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 #無雷《綠騎士》The Green Knight
.
改編自英格蘭古老的傳說故事《高文爵士與綠騎士》,《綠騎士》將原著故事重新詮釋,集中焦點於「高文」一角,讓原本看似發散的寓言敘事詩,更加收斂、通俗、富有張力。全片以一種詭異又奇幻的氣氛包裝,節奏相當平穩,讓人沉浸在大衛羅利銳利又陰柔的獨特風格之中。
.
有別於過去眾多追求娛樂效果的奇幻電影,返璞歸真的《綠騎士》雖然沒有光鮮亮麗或聲勢浩大的特效場面,卻仍然有著恰到好處的視覺特效,輔以絕美的攝影、燈光、場景轉換,全片畫面美得令人無法喘息。當觀眾一步步跟著劇情深探高文爵士從稚嫩無知轉變為成熟,經一場場考驗而懂得何為勇氣;縱使沒有大場面的戰爭,沒有史詩般驚天地泣鬼神的輝煌戰績,高文一角的改變,相信是能夠清楚透過這個故事感受到。
.
有趣的是,「綠色」普偏被認為是邪惡、貪婪的象徵,但它同時又是自然、原始,生命生老病死的代表顏色;綠色富有多重隱喻的元素,不論是原著故事還是本片電影都玩得相當出色。《綠騎士》電影並沒有脫離原著故事對「綠色」概念的探討,且強化了對高文成長過程的描述,而淡化了對女巫 摩根勒菲,逐步將邪惡勢力滲透至圓桌武士團的過程。
.
換言之,《綠騎士》依舊討論的是人性在成功追求到名利後,面對權力的無限擴張,最終仍然必須面對的心理黑暗面;亞瑟王與巫師梅林,以及英勇的騎士們打下了大片江山,獲得象徵天賦王權的王者之劍,但人們在面對原始慾望的誘惑下,依舊顯得脆弱又渺小。
.
整體來說,《綠騎士》這部電影並非一昧追求聲光娛樂效果,反而用剖析人性慾望的視角,檢視英雄人物內心最不安的原始躁動。從開場緩緩落下的王冠,火焰燒毀肉身而展開故事的序幕,足以看得出這是一個放眼古今皆適用的寓言故事,警惕著人們必須面對「資源有限,慾望無窮」的道理。當我們為了理想抱負而坐上權力之位,往往在慾望和自我之中迷失而腐化。
.
換個角度想想,把《綠騎士》中的高文比擬成一個社會新鮮人,這整趟旅程想成光怪陸離的職場環境,一陣忙碌下來不知不覺被逼著長大;縱使自己有多麼不願意,我想都是無法逃避。誰會情緣走了大老遠的路給人砍頭?誰會甘心遭受委屈,被旁人用錯誤期待而被趕鴨子上架?當你願意毫無保留地面對現實,不用旁門左道,而明知失敗的機率很大卻勇敢挑戰;我想這就是成長的掙扎與痛苦,還有最終嘗到的喜悅。
.
.
采昌國際多媒體
#綠騎士 #thegreenknight
#電影 #影評 #filmcritics #movie #review
資源有限慾望無窮誰說的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白馬上的死神 #冰與火之歌 #權力遊戲 #gameofthrone
【有《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第八季第五集的雷!】
在一片罵聲、批評聲浪中,《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已來到了全系列的倒數第二集,不知道你/妳看完是什麼感覺呢?
.
第七、八季可說是多災多難的一季,在沒有小說的基礎下,一來影集全系列在朝著收尾階段前進,勢必要做出小說世界觀裡沒有,卻一定不得不做出的狠心抉擇;另一方面,多條故事線集中在異鬼大戰、鐵王座爭奪戰兩大重要場景之中,不免在娛樂與戲劇間需要作出拿捏。這些決定到底是好是壞?我想就輿論的觀察而言,不管怎麼做都一定不可能滿足所有人。
.
或許很多主流聲音會拿過去前面幾季的內容,對比第七、八季的編劇,並發出「之前做得那麼好,為什麼現在亂來」的質疑。但什麼是好?什麼是壞?或者什麼叫做亂來?始終沒有一個客觀的答案。但我能夠確定的是,不如前六季的劇情、角色或地理位置的邏輯設定,最終是讓第七、八季摔了一大跤的關鍵。
.
