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謝了,不用再找,今天提問的是 #年代壹電視 的記者。該位記者意圖替仇恨式的行動拉抬聲勢,而朱大敢做不敢當,早些時間受訪問時連忙澄清不是告別式的花圈,還扯說【白色是代表純潔】,並請蘇貞昌多讀書。
這位記者就是跟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是一組的,根本一唱一和,舉球手都已經定義了喪禮用花,想要從陳時中嘴裡討一點 Beef,但是記者會上第一次提問就沒有要理你的意思,你這位大記者還給我問第二次。
朱學恆你就不要刪文啊,我會很難過的。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posts/10159304466871460
--
順便教大家成語:
#助紂為虐
紂,商代的暴君。「助紂為虐」指協助紂王施行暴政,比喻協助壞人做壞事。語出晉.謝靈運〈晉書武帝論〉。
#為虎作倀
「為虎作倀」指被虎咬死的人,靈魂將化為鬼而為虎所役使。典出唐.裴鉶《傳奇》。後用「為虎作倀」比喻幫惡人做壞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要內容:北緯30°•中國行(5): 1、古韻情長寄紹興; 2、紹興古採石場遺址:柯岩石佛; 3、紹興古採石場遺址:柯岩雲骨; 4、紹興魯鎮:業餘特型演員; 5、紹興嵊州:越劇之鄉; 6、紹興安昌古鎮: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越劇之鄉即浙江嵊州,中國越劇的誕生地,以“百年越劇誕生地、千年剡溪唐詩...
謝靈運 在 謝金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史泡泡 最近臉書版面一整個鴨肉飯洗版,江湖人稱「毛長齊之亂」(並沒有!)
我就一直在想,究竟「毛長齊」什麼時候被當成一個靠北人的話呢❓️那個毛又是什麼毛呢❓️❓️❓️❓️
粗略研究了一下,一般來說,那個毛在歷史上的源流應該是鬍子,近來很多人認為那個毛是腋毛陰毛等毛(因而發展出「屁股毛長齊」之類的),但從歷史上看來應該不是,只是不管是長鬍子還是其他第二性徵毛都是成年的象徵啦,所以其實看輕對方是屁孩的意思還是很明顯的。
🔥沒有長鬍子就被嘲笑這事,當然最有名的還是出自晚清《官場現形記》中的名言「嘴上無毛,辦事不牢」,但其實在漢代的東方朔就曾經嘲笑過一個被打屁股而痛呼不已的官員是:「口無毛 ,聲謷謷,尻益高。」(嘴上沒毛、唉唉叫、腳撐翹高高)因此被官員說這是誹謗,還鬧到了漢武帝面前,這應該是史上第一個靠北別人沒毛被告的案件。
#但東方朔最後好像沒事
🔥但有時候回憶自己少年時,文人也會用「無鬚」或「未生鬚」來表示,這倒沒什麼歧視意味,而單純只是懷想少年時的故事,反正到了一定年齡,古代人還是會留起鬍子。
🔥因為無鬚在古代真的很慘,除了會被當成菜雞屁孩之外,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太監,甚至有時候遇到政爭兵變,要一舉除掉太監時,就看有沒有鬍子,沒鬍子的就砍。北朝有一個名門,他們家族就是不太長鬍鬚,被嘲笑是「天閹」,甚至沒鬍子的還會想辦法裝上假鬍子,什麼在臉上戳個洞植入馬尾之類的......神經病啊,這樣臉會爛掉吧!!!!但到了明清兩代,也曾經出現過考了很多次考試的落第才子去考貢生時,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年輕,而忍痛拔掉鬍子的事,考得貢生稱為「拔貢」,所以曾有過一首詩:「未拔貢時先拔鬍,貢未拔時鬍已無,早知拔鬍不拔貢,不拔貢也不拔鬍。」當時沒有什麼蜜蠟除毛,一根一根拔掉真的超痛,而且很容易毛囊炎請不要學。
🔥有趣的是,在唐代以前,認為所謂的「美男子」就是要有「美髯」,一把飄逸清爽的鬍子,遠比一頭好髮型更受人矚目,大詩人謝靈運據說就是這樣的鬍子美男,因為他的鬍子太美了,在死後這把鬍子還被剪下來供奉給廟宇的神佛,很多人還會去瞻仰大詩人的鬍子......(超有事)
#網友補充 明清時代也是很注重美麗的鬍子
🔥這種對鬍子的執著,我猜可能跟中醫概念中認為「髮為血之餘,腎之華在髮」有關,這裡說的雖是頭髮,但其實也跟身體的其他毛有關,氣血、腎水充足自然就有一身好毛,反過來說,就是營養過剩、家裡有錢才能沒事留一大把長長的鬍子啊~
簡單來說,「毛長齊」通常用來嗆年輕男孩(不是那種六十歲的),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自恃男子氣慨跟倚老賣老的態度就是了,但完全罵錯人了啊~女性本來就不會長鬍子啊!
