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一開始是直接交換彼此的產品,但很麻煩,於是慢慢約定,用某種貴金屬作為交換的中介,形成了貨幣。這就是一般經濟學告訴我們的常識。
但這本書告訴你,這個常識是錯的。書中說到,按人類學家的考察,歷史上不存在物物交換的經濟,更不用說由物物交換演變來的貨幣;相反,有很多證據表明,貨幣最初的形態是關於欠債的記錄,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比如,五千多年前蘇美爾人的債務記錄,近代英國使用的木條借據,太平洋的雅浦島上使用的石頭貨幣,乃至今天銀行系統中流動的電子數據,都能證明貨幣是一種信用債務記錄,而不是我們常說的交易媒介。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信用和債務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債務表示負擔,信用強調償還,它們都代表欠債,因此在很多時候可以互換,比如信用卡就是債務卡,信用記錄就是債務記錄,信用擴張就是債務擴張,等等。
那麼關於貨幣是信用的觀點是怎麼弄丟的呢?作者指出,在17世紀的英國,發生過一場關於貨幣鑄造的大辯論,當時德高望重的思想家洛克認為,貨幣作為商業活動的工具,價值要固定,標準要統一,他不認可貨幣是信用,而相信貨幣是金銀,這種觀點贏得了辯論,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經濟學的創始人亞當·斯密把它寫在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國富論》中,一直流傳到今天,成為經濟學的常識,也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失誤。
這本書的作者菲利克斯•馬汀,有經濟學、古典學以及國際關係等多個學位,所以這本書不像一般經濟學著作那麼嚴肅,而是很有戲劇性。比如上面提到的貨幣常識的丟失,書中稱之為「謀殺案」,不過作者認為,洛克否定正確的貨幣常識是無心之舉,所以將它定性為「意外死亡」,充滿了故事色彩。這本書的英文標題叫「Money: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被翻譯為「貨幣野史」,充分反映了這一點。
按這本書的觀點,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重大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這有什麼用呢?用一位讀者的話說,魚恐怕永遠也不能操縱水的流向,但它明白了自己曾經逆流而動的徒勞,才會去嘗試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東西,讓事情變得更好。這就是認知的價值。
接下來,我就分三個部分為你解讀這本書:第一,為什麼說貨幣的本質是債務記錄,而不是交易媒介;第二,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
第一部分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說起這個問題,很多人憑借在書本上學過的知識,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在原始經濟中,貨幣是不存在的,只有物物交換,效率很低。因為你必須找到一個交換對象,他有你想要的東西,你有他想要的東西,兩方面湊齊才行。這個困難讓人們產生了對交易媒介的需要,比如貝殼、金銀、銅錢等等,你可以賣出商品賺取它,又可以用它來購買一切物品,並且可以囤積起來,作為今後的財富。這就是貨幣的由來。它的本質是交易媒介。
這套理論流傳廣泛、深入人心,因為它符合我們的邏輯想象,並有權威認證。早在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提出這種觀點,17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洛克也堅持這種觀點,最重要的是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經濟學奠基之作《國富論》中發展了這套理論,被後來的經濟學著作沿用,成了經濟學的標準常識。
