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星期二 絕對音樂】
「很多時候我們忘了,用自以為是的觀點強壓在別人身上,
但人與人之間,如果能夠多一份溫柔,
你/妳會發現,原來真正的力量,是溫暖的包容。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趕快下載南投廣播的APP,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
*************************
《一位癌症孩子教我們的人生課》
這是則真實故事。她叫林依嫻,自幼罹患骨肉癌的她,上幼兒園和四年級時,曾在右腳踝發現癌細胞並接受治療。雖僅擔任依嫻五年級導師的我,看著她六年級癌細胞第三次轉移到高危險的頭蓋骨,歷經數小時開刀切除;到了八年級,頑固的癌細胞再次侵蝕右小腿,三百六十度咬啃神經與骨頭;最後,家人與依嫻選擇民俗療法仍舊回天乏術。但在這個過程,依嫻卻教了我們寶貴的人生一課。以下是依嫻從五年級到人生最後階段的故事。
二○一六年八月底,依嫻剛做完最後一次化療,醫生說白血球指數太低、抵抗力較弱,為避免感染,還不適合集體上課,於是開啟了我與依嫻的一對一課程。認真求學的她總是能跟上原班級進度,有時上完課我們會閒聊,聽著她去年在台北榮總93兒童癌症病房的生活。「老師你知道嗎?那裡是不能說『再見』的地方喔,因為沒有人想再去那邊,大家都希望是在其他地方相見,所以如果有人要出院,都要偷偷摸摸的說『我要出去了』,然後拿著東西、頭也不能回的離開那。」
把生命經歷當作老天的禮物
一個月後,依嫻終於可以回到教室和大家一同上課,我為她舉辦了小而溫馨的歡迎會,那天剛好是她的生日,對她而言是雙重意義的日子。當依嫻和媽媽走進教室的那一刻,同學開心的準備拉炮、歡唱生日快樂歌,慶祝依嫻重返校園,貼心的依嫻轉身拿出卡片送給媽媽,卡片上寫著「媽媽,您辛苦了。謝謝您的照顧,我才能回到學校上課。」
之前因為身體不適,依嫻體育課多是坐在旁邊看同學上課,她也想和其他同學一起玩,所以非常期待我為她「量身訂做」體育課內容。「同學跑步你就走路,同學打球你就拍球,他們做體能你就數拍子,標準和同學都一樣,上完體育課一定要流汗,」我對她說。
依嫻雖然腳踝曾開刀不宜過度施重,但靜態的核心肌群訓練,她從不輕易放棄。連我都沒想到,回歸學校半年後,依嫻竟在全班同學的鼓勵與陪伴下,完成了體適能八百公尺跑走。想起她剛轉來時,連樓梯都得一格一格分開走才能爬上樓,但因為她的努力不懈,使得這些生命經歷都成為老天爺給的「禮物」。對我來說,依嫻的改變就是教育的力量,相信孩子,她會表現得比你想像中更好。
不僅如此,她還和同是罹癌的「學姊」共創了「嫻在家裡的甜鹹筆記」臉書平台,裡面記錄著罹癌的過程與心得,希望藉此鼓勵正和她一起努力對抗癌細胞的癌友們。創立此平台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希望能將在兒童病房時學會製作的手作藝品義賣,將所得善款拿去幫助更多需要被幫助的人。
病榻中想對弟弟說對不起
即使復發多次,依嫻面對生活考驗依舊保持樂觀,問她堅持下去的原因,依嫻深吸一口氣堅定的回應:「我不會放棄的,否則就太辜負爸媽、還有其他人對我的付出,所以我會努力。如果哪天真的走到盡頭了,希望下輩子爸爸媽媽不要再遇到像我這麼難搞的小孩了!爸媽真的辛苦了。有時我半夜吐了還要拿袋子給我,有時也還要幫我倒尿桶,晚上都不能好好休息。」
依嫻說:「有天,我在醫院看到一位跟我一樣生病的小小孩,需要長時間有家人在旁邊照顧,結果他的爸媽因為不想照顧他,竟然就跑掉不見了,護理師都找不到人,一個小小孩就躺在病床上哭。」
看到這一幕,依嫻表示很難過:「因為我想到在山上自己生活的弟弟。當大家都說在醫院的我好幸福,因為爸媽都會在我身邊陪我、照顧我,但我卻想到弟弟一個人在山上跟其他親人生活,爸媽都沒有時間陪他,如果我去醫院,弟弟就得去阿公家自己住。雖然弟弟不曾抱怨過,但我知道,弟弟,對不起,我把爸媽搶過來照顧我了。我要更努力義賣東西捐錢給其他人,我想要幫弟弟積功德,希望弟弟能平安,等我長大身體健康了,換我來照顧弟弟,就像爸爸媽媽照顧我一樣,因為我們都是一家人。」這段話依嫻從未對家人說出口,談到自己唯一的親弟弟,依嫻不捨的哽咽說出。
