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7)全台灣豪大雨不斷,信義鄉東埔村傳出土石流災情
東埔帝綸飯店附近民宅上方邊坡土石崩塌灌入民宅,
造成2戶民宅全毀、2戶半毀,#不幸中的大幸就是鄉親都平安🙏🙏
阿慧在第一時間了解行政單位能予以協助的最快方式後
我12日到東埔村跟鄉親說明後續修復、補助等等,也會全力協助我們的鄉親重建家園。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天然災害原住民住宅重建補助作業要點
#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也有為住宅重建或重購賑助的經費支持
無非就是希望 鄉親能夠在各方支持下早日恢復正常生活,我們逗相挺!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的網紅戴寧,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孩童的安全不能等,守護安全帶您一起來監督!! 志航國小舊校舍志勤樓過去因地震影響,從拆除至今圍起鐵皮三年又九個月,目前已編列預算3千632.5萬元(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願補助2千200萬元;市府自籌1千432.5萬元),現在問題在於都發處的建照尚未核發,空留預算卻無照可執行。 戴寧督促教育處及都發...
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 在 嘉義市議員 戴寧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孩童的安全不能等,守護安全帶您一起來監督!!
志航國小舊校舍志勤樓過去因地震影響,從拆除至今圍起鐵皮三年又九個月,目前已編列預算3千632.5萬元(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願補助2千200萬元;市府自籌1千432.5萬元),現在問題在於都發處的建照尚未核發,空留預算卻無照可執行。
戴寧督促教育處及都發處應加快速度,配合政策儘速興建校舍,以提供幸福幼兒園的增班需求,讓更多嘉義市的家長及幼兒們受惠,不只有好的師資更有安全完善的空間,使師長及家長和孩童更安全更安心。
專設幼兒園是幼托整合後的轉型托兒所,在衛福部的眼裡,它是屬於機構不是機關,與一般學校附設的幼兒園的福利差異有如天壤之別,極度缺乏人力,沒有專業的會計、出納及人事,都需要老師兼代,甚至連老師與教職員人力也不足。
幼兒是國家的主人翁,讓嘉義市更能吸引青年回流,幼兒教育環境更需要重視!
目前嘉義市三所公立幼兒園,由教師兼任行政職務之組長,平均一位老師要帶15位幼童,又要兼任行政、清潔工作,這樣的品質和環境,試問在職場中已滿載工作量,更別說幼兒需更細心細膩的照顧,如何好好照顧孩子呢?戴寧請教育處將三所公立幼兒園所需的人員編制需補足!讓學校有更好的教學品質,提升幼兒的身心健康及教學環境。
戴寧相當重視孩子們的健康與安全,同時也希望能更好的受教環境給嘉義市所有的孩子們,並提供平價的教保服務減輕嘉義市家長育兒負擔。我們都有義務跟責任給我們的孩子一個良好且安全的環境,讓他們能夠平安、健康、快樂地長大!
