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文高鐵遺失 神秘的300萬元
民進黨立委陳明文3日上午搭乘高鐵時,遺失一只裝有300萬現金的行李箱,引發外界高度質疑錢的來源與用途。國民黨團今(4)上午召開記者會,要求陳明文委員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對國人說明300萬元是否有依法財產申報?銀行、調查局是否通報調查?若屬贈與,是否有依法繳稅?倘若陳明文委員不願說明,立法院開議後,國民黨團將在財政員會邀集金管會、調查局及相關銀行進行專案報告。
總召曾銘宗表示,依照現行法令,領取超過50萬元現金,銀行必須登記並通報調查局「洗錢防制中心」,陳明文300萬元是從哪家銀行領出?銀行是否有依法通報?若無通報,相關失職人員如何懲處?若有通報,請調查局依規定清查,有無違反相關規定。
曾銘宗指出,在事發第一時間,陳明文對外聲稱,300萬元是給兒子帶到菲律賓創業資金,但國人都很清楚,出國攜帶台幣現金上限是10萬元,縱使闖關成功,到菲律賓也會被該國海關查獲沒收,更何況,台幣在菲律賓當地無法使用。因此呼籲陳明文對外說清楚、講明白這300萬元的來源,而不是如何使用。
首席副書記長陳宜民指出,陳明文的兒子說是要拿去菲律賓開珍奶店的經費,很快被外界質疑「這錢帶的出去嗎?」陳明文稍晚又對外說,300萬元現金贈與給兒子,但超過220萬上限是要繳交贈與稅,陳明文的兒子又對外說,這筆錢是他跟媽媽要的,所以到底是陳妻一個人贈與?夫妻對切分別贈與一半?又或是以借款方式「借貸」兒子?財產到有沒有誠實申報?有關單位必須主動調查。
藍委費鴻泰表示,日前總統府將發生侍衛走私菸品說是「超買」,那麼屬於英系大將的陳明文,欲將300萬元帶到菲律賓,是否為「超帶」?《貪汙治罪條例》第6條之一,是《公務人員財產來源不明罪》的認定與罰則,其中明訂「其他假借職務上之權力、機會或方法所犯之罪。」有無違反該規定?請相關機關查辦。選舉即將到來,很多見不得人的金流四處流竄,明明在銀行可以進行相關匯兌作業程序,現在說是拿300萬元現金帶到菲律賓去創業,陳明文是把國人當作3歲小孩嗎?錢到底是從哪裡來的,陳明文更應該對國人講清楚、說明白。
藍委賴士葆表示,陳明文將錢遺落在高鐵上,代表著民進黨政治人物錢多到300萬元都會忘記帶下車,這不免讓人聯想現任行政院長蘇貞昌,多年前家中失竊1百多萬還不敢報警,到現在也沒對外講清楚,這1百多萬元是怎麼來的。陳明文從嘉義搬了300萬元到台北給兒子創業,國人會相信嗎?陳明文身為英系掌門人,蔡英文總統有責任要求陳明文要對社會說實話。
藍委林奕華表示,300萬元對一般百姓是多大的數字,陳明文就如此輕易掉在高鐵上,令人匪夷所思。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也是律師,是否也該了解300萬元提領過程的法律問題,銀行是否有遵照法令進行通報?廢除特偵組以後的地檢署,是否因主動對陳明文這300萬元進行偵辦?
藍委林麗蟬指出,一般人到銀行提領巨額現鈔,行員都會主動進行了解,陳明文一次領300萬元現金,銀行有沒有主動詢問?還是因為他是英系大將,可以任意「移動」300萬元現金到高鐵上?藍委童惠珍也指出,今年6月亞太洗錢防制組織(APG) ,將台灣評鑑為最佳成績的「一般追蹤等級」,如今發生陳明文300萬元「移動」到高鐵上,除了打臉蔡政府之外,更有責任對外說清楚,陳明文必須誠實交代300萬元來源,才是上策。
資金貸與超限罰則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年金融科技投資趨勢大預測
by
李顯正 2018.02.27
研究機構Statista預估:在2018年,美國金融科技公司收到來自各方的投資金額將會達到$47億美金。那麼這些錢都將投資在哪些金融科技呢?
