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角書摘:赤鱲角前世今生 🇭🇰✈️】
「見證歷史的赤鱲角機場...」1989年,香港仍歸英國統治,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要求民主的抗議者慘遭屠殺後數天,時任總督衛奕信(David Wilson)提議興建一座新機場。香港人當時擔心,日後在中國的統治下前景堪慮,因此民眾普遍認為這項新計畫旨在提振港人信心,赤鱲角機場便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
.
為了取代啟德機場,1992年開工,1998年7月竣工的赤鱲角,由四座現存的天然島嶼(包括老赤鱲角島),將其壓平和連接起來,造就了這個人工島。機場本身,也正如它誕生的年份,見證了香港的經濟開發、政治轉移、以及逐年興起的公民運動。
.
赤鱲角也是全球化的縮影:世事變化無常,遷移司空見慣,這種躁動不安的另一面,便是人們開始嚮往早已逝去的土地原貌,以及緬懷過往歲月,正像是香港抗爭者陷入的困境──他們不只想爭取普選,也想保留有價值的記憶,想要尋回被逐漸挖空且日漸被扼死的身分認同與過往歷史。見證著這座城市不斷變化,隨時讓人有種出發和抵達的念頭,無論去到的未來是更好或更糟的地方.....
.
#香港 #中國 #英國 #歷史 #機場
赤鱲角原貌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就係香港2021春季號 #現已出版 #精彩內容sneakpeek #一年訂閱優惠
在焦慮當中,2021春天已然來到身邊。面對一個回不去的香港,更讓人珍惜留下來的一切。春季號《就係香港》以Legacy 為主線,聯乘近二十位本地攝影師、插畫家、設計師、文化人、傳媒人及旅遊達人,呈現大嶼山過去六十多年的變化。當我們享受著這個島嶼的天然資源,以及多年累積的人文特色時,也不忘思考可以留下些什麼給未來的人,而「遺產」的真正意義又在於什麼?
# REvisit REthink REserve// 昨日今日明日——大嶼山
面積比香港島還大一倍的大嶼山,向來被視為「香港後花園」,島上不少地方仍保持著郊野原貌。但自五十年代政府興建石壁水塘,九十年代在赤鱲角興建新機場,2005年又有迪士尼,加上2018年開通的港珠澳大橋,以及即將啟動「研究」的「明日大嶼」,都一直在改變大嶼山原貌。雖說變幻原是永恆,但在取捨決定之前,或者可以先深入了解一下,大嶼山在不同年代,不同角度的面貌。
# REmains// 大嶼山的牠
黃花魚、中華白海豚和耕牛,都是大嶼山重要生物。 但五十年代後黃花因濫捕而絕迹;千禧年後大嶼山北部水域各項工程又大大威脅白海豚的棲息; 而農業消失後,大嶼山耕牛只能四處流浪。專題以插畫再現「昨日黃花」盛況; 又以圖片故事記錄大嶼牛在鄉郊徘徊的無奈; 本地兒童繪本作者貓珊 @maoshanconnie 則畫出最後一條白海豚的悲歌,以及芝麻灣牛牛如何被拯救及重生的故事 。
# REdefine the Legacy// 燦爛的遺產
遺產的價值不止在於金錢,更在於後人在當中獲得什麼啟發。世代居於大嶼山邊遠之地牙鷹咀的文頭,在祖傳荒地上一手一腳重建祖屋,延續家族記憶;五十年代初創立正記建築公司的富商曾正,留給12個子女最珍貴的遺產,卻是字裡行間的做人道理。而六十年代初曾正擔任東華三院主席期間,推動東華嘗產重建,並進行完善記錄,為日後重建並出租物業作慈善收入奠下重要基礎。
# REdesign//公共設計,由郵票說起
公共設計(public design)關乎一個城市的形象,呈現出一個地方的生活氣息和美學。由政府標徽、紙品文件如證件、鈔票、公文、刊物和郵票,公共空間及建築,以至各類型宣傳廣告,都對市民帶來重大影響。專題不但重溫郵票上的香港百年歷史,更邀來四位本地平面設計師及文化人,對談公共設計的可能不可能。
其他精彩內容:
# REvive Tai O// 新生大澳
大澳人口老化嚴重,年輕一輩為了工作都遷出市區,但近年卻有新世代回流的趨勢,令社區出現了一些新氣象。他們如何融入這個傳統漁村社區?社區又會為年輕人帶來什麼發展空間?由百年警署建築活化而成的大澳文物酒店,當中又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 REwild// 牛糞——一個城市再野生化的指標
致力研究城市規劃的「島民」(Islanders ) @islanders.zine,製作另類大嶼山地圖,以牛屎為主線,回顧耕牛與社區的關係,也帶來一種Rewild 大嶼山,提供永續有機生活的可能性。
# Reading HK// 漫漫長夜,與那些直擊靈魂的書
音樂組合「鍾氏兄弟」的主唱鍾一諾 @rogerychung ,另一個身份是公共衛生學者。是次推薦的四本書,涉及政治、人性乃至生死教育,更為我們朗讀書中個別章節,打開QR code「聽書」,更能感受內容的重量感。
即時試閱👇🏻
010.beinghongkong.com
立即訂閱
https://shop.beinghongkong.com/
赤鱲角原貌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就係香港2021春季號 #現正接受預訂 #一年訂閱優惠
在焦慮當中,2021春天已然來到身邊。面對一個回不去的香港,更讓人珍惜留下來的一切。春季號《就係香港》以Legacy 為主線,聯乘近二十位本地攝影師、插畫家、設計師、文化人、傳媒人及旅遊達人,呈現大嶼山過去六十多年的變化。當我們享受著這個島嶼的天然資源,以及多年累積的人文特色時,也不忘思考可以留下些什麼給未來的人,而「遺產」的真正意義又在於什麼?
