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世哲學家首場網路演講「7.31 如果「性善」是對的,人類又是怎麼墮落的?」報名即將截止,若還在考慮的讀者,請不要錯過報名期限哦!
一次報名四堂課程,還有機會抽到厭世哲學家第一本著作《厭世講堂:顛覆人生的十堂莊子課》。報名也即將截止嘍!
第一場演講,我思考良久,還是決定獻給孟子。原因無他,從小我在家中,是聽大人講《論語》、《孟子》的道理長大的,但後來進了中文系所,也與一些哲學系所的師友切磋討教,我漸漸學會如何閱讀及思辨,當時就覺得,孔子、孟子可能是我們最熟悉、也最陌生的哲學家。
熟悉,是因為我們都讀過;陌生,是因為我們可能沒有真正讀懂。
對台灣人而言,《論語》及《孟子》是我們讀高中時必讀的教材之一,再加上國文老師會要求背誦,可能許多人現在還能背出孔子、孟子說過的話。但填鴨式教育的弊端也就在這裡:你能背得出來,但你真的知道孔子、孟子在說些什麼嗎?你是否能將這些思想道理,運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呢?
一提到孔子,大家都知道「孔子的中心思想是個仁」,但究竟什麼是仁?恐怕許多人是回答不出來的。
一提到孟子,大家都知道「孟子的中心思想是性善論」,但究竟什麼是性善?恐怕許多人會說「人性本善」——這幾乎可以說是常識了,然而,「常識」距離「真相」往往是有很大落差的。
光從「人性本善」四個字來看,我們就必須問:「人性」的定義是什麼?「善」的定義是什麼?——如果連最基本的概念都沒搞清楚,那我們怎麼能知道孟子到底在說什麼呢?
再者,孟子的思想如果是「人性本善」,這絕非一般人所能接受。在我們生活世界中,充滿了各種壞人,犯罪行為層出不窮,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孟子為什麼還能提倡「性善」?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都讀過孟子,但卻討厭孟子的原因。我們都覺得孟子的理論根本沒有道理,但為什麼國文課本卻逼所有人都要讀?都要背誦?
所以,我也想請大家給孟子一個機會,或者說,給厭世哲學家一個機會,讓我們重新聆聽孟子的「性善」到底是怎麼想的;而且我們要放把孟子思想放到生活中,來檢驗孟子的說法是否合理。
--
準備這次的演講,我的壓力非常大。隨著演講的日期逼近,我的焦慮感一發不可收拾,各種胃痛、冒冷汗、偽發燒的症狀都出現了。(對,我還沒有打疫苗,但是好像已經得了疫苗的副作用 QQ)
雖然自己的職業是老師,但還是很不習慣站上講台。對我來說,每一次上台,好像都是第一次。我會因為表現不好而自我譴責,也會因為表現得超出預期而雀躍,但無論如何,我會克服焦慮與恐懼,認真準備,希望能讓大家都有所收穫。
無論您有沒有報名參加課程,我都再一次感謝大家長久以來的支持與鼓勵,謝謝。
--
👉講座詳細資訊: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aspx?classid=235
共有四堂講座課程,可只參加其中一堂,亦可四堂全部參加。
👉 講座費用:單堂250元
👉 報名全系列講座再享兩項好康:
★好康一:預購系列四堂合享八折優惠,點選「我要報名」後,於「報名方案」處,選擇「系列講座」,即可享優惠價800元。
★好康二:凡報名系列四堂講座,就有機會抽到厭世哲學家親筆簽名的「厭世講堂:顛覆人生的十堂莊子課」乙本(共5名)
7.31 如果「性善」是對的,人類又是怎麼墮落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29
8.14 如果「無為」是對的,是否意味不必再努力?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0
9.25 如果「自然」是對的,文明生活難道是錯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2
10.16 如果「神話」是對的,科學難道是錯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3
論語的中心思想是仁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被誤解的孝文化
作者:張秀琴老師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
《說文解字》中「孝」是:「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孝」由「老」和「子」組成,康殷先生於《文字源流淺說》中說,其字形就像「子」用頭去承老人的手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的形狀去表示「孝」。孝文化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影響。然而,有些關於孝的看法在今人看來有不少爭議。本文將會抽取其中兩句探討。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
這句話出自《論語・子路》:「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攁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葉公認為舉發自己的父親偷了羊的人是正直的,而孔子則認為父親為兒子隱瞞,兒子為父親隱瞞,正直就在其中了。
由此可見,儒家思想看「慈孝」比正直更重要。對於這個觀點,很多人都不認同,認為這是「愚孝」。舉例說,父母虐待子女,那身為子女是否應該因為「孝」而忍氣吞聲?甚至當父母作奸犯科時,仍然要盲目維護父母?如此看來,儒家思想中的「孝」確實不合時宜?