當然,它有時也會受到懷疑,比如經濟史上有個著名的「拿石頭當錢」的案例,就對這種常識構成了挑戰。案例說的是在太平洋西部,接近菲律賓的地方有一個島叫雅浦島,當地人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島上只有三種產品——魚、椰子和海參,沒有農作物,幾乎沒有藝術品和手工製品,很少跟外界貿易,可以說是現代人眼中的原始社會。
按理說,這種地方最可能看到物物交換的景象,但恰恰相反,雅浦島有一套高度發達、與眾不同的貨幣,學術上叫「費幣」(中文是浪費的費)。這是一種又大又厚的石輪,直徑從1英尺到12英尺不等,中間有一個洞,可以插進木棒進行運輸。一開始人們認為,當地人選擇這種貨幣形式是為了防盜,因為它不易攜帶,就不會成為偷盜的目標。
但後來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在雅浦島上,交易計算的是彼此的債務,用債務抵消,餘額在以後的交易中再結算。即便到最後結算的時候,如果需要轉移的費幣太大,不容易搬動,它還是會留在原處。這個案例引起了人類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注意,它不僅對貨幣起源的常見理論提出了挑戰,還引發了貨幣到底是什麼的懷疑。
一般理論認為,貨幣是一件「東西」——是從眾多商品中選出來的,充當中介起到方便交易作用的特殊商品。但雅浦島的費幣並非如此,通常這些石頭比交易的物品更難移動,在大多數交易中根本沒有被交換過,因此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商品交換媒介,更像是一種信用記錄和債務清算手段。
那麼,雅浦島的狀況是不是特例呢?隨著更多的研究和證據出現,人們發現它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
比如,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中東兩河流域,就有了記錄債務的貨幣技術。考古發現當時的帳簿上有一種叫謝克爾的記賬單位,它記錄了商品、勞動和法律懲罰等各種事物的價格,比如每個月的勞動價值是1個謝克爾,租一輛牛車每天要支付1/3謝克爾,扇別人的耳光要罰款10個謝克爾,等等。這種經濟既不是物物交換,也不靠鑄幣支持,而是靠虛擬的債務和收入記賬系統來運作。這時候貨幣充當的是計量單位和債務記錄,而不是一種商品。
又比如在公元12世紀,英國出現了用木條作憑證的支付系統,人們在木條上鑿出凹口,以記錄貨幣單位的數量,將它一分為二,債權人和債務人各拿一根。債權人那一根可以作為支付憑證流通,當有人把代表債權的木條拿到債務人跟前要求償付時,兩根木條上的切口必須匹配。這種獨特的支付系統,在英國持續了幾百年之久。
今天的銀行體系,更能體現貨幣是信用和債務的特點。這一點我在《現代貨幣理論》這本書的解讀中談過,這裡就不展開說,只做簡單的概括,那就是:銀行通過批准對企業或個人的貸款,能夠憑空創造出新的貨幣,這些貨幣的本質,就是企業或個人的信用(債務)記錄。
總之,這本書通過引用一系列證據和研究,否定了傳統經濟學提出的,貨幣是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商品的觀點,比如美國學者喬治·道爾頓認為,如果將「以物易物」定義為沒有貨幣的市場交換,那麼從來沒有證據表明它是重要或主流的交易模式;劍橋大學的一位人類學家更是直截了當的說:「從來就沒有關於以物易物經濟的直接記錄,更不要說從這種體系中誕生貨幣了。」
那麼貨幣是什麼呢?這本書認為,貨幣是由債務記錄和清算系統構成的社會技術,它的核心是信用。傳統經濟學認為,有形的貨幣才是錢,信用和債務是以此為基礎衍生的虛擬現象;而這本書認為,信用和債務才是貨幣的本質,硬幣、鈔票、存款等等這些具體的貨幣,只是表徵,是用來跟蹤記錄經濟中債權債務關係的工具;打個比方,認為貨幣產生信用,就像說太陽圍著地球轉,那是錯誤的直覺,而認為信用產生貨幣,就像認為地球圍著太陽轉,這才是貨幣的常識和真相。
第二部分
那麼,這種常識和真相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呢?這要從一場辯論說起。因為17世紀的英國,出現了貨幣短缺,因此要重鑄貨幣,人們對此產生了分歧。
當時的英國,主要流通的是銀幣,它在使用中會磨損,還有人把邊角銼下來,鑄成新的硬幣牟利,這些殘缺的硬幣重量或成色不足,卻以法定面值在流通,於是就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就是說,當人們發現成色不同的硬幣都以相同的面值流通,就會把沒有毀損的貨幣貯藏起來,只用那些不合格的劣幣進行交易,這樣就把良幣從市場中排擠出去。