對於美國的金融科技業來說,2018年應該會是一個豐收年,因為許多銀行銀行準備撒大把的銀子投資金融科技。
根據American Banker主編Penny Crosman引述一份由金融科技服務商Fraedom針對美國商業銀行高階主管所做的調查報告指出:82%的美國商業銀行在未來三年計劃增加對金融科技的投資;86%受訪的高階主管表示會在短期內增加金融科技的預算;而研究機構Statista預估:在2018年,美國金融科技公司收到來自各方的投資金額將會達到$47億美金。
那麼這些錢都將投資在哪些金融科技呢?這些項目也代表著近期內金融科技主要的發展趨勢:
1.區塊鏈(Blockchain)
區塊鏈目前仍處於一個尋找好的或對的商業模式的探索期,面對這樣的新技術,即便可能會面臨投資錯誤或投報率不佳的局面,投資人仍然願意冒險拿錢出來投資。
專家預測運用區塊鏈的技術進行識別與門禁管理,在2018年將會有明顯的成長動能;此外,許多區塊鏈的測試專案已經提升後台作業效率,例如有價證券的清算作業;未來針對虛擬有價證券投資工具的發行,運用企業內區塊鏈技術建立機構的證券保管機制,將是2018年區塊鏈技術發展的實際應用。
2.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慧可以說是金融科技中的當紅炸子雞,技術應用廣泛代表著無限商機,自然吸引大量的資金投資,但這也隱含著另一個問題—競爭,美國投入人工智慧相關的金融科技新創公司總數達數百家,都要爭食這些投資預算,因此同業競爭相當激烈;此外,人工智慧系統良好運作的前提,乃是擁有針對目標專業領域的大量資料(Data)、專業知識(Domain Knowledge)與資料處理能力,而這些資料不易獲取,或者獲取的成本相當高,這些都是投資者必須面對的潛在問題。若排除這些問題,運用人工智慧技術來監測隱藏在大量交易資料中的可疑交易,以及確保不同交易單位間大量資料的傳遞與交換安全無虞,這類的人工智慧技術是較受投資人青睞的。
3.監理科技(Regtech)
當區塊鏈等金融科技的應用增加時,意味著更多的交易需要受到監控,促使金融機構及監管單位也必須採用監管科技進行監管。其中以伴隨洗錢防制與認識客戶而來的身份識別技術,以及銀行與金融科技業依監理機關要求所提供的報告技術等,都是未來監理科技主要的發展領域。
4.商業支付(B-to-B payments)
金融科技中,除了發展企業對消費者(B2C)與消費者之間(C2C)支付所需的技術外,針對企業之間(B2B)支付的技術開發投資也日益增加;目前仍有許多企業以人工使用試算表(例如Excel)的方式來進行營運管理,因此需要金融科技提供解決方案,協助公司有效率地進行資金及帳務管理。
5.消費者應用程式服務(Consumer apps)
千禧世代,數位世代或稱網路世代(Generation Net or Digital,簡稱N或D世代),是金融業未來的主要客戶,這些新世代對於數位時代的3C產品使用非常熟悉,而且熟悉網路上的YouTube、Google、社群媒體Facebook、Instagram、Pinterest、Twitter等、iPod、iTunes Store、iPhone、 App Store、iPad等搜尋和應用產品,同時也習慣使用社群工具。
N世代的學生比起他們父母親而言,更常接觸與使用科技產品,也習慣數位時代的生活方式,或是說天生就俱有的數位方面的才能。而N世代的潛在客戶的數位基因的特性主要包括喜歡圖形介面,親近易讀、普遍喜歡聲光音效、速度為先,效率至上、喜歡數位互動、愛打卡與分享,即喜歡數位足跡等;因此,因應這些潛在客戶特性,未來產品服務開發應可朝行動性、虛擬生活、數位商務、線上娛樂、雲端運算以及大數據等趨勢去開發。
6.銀行科技(Banktech)
