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 Jockey Club ICH+ Innovative Heritage Education Programme
今個星期六!
📣立即報名Enroll now:
https://hkacartshop.store/item/Painting-with-Child-Workshop-%E7%AB%A5%E7%95%AB%E8%B6%B3%E5%8D%B0%E8%A6%AA%E5%AD%90%E5%B7%A5%E4%BD%9C%E5%9D%8A/5605667885940736?cat=all
【童畫足印親子工作坊🦶🏻🎨】
透過色調、筆觸、選材都反映了創作者的想法,你多久沒有執筆繪畫呢?是次工作坊藝術家葉雯將會分享個人創作的藝術經驗, 並誠邀家長與小孩一同以繪畫記錄身體, 創作出獨有的紀念作品,讓繪畫留在當下。
導師簡介: 葉雯 Manny Yip
葉雯⽣於香港,2017年獲墨爾本皇家理⼯⼤學與香港藝術學院合辦之榮譽學⼠,主修繪畫。創作圍繞記憶、童年和⾃我探究過程,以過去與想像建造出⾃有抽象及開放的詮釋空間。2017年獲香港特別⾏政區政府獎學基⾦外展體驗獎,於保加利亞及芝加哥進⾏藝術家駐留計劃,2019年獲藝發局新苗藝術資助展覽《某年某地》,作品先後於香港、美國及東歐展出。葉⽒曾被邀與多個⽂化及商業單位合作聯乘創作,並策劃藝術教育活動。
【Painting with Child Workshop 🦶🏻🎨】
Creation is an innate ability born with, we know drawing before writing, while painting is one of the most primitive ways of creation. The colour, brushstrokes and selection of themes all reflect the artist’s thoughts. How long have you not been painting? In this workshop, Manny will share her personal artistic experience, and sincerely invite participants to record their bodies with children through painting, creating unique artwork.
Tutor introduction:
Manny Yip (Hong Kong) received BAFA at 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 (co- presented with Hong Kong Art School), major in painting in 2017. Her works capture senses of childhood innocence which are both reflections of her memories and yearnings. The abstraction and openness of the spatial interpretation in her works also speak for themselves. They are not merely an obsession with the past, but also an inviting space for viewers to freely associate with their own memories and imaginations.
She has been awarded the Reaching Out Award (2017) which included artist residency programmes in Bulgaria & Chicago, and Grant for Emerging Artists (2019) from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Her artworks were collected by private collectors and exhibited in several cities, Hong Kong,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She has also been invited as a selected artist by commercial corporations and as a programme instructor for schools.
_______
📅 25. 09. 2021 (Sat)
⏰ 14:00 - 17:00 (3 hrs)
🏢香港藝術中心10樓香港藝術學院 (灣仔校舍) 1012室
Rm 1012, 10/F Hong Kong Arts Centre, Hong Kong Art School (Wan Chai Campus)
粵語主講 (輔以英文講解) Cantonese (supplemented with English)
📣立即報名Enroll now:
https://hkacartshop.store/....../5605667885940736......
🛎️截止報名日期 Deadline of Registration: 20 .09. 2021 (Mon)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 Jockey Club ICH+ Innovative Heritage Education Programme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深水埗區風物誌》記載,石硤尾原名夾石尾(甲石尾)。1940年代末期,國共內戰爆發,引起很多人逃難往香港。他們當中不少人都在石硤尾一帶自行興建木屋,作為容身之所,但這些木屋設備簡陋,衛生環境惡劣,加上木屋的密度高,所以經常發生火警。1953年12月25日,石硤尾超級大火發生,逾50,000人無家可歸...
