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 #西非 #幾內亞灣
#熱帶栽培業 #全球化
全球45%的可可來自西非國家 #象牙海岸🇨🇮,
然而可可農場年收入僅有約1900美元(新台幣約59000元),童工對農場老闆而言是最廉價的非法勞動力。
這是美國法院針對可可產業鏈童工問題的首宗集體訴訟。
有數百萬貧困孩童被迫從事開墾雨林、噴灑農藥、搬運重達四十幾公斤的可可豆等粗重工作,晚上就睡在雨林旁的小茅屋裡,飲用從附近池塘取得的混濁池水,而每位童工一周薪資大約是9美元(新台幣280元),有些孩子甚至是無償工作。
這8名年輕人指出,他們全部都是來自貧瘠的鄰國馬利,小時候在家鄉遭到招募廣告欺騙利誘,被長奴販運到象牙海岸的可可農場,數年間被迫無償勞動、扣押旅行簽證,被囚禁在農場裡,無法與家人團聚。而工作環境條件惡劣,食物匱乏,工作時間很長,他們說在農場內遭到孤立排擠,被迫與說不同語言的童工隔離開來。
巧克力(香港翻譯:朱古力)
象牙海岸(香港翻譯:科特迪瓦)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3萬的網紅蒟蒻講幹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ttps://youtu.be/hbxFB5JLPxk 世界英文地理系列出爐囉! 第四站我們來到的就是非洲 究竟這些國家的名字該怎麼來用英文說呢? 看完本單元,你就知道囉! 小額贊助安撫蒟嫂 https://p.ecpay.com.tw/E2494 本單元出現的單字: 非洲 / Afri...
象牙海岸語言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年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十五強名單全彙整】
.
2021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影片(前稱為最佳外語片獎)的十五強短名單稍早公布,華語電影唯代表台灣的《陽光普照》與代表香港的《少年的你》自93部作品之中脫穎而出。最終五部入圍名單將在3月15日揭曉。以下列出15部作品名單以及相關重點備註。
●
●
台灣🇹🇼
《陽光普照 A Sun》(2019)
語言:華語
導演:鍾孟宏
重點影展、獎項: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
☆台灣第46次申報奧斯卡,過去曾獲三次入圍,一次得獎,獲獎作品是《臥虎藏龍》(2000)。
☆導演鍾孟宏曾以《失魂》(2013)代表台灣角逐,但未獲提名。
●
●
丹麥🇩🇰
《醉好的時光 Another Round》(2020)
語言:丹麥語、瑞典語
導演:湯瑪斯.凡提柏格(Thomas Vinterberg)
重點影展、獎項: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
▅▅▅▅▅▅▅▅▅▅▅▅▅▅▅▅▅▅▅
☆丹麥第58次申報奧斯卡,過去曾獲12次提名,三次掄元,獲獎之作分別是《芭比的盛宴 Babette's Feast》(1987)、《比利小英雄 Pelle the Conqueror》(1987)和《更好的世界 In a Better World》(2010)。
☆湯瑪斯.凡提柏格之作第三次代表丹麥參賽,前兩部分別是《那一個晚上 The Celebration》(1998)和《謊言的烙印 The Hunt》(2012) ,後者獲得提名但未能獲獎。
☆目前已入圍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
●
香港🇭🇰
《少年的你Better Days》(2019)
語言:華語
導演:曾國祥
重點影展、獎項: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
▅▅▅▅▅▅▅▅▅▅▅▅▅▅▅▅▅▅▅
☆香港第39次申報奧斯卡,過去曾以《大紅燈籠高高掛》(1991)、《霸王別姬》(1993)兩度入圍,皆未獲獎。
●
●
捷克🇨🇿
《Charlatan》(2020)
語言:捷克語、德語
導演:阿格涅斯卡.霍蘭(Agnieszka Holland)
重點影展、獎項:柏林影展
▅▅▅▅▅▅▅▅▅▅▅▅▅▅▅▅▅▅▅
☆捷克第27次申報奧斯卡,過去曾獲三次入圍,一次得獎,獲獎作品是《遊子》(Kolya ,1996)。