*Photo by Nick Demou from Pexels
謝靈運 在 奶媽 Naim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性別平權不只為女性,而是讓「直男」也能有所選擇】
時尚圈裡,很多設計師致力模糊「性別」與「服裝」的分野,從 Coco Chanel 、 Yves Saint Laurent 到 Alessandro Michele 等人,都盼能藉由自身設計傳達的概念,試圖讓社會理解尊重多元的重要性。
然對平民老百姓來說,時尚圈是高大上的存在,是有錢人的領地,多數民眾看到服裝秀的念頭,首先想到的無非是「恩,這衣服好美,但我買不起。」
其他如核心理念、藝術價值等形而上的觀點,只容易變成同溫層才願意瞭解的話題,這才是現實人生的殘酷之處。
不過,時尚圈本就是負責開第一槍的。
那麼如何讓子彈能飛得更遠?除了仰賴名人們的推廣,更重要地,就是我們之中有沒有人願意勇敢做出嘗試,慢慢在生活中進行革命、無畏旁人眼光,只為穿他自己想穿的。
今天,我想介紹這個在德國工作的美國工程師,他是一個直男,但天天穿著女裝與高跟鞋上班,樂此不彼。
───
Mark Bryan 是美國人,他現在住在德國,是一名機械工程師,身高 180 公分,75 公斤,腰圍 29 吋,穿 8.5 號鞋,每周運動 2 次,生活習慣和其他人都一樣。
除了一點:他熱愛穿女裝,尤其獨鍾跟鞋,上班、在家都要穿。
他表示平常就很尊敬那些穿著高跟鞋與裙裝的女性,認為她們展現出女性的力量,不光優美,也很專業,讓他內心有嚮往,遂開啟自己的女裝之路。
Mark Bryan 認為本身不該區分性別,像他自己就喜歡上半身搭配比較陽剛的襯衫,下半身穿著裙子。另外,他不喜歡穿洋裝,因為洋裝很難混搭。
Mark Bryan 不是同志,不是跨性別者,他有一個結婚 11 年的妻子,自豪是「深愛著女人」的鋼鐵直男,純粹就是熱愛穿女裝。
對於 Mark Bryan 的行為,全家人都舉雙手支持,女兒都向他借鞋子穿,妻子也會給予他穿著上的建議,讓他幸福地說:「衣服不該設立界線,衣服更是無關性別。」
---
服裝,本來就是沒有性別之分,古今皆然。人們對服裝的定義,其實和對婚姻、家庭的價值觀很像,多半根據不同時空背景、社會文化、階級制度的遞嬗,不斷地被推翻與重塑。
高跟鞋,就是一個經典例子。
17 與 18 世紀時,路易十四國王很愛穿高跟鞋,連帶引領男性權貴們都熱愛穿著高跟鞋;晉朝詩人謝靈運發明「謝公屐」,鞋子前端與後端都有設計鞋跟,專門拿來登山用;另外, 10 世紀的波斯騎兵會穿高跟鞋,以便讓雙腳更好固定在馬鞍上。
連上世紀 70、80年代,很多英國搖滾男明星穿著高跟鞋大跳迪斯可。
無論時尚品味、實用性質或者軍事實力,高跟鞋的流行與否同樣隨著時代改變,除證明沒有任何一項單一價值是會被永久信奉,更讓我們瞧見「服裝」蘊含的流動性,它本來就不該被限制。
---
歷史角度講完了,接下來帶一下人文角度。
作家珍奧斯汀曾言:「衣著一直都是種膚淺的分野,如果對服飾太過熱衷,將能摧毀一個人的目標。」
當社會忙著把「平權」的口號掛在嘴邊時,興許在服裝方面,眾人可以開始練習棄絕服飾帶給人們的性別印象:一個女人理光頭,不代表她就是女同志;一個男人愛穿女裝,不代表他就非得是變裝皇后,或者是只愛男人不可。
現在人人都說「批判父權社會」是女性自助餐,並非如此,很多男人因父權思維無法做自己,裡頭包含直男:他們不能哭泣,否則就是無能;他們不能撒嬌,否則就是沒擔當。
他們是男人,所以不可以穿裙裝跟高跟鞋。
他們連「顏色」都無法選,用粉色系就被說娘娘腔,但娘娘腔為什麼會變成貶義詞,這也是我們應該思考的部分。
於是,直男只能使用藍色、綠色、黑色、白色等相對看起來沉穩內斂的顏色。想起我一個空少朋友,有天心血來潮在同學會穿淡紫色襯衫,結果事後被問是不是同志,讓他傻眼又無奈。