結果就是,在17世紀60至90年代,硬幣磨損、偷銼剪切的現象在英國愈演愈烈,劣幣充斥於市場。到了1695年,大多數流通硬幣所包含的銀的成分,只有出廠時的一半左右,相同材質的銀塊的價格,比鑄成硬幣要高出近25%。另外由於當時的金、銀兌價不合理,英國的銀幣外流,導致貨幣短缺,嚴重影響了英國的商貿秩序和經濟發展。
於是,英國政府和議會開始醖釀重鑄貨幣,但對於如何重鑄,爭議很大,其中有兩位重要人物,一位是財政大臣威廉·朗茲,另一位是當時著名的哲學家約翰·洛克,提出了針鋒相對的意見。
財政大臣朗茲建議,把所有銀幣的面值都提高25%,新幣和舊幣同時流通。舊的劣質硬幣雖然重量和成色不足,但可以按面值流通,而新鑄成的優質貨幣,要麼將法定面值提高25%,要麼將實際含量降低20%。總之就是提高銀幣的法定面值,降低鑄幣的金屬含量,這樣可以讓人們願意把白銀送到鑄幣廠被收購,同時那些被私藏的優質銀幣也會重新進入流通,使銀幣短缺的狀況得到改善。
但另一方面,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洛克反對朗茲的意見。他認為白銀才是真正的價值來源,才能充當法定貨幣,貨幣必須保持固有的含銀量,才能維護貨幣的信譽,因此他反對降低鑄幣的含銀量。他主張按原來的重量和成色標準重鑄新幣,取代殘損的舊幣,而在新幣取代舊幣的過程中,由政府承擔損失。
他們的意見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貨幣觀。洛克認為貨幣是一種商品,貨幣的價值是由充當貨幣材料的金屬含量所決定的,因此不能隨意變動標準,這叫金屬主義;而朗茲認為貨幣的金屬含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貨幣標識,因為貨幣只是國家規定的計量符號,這個標準是可以變動的,這叫名目主義。換句話說,洛克認為錢是金銀,信用只是硬幣的延展;而朗茲認為錢就是信用,硬幣只是信用的物理表徵。這就是商品本位和信用本位的區別。
最後,這場辯論的結果是洛克的主張獲得了政府認可。1696年1月,英國議會下令,從當年6月起殘缺的硬幣不能再用。在此之前,它們可以用來繳納稅款或購買政府債券,仍然按法定面值計算,從7月起,就只能按貨幣中真實的含銀量以市場價回收。這樣,缺損的貨幣被收集起來,加上政府投入的白銀,按照標準的重量重鑄貨幣,整個過程持續了三年。
按照作者的觀點,朗茲的建議是正確的,而洛克的主張把事情弄糟了,但是沒辦法,他們的權威和影響力相差太遠。洛克不僅被後世認為是啓蒙時代最重要的思想家,被稱為「自由主義之父」,並且在當時也被看作英國議會制度的首席理論家,是名副其實的意見領袖。他不僅決定了英國鑄幣大討論的政策結果,也對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接下來誕生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中,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洛克的貨幣觀就佔據了主導,按原書的話說,「在斯密和他的古典經濟學追隨者的作品中,出沒著一個幽靈:這就是約翰·洛克以及他那套貨幣自然主義。古典經濟學家對洛克的忠誠不可動搖:貨幣就應該是黃金或白銀。」正像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到:「和其他商品比起來,金屬損耗較少,沒有任何東西比它們更抗侵蝕。此外,金屬還可以按任意數量分割成小塊……正是這種特性,讓金屬變成了最適合商貿和流通的工具。」
不僅如此,洛克對價值的認識,也就是「價值是物品的自然屬性」的觀點,對古典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影響深遠,它極大地簡化了理解經濟的任務。因為如果把價值看作天然的東西,那麼經濟學分析根本不用關心貨幣。貨幣只不過是為瞭解決交易不便的媒介,人們想要的不是它,而是可以用貨幣買到的商品。這樣一來,經濟學的分析最好是從忘掉貨幣開始,而去關注生產、分配、消費等「真實」的經濟問題,就像另一位經濟學家穆勒總結的那樣,「簡而言之,從本質上說,在社會經濟範疇中,不可能有比貨幣更不重要的東西了。」
