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梭羅提醒我,不要急】
疫情期間讀 Eric Weiner 的書,叫做《#蘇格拉底哲學特快車》,謝謝悅知出版社。
Eric Weiner 是《紐約時報》記者,私下熱衷研究哲學家們的思想,他在作品中運用蘇格拉底、伊比鳩魯、盧梭、梭羅到孔子等數十位思想家的觀點,把他們的論述逐一投射到日常生活中尋求啟發。
《蘇格拉底哲學特快車》這本書來的很是時候,這陣子陸續有出版社來洽談,雖曉得自己一直想寫哲學和文學散文,卻說不上該從哪裡起頭,目前我對文字仍在「探索」階段,什麼都可以寫,抓主題便顯得有些困難。
幸好 Eric Weiner 這本書給我靈感,我想寫的大概就是他這種類型吧?藉由哲學家們的生命故事與智慧結晶,從而自省對「關係」和「生命」的看法,或者進行某種反駁。
兩年來一路練筆,主題都是哲思結合人物, Eric Weiner 的書完全是我守備範圍內,差只差在我讀的必須要再更深入才行,或是挑一個我特別鍾愛的哲學家進行研究。
—
昨天閱讀「梭羅」的章節,梭羅是一個不喜歡為某個人事物「太快下定義」的人,最奇葩的是他某天在路中撇見一朵玫瑰,立刻停下來仔細端詳,還和玫瑰說話。
恩,聽起來超像瘋子,但當初會讓我從憂鬱中獲得樂觀向上的動力,不就是這麼一群有生命力的瘋子帶給我的嗎?
梭羅說:「我們必須留意很長一段時間後,我們才會真正看見。」他認為當我們對一個事物太快下定義時,就很容易忽略它的「獨特性」。
我完全理解梭羅在說什麼。
—
有陣子,我都會帶著土豆(我家的狗)去隔壁西本願寺散步,常常停下來看牠提腿撒尿的花叢,駐足觀看許久,便發現就算是一大片野薑花,顏色和花瓣數相同,但細看「每一朵」野薑花,你會驚覺他們都長的不一樣。
無論從土壤中蠻力生長,又或是被風親吻留下痕跡,每一朵花都有破損,而且分別破損在不同的地方,你必須得靠近看、用心看,才能見到他們的獨一無二。
人類是,套到關係亦然,如果輕易因某人的一句話而下定義,那你會錯失掉很多更認識對方的機會。
任何關係和機會都不需要急,這個人今天回不回你簡訊,或是和你說的哪一句話,你都無法從一時半刻得到答案。
當然,有些拒絕很明確、沒有對你展開追求的人,就請你別繼續傻下去了,放大你的觀察、聆聽你的直覺,他們都是對的。
我建議可以用文字梳理想法,你會越來越清楚答案,沒有結構的寫作常常被我視為一種找出直覺的冥想。
—
回到梭羅的概念,任何事物都必須在「假說」和「結論」中間徘徊,在「看著」與「看見」之間逗留,放慢腳步,交給時間,方有機會見到多重角度,最後做出合適你的選擇。
不用害怕因放慢腳步而錯過,在於「錯過」有時也是一個答案,證明這段緣份或機會現階段不在命運安排之內。
以及,真正適合你的美好人事物,多半需要時間去觀察和感受,一如《紅樓夢》我最愛的那 8 個字,人生就是「美中不足」與「好事多磨」。
好事多磨的前提,磨的是我們看待事物的視角是否夠廣,以及認識自己是否夠深。之後,你自會用更成熟與宏觀的智慧去辨識「上門機會」的好與壞,也通常能做出試錯率較低的選擇。
謝謝梭羅給我的提醒。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
謝謝悅知出版社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書預購】《人生有限,你要玩出無限》:你蓄氣,是為了放大招!
有朋友問,
好陣子沒看到我的好文了,
都是分享別人文章居多。
我幹嘛去了?
現在可以告訴你了!
我在蓄氣,憋大招,
在2021年的新開始,
帶你一起放大招:
龜!派!氣!功!
廬!山!昇!龍!霸!
水之呼吸!十之型!生生流轉!
對,這陣子我閉關寫書,
就為了讓你讀到最好的作品。
我的新書
《人生有限,你要玩成無限》
就在今天開始預購囉!
我常被問到,
寫作沒有靈感怎麼辦?
以前我都很納悶,
怎麼可能會沒靈感呢?
