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慧正在改變你我的醫療行為
2021-01-07 14:39 聯合新聞網 / 常春月刊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54期
文/鍾碧芳
近來,數位科技正逐步與醫療緊密結合,試圖將人工智慧的發展應用在醫療上,這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當中是最被看重的一環;經過多年的應用測試下,如何透過人工智慧讓醫療變得更安全、錯誤更少、更精準,又能在最短時間內處理並解決病人的資訊,讓醫療效果更高、費用更低廉,是所有醫療領域最迫切得到的理想目標。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以下簡稱北醫)近年在院長陳瑞杰的領導下,積極導入智慧醫院,他認為在進行人工智慧前,全院數位化是必經過程。「這幾年北醫團隊在數位化的建置上已經趨於完整,無論從掛號、報到、繳費、加護病房,甚至到給藥系統等,都可見人工智慧(AI)的蹤跡,能提升整體醫療服務與照護品質。」
動脈取血栓,延長腦中風黃金救援時間
數據是人工智慧很重要的基礎,透過技術能達到過去做不到的部分,陳瑞杰舉北醫的急救為例,以前腦中風的患者必須要搶在6小時內注射靜脈血栓溶解劑;但在數位化後有了革新,現在可以擴大到在24小時動脈取栓治療,等於是用更科學的方法找到更好的治療成效。
北醫所運用的是以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影像,加上電腦自動分析軟體(RAPID)來了解病患的腦中風狀態,依此得知患者腦內壞掉組織後的存活機率,如阻塞的範圍、大小等預測。這彌補了過去光靠時間來判定病患狀況,讓醫學治療的路徑產生改變,在北醫,這樣的案例已經執行了50多例,成效良好。
重症照護平台,提早預測敗血症機率
而由北醫自行研發的「TED- ICU AI重症照護平台」,則能自動蒐集、整合、分析重症病患的生理數據,讓醫師與護理人員能即時掌握各項病歷資訊,這不但能省去醫護人員填寫資料的時間,讓醫療團隊更有效率專注於照護工作,透過大數據的分析與AI演算模型平台的建立,還可計算病人得到敗血症的機率。
陳瑞杰表示,對於加護病房內常見的幻覺性疾病「譫妄症」,也能提出預測及解決方法,達到及早發現提早給藥,舒緩病患的不安,也能降低死亡率。
智慧藥盒,安心用藥零風險
當然,AI技術運用的範圍不只限於醫院端,於病人端同樣也能得到好處。陳瑞杰說,北醫於2018年底所引進的智慧藥盒,是專門為慢性病與長者量身打造,對慢性病患或長期獨居的長者,智慧藥盒能提供很大的幫助。
北醫的智慧藥盒系統能存放400種以上不同的藥物,各自有其專屬的RFID,當機器收到病患用藥資訊之後,會將正確藥品掉落在藥盒之中,再利用影像辨識系統,依據藥品的大小、形狀、色澤與反光度等資訊進行比對後再進行包裝,接著再由專任藥師進行複驗,可達分錯藥的零風險。
智慧藥櫃,提升藥品管理效率
此外,在醫療照護方面,北醫也打造了智能藥品庫存管理系統。陳瑞杰指出,目前北醫的智慧藥櫃與自動化藥局能夠清點全院的藥物,無論是加護病房或全院一般病房內,都全面建置智慧藥櫃(ADC),能依照醫囑與藥師覆核後,給藥時由護理師直接到病房藥櫃就能取藥。
這讓取藥變得更為精準,能減少人員的疏失,讓拿錯藥的機率降低為零,同時也因為將常用的藥物做了分類,清點藥物時,也能達到百分之百的準確,庫存可降到最低,不只精簡流程,也節省了每月的盤點人力。
數位治療需達到精準預防的效果
隨著大數據的整合日趨重要,過去許多疾病必須花時間找答案,現在已能透過數位治療加以實踐,就像過去認為高血壓的藥物必須一天照三餐吃,但經過資料收整研究後發現,一天吃一顆,效果一樣好,加上不會忘記,用藥順從度提高;但是每天一次是早上或晚上吃比較好,某些藥物如中風、血壓藥,若能放在晚上吃,不僅藥量可以減少,效果也比白天吃來得好。
陳瑞杰認為,雖然目前國內人工智慧仍處於研究與開發階段,醫院端運用最多的仍在於X光影像處理與加護病房等,但要真正達到精準醫療,進而提升到預防醫學上,仍必須要收集更多的資料。
比如預測癌症的發生,必須要思考病患的基因與環境表現,他形容這兩者就像命與運;醫院端需要靠病患提供生活端的資料,唯有收集的資料正確,才能得知藥物對病患的使用效果。
而這些都是數位化與人工智慧結合後,能看到對病患端的好處,當然在醫院端方面,也因為數位化後,不只醫療供給、醫療服務或治療上都會越來越精準,再往上提升,自然就能做到精準預防。
數位孿生概念,是智慧醫療的願景
不過陳瑞杰感嘆,目前雖然科技進步,但對於人工智慧所需要的數據端資料收集與應用上,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不僅是法規、資安、隱私等問題都有待克服。到目前為止,人工智慧在智慧醫療的應用仍限於輔助工具,如何將醫界與病患的資料作串聯與系統性的應用,仍是最大的難題。
他提及,軟體工程師、PTT創辦人杜奕瑾董事長所推行的聯邦式學習,或許是很好的思考方向,不但能將去中心化的醫療資料與數據有效串連,也能給予醫療足夠的AI資料應用,同時又能保有醫院本體的資料自主性。
此外,他認為未來人工智慧結合智慧醫療的願景,應該會朝著「數位孿生」(digital twin)的概念走,白話一點說,就是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跟自己很像的孿生兄弟姊妹,幫助自己看到未來的樣貌,或疾病的過程,提供自己老年後的參考。但一切都必須有數據,累積的越多,自然就更準確。
未來,人工智慧與智慧醫療結合將有無限可能,不過陳瑞杰認為現階段最重要的是,如今北醫已經將手邊的資源做最大的利用,畢竟醫院的價值與品質同樣重要,而數位化、人工智慧都是工具,用來達成全人醫療為核心的目標,如何做到「視病猶己」才是目前最需要努力的方向。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016/5155255?fbclid=IwAR2cH3OfnaDPpuR0Y43YltxyJNcPbAxKDbMdAwCBixIemq6FfbX8vGP89dw
「讓思考變得可見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黃大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黃大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心得]《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心得筆記-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心得]《思考整理學》創造性思考的第一本書-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心得] 《泛蠢》反直覺思考帶給我的三個啟發-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心得] 如何讓人改變想法-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讓思考變得可見ppt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讓思考變得可見ppt的評價和優惠,MOBILE01、PTT和商品老實 ...