就這樣,經濟學從創立開始,就把貨幣打入了冷宮,因為主流經濟學家認為,貨幣只是商品交換的媒介,不對經濟產生實質影響,這種觀點一直流傳到今天。而在《貨幣野史》這本書看來,這恰恰是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一個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解決經濟問題。
第三部分
那麼,運用新的貨幣常識,可以分析哪些現象、解決什麼問題呢?按照這本書的觀點,要想正確認識金融危機,保持社會穩定,就需要運用新的貨幣常識。
就拿過去幾十年來說,金融危機在世界各地層出不窮,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到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再到2002年阿根廷主權債務危機,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這種動蕩並不是偶然出現,而是反復發生的。這種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這本書的作者認為,貨幣本身就有不穩定的特質,因為它總是傾向於產生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當債務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金融危機。
比如,在經濟景氣時,資產價格會上漲,導致投機增多,很多人將資產抵押成貸款,進一步買入資產,造成資產價格不斷上漲。而大量投機產生的債務,會讓投資者資金緊張,也就是收入不夠支付利息。當債權人開始要求償還時,負債累累的投資者必須賣掉資產來維持現金流,而這時候,已經沒有交易對手可以支付如此高昂的資產價格,因此出現拋售,導致資產價格跳水以及流動性緊張,最終造成金融危機。
更麻煩的是,金融危機會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為它會帶來收入下降和失業。2008年之後發生的「佔領華爾街」還算是溫和的,往前追溯問題更嚴重,比如2002年阿根廷債務違約引發的金融危機,造成社會騷亂和政局動蕩。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導致房價、股價的大幅下跌,企業大面積破產,造成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
對此,作者的建議是什麼呢,他在書中說到:
「許多國家目前的金融不平等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或者說它們的債務太多了。而且我也認為,目前嘗試逐漸減輕這些巨額債務的策略……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在經濟上也不令人滿意。而如果參考梭倫書中的建議,我們就能提前處理這個問題,或者通過設計幾年的高通脹,或者通過直接重組債務的方式。」
你看,這裡提到了梭倫的建議,也就是梭倫的改革。公元前594年,梭倫被選為雅典的執政官,展開了一系列被後世稱為「甩包袱」的社會改革,其中首要的一條是取消債務。而所謂通過高通脹或重組債務來處理問題,就是作者認為,為了減少金融危機和社會動蕩的隱患,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來減輕社會負債群體的負擔,甚至是大規模地赦免債務。
這種建議是異想天開嗎?不是,它有一定的歷史依據和現實基礎。
書中說到,古代中東地區就有這樣的傳統,在整個社會不能支撐債務負擔的時候,國王會宣佈,所有債務一筆勾銷。《聖經》中也有類似記載,在宗教歷史上,每四十九年的最後一個贖罪日結束後,叫「禧年」,這一年每個奴隸都可以重獲自由,每一塊土地都可以物歸原主,每一筆債務可以一筆勾銷,每個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正是按這個思路,1997年有人發起了「禧年債務運動」,要求取消貧困國家的債務,特別是那些發生飢荒、戰爭和瘟疫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無力償還債務和支付利息,陷入了依賴債務的惡性循環,唯一的辦法是減免或者完全取消債務。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市場經濟中,遵守契約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則,這本書的作者為什麼還主張赦免債務呢?
