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解人意是不是一个巨大的优点?
当我问出这个问题时,朋友在一旁坚定地摇头。
她最近找到了一个词,贴切地形容自己是 「情感海绵」 ,具体点说,就是她能理解和吸纳各种人类的悲欢,比失业的同事更难过,比分手的朋友更激愤,比在人群中的社交恐惧者更恐惧。
别人的喜怒哀乐,她都能敏感地察觉到,甚至直觉地猜出背后的原因。
神了。
对,就是神了。 一开始我以为她属于「高敏感人群」,但她对人际和情绪的敏感程度,显然更加极端和深刻。
直到我在一本书中看到, 这其实是另外一种人格特质,叫作共情者(Empath),又被称作「神使」。
比如说,你会不会有下面这些表现:
1)高度敏感。 通过语调和肢体动作,能察觉到对方没有说出口的情绪或「信息」。
2)不自觉吸纳别人的情绪。 别人的负面情绪让你筋疲力尽,但如果在有爱的环境中,你也会感到蓬勃有力量。
3)常被评价为很内向。 喜欢一对一的接触或者小团体,即使有外向的行为表现,也局限在社交场所。
4)高度直觉。 你喜欢通过直觉来体验世界,先感受再思考,这可能与我们过度理智的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相反。
5)需要独处的时间。 由于天生的敏感,你很容易情绪过载,所以你需要定期的独处时间来给自己充电。
6)在亲密关系中可能会不知所措。 在内心深处,你害怕被「吞没」,你常常陷于一种令人神经紧张的、不自在的交往中,你想得到陪伴,但矛盾的是,陪伴让你感觉不安全。
7)你似乎有一种治愈的力量。 你总是自然而然地成为圈子里最「善解人意」的那一个,很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但他们通常是「求助者」,这种功能性的关系有时候令你感到孤独。 (也让你很容易被「情感吸血鬼」盯上)
8)你想减轻身边人的痛苦。 给予关怀和帮助,对你而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即使有时候你已经觉得力不从心。
9)很难建立个人的边界。 在别人和自己之间几乎没有什么防备心。
10)热爱自然。 你可以在野生动物、海洋或者其他自然环境中得到能量的滋养和恢复。
「神使」几乎总是被信任的,因为他们让人们感到安全,也正因为如此,「善解人意」似乎成了他们不得不背负的压力。
成为一名"神使"是什么体验?
神使(Empath)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用来描述一个人有超自然能力,能够理解其他人的精神和情感状态,有点读心者的意思。
《星际迷航:下一代》中的Deanna Troi就是一个典型角色,她担任飞船顾问,利用自己的能力来感知他人的情绪,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交流。 这一类描述看起来很奇妙,但它们也可能无意中歪曲了现实中神使(Empath)的真实体验。
精神病学家Judith Orloff首先将神使(Empath)这一概念引入了人格描述(她本人也是一名神使),她认为,神使是对情绪高度敏感的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共情」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那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共情」(Empathy)本身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理解别人的想法、体会别人的感受,能够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的能力。
可是,当这种能力无法自控、或者超出了身心的承受范围,我们就会遭到一种反噬:
1)共情者更容易产生慢性疲劳:
就像演员沉浸在电影角色中无法「出戏」,共情者可能会沉浸在他人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通常,共情者不只是「照顾」别人的情绪,而是「吸收」,就好像对方经历的一切,都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临床观察发现,当共情者被他人的情绪淹没时,他们可能会出现惊恐发作、焦虑、抑郁以及慢性疲劳等心理和身体症状。
而《Health Psych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同样发现, 父母的共情能力越强,他们越有可能经历慢性炎症的困扰。 可见,共情力并不总是一份礼物。
2)共情者更容易在关系中感到孤独:
当然,普遍理解中,共情力是人和人之间联结的纽带,但对于共情者来说,过度的共情往往会毁掉他们的人际关系。
研究发现,共情者对社会刺激高度敏感,但却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刺激。 因此,他们经常干脆封闭自己的感觉,或者对人际互动保持消极的期望。
丹麦家庭治疗师Jesper Juu甚至将共情力和攻击性称为「存在的双胞胎」。 一个共情者,可能会更加快速、准确地预测到对方是否有隐藏的冷漠、拒绝和威胁性,这让他们在其他人眼里看起来 「太容易生气了」 。
3)共情者更容易陷入"功能性的交往":
孤独,并不意味着共情者没有深度的人际交往。 恰恰相反。
因为共情者的同理心,他们常常在一段关系中扮演着「倾听者」、「帮助者」、「疗愈师」的角色,而他们也乐于使用这样一种直觉式的、深度暴露式的交流互动。
有失恋的朋友,找他们梳理和分析感情状况,有迷茫的朋友,找他们聊人生、聊理想。 但一切仅限于此,下一次再联系,可能就是对方「又」出现了什么感情问题或者人生困扰。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共情者?