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讓思考變得可見ppt的評價和優惠,MOBILE01、PTT和商品老實 ...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安博盒子8升級10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安博盒子8升級10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安博盒子8升級10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上PTT罵綠委賴品妤「破麻」!竹科工程師「5個月開譙8次」 ...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問卦] FB和PTT的白飯文風向也差太多? - Gossiping板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台大課程資訊交流區| 1/ 課程類別:大一必帶健康體適能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作者popottt 的總覽(PTT發文,留言,暱稱)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國立臺灣大學管理學院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PTT 異常帳號偵測 ...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小資媽vs豪門媽,妳要當哪位? - 月子中心費用ptt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得緒安膜衣錠ptt 抗憂鬱藥物的副作用藥師家- 得安緒睡前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作者wei PTT網頁版- 高雄空氣ptt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儀式感的定義是? 看板WomenTalk PTT網頁版> 討論 ...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中壢英文補習班ptt 工商筆記本 - riopizza.net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嘉藥藥學系ptt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問題關於統計改變了世界此書Commonwealth板PTT 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閒聊正月剃頭PTT推薦PC_ - 鬼剃頭ptt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旋風烤箱ptt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問題高雄空氣??? PTT推薦 - Yupana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林口軟體工程師|志聖工業|新北市-104 人力銀行- 工業設計ptt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多益出來了發個前- 多益900 ptt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統研所出路ptt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保險業務ptt - : 心得給想進入保險業的朋友點意見。 PPT 短網址 ...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新聞鴻海「0到6歲公司養」 看見成果看板鄉公所- 30 歲女人ptt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到底是什麼鬼? PTT新聞- 鬼剃頭ptt - H8Glb1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歐博百家樂ptt-Line@twa666送15000發財金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問卦肥宅有了2a1b比較加分嗎? Ptt 網頁版- 算感情ptt - Cowur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治療10天就有感! 佳思優整形醫美診所- 台中肉毒ptt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心得十分鐘愛心料理"泰香"咖哩炒飯Ptt 網頁版- 不鏽鋼黑油ptt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問題35歲換工作很容易這樣嗎Ptt 網頁版- 30 歲的我作文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台中肉毒ptt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鬼剃頭ptt - 心得最新各項武學取得方式 - joyblinkwave.com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統研所出路ptt - : 問題財金統研,大碩&龍門研究所補習WEB批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請益請問租賃業很難進嗎? PTT 熱門文章- 投資最重要的事ptt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高雄的空氣PTT評價>Re - N8Jul6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問題今天高雄的空氣又怎麼了PTT評價 - R09Ls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芯片供應充足、10nm量PTT 網頁版- 投資最重要的事ptt - Okana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請益請問統研所在科技業的出路?? 