【戴寧官網.好城好政】https://www.lovedaining.com
【戴寧IG】 https://instagram.com/lovedaining
【戴寧LINE】https://bit.ly/2qMLb7S
【戴寧Youtube】https://bit.ly/2NSim55
問政影片連結:https://youtu.be/CnGtbpVe-2E
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出版社粉絲頁: 蔚藍文化出版社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迸裂土地而出的力量:走過二十年,十二個九二一災後堅持至今的故事」介紹
訪問作者:謝志誠
內容簡介:
堅持不懈的韌性,跨過國界的圍籬、縣市的疆界,凝聚了全國人民的「本心」。
九二一大地震雖然帶給人們難以抹滅的傷痛記憶,但臺灣社會將這份傷痛轉換為社會支持的力量,無論是農村振興,人際關係與資源的流動,都帶來了不同的啟發並促成政策的制定。
隨著世界的流變,我們也要往前邁進,用遼闊的視野,
流轉在人與人間的正面力量,在尋求安身立命的同時,進一步凝聚共好的社會。
記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地震後的重建與新生故事
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蔚藍文化 合作出版
․他們在Gaga指引下協力前進——林建治與黃盈豪
․只想讓學生們多幾箱共讀的好書,一封email產生閱讀的蝴蝶效應——陳一誠
․用空手道讓震災區孩子走出傷痛,更在世界發光發熱——黃泰吉與廖德蘭
․埔里鎮唯一的村長——陳芳姿
․從鏟子到鍋子,長照二十年——廖振益
․走在長照二.〇前面的機車行黑手——邱慶禧
․清圳引水水長流——廖學堂
․為愛多走一哩路——馬麗芬
․卯上主流媒體與文化的行動者——馮小非
․從青蛙的社區經驗到蝴蝶的社群營造——廖嘉展與顏新珠
․讓太平藍登上世界舞臺——葉晉玉
․地方創生先驅者,博士回鄉推生物科技——賴敏男
這十二個故事所累積的經驗,不僅是臺灣的資產,過程中,他們面對災難與困境所展現的「信心」,立基於「社會信任」的互助精神,「堅持不懈」的毅力,則正是當前臺灣社會最需要的三要素:信心、信任與堅持。
作者介紹:謝志誠
財團法人豐年社董事長
前財團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長
前台南縣學甲人,1957出生。2013年從臺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系退休。長期投入與關心台灣環境保護議題,2006年6月和前台南縣長蘇煥智合著「黑面琵鷺的鄉愁(續篇)」,紀錄投入長達十餘年「反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運動;2011年和台灣大學何明修教授合著「八輕遊台灣-國光石化的故事」,紀實報導糾纏臺灣二十幾年的八輕(國光石化)周遊臺灣的始末,以及臺灣近二十餘年來的石化工業發展來龍去脈,臺灣社會、地方發展與環保意識的轉變;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後,於1999至2000年間,擔任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副執行長,2000年6月起擔任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長,至2008年7月基金會解散,仍固守崗位至2009年11月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公告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清算終結登記止。
作者介紹:陳鳳麗
自由時報記者
出生地是台北市,在新北市板橋區成長。世新廣電科畢業,一直以為會靠聲音討生活,沒想到後來成了文字工作者。在南投縣採訪二十多年,習慣在人群中當觀察者,工作需要理性、客觀,卻又常忍不住跟著採訪對象哭與笑。
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 在 戴寧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孩童的安全不能等,守護安全帶您一起來監督!!
志航國小舊校舍志勤樓過去因地震影響,從拆除至今圍起鐵皮三年又九個月,目前已編列預算3千632.5萬元(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願補助2千200萬元;市府自籌1千432.5萬元),現在問題在於都發處的建照尚未核發,空留預算卻無照可執行。
戴寧督促教育處及都發處因加快速度,配合政策儘速興建校舍,以提供幸福幼兒園的增班需求,讓更多嘉義市的家長及幼兒們受惠,不只有好的師資更有安全完善的空間,使師長及家長和孩童更安全更安心。
專設幼兒園是幼托整合後的轉型托兒所,在衛福部的眼裡,它是屬於機構不是機關,與一般學校附設的幼兒園的福利差異有如天壤之別,極度缺乏人力,沒有專業的會計、出納及人事,都需要老師兼代,甚至連老師與教職員人力也不足。
幼兒是國家的主人翁,讓嘉義市更能吸引青年回流,幼兒教育環境更需要重視!
目前嘉義市三所公立幼兒園,由教師兼任行政職務之組長,平均一位老師要帶15位幼童,又要兼任行政、清潔工作,這樣的品質和環境,試問在職場中已滿載工作量,更別說幼兒需更細心細膩的照顧,如何好好照顧孩子呢?戴寧請教育處將三所公立幼兒園所需的人員編制需補足!讓學校有更好的教學品質,提升幼兒的身心健康及教學環境。
戴寧相當重視孩子們的健康與安全,同時也希望能更好的受教環境給嘉義市所有的孩子們,並提供平價的教保服務減輕嘉義市家長育兒負擔。我們都有義務跟責任給我們的孩子一個良好且安全的環境,讓他們能夠平安、健康、快樂地長大!