你可能会怀疑,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种人格特质,能对他人"感同身受"?
学术界一开始也是这样怀疑的,毕竟大多数关于共情者的研究,都依赖于「自我报告」。
但根据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它通过研究镜像触觉联觉,客观地衡量了共情能力。
结果显示,大约1%到2%的人是真正的共情者,而临床心理学家Helena Rempala认为,这个数字可能更高,大约10%到15%。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了共情者?
1)可能与大脑中过度活跃的镜像神经元有关。
有关镜像神经元的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可以通过过滤掉我们自己的情绪,来阅读和理解对方的情绪。
而共情者被认为拥有高度反应的镜像神经元,因此会与他人的情绪感受产生深刻的联系。
2018年,Abigail Marsh的一项研究,更进一步地揭示了共情者和非共情者之间的大脑差异,共情者对恐惧的面孔更加敏感,因为他们的杏仁核对这些面孔的反应更加活跃。
2)共情也可能是一种选择。
「像大多数人格特质一样,共情力很难区分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心理学家Jeff Gardere认为,「成为一名共情者,不仅仅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选择。」
共情是一种可以后天习得的行为,早在幼儿时期就可以观察到共情能力的发展。 而在高度赞扬「共情力」的社会氛围下,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拥有「读懂」他人并给予帮助的能力,而感到自豪。
直白地说,我们实际上是在努力学习如何察言观色。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如果我们的父母缺乏共情力,我们更有可能成为共情者,「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训练,是把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
共情者们怎样关怀自己?
最早提出共情者的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著作《The Empath's Survival Guide》中写道:
「作为一名医生,我进化的一部分就是学会接受这些能力,它们是宝贵的、值得培养和支持的。 我拥抱我的敏感,而不是逃避它们。」
共情者和高敏感人群一样,它不是一种疾病或者缺陷,它只是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人格特质,我们可能无法改变它们,但有办法跟它们好好相处。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在书中分享了如何成为一个平衡的、有力量的、快乐的共情者。
1)有意识地建立个人边界
如果你是一位共情者,你一定能体会到人际交往中最大的不舒服,来自于被侵犯边界的时刻:
你既因为被侵犯了边界而感到焦虑,同时也因为想要帮助对方的使命感被满足,而产生一种莫名的快感。
因此,这种矛盾的情绪体验让你一直难以建立起明确的个人边界。
但这是重要的。 「没有边界的付出,会让我们失去对内部资源的掌控能力,也无法将自己的最佳状态献给生活中更重要的人。 」
你需要做出一些勇敢的尝试:
明确你的极限。 回顾过去你对某个人感到不舒服、愤怒或怨恨的经历,为它他们创建一个「界限表」,并写下让你觉得舒服和安全的界限标准,尽可能地详细。
真正让别人知道越界的唯一方法,就是直接告诉他们。 如果你不习惯这样做,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服务员把你点的菜弄错了,要求她重新确认一次。
或者暂时不要答应任何事。 给自己一点时间,回顾自己的"界限表",或者考虑自己的"可使用水平",你现在有时间和精力吗? 你必须为对方的情绪负责吗? 你会因此而快乐吗? 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再做回应。
如果这些都失败了,那就删除它们。 如果你已经明确地告诉别人你不舒服,但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请记得,你是可以离开的,没有人有权利让你感到不舒服,或者未经允许地利用你的价值。
2)比起照顾他人,你更需要学习如何照顾自己
一些研究表明,共情力与焦虑、抑郁等情绪存在正相关,甚至你会因为别人的痛苦而责怪自己。 比起照顾他人,共情者更需要学习的是如何照顾自己:
给自己充足的时间休息。 不要强迫自己在不同的事情之间周转。
有意识地选择与你共度时间的人。 「倾听你的身体,看看谁给你能量,谁消耗你的能量,意识到身体发出的信号而不是忽略它们。」
对待自己时,想想自己是怎样对待他人的。 尝试着理解自己的情绪,想象如果你是自己的朋友,你会怎样和TA说话、怎样安慰TA并给予TA拥抱。
找到让自己放松的地方。 对于共情者来说,亲近自然是启动心理恢复机制的方法。
练习冥想。
3)最关键的是,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共情者之所以被称为神使,是因为他们将神的使命,始终放置在了个体的幸福之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需要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后退一步,意味着你可以屏蔽求助的朋友,可以对他们说「不」,可以在感到筋疲力竭之前,逃避到让自己舒适的领域。
哪怕在其他人看来,你有那么一点点避世。
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书中建议共情者「独自隐居一下,远离这个世界,每年至少一次。 计划好你的时间去大自然或者其他令你平静的地方,这样你就可以放松下来并重新校准你的系统"。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后退和逃避,似乎总是可耻的。
「我必须善解人意,我必须提供帮助,
我必须在保持体面而没有倦态。」
这些都是共情者深陷其中的泥沼,而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 我们在应对别人的痛苦时所采取的观念,往往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我看到过一篇共情者的日记,她写道:
「当我的共情力被触发的时候,那些未经处理的情绪就会泄露出来,有时会像烟花一样爆发;而当情绪远去,我又像一具被抽空的空壳,自我的价值感在瞬间瓦解。」
但愿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善解人意是一种价值。
但你,不仅仅只有这一种价值。
超理智型人格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善解人意是不是一个巨大的优点?