我不如那些對《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研究透徹的死忠粉絲投入,我也承認有許多人名或是地名我到現在還是無法叫出正確名稱;但就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說,第八季乘載了太多期待、太多眾人所期盼的重量,導致這部影集背負著太多無可避免的原罪,粉絲輿論凌駕於藝術創作的周邊效應,似乎是每個當紅的影視作品必須面對的課題。
.
能夠打破或是取得商業操作以及藝術創作的平衡,一直都是我認為當今影視市場能夠成功的重要關鍵。滿足主流粉絲群,並符合大眾期待,往往也成為許多商業大作靠攏這座不平衡天秤的作為。不得不說,就一個在第七季才一路從第一季老老實實補劇到現在的我而言,《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有如此的收尾劇情發展,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糟。而是不可避免,且難以逃避的結果。
.
它的特效或場面依舊浩大精彩,眾多角色人物也都試圖努力從千頭萬緒的龐大故事線收斂,最終將故事回歸到凜冬城與君臨城兩大場景之中。在資源有限、慾望無窮的情況下,影集說到底還是一部藝術創作,創作者許多無奈的取捨,包括預算不足而無法呈現囧恩和白靈道別場景、將大部分預算集中於飛龍在天的特效等,總總製作和執行上的問題,都在這季中一一浮現。
.
我們不妨試著反問,最後的龍后血洗君臨城真的有那麼嚴重嗎?回想起她駕著龍火燒彌林的奴隸主軍團,對比到今日的龍后,兩個龍后的心境似乎已有強烈的反差對比。打著自由的旗幟,爭奪權力為實,最終在獲得權力後能否保持捍衛自由的初衷,我想正是這齣劇一直以來沒有偏離的主題。因為除了龍后外,那些原本立意良善而爭奪權力的角色們,不都在台下默默吃著便當了呢?
.
當我們指著這齣滿載著各種千奇百怪期待的影集批判之際,我們也許能夠好好思考,我們到底要的是什麼?或許答案就在這第五集最後的那匹富有意象的白馬身上。
.
在聖經《啟示錄》中的「白馬」,即代表著死亡和死神的意象。明顯對照到這集丹尼莉絲駕著龍開始血洗君臨城的黑暗劇情,以及大家可能都猜想到的慘烈場面。平民們在進紅堡和出紅堡、軍人們在效忠女王與保命、各角色在殺與不殺之間選擇,或許正如電視機前的你/妳,選擇罵與不罵般的天人交戰。人性啊,就是如此可悲;明明我們都是愛著我們極力寶貝,甚至是曾經捍衛著某物之時,陷入越深,看到缺陷也就越為失望。正如劇中這些角色在面臨秩序崩壞的那一刻,毫無招架之力。
.
孤單一匹「白馬」在殘破的君臨城中出現,帶走了史塔克家族的小公主-艾亞,似乎也暗示著「死神」旁觀著這世間眾多紛紛擾擾,在一切崩潰之後,收割那名為「死亡」的成果。其實「白馬」或是「死神」只是「人性」的具象化表現,我們也不用害怕「死亡」,因為它就是大自然中的一環;只是我們該如何坦然面對,如何在「死亡」將至之時,處之泰然罷了。
.
有趣的是,帶著暗殺(即「死亡」)目的的艾亞,似乎正是這匹白馬馬背上最好的主人。因為她帶來「死亡」,正好就是「死神」。
.
影集總有一天要結束,藝術創作者也總是要面對停筆的那一刻。當這一刻到來時,我們是否準備好接受大眾檢視,坦然於胸說這部作品就是自己百分之百,最好的狀態呢?我想,這正是「作者已死」的概念。「白馬」的出現,或許正告訴觀眾們:不管你們期待看到什麼樣的結局,要罵、要捧、要貶、要推,《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的劇情就是發展到如此地步,影迷們、影評們的觀點,也都只是這齣劇所創造出的週邊效應而已。
.
或許,透過這幅由英國浪漫主義畫家-透納所創作的《白馬上的死神》,充滿迷幻色彩的畫作中,解釋這匹在影集中出現的白馬,也提供我們反思的機會:畫作中不論是白馬、或是馬背上的死神,都並非如透納過去繪畫風景畫般來得真實,反而利用光亮和陰影、明色與暗色兩者強烈對比,詮釋了生與死、希望與絕望的意象。
.
