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主義,及時行樂的羅霈穎,生前以『我自己就是豪門,我幹嘛要嫁入豪門?』的霸氣言論,讓單身一族相當佩服,她靠著房租租金就能過活,下半輩子無憂無慮,奈何命運弄人,對於身後事,她曾說「我沒小孩沒人拜呀,樹葬海葬都不錯」。
羅霈穎沒有留下孩子,逝世後,她留下價值3億元海內外房產,羅霈穎的媽媽高齡94歲,她也有兩位哥哥,一生美麗,活的精彩的羅霈穎,留下的財產該怎麼處理,後續的遺產稅又該怎麼辦?
恩典法律事務所蘇家宏律師指出,按部就班仔細檢查每一個可以節稅的空間,『不該繳的稅,不必冤枉繳』!
#第一步:要先計算『遺產總額』是多少?原則上所有財產都要課稅(海內外財產都算),如果是國內的房地產,將會以土地公告現值與房屋評定現值計算(通常比市價低很多)。
但可以注意有一些財產可以不必計算遺產稅,像是:
1. 被繼承人日常生活使用的器具和用品,其總價值在89萬元以下的部分。
2. 被繼承人職業上使用的工具,總價值在50萬元以下部分
3. 付給指定受益人的人壽保險金、勞工保險的保險金額。
4. 被繼承人死亡前5年內,繼承的財產已經繳納遺產稅者。
….等等。
#第二步:計算出遺產總額後,接下來減掉1200萬元的免稅額。
#第三步:繼續扣掉個別的扣除額,例如:扣除母親的扣除額123萬元(如果父母都在可以扣246萬元)、負債(例如銀行房貸,需有確實證明)、喪葬費用123萬元、遺囑執行人費用(如果有遺囑)….等。
假設單身族擁有2億國內房產,也許公告地價現值1億元,加上國外資產可能1億元,扣掉1200萬元免稅額,再扣掉123萬元母親的扣除額,以及銀行貸款假設8000萬元,也許剩不到1億元的『課稅遺產淨額』
我們把『課稅遺產淨額』1億元 ╳ 15% - 2,500,000(累進差額)等於1250萬元,還可以在減掉扣抵稅額(因為如果在國外有財產,已經在國外繳納的遺產稅,可扣除),所以整個遺產稅可能不到1000萬元。
或許有人會問,如果母親拋棄繼承會不會比較省稅?因為如果母親繼承,等母親過世後,同一筆遺產還要課一次遺產稅,乾脆拋棄後由兩個兄弟繼承,不就少了一次課遺產稅的機會嗎?
理論上好像對,但是法律上特別規定,如果同一筆財產在5年內有繳過遺產稅,是可以不計入遺產計算(可以參考本文前段第一步驟的注意事項),母親死亡前6-9年內有繳過遺產稅,可以依照比例80%、60%、40%、20%來扣除。如果媽媽已經94歲了,不一定要為了節稅這個理由拋棄繼承。
此外,如果媽媽拋棄繼承,那123萬元的扣除額也是不能計算的。
提醒大家,最好的節稅方法不是在事後做,而是提早在自己年輕的時候就做規劃。
讓自己活得精彩,也留得豐富!
歡迎分享
#豐盛人生
#節稅
#遺產稅
#不婚主義
#單身
#拋棄繼承
#恩典法律事務所
#財富的平安
#平安的財富
遺產稅計算算式:
遺產總額 - 免稅額 - 扣除額 = 課稅遺產淨額
課稅遺產淨額 * 稅率 - 累進差額 - 扣抵稅額及利息 = 應納遺產稅額
貸款利息可以抵稅嗎 在 我在大陸的日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親愛的大家晚安啊~這兩天大陸撲天概地在宣傳「六項專項附加扣除」的事情,大意上就是符合條件可以減稅啦。
這件事上呢能說的有四點:
1.大陸的稅制
2.我在大陸繳稅的經驗
3.六項扣抵項目與宣傳
4.大家對這事的態度
下面分開來說一下~
話說,為了寫這個,我又找工資條、又畫圖、又各種查資料,腦細胞都要榨乾了,不求看完但求點讚鼓勵一下!走過路過求點讚>____
---
1.大陸的稅制
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x對應稅率
A.起征點:2018/10/1將起征點從3500元提至5000元
B.對應稅率:根據你的應納稅額決定用哪種比率,一般北京互聯網員工大約在10%~20%之間。
除此之外還有境外所得納稅、勞務、獎金、加班費等稅務規定,太複雜的我也不太明白,大家可以用這電腦感受一下:http://salarycalculator.sinaapp.com/city/beijing
下面就來說一下我對繳稅的實際感受。
--
2.我在大陸繳稅的經驗
我在大陸這七年,一直都是在工作的狀態,所以都是公司代繳。我一般繳稅只有兩個情況:公司依法扣稅了,給我稅後薪資;或著公司用什麽辦法避稅避五險一金了,還是給我稅後薪資。
我從2011年到上海五分鐘工作以來,大部分情況下是每月被扣稅的;這七年來從一開始每月被扣大約700人民幣,到後面一般都是1000人民幣以上,而最近的起征點提高的確讓我少繳了點稅,變相加薪、真實有感!
