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最好的漫威電影,但剛好給了我需要的思考材料:《驚奇隊長》觀後感(非影評,超多雷)
今天一早跟老婆去電影院看 Marvel 電影宇宙的新片《驚奇隊長》。這部電影屬於「起源故事」,跟《鋼鐵人 1》《美國隊長 1》 等電影一樣,告訴觀眾這位英雄如何誕生。
驚奇隊長的起源故事有點像是 DC 的綠燈俠,也有人說像是超人力霸王,但我認為跟近期另外兩部漫畫改編電影《攻殼機動隊》跟《艾莉塔-戰鬥天使》更像。主角都是戰鬥力超高的女性就不說了,同樣都失憶所以迷失、都因為某些閃爍記憶片段而察覺記憶的問題、在故事演進中找回記憶,重塑認同,最終展開未來。
看過《雷神索爾》之後,我對漫威電影起源故事電影的要求已經降到很低,反正就是補進度,但這幾天接連看到驚奇隊長的負面影評,而且都來自我相信的來源或朋友,於是已經有預感要失望的我,昨天晚上在個人臉書上發了一則:
「明天一早去看驚奇隊長,如果覺得很糟,我就不進戲院看復仇者聯盟4了。如果覺得還行、甚至喜歡,就繼續支持。
#不喜歡被要脅的感覺」
所以先講結論。可能因為期望不高,我沒有失望,若以起源電影來說,我個人排名甚至高於《黑豹》,所以我會繼續到戲院支持即將上映的《復仇者聯盟 4》。
另一方面,這部電影來得正好,剛好觸及了最近我分頭在思考,但還沒好好寫下來的主題,所以恰好符合需要,趁著這個機會,就來寫個開頭,但沒辦法太深入。以下分成三個部分說明:
#反戰思維與愧疚感思維
老實說,《驚奇隊長》就跟每一部美國主旋律英雄電影一樣,在個人層次傳達老掉牙的訊息:「別讓過去或別人來定義你」、「發揮自己的內在潛能,你將無所不能」、「用行動決定自己的未來」。如果可以,我認為表現方式還可以更好一點,力道可以更強一點,《冰雪奇緣》可作範本。《驚奇隊長》這部分意思到了,過關。
另外,就跟 DC 的《神力女超人》一樣,《驚奇隊長》作為 Marvel 第一部女性超級英雄電影,也傳達了明確的 #反戰思維。身為英雄,她們不只是在旁邊無力地說:「不要再打了!要打 #去練舞室打 , 而是「不要再打了。想打? #先跟我打」,給人的感覺就是「大家都知道我一個人就可以把你們兩邊全滅了,我說不要打了,那你們還在打是怎樣?」於是和平就暫時降臨了。
電影傳達的另外一個思維,則是漫威從《鋼鐵人》開始就不斷重複的 #愧疚感思維,簡單來說就是「惡棍或敵人是自己過往的行為造成的;你以為是自己人的夥伴,往往才是真正的敵人」。
「反戰思維」跟「愧疚感思維」在各種美國作品中非常常見,已經高度套路化了,老實說觀眾也有點膩,但套路陷得太深,反套路太難。若少了這兩個套路,超級英雄電影都不知道該怎麼拍了。雖然我不知道喜歡這些角色的小孩子是不是有朝一日能夠抓住這些概念,還是只是在乎誰武器比較強、臂力比較大,但如果是我,我會在介紹這些角色讓我女兒認識的時候,順便提一下。
#女性主義政治正確是問題嗎?
有些人認為太過講究政治正確讓故事變難看了,這我不認同。我認為難看的故事就是難看,技巧不好別怪道德束縛,尿尿不準別怪馬桶歪。
驚奇隊長的女性主義故事的確沒有說得很好,但也不糟,跟《神力女超人》程度差不多。
作為一個女兒的父親,有更多這樣堅韌、強大的女性角色作為成長過程中的陪伴,我覺得蠻好的。而作為一個漫畫迷,我也超愛霸氣跟武力100的女性角色,像是《鋼之鍊金術士》裡的師匠伊茲米,跟《黑色五葉草》裡的紅蓮獅子王繼任團長梅列歐雷奧娜。
但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卡羅丹佛斯少了一個關鍵的鏡頭,就是像《蝙蝠俠對超人》中,神力女超人中了毀滅日一記重擊,被打飛不知道多少公里,然後又笑笑往前衝的那個畫面。如果你知道我說的那個鏡頭,你就知道那創造了多大的差異。就只需要一個讓觀眾感覺不經意的鏡頭,完成了一個角色。相較而言,驚奇隊長導演刻意安排卡羅丹佛斯從小到大不屈不饒的那幾個畫面,就真的太刻意了,反而感覺不夠強烈。
#選擇戰爭還是和平?