這就要回到對貨幣的認識上來。傳統貨幣觀點認為,經濟價值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事實,貨幣的職責就是衡量它,但不能影響它。貨幣本位是政治公平的支點,就像物理天平的支點一樣,它必須固定在一個位置,才能保證測量準確。因此,遵守債務契約和尊重貨幣本位是一件順應規律、理所當然的事,不能違背它。
但是這本書認為,沒必要把經濟價值看作天然的事實,而應該看作是為了實現公正繁榮的社會而發明的概念。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不是貨幣穩定,而是實現一個公正繁榮的社會,既然如此,債務重組或通貨膨脹導致的違約或偏離貨幣本位,只要有利於社會穩定,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在《羊群的共識》這本書中有一個案例,似乎印證了作者的觀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冰島整個國家陷入了困境,因為之前他們大量擴張信貸,欠下了巨額債務,危機爆發後冰島三家最大的銀行破產,三十萬冰島人背負了上千億美元的外債,加上資本市場的虧損,平均每個人背負了上百萬美元的債務。於是,冰島政府決定重啓經濟,將危機時期產生的居民負債一筆勾銷,用三大銀行的稅款來補,受到舉國上下的熱烈支持。
結語
說到這兒,關於這本書的內容就快介紹完了,我幫你回顧一下它要回答的幾個重要問題。
首先是貨幣的本質是什麼?傳統經濟學認為,貨幣是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特殊商品。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常識,因為從小到大,幾乎每個級別的經濟學教科書,都是這麼說的。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這個常識是錯的。因為根據人類學家的考察,沒有發現大規模的物物交換的堅實證據,反而有大量的歷史研究表明,貨幣最初是以債務記錄的方式誕生的,它的核心是信用。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現代銀行通過借貸創造貨幣的機制,更是清晰無誤地展示了這一點。
其次是貨幣的這種常識,是怎麼在經濟學中被遺忘和顛倒的?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歷史的偶然造成了這個結果,因為17世紀著名的哲學家洛克,在一場重要的貨幣辯論中贏得勝利,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作者認為經濟學把貨幣看作交易媒介,把經濟看作是去掉貨幣之後的物物交換,進而認為貨幣在經濟中無關緊要,對我們看待經濟問題產生了極大的誤導。 只有把貨幣看作信用或債務,才能明白它對促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造成經濟波動影響巨大,這才是貼近現實的觀點。
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作者在書中談到了金融危機,他認為貨幣總是傾向於積累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是金融危機反復出現的根本原因,而要維護社會穩定,我們只能採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比如赦免窮人的債務,這在西方有歷史和宗教的傳統,卻對「欠債還錢」的中國古訓構成了挑戰。
不過我認為,讀完了這本書,如果理解了貨幣是債務、同時也是信用的觀點,會對中國的另一句古訓「人無信不立」有更深的感悟。
過去我們通常認為,「人無信不立」是一種道德要求,跟人的物質利益沒有太大關係。而當我們知道貨幣就是信用之後,「講信用」似乎多了一層理由。它不僅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品質,並且會在某個時候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這就是講信用的巨大價值。」
