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看】#黑色的都市傳說 | 《糖果人》中,同時身為加害者與受害者的黑人主體 | 自由主義與後殖民主義的矛盾 // 李長潔 🍬🍫
.
「#對著鏡子說5次糖果人,就會被殺死」,這個都市傳(urban legends)結合自於「#血腥瑪麗」(bloody Mary)與「#鐵鉤手」(the hook),變成一個面對鏡子招喚出鉤子殺手的虐殺電影。這個「糖果人」都市傳說文本,先誕生於1992年Bernard Rose的恐怖片《#腥風怒吼》(Candyman),在29年後,由Nia DaCosta導演再度演繹《糖果人》(Candyman)。無論是29年前或後,「糖果人」都是一個成功的恐怖偶像。
.
▓ #作為都市傳說的電影
.
先談都市傳說。電影運用了廣泛流傳的都市傳說作為基礎,透過「對鏡子念名字」、「鉤子殺手」、「糖果裡的刀片」等,形構更加具有文化傳播力的都市傳說:糖果人,#一個誕生於電影內部的都市傳說。
.
電影中也表現了 #都市傳說 的特質,像是1992年版本的糖果人,不準確地、模糊地變成了2021年版本的故事流傳。這讓系列電影的恐怖敘事,真正成為一個會流傳在「不同地方」、「不同人口特色」、「不同時代」的都市傳說。
.
▓ #作為偶像的殺人魔
.
為何虐殺電影中的殺人魔,會是一個得人喜愛的偶像呢?這與《糖果人》的黑色敘事有關。1992年與2021年的糖果人,都是以黑人為主角中心,明顯地在兩個年代喚起「#種族議題」。當然,糖果人不若佛萊迪,你還要喊他五次名字,他才會出現,這大大地提昇了糖果人的親近性。
.
關注種族議題製片的Jordan Peele,先前以《#逃出絕命鎮》(Get Out, 2017)、《#我們》(Us, 2019)兩部驚悚題材,形成一種黑色的批判。在《糖果人》中,他帶著一樣的企圖,並且產生了更深刻的辯證反思。而這個辯證,也使得2021年的糖果人角色,有了更富有複雜的迷人面貌。
.
▓ #同時是被害者也是加害者
.
2021年的《糖果人》,運用都市更新的現代城市背景,讓「糖果人」真正成為一個「都市傳說」,那是過去沉澱、亟欲遺忘、不可言說的「#黑歷史」。而片中角色們幾乎都處於藝術領域,包含藝術家、藝術經紀、藝術評論、藝廊、美術館,層層連帶與剝削。
.
如都市更新一般,皆可見到,主流文化對(種族)階級體制的強烈介入。尤其白人在其中所扮演的主導性角色,是鮮明的隱喻。
.
在後殖民理論家Frantz Fanon的《黑皮膚,白面具》(Peau Noire, Masques Blancs, 1952)中,說明了殖民主義的展開下,黑人身上強加了一種存在的偏差,如同1992年的《糖果人》,一名處女白人「獻祭」給「#強大的黑人男性」,像是慘忍的儀式,誕生出恐怖的復仇形象。
.
而2021年的《糖果人》,卻指出了自由主義、後殖民主義之間的矛盾。過了29年,黑人的政經地位、社會角色已大幅改善(變),黑人的中產階級化,大大削弱了後殖民主義的批評。
.
▓ #自由主義與後殖民主義的矛盾
.
作為藝術家的男主角,一方面被藝術評論家指責,作為一個中產黑人,對於黑人社區的黑歷史而言,也是一個加害的力量(用便宜的地租掠取創作空間);採集社區的黑色創傷,在藝術經紀運作下,試圖將暴力化作昂貴的藝術(商品)。
.
我深刻地記得最後一個場景。當男主角完全「黑化」成糖果人而被白人警察槍殺身亡後,一直隱約隱藏自己黑人認同的女主角,也被冤罪地逮補上了警車。她看著黑夜裡車窗的鏡面反射:「一名黑人女性」。她失魂地唸了五次「#Candyman」,警車的紅藍燈光映照了一場虐殺魔幻。
.
▓ #是一部思考黑人議題的電影
.
2021年的《糖果人》,我認為是好看的,整體影像設計精良,說故事的方式也算順暢,如果不將其當作是殺人魔電影(其實原本就不算是)。
.
