答:(蔡依橙)沒經驗、沒背景是常態。我們都是這樣起步的。除了上課時我們會針對這主題做分享之外,以下重點先跟大家預習。
⠀⠀
⠀⠀
🤔 找老師的考量
⠀⠀
找老師當然很重要,我個人認為的價值順序是:「真的有 publication 的,然後找願意教學的。」
⠀⠀
老師自己沒 publication 的就不要了,就算看起來很厲害,可能也是一張嘴而已,我們年輕的時候,對於嘴砲跟真的有實力,往往分不出來,要特別小心。能夠量產的老師通常更理解架構與重點,要優先考慮。
⠀⠀
請去找出科裡主治醫師的英文發表名字,並一個一個 PubMed 一下,秤秤老師們幾斤幾兩,然後才選對象唷。Google Scholar 也行,尤其現在又提供 h-index 可以快速評估。
⠀⠀
📍 Impact factor 業務被出售後,學術評價怎麼走?
(閱讀文章>> https://bit.ly/3zzugGX)
⠀⠀
有成績的如果有很多位,找愛教學的。不然光是自己好,不懂怎麼教學,或不願意教學,都很糟。住院醫師時期很難獨立作業,病人資料多在老師手上,靠行難免。
⠀⠀
⠀⠀
💪 說服老師的重點:讓自己能寫作、有利用價值
⠀⠀
這次來上課,你將學會寫作、統計與製圖的重點。有了這些能力,在競爭「好老師」的過程,你就比其他同學更容易被選上。現實點說,就是因為你有「利用價值」,可以在整個論文生產部分幫上忙。
⠀⠀
一旦有老師願意給你題目,一週內就一定要用 Email 報告進度,讓人家知道,把資料交給你,把時間花在你身上,是值得的。
⠀⠀
所以,認真預習、專心上課、互動實作、課後繼續練習,讓自己更有「利用價值」吧!
⠀⠀
⠀⠀
🔸 2021 / 10 / 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全新改款】跟著國際學者學,寫作投稿都上手!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
👉 追尋當代典範的足跡
⠀⠀
另外,仔細閱讀已經有大量成績的研究者早期起步的足跡,會給自己更多啟發。
⠀⠀
我不敢說自己是典範,只是拿來舉例給您參考。如果您到 PubMed 搜尋 I-Chen Tsai,會發現其實我早期是以 case report 起家的,然後練習兩篇 correspondence,接著才陸續有 original article,而且那個過程滿緩慢,但過了一個突破點後就井噴了。而且 original article 之外,我仍持續寫 case report 搶快,把一些新技術先做發表。雖然後來也寫 correspondence,但切入點跟行文口氣與最早的兩篇不同,不那麼中二。
⠀⠀
然後,你可以去查我是哪一年畢業的,對照我的每一篇文章,大概是在 R 幾的時候發展,去思考「為什麼他可以而我不能」,持續找到可以突破的點。
⠀⠀
我在住院醫師時,對不少國外比我大約 5-10 歲的大師,做過這樣的調查,讓自己一直都用世界級的標準,要求自己。如此一來,度過起步最困難的時期,會變得更容易。
⠀⠀
⠀⠀
#身為一個年輕研究者……
.研究資源稀少,不知如何起步?
.很害怕統計,規劃圖表都有困難?
.選投期刊有障礙,想提升成功率?
.不需要研究所學歷,就想發表論文?
⠀⠀
⠀⠀
#讓自己具備做研究的能力
新思惟陪著每一位校友,度過最困難的初學起步階段,讓名字出現在 PubMed 上,被全世界看見,至今研究課程的校友們共發表了超過 2000 篇的 SCI 文章。最適合初學者的入門課程,歡迎你一起來學習!
⠀⠀
⠀⠀
🔸 配合國家防疫政策,室內空間降載,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
#全新改款 ➠ 10/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今年僅此一班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論文impact factor 在 長谷川ろみの腸活研究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血液型ダイエットって知ってます?
A型にはA型、O型にはO型、B型にはB型、AB型にはAB型にあう食べ物があるらしい…科学的な論文を元にほんとに痩せるのか検証します。
#血液型ダイエット
#ダイエット
#腸活
-----------
▽長谷川ろみの活動概要
・元おデブ-20kg/アラフォー
・発酵ライフ推進協会 通信校 校長 &プロデュース
・東京商工会議所認定 健康経営アドバイザー
・腸活メディア「腸内革命」編集長 & 講師
・著書「発酵菌早わかりマニュアル」
・2019/6~腸活youtuber始めました!
