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 #一日運動迷 變成 #每日運動迷
前陣子我們團隊有一份8/3前的奧運收視率觀察與統計。
當中看到東森有轉播的幾個高關注度賽事,收視前幾名分別為8/1羽球女單小戴金牌戰最高1分鐘收視落在9:26收視率18.2 (收視人口約398萬人)。
7/31羽球男雙金牌戰最高1分鐘收視落在21:18收視率12.7 (該分鐘收視人口約277萬人),另外,8/1鞍馬決賽收視率約落在8-10之間。
參考凱絡週報由尼爾森TAM(Television Audience Measurement)所跑出的資料顯示,過去平均約1.2到1.3就能上位當週排名前20節目,這次動輒5以上的收視率,可以說檔檔都有資格取得冠軍寶座。
相對於奧運舉辦前的諸多不確定,這次奧運熱門程度,我們彷彿回到了2017世大運在台灣舉辦的熱度與感動,這也給予許多願意在事前支持運動、並投入資金轉播與宣傳的相關單位最實質的的鼓勵。
.
當然,爆增的熱度也代表許多原先不曾關注的民眾開始關注,網路上也出現了所謂一日運動迷、酸民、或不懂運動等奇怪的批評;其實我們不要從不屑的角度,反而是從如何維繫運動熱度,並幫助這些一日運動迷的面向來協助,這一切會變得更好。
對於「運動參與」,我自己製作了一個圖,試著用縱向構面「力(競爭力)」與「美(藝術性)」以及橫向構面「從旁觀賞」與「親身參與」來分為四個象限,解構一般民眾的「運動參與」。
對於「運動參與」,我們除了從可以結果論,用最後登台排名來論斷該項運動與運動員最終結果;運動員終其一身練習特定技藝的哲學、精神與行為層面,與音樂、繪畫、影視等各項藝術並無二致,不要只看結果,沈浸在那過程中,你絕對可以看到那種美。
至於「從旁觀賞」與「親身參與」運動,常常會是知易行難,有些運動項目甚至是知難行更難,但如果你能透過資訊搜集、親身參與或瞭解,你就更能體認到這些站上奧運殿堂的行為藝術家們,有多麼的偉大,那怕他最後沒能站上只有金銀銅的凸台上。
通常,一日運動迷就是落在我圖上的第三象限!
但請千萬不要嫌棄一日運動迷,他們多半是由於未能參與或瞭解該項運動,所以僅能就競爭性與排名角度觀賞該項運動;如果你真心希望台灣的運動員、運動產業及相關從業人員好,不如多花點心思,帶著你週遭的親朋好友欣賞運動的美、參與運動的好,當一日運動迷漸漸變成每日運動迷,我們期待的改變,就會在我們這一代發生。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s5n84ta0nrd094476wf76l9/platforms #跑步不要聽
圖來源:象總
論知易行難與知難行易 在 Tommy Cheung 張秀賢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Michael加油!
(Please scroll down for English version)
【背水一戰,無險可守 —— 彭卓棋積極考慮出選香港島直選】
十年前的今天,是一場單一議題的「實現真普選,廢除功能組別」的「五‧一六公投」。 十年過去了,普選依舊仍未於這土地出現。
十年後的今天,不但沒有真普選,傀儡香港政府背後真正掌權者——中國共產黨,於這十年間,用盡政治、經濟、文化根本上「去香港化」、「中國式殖民化」。 去年開展起的「反送中」運動,更赤裸裸地告訴我們,政權經已不再搽脂抹粉打壓人民,而是比「陽謀」更陽地明目張膽全民接管香港,推行惡法。 面對香港如此危急存亡之時,香港人對反惡法、反極權這最後底線,透過血汗、個人前途甚至一眾手足的生命去抵抗,重光香港的時代革命,再非口號。 但我們必須刻骨銘記,現在以空間換取的政治緩衝時間,是香港人以灑熱血,拋頭顱換取的。 而前路,我們仍有《國歌法》、「二十三條」的危機。
「知易行難 知難行更難 」
去年,我本著「重奪議會」的理念,參與2019年的區議會選舉。 我懷着不能讓建制保皇派及其親共黨羽自動當選的決心,以及給予居民多一個選擇的信念,最終有幸當選成為南區區議員,服務赤石。 競選之初,我深信前路非常艱鉅,當選後,更深明香港政局是苦征惡戰。 因為,香港政局,再不是能透過協商去解決問題。 若果《中英聯合聲明》作為一個歷史文件,不再具有任何現實意義;若果港澳辦和中聯辦(兩辦)高調亂釋《基本法》是正確;若果721即時拘捕白衣人是不切實際;若果黑警不用為著其暴行而負上種種責任;若果五大訴求仍得不到回應…… 抱歉,我們必需去掉幻想,全面抗爭。 我們已沒有時間、成本再作妥協。
「枉尺直尋 都不妥協 去掉幻想 全面抗爭」
馬丁路德金所言:「改變不會自動到來,而是需要經過不斷的抗爭。」 要香港改變,必須付出代價。 要付出代價,必須全面搶攻抗爭平台。 「街頭抗爭」、「議會抗爭」、「國際支援」,缺一不可。
九月的立法會選舉是香港自由的終極之戰,退無可退,無險可守,「35+」是這場選舉的主軸,以「議會抗爭攬炒」達至迫使政府回應「五大訴求」。 這是沒有妥協的空間。 合適的立法會代議士只有一個條件:就是無論是否取得「35+」,都會堅實不移地執行「議會抗爭」的路線:不惜以一切手段迫使政府回應「五大訴求」,不論立法會的大會或所有委員會,都要有極其堅定的「抗爭意志」來制衡這個不公義的議會,抗衡這個沒有民意授權的政府。
我,彭卓棋亦會積極考慮參與九月立法會港島區地區直選,會以一切可行的方法來進行「議會抗爭」,肢體抗爭的手段更是在所難免。 阻撓惡法,即使有機會被DQ、被控告,又何足道哉? 只有這份決心,這份意志,才能對得起每一位在運動中犧牲的香港人,才能真正踏出改變的第一步。
最後,十年前的五區公投到今天,「普選」仍未出現。 但我心存感激,自小得到前輩們的啟蒙,投身社運。 但亦因為這份啟蒙,令我看到每個人都無法不肩負時代的責任,只是跑道的不同,無分你我。 這份巨大的責任,就是要以一整代人來肩負。 同樣「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也不要幻想是一次區議會選舉,或立法會選舉就能達成,一切都只是開始,這場未來至少十年的硬仗,讓我們吹起「煲底之約」的號角,闊步昂首對抗極權! 光復香港!
2020年5月16日 彭卓棋
Ten years ago, I participated in the 5 constituencies referendum protest calling for an abolition of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as well as genuine universal suffrage. Today, not only does true democracy not exist, but Hong Kong is strangled even tighter by the suffocating hands of totalitarian China.