☆捷克連兩年至少入選短名單,去年推派作品為《異端鳥 The Painted Bird》(2019),但最終未獲提名。
●
●
羅馬尼亞🇷🇴
《一場大火之後 Collective》(2019)
語言:羅馬尼亞語、英語
導演:亞歷山大.納瑙(Alexander Nanau)
重點影展、獎項:威尼斯影展
▅▅▅▅▅▅▅▅▅▅▅▅▅▅▅▅▅▅▅
☆羅馬尼亞第36次申報奧斯卡,過去曾以《愛的佔有慾 Child's Pose》(2013)進入短名單,目前未有入圍紀錄。
☆同時入選最佳紀錄片短名單。
●
●
俄羅斯🇷🇺
《親愛的同志 Dear Comrades!》(2020)
語言:俄語
導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Andrei Konchalovsky)
重點影展、獎項:威尼斯影展特別評審團獎
▅▅▅▅▅▅▅▅▅▅▅▅▅▅▅▅▅▅▅
☆俄羅斯第28次申報奧斯卡,過去七度獲得入圍,一次獲獎,獲獎作是《烈日灼身 Burnt by the Sun》(1994)。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過去曾兩度代表俄羅斯參賽,分別是《愛在瘋煙四起時 House of Fools》(2002)和《尋找天堂的三個人 Paradise》(2016),後者獲獎進入短名單,但最終並未入圍。
☆俄羅斯連兩年至少入選短名單,去年入選作為《裂愛 Beanpole》(2019),但最終未獲提名。
●
●
墨西哥🇲🇽
《流亡雙城 I’m No Longer Here》(2019)
語言:西班牙語、英語
導演:費南多.弗里亞斯(Fernando Frias)
重點影展、獎項:墨西哥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
▅▅▅▅▅▅▅▅▅▅▅▅▅▅▅▅▅▅▅
☆墨西哥第53次申報奧斯卡,過去八度入圍,一次獲獎,獲獎作是《羅馬 Roma》(2018)。
●
●
挪威🇳🇴
《Hope》(2019)
語言:挪威語、瑞典語
導演:瑪莉亞.索達爾(Maria Sødahl)
重點影展、獎項:柏林影展
▅▅▅▅▅▅▅▅▅▅▅▅▅▅▅▅▅▅▅
☆挪威第42次申報奧斯卡,過去曾以《Nine Lives》(1957)、《The Pathfinder》(1987)、《愈禁忌愈甜蜜 The Other Side of Sunday》(1996)、《他傻瓜誰聰明 Elling》(2001)、《康提基號:偉大航程 Kon-Tiki》(2012)共五度提名奧斯卡,未有獲獎紀錄。
●
●
瓜地馬拉🇬🇹
《La Llorona》(2019)
語言:西班牙語、瑪雅語
導演:加伊羅.布斯塔曼德(Jayro Bustamante)
重點影展、獎項:威尼斯影展
▅▅▅▅▅▅▅▅▅▅▅▅▅▅▅▅▅▅▅
☆瓜地馬拉第三次申報奧斯卡,從未入圍。
☆加伊羅.布斯塔曼德曾以《火山少女的愛愁 Volcano》(2015)代表瓜地馬拉角逐,但未獲青睞。
☆目前已入圍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
●
智利🇨🇱
《The Mole Agent》(2020)
語言:西班牙語
導演:梅地.阿爾柏迪(Maite Alberdi)
重點影展、獎項:日舞影展
▅▅▅▅▅▅▅▅▅▅▅▅▅▅▅▅▅▅▅
☆智利第25次申報奧斯卡,兩度入圍,以《不思議女人 A Fantastic Woman》(2017)獲獎一次。
☆同時入選最佳紀錄片短名單。
●
●
象牙海岸🇨🇮
《Night of the Kings》(2020)
語言:法語、迪尤拉語
導演:菲利浦.拉可提(Philippe Lacôte)
重點影展、獎項:威尼斯影展
▅▅▅▅▅▅▅▅▅▅▅▅▅▅▅▅▅▅▅
☆象牙海岸第三次申報奧斯卡,首次報名便以《Black and White in Colour》(1976)入圍並獲獎。
☆菲利浦.拉可提之作第二度代表象牙海岸參賽,上一次派出的《Run》(2015)未獲提名。
●
●
波士尼亞及赫賽哥維納🇧🇦
《Quo Vadis, Aida?》(2020)
語言: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波士尼亞語、英語、荷蘭語、塞爾維亞語
導演:潔絲米拉.茲巴尼奇(Jasmila Zbanic)
重點影展、獎項:威尼斯影展
▅▅▅▅▅▅▅▅▅▅▅▅▅▅▅▅▅▅▅