變動對價定義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醫學生為何縱火1】
人緣佳甜心學霸 她縱火後「希望台灣人殘酷死去」
https://reurl.cc/ld9WWd
【醫學生為何縱火2】
胡言亂語不睡覺 崩潰的她渾身骯髒出現在澎湖
https://reurl.cc/v1ezze
【醫學生為何縱火3】白色巨塔的黑祕密 醫學生學救人卻不敢救自己
https://reurl.cc/5qGxxM
以為無法刊出的報導,終於刊出了。
【醫學生為何縱火1】
人緣佳甜心學霸 她縱火後「希望台灣人殘酷死去」
https://reurl.cc/ld9WWd
【醫學生為何縱火2】
胡言亂語不睡覺 崩潰的她渾身骯髒出現在澎湖
https://reurl.cc/v1ezze
【醫學生為何縱火3】白色巨塔的黑祕密 醫學生學救人卻不敢救自己
https://reurl.cc/5qGxxM
知道今早報導要上線,凌晨打開pages想寫下什麼,腦中空白,遲疑著吐不出字。思考什麼原因——是等待一年才獲得訪問同意的彈性疲乏?刊出前,受訪者反悔不想刊登的漫長說服的壓力?好像是,卻也不盡是。理由全都連結著恐懼,受訪者的。建立關係後,那恐懼也成為我的,害怕文字若面世,在這幾乎無法消除記憶的網海中,當事人可能遭遇的二次傷害,整夜無眠。
初初注意這個個案,固然無法排除「醫學生」、「縱火」這樣名詞的吸引,背後牽動的卻是挖掘北捷隨機殺人事件所注意到的現象:少年╱少女們的普遍迷惘。成長階段我們也都曾經歷,訪問時,卻隱隱覺得還是有細微的差異。
並非另一世代的他們變得愚笨、無能,而是社會對價值的肯認並未隨著形式的開放而多元。生活的轉速那樣快,人都害怕落下。父母與子女彼此對愛與責任的認知中,總有壓力隱隱成形,未被宣洩。
關於壓力,並非總是上對下的單向作用,也有孩子討好、回報的投射。那埋伏在家庭底的風暴更非個別家庭的養成,而是繼承自社會。我們對「好好生活」的想像如此侷限,縱然有選項,依然窄仄。
二〇一五年,新經典文化出版福澤徹三的小說《年輕人們》討論的即是類似的議題。福澤徹三說:
「現代社會只要走偏一步就很可能墜落,但我在專門學校擔任講師那時候,和學生一聊才發現,他們甚至連自己想去的產業中裡最好的公司是哪一間都不曉得。『因為都沒有人來告訴我們啊!』這種被動的、自以為是的想法是行不通的。我過去曾換過各種工作,所以想透過小說來傳達社會現狀,好讓年輕人們知道。」
書寫時,也想起一位家庭成員。她遠赴他鄉學設計,畢業後被延攬留在當地工作,最後因擔心父母年邁而回台。然台灣並非真正尊重與看重設計的地方,創意不是重點,能否符合客戶喜好與緊縮的預算才是,於是勞動條件差,流動率高,她與母親的衝突頻生、對自我否定感愈來愈重。在旁看著,屢屢心驚。明白能確知自己的喜好並順利畢業僅是下一世代跨過的第一個挑戰,愈來愈不友善的勞動現場,會是他們更漫長的艱困。
這成為我理解這起醫學生縱火案的基調。縱火並非考不上所以洩憤這樣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八股情節,而是得置入台灣家庭(社會)對職業選擇的期待,與個體發展的變化框架去思考。
職業是攸關生命全程的命題,而發展是個體在生命全程中,不斷建構與再建構個人意義的歷程。換言之,變動與不穩定是必然,但傳統社會或人際關係強調生涯的穩定及可預測性,卻將一再衝擊個體對自我感覺的調適與認知。
認知一再失諧,人必須逃。逃不了,就崩潰。這起案件的當事人即是。而儘管她無疑義地被確認罹患了思覺失調,也符合刑事訴訟法裡所謂的缺乏就審能力(無法為自己辯護),理應停止審判,先行就醫,我們的司法,卻困於龐大的結案壓力,讓審判繼續,於是,她的病更重,在疾病影響下,再度傷人。
旁聽此案時經常疑惑審判的意義。社會認為審判是為了給予正義,於司法本身則是為了恢復社會秩序。前者,意即縱火因而有人死亡的這件事上,被害者不予追究。至於縱火危及公共安全,起因則是她的疾病。秩序的恢復,如何可能因為懲罰而達至?