当我问出这个问题时,朋友在一旁坚定地摇头。
她最近找到了一个词,贴切地形容自己是 「情感海绵」 ,具体点说,就是她能理解和吸纳各种人类的悲欢,比失业的同事更难过,比分手的朋友更激愤,比在人群中的社交恐惧者更恐惧。
别人的喜怒哀乐,她都能敏感地察觉到,甚至直觉地猜出背后的原因。
神了。
对,就是神了。 一开始我以为她属于「高敏感人群」,但她对人际和情绪的敏感程度,显然更加极端和深刻。
直到我在一本书中看到, 这其实是另外一种人格特质,叫作共情者(Empath),又被称作「神使」。
比如说,你会不会有下面这些表现:
1)高度敏感。 通过语调和肢体动作,能察觉到对方没有说出口的情绪或「信息」。
2)不自觉吸纳别人的情绪。 别人的负面情绪让你筋疲力尽,但如果在有爱的环境中,你也会感到蓬勃有力量。
3)常被评价为很内向。 喜欢一对一的接触或者小团体,即使有外向的行为表现,也局限在社交场所。
4)高度直觉。 你喜欢通过直觉来体验世界,先感受再思考,这可能与我们过度理智的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相反。
5)需要独处的时间。 由于天生的敏感,你很容易情绪过载,所以你需要定期的独处时间来给自己充电。
6)在亲密关系中可能会不知所措。 在内心深处,你害怕被「吞没」,你常常陷于一种令人神经紧张的、不自在的交往中,你想得到陪伴,但矛盾的是,陪伴让你感觉不安全。
7)你似乎有一种治愈的力量。 你总是自然而然地成为圈子里最「善解人意」的那一个,很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但他们通常是「求助者」,这种功能性的关系有时候令你感到孤独。 (也让你很容易被「情感吸血鬼」盯上)
8)你想减轻身边人的痛苦。 给予关怀和帮助,对你而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即使有时候你已经觉得力不从心。
9)很难建立个人的边界。 在别人和自己之间几乎没有什么防备心。
10)热爱自然。 你可以在野生动物、海洋或者其他自然环境中得到能量的滋养和恢复。
「神使」几乎总是被信任的,因为他们让人们感到安全,也正因为如此,「善解人意」似乎成了他们不得不背负的压力。
成为一名"神使"是什么体验?