☆波士尼亞及赫賽哥維納第20次申報奧斯卡,一次提名,一次獲獎,獲獎作為《三不管地帶 No man's land》。
☆潔絲米拉.茲巴尼奇之作第二度代表波士尼亞及赫賽哥維納參賽,上一次推派的作品為《Grbavica: The Land of My Dreams》(2006)。
●
●
伊朗🇮🇷
《Sun Children》(2020)
語言:波斯語
導演:馬基.麥吉迪(Majid Majidi)
重點影展、獎項:威尼斯影展
▅▅▅▅▅▅▅▅▅▅▅▅▅▅▅▅▅▅▅
☆伊朗第26次申報奧斯卡,三次提名,兩度獲獎,獲獎作分別為《分居風暴 A Separation》(2011)與《新居風暴 The Salesman》(2016)。
☆馬基.麥吉迪之作曾五度代表伊朗參賽,一次獲得入圍,提名作為《天堂的孩子 Children of Heaven》(1997)。
●
●
法國🇫🇷
《媽咪心風暴 Two of Us》(2019)
語言:法語
導演:菲利波.梅內蓋蒂(Filippo Meneghetti)
重點影展、獎項:多倫多影展
▅▅▅▅▅▅▅▅▅▅▅▅▅▅▅▅▅▅▅
☆法國自1956年外語片獎正式確立以來第65次申報奧斯卡,39次入圍,九次獲獎。最近一次的獲獎作是《印度支那 Indochine》(1992),之後九次入圍皆無功而返。
☆目前已入圍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法國連兩年至少入選短名單。
●
●
突尼西亞🇹🇳
《販膚走卒 The Man Who Sold His Skin》(2020)
語言:阿拉伯語、英語、法語
導演:卡勞瑟爾.賓.汗尼耶(Kaouther Ben Hania)
重點影展、獎項:威尼斯影展
▅▅▅▅▅▅▅▅▅▅▅▅▅▅▅▅▅▅▅
☆突尼西亞第五次申報奧斯卡,從未獲得提名。
☆卡勞瑟爾.賓.汗尼耶之作第二度代表突尼西亞參賽,上一次推派的作品為《Beauty and the Dogs》(2017)。
.
.
延伸閱讀:
【2021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十強名單全彙整+觀賞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75289480620635
【2021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十五強名單全彙整+觀賞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75205943962322
【2021年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十強名單全彙整+視效分解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75879403894976
【2021年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十五強名單全彙整+配樂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77049897111260
【2021年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獎十強名單全彙整+觀賞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77689517047298
【2021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獎十五強名單全彙整+觀賞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79264093556507
【2021年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十五強名單全彙整+配樂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79547640194819
【2021年奧斯卡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十強名單全彙整】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80084513474465
.
.
