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不能干涉心理專業、
你個人的宗教信仰不能「大過於」你的心理專業,這是倫理議題。
#不然你就去當傳教士就好了、
宗教輔導不等於心理諮商。請不要魚目混珠。
#專業界線、#角色界線」很重要、很重要。
這也是個人專業的展現。
---------------------
據說某資深教授因為她的宗教(基督教)所以她反同婚平權?(這是她的自由、我沒意見)
甚至幾年前在某諮商學會(或心理師公會?)裡「大力阻撓」學會(公會)支持同志平權,
(對不起,「學會」不是「教會」,你越界了。)
#歧視言論不屬於言論自由的一部份
「案主的利益」永遠在諮商師的個人價值、宗教信仰之上。
#諮商倫理最基本的守則
-------------------------
後現代的核心精神就是:多元、尊重,
因著「多元、尊重」這樣的人文關懷精神,
所以一個心理從業人員需要去關懷弱勢、支持社會邊緣者的權利與福祉、
這是心理專業良知、更是個人品格的修為。
諮商心理師倫理守則 在 馬度芸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心理師看選舉
#婚姻中的民主練習
【#求同存異】#是化解所有衝突對立的解藥
# 被要求要表態二選一或是直接幫你貼標籤的例子多了,能傾聽、尊重、討論的空間就少了,就好像是問老公,若是你媽和我一起掉下水……
隨著政論節目與造勢直播的收視熱度不斷飆高,生活周遭甚至諮商室裡聽到的衝突對立也就升高,有為自己支持的候選人的造勢場轉播而激勵興奮得失眠的,也有為自己支持的候選人落後而惆悵擔憂難以入眠的;甚至因為立場不同導致好友反目成仇、夫妻吵架不說話的例子也所在多有,一切都是因為選舉到了。
在台灣選舉政治發展這麼多年的過程中,我們早已學會技術性的保護關係,比如說選情緊繃階段,熱情投入支持不同政黨的好朋友暫時不聚會;固定的同學會、同鄉會、同好會的line群組規定不能談政治,若有人還是挑戰此界線,會馬上被洗版;一家人當中,可以是爸爸在客廳看一台電視、媽媽在臥房看一台電視,而年輕的兒子在自己房間看網路直播,且支持的都是不同的候選人;又或是夫妻兩人明明是同一政黨屬性看同一台電視節目,卻還是分開在兩個房間各自看,只因為一個會愛之深責之切的罵政黨輔選不利表現不佳,另一個卻是疼惜支持都來不及,聽不得伴侶罵自己忠心支持的政黨!與其為選舉不愉快,還不如兩人分開看!愛怎麼疼惜或是愛怎麼鞭策都隨便你。
被要求要表態二選一或是直接幫你貼標籤的例子多了,能傾聽、尊重、討論的空間就少了,就好像是問老公,若是你媽和我一起掉下水,你會先救哪一個一樣,被逼二選一,只是會得到一個讓自己不滿意或是檢驗說話包裝藝術的考試而已,無法讓人真正打從心裡感受到愛與接納。
這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不相同,從聲紋、指紋、虹膜的科學辨識就可以證明,從造物者的眼光來看每一個人都是特別的,無法只簡單分成兩類的,所以任何只容許對立、黑白與二分法的溝通都不算真溝通,為了證明自己是好的而去批評對方也是愚蠢的。
家人之間最理想的對話是,我可以聆聽你為何這樣想,也明白你的立場,願意了解你的信念,但對我來說可能有其他的考量所以最後結論不一樣,無須說服但必須要理解,因你是我的家人。悲憤、希望、夢想、正義,甚至害怕,都對人的內心深處有極大的影響力,人類的「趨」與「避」都可以是繼續前進的動力,而這些打中人心的成分真的可能每個人不同。
在諮商心理師的倫理守則中早就明載著「諮商師實施諮商服務時,應尊重當事人的文化背景與個別差異, 不得因年齡、性別、種族、國籍、出生地、宗教信仰、政治立場、性別取向、生理殘障、語言、社經地位等因素而予以歧視。」心理師也是人,也會有自己的價值觀,但是我們勉勵自己在工作時做到不因以上因素而影響助人的態度。
不是心理師有什麼了不起,這本應該是每個人都該做到的素養,是我們在號稱多元卻實則二元對立的環境中浸淫太久,以至於忘記了接納與傾聽。很多時候,人們來找心理師,只是因為他們的親朋好友社團群體並不接納真實的他,而心理諮商剛好提供了一個讓人可以安心休息與討論思考的空間。
當「求同」而不可得的時候,我們就一起加油彼此尊重理解的「存異」吧!