煒宸是依嫻的弟弟,在依嫻接受治療期間曾代表學校參加縣內的演說比賽,在前往比賽會場時煒宸問了我:「老師,我們現在在溪口(鄉),離虎尾很近嗎?」「很近啊!怎麼了?要去找他們嗎? 」懂事的煒宸馬上對我說:「不行不行,姊姊現在需要休養,我們不可以去吵她。我知道我們離很近就好,」煒宸說完後自己又安靜了下來。
輪到煒宸上台,很巧的,他抽中了一個與他生活貼近的題目,他大聲又有自信的說著:「各位評審大家好,我今天要演講的題目是『如何照顧自己?』」接著煒宸說:「我從小就是由阿公阿嬤帶大的,因為我有一個得癌症的姊姊,她一直生病一直生病、一直化療一直化療。我的爸爸媽媽都在照顧姊姊,所以,從小我就學習如何照顧自己。我知道我要把自己照顧好,才不會讓爸媽擔心。」
煒宸憑著真誠的演講內容,最終獲得第七名,正在照顧依嫻的爸媽看了比賽影片非常欣慰,也謝謝煒宸的貼心與懂事。
然而,依嫻的癌細胞持續不穩定,在進出醫院與傳統民俗療法間徘徊。最終在二○一九年十二月六日這天,在媽媽幫她更衣的瞬間,一個翻身就斷了呼吸,連搶救的時間都來不及。
把握時光做想做的事,用「隨時可能離世」的心態認真生活,人生才不會遺憾。
因為一切來得太突然,前一刻依嫻還在跟媽媽聊著未來,下一秒就天人永別。日夜在身旁照顧依嫻的媽媽毫無心理準備,始終相信孩子一定會康復。然而,一個翻身後就再也聽不到孩子叫爸媽的嬌嫩聲音。
依嫻媽媽表示,花了許多時間調整心情,直到現在依舊思念依嫻,但因著心中信仰,所以要更努力的為依嫻過日子,相信有一天一定會在理天(一貫道指的天堂)相見。
即使失去,也不要有遺憾
「已到安寧階段,若病人還能自我表達,就要把握最後還能說話的機會,甚至是交代遺言。而不是突然就消失在眼前,一顆遺憾的心永遠懸在那裡。我很想知道依嫻最後是否有想對我們說些什麼?是否還有她想完成但未完成的事?也因為這樣,不希望心中再有遺憾,所以現在我都告訴身邊的人,想做什麼就趕緊去做,什麼時候會離世都沒人知道,這不僅是生病的人需要即時,而是所有人都應隨時做最好準備,才不會遺憾終生,」依嫻媽語重心長說著。
的確如此,擁有的不一定存在,一直都在的不一定就是擁有,依嫻生命雖短暫,卻停留在最堅強孝順、最貼心溫暖、最懂事漂亮的那一刻,她已化為最亮的那道靈光,相信某天,我們會在某地再相見。
作者:王寶莉
(文章來源: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8273?utm_source=Parenting.FB&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cp-f1-media-%E9%9B%9C%E8%AA%8C5088273-210118)
***************************
「護理師筆袋製作」的推薦目錄:
- 關於護理師筆袋製作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護理師筆袋製作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護理師筆袋製作 在 陳思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護理師筆袋製作 在 #分享#手縫#護士筆袋#更#版型 - 手作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護理師筆袋製作 在 Ping & Hui 手作- 20170214【醫事人員口袋筆袋】作法分享... 的評價
- 關於護理師筆袋製作 在 Ping & Hui 手作- 20170214【醫事人員口袋筆袋】作法分享... 的評價
- 關於護理師筆袋製作 在 《手作教學》快速製作口袋筆袋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護理師筆袋製作 在 護理師筆袋光南、醫護筆袋、口袋型筆袋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評價