工作很難找PTT 熱門文章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台灣PTT/Yahoo上的體育賽事討論內容- suitsupply 台灣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台灣光華雜誌2021年8月號中英文版: 新‧閱讀生命力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小燈泡斷頭照ptt - 小院>天花板燈的種類 - playpulseway.com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商業交易大雅/青梅台中- 台中肉毒ptt - zestarenax.com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三立新聞追蹤報導Ptt 批踢踢實- 福智評價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政府數位轉型:一本必讀的入門書 - 第 51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北歐、日系到工業風都百搭- 工業設計ptt - gameflickerjoy.com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問卦貓貓吸毒怎解? PTT 熱門文章- 多益900 ptt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先思考為什麼寫程式@職場甘苦談哈啦板- r 程式語言入門ptt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月子中心費用ptt - 產後護理之家、價錢 - pulseexplorerx.com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用圖像解決問題的視覺圖像思考大全-用心智圖介紹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心得MAC 唇膏#Blow Dry PTT 網頁版 - Uzec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抱怨摩斯漢堡保險業務Ptt評價 - Iboy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得緒安膜衣錠ptt抗憂鬱藥物的副作用閒聊板+1 健康跟- 得安緒睡前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馬玉山業務ptt 靠北餐廳- 馬玉山工作評價 - playblazewave.com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閒聊工業設計真有這麼利害嗎? CFantasy板PTT 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記者超能力:鏡頭底下的生存法則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黃大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追愛年齡無限制】
「我媽媽就是一顆傻膽,網路上只要有幾個人夠瘋,就能跟我媽聊下去。」接受我訪問的是作家陳名珉,她的爸爸在五十一歲過世,媽媽守寡了十幾年後,也不知道哪來的靈感,火力全開四處網路交友,最後把自己遠嫁澳洲,開啟了風光明媚的第二春,這個故事轟動PTT,她媽成為愛情界的不老騎士,激勵人心,讀者紛紛送上膝蓋,對她媽媽大喊,有神!快拜。
採訪陳名珉,聊的都是她媽Rose,她媽,真的,酷斃了,不僅吸引我來採訪,陳名珉的著作「我媽的異國婚姻」更有不少單位來爭取影視版權,就知道內容有多精彩霹靂。
名珉媽媽Rose的追愛之路,一開始也不是這樣國際化,本土的台灣歐吉桑當然是第二春的首選,但歐吉桑的小孩不久就會上場,質疑Rose媽是不是貪圖歐吉桑的財產,交鋒的言詞中,仔細計算,誰來付將來過日子的錢,當下讓陳名珉了解到,老人的戀愛嘴上說「作伴」、「晚年有靠」,實際上是找在一個傭人、居家看護、特別護士,甚至重點都是,錢、錢、錢。
「我看著我媽媽,開啟、結束一段又一段的戀愛,她受過很多傷,我為她遭遇的事情感覺無奈和憤怒,很沮喪時我會叫媽媽考慮出家。」在書裏面,陳名珉提到基於心疼媽媽在愛情上跌跌撞撞下,提出削髮為尼的建議。
對於出家的建議,Rose媽直率地說「我六根不清淨,怎能出家?我想談戀愛,我想找對象。」Rose媽把想要什麼都放嘴上了,「害羞」兩字,比不上「想要」。
在國內找第二春吃癟,Rose媽「賊心不死」往國外發展,靠著一本「柯旗化新英文文法」自學ABC,從開口I、I 、I、you、you、you的單字王到神奇的流利溝通,徹底實現「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奧義。
等英文一練好,Rose媽媽就一副「全世界的銀髮族,我來啦!」的豪邁姿態,詢問每個剛認識的國外網友:「你要不要娶我?」、「我想結婚,你要不要娶我?」、「你要跟我結婚嗎?」等等問題,對Rose媽媽來說,矜持不值錢,年紀到了,不能浪費時間才是正經的。
她的名言如下:
「這問題有什麼不好問的,當然要問,不問,怎知道有沒有未來。」
「被拒絕很正常,不是我喜歡誰,誰就得喜歡我,這完全不尷尬啊!」
「緣分放在那,你不爭取,過了就過了!」
「別跟猶豫不決的人鬼混,這種人說好聽話叫做想得多,說難聽點就是不想負責任」
愛情是女人外掛的勇氣心臟,讓人咚吱咚吱活力四射狂跳,變得無所不能。
追愛要有策略,「我媽媽在電腦旁邊掛了一個世界地圖,不適合生活的地方劃掉,太冷不行、太熱不ok,太大男人刪除,她每天針對一個國家進攻,例如:今天鎖定德國二十個男生發訊息,一個國家,一個國家逐一進攻。」陳名珉從一開始不能接受媽媽尋覓第二春,身為女兒的她認為,婚姻就是什麼鍋,配什麼蓋,爸爸過世了,鍋不見了,蓋子就應該獨守到老。
直到某日,她看著媽媽獨居的身影,逐漸意識到,媽媽是媽媽,但媽媽也是一個女人,寂寞是一頭怪獸,可以在深夜把人啃食乾淨,媽媽內心「想被愛」的慾望,已經膨脹到無邊無際。
當Rose媽決定跨國去澳洲見網友時,陳名珉覺得這死老太婆瘋了!
但沒有瘋狂就沒有精彩人生,Rose媽買了一張機票,辦好護照,不告而別,見到澳洲阿伯,第二春的桃花盛開,枝繁葉茂,母女兩人因此產生精彩的對話,Rose媽堅定的說:「好啦好啦,你不要再說了!我告訴你我想清楚了,我要嫁給這個人,我要搬到澳洲去,你講什麼都沒有用,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俗話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無法可治,確實如此,不是嗎?你管的動你媽嗎?
「如果你反對到底,你媽媽會留下來嗎?」親情與愛情多兩難,我小心地提問。
「我如果大鬧,我媽會回來,但內心會怨恨。」猜測性的問題,陳名珉給了可能的答案,開悟似的說了這句:「父母陪小孩長大,小孩長大後,我該放她走。」她淡淡地說著,我腦中浮現在「我媽的異國」這本書的封底寫的那句話,「人生中,即使親如母女,也僅是同行一程的旅伴,終將揮手走向各自的人生…….」
Rose媽如願的嫁到澳洲,這是她的夢想,她做到了,她出嫁後有次回來台灣,跟陳名珉說:「我覺得我這幾年,沒白活,我覺得挺好的。」幸福是一種甘之如飴。