電影描述了美國長期的社會問題,如階級焦慮、中產階級化和種族暴力。它將原版電影中被歷史化的種族暴力,更複雜地帶進了21世紀,當然,與還有那些才剛發生不久的,警察對黑人施展暴力的議題關注。
|
#可以看的恐怖電影
#沒有很恐怖
#後殖民理論
#政治正確會怎樣嗎
警車紅藍燈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香港反送中運動兩週年:紀念活動全遭消音、電影檢查條例正式生效;周庭刑滿出獄;運動低谷下各自的抵抗與延續】
香港反送中運動踏入兩週年。兩年前的6月12日,香港政府把《逃犯條例》(又稱送中條例)的修訂推上立法會二讀,上萬人包圍立法會和平示威,要求撤回修例,但警方首次對民眾發出催淚彈。今日,在這個影響深遠的反送中運動的標誌性紀念日,有網民發起在銅鑼灣街頭「流水式」再聚,據港媒引述消息指出,警方共派出逾千警力在旺角及銅鑼灣戒備。而今天也是前香港眾志成員周庭刑滿出獄的日子,她離開懲教所,全程沒有發言。香港今日陰雲密布,兩周年各種紀念活動被消聲,氣氛十分沉鬱。
■612兩週年紀念活動遭打壓,上千名警力戒備
612大衝突兩週年的這天,有部分網民發起在銅鑼灣街頭「流水式」再聚,逾千警力自下午起在旺角及銅鑼灣街頭戒備。據現場所見,大量警察布防在經常有街站進行的旺角東行人天橋上,數十架警車在彌敦道上巡邏,而旺角鬧市街頭的部分欄杆,更被警方以封條圍起。至於銅鑼灣地標崇光百貨門外、以往香港人大遊行必經之處,則有警方不停廣播錄音提醒市民限聚令罰則。
香港警方則在社交媒體表示,今午約4時,旺角登打士街近花園街有數名黑衣人用垃圾桶和雜物堵路,造成現場交通一度擠塞,警方到場「清理路障」。但晚間仍有數位嶺南大學學生會成員在旺角擺街站,手持著「We Shall Never Surrender」(我們永不投降)的標語,試圖在政府全面的壓制中表達反抗決心。
幾天前,多個團體的反送中紀念活動即遭執法人員打壓。學生組織「賢學思政」發言人王逸戰曾向香港媒體表示,計劃在旺角擺設「身土不二、烽煙再起」的街站來紀念612,隨後王逸戰就在11日早上在住所被警察以涉嫌「宣傳及公布未經批准集結」為名被拘捕。這是王逸戰繼六四32週年在旺角擺街站後,第二度被警方拘捕。
今天亦是前香港眾志成員周庭刑滿出獄的日子。去年周庭因621包圍警總案件,承認「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淮集結」及「明知而參與未經批淮集結」兩項罪名,被判監禁10個月,扣除三分一刑期後獲釋。早上約10時,在一片陰風細雨下,周庭被囚車押送出懲教所外,並立刻登上私家車離開,全程沒有發言。支持者從早上8時起,便冒雨趕到現場接送,大批傳媒亦在現場守候,附近有軍裝警員戒備,拉起橙色封條圍起現場人群。周庭乘坐的私家車發動時,不少「送車師」追趕著叫喊「加油」,最後私家車在警員開路下離開。周庭在下午於自己的IG上發文:「痛苦的半年零 20 天,終於完結了。辛苦所有冒雨前來的朋友們」、「接下來就要好好休息,養好身體,因為身體在這段時間變得太瘦弱了」。
■審查機器動起來:封鎖微信上8千多張香港抗爭圖像,意圖重塑歷史
後香港《國安法》時代下,香港街頭抗爭之火稀微,移民潮自1997年回歸前夕再起,大批本土派及抗爭派人士流亡海外。目前因犯下運動相關的罪行而被拘捕的人數達10,260人,共2,608人遭港府正式檢控。
除了將人拘捕,反送中運動自初期開始,各種影像、照片也被有系統地阻擋在中國的社交平台之外。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公民實驗室》(The Citizen Lab)也在今天公開了最新的研究。過去一段時間,實驗室持續把香港抗爭圖像放在中國的部落格平台「QQ空間」進行測試,由於這個平台與微信使用的是同一個審查系統,《公民實驗室》透過這個測試,來確認香港的抗爭圖像是否被審查機制阻擋。
