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新增372例本土、校正回歸177、12例死亡,疫情膠著未趨緩;AZ疫苗施打出現首例血栓;文大宿舍群聚感染,北市首度出動快篩隊,快篩345位有14位陽性;指揮中心公布疫苗接種計畫,計劃疫苗到位後每週施打100萬劑以上;全國救護能量告急,消促會呼籲納入民間救護能量並要求中央訂立防疫巴士指引】
台灣今(2)日新增372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確診個案、校正回歸177例,合計549例,新增12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今天的個案數比較多,顯示疫情並沒有下降,只是穩住沒有持續惡化,現在不敢講疫情平穩,還沒到放鬆的時候,必須持續人流管制,再觀察兩天看看情況。
指揮中心公布施打AZ疫苗出現首例血栓個案,是一位30多歲男性,所幸即時就醫,狀況穩定,並呼籲接種民眾28天內如果出現嚴重頭痛、癲癇等症狀,必須儘速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雖然目前國內仍未有足量的疫苗,指揮中心宣布未來全面接種疫苗計畫,將分成醫療院所與接種站,每週至少接種100萬劑以上,預估每週接種達135萬至171萬人次。陳時中並透露,月底會有疫苗再進來,但還沒掌握到哪一種疫苗,等確定後會再公布。
■單日確診人數創6天來新高
今日新增的372例本土病例,為207例男性、16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日至6月1日。另校正回歸個案177例中,為96例男性、8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5月30日。
今日確診人數372例創下6天以來新高,校正回歸數也上升,達到177例,陳時中說明,今日的數字確實看起來比較多,校正回歸也努力把過去累積的個案清掉,今日總計549例,分布地區以新北市310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152例、桃園市28例、基隆市18例、苗栗縣12例、彰化縣10例、高雄市5例、台東縣4例、台中市3例,新竹縣及台南市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及花蓮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87例中1例有萬華活動史,65例已知感染源,21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台北市長柯文哲分析,目前看起來,萬華疫情有控制,但其他行政區也有疫情,從趨勢上看,目前疫情處於「戰況膠著」,從交通局監控的車流大數據,發現前兩週車流明顯減少,但這一週已經逐漸上升中,還是要呼籲市民少出門、減少外出採買的次數,避免人與人的群聚感染。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則表示,夜市部分絕大多數都已經停業到6月14日,降低人潮群聚的機會,但傳統市場部分,分成公有與民有,總計有1,100多處,與自治會溝通落實防疫措施,包括:實聯制、佩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提供外帶、禁止試吃,以及熟食必須防護等;減少人流部分,已有縣市祭出依照身分證尾數分流採買,將會持續關注是否有助於減少人流,並滾動檢討。
指揮中心公布今日有12例死亡,為男性7位、女性5位,年齡介於6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5月29日,確診日介於5月16日至6月1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8日至6月1日。截至今日為止,共計9,389例確診,分別是8,195例本土、1,141例境外移入、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24例(新增案7666、案8854)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共149例死亡。
■文大宿舍群聚感染4人確診,北市首度出動快篩隊,目前345位快篩中有14位陽性