採訪快結束時,陳名珉對我叨念著,「我媽的異國婚姻」影視版權要找到對的人拍,她不想Rose媽的故事被拍成了鬧劇,她想找個懂Rose媽心情的導演。這是女兒對媽媽的愛,即便媽媽改嫁、遠在異國了,她想保護媽媽的心情隨處可見,「我如果去打書上通告,被認出來都沒關係,但我不想我媽回國時,被路人認出來指指點點,我不要!」我點了點頭,超想跟陳名珉說,你媽媽根本沒在怕的,你多慮了,一個追愛到六十幾歲的女人,她的生命力,連沙漠中的仙人掌都折服。
Rose媽是一本會走路的勵志書,她的愛情,跨越年齡、種族、地域的限制,她靠著網路線打造出姻緣線,令人驚歎佩服。
「為了追愛,你會做什麼?」這是我採訪回來後,問著自己的問題,如果你也單身,我也把這問題丟給你思考,「為了追愛,你會做什麼?」
#書名:我媽的異國婚姻
#購書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7447
圓神出版社送大家三本書,讓大家抽獎。請在下方分享本篇貼文,留言「愛情讓人瘋狂,追愛不能怕」或者留言,寫下開工第一天,上班的心情,也可以喔
抽獎時間,即日起到9月27號晚上23:59為止,9月28號公布得獎者在留言串下方。
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黃大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追愛年齡無限制】
「我媽媽就是一顆傻膽,網路上只要有幾個人夠瘋,就能跟我媽聊下去。」接受我訪問的是作家陳名珉,她的爸爸在五十一歲過世,媽媽守寡了十幾年後,也不知道哪來的靈感,火力全開四處網路交友,最後把自己遠嫁澳洲,開啟了風光明媚的第二春,這個故事轟動PTT,她媽成為愛情界的不老騎士,激勵人心,讀者紛紛送上膝蓋,對她媽媽大喊,有神!快拜。
採訪陳名珉,聊的都是她媽Rose,她媽,真的,酷斃了,不僅吸引我來採訪,陳名珉的著作「我媽的異國婚姻」更有不少單位來爭取影視版權,就知道內容有多精彩霹靂。
名珉媽媽Rose的追愛之路,一開始也不是這樣國際化,本土的台灣歐吉桑當然是第二春的首選,但歐吉桑的小孩不久就會上場,質疑Rose媽是不是貪圖歐吉桑的財產,交鋒的言詞中,仔細計算,誰來付將來過日子的錢,當下讓陳名珉了解到,老人的戀愛嘴上說「作伴」、「晚年有靠」,實際上是找在一個傭人、居家看護、特別護士,甚至重點都是,錢、錢、錢。
「我看著我媽媽,開啟、結束一段又一段的戀愛,她受過很多傷,我為她遭遇的事情感覺無奈和憤怒,很沮喪時我會叫媽媽考慮出家。」在書裏面,陳名珉提到基於心疼媽媽在愛情上跌跌撞撞下,提出削髮為尼的建議。
對於出家的建議,Rose媽直率地說「我六根不清淨,怎能出家?我想談戀愛,我想找對象。」Rose媽把想要什麼都放嘴上了,「害羞」兩字,比不上「想要」。
在國內找第二春吃癟,Rose媽「賊心不死」往國外發展,靠著一本「柯旗化新英文文法」自學ABC,從開口I、I 、I、you、you、you的單字王到神奇的流利溝通,徹底實現「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奧義。
等英文一練好,Rose媽媽就一副「全世界的銀髮族,我來啦!」的豪邁姿態,詢問每個剛認識的國外網友:「你要不要娶我?」、「我想結婚,你要不要娶我?」、「你要跟我結婚嗎?」等等問題,對Rose媽媽來說,矜持不值錢,年紀到了,不能浪費時間才是正經的。
她的名言如下:
「這問題有什麼不好問的,當然要問,不問,怎知道有沒有未來。」
「被拒絕很正常,不是我喜歡誰,誰就得喜歡我,這完全不尷尬啊!」
「緣分放在那,你不爭取,過了就過了!」
「別跟猶豫不決的人鬼混,這種人說好聽話叫做想得多,說難聽點就是不想負責任」
愛情是女人外掛的勇氣心臟,讓人咚吱咚吱活力四射狂跳,變得無所不能。
追愛要有策略,「我媽媽在電腦旁邊掛了一個世界地圖,不適合生活的地方劃掉,太冷不行、太熱不ok,太大男人刪除,她每天針對一個國家進攻,例如:今天鎖定德國二十個男生發訊息,一個國家,一個國家逐一進攻。」陳名珉從一開始不能接受媽媽尋覓第二春,身為女兒的她認為,婚姻就是什麼鍋,配什麼蓋,爸爸過世了,鍋不見了,蓋子就應該獨守到老。
直到某日,她看著媽媽獨居的身影,逐漸意識到,媽媽是媽媽,但媽媽也是一個女人,寂寞是一頭怪獸,可以在深夜把人啃食乾淨,媽媽內心「想被愛」的慾望,已經膨脹到無邊無際。
當Rose媽決定跨國去澳洲見網友時,陳名珉覺得這死老太婆瘋了!
但沒有瘋狂就沒有精彩人生,Rose媽買了一張機票,辦好護照,不告而別,見到澳洲阿伯,第二春的桃花盛開,枝繁葉茂,母女兩人因此產生精彩的對話,Rose媽堅定的說:「好啦好啦,你不要再說了!我告訴你我想清楚了,我要嫁給這個人,我要搬到澳洲去,你講什麼都沒有用,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俗話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無法可治,確實如此,不是嗎?你管的動你媽嗎?
「如果你反對到底,你媽媽會留下來嗎?」親情與愛情多兩難,我小心地提問。
「我如果大鬧,我媽會回來,但內心會怨恨。」猜測性的問題,陳名珉給了可能的答案,開悟似的說了這句:「父母陪小孩長大,小孩長大後,我該放她走。」她淡淡地說著,我腦中浮現在「我媽的異國」這本書的封底寫的那句話,「人生中,即使親如母女,也僅是同行一程的旅伴,終將揮手走向各自的人生…….」
Rose媽如願的嫁到澳洲,這是她的夢想,她做到了,她出嫁後有次回來台灣,跟陳名珉說:「我覺得我這幾年,沒白活,我覺得挺好的。」幸福是一種甘之如飴。
採訪快結束時,陳名珉對我叨念著,「我媽的異國婚姻」影視版權要找到對的人拍,她不想Rose媽的故事被拍成了鬧劇,她想找個懂Rose媽心情的導演。這是女兒對媽媽的愛,即便媽媽改嫁、遠在異國了,她想保護媽媽的心情隨處可見,「我如果去打書上通告,被認出來都沒關係,但我不想我媽回國時,被路人認出來指指點點,我不要!」我點了點頭,超想跟陳名珉說,你媽媽根本沒在怕的,你多慮了,一個追愛到六十幾歲的女人,她的生命力,連沙漠中的仙人掌都折服。
Rose媽是一本會走路的勵志書,她的愛情,跨越年齡、種族、地域的限制,她靠著網路線打造出姻緣線,令人驚歎佩服。
「為了追愛,你會做什麼?」這是我採訪回來後,問著自己的問題,如果你也單身,我也把這問題丟給你思考,「為了追愛,你會做什麼?」
#書名:我媽的異國婚姻
#購書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7447
圓神出版社送大家三本書,讓大家抽獎。請在下方分享本篇貼文,留言「愛情讓人瘋狂,追愛不能怕」或者留言,寫下開工第一天,上班的心情,也可以喔
抽獎時間,即日起到9月27號晚上23:59為止,9月28號公布得獎者在留言串下方。
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心得]《思考整理學》創造性思考的第一本書- 看板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有圖網誌版:https://reurl.cc/pgqzjx
================
以下全文複製貼上
================
《思考整理學》在2021年7月出版。是因為同樣有閱讀喜好的晴晴推薦,很符合最近汲取
的思考與寫作主題,很快地就買回來讀了。不然沒有時時關注新書,還真難在茫茫書叢中
找到它啊!