賽馬會藝術資助 在 那火星來的據說是空姐。ah-y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自己本書自己造:Zine小誌》📚
在遠古時代,我曾是枚偽文青少女 (飄逸撥髮),會去電影中心看電影、逛外國市集、飛日本台灣時去手作展覽湊熱鬧。
第一次見到Zine小誌是在倫敦一家書店,架上滿滿的迷你小書,幾磅一本,內容隨意題材廣泛。突發奇想打算回港後也要印刷小誌,題材寫每個國家的有趣見聞留來記念。
回港後?不了了之囉( 但後來有認真出書)。
正所謂文青這種病生個孩子就火速治好,頭幾年育兒在屎尿奶中打滾,搬家時在各地入手的小誌全掉光光,只留下兩本台灣作家徐玫怡寄來的小誌贈書。
井底蝌蚪我以為小誌在香港不流行,原來近年早已有不同藝術家印製小誌在獨立書店或art book fair寄賣,香港的小誌更曾衝出國際到世界各地參展,其中小誌推廣團體Zine Coop就是當中的表表者。
ZINE COOP 近日得到「Arts Go Digital 藝術數碼平台計劃」的支持,拍攝了一系列共八集 (現出了兩集)關於小誌文化的節目《隔離學Zine》,網站上更可下載電子教材學習造小誌。
《隔離學Zine》的意思是小誌像在隔離左右,很喜歡節目內其中一位藝術家Onion Peterman被問及做Zine時的心得:「如果你想整zine就整zine啦都無咩忠告」(看到這佛系回應已感到是我杯茶,特地去找她的創作果然很喜歡.......)。普通市民如我在準備創作時定會猶豫「唔識畫畫唔識排板影相只用手機」(簡稱藝術我識條鐵),但zine的精神就是勇於表達想法就夠。Just ENJOY~
📝 手造了一本小小的《五月:矛盾的美好生活大計》,源自聽說今個星期是印尼新年。Yeah,再loop一次沒完成的新年大計。
把zine發揮得淋漓盡致的是我家那位兒童。向她介紹可在家簡單做本書仔後她超興奮,以一日一本的姿態陸續「出版」。首冊zine 《chicky chick chick》🐤講述一對雞夫妻掛住拍拖在公園忘了帶走小孩,孩子被迫展開獨立生活。曾提議複印五本出售 (賣給爸爸外婆外公,唔熟唔食....),她反問創作怎能拿去賣錢?!!
孩子呀,藝術家不會光合作用呀。
提起藝術家都要吃飯,持續的疫情對藝術文化界打擊很大,無數表演、展覽活動延期或取消。
香港藝術發展局獲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推出資助計劃,成立Arts Go Digital 藝術D平台 資助共68個不同藝術項目,市民可在網站上免費看不同節目和藝術介紹。
原先只打算看zine小誌的介紹,後來竟花了四小時把其餘感興趣的項目看完 (很多會在這幾個月慢慢推出)。除了zine小誌文化創作,還有戲曲、🎼古典音樂、兒童音樂劇(未推出,丫很期待)、本地文化 (有個關於香港霓虹招牌)、🎬電影、共融(認識少數族裔和聽障人士語言).......