In fact, over the last ten years we have seen increasing Mainlandisation, be it in our education system, property development, economy, culture and arts scene - not to mention, greater control over ou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2019 Anti-Extradition Bill protests - specifically, the brutal and unaccountable crackdown that came in response to it - was the most blatant display of tyranny that we have experienced yet. And indeed, it is the recent National Security Law unilaterally passed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at has decisively declared that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is dead.
Countless students, activists, religious leaders, professionals and other Hong Kong-loving citizens have sacrificed themselves - their personal safety, security and entire futures - to safeguard what once was an open and free society. It is important that we remind ourselves of their sacrifice every day; to recognise that for these people, “fight[ing] for freedom” and “stand[ing] with Hong Kong” is not simply a catchy slogan, but a real and wholehearted battle.
Last year, I ran for District Council election with the simple intention of offering my constituency with a democratic alternative in the face of a potential pro-establishment automatic reelection. One of the cornerstones of democracy is pluralism and choice - and I am still humbled that a democratic majority of Stanley and Shek O residents chose me as their representative.
Nevertheless, as I ran for, and eventually, as I took up office, I saw the fight for a more open and accountable political future would be a hugely difficult - indeed, nigh on impossible - one. The establishment has trampled over all promises that once guaranteed the autonomy of our city. The 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 holds little - if any - weight; our Basic Law is arbitrarily reinterpreted to fit the governing ideology of an Orwellian state; the facts of police brutality are entirely denied; while protests are routinely deemed illegal and even labelled as acts of “terrorism”.
To quote Martin Luther King Jr, “change does not roll in on the wheels of inevitability, but comes through continuous struggle.” And struggle is what we must do if we do not want Hong Kong to fall to the hands of tyranny - be it on the streets, on social media, or within our institutions. We each have our calling and we each have our station to make the best use of our abilities. And I believe my place resides within political office.
Therefore, I, Michael Pang, hereby declare that I strongly consider the possibility of running for Legislative Council for Hong Kong Island in the upcoming election in September. Despite whatever threats or obstacles that might come our way, I am more determined than ever to stand by my fellow comrades and take my place in this fight for freedom.
Let us not despair, but let us forge solidarity in adversity - against tyranny and against evil, and liberate Hong Kong.
Michael Pang
16 May 2020
論知易行難與知難行易 在 睛視媳婦 眼科醫師黃宥嘉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看不下去:
一定要男人講狠話妳才聽得懂嗎?
