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他的減肥錦囊🤗
好高興有機會能夠喺呢度跟各位戰友分享我奮鬥嘅經歷。
跟一些戰友一樣,肥胖,會遇到一些尷尬場面,坐交通工具時,會有人以為我懷孕,讓坐給我...... 這經歷不止一次,可能因為自己已是兩孩之母,就覺得不需要對自己嘅外表有太大要求。後來,開始發覺自己行路比人慢;行港鐵樓梯不到 10 幾級就喘氣;血壓藥亦加了份量,身體像對我發出警號,所以我就決定要為自己健康減減磅。
我知道自己是個非常貪吃的人,單靠自己肯定很難達標,所以我決定找營養師幫助。減磅期間,每餐都是飽著的,而且食物不是硬規定,澱粉質也可繼續食,所以減磅過程不太困難。
營養師會按個人情況,安排最適合的餐單,正如我,除了過多脂肪外,水腫情況都非常嚴重,慶幸遇到營養師Ayana,有困難時她會盡力幫我,有疑問時她會耐心解答,感謝有她一直陪伴這段減磅之路,6 個月,減了35 磅,真係減得開心又健康。
我的減磅小錦囊~
1) 要與你的營養師好好配合
共同為達標而努力,無論食過任何東西,都要向營養師如實報告。
2) 千萬不要鎖定了自己的位置
為尋回自信、增加自我價值,好好努力,要相信自己能夠值得擁有更健康體魄及標準的身形。
3) 減肥並非為了迎合別人
減肥是為了讓自己有更健康的身體,謹記千萬不要為了迎合別人的眼光而去減。
只要肯堅持,相信自己,目標一定可以達到,大家我哋要一齊努力加油啊!
撰文:戰友Teresa Tam
想了解尚營坊課程內容,可登入以下網址查詢:
http://www.nutracare.com.hk/load.php?link_id=44040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NanaQ,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生活習慣 】 1. 喝水 2. 時常打掃 3. 姿勢端正 4. 走路夾屁股 5. 重訓 (運動) 6. 睡眠充足 【 #飲食習慣 】 1. 先吃蛋白質再吃澱粉 2. 一定要吃澱粉 3. 吃原型食物 4. 細嚼慢嚥 5. 餓了再吃 6. 當個不貪吃的人 7. 不吃宵夜 👇我一天吃什麼|Wha...
「貪吃的人」的推薦目錄:
貪吃的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乍暖還寒吃點麻辣去濕正好(貪吃的人總有藉口啊😋)……最喜歡麻辣雙紅刀削麵了,惦記著燉得軟透的牛腱心跟入味的滑嫩鴨血,還有餐前熱茶餐後冰綠豆湯的招待,飽得好舒服……
💯💯牛肉麵控麻辣控一次滿足!
https://himiucat.pixnet.net/blog/post/47564399
#牛肉麵
#麻辣牛肉麵
#板橋美食
📌台北最美的蚵仔大腸麵線!
https://himiucat.pixnet.net/blog/post/47632679
先更新IG喔✏goo.gl/NYzQNp
貪吃的人 在 黃宏成台灣阿成世界偉人財神總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貪吃的人不貪心,因為吃就能滿足他的口腹之欲。
貪心的人不貪吃,因為貪得無厭的,是他的心。
貪吃的人 在 NanaQ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生活習慣 】
1. 喝水
2. 時常打掃
3. 姿勢端正
4. 走路夾屁股
5. 重訓 (運動)
6. 睡眠充足
【 #飲食習慣 】
1. 先吃蛋白質再吃澱粉
2. 一定要吃澱粉
3. 吃原型食物
4. 細嚼慢嚥
5. 餓了再吃
6. 當個不貪吃的人
7. 不吃宵夜
👇我一天吃什麼|What I Eat in a Day
https://youtu.be/F7Jw5yn2-Rw
👇運動持之以恆的7個方法
https://youtu.be/qD6c-xtWsmU
👇我的早餐都吃隔夜燕麥
https://youtu.be/niT8GkL8x-c
—
😊Follow NanaQ ⇊
IG: https://instagram.com/nanaq521
FB: https://www.facebook.com/nanaq521
—
😊Contact Me ⇊
mail: nanaq520@gmail.com
貪吃的人 在 [心得] 饞:貪吃的歷史-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網誌好讀版
https://jhe116.blogspot.com/2019/07/blog-post.html
整個打下來好像有點太長,所以我簡單統整幾個點
(1)本書以社會看待貪饞的態度為主題
(2)大概有三個方向:教會的影響、美食家的崛起和社會對女人以及兒童的偏見
(3)教會雖將暴食列為七宗罪之一,但隨著時代,教士透過文字遊戲假藉各種名義享受美食