- 關於護理師筆袋製作 在 護理師筆袋光南、醫護筆袋、口袋型筆袋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評價
- 關於護理師筆袋製作 在 醫用筆袋diy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DCARD、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護理師筆袋製作 在 醫用筆袋diy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DCARD、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護理師筆袋製作 在 醫用筆袋diy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DCARD、媽媽經 的評價
護理師筆袋製作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純屬意外的開始】
在這二十又幾的年紀,未來有那麼一點徬徨。
一轉眼工作已經第五個年頭,進入了極大撞牆期,雖然不斷迎接不同的工作挑戰,但是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就在邊迷茫、邊看臉書(?!)的情況下,默默發現了新思惟,每當心煩意亂時,開始讀每個課程大家所回饋的心得(好怪的抒壓方法),慢慢就體悟到,自己不小心為了生活而沒了生活(但是為什麼會從心得悟出這種東西來)。
心想,或許要給腦袋接受一些不同領域 brainstorming,而且在網路上,終究都只有聞其名,其實對於老師們的聲音非常的好奇,就這樣帶著也能聽其聲的盼望,在某天早晨一看到開放報名,約朋友,心一橫、眼一閉、刷了卡、填了資料後,事就這樣成了。
上課前幾天,還匆匆將課前提問及講師回答的內容,下載在電腦裡,邊看邊想,當初自己到底是問了哪個問題.…..到現在還是無解,囧。
單就課前提問這部份,內容紮實度讓人能夠感覺到,老師們對每個提問,都是非常用心在意,在小事上盡心,也讓別人感受到,專業不只是口說,更是這樣有憑有據,讓人心服口服。
【聞其名且聽其聲】
終於來到了上課天,一早和朋友一起搭公車,慢慢搖到上課地點,然後心跳慢慢加速,步伐慢慢減緩地,走到教室外面,報到後,提著漂亮的紙袋,一起開始了條理分明、簡潔有力的課程。
依橙老師示範的 A/B 版,非常貼切,講解內容拳拳到位;欣宇老師直接切題講重點,就像是考前窮途末盡之時,突然拿到熱騰騰的共筆一樣,有如荒漠甘泉。
而兩位老師幽默地,將常見的問題及修正過後的簡報呈現出來,是一種應用微整型,但是卻讓人生開始產生改變的概念。
也因為上了這堂課之後,也才瞭解到 #原來簡報是永遠要從聽眾的角度思考,還要持續傳遞專業細膩形象,更要簡化設計強調意義。
以前在學校、在醫院,不管是實習或工作,想的永遠是如何趕快結束掉這場 journal meeting 或 case presentation。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還是有希望的,我想。
【傳說中的廢寢忘食實作課程】
製作簡報過程,其實跟專業養成過程很像。一次又一次的思考,簡報該怎麼做,就像是重要但困難,卻又想跳關的 clinical reasoning。但,就因為每次的思考,才能夠讓大腦得以多多開發。Thinking process 建立起來後,就相對簡單多了。
而簡報技巧就像是 manual techniques,上了很多徒手技術之後,如果沒有機會練習,或實際應用在患者身上,其實也沒有幫助。所以,希望在上研究所前,先好好地讓自己,單純愛上做簡報,再應用上課所學到的方法,重新看待簡報這回事:不只是內容的專業,還要用簡報的專業來說服別人。
這是個截然不同的新體驗,課程專業程度不需贅述!覺得特別的是,在聽課及實作的過程中,講師、助教們自然而然散發出「教學熱情」、「專業氣質」以及「獨到眼光」,或許這就是新思惟吸引人的地方。
新思惟,不斷挑戰你的既有思維!
#仕安物理治療所_胡盈年_物理治療師
㊙ 今年夏天唯一梯次,立刻搶一席!