昨天傳出文化大學大倫館4名住宿生確診,包括3名外籍生與1名本國籍,雖然不是第一起大學宿舍確診案例,但一次出現4人確診的群聚是首例。由於大倫館有345名住宿生,台北市今天上午首度派出剛成立的快篩隊,直接進駐大學校園採檢200多名住宿生,其餘則是由校方與北市安排搭車前往剝皮寮快篩站,全數完成採檢,結果有14人快篩陽性,接下來會進一步做PCR檢測,目前學生已被安排在隔離空間等待結果,一旦確定是陽性,將會由台北市衛生局安排入住防疫旅館。
教育部長潘文忠重申,雖然發生宿舍群聚感染事件,但三級警戒仍要求大學避免學生不必要的移動,學校不得強制學生返鄉離開宿舍,防疫住宿必須依照「大專校院住宿防疫指引」,落實宿舍門禁、體溫量測、專人關懷、定期消毒、保持通風與社交距離等措施。
柯文哲指出,這次文大宿舍一次有4名住宿生確診,雖然來不及分析是否為熱區,但保險起見,還是派出剛成立的快篩隊,19人的編制立即前進校園1天內完成快篩。他強調,新冠病毒難對付的原因在於,前2到3天的潛伏期就有傳染力,當確診時,可能已經群聚傳染,因此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抓出可能的個案,把疫情撲滅,這套模式將會廣泛運用,只要數據顯示北市哪一個地區是感染熱區,就會依照這樣的模式處置,將疫情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內。
■全國累積30家長照機構有確診個案,北市宣布長照工作人員施打順位要提前
昨天北市公布信義區某長照機構爆發群聚,共27人染疫(含住民與工作人員),已造成7人死亡,平均82歲。台北市今天宣布,將長照機構工作人員的施打疫苗順位提前至與地方診所醫護人員同一級,4日就會開始施打,包括現場的主任、照服員以及外籍看護等。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目前累積已經有30家長照機構出現確診個案,多數是零星的住民與工作人員,除了北市之外,新北市土城某長照中心也有33人確診。他表示,長照中心一旦發現確診,將會立即匡列接觸者,進行適當的區隔與治療,盡力減少重症與死亡。
陳時中表示,長照中心都是老年人,染疫後對健康的威脅很大,各國的經驗也是如此,因此會重新考慮工作人員與住民的優先施打順位,在疫苗量能提升後,把施打順位往前提,這將會列入重要的選項,並送專家小組討論後定案。
指揮中心公布截至今日為止,嚴重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有1,303人,佔確診人數的16.8%,其中年齡大於60歲的2,958人中,912人是重症,比例為30.8%。
■國內接種AZ疫苗出現首例血栓,疫苗到位後的每週百萬劑接種計畫公布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公布,國內接種疫苗出現首例血栓個案,為30多歲男性,5月12日接種第一劑AZ疫苗後,曾出現發燒等身體不適症狀,於3日後逐漸緩解;5月19日起,又出現微燒、持續頭痛、腹痛等症狀,就醫抽血檢查後,發現血小板低下,D-dimer異常升高等,同步影像學檢視頭部、腹部雖未發現血栓病兆,經臨床研判依「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 (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TTS)臨床指引」診治。
李秉穎表示,個案目前血小板值恢復中,狀況穩定,這起案件經專家審查,符合布萊頓合作組織 (Brighton Collaboration)病例定義,研判為我國首例TTS個案。截至今日為止,國內接種達46萬1,647人次,發生首例TTS,發生率為百萬分之2.1,其他國家例如英國TTS發生率為百萬分之12.3(截至5月1日),歐盟為百萬分之6.5(截至4月4日)。
李秉穎指出,所幸國內血栓個案及早就醫,得以緊急處置,因此呼籲已經接種的民眾,接種AZ疫苗28天內,若出現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任一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以利醫生及早釐清病因並給予適當處置。最後專家建議,符合接種對象仍應配合疫苗供應進度接種。