這本書是日本教授外山滋比古,在1980年代為日本大學生寫的,背景是希望幫助大學生和
研究生擬定研究主題和創作論文。在日本長銷三十多年,直到現在新版繁體中文版問世。
經過數十年,高等教育普及率更高,作為研究啟蒙的用途仍然存在著。而書裡面的思考
方法,對於普遍大眾發想及寫作也很有用,可以說是跨越時空背景、學科、年齡層的思
考與創作建議。
一、創造性思考就像釀酒
《思考整理學中》全書開篇,用滑翔翼比喻只能照著學校既定步驟學習的人,就像是滑翔
翼只能順著風飛行;用飛機比喻可以自己學習吸收成長的人,就像飛機可以自己起飛與決
定自己想要飛去哪裡。這個譬喻很驚世,也立刻反省起自己是不是一直順著風勢飛著,缺
少了自己決定方向的能力。
但全書中最強大、最實用的類比,覺得是釀酒和創造性思考兩者的流程,有驚人的相似之
處。整理釀酒和創造性思考兩者的流程圖如下:
1. 要釀什麼酒:
只有一開始決定要釀的酒種類,才能在下個階段集存適合的原料。想釀葡萄酒,就應該採
集葡萄;想釀啤酒,就應該集存大麥。讓我想到柯比‧布萊恩(Kobe Bryant)被Patrick
Bet-David訪談(精華影片:https://youtu.be/98N9kQjCTEc)時說的:當我13歲立下志願
的目標,這個世界變成了我的圖書館,幫助我塑造成為最好的籃球員,也有相似的意義。
在創造性思考中,一樣需要有『以終為始』的觀念,目標清楚了,自己想要追求的領域清
楚了,才能確保接下來的方向不偏斜。
2. 釀酒的原料:
就像前一個步驟說的,目標立定了,就開始蒐集需要的原料吧!對創造性思考來說,閱讀
是必要的蒐集素材方法。廣泛地閱讀符合原始設定目標,甚至是相關的主題,都會幫助自
己更了解該領域。
3. 酵母:
光有原料,並無法完成化學反應,而需要啟動化學反應的異原料。在釀酒裡就是酵母,在
創造性思考裡就是靈感。靈感不見得在整理完善的書本裡,而可能在生活的小細節中、通
勤的路上、在睡前閉眼,甚至夢境中突然閃過的一個點子,當靈感出現時,最需要的就是
抓住它、用手邊的紙筆或電子裝置速記下來,成為後續思考產出的關鍵因子。
4. 熟成:
有了原料和酵母,接著需要讓它們充分地反應,就是流程中的熟成。如同我們就字面理解
的,熟成需要時間,正如同素材和靈感的激盪,需要時間的醞釀。身為創作者,需要把自
己的目標和問題放在心裡,讓素材分子和靈感分子有充足的空間時間來回碰撞著,接著有
更高的概率產生化合物。
5. 過程中的過濾與換槽:
在化學反應時,會產生不需要的渣漬,過濾和換槽,是保持成品的質量之必要過程。在創
造性思考的過程中,並部會所有的原料都能轉化為最終的成品,必要的捨棄和遺忘,才能
讓思考更精煉。外山滋比古教授也說,要定期地整理大腦,不要讓大腦變成堆放物品的倉
庫,而是讓大腦成為有效運轉輸出的發電廠。
6. 成品:
釀酒的成品,是撫慰人心的美酒;創造性思考的成品,是經過大腦處理轉化的思想,這裡
依照外山滋比古教授撰書的背景,是學生們的論文;對沒有學業壓力的我們,處在這個人
人都可以有自媒體表達的時代,可以是文章、工作簡報、影音作品等。
二、尋找多元材料:跨界的交流
外山滋比古教授在全書後段,分享了自己和另外兩位教授『三人會』的小故事。外山教授
是英國文學專業,而另外兩位教授是中文、日文專業,三位教授定期會拋開教學工作和家
庭事務,到飯店小聚幾天,無所不聊,而跨領域的交流,也是激盪靈感的好場域。教授在
書裏面多次提到歐陽修的『馬上、枕上、廁上的三上說』,想來也可能是受到中文教授好
友的啟發吧!
三、蒐集原料的工具:筆記方式
外山教授2020年以97歲高齡辭世,使用的筆記方法,是比較傳統的手寫方法,在現今數位
工具甚多時,不見得需要完全照作,但概念很值得參考。
教授把筆記分成三個層次:
(一)記事本:把閱讀到的素材記錄下來。
(二)筆記本:把記事本的內容,經過篩選,更專注於主題地謄寫下來。
(三)超筆記本:跨界內容的整理,包含囊括所有內容的主標題、不同領域的次標題、可以
回顧原來筆記本的索引標號等。超筆記本像是把經過時間沉澱風化,尚未消逝的點子,移
植到另一個平台,讓不同的領域但有些相關性的素材互相混搭,創造出新的說法與表達方
式。外山教授會把超筆記本中轉化成文章的觀點,用紅筆劃掉,表示這批次的點子已經達
成創造性思考的階段性任務。
把收集資訊分成幾個階段整理的方法,讓我想到平常在寫的日記、自由書寫檔案等,都算
是第一階段的記事本。經過時間沉澱後再定期回顧,只有少量的內容,可以分類抄到筆記
本中,讓它繼續醞釀。當累積更多素材再做回顧時,就可能產出跨界的連接性,而變成超
筆記本的內容。
小結:
《思考整理學》經過日本書市數十年的歷練,仍能長銷存續,在沒有太多現實功利目的性
的狀況下,其中內容的經典度可見一班。外山教授善用比喻的文學性、思考流程和筆記概
念的無私分享、提醒應該兼顧滑翔翼人和飛機人的功能,好好訓練自己的思考和學習能力
。對我這個普通讀者、業餘寫作者來說,可以說是兼顧了文字的可讀性、實用書籍的明確
流程提點、還有點勵志感,算是三個需求一次滿足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117.2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30728180.A.40C.html
... <看更多>
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心得] 《泛蠢》反直覺思考帶給我的三個啟發- 看板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泛蠢》讀後心得:反直覺思考帶給我的三個啟發
聰明人都會遇到的思考盲區,哥倫比亞商學院的高效決斷訓練
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ink-twice/
為什麼有些聰明人會做出壞決定?這是因為他們就和我們一般人一樣,在所謂的「心智軟
體」上都擁有著相同的「原廠預設數值」。而這些原廠預設數值,原本是用來處理數萬年
前人類的狩獵採集生活;而用來面對現在快速變化且愈趨複雜的世界,卻會導致我們做出
許多錯誤的決策。
這本書在說什麼?