但怎樣也都是1000人民幣以上,也就是超過5000新臺幣,這是我每個月要被扣的人民幣。你問我肉不肉痛?痛啊!但是稅該繳還得繳啊,並且必須確保你錢被扣了、也能在稅務局打出證明來。
我去年因故去列印繳稅證明,才知道之前的公司要嘛沒交稅、要嘛就是用錯證件號、要嘛就是系統沒錄入,總之最後的結果就是我在大陸工作了七年,但我只能打出這一年的稅單了呢。
我當時我就想啊--我這個孤家寡人不用買房、也不用考慮孩子上學,打個稅單也就只是要申請個保險理賠。那麽那些在大陸真沒背景的臺灣學生們,弱勢他們學成以後要在大陸這個稅務社保跟很多事情掛勾的地方生存,該怎麽辦呢?
為他們感到憂心。
--
3.六項扣抵項目與宣傳
那六項的扣抵內容是這樣的:
1).子女教育:每個子女,每月扣除1000元
2).繼續教育:學歷(學位)繼續教育:每月400元;職業資格繼續教育:3600元/年。
3).大病醫療:自付部份可抵稅,無說明。
4).住房貸款利息:每月1000元
5).住房租金:根據城市800、1100、1500
6).贍養老人:獨生子女:每月2000元;非獨生子女:分攤2000元扣除額度
也就是說我如果能用上教育、租房、贍養老人的話,我每月可減少400+1500+2000=3900的應納稅額,至少少繳390的稅。
並且這次宣傳的力度也是很大,首先電信廠商給每個人的手機都發了短信、公司還準備了扣抵說明大禮包,非常鼓勵大家把這個申報起來的樣子。
從這點我就看出了兩種反應。
--
4.大家對這事的態度
態度一:「這種好事怎麽大力宣傳?後面一定有陰謀!」
態度二:「一般這種政策不是默默落實嗎?怎麽這次宣傳得這麽大力,為什麽呢?」
態度三:「感覺真的要進入另一波計畫與調控了,從這邊減少的收入應該要從另一邊補起來,或著打算降低什麽數值來促進什麽效果,是什麽呢~」(匡匡匡從經濟、房價、互聯網寒冬、外匯、一帶一路聊起來)
態度四:「......」(不討論,但默默把所有手續都辦起來)
我覺得好有意思啊!一個「人民啊!給你們減稅啦!」的事情居然會引發這麽多種態度,側面也反映出不同人對這個社會的感知、信任,還有每個人的性格吧。
總而言之大概就是這麽一回事~金錢領域我一直不太擅長,有賴大家補充指教啦~求點讚、請輕拍,謝謝大家!
貸款利息可以抵稅嗎 在 無良護理師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賤保好蚌蚌😘
大家記得三月初北鼻麥一腳腳跟近距離踹進保羅眼珠然後我們全家跑急診室的故事嗎?
那時候醫生護士左看看右看看決定保羅眼睛應該沒事後,問他要不要來顆止痛藥。保羅傻傻點頭,我在旁馬上擋下說醫院吃顆止痛藥應該會被bill超過五十塊美金,我家很多止痛藥所以我們回家自己吃就好。當時保羅跟醫生還笑成一團,先生小姐我是很認真的好嗎!?
將近兩個月後被北鼻麥踹出來的急診室帳單來到。先跟大家簡略說明,美國去大醫院看病,通常是醫院會來一張帳單,然後跟醫院有合作契約關係的醫生的medical group也會來張帳單。所以使用醫院場地設施設備硬體與使用醫生的時間技能等軟體,是分開來的兩筆錢。(當初生小孩也是這樣)
照片一,醫院急診室的硬體使用原價$969美金,經過保險協商折價後我們自付價$387美金。
照片二,急診醫生軟體使用價$256美金,這應該是保險協商後的折價,不知道為什麼帳單沒寫出原價。
所以,北鼻麥一腳踹走美金$643......剛好是最近回台灣的機票價.........