根源是病,但司法執著於懲罰。於是我無能回答我的受訪者、這位醫學生母親,最後對我提出的,關於她女兒為何不能先就醫的問題。
很荒謬。或許也很羞恥。當暴力與傷害是基於愛裡的苦,而我們回應苦的方式卻是如此。最後累積的結果,恐是讓人重複傷心的尖銳:敏感乖巧的會跌墜,反而平庸,或夠幸運的,才得以存活。
這位醫學生能活下來嗎?獲取刊登同意的那一刻,我想最終她的母親鼓起勇氣讓故事曝光,或許想問的是這樣一個問題。
刊登。將問題拋出去。願我有做好故事的轉譯。願讀者能攫獲作家約翰.伯格給予故事的溫厚定義:
「對我而言,在故事這個概念的某處,有些東西是與庇護相連結的。庇護那些剛回到家的浪遊者、那些旅人,他們活著便是為了說故事的。或者庇護剛回來的那些士兵,他們好不容易倖存。那感受幾乎是物理性的庇護,在那裡,故事代表某種居所,某種家。然而故事本身,又是另一種庇護。因為這些故事所描繪、所講述的,都因此能被保護,而免於遺落、免於忘卻、免於冷漠。」
變動對價定義 在 台北 . 故事說占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長。。。。心理占星親子教育文
台灣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嶼。是個海產豐富靠海維生的環境。是具有強大水元素特質、議題的地方。
在這樣強大的水元素之下我們對於土元素的世界嚮往不已。土到不行、土到極端,土到潰乏無法滿足。
昨天與好久不見的朋友相聚。見到面她迫不及待地問我兒子的所遇到的問題。這個問題是,小男生現在三歲念全美語班,現在中班小班就入學了。結果老師用很認真很慎重的態度跟她說:「媽媽,他到現在不會1234,也不會寫ㄟ,其他小朋友都會讀會寫,可是他不會。而且上課都做自己的事,不專心。。。。」然後朋友困惑的臉看著我。
當下我問所有在座的朋友「請問你們三歲時在做什麼?」
「忘了,玩吧,誰記得啊!」「阿母,妳呢?」「玩啊!」結果不就出來了嗎?感覺她並不滿意這個答案。
「火元素強勢的孩子玩比唸書重要,他們的學習方式是從由日常生活遊戲中動態學習,發現問題,教育方式是引導他們尋找自己的答案。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引導,不是指導。在引導的過程前家長是要做功課。同樣的老師也一樣。這個年紀的小孩是用觀察取代學習。如果你的孩子不投入有可能是『課程無法吸引他的注意、上課無聊』,他們不像陰性星座孩子可以忍耐、被制約、安排。這個幼稚園的教育方式是一種限制,不是啟發,不適合他,妳換幼稚園吧!」
這家全美語學園兒子一年級的時候入園過,相反的是我跟主任提出兒子不適合這裡,她極力的勸我留下來。我花了一下午的時間觀察老師上課情形。英國口音,相當嚴肅不苟言笑的老師,甚至嚴厲。別的小孩大部分是他們幼稚園直升上來的,都是私立小學一年級,很乖、很安靜的上課。兒子顯得「無助」!心裏做了決定不再繼續上課,當時的我的尚未進入占星學。可是我知道學習應該是愉快的。後來為了讓他「洗記憶感受」重新拾回學習的興趣換了另一個活躍的學習環境不再排斥學習。他之後的語文學習外師相當活潑知道如何抓住他們的注意力,他也漸漸的進入學習狀況。
分享我的經驗後,朋友突然好像醒了
「其實我兒子很聰明、貼心。我問他會不會寫123,他寫了後就揉掉然後說上學很無聊。他會觀察我跟他爸爸之間的對話適時地給出意見,有一次我們迷路找不到方向,他說『可以看Gogool Map啊!』我嚇一跳才三歲欸!」「這樣你要擔心什麼?」。我的朋友在孩子出生後親手帶到三歲。「你帶大的孩子你沒信心嗎?」「不是我看到老師說其他小孩都會,他不會啊!」「你怎麼知道他會的其他小孩也許不會呢?!」這都是教育者的主觀條件看法。