《泛蠢》的作者是摩根史坦利旗下團隊的研究顧問麥可.莫布新(Michael J.
Mauboussin),他也在哥倫比亞商學院兼任教授近 30 年。他的工作是協助客戶進行投資
配置和估值、競爭戰略分析和擔任決策顧問。他分析的領域橫跨了金融、競爭策略、心理
學,以及複雜系統理論。
他在金融界和企業界看過太多聰明人做出不理智的決策。而心理學的研究則發現,如果有
人能在聰明人做出決策之前,先向他們解釋「問題可能會如何出錯」,則他們解決問題的
表現會更好。因此,聰明人也需要被提醒,才能表現得更好。這本書就是幫我們找出清晰
思考的機會。
這本書的每個章節都由三個元素組成,分別是準備、認知和運用。作者會先讓我們學習到
一些人們常犯的錯誤,並解釋錯誤發生的原因。然後他會教我們辨認我們面臨的問題種類
、可能犯錯的風險,以及需要哪些工具來做出更明智的選擇。最後,他會提供一些能實際
運用的步驟,幫我們減少潛在的錯誤。
我認為這本書有兩個特點。第一,作者提供了詳盡的學術研究資料,還搭配了許多投資與
企業的專業案例,很適合想要深度鑽研的讀者;可是對於初階讀者來說,稍微偏硬。第二
,這本書不會談老掉牙的心理偏誤,例如損失趨避、過度自信、確認偏誤、定錨效應..等
,作者談的是他在投資產業的實際經驗,結合他對心理學和科學的涉獵,統整出來最為實
用的八種觀念。以下摘錄三個有趣的重點分享給大家。
1.留意專家的限制
我們直覺是否告訴我們,專家的預測比較準?
其實專家的特色是,對很狹窄的領域有詳細且深入的瞭解,但是對於複雜且多樣化的系統
,表現卻不一定比較好。而我們愈來愈常見到,有愈來愈多的企業開始調整對於專家的依
賴,甚至在某些決策上捨棄專家的觀點不用,而是運用電腦的「決策模型」或借助「群眾
智慧」。
像是美國消費電子零售商百思買(Best Buy),在以往是一家非常仰賴專家預測的企業,
他們在 2004 年開始進行各種新的嘗試。例如他們發給公司 200 名員工一些基本的背景
資料,要求大家預測明年的禮券銷售量。最後統計結果時,發現這些人的預測平均值是
99.5% 的準確度;而原本的專家小組卻差了五個百分點。另外一次的嘗試,他們請 300
名員工預測從感恩節到年底的銷售額,結果群眾預測的表現再度大勝內部專家。
但是我們必須注意一點,不能完全盲信群眾智慧。要讓群眾智慧發揮效果,必須同時滿足
三個條件:多樣性、整體性和誘因。「多樣性」可以降低集體誤差;「整體性」則保證系
統會把每個人的資訊都納入考慮;「誘因」則用來鼓勵人們,自認為具備獨到觀點時才會
參與,以減少個人的誤差。像是預測大型零售商的銷售額、金融市場的漲跌,這類型複雜
的系統就適用群眾智慧來解決。
反之,如果我們想要維修家裡的水管,最好尋找專業的水管工人;想要診斷自己的病症,
最好去診所看醫生。除非當我們遭遇的是複雜問題,而且具體規則無法解決時,多樣性的
群眾智慧通常會顯得比專家更有價值。
2.情境勝過性格
作者指出,我們總是認為自己是客觀的,但是周遭別人的行為,以及我們身處的環境,同
樣都會對我們的決策產生特別的影響。而這些影響大多是出於潛意識的,要在潛意識壓力
下做出好的決策,得具備非常豐富的背景知識及高度的自我意識。
在一個名為〈店內音樂影響購物選擇〉的研究當中,研究人員將法國和德國的葡萄酒緊密
陳列在商店裡,並附上小小的國旗讓顧客知道這是哪一國的酒。在兩週的實驗期間,店內
輪流播放法國手風琴音樂和德國式啤酒店的音樂。實驗結果顯示,當播放法國音樂時,法
國葡萄酒的銷售量佔 77%;當播放德國音樂時,德國葡萄酒的銷售量佔 73%。可見音樂
對顧客的購買意願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但更有趣的是,當顧客承認自己聽得出法國音樂和
德國音樂的差別時,卻有 86% 的人否認音樂對自己的選擇有任何影響。
這讓我想起《原子習慣》作者 James Clear 的洞見:要改變一個人的習慣,就得改變他
身處的環境。他在接受一場線上採訪時被問到:「你為什麼總是有那麼多的好點子?」他
說自己隨時都被書籍圍繞,像是被採訪的當下,他的桌上就有 17 本書。另外有些書放在
床邊,有些書放在咖啡桌,有些書放在客廳。他說這些「好點子」離他很近,雖然大部分
都不是「他自己的」,但是他能夠站在別人的肩膀上打造自己的新點子。他透過改變自己
身處的環境,讓自己被好點子圍繞1。
這兩個例子顯示了,在我們尚未瞭解別人做出決策的情境之前,我們不應該對別人的行為
太快做出判斷。別人選擇什麼酒,或別人擁有很多好點子,不一定跟他本身的性格或天賦
相關,而是跟他身處的情境更有關係。
3.那要看情況而定
有時候我們會過度相信以前的經驗,或者堅持自己相信的方式,而變得頑固和不知變通。
作者舉了一個古代挪威人曾經登陸格陵蘭生活的故事,他們在冰天雪地的環境中生存了四
個世紀,但是最後整個社會依然瓦解了。
古挪威人試著延續他們在挪威和冰島的生活方式。他們砍伐太多的樹木、剝奪草皮來蓋房
子,而且允許過度放牧。他們把舊的生活方式原封不動地搬過來,卻逐漸耗盡了格陵蘭僅
有的環境資源。此外,古挪威人很鄙視當地的原住民因紐特人,大多與他們保持對立的關
係。儘管因紐特人有聰明的方法在貧瘠的環境中尋找食物,但古挪威人並沒有向他們學習
。古挪威人堅持原本的飲食習慣,他們不像因紐特人一樣捕魚、捕鯨、捕環斑海豹。演化
生物學家後來評論道:「古挪威人在食物可以充分運用的環境中餓死了。」在這種不知變
通的心態之下,古挪威人於是永遠絕跡了。
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希望,能發揮自己本身經驗的力量,在接下來碰到的情況裡採取相同的