白馬最後安靜地帶走艾亞,正說明了影集最後呈現了就是整部影集所想要訴說「人性」與「權力」之間的關係。沒有人是贏家,誰坐上鐵王座已不再重要。重點是權力的鬥爭是自古以來不斷輪迴、人類永遠學不會教訓的陷阱。最後反而是與權力毫無關係的艾亞做收尾,「人性」和「秩序」的崩解,或許是歷史的必然。就整部系列影集所創造出的輝煌八年,似乎也一直告訴了我們,一旦想要玩著那名為「權力」的遊戲,也勢必帶你走向毀滅的終點。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呢?
或是你對於這人人喊打一集有什麼看法呢?
都歡迎留言分享你/妳的想法與我討論唷!
**************
別忘了按讚追蹤XXY視覺動物
📣 XXY視覺動物 YouTube頻道 http://pcse.pw/9ZNYT
📣 XXY @Yahoo頁面 https://tw.tv.yahoo.com/xxy/
📣 IG:xxy_djfishmb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資源有限慾望無窮誰說的 在 柳俊江 Lauyeah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文,長文,建議大家花時間去讀讀。
面書今早提醒我:「用戶很久沒有看到你的更新消息了!」
在極端膚淺,非黑即白,而且被少數「積極發言者」佔據社交網絡的時代,厭倦為掌聲抽水,更厭倦被人曲解扣帽。說是精英心態也好,中產包袱也好,面書的確離我越來越遠。這篇文章解構了當中不少的結,值得大家細心去解讀。
[#沈旭暉隨緣家書📖] 很久沒有在媒體寫5000字的文章,近年和不少朋友都在思考平行時空之間的「空際關係」理論,感謝《信報》讓我全文分享。
你的受眾是誰人? ──互聯網3.0如何顛覆「共識民主」,又如何重生
日前和研究網絡民族主義的荷蘭同行聚舊,我們一直觀察每人都是自媒體、人工智能已介入的互聯網3.0,對民主理論不少假設被網絡顛覆的終局,深以為憂,但也依稀看見改變的契機。無論是個人也好、報紙也好,總要思考自身的目標受眾和定位,而要前瞻未來秩序,還得從民主政治的精英共識被瓦解談起。
一去不返的超穩定結構:民主制度的精英理論
民主除了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等原則,經典理論還強調參與者應是理性、主動的公民,他們會充份了解不同資訊,經反覆討論,才按民主程序參與、投票。然而隨著民主化陸續普及,以上假設明顯顯得「離地」,因為一般人平日都是討厭政治、非理性、被動的,只有自身利益被挑起/曲解時(例如英國脫歐),才會產生強烈的參與慾望。
既然選民平日不關心政治,不少學者主張民主制度是否有效,並非取決於大眾,而是全賴制度中的精英,這就是「民主制度的精英理論」:這些「政治企業家」通過和平、有限度的競爭,維護民主制度的運作,同時排拒了種種極端選擇,即使有不同意見,也只是「搞莊式」競爭,競爭過後,精英還是各司其職,不論在朝在野,依然通過同一制度獲利。權力名義上歸於人民,但這是鳥籠式民主,目的只是增加政治家對大眾的責任感和認受性;制度的「開放幻覺」,就是為了維持精英的「道德戒命」。所以二戰後,各國制度都設了安全閥,例如在歐洲和日本,極右思想成為非法,美式馬拉松民主則強調競選經費大比併,一般人總覺得「選來選去都是同一群人」,這就是麥高風傳來傳去、但權力永遠在小圈子流傳的「卡拉ok政治」。
即使是威權政府,也是背景相近的精英控制,於是民主、威權國家之間,也容易達成妥協,違背理性的舉措,始終不常出現。香港的「一國兩制」,就是典型的精英產品,來自制度截然不同的中英兩國精英共識,也為香港中產接受。但假如當年就有網絡3.0,內地網民、英國網民、香港網民如何反應,則是另一回事。
互聯網3.0,瓦解精英共識的十個關鍵