(圖為《The Mole Agent》。·)
象牙海岸語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尋找Ground Z(ero):殭屍和他們的產地】#葉郎電影徵信社 #舊文重貼
1932年的好萊塢電影《White Zombie 蒼白殭屍》開啟了接下來80年橫跨電影、電視、電玩、小說等等媒介的大眾文化殭屍熱,並賦予Zombie這個字眼百年難以磨滅的恐怖想像。
雖然殭屍和殭屍病毒的故事是虛構的(希望啦),但這個字眼和其背後的信仰並不是無中生有。它們根源自更早的原始宗教、都市傳說和以訛傳訛(希望啦)的見證報告。
下文將追溯殭屍電影的源頭,尋找這個感染力甚強的文化病毒最一開始的Ground Zero:
▇ 深夜畫室的鬼靈
1838年Zombi這個新單字(拼寫方式要多年後才會加上字母e)首度出現在美國媒體上,是伊利諾州地方報紙The Telegraph轉載自英國雜誌Chambers's Edinburgh Journal的一篇恐怖短文,名為「不明畫家」。
文中描繪巴洛克時期的西班牙畫家Bartolome Esteban Murillo所僱用的年輕黑奴因為晚上睡在畫室裡,親眼目擊了非洲傳說中的“zombi”出現,並隨手拿起畫筆在畫室學徒的畫作上塗塗改改的驚悚畫面。
但沒有人把黑奴的說詞當一回事,認為只是他根深蒂固的迷信作祟。
(圖說:殭屍本人Sebastián Gómez的畫作)
Zombi的字源眾說紛紜,但多半不脫西非週邊的各民族語言。剛果的Kikongo語中,有類似的字如zumbi(意指軀體)和nzami(意指靈魂),被認為最可能是zombi的字源。
西非國家正是16~19世紀歐洲人實施大西洋奴隸貿易的最大受害者。這些字眼和它們背後的非洲原始信仰巫毒教稍後隨著運奴船流轉向世界各地。以法國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海地島(法國人稱之為聖多明尼克)為例,最高峰時島上總計有3萬名白人指揮70萬名黑奴在甘蔗田和糖廠裡頭不眠不休地工作。
必須注意的是,就像zombi這個字的多重起源一樣,海地的黑人使用zombi這個字來指稱多種廣泛的靈異現象:比如失去身體的靈魂、失去靈魂的身體(比較接近我們今日對於zombie的想像)以及被巫師施法變成動物的人或是其他各種超自然現象。
所以回到1938年的「不明畫家」鬼故事中,黑奴使用這個字眼可能廣泛指超自然鬼靈,而非明確意指死而復生的那種殭屍。否則《The Walking Dead 陰屍路》中笨拙緩慢的殭屍群裡就會多出好幾隻以畫筆為武器的繪畫天才。
「不明畫家」的故事其實改編自史實。不僅巴洛克畫家Bartolome Esteban Murillo真有其人,連他家黑奴的名字Sebastián Gómez 都有明確史料記載。
隱藏在撞鬼事件背後的真相是:Murillo的學徒們早就懷疑畫室有鬼,因為他們下課時留在畫室裡的習作經常半夜被不知道什麼人增添好幾筆。最讓他們惱怒的是這個鬼還把他們的習作改得更漂亮。身為師長的Murillo最終只能親自扛起起抓鬼特攻隊的任務,半夜偷偷躲在畫室裡準備真的「抓鬼」......
如果這個故事裡的zombi確實是恐怖的殭屍,接下來想必會是腥風血雨、鬼哭神嚎的高潮場景。可惜劇情隨即急轉直下,變調成了一場溫馨喜劇——
被畫室主人活逮的Zombi根本是黑奴Gómez本人,而且Murillo還發現這位超會編故事的年輕人在繪畫上同樣也天賦過人。於是Murillo果斷還他自由身,並當場收他為徒,甚至還贊助了他的婚禮。
真正令人頭皮發麻的殭屍故事還要再等百年左右才會出現......