其實不然!
慈孝非愚孝
儒家文化中的「孝」並不贊成盲目維護父母,孔子說:「事父母幾諫。」(《論語・里仁》),這裡指出若父母做錯事,還是要勸阻的。孟子也曾説:「親之過大而不怨,是愈疏也;親之過小而怨,是不可嘰也。俞疏,不孝也。」(《孟子・告子下》)意思是説,對父母大的過錯要諫言,對他們小的過錯要容忍,否則就是不孝。所以父母若做錯事,並非一味幫其隱瞞過錯,反而要盡己所能去勸阻他们。
當然,儒家思想不主張一來就訴諸法理,它看「慈孝」比甚麼都更重要,主張在法理之上先顧念「人情」,但它並沒有否認其他道德價值。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上》,原為「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意思是説,不孝的表現有很多種,而沒有盡到後代的責任是最為不孝的。舜没有告訴父母就娶妻了,就像他的父母不存在一樣,是不孝的,但君子認為舜不告知父母和稟告了是一樣合乎禮法的。
這句話看似自相矛盾,但實際上是孟子為舜「不告而娶」做開脱。
相傳,堯非常欣舜,要把女兒嫁與他,但是舜的父母卻對他很差,常常想害他。若舜告訴他們,那娶妻一事就會被阻撓,所以最後沒有告訴雙親就娶妻了。婚姻大事沒有告知父母,在當時是極不尊重父母的不孝之舉,但作為賢君的模範,孟子當然要替他作辯護了:若舜娶妻不成,就不能傳宗接代,那是最大的不孝。權衡兩者,舜最後只好選擇了「不告而娶」。「兩孝相存取其大」,這樣我們又怎能説舜不對呢?
慈孝貴乎敬
那到底孟子是否認同不能夠傳宗接代是最大的不孝呢?筆者認為他並不認同。《孟子・萬章上》說:「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認為孝最大的表現莫過於尊敬父母。故若傳宗接代純粹只是生兒育女,繼後香燈,而沒有在父母生前给予尊敬對待,就不是孟子所説的孝了。舉例說,若一個人為家族繼後香燈,但是對父母呼呼喝喝,既不贍養他們,又不照願他們,甚至使喚年邁的父母照顧自己,這絕非孟子所説的孝。
孝文化當中有很多有趣的説法都被今人曲解,我們研讀時,切忌斷章取義,人云亦云。
(本文曾於2020年9月22日在星島日報「悅讀語文」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中心簡介: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孝 #孝文化 #孟子 #孔子 #慈孝貴乎敬 #慈孝 #儒家文化 #儒家
論語的中心思想是仁 在 陳余落雁閉月羞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說教師節 🎀 改說孔子生日快樂
每個學校幾乎都有那麼一座寫著尊師重道的孔子雕像,可是有人知道9月28日是什麼日子嗎?除了教師節以外。
9月28日可是偉大的至聖先師 孔子 的生日,孔子出生於西元前551年9月28日,所以今年是孔子2571歲生日。
祝 孔子 生日快樂,🎂
年年都有今日,歲歲都有今朝。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個仁,仁的表現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他勿施於人。 🎶
R 你知道孔子的《論語》中我最喜歡那一句嗎?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一句出自《論語.為政》。 ⠀⠀⠀⠀⠀⠀⠀⠀⠀⠀⠀⠀
⠀⠀⠀⠀⠀⠀⠀⠀⠀⠀⠀⠀
沒有特別的為什麼,只是純粹喜歡。 ♥️ ⠀⠀⠀⠀⠀⠀⠀⠀⠀⠀⠀⠀⠀⠀⠀⠀⠀⠀⠀⠀⠀⠀⠀
這段子曰的大意是
用道德禮義治國,比用政令刑罰,更能引導人民向善。
⠀⠀⠀⠀⠀⠀⠀⠀⠀⠀⠀⠀
#教師節快樂 #教師節 #happyteachersDay #孔子 #生日快樂 #尊師重道 #至聖先師 #孔老夫子 #孔夫子 #孔子誕辰日 #孔子誕辰紀念日 #子曰 #論語 #為政 #道之以政 #齊之以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