真心推薦這項目,我覺得非常有意思,有小孩的也可選幾個合適的一起看。
亂世中,我們更需要美好的藝術和創作🎭
🔸ZINE COOP 網站(超可愛)
zinecoop.org
🔸Arts Go Digital 藝術D平台
www.artsgodigital.hk
#Zine小誌
#隔離學zine
#ArtsGoDigital
#藝術D平台
賽馬會藝術資助 在 陳詠燊 Sunnyhahah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香港藝術發展局民選委員與民政局局長
跟進「抗疫資助 勿忘藝海遺珠」
自八月二十六日,我們十位香港藝術發展局民選委員召開「藝文界抗疫基金3.0」記者招待會「抗疫資助 勿忘藝海遺珠」,希望趕在八月二十八日立法會內務委員會討論「防疫抗疫基3.0」之前,能反映藝發局在資源緊絀下執行藝文界支援的掣肘、業界困難及向政府爭取更貼緊業界需要的支援。
在內會上,邵家臻議員為藝文界發聲,希望民政局局長能與藝文界代表會面,共同商討支援業界的方案。我們在九月八日早上與民政事務局徐英偉局長進行網上會議,由邵議員主持,商討如何支援藝文界,與會者亦包括民政事務局首席助理秘書長(文化) 余懷誠先生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演藝)馮惠芬女士。
在會內,我們重申之前兩輪的「防疫抗疫基金」雖部份援解業界燃眉之急,但仍是杯水車薪,漏網者眾。由於疫情持續,影響不是一時三刻,政府應推出像補助其他行業的持續性而非一筆過的支援。業內大量的自由身工作者,是未來支援上「補漏拾遺」的重要對象。我們懇請政府在推出支援計劃前,政府能與業界商討論方案,以挽救業界。
支援建議亦包括短、中、長期的措施,當中包括開發網上演出、工作坊及講座。如因疫情而未回復正常,可提供資助讓藝文界多作研究、發展、資料保存及紀錄項目。另一方面亦可研究為從業提供保障如保險或借鏡旅遊業的印花稅的形式,以更長遠的形式保障業界。
在支援及辨別自由身工作者方面,我們建議如列出一系列確認身份的資格,如工作經驗、學歷、工作收入來源等以作證明,同時獲業界人士如藝發局審批員、藝術顧問、委員或組織作身份核實。同時,亦可以考慮藝發局以外其他的組織幫助發放支援,減省審批過程的時間。在藝術教育方面,希望新一輛能補助之前未能涵蓋大學及幼稚園導師。
至於電影界的支援,政府一直交由「電影發展基金」負責,惜「基金」一直傾向以推動電影計劃的方式作出支援,未能解救眾多電影從業員的燃眉之急,尤其基層的從業員,有不少已被迫轉行。電影界最需要的,其實是當下的經濟支援。而在身份認證上,我們提議可交由「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負責,早前該會就為業内發起的援助計劃中,成功認證出一千六百多名自由身電影從業員,包括燈光及化妝等。另外,亦有不少影像及媒體藝術家從事商業製作及商場主題裝置等工作,他們亦因限聚令及防疫而影響生計,希望當局亦能予以援助。
至於表演場館,如在無觀眾的情況下,應不屬公共娛樂場所性質,而是藝團的工作場地,建議政府容許讓已排期的演出能夠入台、排練及拍攝,以另一種形式完成製作,以減少疫情下的閉館措施影響。
我們亦提出,政府應延長減免表演場地、ADC藝術空間、大埔藝術中心及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租金,同時補助獨立營運的單位的租金。
其他建議亦包括增加訂場的透明度,讓藝團預先知道可供預訂的日子,減省署方行政工作,減免票務的行政手續費及為藝團承擔優惠票的補助。
局長回應,期望在九月中能嘗試開放表演場地 (在會後,局長在新聞發佈會亦公佈康文署表演場地在九月十一日開放作排練用),予藝團進行綵排及拍攝工作。同時亦會研究防疫措施,如吹奏樂器的防飛沬口罩(註:雖然作用不大)及表演者分隔板等,以保開放場地後的安全。局長亦透露政府正盡力在九月內推出「防疫抗疫基金3.0」,當中包括場地租金安排,惟因仍未與其他政策局就資源分配取得共識,故未能透露計劃的絲毫細節,我們亦未能在計劃推出前給予更針對性的建議,稍嫌可惜。至於有關長遠的保障計劃,亦關乎全民政策,需有更詳細的計劃及與不同的政策局討論。
有關訂場及優惠票的安排,署方回應暫未考慮更改。票務是署方與Cityline合作的服務,費用未能減免。
我們補充「香港表演藝術聯合關注組」現正進行資料搜集及方案,局方亦可作參與及會見有關團體。
最後,局方表示明白需與我們緊密溝通,就香港整體藝文發展的中、長期事宜保持聯絡和討論;局長亦表明易於聯絡、樂於與我們接觸。我們會密切留意「防疫3.0」的細節,希望計劃能切實地照顧到早前被遺漏或支援不足的業界朋友的需要。
整理﹕李俊亮
二零二零年九月八日