許多金融科技創新之所以能夠打敗現有銀行,成為另一個知名的金融服務品牌,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消費者保護機構(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的存在,使得許多大型金融機構有礙於潛在的罰則與規範,因此退出某些金融業務領域,例如學生貸款、房屋貸款業務的經營;當這些嚴格的規範鬆綁後,大型銀行過去敬而遠之的業務,現在會以更積極、可承擔較高風險的方式,重新進入這些市場,積極拓展業務成長;而對於提供相關服務的金融科技新創公司而言,因為他們可以提供銀行技術服務,或是與銀行策略聯盟,而成為熱門的投資標的。
7.比特幣錢包(Bitcoin wallets)
比特幣的價值自發行以來驚人的漲幅眾所皆知,雖然價格波動劇烈,但是已有業者開發相關的比特幣錢包手機應用程式,使得投資人能夠在傳統的經濟活動中,輕易地使用手中的比特幣或乙太幣進行交易。
例如,英國網路銀行Revolut準備使其百萬客戶的預付卡,可以透過手機應用程式使用他們帳戶內的虛擬貨幣;目前正在申請銀行執照,使得客戶也能用帳戶申請貸款。
8.擴增實境商務(Augmented reality commerce)
亞馬遜的無人商店Amazon Go已在美國西雅圖營運,消費者只要透過手機,便可自由進入超市選購物品,拿了就走,也不必在收銀台排隊結帳;這個新的概念將徹底改變實體零售商的經營模式,亞馬遜運用Just Walk Out技術,包含驅動自動駕駛汽車的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無線射頻識別(RFID)、圖像解析和感測融合(Sensor Fusion)等技術來打造這一個革命性的無人商店,未來相關技術的軟硬體投資,都將是熱門的投資目標。
9.銀行與金融科技業策略聯盟(Bank-fintech partnerships)
未來銀行與金融科技新創公司將形成夥伴或策略聯盟,透過結合雙方各自擅長的創新能力與營運及商業模式的建立,可以大幅提高競爭能力與成功的機會;目前已有許多銀行進行軟硬體投資,將資訊架構由實機升級到雲端,同時也翻新資料庫的結構,對可與金融科技新創公司進行合作的機會進行準備,未來許多大型銀行會主動尋找金融科技新創公司,針對能彼此互補、能接近與開拓新的資料來源,以及能強化消費者體驗的項目進行合作。
資料來源:https://www.bnext.com.tw/…/48…/2018-fintech-investment-trend
資金貸與超限罰則 在 雷風違反資金貸與及背書保證處理準則,罰鍰計72萬元 的相關結果
雷風違反資金貸與及背書保證處理準則,罰鍰計72萬元 · 一、裁罰時間:102年1月18日 · 二、受裁罰之對象:雷風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沈○ · 三、裁罰之法令依據: ... ... <看更多>
資金貸與超限罰則 在 「公開發行公司資金貸與及背書保證處理準則問答集」 的相關結果
從事資金貸與,其金額得不受貸與企業淨值之百分之四十之限制,. 且其融通期間亦不受一年或一營業週期之限制;惟該等子公司仍應. 依處理準則第9 條規定,於其作業程序中 ... ... <看更多>
資金貸與超限罰則 在 裁罰案- 中環公司短期融通資金貸與子公司超過1年期限迄 ... 的相關結果
中環公司短期融通資金貸與子公司超過1年期限迄未收回,違反證交法及公開發行公司資金貸與及背書保證處理準則規定(金管證審罰字第1090376422號) · 一、相關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