▇ 魔島和甘蔗田裡的活死人
1932年的恐怖電影《蒼白殭屍》非常不尋常地引用了18海地刑法249條印在海報上,甚至還特別囑咐電影院老闆一定要把該條文張貼在電影院大廳明顯處藉以攬客。片商的邏輯是如果海地刑法裡真的特別寫明了不准把人變殭屍,那不就代表殭屍的情節不是電影虛構,根本真有其事?
《蒼白殭屍》實際上是從早兩三年出版的一本書《The Magic Island 魔島》中抄來的條文。海地刑法還真的有這個條文,只是《魔島》作者把246條誤植為249條,以至於《蒼白殭屍》的宣傳素材也跟著抄錯了條號。
原本僅規範禁止對人下毒的海地刑法246條,在1864年增訂了第二款、第三款,把禁止的範圍擴及到用藥物把別人毒害致接近死亡狀態,此外如果被害人因此被當成死人埋葬則其加害行為視同謀殺。主導修法的是美國扶持的傀儡政權Fabre Nicolas Geffrard總統。篤信基督教的他原本打算亂槍打鳥,不管殭屍的傳說是真是假,都先用這個修法讓被他認為有失國家顏面的迷信徹底消失。總統大人有點弄巧成拙,因為《魔島》和《蒼白殭屍》引用條文到處敲鑼打鼓宣傳,海地島自此再也沒能擺脫大眾文化中巫毒污名。
史上第一部殭屍電影《蒼白殭屍》其實不只抄了人家一個條文。它的整個故事根本就是從《魔島》這本書中片段拆解出來的。而最詭異的是《魔島》這個現代殭屍文化的源頭甚至不是一本小說,而是一本海地島的旅遊書。
《魔島》的作者 William Seabrook是一名對神秘主義有濃厚興趣的記者兼探險家。他的另外一本遊記因為記載了自己在象牙海岸吃到剛剛被殺的新鮮人肉而引發輿論熱議。但真正影響後世深遠的仍是這本記錄他1927年海地之旅的遊記。
他在書中記載了他的海地朋友轉述的海地殭屍事件:
1918年當地最大的糖廠Haitian American Sugar Company因為甘蔗收成期間缺工而提出懸賞,任何人只要能帶新的工人來上工都能得到糖廠重賞。這天糖廠的工頭Ti Joseph 真的帶來一群新的工人來領賞。工頭說他們來自山上的部落,因此語言不通,不會說話。但實際上這些可憐的人是被工頭用巫毒下藥變成殭屍。
殭屍是所有工頭眼中完美的奴隸:可以日復一日工作,完全不會喊累,不會抱怨,不會生病,甚至永遠不會死。唯一需要留意的是他們只能吃沒有調味的食物,尤其不能讓他們吃到鹽或肉,因為那些食物會讓他們恢復知覺和記憶,意識到自己已經死了,甚至可能轉頭殺死對下藥控制他們的巫師。
故事的最後工頭的妻子對這些工人生了惻隱之心,於是領他們前往市集裡,餵他們吃用鹽調味過的開心果點心,並把恢復意識的他們帶回山上的部落。工頭Ti Joseph稍後被憤怒的家屬用大刀斬首致死。
讓《魔島》創造一整個殭屍文化的不是上面這個驚悚的故事。作者 William Seabrook的第一反應和你一樣,覺得傳聞證據沒什麼可信度,還是要眼見為憑。於是他當場要求海地友人帶他去甘蔗田裡看真正的「殭屍」。
這本遊記真正讓美國人嚇到頭皮發麻的是接下來作者親眼見證殭屍的紀錄:
他見到田裡的黑奴,立刻不顧工頭攔阻大膽向前攀談。但無論他怎麼對黑奴問話,黑奴唯一的反應是眼神空洞地看向遠方的虛無。「他們規律如一地埋頭工作就好像是畜生或是機器一樣。而最可怕的是他們的眼神。唯一能形容的就是已死之人的雙眼,跟盲人完全是兩回事,而是睜大眼睛、毫無焦點、什麼都沒有看在眼裡的茫然感覺。」
《陰屍路》、《28 Days Later 28天毀滅倒數》、《World War Z 末日之戰》、《Zombieland 屍樂園》、《I Am Legend 我是傳奇》、《Shaun of the Dead 活人甡吃》和《Night of the Living Dead 活死人之夜》等等殭屍電影的經典形象通通起源自於這段文字。
▇ 殭屍背後的真正恐怖情節
1928年《魔島》這本遊記在美國出版之後造成議論紛紛的殭屍議題熱潮(《蒼白殭屍》正是這個熱潮的產物),作者William Seabrook後來不得不出來澄清大家誤讀他的原意:他只是轉述殭屍傳說以及紀錄他目擊到的農場黑奴的身心狀況,他從來沒有說他看到的就是殭屍。
如果不是殭屍,那是什麼?