我知道會有讀者跳出來說還是要看保險不同,常常很多人上急診都不用付錢。是事實,可是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美國除非是貧戶或是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其他都要自行購買私人健保。大一點的公司依法必須提供職員團體健保的購買選擇,通常公司也會補助一些健保月費,可是就算是公司補助之後通常還是很貴。沒有公司補助而必須要自己買私人健保的家庭,就更是貴到離譜了。
美國健保有兩大類,HMO跟PPO。HMO便宜一點,可是會被限制使用保險公司network裡的醫生診所跟醫院,如果除了家庭醫生外想要看什麼特別科的門診,也要先由家醫去申請referral通過保險公司核准才可以去看那特別醫生,所有的醫療檢驗也是一樣,家醫覺得必要的檢驗或特別科referral卻被保險公司以病人目前狀況不需要之因被拒絕的例子也偶爾聽到。HMO的好處是月保費與看診自付費通常都比PPO低很多。我們公司補助之後的HMO保險選擇,我一家四口每個月大概也要至少五百多美金。
(HMO裡的Kaiser是特例,Kaiser醫院是健保組織也是醫療組織,甚至還有自己的醫學院,組織良好許多,月保費也還算合理,不過買Kaiser保險通常就只能上Kaiser醫院去看任何科的醫生)
PPO是比較有道理的保險,就是不用什麼都經過保險公司核准,大致上說來愛看什麼醫生就可以去看。可是保費高很多,去看醫生的自付費通常會高一些,每年還有所謂的deductible,也就是要全自付付到多少錢之後,保險才會開始給付。這個deductible通常是一年美金幾百塊或一千多的『小數字』。我們公司補助之後的PPO健保選擇,我一家四口每個月可能要付七八百美金。基本上就是在買一台高級房車的月貸款,或是每個月飛一次台灣的機票錢。
保費高到這種不合理的程度,之後自付額卻也沒低到哪裡,最後最合理的健保選擇,就變成PPO的High Deductible Plan + HSA了,也就是我家現有的健保。我的幾個醫生,也都持有這種健保plan。
基本上就是PPO,唯一不同之處是保費極低,每年全自付額deductible卻相當之高,高到健康狀況良好的人應該每年都在全自付保險公司議價後的帳單,保險公司自己只需要幫忙議價,卻都不用付帳。
像我家的全自付額,全家一年是六千美金,也就是一年中要病痛傷殘全家看病付錢付到超過六千塊美金之後,當年保險公司才會開始付帳。然後新年一月一日一到,這六千塊又從頭開始計算。就連我生小孩那兩年也才很勉強地超過六千,保險才開始付了點小帳。平常感冒或是一年不到一次超偶爾的急診室visit,像兩年前小札克摔斷手,這邊幾百塊那邊幾百塊的,卻怎麼加也加不到六千,所以全都要自付。
聽起來很恐怖,其實很美好。因為高自付額換來的大好處就是月保費低很多。我們公司補助之後,我一家四口的月保費才美金兩百多。也就是說,每個月光保費我就可以省下五百美金,那這樣一年不就六千了。與其肯定要花到六千的保費,不如去賭那可能要付到六千的deductible,而且年輕力壯的我們一年通常都花不到上千的醫療費啊。
選擇High Deductible Plan的人呢,政府還提供了所謂的HSA(Health Savings Account),其實就是一個特別的存款帳戶,存進去的錢可以抵稅,如果拿出來用是用在醫療費用上,就也免稅。不拿出來用的話,每年可以一直存一直存下去(最高一年可以存幾千美金政府有規定),還可以把這個錢拿去投資買股票,每年利息或是投資獲利也不用付稅。很多公司還會幫忙補助放一點錢進去,如果越存越多一直存到老都用不到這個錢的話,最後還可以搖身變成退休帳戶IRA。HSA是美國所有的帳戶種類裡面免稅待遇最優最神奇的一匹黑馬。可是只有購買High Deductible PPO健保的人才有資格開戶。
如果健康狀況大致良好的人,High Deductible PPO+HSA真的比較有道理。把本來每個月要付的月費差額存進HSA帳戶裡,有醫療支出就拿來用,沒有的話就變成自己的存款。最糟的狀況也不過就是一年付六千美金,然後保險就會開始付帳了。怎麼想都比付每月高保費額好得多啊。
講這麼多也不過就是為了說明,這兩張帳單雖然加起來的自付額是一張台灣機票,不過還是比每個月都要丟一張台灣機票好得多...
#請大家珍惜台灣醫療資源愛護台灣醫生護士
#請北鼻麥不要再亂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