雖然目前疫苗供應仍不足,但陳時中表示,預估6到8月逐步有疫苗進來,因此先擬定全面接種疫苗作業,等疫苗量能足夠後,每週至少要完成施打100萬劑。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規劃分成「醫療院所」與「接種站及外展服務」兩大區塊,醫療院所包括醫院、衛生所與地方診所,醫院共計300家每週可以接種54萬人次,衛生所200家每週可接種10萬人次,診所6月800家、8月擴增至2,000家,每家每日服務50人,每週可以完成60萬人次。
至於社區接種站將以縣市的規模來劃分,主要是在週末假日的時候服務民眾,估計每週可以完成43.6萬人次;外展的機關、企業與軍營則是每週兩萬人次;並計劃借用體育場、棒球場等大型場地,利用週末加快接種速度,估計每週可以完成1.8萬人次,總計兩大區塊讓每週接種人次可以達到135萬至171萬人次。
此外,政務委員唐鳳正在規劃疫苗接種預約平台,以目前現有的口罩實名制平台為基礎,民眾可以在一週前預約住家附近的醫療院所或接種站,完成後領取接種卡,而健保卡會貼上貼紙註記。指揮中心也已經招募7,795名醫護人力,並有排班系統,媒合醫護人員協助全面接種計畫。但柯文哲則表示,「摒除疫苗不足的問題,我們正把接種計畫擬好,就等疫苗到貨,包括小巨蛋、台北市政府大廳等地,都考慮成為大型接種場地,以最短的速度完成接種。」
陳時中表示,接種計畫目標是10月底讓6成國人打完第一劑疫苗,以國外接種經驗,接種率達2成就有效果、4成就會有抑制疫情的成果,6成會達到控制疫情,但疫苗廠供貨不穩定是隱憂。
■救護運送能量告急,消促會呼籲:儘快回補物資、將緊急救護體系納入防疫指揮會議、徵召民間救護員等
除了醫院量能緊繃外,負責載運疑似確診者的第一線消防救護也出現人力、物資缺乏的困境。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以下稱消促會)今日早上召開記者會,向指揮中心提出四項訴求,包括:
一、防疫物資回補頻率應提高,並因應疫情預先提撥一個月(防疫物資)使用量,供雙北或評估可能重災區域消防單位使用,避免回補不及致裝備短缺。
二、訂定防疫巴士運作指引,並由指揮中心協助各縣市建立防疫巴士國家隊,進行北病南送。
三、提高救災救護中央單位──內政部消防署於防疫指揮體系中的層級,將緊急救護體系納入防疫指揮會議核心成員中,與醫事司共同合作解決疫情期間患者輸送、診治等問題。
四、徵召民間救護車納入防疫體系中,統一調度分派協助各縣市進行患者運送。
消促會會員代表楊適瑋表示,醫療院所防疫救護物資相對充裕,但消防救護員物資消耗更多,每出一次車就要穿脫一套防護衣,物資現在已經相當窘迫。防疫巴士部分,因為車內不能開空調、上廁所,有些車體設計甚至根本不適合上國道,卻還要載著病患和消防員開至少3小時以上到南部縣市,希望此情況能儘速改善,「病人確診已經很倒霉了,還要在長途運送過程中熱衰竭,病人不需要這樣被對待。」他們希望指揮中心統一訂定防疫巴士運作指引,希望建立隨車人員防護裝備、相關通風與行車安全標準,提高後送效率。
台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石富元表示,一般人覺得民間救護員訓練比較差,這是錯誤的刻板印象,很多民間救護員是消防員退休,不但有合格證照也很專業。現在疫情讓救護運送爆量,「不知道為何要排除民間救護車(協助救護),不用民間還能怎麼辦?」他認為,民間救護員在送確診病患其實只要準確穿好防護衣,就能處理大部分勤務,「不需要用到EMT-P(高級救護技術員),只要EMT-1(初級救護技術員)就夠了。」
(文/嚴文廷、林雨佑 ;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戴淨妍;攝影/余志偉、林彥廷、董俊志)
#延伸閱讀
【「這是我們集體的失敗」──疫苗生產大國卻被疫情重創,來自印度沉痛的告白】https://bit.ly/3bXnguw
【真的假的?確診數「校正回歸」很正常,但一次回補太多天恐使疫情判斷失準?】https://bit.ly/3fJSUfW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校正回歸 #快篩 #疫苗 #疫苗接種預約平台 #AZ疫苗 #血栓 #文化大
超全能診所健保 在 HerH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𓏘 文非常長,慎入!
𓏘 但重要的事情都寫在這了
謝謝妳們的關心,3/3我們已經帶兒子出院了,但我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去開店,粉絲專頁這裡也沒有更新動態,因為我真的累歪了,真的是空前的累!!!