【戴寧官網.好城好政】https://www.lovedaining.com
【戴寧IG】 https://instagram.com/lovedaining
【戴寧LINE】https://bit.ly/2qMLb7S
【戴寧Youtube】https://bit.ly/2FhcMr3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nGtbpVe-2E/hqdefault.jpg)
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迸裂土地而出的力量:走過二十年,十二個九二一災後堅持至今的故事」介紹
訪問作者:謝志誠
內容簡介:
堅持不懈的韌性,跨過國界的圍籬、縣市的疆界,凝聚了全國人民的「本心」。
九二一大地震雖然帶給人們難以抹滅的傷痛記憶,但臺灣社會將這份傷痛轉換為社會支持的力量,無論是農村振興,人際關係與資源的流動,都帶來了不同的啟發並促成政策的制定。
隨著世界的流變,我們也要往前邁進,用遼闊的視野,
流轉在人與人間的正面力量,在尋求安身立命的同時,進一步凝聚共好的社會。
記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地震後的重建與新生故事
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蔚藍文化 合作出版
․他們在Gaga指引下協力前進——林建治與黃盈豪
․只想讓學生們多幾箱共讀的好書,一封email產生閱讀的蝴蝶效應——陳一誠
․用空手道讓震災區孩子走出傷痛,更在世界發光發熱——黃泰吉與廖德蘭
․埔里鎮唯一的村長——陳芳姿
․從鏟子到鍋子,長照二十年——廖振益
․走在長照二.〇前面的機車行黑手——邱慶禧
․清圳引水水長流——廖學堂
․為愛多走一哩路——馬麗芬
․卯上主流媒體與文化的行動者——馮小非
․從青蛙的社區經驗到蝴蝶的社群營造——廖嘉展與顏新珠
․讓太平藍登上世界舞臺——葉晉玉
․地方創生先驅者,博士回鄉推生物科技——賴敏男
這十二個故事所累積的經驗,不僅是臺灣的資產,過程中,他們面對災難與困境所展現的「信心」,立基於「社會信任」的互助精神,「堅持不懈」的毅力,則正是當前臺灣社會最需要的三要素:信心、信任與堅持。
作者介紹:謝志誠
財團法人豐年社董事長
前財團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長
前台南縣學甲人,1957出生。2013年從臺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系退休。長期投入與關心台灣環境保護議題,2006年6月和前台南縣長蘇煥智合著「黑面琵鷺的鄉愁(續篇)」,紀錄投入長達十餘年「反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運動;2011年和台灣大學何明修教授合著「八輕遊台灣-國光石化的故事」,紀實報導糾纏臺灣二十幾年的八輕(國光石化)周遊臺灣的始末,以及臺灣近二十餘年來的石化工業發展來龍去脈,臺灣社會、地方發展與環保意識的轉變;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後,於1999至2000年間,擔任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副執行長,2000年6月起擔任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長,至2008年7月基金會解散,仍固守崗位至2009年11月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公告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清算終結登記止。
作者介紹:陳鳳麗
自由時報記者
出生地是台北市,在新北市板橋區成長。世新廣電科畢業,一直以為會靠聲音討生活,沒想到後來成了文字工作者。在南投縣採訪二十多年,習慣在人群中當觀察者,工作需要理性、客觀,卻又常忍不住跟著採訪對象哭與笑。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v1ZARlrgRA/hqdefault.jpg)
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立法院第7屆第6會期內政委員會第7次全體委員會議: 一、審查內政部函送「財團法人中央營建技術顧問研究社99年度預算書」案。 二、審查內政部函送「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臺灣營建研究院、國土規劃及不動產資訊中心、台灣建築中心、中央營建技術顧問研究社、消防發展基金會、義勇消防人員安全濟助基金會及臺灣省義勇人員安全濟助基金會100年度預算書」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AUiNTj7Cg/hqdefault.jpg)
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 在 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 。 216 個讚。運用社會資源,提供資源連結,針對重大災害提供受災民眾具體援助。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