可是寫完這本書後,
我總算明白這種感受了。
因為當你為讀者掏心掏肺,
把最好的一切全部寫出來。
寫完瞬間,如釋重負,
但真的有種被掏空的感覺啊!
我必須說,這本書,
集結了我寫作以來,
所有最好的文章!
2020年,
對很多人而言,
都是不願再回想的一年,
我們已經送走太多太多人了。
但你知道嗎?
我突然領悟一件事,
既然人生是有限遊戲,
時間到一定game over!
那我們有沒有可能,
在這限時的人生遊戲裡,
開創出無限的可能性呢?
用說的太慢,
我向來先行動再說。
我本來只是一個老師,
規則是安份教書,直到退休,
但我不要一眼望穿的人生。
於是我
出書、演講、主持、直播⋯⋯
你很難想像,
從決心發狠拼命,
到現在你看到的我。
也才經歷了四年!
哪有什麼十年磨一劍,
那不過是拖延症患者的藉口。
後來,
我把這套方法,
告訴身邊的潛力新秀,
結果他們徹底打臉我:
哪需要四年,一年就夠!
他們出書的出書,
演講的演講,開課的開課⋯⋯
唯一的共同點是,
他們都掀開職涯的天花板。
把自己活成無限!
你蓄氣了那麼久,
不期待痛痛快快,
對這世界放一次大招嗎?
⋯⋯⋯⋯⋯⋯⋯⋯⋯⋯⋯⋯⋯⋯
《人生有限,你要活出無限》
(親筆簽名限量版)火熱預購中:
https://reurl.cc/3L8ZAR
#歡迎分享
#謝謝悅知出版社夥伴的用心
#有預購的夥伴要留言讓我知道喔
謝謝悅知出版社 在 歐陽立中 「演說課x桌遊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喜歡跟
不同出版社合作,
因為可以感受每家
出版社的文化和風格。
我的《飄移的起跑線》
是跟悅知文化出的,
我最欣賞他們的是:
「美感的堅持」與「活動的巧思」!
先來說「美感的堅持」
我印象最深的是
當時飄移的
書封設計一出來,
我就愛不釋手。
簡單寫意的線條、
素樸簡練的排版,
就完全把「起跑」
的意象展露無疑。
再來談「活動的巧思」,
比方今天悅知辦「作家餐聚」。
要知道,
作家很會寫,
但不見得很會聊。
尤其平常都是被讀者追慣了,
一下全是作家,
反而不知道怎麼當讀者。
但悅知的夥伴,
設計了一個活動,
叫做「編輯覆面書」。
把每位悅知作家的書
包起來,外面寫了一張,
描述這本書的一段話。
然後隨機給
每位與會作家一本。
你拿到時,
看到上面的文字,
就會猜到底是誰的書。
打開包裝看到後,
就會更有驚喜感。
而且這本書的作者,
剛好也在這場餐聚,
所以就可以藉故,
找她聊天、簽名、拍照啦!
我抽到的書是《刺蝟登門拜訪》,
是許瞳的散文集,
更特別的是,
她應該是餐聚裡最年輕的作家,
因為她今年才大學四年級啊!
我好奇問她,
從什麼時候開始寫作,
她說高二。
我再問什麼契機開始寫呢?
她說那時唸北一女人文班,
她的專題就是要寫一本書,
所以她就以出書為目標,
開始一篇篇寫下去了。
如今,大四的她,
已經出了兩本書!
所以你看,寫作出書難嗎?
不難,難的是你願不願意,
有意識、有紀律的開始寫。
也請大家支持許瞳的
散文集《刺蝟登門拜訪》喔!
⋯⋯⋯⋯⋯⋯⋯⋯⋯⋯⋯⋯
《刺蝟登門拜訪》: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6485?sloc=main_mb
#歡迎分享
#巧思就是用心最好的展現
#謝謝悅知出版社
謝謝悅知出版社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07/%E8%88%87%E4%B8%8A%E5%B8%9D%E8%A8%8E%E5%83%B9%E9%82%84%E5%83%B9%E7%9A%84%E5%BE%8C%E6%9E%9C%E2%94%80%E2%94%80%E8%89%BE%E8%8E%89%E7%B5%B2%E2%80%A7%E5%AD%9F%E8%8B%A5%E3%80%88%E6%9F%B1%E5%92%8C%E6%A8%91%E3%80%89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孟若 #小說 #諾貝爾文學獎
────
今天的故事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莉絲‧孟若的短篇小說〈浮橋〉。
開始前,伊格言先為讀者打了支預防針──他說,孟若的作品向來有點「難」。
問題是,難在哪裡?