之前在懷孕中後期,應該是兒子的頭壓迫到我某條神經之類的吧,我痛到舉步維艱,但生完後就不了了之,這次連續幾天在醫院照顧他,睡在他的病床上,可能是同個姿勢躺了太長的時間,一直側身面向他,這幾天在孕期痛的同個位置,又發作了!本來想說腰痠背痛這種事,多休息就會好一點,沒想到痛了兩天,昨天我開始覺得頭暈噁心想吐,趕快菇狗了一家在台南評價很不錯的神經科診所,想去找出痛的原因,結果跟醫師說完我的症狀後,他立刻請護士幫我量體溫(沒記錯的話是36.7),然後跟我說,會噁心想吐不太尋常,通常是腦部已經感染了,他請我「回」成大做快篩⋯⋯。
我會說「回」成大是因爲,上週兒子腸胃炎去成大急診的時候,我告訴護理人員我在2/11-2/13有南韓旅遊史(當時南韓的疫情還沒有大擴散,也就沒有被列為旅遊警示國家,因此回台灣後我沒有特別的做隔離,但因為家裡有小孩,所以我本來就有習慣外出到人多或空氣較不流通的地方會戴口罩,也因為我的旅遊史,導致兒子的就醫過程變得繁覆很多,造成醫護人員的各種困擾和消耗許多本來可以省去的醫療資源,我非常內疚也非常抱歉!)所以兒子和我都被安排做了武漢肺炎的快篩,篩檢結果出來我們都是陰性,所以我就跟醫生說,可是我做過快篩了耶!他當然知道,因為健保卡上都有紀錄,他還說我快篩了兩次?!(我不知道為什麼紀錄是兩次,我只有去過一次檢疫站,也只被採驗過一次檢體,不知道是否保險起見,同一份檢體會被檢驗兩次),當下我蠻傻眼的,因為我敘述的症狀是,疑似坐骨神經痛,偶爾會感到雙腳無力,最後出現頭暈噁心想吐的感覺,整個身體左半邊甚至有微微麻的感覺,但沒有任何呼吸道的症狀,當下也確認我沒有發燒,我比較怕我是不是要中風了,總的來說就是,武漢肺炎會有的典型症狀我都沒有,後來他一邊敲著鍵盤開轉診單一邊告訴我說,如果你到時後檢查出來是陰性,那你應該就是最近太累而已!我沒理解錯誤的話,這個結論我聽起來的意思就是,無論結果如何,我不要再去找他了!走出診間,我想了一下,就跟櫃臺小姐說,我能不能在外面等,如果好了請跟我招個手我再進來謝謝!因為我不想要繼續待在裡面讓他們害怕,所以我從傻眼中回過神來後,就想說還是趕快到外面好了。
該怎麼說呢,其實我超期待這位醫生會如何診斷或治療我的不舒適,畢竟他的評價真的很不錯啊!重點是我覺得有種要開獎的感覺,終於快要知道,到底是因為哪個部份受傷所引起的了,但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失望之於也有點難過,可是我完全能夠理解他的反應,但還是忍不住感到無奈和無助。
我一直告訴自己,如果因為我的出國行為而被歧視了,沒有什麼好生氣的,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今我有病痛,難道真的因爲這樣,在我沒有任何疑似肺炎症狀的情況下,我就失去看診的資格了嗎,我知道醫生也是人,也會害怕,所以我沒說什麼,也沒有賴著不走請他救我,他絕對有拒絕看診的權利,我尊重他,也謝謝他沒有用可能讓我更難堪的方式請我離開,其他我沒多想什麼,只有想說,又要再去醫院增加感染風險了嗎?!好煩喔!