《公民實驗室》把2019年6月17日到10月13日間香港反送中運動相關的26,066張圖檔(歸納為8,624張不重複圖檔),放在QQ系統上測試,發現圖像都被審查機制擋下,那些圖像包括:街頭遊行、警民衝突、五大訴求字樣,也包括施放催淚彈後民眾替孩童擦拭眼淚、美國國旗、白衣人群組對話截圖等。由於QQ和微信使用的是相同審查系統,代表微信使用者也無法看見這些內容。
參與此項研究的公民實驗室助理研究員諾克爾 (Jeffrey Knockel)解釋,圖片審查系統包含了兩種審查途徑,一是是光學字元辨識(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OCR),根據圖像裡頭含有的關鍵字來決定是否刪除;另一種技術,是將圖像與已經建檔的「圖像黑名單」進行比對,著名的六四坦克人圖像是最經典的案例。
「對於香港抗爭圖像的審查,比其他我們所追蹤過的議題,審查範圍更廣,」《公民實驗室》副總監尼什哈達(Masashi Crete-Nishihata)告訴《報導者》,這代表中國政府對網路平台業者施壓的力道很強,以及對香港抗爭運動資訊的重塑。
■電影檢查條例生效,未來在港上映的影片不得危害「國家安全」
另一方面,香港特區政府早前宣布修訂《電影檢查條例》,於昨日(6月11日)生效,為日後任何擬定在港上映的電影,劃定港版《國安法》條例下相應的審查規範。
香港曾經是亞洲最著名的電影工業基地,此條例生效後,同時影響了在港上映的中文與外國電影,條例裡明訂,檢查員在檢查擬定上映的影片時,應留意影片中「可能構成危害國家安全」或「損害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行為」的描繪、刻劃和表現,或可被視作「認同、支持、宣揚、美化、鼓勵或煽動」這些行為的內容。條例更賦予檢查員權力,如果認為影片「相當可能」構成國安罪行,及整部影片對觀眾影響可能危害國安,應得出「不宜上映」結論。
也是在昨天,香港第15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其中一部短片《執屋》,遲未獲電檢處發出上映核淮證明書,上映遭到腰斬。《執屋》的劇情以反送中運動為背景,是關於「藍絲」媽媽與「黃絲」兒子,講述一段立場不同的母子關係,在兒子遭到警察拘捕後的轉變。導演莫坤菱稱電檢處至今未曾向她交代下架原因,也強調短片內容著墨於親情,主力探討人性,認為當局扼殺藝術創作自由,而外界亦視之為國安法下新電檢指引推出後的第一個政治審查案例。
■學運窮途下的新本土組織,以紀念展覽療癒「社運創傷」
面對街頭運動消匿、遊行屢被禁絕,仍有人試圖抵抗。三位大學生羅子維、朱慧盈、張心怡在5月底成立的新組織「本土青年意志」,於深水埗舉辦了反送中運動紀念及義賣活動,以聲音裝置、相片、物品等,展示運動兩年間的時序推移,讓香港人重溫2019年以來的抗爭與傷痕,鞏固及傳承歷史記憶,同時以柔和的方法連結公民社會,作為後國安法時代下的一點抵抗。
「當然,在《國安法》後是社運低潮,很多人相繼流亡、入獄、有移民潮,大家開始心灰意冷,但這活動不是想大家回憶過去時,只感受到無力感,而是彼此能在痛苦下彼此扶持,」朱慧盈表示,社運低潮下,很多香港人都背負創傷情緒,在這次展出活動中,特別設有「交換物件」部分,觀賞者可以放下一件運動相關的紀念品,再取走一件別人的物件。
縱觀展示桌及白牆上,人們放下抵擋催淚彈的濾咀口罩、黑衣、雨傘、法庭旁聽票;其中,大堆旁聽票更是由一位中年阿姨日復一日,去聽取反送中法庭案件拿到的,「想來看的人們感受到同路人的存在,告訴同路人知道,你們並不是孤單一個。」
