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台灣一個人旅行㉕】點燈的樣子也很美,夜晚的台南『赤崁樓』。
付了50元,入場。
『赤崁樓』到了晚上會點燈,有不一樣的美感。
9座石碑相當顯眼。
點燈後非常漂亮!
石碑的基座是烏龜?
其實這不是烏龜,據說是龍的孩子『贔屭』。
石碑上記載的文章,是用來紀念留下豐功偉業的武將們。
http://o-share.net/?p=48477
赤崁樓烏龜石碑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歷史上的今天】1661.5.4 國姓爺大舉入侵,普羅民遮城(fort Provintia,今赤崁樓所在)淪陷
【歷史上的今天】
1661年5月4日,普羅民遮城淪陷,開城向國姓爺投降。
「普羅民遮城」(fort Provintia)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本島上最大堡壘據點,當時僅100多人駐守的普羅民遮城遭上萬的國姓爺部隊圍城,缺乏糧食及飲水,只能投降。但這只是國姓爺襲擊臺灣的序曲,總督揆一率眾死守安平沙洲上的「熱蘭遮城」(fort Zeelandia)繼續頑強抵抗。
普羅民遮城建於1653年,原本是壯麗的歐式堡壘,扼守臺江及旁邊的普羅民遮大道(約為今民權路)。在佔領者數度易手後,改建為中式廟祠閣樓。目前視覺焦點之一,放置在旁紀念平定林爽文事件的贔屭(狀似烏龜)石碑,是二戰後才運過去的哦!而二戰後將赤崁樓區域大門開設在南面民族路這一側,也導致原先面向西方海面的赤崁樓,常被誤將側面當成正面。
現今荷蘭人對這段曾經治理福爾摩沙的過去多半沒有印象,然而這對臺灣來說卻是歷史的轉捩點,從大航海時代轉入鄭氏時代的的歷史本身也充滿戲劇性,更深深影響臺灣接下來的命運。
5月4日,一起記住自己的故事。
上圖:栗山俊一復原圖,出自1931臺灣建築會誌
下圖:Google Earth 3D 赤崁樓模型
推薦閱讀:
由軍事史觀點看《決戰熱蘭遮》
聚珍 https://www.gjtaiwan.com/p/1979
露天 http://gjtaiwan.com/rt/?id=271
被認為是VOC末代總督揆一對失去臺灣來龍去脈的記錄 《被遺誤的台灣》
聚珍 https://www.gjtaiwan.com/p/261
露天 http://gjtaiwan.com/rt/?id=3
--
Facebook粉絲團:http://facebook.com/gjtwn
Google+ : https://gjtaiwan.com/g+
關於聚珍臺灣:http://gjtaiwan.com/info
赤崁樓烏龜石碑 在 {Fish睬政治}孫博萮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史上的今天】
By 聚珍臺灣:
【歷史上的今天】
1661年5月4日,普羅民遮城淪陷,開城向國姓爺投降。
「普羅民遮城」(fort Provintia)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本島上最大堡壘據點,當時僅100多人駐守的普羅民遮城遭上萬的國姓爺部隊圍城,缺乏糧食及飲水,只能投降。但這只是國姓爺襲擊臺灣的序曲,總督揆一率眾死守安平沙洲上的「熱蘭遮城」(fort Zeelandia)繼續頑強抵抗。
普羅民遮城建於1653年,原本是壯麗的歐式堡壘,扼守臺江及旁邊的普羅民遮大道(約為今民權路)。在佔領者數度易手後,改建為中式廟祠閣樓。目前視覺焦點之一,放置在旁紀念平定林爽文事件的贔屭(狀似烏龜)石碑,是二戰後才運過去的哦!而二戰後將赤崁樓區域大門開設在南面民族路這一側,也導致原先面向西方海面的赤崁樓,常被誤將側面當成正面。
現今荷蘭人對這段曾經治理福爾摩沙的過去多半沒有印象,然而這對臺灣來說卻是歷史的轉捩點,從大航海時代轉入鄭氏時代的的歷史本身也充滿戲劇性,更深深影響臺灣接下來的命運。
5月4日,一起記住自己的故事。
上圖:栗山俊一復原圖,出自1931臺灣建築會誌
下圖:Google Earth 3D 赤崁樓模型
https://www.facebook.com/gjtwn/posts/982738381895980
【歷史上的今天】
1661年5月4日,普羅民遮城淪陷,開城向國姓爺投降。
「普羅民遮城」(fort Provintia)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本島上最大堡壘據點,當時僅100多人駐守的普羅民遮城遭上萬的國姓爺部隊圍城,缺乏糧食及飲水,只能投降。但這只是國姓爺襲擊臺灣的序曲,總督揆一率眾死守安平沙洲上的「熱蘭遮城」(fort Zeelandia)繼續頑強抵抗。
普羅民遮城建於1653年,原本是壯麗的歐式堡壘,扼守臺江及旁邊的普羅民遮大道(約為今民權路)。在佔領者數度易手後,改建為中式廟祠閣樓。目前視覺焦點之一,放置在旁紀念平定林爽文事件的贔屭(狀似烏龜)石碑,是二戰後才運過去的哦!而二戰後將赤崁樓區域大門開設在南面民族路這一側,也導致原先面向西方海面的赤崁樓,常被誤將側面當成正面。
現今荷蘭人對這段曾經治理福爾摩沙的過去多半沒有印象,然而這對臺灣來說卻是歷史的轉捩點,從大航海時代轉入鄭氏時代的的歷史本身也充滿戲劇性,更深深影響臺灣接下來的命運。
5月4日,一起記住自己的故事。
上圖:栗山俊一復原圖,出自1931臺灣建築會誌
下圖:Google Earth 3D 赤崁樓模型
推薦閱讀:
由軍事史觀點看《決戰熱蘭遮》
聚珍 https://www.gjtaiwan.com/p/1979
露天 http://gjtaiwan.com/rt/?id=271
被認為是VOC末代總督揆一對失去臺灣來龍去脈的記錄 《被遺誤的台灣》
聚珍 https://www.gjtaiwan.com/p/261
露天 http://gjtaiwan.com/rt/?id=3
--
Facebook粉絲團:http://facebook.com/gjtwn
Google+ : https://gjtaiwan.com/g+
關於聚珍臺灣:http://gjtaiwan.com/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