「戰爭與和平」是最近台灣政治的熱門議題,看樣子會繼續延燒到明年的總統選舉。儘管我認為實際的軍事戰爭發生在台灣海峽的機率極低(好吧,黑天鵝通常就是這時候出現的),但情報戰、宣傳戰、資訊戰等卻已經用與過去不同的管道、規模展開。
自從人類進入核武時代,再到冷戰,前期為大量累積核彈的互相保證毀滅觀,後期則是反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反制觀。而驚奇隊長電影中,卡羅丹佛斯解開束縛之後,就扮演了對抗外星入侵者的人形反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加上這部電影背景放在美蘇冷戰結束後 (1990~),算呼應當時的時代。這也是為什麼神盾局弗瑞局長想推動「復仇者計畫」,來應對可能的外星文明侵略,但這樣的戰略卻有明顯的缺點。
明槍易擋,暗箭難防。在 X 戰警中,魔形女一個就能靠著易容與滲透把世界搞得天翻地覆了,洛基更是用這招玩弄了無數人與神,而同樣能夠完美變形的史克魯爾人,還擁有記憶搜尋技術,真的難防到爆,就算這次暫時不是壞人,其實也很難令缺乏反制手段的人類信任。
同樣的,九頭蛇在漫威電影宇宙還有美劇神盾局中的滲透,也是神盾局解散的原因,例如我最喜歡的《美國隊長2》。而到了《美國隊長 3》,強大的英雄們更是因為離間計而分崩離析,內戰亂鬥。到最後,我們與我們造出來的強大武器跟科學與技術(包括民主選舉跟公投也是一種技術),都會為敵人所用,因為我們太信任我們造出來的東西,反而防備心不足。
強大的武力或許可以嚇阻、能夠止戰,但另一個戰場在我們腦中,透過假新聞、偽資訊、謠言等,戰爭持續進行著。不管怎樣,我想第一步就是不要被恐懼跟憤怒主宰。真正的力量絕對不會來自於恐懼跟憤怒,而是來自覺醒。真正的敵人也絕對不是明顯、巨大、醜陋的存在,而是美好、讓人想要親近的,自己的投影。
-------------
最後,多提兩個我個人認為不足之處:
1. 根據劇情,顯然克里人的社會已經進入了「數位主義」,也就是以色列歷史學者在《人類大命運》中說的「把超級人工智慧當成神在拜」的階段。但除了幾個像是駭客任務的畫面,故事中沒能呈現「至高智慧」的宰制性跟壓迫性,比較像是一個 Siri 大媽,使得突破束縛的張力不足。
2. 史克魯爾人看待生命的態度很詭異。某方面對自己的士兵死傷毫無感覺,另一方面又高度在乎流亡的家人小孩。電影在前面把史克魯爾人描繪成刻板的宇宙恐怖份子,後半要反轉形象,但說故事的方法有點無趣,以至我感覺不出敵友身份轉換後差異。後面為了讓觀眾覺得他們其實也跟地球人一樣平凡,而讓他們穿上地球人的衣服,玩地球人的大型遊戲機台,讓史庫魯爾人跟地球人小女孩一起玩之類的,又掉入另一種刻板。我覺得可以更細膩一點。
「超人力霸王德卡電影」的推薦目錄:
- 關於超人力霸王德卡電影 在 鄭龜煮碗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超人力霸王德卡電影 在 特製隊Creator Union of Tokusatsu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超人力霸王德卡電影 在 《超人力霸王德卡最終章朝向旅程的彼方…》電影預告6月30重 ... 的評價
- 關於超人力霸王德卡電影 在 《超人力霸王德卡最終章朝向旅程的彼方…》劇場版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超人力霸王德卡電影 在 超人力霸王德卡最終章- 威秀影城粉絲團 的評價
- 關於超人力霸王德卡電影 在 【超人力霸王德卡朝向旅程的彼方電影交換券贈獎活動】... 的評價
- 關於超人力霸王德卡電影 在 超人力霸王德卡電影首映會- 閒聊板 的評價
超人力霸王德卡電影 在 特製隊Creator Union of Tokusatsu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 張倍嘉(未來我夢)
附圖是正在拍攝「初代超人力霸王」的圓谷一(圓谷英二之子)
老照片上他笑得那麼開心的當下是在想著些什麼呢?
.
這年頭講到特攝這件事
相信許多特攝迷常常會感到被排擠, 自己喜歡的東西常被旁人鄙視
給予的負面評論無非是"太假", "太幼稚", "一看就知道是人扮的"
甚至連特攝迷自己都感到迷惑, 特攝是否真的該被時代淘汰了呢?
針對這點, 我在此提供一下自身的個人見解
.
先說個小故事, 圓谷英二1965年在拍攝「科學怪人對地底怪獸」的時候
有一段是地底怪獸巴拉貢襲擊農舍, 之中馬廄的馬因而受驚躁動
值得一提的是, 這段拍攝是採用小模型馬廄和道具馬
所以就有人詢問圓谷英二, 為何不採用真的馬去拍攝?
「那樣就不好玩啦」
我們的特攝之神如此回答
.