面對愈來愈激烈的選舉氣氛,精神緊繃時,請喘口氣、發個呆、放大、望遠,然後讚嘆上帝的偉大,承認自己的渺小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ZAh4SnJZVI
#台中心理諮商
#台中婚姻諮商
#台中企業諮商
#親密關係議題
諮商心理師倫理守則 在 心理師,日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無法分飾的兩角,心理治療的雙重關係】
'
在上一篇文章我有提到心理治療必須避免雙重關係,其實避免雙重關係這件事情明文規定在心理師專業倫理守則之中,大多數的文章是強調雙重關係所帶來的負面效應,而較少有論述為何不能有雙重關係,以及為何雙重關係會帶來負面效應,損害案主的權益與治療效果。我這篇會站在成人心理治療的角度來看,但學校裡輔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會較為模糊,因此會是另一個可以討論的議題。
'
如果只能用一個理論來論述這個主題,我會選擇社會學者高夫曼(Goffman)的"劇場理論"。高夫曼認為人的社會互動就是場展演,他把人的社會互動分為「前台」與「後台」,人在前台扮演著他在社會上的各種角色,可能是老師、學生、丈夫、孩子等等,人必須依照他的角色扮演社會期待、或他自己心目中應該有的樣貌,在台前他是一個表演者。但在後台,人可以比較放鬆自在,比較做自己,後台通常是比較私密的部份。例如:有些服務業者接到客戶打來的電話,即便是奧客但也會好聲好氣的說明與解釋,但可能一掛上電話馬上就罵髒話,把剛才通話中所受到的委屈與憤怒給宣洩出來。因為,通話時的他是在台前,需要扮演好的職員、好的客服的角色,但掛上電話,他就是在後台,比較可以自在的處理自己的情緒而不用太在意公開形象。劇場理論說明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依循了一些原則與規範,通常我們不會把後台的樣貌搬到前台來,以免造成我們形象與人際上的困擾與損害。
’
在我還是大學生的時候,曾經有老師分享過一個案例,是一個公司的主管參加公司所舉辦的團體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分享了許多個人內在脆弱的一面,但在活動結束後回到公司上班,他發現自己突然不知道怎麼和下屬互動,思考原因才發現在團體活動的過程中揭露了太多自己脆弱甚至是傷痛的一面,甚至在下屬面前流淚哭泣,這與往日在公司以強人領導風格著稱的他完全不同,因此當回到公司他反而不知道如何面對他的下屬。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當前台和後台的界線模糊,甚至交錯,在其中的人們有可能會感到失序、失控,不知道如何在人際中互動。
’
和「避免雙重關係」密切相關的是心理治療的「保密原則」,有些心理師會用「樹洞」來形容在治療中,案主就像是向「神秘的樹洞」說話,晤談內容不會被流傳出去,讓案主可以放心的在治療過程中去處理他在前台、在現在或過去人際互動過程中的愛恨情仇、憤怒悲傷。治療關係本身就像是案主的後台,透過這個後台,給予案主一個空間去梳理自己的內在感受、早年創傷、前台的人際衝突與矛盾,而這個關係需要是乾淨的,不參雜其他的人際關係,足夠安全且可以被信任的。不會因為你在心理治療過程中說的主管壞話,就少了升遷的機會,不會因為你在心理諮商過程中咒詛婆婆早點死,就少分遺產。當然,也不會因為你在治療關係中,在你的醫師、心理師的面前表現出溫良恭儉讓的樣貌,你就會得到比較多的工作機會或在同業中得到好的名聲。
’
我一直認為治療關係中的純粹是心理治療的根本,如果連根本都做不到,這個心理治療將什麼也不是,它很可能只是另一個前台,另一個案主展演的地方。而案主真正的個人議題,將困難得到緩解。心理治療者在治療關係中只能存在於後台,前台與後台的雙重角色與關係,將毀壞治療。
諮商心理師倫理守則 在 可以跟心理師當朋友嗎?談談諮商倫理的多重關係和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你所不知道的 心理師 #36】今天我們從 諮商倫理 的多重關係和諮商界線,來談談可以跟 心理師 當朋友嗎?這個話題!影片重點不在於決定可以或不可以, ... ... <看更多>
諮商心理師倫理守則 在 臺灣諮商心理學會- 諮商督導倫理守則內涵問卷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2. 新手團體諮商師心理位移之經驗與影響研究(作者:李 素芬) 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