其實,觀察人們舉辦嬰兒 Party 就知道了,藍色氣球代表男孩,粉紅色氣球是女孩,請問有問過氣球感受嗎?氣球就是氣球啊。
平權的意義很簡單:除了大家都能享有相同權益,更重要地,還是得尊重對方喜歡的事物、夢想、價值觀、穿著品味,哪怕你不贊同。
https://www.adaymag.com/2020/10/20/guy-proves-skirts-and-high-heels-can-look-good-on-men.html
謝靈運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主要內容:北緯30°•中國行(5): 1、古韻情長寄紹興; 2、紹興古採石場遺址:柯岩石佛; 3、紹興古採石場遺址:柯岩雲骨; 4、紹興魯鎮:業餘特型演員; 5、紹興嵊州:越劇之鄉; 6、紹興安昌古鎮: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越劇之鄉即浙江嵊州,中國越劇的誕生地,以“百年越劇誕生地、千年剡溪唐詩路、萬年文化小黃山”聞名於世。該地是浙東唐詩之路的重要節點,書聖王羲之晚年歸隱於此;人才輩出,是著名經濟學家、教育家、人口學家馬寅初,革命音樂家任光,山水畫家鄭午昌、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圍棋國手馬曉春等名人名家的故鄉。1990年建成全國首家專業戲曲博物館——越劇博物館;修復了越劇發展史上的標誌性建築,如城隍廟、東王村香火堂前、施家嶴古戲臺、四季春科班舊址及一批老藝術家、老藝人舊居等。嵊州歷史悠久,文化昌明。早在秦漢時期就已建縣稱“剡”,至今已有2100多年歷史。嵊州文化源遠流長,以“百年越劇誕生地、千年剡溪唐詩路、萬年文化小黃山”聞名於世。是全國著名的“越劇之鄉”,越劇誕生於嵊州,發展至今歷經百年,成為全國第二大劇種;是浙東唐詩之路的重要節點,書聖王羲之晚年歸隱于此,謝靈運、李白、杜甫、陸游等著名詩人曾入剡攬勝,留下諸如“剡溪蘊秀異,欲罷不能忘”等許多詠剡名句;新近發掘的具有萬年曆史的小黃山遺址,是目前發現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規模最大的聚落遺址。嵊州人才輩出,是著名經濟學家、教育家、人口學家馬寅初,革命音樂家任光,山水畫家鄭午昌、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圍棋國手馬曉春等名人名家的故鄉。浙江嵊州,是中國越劇的誕生地,夢裡江南越韻清,淺斟低唱醉中游。越劇自誕生以來,就是“天生麗質難自棄”,她的溫婉美麗已深入人心。越劇誕生於嵊州,是嵊州的青山綠水滋養了她的柔和婉轉,讓她的音韻有如風弄秋葉。
今天,越劇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又被省文化廳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叢書中的重要項目。這對於越劇藝術資源的保護、傳承、發展和繁榮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越劇從田頭地角走來越劇,這種來源於農村田頭的草根藝術,由生活在嵊州民間的多才多藝的農民所創造。大約在1851年前後,嵊州有一部分農民開始用田頭歌唱、山歌小調等民間說唱藝術去“沿門唱書”,這便是越劇的前身。1906年3月27日(農曆三月初三),嵊州唱書藝人高炳火、李世泉等人相聚在甘霖鎮東王村,經過精心準備,首次在用四隻稻桶和門板組成的舞臺上成功演出大戲《雙金花》。當婉轉柔美的曲調、悠揚深沉的唱腔嫋嫋流淌時,掌聲和喝彩幾乎響徹了整個山村。