追求"真實"一直是現代電影製作的方向, 但並非"特攝片"的第一目標
除了上面那個例子外, 像62年「金剛對哥吉拉」的富士山麓決鬥
其中有一段是以手偶操演兩大怪獸的對決, 一反主戲裡穿著戲服的演出
效果當然差了很多, 圓谷之所以這樣拍, 感覺也是玩心與實驗性質為重
圓谷英二締造了特攝(狹義傳統特攝), 他的想法可視為特攝的核心理念
許多人也很清楚, 傳統特攝的手法無非是微縮模型, 戲服道具, 剪接合成
在電腦動畫氾濫的今日, 這些曾風光過一時的技術看似已邁入黃昏
不管怎樣的場面, 只需投入時間金錢, CG通通辦得到且可做得很"真實"
有人也以此批判傳統特攝(以下簡稱特攝)已經落伍, 早該被時代淘汰
這的確值得省思, 就連庵野秀明也對特攝的存續有著危機感
特攝無疑是有極限的, 使用CG可辦到特攝辦不到的許多事
那麼假如圓谷英二還活著, 是否會以CG完全取代掉特攝的手法呢?
這點我先前也討論過了, 站在時代先端的他理當不會排斥CG的使用
但若要完全以此取代掉傳統手法, 我相信他老人家的答案會是否定的
畢竟... 「這樣又有什麼好玩的呢?」
.
回顧54年「哥吉拉」, 56年「空之大怪獸 拉頓」, 61年「摩斯拉」
儘管已是老片, 許多特攝迷依舊會被之中呈現的驚人場面所感動
以今天的角度來看, 畫面是如此的"不真實", 為何在粉絲間依舊炙手可熱?
圓谷式的特攝其實說穿了, 想呈現的就是「未見過的事物」
無論是ULTRA系列開場標題以黏土倒轉的方式呈現魔幻式的動態
亦或以各種光學合成呈現光線雷射效果, 又或是戲服上的閃光電飾
圓谷英二就是不會讓畫面"太無聊", 演出上也毫不馬虎, 充滿操演的美學
回顧64年摩斯拉成蟲與基多拉的飛行, 皆可見到道具細微的動作表現
「超人七號」的初代伊卡魯斯星人耳朵甚至會動, 比今日版本更活靈活現
(其實就是很簡單讓人躲在後面操作, 有一幕手就不小心露了餡)
這些已經可以被視為藝術的表現, 也有許多人長年深入研究
從種種跡象來看. 圓谷想打造的並不是"巨大生物出現在現實中的畫面"
而是"未曾見過的怪獸出現鏡頭前的驚異場面"
這就是特攝與好萊塢式大片於出發點上就存在的相異之處
.
「有趣且未曾見過的驚人場面」
圓谷式特攝的這個核心本質, 今日依舊不乏繼承者
今年正播出的「超人力霸王紀德」第11與12話由田口清隆執導
熟悉的人都知道田口是傳統巨大怪獸特攝的死忠愛好者
在第11話的都市巨大戰中他採用了一個手法
拍攝了超人與怪獸足部的特寫, 演出道路上煙塵與車輛紛飛的場面
"舞台地板"於特攝片長年來始終是個死穴, 但田口卻勇於挑戰
當然距離所謂的"真實"感差得很遠, 不過無疑可體會他這樣拍的"匠意"
.
今日特攝的處境的確尷尬
且不只特攝, 還有如定格動畫(STOP MOTION)也是時代的眼淚
然而或許大銀幕上CG恐龍已經取代了定格動畫恐龍
但今天仍有定格動畫的技術依舊沒有失傳, 反而更貼近藝術的領域
特攝當然也是如此, 獨特且有趣的事物始終有傳承下去的價值
不過除了技術層面的傳承, 觀眾也須選擇正確的欣賞角度
扯了這麼多, 終於可以回到附圖
照片中圓谷一先生笑得那麼開心, 當下是在想著些什麼呢?
非當事人的我當然無法知曉, 不過小學時從書上第一次看到這張照片
我心中就留下了很鮮明的印象:
「拍特攝片是很快樂的事」
超人力霸王德卡電影 在 《超人力霸王德卡最終章朝向旅程的彼方…》劇場版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台灣限定# 超人力霸王德卡 #劇場版上映倒數三天跟著#松本大輝、#村山優香 ... 紡威秀高雄大遠百威秀花蓮新天堂樂園威秀# 德卡 # 超人力霸王 #ultramandecker ... ... <看更多>
超人力霸王德卡電影 在 超人力霸王德卡最終章- 威秀影城粉絲團 的推薦與評價
超人力霸王德卡 最終章:朝向旅程的彼方...》 6/10 劇場版主角 ♂️ 直擊限定電影特映會 ❤️三位主演即將來台與粉絲互動❤️ 松本大輝(飾超人力霸王德卡) 中村加彌 ... ... <看更多>
超人力霸王德卡電影 在 《超人力霸王德卡最終章朝向旅程的彼方…》電影預告6月30重 ... 的推薦與評價
超人力霸王德卡 最終章朝向旅程的彼方…》 電影 預告6月30 日重磅上映☄ 面對史上最可怕的強敵,地球的命運將如何? 超人力霸王德卡 最終章《 超人力霸王 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