方法。我們也渴望有一個一招打遍天下的成功公式,就像是渴望發財致富能夠有一套關鍵
步驟。然而作者認為更好的決策建議,是不要太依賴原本的「屬性」,而是要學會「看情
況而定」。
古挪威人很在意自己的「屬性」,他們為了住木造房子而過度砍伐,為了放牧而破壞了當
地的植物群,為了自己是來自歐洲的基督徒的一份尊貴感,而不屑跟當地的原住民學習捕
食的技巧。如果當初他們評估的是「情況」,像是當地的地貌、植物和獵物的分布,或許
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後記:反直覺的思考
《泛蠢》的英文書名是《Think Twice》,中文的意思就是「三思而後行」。如同作者提
醒我們要在決策之前透過「反直覺」的方式思考,才會讓我們的理智和反省能力有機會派
上用場,做出更高品質的決策。
相較於我前陣子讀過的《逆思維》,那本書講的比較像是「跳脫舊框架」的重新思考方式
,幫我們改善人際關係和職場文化。而《泛蠢》這本書則是講求反直覺的思考,幫我們破
解自己的「錯誤認知」和「慣性思維」,盡可能避開犯蠢和犯錯的情形。
--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一個愛書人的閱讀筆記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dcast/|我的說書頻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1.78.13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65460156.A.76B.html
... <看更多>
讓思考變得可見ptt 在 [心得]《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心得筆記- 看板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圖文好讀:https://maxjamesread.com/self-learning-skills/
這本《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的作者山口周,他的背景非常有意思。雖然大學主修的是
哲學,碩士更專攻美學美術史,但畢業後,居然能到各大知名外商顧問公司任職,並出版
多本商業著作,可說是成功跨足看似完全風馬牛不相關的領域。他怎麼做到的呢?
答案就是:自學。
老實說,我覺得這本書的中文譯名有點混淆。乍看書名會覺得是種混搭的概念,以為是結
合近來流行的斜槓人生和速讀方法的書籍。但此書的日文書名其實是《知的戦闘力を高め
る 独学の技法》(不負責任翻譯:增加知識戰鬥力的自學方法)。也就是說,這是一本
關於自學力要如何修煉的書。
這篇文章會先從自學的必要性談起,接著講解作者提出的自學四模組,最後會附上書中建
議的自學領域供參考。
【為何自學是現在必修的能力】
我們或許都知道自學能力相當重要,但問為什麼要自學,恐怕又說不上來,最後往往就缺
乏動機來實踐。作者明確的提出五個必須要能夠自學的理由。
〔一、知識呆帳化〕
所謂知識呆帳化,簡單說,就是知識的保鮮期變短了。過去有用的知識或理論,在可見的
未來可能不再適用。面對這些變化,唯一可以做的便是不斷的吸收新知,進化自己。
我想到的是運動的例子。像是棒球數據分析崛起後,打點和打擊率不再是最重要指標,大
家開始更重視上壘率與長打能力。或像是近年NBA大三分時代崛起,傳統低位打法式微,
長人必須更有機動性和外線能力等。知識與觀念都要不斷與時俱進,才能不被淘汰。
〔二、產業蒸發的時代〕
再來是產業蒸發,比起過往,一個產業的周期也變短了。過去就職後,就從一而終的心態
不再適用,因此必須不斷重新學習。
就像現在新的職業和商業模式不斷出現一般,前幾年YouTuber才揚風崛起,去年則是
podcaster乘著疫情起飛。在產業翻轉比翻書快的時代,自學進修變得更加重要。
〔三、人生三季稻〕
雖然產業週期變短,但現代人的壽命卻變長了。由於工作時年數變長,轉職變得非常普遍
,就像三季稻般,每季都要再次重頭栽種。而這也就在在考驗人們領域轉換的能力。再一
次,自學是你最好的朋友。
〔四、跨界人才〕
跨領域能力的重要性大概已經被說爛了,但再多說點也無妨,因為這真的是現代必備的能
力。作者指出,現在的高等教育都是以「培育專家」為前提,因此很難培養出跨領域的通
才。而要能跨出自己的能力小圈圈,靠的還是自學。
像我之前介紹的《槍炮、病菌與鋼鐵》的作者賈德.戴蒙,就是因為能整合生態地理學、
文化人類學、馴化生物學的種種系統性知識,再用自己獨到的眼光整合,才能寫出這樣的
經典。
〔五、社會需求〕
前面的原因都個人利益導向。但作者認為,從社會需求出發,自學力同樣很重要。他提出
,我們社會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知識革命家」。現行的單一領域的系統性知識已經疲乏不
堪用,因此要培養出「不以系統性」為前提的知識,才能找到讓社會變更好的機會。因此
自學力也是能幫助社會改變的原動力。
【自學四模組】
既然跨領域的自學能力那麼重要,那要如何執行呢?作者提出四個模組來因應。
〔一、戰略〕
首先,自學要有戰略目的,不能盲目得追著知識跑。作者建議的戰略設定是:以主題為主
,以領域為從。不要陷入要讀歷史還是科學,這種領域設定的框架中。那什麼是主題呢?