紐約時報曾將殭屍形容為「非洲信仰」與「奴隸制傷痕」的混合體,因為殭屍本身就是「永恆的奴隸」。
非洲人被法國人運送到海地島之後,受到各種非人的待遇:在持續的飢餓狀態下每天連續工作18個小時,還有各種嚴厲酷刑隨時伺候。海地人趕走法國人之後,又換來1915年~1934年美國海軍陸戰隊以維護美商權益之名入侵,並對海地人實施種族隔離和強制勞役,用槍押著海地人到處修路,以便美軍得以快速控制全島。
不論法國人或是美國人都積極想用基督教取代海地原本的巫毒信仰,美其名為「救贖」。但他們的壓迫適得其反,讓巫毒信仰變得更加強韌、更有生命力。殭屍的鄉野奇譚正是起源於非洲的巫毒信仰:
非洲人認為無論在世界何處,自然死亡的人都可以重回非洲故里和先祖重聚,去到一個名為Lan Guinée(幾內亞)的天堂。但如果是自殺或是他殺而死的人,將無法回到非洲與家人重聚,永遠徘徊在葬身之所。
正是黑奴心中最深的恐懼創造了殭屍的鄉野奇譚。他們被萬惡的奴隸主、法國人、美國人輪番奴役,唯一能奪回自由的方法只剩下死亡。但自殺而死的黑奴又會遭到懲罰永遠無法重返故里,甚至會被路過的巫毒巫師收編成為永遠不會死的殭屍,進而成為「永恆的奴隸」。
所以殭屍是一種文學比喻,一種非洲人淪落永久失去意志、失去自由、失去對人生控制權的類死亡狀態。
殭屍的信仰反應了海地人的惡夢,殭屍的大眾文化則反應了美國人的社會焦慮。每一個世代的殭屍大眾文化都有各自的焦慮源頭:
《陰屍路》前後的影視作品反應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28 Days Later 28天毀滅倒數》前後的殭屍電影代表的是對於不明疾病爆發的憂慮(正式此時此刻全世界正在發生的狀態);《活死人之夜》前後的殭屍電影則是白人對於黑人民權運動引發暴亂的恐懼。
再往前推到殭屍電影的源頭《蒼白殭屍》背後的《魔島》,代表的是1920、1930年代美國社會兩股互相衝突的情緒。其一是美國人由於種族歧視而對於黑人文化的莫名恐懼,其二則是前者引發的「哈林文藝復興」運動,激起包括《魔島》作者William Seabrook在內的一群紐約藝術家和作家試圖探索黑人的歷史文化,揭開各種迷思背後的真相。
殭屍的真相則在1937年另外一本關於海地的書《Tell My Horse》中出現了新的答案。
同樣得到哈林文藝復興運動的啟發,曾受人類學訓練的黑人女作家Zora Neale Hurston前往海地調查另外一起剛剛發生匪夷所思的殭屍事件:
1936年,一名除了身上披的破爛袍子之外幾乎全裸的女子出現在海地的某個村子裡。她自稱是隔壁村的Felicia Felix-Mentor,還跟同名的女子一樣出現左腳跛腳的明顯特徵。唯一不吻合的地方是Felicia Felix-Mentor早在29年前就已經過世並下葬。她的說詞是自己被巫師變成了殭屍控制多年,後來被巫師拋棄才能脫身回家。
Zora Neale Hurston親自採訪了這位自稱殭屍的女子,並拍下這張極可能是史上第一張殭屍的歷史照片,刊登在1937年的《Life 生活》雜誌上頭。
她在文章中猜測女子是被下藥才會失去語言能力和自由意志,因而被家人當成死人下葬。她推論應該是一種莨菪烷生物鹼藥物或是從蛤蟆或是河豚身上提煉的毒素。不過Zora Neale Hurston欠缺醫學訓練,加上她歷來對神秘主義的高度興趣,使她的結論被專業人士完全無視。
1945另外一名醫師Louis P. Mars發表了對於同一個個案的研究結果:他用X光檢驗發現女子左腳並沒有死者原來的骨折痕跡,同時發現按常理近60歲的她應該已經停經,但檢查後發現仍然有月經,顯示她的年齡可能並不吻合。醫師最後推論認為比較大的可能性是患了「思覺失調症」(過去稱作精神分裂症),才會有身份的錯誤認知。也就是說其實沒有殭屍這一回事。