高炳火他們不會想到,正是這看似即興而發,冥冥之中又充滿淵藪的演出,中國第二大劇種的越劇,在浙東一個普通的小山村裡橫空出世,一襲翔舞百年的美麗,在江南晚春的天空下拉開帷幕。 這次有準備、有本子、有角色的正式演出,標誌著越劇的正式誕生。之後,越劇歷經了小歌班、紹興文戲、女子越劇等幾個階段,以其真切細膩的表演、委婉動聽的唱腔、優美抒情的風格,從鄉村一路唱進大都市,走紅於上海,流行於全國,成為中華戲曲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越劇故鄉出人出戲出精品越劇百年,嵊州市人才輩出。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ULUuGLE9co/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CDnz4uWYzZg_67BO5cfdby3rw3mg)
謝靈運 在 YOYO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看更多旅遊探險趣!【嘻遊記】►►https://bit.ly/2Lpvyz3
愛穿上我的木屐鞋~~哈哈,本週【博物館探險趣】要帶大家去認識木屐~
想知道木屐是怎麼做的?木屐有什麼新創意嗎?馬上跟著西瓜哥哥和草莓姊姊一起探險去吧!
草莓姊姊扮成東晉詩人謝靈運,向西瓜哥哥炫耀自己發明的登山木屐,為了讓兩人多認識木屐,老師建議他們前往《白米木屐文化館》參觀。
草莓姊姊首先跟著二郎伯,認識白米社區的地名由來,並前往砲台山看到社區地形構造。經由二郎伯解釋,草莓姊姊這才知道,因為當地盛產江某樹,很適合製作木屐,因而造就了白米的木屐發展。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bit.ly/yoyohotmusi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bit.ly/yoyonewmusic
YOYO點點名
►►http://bit.ly/2NmL3J7
好好玩自然
►►https://bit.ly/2MQZZQa
大頭小狀元
►►http://bit.ly/babybossall_0511
【訂閱YOYOTV】►►https://goo.gl/PCO1FZ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MtpinsaaS8/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0xcMPIp6tQ-6p0hr0-aXUu7jfAQ)
謝靈運 在 謝靈運簡介 - 讀古詩詞網 的相關結果
謝靈運 (385年-433年),東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原爲陳郡謝氏士族。東晉名將謝玄之孫,小名“客”,人稱謝客。又以襲封康樂公, ... ... <看更多>
謝靈運 在 謝靈運_百度百科 的相關結果
謝靈運 (385年-433年),本名公義,字靈運,小名客兒,陳郡陽夏縣(今河南省太康縣)人,東晉至劉宋時期大臣、佛學家、旅行家,山水詩派鼻祖,秘書郎謝瑍之子, ... ... <看更多>
謝靈運 在 謝靈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謝靈運 (385年-433年),陳郡陽夏縣(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人,南北朝著名詩人,主要成就在於山水詩。由謝靈運始,山水詩乃成中國文學的一大流派。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