伊格言說,難在作者想傳達的主題往往非常幽微而隱秘,不甚明顯,也沒有一個固定的解答。
這種寫法很容易讓讀者如墜五里霧中,感覺困惑:這些人究竟在幹嘛?下一步要做什麼?
但這種迷霧正是孟若埋下的線索:將情感的幽微轉折,包裹壓抑在樸素而冷調的筆法之中。
以本篇小說〈浮橋〉為例,題材上是個(疑似)小三介入婚姻的故事;
但其實想討論的並非「外遇」一事,而是另有主題,偷偷躲在情節表面的巨大冰山之下。
故事講述尼爾和金妮一對夫婦,丈夫尼爾比太太金妮大16歲,但金妮得了癌症,已做過幾次化療。
她比丈夫年輕這麼多歲,所以從沒想過自己有可能會比尼爾先死。
而尼爾的職業是一名社會運動者。
在金妮眼中,尼爾幾乎處於死當邊緣──他既不事業有成,對妻子也不怎麼體貼。
舉例來說:金妮化療出院,尼爾開車去接她,陰錯陽差卻到了不太熟識的,麥特和珠恩夫婦位於玉米田中的家裡。
那是個樸實的農家,女主人珠恩盛情力邀二人入內作客。
但罹癌的病人金妮身體孱弱,不想作客,只想趕快回家。
尼爾顯然沒有體貼到這一層。他將箱型車停在屋外的空地,和金妮起了小爭執:
「可是剩了好多豆子濃湯。」珠恩說:「你們一定得進來幫忙清掉那豆子濃湯。」
金妮說:「哎,謝謝。可是我什麼都不想吃。這樣熱時我什麼都不想吃。」
「那就改喝點東西。」珠恩說:「我們有薑汁汽水、可樂。我們有桃子酒。」
「啤酒。」麥特對尼爾說:「要不要來罐藍牌?」
金妮向尼爾招手要他過她車窗來。「我沒辦法。」她說:「就跟他們講說我沒辦法。」
「你知道你會傷到他們的面子。」他低聲說:「他們是好意。」
「可是我沒辦法。不然你去好了。」
他彎身更近:「你知道若你不去會怎樣。看來會好像說你比他們尊貴許多。」
「你去。」
「你一到裡面就好了。冷氣真的會讓你舒服些。」
金妮搖頭。
從這一幕我們可以感受到夫妻間的意見不合。
再扣回尼爾的特殊身份,我們發現,尼爾是個「社運份子」,或說「社運領袖」──在新聞和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社運領袖拋頭顱、灑熱血,為理念奮戰;但往往無從得知這些社運領袖背後妻子的心情。
尼爾比金妮大16歲,金妮把最美好的青春歲月給了他;
他們之間顯然有愛,但尼爾沒給金妮等值的回饋──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尼爾具備組織能力,善於社交,嫻熟於人際關係與應對進退;
但這樣懂得瞻前顧後、察言觀色的「世故技能」,在他們面對農家夫婦過度熱情的邀請時,反而為金妮帶來困擾。
換言之,尼爾總是在照顧「外人」,卻不怎麼顧慮自己的「內人」。
金妮終究獨自留在了戶外,沒有進屋裡去。
但她突然有了尿意──夕陽西下,彩霞滿天,她偷偷躲進玉米田裡去小解。
伊格言說了件有趣的事;他說,在小說情節中,凡是遇到小解,那麼大概百分之七十都帶有「自由」或「解放」的寓意;
此處也不例外──金妮的小解不僅是生理上的放鬆,更預告了下一刻,情感上更大的自由。
因為當她小解結束從玉米田出來後,就遇上了男主角瑞克......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謝謝悅知出版社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07/%E8%88%87%E4%B8%8A%E5%B8%9D%E8%A8%8E%E5%83%B9%E9%82%84%E5%83%B9%E7%9A%84%E5%BE%8C%E6%9E%9C%E2%94%80%E2%94%80%E8%89%BE%E8%8E%89%E7%B5%B2%E2%80%A7%E5%AD%9F%E8%8B%A5%E3%80%88%E6%9F%B1%E5%92%8C%E6%A8%91%E3%80%89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孟若 #小說 #諾貝爾文學獎
─────