賽馬會藝術資助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深水埗區風物誌》記載,石硤尾原名夾石尾(甲石尾)。1940年代末期,國共內戰爆發,引起很多人逃難往香港。他們當中不少人都在石硤尾一帶自行興建木屋,作為容身之所,但這些木屋設備簡陋,衛生環境惡劣,加上木屋的密度高,所以經常發生火警。1953年12月25日,石硤尾超級大火發生,逾50,000人無家可歸。期後香港政府在該區興建徙置區以安置災民,石硤尾邨成爲香港公共房屋發展計劃下首座落成的公共屋邨。於1953年12月25日晚,石硤尾木屋區發生了史無前例的大火,造成3死51傷,並導致58,203人無家可歸,促使政府直接介入房屋供應,市政局成立「徒置事務緊急小組委員會」,1954年2月,在災場原址興建首批兩層高的包寧平房,以安置火災災民。1954年4月,政府設立徒置專員一職,「徒置事務緊急小組委員會」建議政府設立基金以興建多層徙置大廈,並成立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同年6月,成立徙置事務處,首8座工字型的第一型徙置大廈(A-H座,後改稱10至13、35至41座)由聯合國捐款建造。1955年,政府決定有系統地推行徒置計劃重點為興建多層徙置大廈,安置災民的石硤尾的兩層高平房相繼被拆卸,興建21座第1型徙置大廈取代,連同1954年興建的8座,成為全香港首批共29座的六至七層高的H型徙置大廈,每個單位面積均為120平方呎,在兩翼相連的中央走廊處設有公用的廁所和淋浴設施,該等大廈於80年代初改建為有獨立廚廁的單位。這些徙置大廈大多數均分為2翼,並在兩翼中間以廁樓相連。只有較後興建的第27至29座(後來的第8、9及14座)採用單幢式設計,當中第29座為全邨唯一的第2型徙置大廈。自此以後,徙置大廈的興建奠定香港公共房屋發展基礎。除了石硤尾之外,還在大窩口、大坑東、李鄭屋、黃大仙、秀茂坪等地區興建徙置大廈,時至今日,除石籬邨10、11座外,其他徙置大廈均已完成重建。其後政府工務局於1961年推行「政府廉租屋」計劃,政府於大坑西街與南昌街交界興建7座7層高的廉租屋大廈,最初稱為「偉智街政府廉租屋邨」,於1964年落成,每兩個單位共用一廁所。當中第3座是首座採用單塔式設計的廉租大廈。第41座,美荷樓(Block 41,Mei Ho House),是現時香港碩果僅存的「H」形7層徙置大廈,獲評為一級文物的建築物。最低兩層改建為公屋博物館,重現昔日公屋居民的生活,上層則構思改建成青年旅舍。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The Jockey Club Creative Arts Centre,JCCAC)是一個致力推動香港創意藝術發展的嶄新藝術項目,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石硤尾白田街30號,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前石硤尾工廠大廈改建。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由香港浸會大學主導,香港藝術發展局和香港藝術中心為策略夥伴,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民政事務局作為政府支援機構。藝術中心於2008年9月末對外開放。香港政府以期限七年託管協議(Entrustment Agreement)形式把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經營權交予香港浸會大學,中心以自負營虧模式運作並對外開放,除藝術創作外,駐中心的藝術工作者及團體會合作為公眾提供藝術教育和訓練,以至與藝術有關的商業活動。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由樓高9層的石硤尾工廠大廈改建而成,可供租用面積約11萬平方呎。石硤尾工廠大廈於1977年建成,自2000年起開始空置,總實用面積8,640平方米。中心的設計盡力保留原石硤尾工廠大廈的特色,在翻新物料上也會盡量保持七十年代工廈的粗樸風格,地面也是「石屎」質地,底層樓底高度14呎9吋,上層每層為8呎3吋,負重限制為每平方呎150磅。其中約5萬平方呎提供約100個中、小型單位租予藝術工作者及藝術團體,另外約3萬平方呎提供約6至7個大型單位租予藝術機構,小單位面積由291至385平方呎;中型單位面積由483至804平方呎;大單位面積由874至1,040平方呎;最大的單位面積則由1,298至1,326平方呎,中心附設3個藝廊及1個實驗劇場、食肆、金及其他商店。中央庭園提供1個表演場地,用作舉辦小型藝術及文化活動之用。大廈每層亦設有一個共用空間,擺設雕塑及舉辦活動。