精英共識的好處,是令社會穩定操作,建構規範,讓鐘擺到極端前遇上防火牆,但弊端自然是僵化,成為既得利益者操控的超穩定結構,令社會停滯不前。互聯網3.0本來是很好的工具改變弊端,問題是同時也破壞了安全閥,破而不能立。整個共識政治的瓦解,可以歸納為下列十點,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自覺的參與其中:
1. 話語權的顛覆:資訊來源無窮盡之後
精英從前通過影響主流媒體,定義何謂難登大雅之堂的雜音,令社會共識比較單一。但在互聯網3.0,所有人都可以輕易入場,對任何議題發表意見、不受審查,而且反過來「佔領」主流傳媒,因為互聯網的實時性質,讓話語權掌握在無時無刻都在屏幕旁邊的網民之手。他們沒有精英的枷鎖,自居非既得利益者,沒有責任管治,發表意見的目標不是為了共識、也不是為了提出可行方案,反而樂見爭議沒有Endgame。此所以反對派群組的內部獵巫,從來都比攻擊對手更熾熱。
2. 迷因時代:Too Long Didn’t Read
人類有文明以來,資訊傳播的形式,一直影響思維方式,正如數學算式與圖表較文字容易表達抽象思維,英文則比中文適合邏輯。網絡世界由於資訊極度氾濫,一篇一萬字長文和一幅「抽水圖」能吸引的眼球,一律是1/10秒,而且後者必然更受青睞。當怎樣上載角度、濾鏡合適「呃like」的照片或影音,已成為取代文字的「語言」,慣於視角衝擊,就再難接受複雜的論說。傳統教育要學生博覽群書,得出自身結論,但網絡圖片完全反其道而行,每每是「小編」把一萬字化成「一句到尾圖」。這不只是賦予資訊第二生命,還是將之變成「迷因」(meme),再認真討論,「就輸了」。
3. 釋放犬儒:陰謀論主流化
在現實生活,我們都受制於各種制度,而凡是制度,自然都有官僚、不合理之處,才能同時擁有穩定社會的功能。問題是制度的正面功能,不會被網絡討論,因為那是無形的;制度的負面問題,通常是有型的,輕易成為討論焦點,產生龐大的失信效果,成為陰謀論的泉源。美國策略師Roger Stone是最懂得普及這潛能的高人:他是特朗普昔日的顧問,以旁門左道成名,統戰陰謀論網站Infowars為特朗普競選的奇兵,是平生得意之作。Infowars散播的都是「美國利益集團策劃9/11」一類「驚天大陰謀」,天天製造fake news、毫無公信力,只以宣揚精英不可信為己任。但Roger Stone說得對:別管那些,這網站每月有超過一千萬點擊率,比《經濟學人》、《新聞週刊》傳播得更廣,於是創辦人Alex Jones就成為特朗普的貴賓。順帶一提,Jones剛被Facebook封鎖了,自然也是他口中的陰謀論一部份。
4. 撕裂國度:演算法的絕對化
資訊爆炸後,怎樣判斷實用、高質資訊的「交易費用」極高,結果就交由社交媒體的演算法代勞。演算法除了分析用戶喜好,還會派發他們喜歡的內容。久而久之,用戶會以為自己在同溫層看到的東西,就是全世界;不少人都發現自己和朋友在社交網絡中、特別是在現實不大有自信的一群,一旦被「充權」,會變得自我特別大,容易罵戰、變得極端,甚至有上癮和情緒問題,不能自拔。
問題是這樣的演算法,只是把一個極度複雜的世界,化作極度簡化的二元對立。在美國,一般人的立場不會完全認同單一陣營,可以是55%傾向民主黨、45%傾向共和黨(香港則是「55%黃:45%藍」),但一旦網絡記錄了喜好,55%的傾向,就會看到100%的親民主黨內容。同樣道理,演算法不會把這裏99%的國際關係文章派送給你,卻會把我們1%的「抽水圖」送到面前,那可能卻是你認識我們的全部。網中人當局者迷,除了55%的傾向逐漸被洗腦到100%,也以為在Newsfeed看到的一切都不是供閱讀、而是供發洩,哪怕顯示的是動物新聞,兩極留言依然是「libtard Vs fascist」、「共匪Vs漢奸」,正常用戶自然卻步。
5. FOMO:注意力經濟體