🔹 9/19(六)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
🔹 https://grsp2013.innovarad.tw/event
㊙ 適合對象
【住院醫師】常要報告 case presentation、M&M conference、journal reading……等。
【主治醫師】scientific presentation、poster/e-poster、行政簡報、品管圈、實證……等。
【實習醫師】需要報 case、報 journal、PBL……等。越早來學,對你人生產生的效用越大。
【醫護人員】護理師、醫檢師、放射師、物理師、治療師、心理師……等。
【研究人員】專兼任教師、研究員、研究生、博士生…等。
【相關人士】任何對醫學簡報主題有興趣者。
㊙ 【名額有限】最多專業人士肯定的醫學簡報課程。
「老師們會在告訴你製作方式後,還會以色彩分析、觀眾心理分析、觀眾閱讀直覺、場地現實等等不同層面切入做講解,並且在相同內容的簡報,以傳統 slide 與修改後 slide 比較,讓同學們以觀眾角度親身體驗兩者的差異,即便心底一開始有疑惑,也會被老師非常專業的解說說服。」
㊙ 今年夏天唯一梯次,立刻搶一席!
🔹 9/19(六)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
🔹 https://grsp2013.innovarad.tw/event
護理師筆袋製作 在 陳思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口罩「交換」美防護衣原料
#根本台灣早談好的訂單
還記得今年3月18日時,外交部長吳釗燮曾在記者會上宣布將與美國在台協會(AIT)共同簽屬「台美防疫夥伴關係聯合聲明」,並同時表示 #美方會提供台灣30萬件防護衣原料、而 #台灣會捐贈給美國10萬片口罩。
然而,這番談話卻被誤解為美國將以防護衣與台灣交換口罩,並進而延伸出「口罩換防護衣不夠」等等的討論。
事實上,外交部卻從未真正的表示過30萬件防護衣原料是透過口罩交換而來的,這起事件完全是在同一場記者會上宣布兩件消息而造成的誤解。
但弔詭的是,在美國自己國內甚至都在使用垃圾袋當防護服的情況下,為什麼能突然協調出多的防護服原料呢?如果這些稀缺的原料是透過什麼承諾或是以什麼資源換取而來的,那台灣人民該如何才能得知呢?這樣黑箱的作業程序確實應該有所改變。
#偷換概念
#那事實呢
根據外交部的回應聲明,美方所提供的,是在物料極度缺乏的情況下依然能夠確保給台灣的防護衣原料、提早供應我方需求,而我方所贈與的口罩與這起交易是沒有關係的。
但根據媒體報導,「外交部還原交涉的過程指出,事實上疾管署早在2月下旬就已向杜邦接洽「購買防護衣」,不過杜邦的防護衣原料被全球搶購,2月初接洽時,杜邦表示4月底才能給料,5月才能陸續製作完成進口台灣。」如在二月初就已確定的交易,即便當中因為協調而物料與防護衣的到達時間有所出入,但這筆交易不正是台灣所下的訂單嗎?
那當初三月時所說,將明白的交易契約汰換成提供,以這種避重就輕的方式誤導了民眾,我們的外交部是否有說清楚的必要?
傳送門👉
👉 3/18 台美防疫組「國際隊」!美送30萬件防護衣 台灣回贈每周10萬片口罩
https://reurl.cc/GVALWd
👉4/20 口罩「交換」美防護衣原料?根本是早談好的交易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86/4504871
👉 4/9紐約ICU護理師穿「垃圾袋」防護衣
https://reurl.cc/yZ7j56
圖片來源👉新聞截圖
護理師筆袋製作 在 Ping & Hui 手作- 20170214【醫事人員口袋筆袋】作法分享... 的推薦與評價
訂閱我 https://goo.gl/BjsrET 醫師、護理師或是常會在口袋放筆的常常會用到的口袋筆袋非常簡單就能完成的布作小物~版型尺寸在影片末端有分享唷~ 也 ... ... <看更多>
護理師筆袋製作 在 Ping & Hui 手作- 20170214【醫事人員口袋筆袋】作法分享... 的推薦與評價
訂閱我 https://goo.gl/BjsrET 醫師、護理師或是常會在口袋放筆的常常會用到的口袋筆袋非常簡單就能完成的布作小物~版型尺寸在影片末端有分享唷~ 也 ... ... <看更多>
護理師筆袋製作 在 #分享#手縫#護士筆袋#更#版型 - 手作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之前在手作板看到有人po了護士筆袋跑去問了我姐(護理系)那是什麼東西搞清楚後就決定也給我姐做一個好了所以就有以下的作品出現啦~ 整體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