# REvisit REthink REserve// 昨日今日明日——大嶼山
面積比香港島還大一倍的大嶼山,向來被視為「香港後花園」,島上不少地方仍保持著郊野原貌。但自五十年代政府興建石壁水塘,九十年代在赤鱲角興建新機場,2005年又有迪士尼,加上2018年開通的港珠澳大橋,以及即將啟動「研究」的「明日大嶼」,都一直在改變大嶼山原貌。雖說變幻原是永恆,但在取捨決定之前,或者可以先深入了解一下,大嶼山在不同年代,不同角度的面貌。
# REmains// 大嶼山的牠
黃花魚、中華白海豚和耕牛,都是大嶼山重要生物。 但五十年代後黃花因濫捕而絕迹;千禧年後大嶼山北部水域各項工程又大大威脅白海豚的棲息; 而農業消失後,大嶼山耕牛只能四處流浪。專題以插畫再現「昨日黃花」盛況; 又以圖片故事記錄大嶼牛在鄉郊徘徊的無奈; 本地兒童繪本作者貓珊 @maoshanconnie 則畫出最後一條白海豚的悲歌,以及芝麻灣牛牛如何被拯救及重生的故事 。
# REdefine the Legacy// 燦爛的遺產
遺產的價值不止在於金錢,更在於後人在當中獲得什麼啟發。世代居於大嶼山邊遠之地牙鷹咀的文頭,在祖傳荒地上一手一腳重建祖屋,延續家族記憶;五十年代初創立正記建築公司的富商曾正,留給12個子女最珍貴的遺產,卻是字裡行間的做人道理。而六十年代初曾正擔任東華三院主席期間,推動東華嘗產重建,並進行完善記錄,為日後重建並出租物業作慈善收入奠下重要基礎。
# REdesign//公共設計,由郵票說起
公共設計(public design)關乎一個城市的形象,呈現出一個地方的生活氣息和美學。由政府標徽、紙品文件如證件、鈔票、公文、刊物和郵票,公共空間及建築,以至各類型宣傳廣告,都對市民帶來重大影響。專題不但重溫郵票上的香港百年歷史,更邀來四位本地平面設計師及文化人,對談公共設計的可能不可能。
其他精彩內容:
# REvive Tai O// 新生大澳
大澳人口老化嚴重,年輕一輩為了工作都遷出市區,但近年卻有新世代回流的趨勢,令社區出現了一些新氣象。他們如何融入這個傳統漁村社區?社區又會為年輕人帶來什麼發展空間?由百年警署建築活化而成的大澳文物酒店,當中又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 REwild// 牛糞——一個城市再野生化的指標
致力研究城市規劃的「島民」(Islanders ) @islanders.zine,製作另類大嶼山地圖,以牛屎為主線,回顧耕牛與社區的關係,也帶來一種Rewild 大嶼山,提供永續有機生活的可能性。
# Reading HK// 漫漫長夜,與那些直擊靈魂的書
音樂組合「鍾氏兄弟」的主唱鍾一諾 @rogerychung ,另一個身份是公共衛生學者。是次推薦的四本書,涉及政治、人性乃至生死教育,更為我們朗讀書中個別章節,打開QR code「聽書」,更能感受內容的重量感。
赤鱲角原貌 在 赤鱲角村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March 7, 2021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政府在赤鱲角興建新機場,以及發展東涌新市鎮,已經對北大嶼山一帶原本的鄉郊面貌帶來 ... From the video description. ... <看更多>
赤鱲角原貌 在 自然迴響 的推薦與評價
沙螺灣位於大嶼山西北面,夾在稍北的東涌和稍西的大澳中間,面向赤鱲角國際機埸。 ... 赤鱲角位於大嶼山西北角,北面是屯門的龍鼓水道、西北有沙洲、東北有大小磨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