(4)天主教會反而成為貪饞的象徵,但也促進了飲食文化的進步
(5)18世紀後美食家崛起,並且奠定美食評論的論述形式以及用詞
(6)兒童嗜吃甜食的刻板印象有科學佐證
(7)對女性「味蕾不成熟的偏見」使甜食在過去被視為專屬於女性和兒童
(8)全書史料豐富但略有繁雜,不太容易閱讀
(9)整體來說推薦這本書
-
《大查帳:掌握帳簿就是掌握權力,會計制度與國家興衰的故事》是南加大歷史暨會計學
教授所著;《天工,諸神,機械人:希臘神話與遠古文明的工藝科技夢》出自麻省理工學
院科學歷史研究學者之筆,歷史已有如此豐富的分野,或該說,各學術科目都已有歷史脈
絡可尋,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現代世界飲食史專任研究員弗羅杭.柯立葉自然也要在
《饞:貪吃的歷史》中,為我們一揭人類貪吃的歷史。
《饞:貪吃的歷史》全書側重在社會對「進食」的看法和態度以及這些看法是如何演變的
,單就書名來說,有可能會誤以為本書是在談飲食習慣的歷史。除此之外,作者在書中深
度探討「貪食」、「美食家」相關的字詞的緣起以及詞意流變,讀起來頗有訓詁學的感覺
。
本書雖然分成七個章節,但大致的書寫重點大概有三個:教會→美食家→婦孺,在這方面
作者的脈絡稍微整理得不是很乾淨,由於社會風俗的演進很難用時代完整切割,因此我大
致統整這三個大方向。
《饞:貪吃的歷史》從西元4世紀開始寫起,也就是基督宗教的罪孽開始條列化的時期。
歷經不同的排序,逐漸定型於七大罪的「暴食」之罪。在不該進食的時間吃東西、享用精
緻的食物,在嚴格的基督教義下都是罪孽。
最早的原罪條列化大致可追溯至西元365年的古羅馬修士本都的艾瓦格(Evagrius
Ponticus )列舉的8條原罪,在這最早的版本中便可見暴食之罪的蹤影。確實,在聖經中
不乏對於貪饞的告誡,耳熟能詳的亞當與夏娃便是一例,但教條化以及更進一步的闡述都
是來自修士、神學家等日後的宗教人士。
英國哲學家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認為哲學是不需要、不應該有語言說明的。
語言如工具,並且會與使用者的日常生活接軌,因此賦予了語言的多樣性和模糊性。而這
正是諸多數珠語言的哲學家在思想上走入死胡同的原因。
若將上述的「哲學」替換成「真理」的話,便是中世紀神學家、宗教人士面對暴食之罪的
態度的構圖了。巧妙的意義置換、文字遊戲,援引聖經中其他的章節,先射箭再畫靶,暴
食之罪的意義轉換為暴飲暴食、影響健康的進食方式,以「養生」為擋箭牌開啟饞食文化
的進程。
然而,這未嘗是一件壞事。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教會相對擁有較豐富的資源。逐漸寬鬆的
定義,讓教會更有機會開發新食譜,更有助於傳播新的食材(例如可可)。諷刺的是,最初
僅攝取足以維生的粗食的教會,到了14、15世紀已成為貪饞的象徵。
16世紀宗教革命是對舊教的反撲。事實上,新教各派對於舊教的控訴之一,即是舊教教士
的貪得無厭。作者在這裡提出一個有趣的觀點,也就是新教對於精緻美食的排斥,致使新
教地區的宮廷料理、高級料理(haute cuisine)發展較不足。
當然,一個地區的食物文化這麼廣大的主題,必定會有許多因素牽涉其中。然而義法等天
主教國家的美食文化確實是較英德等新教國家更發達。本書提出的這個角度十分新鮮。
時序推進到17世紀後,君權越發壯大,美食文化開始出現文學品鑑的論述,由王公貴族開
始,承襲天主教培養出來的美食系統,在義法地區提出更為細膩美食觀察,更將美食文化
納為生活風格的一大部分。
18、19世紀,美食家終於嶄露頭角。美食家的出現代表著「養生」的擋箭牌已經失去意義
,在美食家滔滔雄辯的時代,對「吃」純粹的享受已經受到了認可。美食家的論述主題甚
至可以牽涉到文字的定義:法文"gourmandise(貪吃)"在16世紀是貶義,到了18、19世紀
成為愛好美食的褒義,但隨著19世紀後期"gourmand(饕客)"被"gastronome(美食家)"和
"gastronomie(美食)"等字取代,"gourmandise"重新被打回貶義。
如此可見,飲食文化越來越具份量。事實上,現代餐廳的營運模式也是大致在18世紀完成
的。金氏世界紀錄中仍有營業的最古老餐廳為坐落於西班牙馬德里的波丁餐廳(Sobrino
de Botí),自1725年開業。當然,這項紀錄疑點重重,在「最古老的餐廳」的定義也尚
有疑慮,但餐廳形式的店家確實是在這段時期訂下基礎的。201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更將法國飲食文化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而其中登記的名稱"Gastronomic meal of the French"更是用到了自19世紀以來大放異彩
的"gastronomic(美食的)"。