此外,場地也設有聲音裝置,剪輯了林鄭月娥拒絕撤回《逃犯條例》修訂案的談話、612警民衝突聲音、中大理大保衛戰的槍火聲等。觀眾聽完可選取一條不同顏色的絲帶,掛在鐵框上,而許多人都選擇掛上暗沉的血紅色。
本土青年意志召集人羅子維接著解釋,這次紀念活動想透過「情感」連結公民社會,讓同路人的傷痕能被看見,「香港有一種白色恐怖在彌漫,如果我們只是孤身一人,我們會很害怕,要用集體才能戰勝到這種恐懼。」
但他們的展出活動卻惹來食物及環境衛生署到場巡查,指3位籌辦人涉嫌違反「公眾娛樂場所條例」及「無牌經營娛樂場所」。數名食環署職員對所有展出品進行拍攝,更在現場對創辦人錄取警戒口供。朱慧盈無奈道,「我們不可以因為害怕或擔心風險,就不去做對的事,否則當初6月9日不會有100萬人大遊行,612也不會有人站出來。」
■遊行、集會被禁絕,那就做「開站師」
「街站已經是從遊行和集會數下去,第三種公開的政治行動。現在不能搞遊行集會,轉搞街站,這固然是一種妥協,但只要它是公開的活動,就有empower(賦權)群眾的過程。」剛從中大政治及行政系畢業的袁德智說,他聯同朋友胡子凱與羅子維,在4月時組織「開站師」活動。他們每週3次、到不同地點派宣傳單張,講述港版《國安法》、《鎖港條例》、六四歷史等議題。612衝突兩週年前夕,他們便到旺角行人天橋上,宣傳612這一天的歷史意義。
「我們常說和理非與勇武是抗爭分歧,但過了那一天後,我們發現大家各有用處,勇武在前線,和理非唱聖詩掩護,和理非與勇武有互相理解的時刻,」袁德智形容,兩年前的6月12日,很多香港人願意罷工罷課到金鐘街頭,展現抗爭決心。
袁德智向《報導者》表示,在《國安法》之下,他們不會直接批評該法,而是透過派宣傳單張,羅列一些事實,例如運動後被捕人數、香港的自由評級指數等。「現在是不停摸索,在後國安法時代,政治語言應該要如何去述說,還有我們的反抗形態到底是怎樣。」
這一個多月來,他幾乎每次擺街站,都會收到市民拿來的礦泉水,也有人走來擁抱跟他說加油,讓他憶起2019年運動中群眾互相賦權的過程。「他們眼神很堅定,很開心,不是想像中灰暗,」他說,「政治是需要被看見。你看不見,以為香港社會氣氛很差,只是很多人在不同崗位做很多不同事情。」
說罷,他走在天橋上邊叫喊,邊派發單張,橋下面有警車巡邏,閃爍著紅燈。他繼續談著「把香港作為志業」理念,大聲說:「就算有風險,總會有碩果僅存的空間,在黑暗中尋找一片光。」
(文字/金蕊、劉致昕;攝影/陳朗熹)
#延伸閱讀
【反送中週年:「不遺忘」的一週,全港遍地集會再起】https://bit.ly/3ghlqab
【痛苦與希望的共同體──首本離散港人雜誌《如水》在台誕生】https://bit.ly/3weyK4K
【六四32週年:香港《國安法》下的悼念日益艱難,台灣接棒延續燭光】https://bit.ly/2TmYvS3
#香港 #反送中兩週年 #反修例 #六一二 #周庭 #港版國安法 #電影檢查條例 #報導者
警車紅藍燈 在 桃園 童車世界,兒童電動車,販售,出租,改裝,維修(提供刷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購買超大雙人座🟥白色+2節式火車🟥
♦️超大♦️雙人越野車♦️4輪4驅♦️現貨
♦️線上刷卡♦️無卡分期♦️3-6期♦️0利率
♦️提供宅配♦️貨到付款♦️實體店♦️自取
超高底盤🎯吉普車🎯雙人座🎯4輪避震🎯雙門可開🎯4輪傳動🎯前後大燈🎯尾燈🎯內建音樂🎯可外接USB🎯SD卡🎯可遙控🎯安全帶🎯可自駕🎯可接手機藍芽播放音樂🎯電量顯示🎯行李拉桿♦️紅色♦️白色♦️
#桃園市桃園區永安路589號
#電話0986677177
#玩具 #遙控車 #越野車 #瑪莎拉蒂 #警車 #消防車 #賓士汽車 #親子餐廳 #戶外教學 #網路購物 #手機 #時尚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