有學者認為所謂的殭屍,很可能是一種社會性的「死亡」。就像某些社會對於精神病患者的反應,對整個家庭和社會來說當事人就好像已經死亡的成員一樣,因為他再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意志,再也不能言語。被當成死人般遺棄,也是一種「下葬」。
於是從今以後我們再也無法正視任何一個電影中的殭屍,因為我們終於知道所有笨手笨腳、緩慢移動的活死人都代表了一種內建在靈魂裡卻永遠無法實現的本能:
重返故里,與家人重聚。
象牙海岸語言 在 蒟蒻講幹話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https://youtu.be/hbxFB5JLPxk
世界英文地理系列出爐囉!
第四站我們來到的就是非洲
究竟這些國家的名字該怎麼來用英文說呢?
看完本單元,你就知道囉!
小額贊助安撫蒟嫂 https://p.ecpay.com.tw/E2494
本單元出現的單字:
非洲 / Africa
衣索比亞 / Ethiopia
加彭 / Gabon
莫三比克 / Mozambique
赤道幾內亞 / Equatorial Guinea
中非共和國 /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浦隆地 / Burundi
索馬利亞 / Somalia,
IPhone X
賴比瑞亞 / Liberia
南非 / South Africa
埃及 / Egypt
納米比亞 / Namibia
厄立特雅 / Eritrea
摩洛哥 / Morocco
阿爾及利亞 / Algeria
突尼西亞 / Tunisia
利比亞 / Libya,
西薩哈拉 / Western Sahara
茅利塔尼亞 / Mauritania
馬利 / Mali
尼日 / Niger
查德 Chad
蘇丹 / Sudan
塞內加爾 / Senegal
維德角 / Cape Verde
甘比亞 / The Gambia
幾內亞比索 / Guinea-Bissau
幾內亞 / Guinea
獅子山 / Sierra Leone
象牙海岸 / Ivory Coast,
布吉納法索 / Burkina Faso
迦納 / Ghana
多哥 / Togo
貝寧 / Benin
奈及利亞 / Nigeria
喀麥隆 / Cameroon
南蘇丹 / South Sudan
吉布地 / Djibouti
聖多美普林西比 / São Tomé and Príncipe
加彭/ Gabon
剛果 / Congo
剛果民主共和國 /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烏干達 / Uganda
肯亞 / Kenya
盧安達/ Rwanda
坦尚尼亞/ Tanzania
安哥拉 / Angola
尚比亞 / Zambia
馬拉威 / Malawi
波札那 / Botswana
辛巴威 / Zimbabwe
賴索托 / Lesotho
史瓦濟蘭/ Swaziland
好望角 / Cape of good hope
馬達加斯加 / Madagascar
賽席爾 / Seychel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