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曾參殺人」的網路世代
網路世代的來臨,加速了訊息的傳遞,結合傳統媒體的惡意,一則莫名其妙的謠言,一天之內便足以讓你成為殺人兇手,典故出自戰國策的「曾參殺人」,經過了數千年後仍然受用。
易讀版: https://www.potatomedia.co/s/dcFDCIT2
曾參殺人
本指謠傳,久聽而信,後比喻流言可畏或稱誣枉的災禍。
春秋時魯國有一個學者,名叫曾參,他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學養很深,品性端正,是個有名的孝子。他住在魯國費(音ㄅㄧˋ)邑時候,有一個和他同名的人殺了人,有人就跑去跟曾參的母親說:「曾參殺人了!」曾參的母親說:「我兒子不會殺人!」就照常織她的布,沒有理會。過了不久又有人又來說:「曾參殺人了!」曾子的母親還是泰然自若地繼續織布。過了一會,又有人跑來說:「曾參殺人了!」曾子的母親就害怕起來,丟下織布的梭子,跳過圍牆逃走了。像曾參那麼賢良的人,只要多幾個人來說他殺了人,那麼連對他最有信心的母親也會相信,可見流言的可畏。後來「曾參殺人」就被用來比喻流言可畏或稱誣枉的災禍。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在這個世代,每個說話有一定份量的人,你的一言一行都有其代表性,而觀眾則是決定了這一切的核心,當有人為了流量,為了對個人的厭惡,而決定落井下石趁機踹一腳,等到事情完整的落幕後,發現不如原本的預想,則怪說這是媒體的報導有誤,自己也是誤信媒體。
這當然可以是最好的推託之詞。
但是否有直視自己的錯誤,願意面對錯誤且改變則是最重要的關鍵,這麼多年來我自然也有犯過錯,也有失言過,但一旦意識到自己做錯了,出來道歉是告訴自己,犯錯了應該要站出來接受指教,更應該直面所犯下的後續。
而不是將過錯永遠推給別人,一切就像沒有事情一樣。
另外我不評論個人私事,這件事情從我兩年前開始寫文撰寫各式議題時我就很清楚自己的定調,我選擇將自己的一切攤在大眾面前,願意解析各式議題包含政治,我自然就做好受到惡意攻擊的準備,但很多事情只要花個一分鐘查證,要驗證這些錯誤並不難。
有人拿了一張截圖,說我在一年半前就有評論羅志祥的事情,怎麼會沒有評論私事呢?其實要查證很簡單,你只要在臉書打入「鬼才阿水 / 羅志祥」
跳出的兩篇文章,花個兩分鐘閱讀,不就清楚我在寫甚麼了嗎?
https://pse.is/3k5zf8
https://pse.is/3ksrnq
如果我真的這麼喜愛藉著評論私事來賺取流量,那怎麼會兩年來絲毫找不到相關的資料與證據呢?
網路世代訊息傳遞很迅速,但相對的莫名其妙甚至惡意的訊息也不曾少過,如果一般的閱聽大眾連花個一分鐘查證的事情都不願做到,那難怪會有人以邪惡為食,畢竟講話不用負責任,隨意的評論就能獲取足夠的養分了。
我寧可每天的文章都在隔日的早上九點發文,就是希望事件發生的當下,能夠讓子彈飛一會兒,不要急著去做出評論,這種一時的流量並不是我要的,我想這大概就是為什麼這兩年多都是我告人,我唯一被告的就是民眾黨網軍被我掀出來,當事人惱羞成怒一次告我五項罪名,但到目前為止一年了我去做過一次筆錄後,到現在檢察官連起訴都沒有。
順便講一下好消息,之前一名辱罵我的新竹攝影師,在檢察庭上承認自己的錯誤,結果說要跟我和解的條件是握手言和,現場還大聲嚷嚷說自己絕對不會有事情,結果我收到他的起訴通知書了。
既然不願和解那就是提出刑事以外,也會連帶追討民事賠償。
額外說一下,如果一個人無法對自己言論負責,不願在犯錯時道歉,不願將自己身分公諸於世,那他的評論我都是聽聽就算了,從小我家的教育就是告訴我
「一句良言三冬暖,一語惡言六月寒,管好我的嘴。」
共勉之。
IG : Awater0911
專屬社團 - 鬼才阿水Awater的東吳水軍社團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中共導彈飛來不用怕!?國軍防禦對策大公開! 想錢想瘋:別急!讓子彈飛會兒! #宅軍事 #施孝瑋 #天弓三型飛彈 #東風17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
讓子彈飛 國 共 在 高嘉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美日疫苗不是乞丐疫苗!
是戰略疫苗、是友誼疫苗!