賽馬會藝術資助 在 風仔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The Jockey Club Creative Arts Centre,JCCAC)是一個致力推動香港創意藝術發展的嶄新藝術項目,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石硤尾白田街30號,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前石硤尾工廠大廈改建。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由香港浸會大學主導,香港藝術發展局和香港藝術中心為策略夥伴,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民政事務局作為政府支援機構。藝術中心於2008年9月末對外開放。
開放時間
JCCAC每日上午10時至晚上10時開放,農曆新年假期除外。公眾可自由參觀而不用預約,但請留意個別展覽及藝術活動會有不同的開放日期和時間,為免向隅請向主辦單位直接查詢確定。我們亦提供預約的團體導賞服務,如有興趣歡迎查詢。
L1接待處
星期一至日 上午10時至晚上7時半
L4-03中心辦事處
星期一至五 上午10時至下午1時,下午2時至6時
星期六 下午2時半至5時半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
地址﹕ 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 (港鐵石硤尾站C出口,步行約5至8分鐘)
電話 : (852) 2353 1311
電郵 : info@jccac.org.hk
Subscribe風仔呀!
SUBSCRIBE風仔呀!
喜歡呢條片記得like
同分享出去呀!
????????
??????????
(風仔)爆笑聲演 溏心風暴3 司棋姐怒駡以愛去做雞!???
https://youtu.be/PoAqn4t0cbY
(風仔)2017年我最喜愛的5首廣東歌!???
https://youtu.be/XVZy5IOYKKo
(風仔)2018百萬富翁再玩過,亞視永恆熄機無義氣!???
https://youtu.be/NU5q6YKqkBQ
(風仔)Deal or No Deal??
https://youtu.be/Gt94rRu6olc
(風仔)李健達 也許不易 COVER 唱K版?????
https://youtu.be/rYG4EUdxAmM
#流行經典歌手逐個講
#流行經典50年大回顧
#流行經典改编歌
Snuff Pepputs 'Human Body Parts'鬼馬人體兵團:http://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FbCiEXCLUf5ujvKBEX2D4tToN1TCCX5g
(風仔)流行經典50年 樂壇天后容祖兒滿分演出!???
https://youtu.be/zn0pmfrJATg
風仔facebook專頁
2017年6月22日正式誕生了!
喜歡嘅朋友就快D讚好同follow啦!????????
https://m.facebook.com/%E9%A2%A8%E4%BB%94-1859345577722077/?ref=bookmarks
(風仔)2017 360 VR 世界等你來!: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FbCiEXCLUf4C-eceb5rfUZIMNWiEqkiq
(風仔)推介 石詠莉 SUKIE S CD
https://youtu.be/azObV8P8OO4
(風仔)第十六集 流行經典歌手逐個講!袁鳳瑛
https://youtu.be/3CKoRJcTLvM
(風仔)流行經典50年 那些年寳麗金歌手的集體回憶,看看洪楗華的音樂路!
https://youtu.be/NqsX4dSg3eg
(風仔)第十五集 流行經典歌手逐個講!周慧敏
https://youtu.be/MK-O-xrmykA
(風仔)-飛冲天去,-飛冲天去,小小朱古力條!Pocky Chocolate!???
https://youtu.be/lNFfGIIp9Aw
(風仔)直播隨便傾傾講講流行經典留言互動!??? 80,90年代歌手大家集體回憶返來了!(快來重溫精采加搞笑內容)
https://youtu.be/eMrrELjl27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