作者認為,主題就是你追求的觀點,比方說,我最近在思考的主題就是:如何透過寫作輸
出,建構個人品牌,進而推廣閱讀。
為什麼要有這樣的設定呢?因為單純在一個領域學問中汲汲營營,最後或許會變得博學多
聞,但並無法發揮出作者所期望的知識戰鬥力。但如果先知道主題目的是什麼再去閱讀,
反而能從各個領域的書籍中汲取所需,創造出新的可能。
作者強調,創造是種「乘法」。像是賈伯斯就是利用人文與科技,兩個領域的交叉相乘,
才能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蘋果帝國。利用不同領域知識的交叉碰撞,就可能綻放出屬於自己
的火花。
〔二、輸入〕
有了戰略,接下來就是要實打實的將知識輸入腦中。作者對於如何輸入有相當多的創見,
給我很多啟發,很推薦大家去閱讀這個章節。這裡我就挑個自己很有共鳴的地方:「無目
的的輸入」來談談。
書中提到那些能不斷維持高品質輸出的神人,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人生中有一段時間都
是在拼命吸收資訊」。因此絕對不要等需要產出時才急著想輸入,而是之前就要大量的輸
入,且不要太在意輸入是否有用。
但輸入的機會成本很高,畢竟學習是很花時間的。因此,作者建議要在機會成本小時大量
輸入,也就是當你還有時間揮霍的時候就要大量輸入學習。抱著:「雖然現在不知道有什
麼用處,但總覺得這本書裡有什麼,這本書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覺得很棒」的心態來讀書,
在未來反而更有可能將其中的知識活用。
想來,自己在當替代役時,就是抱著這樣的心態在閱讀,而遇見了很多經典好書。可說是
碰巧實踐的作者的建議(笑),也才有今天在這邊寫東西的基礎。
〔三、抽象化〕
有了輸入,接著便是要將自學的知識應用出來。我們需要「抽象化」。作者就是用這樣的
方式,將哲學與美學的知識運用到商業之中。
那什麼是抽象化呢?作者提出所謂的抽象化,指的是要捨棄細微要素,取出精華並整理歸
納。有點抽象嗎?舉個書中的例子:你知道其實看似勤勞的螞蟻,其實仔細觀察有很多遊
手好閒的冗員嗎?這些「懶惰蟻」其實是儲備勞動力,在緊急狀況發生時便會上場發揮作
用。
那這樣的知識要怎麼抽象化呢?我們可以這樣想:如果組織將平時的工作量,針對處理能
力做最適化的人力安排,那如果環境突然變化,是否就會無法因應而滅亡?(絕對不是鼓
勵大家當冗員!)
簡而言之,抽象化就是將知識從其脈絡中切除,接著思考這樣的模式是否可用在其他領域
,從舊的知識中產生新的可能。
〔四、儲存〕
最後一點是儲存。作者將知識比喻成魚,而世界是海,腦則是冰箱。理論上,平常就讓魚
游,需要吃的時候再將魚能釣起,放入冰箱中就好。就像大家現在寫報告都用google一樣
(?)
不過這樣不夠有效率,因為釣上來的魚,如果不放冰箱,不就只能放回海裡?那之後需要
時,難道還要重釣一次?因此作者認為,我們要做一個「魚池」,將資訊魚放入,之後需
要時便可自由拿取。
那要如何建構魚池裡的存貨(資訊魚)呢?作者認為在輸入時就要先處理知識。以他閱讀
時所使用3步驟為例:
1. 畫線
第一次讀時,將所有在意的部分都畫線。
2. 選取
第二次讀,將仍覺得有趣的地方貼上便利貼
3. 轉錄
第三次讀,只讀貼便利貼的部分,選出日後可能會用到的內容抄錄。這裡,作者跟我一樣
用的是Evernote,大家可以找自己順手的工具就好。
不同的內容載體,也可以用類似的方式去整理儲存。如此,便可將過去學到的知識,在適
當的時候拿來運用。像我在寫作時,就常常覺得,之前有把文章存在Evernote並作筆記真
的是太好了。
比如這篇〈1111折扣戰的思索與解方:為什麼我依然覺得獨立書店有存在的必要!〉,就
引用了非常多之前看的文章與影片,如果等到要寫才開始找資料就太工程浩大了。
【11種人文教養領域】
書籍的最後,作者介紹了他覺得能提供所謂「知識戰鬥力」的11個領域,同時也提供的一
些建議的書目給讀者參考。
1. 歷史
2. 經濟
3. 哲學
4. 經營管理學
5. 心理學
6. 音樂
7. 腦科學
8. 文學
9. 詩
10 宗教
11. 自然科學
我覺得很棒的地方是,作者除了針對每個領域都提出個別的學習的方法外,還談了他認為
學習這些領域的意義是什麼。以下舉哲學和文學,這兩個最常被大眾忽略領域為例:
〔一、學哲學〕
作者認為哲學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可以鍛鍊獨立思考的能力,因為哲學可說是種懷疑的技
術。不斷的思考這個世界是如何構成的;在這個世界中,我們又該如何生存下去等問題。
藉由這些思辨,我們便能重新檢視世界主流的思考或是價值觀是否有其他的可能。
〔二、學文學〕
作者認為,文學可以更好的去理解人類的世界。要是透過一些必冰冷的統計數據資訊,讀
了可能會無感。但透過文學躍然紙上描繪,反而感受會更深刻。像是如果你讓我看永靖的
統計報告,探討他過去30年的經濟發展,我可能會哈欠連連,但如果是看陳思宏的《鬼地
方》,反而能讓我對永靖這小鎮的感受更立體。
【總結】
總結一下,作者首先提出因為產業知識變遷迅速,自學力變得相當重要;接著提出自學四
大模組:戰略、輸入、抽象化和儲存,來高效自學;最後則是提出11個自學領域供讀者參
考。藉由這樣跨領域的自學力,培養出知識戰鬥力 !
這是本談如何精準系統化自學的好書。其觀念與操作方法可說是相當有獨特性。如果想精
進自學力,卻又不知道從何著手;或是覺得雖然學了很多知識,卻無法靈活應用的話,此
書絕對不容錯過!
最後,談談這本書對我的另外的啟發。自認我閱讀的領域很雜,有時候會覺得好像看得太
廣,而缺乏深入得學習。但讀了此書,我覺得或許這樣的閱讀方式,反而更能在這動盪的
時代,展現「反脆弱」的能力也不一定?在這邊也期許自己,能將更多不同面向的書籍介
紹給大家,一起透過跨領域學習,開鑿新的可能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7.136.16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18584086.A.F57.html
※ 編輯: MAXjames (114.47.136.160 臺灣), 04/17/2021 18:20:3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