分手時,
男人手段只有3種說法
1、是妳不好(但男人很少腦筋壞掉要讓生活多一個仇人所以除非情商低否則不會這麼說)
2、我對未來沒有想法
白話文:我的未來關妳屁事
3、什麼都不講,因為沒有勇氣當提出分手的人。但是行為模式會告訴妳他其實想要妳知難而退。
年輕人,
我知道妳不會什麼「知難行易」「知易行難」這些大道理,
但妳要懂知難而退!
人,活著,要給自己找麻煩的話,
就是誤以為妳自己有很多青春跟這種人耗!
妳的青春可以拿去餵狗,狗狗還會愛妳愛得死心塌地唷!
看看「愛的迫降」吧!
我們寧可妳跟中隊長耗,
也絕不願看到妳被沒錢沒顏值沒承諾沒擔當的男人拖著😰😰😰😰😰
#想要好好工作只是藉口
#就是不想花時間在你身上
#男人已滿口藉口
#若是女人還自己拼命找留下的藉口
#那就是個不賣座的悲劇
問
我和男朋友已經交往5年了。
第二年的時候,有討論到結婚這件事,但男友跟他母親提及要與我家人認識吃飯時,卻被他母親婉拒了!根據男友的說法,因為他的母親很怕生,再加上母親與她的姊妹的婚姻不是這麼美滿,所以沒有一定孩子要結婚,感到自卑吧!
男友因從小與母親的感情相當好,所以我也妥協了。
家母得知後,從一開始的不相信,到後來對我說,這樣的男人,並不值得我花心思繼續下去,因為未來發生類似問題,他並不會為我挺身而出。
中間剛好陸續發生兩家祖父母陸續離世的事情,婚期就也拖到了今年。
今年過年,我隨口跟男友提到要到他家跟長輩拜年,但他不假思考就拒絕了,然後快速的逃離我們的租屋處回家,甚至還引發嚴重口角,他說他累了,不知道怎麼處理,也不想處理家人的事。
處理這些事讓他煩心,現在的他寧願把所有的精力與時間花在工作上,這樣的成就感是他現階段想要的。
他覺得兩個人之間就是各自努力上班、下班,週末一起出去走走、一起吃吃美食,這樣就好,也是一種平凡,淡淡的幸福,不要在牽連到兩方家庭。
我說我不懂他為什麼變了,從原本跟我一起規劃未來,到現在每次提到這個就吵架。我其實也不是一定要結婚,但我希望我們彼此都覺得對方就是可以陪伴自己很久很久的那個人⋯⋯
但男友卻說,對於現在的他來說,工作才是重點,現在的另一半,或是未來的另一半,是誰甚至是有沒有那一位都沒有關係。
聽到這些的我有種這五年像作夢一樣,沒在他的人生留下些什麼,才讓他可以這麼灑脫的說出這些話。
下一步該怎麼做?我有點迷惘。
是要妥協他的說法,就單純的兩人好就好,還是,就此放手?
回
你發現這五年你沒在他的心裡留下什麼
他才會說出什麼都沒有也沒關係這麼瀟灑的話
但留下什麼有那麼重要嗎
留了會多得什麼呢
如果做到這點才值得
既然那麼重要
為何不明說
不然無從確認
不說怎麼確認
而她的母親太傳統導致的太自卑
這是一種心理疾病
不是你去怪她可以治好
如果你能稍稍放過這位病狀的人
其實雙方父母不見面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好事
少見面
少衝突
這位傳統的母親就是不想讓孩子的婚姻扣分
不管是她的自卑感受
或是擔心別人會看不起的破壞力
夾在你們這兩位這麼執著於自己的傳統執念
你的男友能撐五年
已算是神級的情人
他終於悟到要在兩個沒有智慧又固執的女人間周旋
最好的方式就是放棄
誰都不要去在乎
因為在乎不完
而且這些在乎過時又礙事
一點保有的意義都沒有
你想過嗎
不要見面不會怎樣
是順從邀請的人的心意才是邀請
這才是尊重長輩
不尊重對方意願
又立刻哀怨地想成是不被重視或沒有誠意
往後婚姻比這還複雜百倍的問題你怎麼辦
既然知道婆婆自卑
你就應該站在男友這邊幫他減輕重量
因為他一定很難跟你說
最擔心你的家人怎麼想
但你能叫他怎麼辦呢
當她的媽媽跟你一樣固執
沒有人給他路走
所以他理性了
你呢
你要加油
好好想想你對你執著的事情了不了解
當狀況如此對立
你要選擇站在哪一方呢
你會把重點放在哪裡呢
你想過自己要升級嗎
要不要這個男友不是問題
因為你的命運只能靠自己
要不要都好
這次要學到什麼比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