其實現在的孩子聰明能力是超出我們大人的思考範圍。我常說他們是天王星小孩,是帶著我們適應未來變動的世界聯繫者。我們自以為是的教育是在弱化他們的能力,我們的國教制度是讓他們失去本能的學習制度。我們的教育並沒有因為時代進步而改變顯示我們教育的僵化與怠惰跟新生代需求的疏離。
當教育變成一種意識恐懼,家長在無形的意識比較下形成的恐懼,只看到自己孩子的不足卻沒有看到孩子超前的特質,這是幼齡教育的災難。而家長卻一直擔心恐懼在教育起跑點上的缺席,讓孩子失去最重要的玩樂學習過程中的啟發。像我朋友這樣的家長只有更多沒有比較少,他們卻依賴著國教方式,相信「老師」這個名詞(老師現在滿天下)而不去認識「老師」的背後所代表的議題。
自從生小孩之後增加了我新的本能,就是能過濾「相關教育者的真心」誠懇態度。
在我的問題少年輔導經驗中一直重複出現的是他們的生命成長過程的共同性,就是在家庭父母功能不全的狀況下或是隔代教養的環境,進入國中前幾乎沒有「真正玩的經驗」。13年與父母相處、玩的記憶一隻手指頭太多,家只是棲身之處。唯一有的玩耍經驗就是家裡附近的公園,這樣的公園最後變成同病相憐的同溫層,這個同溫層裡就是年齡上的落差老鳥帶小鳥,玩的都不正常。而台灣在所有的公共設施下很少是考慮小孩或是青少年的需要,再加上學校功能變成唯一升學導向。在上個世代可以感受「大多數老師」愛學生的情感與使命感。在這世紀這樣的老師是絕品稀有。
在小學最重要的體育、音樂、美術課、勞作都消失了,這些可以平衡孩子心身的課程,對於家庭功能不健全的孩子致少可透過這樣的課程平衡自己的情緒心性通通變成虛設。有能力的家長不在乎有沒有這樣的課,還不停的再追加補習或是課外才藝輔導,這些才藝輔導為了滿足我們的升學條例。
小孩出生不到三年開始「學習」從進幼稚園、安親班、補習班、小學六年、國高中六年,他們人生重要的16年像是父母生命的再生,必須重新調整學習,而失去自己的青春歲月。進了高教後直接徹底放棄學習的人相當多,為了追回自己失落的16年歲月。還堅持的人到大學畢業外加研所可能是25年。如果他出生前知道要這樣生活還會要選擇投胎嗎?生命還是美好的嗎?他們失去的誰能補償給他們呢?
當教育變成對價的業務,升學率是績效。但是學習的綜合結果素質卻是一年不如一年。老師的職業態度一年比一年還要實際、現實、世故、作業化,不管過去還是現在我們都是強調唯一標準的菁英法則,犧牲了其他領域才能的人才,而現在更甚。同時也犧牲了很大一群的弱勢兒童、少年的受教權失去受教條件。成功的讓家長把教育這件事視為是社會國家的責任與標準的同時卻羨慕著西方國家的人文色彩教育。愈成熟的人文教育愈不需要法則、限制與法律。因為你的心就是你的法。
可是在這樣水元素強大的土地從上到下很奇妙的我們都失去了「心」,失去了我們真正的「歸屬感」,我們真正的需求,失去了我們真正想要的。
因為看不到自己的好,在比較下成長的結果,我們對「成功」的定義訂下遙不可及、虛幻飄渺、無法實現的幻想。
有人說「成功是可以複製的!」
實際上,沒有一個人的成功是可以複製的,可是我們卻不停複製上一世代的失敗,卻以為自己在改革改變!
二元化的世界,過與不及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土元素的天王星在我們領悟前已經讓我們嚐到分離、隔絕、疏離與土地與心性與內在情感的連結。
在強調產值、資產、物質的世界,學會放下重新認識是重要課題。
天王星也可以是推翻物質世界的定律,重新地義產值的意義。
人類世界所有的一切看似都可以控制。
真正的物質世界、大地、山川、大海、天氣是無法控制的。如果人類世界代表土星,大自然則會運用三王星各自領域的控制法則做調節,它帶來的就是摧毀、災難,滅絕、當土星控制過頭的時候,它的力道也變得強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