感謝台積電、鴻海即刻救援】
今天台積電、鴻海聯手採購BNT疫苗1千萬劑終於簽約並達成「原廠製造、原廠標籤、直送台灣」三共識!
這背後有太多轉折跟政治角力,從5月底鴻海率先宣布要採購BNT,到6月台積電宣布加入,與鴻海聯合採購1000萬劑BNT!過程中有太多陰謀論直指小英政府,只要最後沒有採購到疫苗,不論原因,一定有輿論會操作成小英政府卡關、刁難,為護國產疫苗!
上海復興背後有沒有老共因素?是否藉由大中華代理權將台灣港澳化?甚至藉由阻擾台灣取得疫苗而讓執政黨在疫情爆發時陷入困境,配合在野黨趁機操作「乞丐疫苗」打擊執政黨,這些都可以想像。
所以當美日有志一同捐贈台灣疫苗共計374萬劑,背後就如同美國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所說『台灣取得疫苗的途徑被截斷』、以及美方透露台灣的政治疫情比實際肺炎疫情還要嚴重。
而今老共眼見台灣疫情逐漸穩定、台灣疫苗開始到貨,美日聯手協助加上德國政府介入要求BNT出貨,上海復興終於擋不住壓力,老共也無法再阻撓!
經此一役,美日台在疫情期間更印證了彼此是緊密合作的真朋友,在國際戰略上更是錯綜複雜,有時真的要讓子彈飛一會兒。
新聞連結:
【內幕】台積電、鴻海10日已與復星簽約 我政府到民間洽BNT疫苗總摻「中國因素」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18410
幕後/蔡英文因意識形態卡鴻海、台積電買BNT? 6大QA一次解析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712/2028723.htm
讓子彈飛 國 共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基建狂魔【我國時速1000公里高速磁懸浮試驗線開建】
5月24日上午,山西省重點工程項目高速飛車山西省實驗室掛牌暨大同(陽高)試驗線工程奠基儀式成功舉行。
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統(高速飛車)項目,是山西省委以“四個面向”為引領,加強科技創新,發力搶占軌道交通科技前沿的重大決策部署。高速飛車山西省實驗室由中北大學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聯合共建,重點開展四個方向研究和一個中試基地建設,即高速飛車系統總體技術、多場耦合動力學技術、磁懸浮與直線驅動技術、高動態檢測與智能診斷技術研究以及低真空管道磁懸浮高速飛車全尺寸試驗線建設。項目將先期建設一條全尺寸試驗線,為未來超高速飛車提供低真空管道磁懸浮關鍵技術試驗平臺。
中北大學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院長馬鐵華介紹,高速飛車利用超導磁懸浮技術與地面脫離接觸來消除摩擦阻力,利用內部接近真空的管道線路來大幅減少空氣阻力,從而實現1000千米/小時以上的“近地飛行”,具有更快速、更便捷、更舒適、更安全和經濟可控的特點。馬鐵華說:“高速飛車一秒鐘可以達到300米/秒的速度,相當於是傳統子彈的速度,真正是‘讓子彈飛’。”
馬鐵華介紹,高速飛車采用的低真空、磁懸浮兩大技術使其在速度方面擁有著遠遠超過現在高鐵350千米/小時的潛力。未來高速飛車的速度很有可能還要超過1000千米/小時,甚至達到3000千米/小時、4000千米/小時的速度。
高速飛車試驗線工程按照“懸浮推進先行,試驗載體攻關,線路平臺驗證,分步形成能力”的總體研發思路開展。實驗室將匯聚海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構建一流創新團隊,積極開展跨學科交叉融合、跨領域集成創新,完成一批重大突破或顛覆性科技成果,不斷完善高速飛車技術標準體系,建成高速飛車中試基地,力爭建成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和國內一流水平的科研平臺,這一平臺作為服務於國家科技創新戰略的大科學裝置,建成後為我國在軌道交通領域領跑世界具有重要意義。
讓子彈飛 國 共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中共導彈飛來不用怕!?國軍防禦對策大公開!
想錢想瘋:別急!讓子彈飛會兒!
#宅軍事 #施孝瑋 #天弓三型飛彈 #東風17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讓子彈飛 國 共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彌敦道政交所」
主持:湛國揚
嘉賓:陳士齊 (浸大宗哲系高級講師)
李聲揚 (財經界人士)
吳耀鏜 (左翼人士)
題目:《解馬遊戲 Game Not Over》
逢星期四 9:00 ~ 10: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NathanRoadPoliticsExchange
讓子彈飛 國 共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彌敦道政交所」
主持:湛國揚
嘉賓:陳士齊 (浸大宗哲系高級講師)
李聲揚 (財經界人士)
吳耀鏜 (左翼人士)
題目:《解馬遊戲 Game Not Over》
逢星期四 9:00 ~ 10: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NathanRoadPolitics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