法國美食家格里蒙(Balthazard Laurent Grimod de La Reynière)在1803到1812年間出
版的《饕客年鑑(Almanach des gourmands)》奠定了日後美食文學以及論述的典型。在《
饕客年鑑》中,格里蒙走訪巴黎的各式店鋪,並詳述各家的招牌菜色。這樣的鑑賞形式至
今存活於米其林和眾多社群媒體之中。
依照時序的書寫大概到此結束,《饞:貪吃的歷史》接著聚焦在甜食與婦孺的關係。我個
人非常喜歡這個部分。社會對於「婦孺比較愛吃甜食」的刻板印象並不讓人感到陌生,然
而,作者用更學術性的論述來剖析這個刻板印象的歷史沿革,實在增厚了這個議題。
事實上,這樣的刻板印象的來源十分單純,其實就是兒童嗜吃甜食→社會對女人的偏見認
為「女人和兒童一樣,口味未發展成熟而不健全」→婦孺愛吃甜食的刻板印象→甜味反過
來被幼稚化。
不過,作者不知為何並未以這個脈絡撰寫,而是先寫女人再寫兒童,這是有點可惜之處。
況且,作者也有簡略提到「兒童偏好甜味」背後的科學支持。已經有不少研究指出,甜味
通常代表高熱量或營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母乳—,幼兒對甜味的極樂點—bliss point
,特定味覺使個人滿足所需的強烈程度—也較成人高,所需因此需要能量成長的幼兒會自
然攝取更多甜食。(Monell Chemical Senses Center)
另一方面,「女人偏好甜食」的刻板印象似乎沒有太多的科學研究支持。這點可說是大量
承接自過去對於女人的歧視。
拿到現在來看,雖然甜點早已是不分男女都能享受的美味,但是精緻的小甜點仍大多以女
性為導向。
近來臺灣的珍珠奶茶在日本掀起熱潮。然而我有看到在日本的一些地方,珍珠奶茶被視為
「女性才喝的飲料」,男性喝的話反而會引來訕笑。當然我相信這並不適用在全日本,我
也相信有不少例外,但這似乎已成為一個現象了。如我前面所說,一個廣大的主題,必定
會有許多因素牽涉其中,但我相信珍珠奶茶作為甜品,以及商業行銷的慣性是有在這個現
象中佔有一席之地的。
就《饞:貪吃的歷史》的其他部分來說,首先,本書援引的史料極為繁雜,雖然不致難以
閱讀,但有時實在讓人眼花撩亂,尤其會有重複出現的名字但中間卻間隔些許篇幅,讀起
來有時會讓人困惑。
本書附上的畫作大多配合作者提及的作品,但也有許多是配合內容情境的選擇。而不過不
得不說出版社實在用心,全彩印刷將閱讀體驗提升了不少。
整體來說,我個人是推薦這本書的。不過順帶一提,作者在書的後半部有流露出他對於法
國和法國飲食文化的自豪,雖步道自吹自擂的程度,但若不喜歡法國的人可能會看得不太
愉快(我自己是不太介意)。
雖然《饞:貪吃的歷史》行文脈絡和史料整理上都稍有不足但也不至於難以閱讀,若對這
方面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推薦給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5.159.8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64638042.A.984.html
... <看更多>
貪吃的人 在 洪雪珍- 【貪吃的背後,是悲傷的貧窮】...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貪吃 的背後,是悲傷的貧窮】 有一次搭計程車,我才說要到某某大樓, ... 對於有錢人來說,吃是文化,吃的是精緻。對於窮人來說,吃是忘懷,忘記 ... ... <看更多>
貪吃的人 在 [問題] 如何改掉貪吃的習慣- 看板FITNES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就算吃很飽可是只要有食物在我面前我都會吃掉
有沒有人有什麼方法改掉這個習慣啊=_=?
最近年紀大了真的發現消化系統沒那麼好了再這樣吃下去很糟啊=_=
--
posted from bbs reader hybrid on my HTC Butterfly 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9.160.7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ITNESS/M.1420943311.A.F8E.html
其實我現在的方式是讓自己不要去想食物= =
但是效果不彰XD
來用嚇唬自己的方式好了!
※ 編輯: stmilk (49.219.160.73), 01/11/2015 10:49:29
※ 編輯: stmilk (49.219.160.73), 01/11/2015 12:44:42
我可能需要找時間去檢查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