伊格言說,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是他心目中的「最強老太太」,而〈柱和樑〉則出自她的短篇小說集《感情遊戲》。故事是這樣的:十八歲的美麗姑娘羅娜嫁給了三十歲的大學數學教授布壬登,生了兩個可愛的小孩(伊莉莎白和丹尼爾),也因此和布壬登的天才學生來諾相識。來諾原本是個數學天才,卻在畢業數年後患上精神病,不得不放棄了所有學術野心,窩在一個教會小刊物編輯部裡當編輯混口飯吃。來諾偷偷愛戀著美麗的師母羅娜,安靜、純真而絕望。他每星期偷偷寫詩給羅娜。而羅娜從不回信,但也未曾將此事告知丈夫。
比起丈夫布壬登,羅娜和來諾其實更有些soulmate的意味。或許比soulmate還更多些──當布壬登走出他們的視線,羅娜會輕聲告訴來諾:「謝謝你的詩」。然而這句話卻也堵住了兩人所有對話的可能;因為來諾實在太害羞了,只會回答「喔」。對,他真是個名副其實的句點王啊。而羅娜則有點困惑。她才二十出頭,以她的外貌,若是沒這麼早嫁人,或許能在更多情愛遊戲中游刃有餘,顛倒眾生,體會更多她未能體會的青春浪漫情事。但她畢竟已是人妻了。於是來諾成為她的出口、她心靈上的工具人。她不會對來諾出軌──她還是謹守分寸的;但那是獨屬於她自己的,一項隱密而自私的自我安慰。伊格言說:「終究,事件停滯於此,愛戀停滯於此,一切都懸浮於張力邊緣,靜止於針尖之上。」
一切混沌未明;彷彿空氣中一條透明的,懸吊的絲線,始終未曾越界繃斷。而在那許許多多次的會面中,羅娜曾向來諾提起自己童年的片段記憶。她告訴他,她唯一記得的過世母親的事,以及一齣廣播劇:
一個冬天,小女孩羅娜和母親在鎮上,人行道和街道間有雪。她才剛學會看鐘,抬頭看郵局的鐘,發現正是她和母親每天都聽的廣播劇時間。她深切關心,不是因為錯過了故事,而是因為收音機沒打開,母親和她自己沒收聽,不知道故事裡的人會怎樣了。她感到的不只是關心,而是恐懼,想到出於某種不經心的缺席或巧合,東西可能丟了、沒法發生。而即使是在那記憶裡,她母親也只是腰臀和肩膀,裹在厚外套裡。
在這個「廣播劇事件」裡,畫面寒冷灰暗,母親面目模糊,而小女孩羅娜的心思既可愛又恐怖──如果我們忘了開收音機,未曾追問廣播劇裡那些角色們的下落;那麼,那些人會往哪裡去呢?
伊格言說,容我們稍稍多想些──這段白描,其實極幽微而含蓄地隱喻了個人面對巨大命運的惶惑:冷冷的冬天,一個孤獨的人:剛學會看鐘,無能於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之關係,甚至連母親的具體形象皆無法掌握。這正是生命本身的困境。未知的恐懼無始無終。你不會知道那擺佈著你的究竟是什麼。一如羅娜與來諾──他們的愛情如此危險, 生命的不確定性就擺在他們面前,他們的雙人探戈正踩在紅線上。他們真能踏出試探的那一步嗎?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謝謝悅知出版社 在 Irene的美西灶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Big news! 我的第二本食譜書正式與大家見面了】
距離上一本書之後,一晃眼就過了兩年多。現在,我是一個全職母親,帶著孩子繼續我和各位讀者的網路之約,勾勒著我的小廚房進行曲。
很高興這次和悅知出版社一起,出了「幸福小鍋食堂」這本書,書裡面的料理延續我一貫簡單、原味的料理方式,也具體呈現了現在的小廚房概念。快速上桌、一鍋飽全家飽是現在的料理主軸,少分量的料理也是我們生活的樣子,沒有剩菜、盡量吃新鮮食物是想給孩子的飲食概念,喜歡我的朋友,一定會喜歡這本新書,作法、分量都精細到料理新手也能明白,歡迎帶我的書回家,過新年,過健康的年!
之後會分享新書宣傳料理活動,也有我為各位讀者準備的抽獎活動,先把食譜書買起來,鎖定我的臉書專頁,謝謝支持!
書可以在這裡買
博客來:https://bit.ly/2RQTyPE
金石堂:https://bit.ly/2HxzLQn
讀冊:https://bit.ly/2sMZGtp
#Irene的美西灶腳幸福小鍋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