現實社會的做deal來來往往多輪,但社交媒體是注意力經濟,注意力聚散極快,「抽水」的時限也極快。不少網民產生了一種新情緒:「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 FOMO),很擔心不能及時對正在發生的「大事」發表「評論」,繼而失去最後的存在感;既然假定每一秒都有「大事」發生,就養成手機不離手的生物性依賴。為照顧FOMO患者,根據演算法,人多者勝,能掀動即時回應的,不是客觀事實、深度分析,而是訴諸爭議、嘩眾取寵和罵戰,特朗普就是這樣起家的。觀眾不需要同意小報內容,但觀看激烈的表演、在場邊「食花生」,也是另類紓壓、娛樂。為了曝光這利益,網紅故意「玩膠」、意見極端化和人身攻擊,成為心照不宣的行規,有時甚或要自製罵戰──光譜一端的激進,引來另一端謾罵,兩者「鬥爭」推高收視,才互利互惠。即使是嚴肅的研究,也自行「加圖加辣」,一切就本末倒置。
6. 騎劫效應:你的受眾是什麼人,你才是什麼人
傳統精英就是掌握互聯網3.0的定律,也因為要照顧現實社會的目標群組,不能網紅上身;一旦豁了出去,卻每每被更激進的聲音騎劫,回到現實,則過猶不及。這解釋了為甚麼好些公眾人物真人「正正常常」,但到了各自的網絡,就判若兩人,天天詛咒別人死亡:只要看粉絲留言,就明白何謂「殺君馬者道旁兒」。畢竟最積極參與討論的網民,大多是同質性強的少數人,但因為大多數人是沉默的,他們就能以少數的比例,左右內容生產;Youtube的小額支付系統,也是令少量金錢左右網紅方向。結果,看似坐擁數以十萬計粉絲的網紅,有時只是被少數網民、情報機構、公關公司玩弄的網中人。
7. 政治不正確的「言論自由」
納粹是怎樣覆亡的?不是因為意識形態激進、政治不正確,而是因為戰敗;戰後西方奉行反種族主義、和平反戰等「普世價值」,但不代表種種政治不正確思想不存在。到了互聯網3.0,新納粹一類公然反對戰後普世價值的思想重新聚集,包裝為「言論自由」的一種,並已通過民主制度進入建制,代言人變得更「敢言」;市場增加了,也會創造供應,特朗普、約翰遜等都是精英,卻刻意強調政治不正確,進一步瓦解了剩餘的共識。即使是紐西蘭恐襲,不少網民也說「殺得好」,這種聲音是永不應「包容」的,可惜卻會永存,就像孌童小電影充斥在深網一樣。
8. 中產失語症
穩定的社會,需要龐大的中產階級支持。中產雖然術業專攻,也有較強的社會資本,但要付出大量心力維護「第一身份」,可以攤分去經營網絡的時間,可想而知。結果這片處女地,就由網絡原住民佔據,一個喚風換雨的網紅,可能在現實世界沒有資源,但在網絡如魚得水;他們的生存由廣告費、甚至單純的快感支持,可以與現實社會毫無關係,也毋需理會舊世界的共識。作為普世價值守護者的中產階級,慢慢陷入失語,對普世價值的全球反動,則應運而生。
9. 反精英的弔詭:否定的肯定
傳統精英認同「政治是妥協的藝術」,網絡世代剛好相反:自己既然是輸家,妥協是輸、不妥協也是輸,唯有否定對方,才能肯定自己。網民清算精英共識,例如香港的「獅子山下精神」,其實是爭取話語權。那當新一代成為新精英,是否可以建構新共識?卻不一定。這是有趣的弔詭:網民潛意識習慣「否定的肯定」,只會找有價值的稻草人,不會浪費時間否定沒有價值的人;同時,也不會肯定沒有被潛在否定價值的人。所以邏輯上,網紅成為社會精英,早晚要經過被否定的「認證」,很難存在現實、網絡同步被肯定的領袖和共識──直到兩個平行時空合體的一天。
10. 有圖無真相:外力大規模介入之後
當以上現象變成「結構」,下一步就呼之欲出:互聯網3.0變成兵家必爭之地,擁有龐大資源的企業、政府紛紛介入,各取所需。大國特工固然會通過非常手段,影響輿論、乃至策劃騷亂,而且由於操作成本不高,任何商業公司,都可以將之變成一門業務,劍橋分析、「fake news」製作公司、討論區早已充斥的「殭屍用戶」,都是如此。最新人工智能技術更能產生「深偽短片」,模仿名人的口音、影像,偽造他們沒有發表過的言論視頻,比單純的fake news欺騙性更大。網絡本應為一般網民充權的特點,反過來,又變回可供精英利用的缺點:最終一小撮新精英君臨天下,掌握資源的比例可能更高,只是舊精英的共識,卻一去不返了。
破立:朱克伯格的FB5實驗,其實是甚麼?