坦白說,最近真的因為我的出國史,讓我們一家人吃盡苦頭,住院期間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也被醫師忽略了,護理人員都很準時會來量體溫、量血壓、給藥、察看點滴(非常感謝),但住院三天,除了剛進到病房的那二十分鐘有主治醫師跟我們說明準備給兒子採取的治療方式之外,在那二十分鐘之後的兩天,完全沒有任何一位醫師「主動」來查房的,對於兒子病情的所有疑問我只能問護理師,問到有些時後她們都委婉笑笑的跟我說,媽媽~ 妳不要太擔心啦!沒事的!要多休息啦!我知道,她們已經覺得我問題很多很煩人,但那是因為整整兩天,都沒有醫師來看我兒子,我所有的擔心和疑問得不到說明和答案,我能做的只有幾乎24小時不停觀察兒子的狀況,並紀錄下來,真的有比較不對勁的情況才會請護理師過來,再請她幫我轉告給醫師,完全是身心靈的折磨。另外,同時間,韓國因爲疫情的情況嚴重,所以工作上的事也讓我很煩心,蠟燭兩頭燒,真的是太煎熬了!
回到家後,我只想狠狠的瘋狂休息,偏偏自己的身體又不舒服,在醫院陪兒子的時後想了很多,這段時間自己顧小孩和開店,分身乏術,常覺得兩件事我都做不好,店顧不好就是營業額變少,但孩子顧不好,那是很難原諒自己的事,所以我一直都有想要把HerHer慢慢轉型成網路店家的想法,這樣一來我可以在家照顧他,自己再找時間工作,會選擇改變工作型態的原因是,除非我的營業時間改變(五點前要打烊),不然送託嬰對我們來說意義不大😂,而且店裡的環境雖然不差,但的確不適合孩子長時間待著。
經歷這次兒子住院,讓我真的開始認真思考該如何調整我的生活,畢竟我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了,目前看來是沒有找到平衡,店顧不好、小孩沒辦法得到更好的照顧生了病、自己也累死。剛好最近又遇上疫情,下次什麼時後能再去韓國也不知道,沒有新的衣服可以賣的話,等於沒辦法維持營收,店面總不能還開著每個月繳租金吧(我是不能啦會破產😂),目前的打算是就繼續追加最近這一次的新品,然後賣店裡的現貨,最後就是看疫情的情況了,我是預計五月之前吧,還是沒辦法飛的話,就先暫時休息吃老本了,等可以去韓國採購的時後,再次跟大家見面應該就是HerHer的網路店家了。其實我可以不用跟大家說這麼多,但我就是這樣的人,不跟你們交待一下,就一直覺得哪裡怪怪的,渾身不對勁,心情也很差,我喜歡把話說清楚,特別是有些客人私底下都跟我是朋友了,沒見過面的也是網友,女生跟朋友更新近況,本來就是會聊超多的不是嗎,聊完通體舒暢啊!
結論是(有人會看到這嗎😭),衣服還是可以追加,只是!往返韓國台灣之間的班機很多都取消了,所以貨運行現在要看情況發貨 ,我還是可以請他們追加,但就是沒有辦法保證衣服什麼時候才能寄到台灣,不過,如果願意無條件等候的話,我一定會幫忙追加,只是時間上就要請各位包函!
大部分的人最在意的是收到衣服季節都不對了,根本沒辦法穿,這是肯定的,所以這點妳們要自己考量,我都會跟客人說,我挑的單品基本上沒有流行性的問題,三年後才收到(開玩笑)穿起來還是會很好看!所以你只需要想,這件衣服妳有多喜歡,真的很愛而且款式很經典或是基本款的話,就先收藏起來吧!來日方長,絕對穿得到的!真的不要急於一時而錯過一件藝術品!
回到正題,原則上還是幾週內會到貨的,可是疫情局勢多變,我真的沒種給任何保證,萬一久的話可能一兩個月也不一定,但機率比較小啦!(因為其實昨天貨運行跟我說,阿寶今天可以發貨!但還有兩件衣服訂了廠商還沒出貨,超煩!只好請他們拿齊了再發)如果願意等待或有任何問題,都請私訊我,我會盡快回覆的,非常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