↓こっそり裏チャンネルやってます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yarsrT2I1U5L94elPeHsA/join
Twitter:https://twitter.com/haseromi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hasegawaromi/
-----------
▼関連動画
B型以外は見るな!1週間B型ダイエットを実践したら何キロ痩せるのか?【縛り生活/B型ダイエッ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F-H539eqlQ
赤身肉しかダメ!? 1週間O型ダイエットを実践したら何キロ痩せるのか?【縛り生活/O型ダイエッ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hAD6OGf1hI
生野菜しかダメ!? 1週間A型ダイエットを実践したら何キロ痩せるのか?【縛り生活/A型ダイエッ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Z2MXj8QZmY
チーズは絶対ダメ!? ゆきが一番おすすめできるダイエット方法【縛りダイエット/血液型ダイエッ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y6b897pr54
▼参考論文&研究
ABO and Rhesus blood groups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evidence from the large E3N cohort study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5533388/
Influence of ABO blood group and Rhesus factor on breast cancer risk: a meta-analysis of 9665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244,768 controls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3714093/
The impact of ABO blood group on COVID-19 infection risk and mortal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309392/
Blood Type Is Not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Cardiometabolic Outcomes in Response to a Plant-Based Dietary Intervention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288495/
ABO antigen and secretor statuses are not associated with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in 1,500 twins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7871240/
※この動画は、診断・治療または医療アドバイスを提供しているわけではありません。あくまで情報提供のみを目的としています。
※診断や治療に関する医療については、医師または医療専門家に相談してください。この動画は医療専門家からのアドバイスに代わるものでもありません。
論文impact factor 在 [心得] impact factor重要嗎? - 看板Ph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看到版上沸沸揚揚的在說台灣太愛看IF這些,而國外根本不在乎
個人覺得有失偏頗,有誤導後輩之可能,所以提出一點個人的看法
某版友說:說IF不重要的,要麻就是大咖要麻就是Loser。
不得不說,是個很中肯的評論。
除了少數的領域與歐洲國家,IF至今還是最重要的評價方式之一
說外國不在乎的,實在不是精確評論,只是外國沒有像我們與大陸這麼會"玩"數字而已
除了IF外,他們更在乎研究的品質與應用性,但不代表不在乎發表文章
隨便舉個例子,哈佛醫學院的大牛Lewis Cantley教授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ewis_Cantley/
發表文章490篇,總IF約5400點,對比我的21篇與95點,高下立判。
我算過,如果我一年發表10篇IF=5的高品質文章,100年後我可以達到這樣的水平。
你覺得我如果說我比他強,誰會買單?
不得不說,包含IF, H index,這些還真的是有其的公正性存在
不然為什麼IF=3X的Nature我發不上,而IF=1的某期刊我又不想發?
一個年輕的研究者蛻變成大牛的過程中,發表高品質文章是最直接的方式
大家可以由網路資料庫認識你與你的研究,而也可以幫你覓得一份好的offer
如果你什麼發表都沒有? 要如何說服別人你有本事? 我想是很難的。
放在國外也是一樣,別天真的相信外國人不在乎(歐洲人除外)
如果不在乎,那些Nature, Science, PNAS, 是哪些人在爽爽發阿?
美國的Funding除了一些工業界非常牛的大老,一樣是要靠文章去拿的
講近一點,如果你的發表很薄弱想去當博後,那些美國大牛實驗室看都不會看一眼的
這些寫在履歷中的發表,就是人家認識你最直接的方式,尤其對我們年輕學者來說。
這邊說個小故事,
我來日本後認識一個中國人才知道我們當時同時去應徵了一個美國大牛實驗室的博後
她是大阪大學博士,文章一作2篇;我是成大博士,一作文章當時是7-8篇,結果呢?
我拿到了而她失敗了,到現在她還在酸我說我放棄那機會很可惜。
當然,我也很看不慣文章亂掛名、灌水、甚至假數據。
這種"操作"IF與citation的確不是正當的思維,西方人的確是比較不齒的。
但真的不代表他們"不在乎"這些指標。
跟大學聯考一樣,這些指標不是完全準確,但卻是相對的公平
除了少數有特殊技能(專利)或少數系所外,IF與H index對大多數人還是公平的
大家科研做這麼多年都知道,就算灌水文,也需要時間去做與寫吧
發表不管點數高低,還是都有一定的困難度吧。
不過說真話,這些指標的確不應該跨領域去比較,譬如我做工程的發Nature是難上加難
但在同領域裡面,這些指標還是很重要的,包含在國外(歐洲我不確定)
有機會,研究做得好,就儘量多發表。
別酸葡萄的說這不重要那不重要,等文章不如人而吃悶虧時就真的很悶了。
STEPHEN in Japan
--
小砲‧攝心情
https://www.wretch.cc/blog/stephenh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3.30.124.19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