然而,時代是不應悲觀的。互聯網3.0能瓦解精英共識,卻不能瓦解追求穩定、知識和品味的中產,他們也會產生自己平衡線上、線下生活的心得。以本人為例,一方面是典型傳統精英產品,雖然與政府有不少合作、也同情公民社會不少訴求,但第一身份從來是自己的專業,只會圍繞專業發展產業;第二身份則是世界公民,要同時在幾個地方擁有事業、物業與朋友圈;明白的不用說也明白,不明白的說一萬遍也是徒然。但我也有一個網絡身份、為數不少的followers,每天在平行時空,都遇見強烈非黑即白、概念上只能在單一地方生活、習慣了平面套版形象的網友,加上我名字的點擊率在演算法從來很高,每隔一陣子,就得到光譜各極的關愛。回到現實的朋友,卻視我的網絡分身為可用的「影響因子」,平行時空之間的「空際關係」,就這樣操作了十多年。但我深信,線上、線下時空並存,只是新舊時代的過渡;在共識已被瓦解的當下,誰都不應不自量力談大和解,只應該通過定義自己的社群,知道誰是、誰不是目標受眾,建立線上、線下大同小異的圈子,才能走出離開上述十大機制的第一步。
很抽象?不是的。Facebook的朱克伯格日前宣佈大改版,目標是令第五代「FB5」的Newsfeed重要性下降,希望不再被fake news、低質資訊濫用,還原基本步為朋友、群組「小feed」的交流市集。他也實驗Instagram不公開顯示Likes數,以免製造「高壓的社媒環境」。這固然是回應Facebook的自身危機,但也是新精英對舊共識溶解後遲來的回應。我們不清楚FB5走向何方,但Facebook近年的老化,與及Instagram、Snapchat、抖音等的興起,都反映上述機制不容易永續。即使是目前的Instagram,訊息結構也是將網路生態推回學者Robert Dahl提出的「多頭政體」,重新肯定能凝聚共識的中介人。當社交媒體以Messenger一類較私人的溝通主導,「網絡共同話題」逐步被「群組話題」取代,新的訊息結構更強調訂閱、社群管理,以及社群議題的製造、深耕。使用IG Story的朋友會明白,「你問我答」,目的就是展現媒體持有者的個性,來凝聚社群歸屬感;有能力建立獨特性、願意花時間資源深耕的社群主人,才是未來同步生活於線上、線下的精英。Facebook曾邀請一些活躍網絡的各地學者參與官方focus group,筆者也身在其中,當時談及對未來網絡結構的意見,一言以蔽之,就是社交媒體「化零為整」的現狀流弊叢生,應變成「化整為零」的未來。
化整為零:由瓦解舊共識過渡到新共識,可能嗎?
未來網絡烏托邦的理念很簡單:任何人、媒體和品牌,都要先精準定義自己的受眾,受眾並非越多越好,「抽水呃like」得回來的沒有多大用途,只有反效果。雖然網絡並非凝聚共識的地方,演算法催生的大眾共同話題不可能高質,潛在卻是高質群組的育成所。「大台」的需求日益下降,網民不會對品牌產生無可動搖的忠誠,卻期望每個品牌最精的一環做得更好;只要第一步踏穩,品牌/網紅成為一個「斜槓身份」(slasher)、而不是單一工作者,逐步發展週邊產業,卻是理所當然。
當每個群組化為一個由參與者塑造的利益團體,上層精英的角色是議題生產、問責,成為名實相符的KOL,以其「關鍵意見」開拓新的經濟、社會潛力,同時也有責任維持群組的質素和利益,否則可以直接被取代。這結構會令每一個範疇、圈子的新權威慢慢產生,而且凝聚了由下而上、經peer review產生的小共識,再移植到現實世界,比傳統共識的產生方式更穩固,令未來精英毋需再溝通線上、線下,平行時空逐步合二為一;他們在時空壓縮的全球化時代,更不會被地域所限,定能擁有不同地方的基地。至於消閒資訊、fake news和haters,自然還是鋪天蓋地,但隨著下一代每人都懂得這些伎倆,最終也會與嚴肅資訊分流。在這轉型期,每人都要選擇自己的角色;假如繼續在傳統單一職業打滾,或以此刻的網絡常態為永恆,後悔就晚了。
延伸閱讀:
-哈拉瑞《人類大未來:從智人到神人》
-鐵馬克《生命3.0:人工智慧時代,人類的蛻變與重生》
信報財經新聞,2019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