神使(Empath)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用来描述一个人有超自然能力,能够理解其他人的精神和情感状态,有点读心者的意思。
《星际迷航:下一代》中的Deanna Troi就是一个典型角色,她担任飞船顾问,利用自己的能力来感知他人的情绪,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交流。 这一类描述看起来很奇妙,但它们也可能无意中歪曲了现实中神使(Empath)的真实体验。
精神病学家Judith Orloff首先将神使(Empath)这一概念引入了人格描述(她本人也是一名神使),她认为,神使是对情绪高度敏感的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共情」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那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共情」(Empathy)本身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理解别人的想法、体会别人的感受,能够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的能力。
可是,当这种能力无法自控、或者超出了身心的承受范围,我们就会遭到一种反噬:
1)共情者更容易产生慢性疲劳:
就像演员沉浸在电影角色中无法「出戏」,共情者可能会沉浸在他人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通常,共情者不只是「照顾」别人的情绪,而是「吸收」,就好像对方经历的一切,都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临床观察发现,当共情者被他人的情绪淹没时,他们可能会出现惊恐发作、焦虑、抑郁以及慢性疲劳等心理和身体症状。
而《Health Psych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同样发现, 父母的共情能力越强,他们越有可能经历慢性炎症的困扰。 可见,共情力并不总是一份礼物。
2)共情者更容易在关系中感到孤独:
当然,普遍理解中,共情力是人和人之间联结的纽带,但对于共情者来说,过度的共情往往会毁掉他们的人际关系。
研究发现,共情者对社会刺激高度敏感,但却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刺激。 因此,他们经常干脆封闭自己的感觉,或者对人际互动保持消极的期望。
丹麦家庭治疗师Jesper Juu甚至将共情力和攻击性称为「存在的双胞胎」。 一个共情者,可能会更加快速、准确地预测到对方是否有隐藏的冷漠、拒绝和威胁性,这让他们在其他人眼里看起来 「太容易生气了」 。
3)共情者更容易陷入"功能性的交往":
孤独,并不意味着共情者没有深度的人际交往。 恰恰相反。
因为共情者的同理心,他们常常在一段关系中扮演着「倾听者」、「帮助者」、「疗愈师」的角色,而他们也乐于使用这样一种直觉式的、深度暴露式的交流互动。
有失恋的朋友,找他们梳理和分析感情状况,有迷茫的朋友,找他们聊人生、聊理想。 但一切仅限于此,下一次再联系,可能就是对方「又」出现了什么感情问题或者人生困扰。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共情者?
你可能会怀疑,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种人格特质,能对他人"感同身受"?
学术界一开始也是这样怀疑的,毕竟大多数关于共情者的研究,都依赖于「自我报告」。
但根据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它通过研究镜像触觉联觉,客观地衡量了共情能力。
结果显示,大约1%到2%的人是真正的共情者,而临床心理学家Helena Rempala认为,这个数字可能更高,大约10%到15%。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了共情者?
1)可能与大脑中过度活跃的镜像神经元有关。
有关镜像神经元的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可以通过过滤掉我们自己的情绪,来阅读和理解对方的情绪。
而共情者被认为拥有高度反应的镜像神经元,因此会与他人的情绪感受产生深刻的联系。
2018年,Abigail Marsh的一项研究,更进一步地揭示了共情者和非共情者之间的大脑差异,共情者对恐惧的面孔更加敏感,因为他们的杏仁核对这些面孔的反应更加活跃。
2)共情也可能是一种选择。
「像大多数人格特质一样,共情力很难区分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心理学家Jeff Gardere认为,「成为一名共情者,不仅仅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选择。」
共情是一种可以后天习得的行为,早在幼儿时期就可以观察到共情能力的发展。 而在高度赞扬「共情力」的社会氛围下,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拥有「读懂」他人并给予帮助的能力,而感到自豪。
直白地说,我们实际上是在努力学习如何察言观色。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如果我们的父母缺乏共情力,我们更有可能成为共情者,「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训练,是把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
共情者们怎样关怀自己?
最早提出共情者的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著作《The Empath's Survival Guide》中写道:
「作为一名医生,我进化的一部分就是学会接受这些能力,它们是宝贵的、值得培养和支持的。 我拥抱我的敏感,而不是逃避它们。」
共情者和高敏感人群一样,它不是一种疾病或者缺陷,它只是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人格特质,我们可能无法改变它们,但有办法跟它们好好相处。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在书中分享了如何成为一个平衡的、有力量的、快乐的共情者。
1)有意识地建立个人边界
如果你是一位共情者,你一定能体会到人际交往中最大的不舒服,来自于被侵犯边界的时刻:
你既因为被侵犯了边界而感到焦虑,同时也因为想要帮助对方的使命感被满足,而产生一种莫名的快感。
因此,这种矛盾的情绪体验让你一直难以建立起明确的个人边界。
但这是重要的。 「没有边界的付出,会让我们失去对内部资源的掌控能力,也无法将自己的最佳状态献给生活中更重要的人。 」
你需要做出一些勇敢的尝试:
明确你的极限。 回顾过去你对某个人感到不舒服、愤怒或怨恨的经历,为它他们创建一个「界限表」,并写下让你觉得舒服和安全的界限标准,尽可能地详细。
真正让别人知道越界的唯一方法,就是直接告诉他们。 如果你不习惯这样做,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服务员把你点的菜弄错了,要求她重新确认一次。
或者暂时不要答应任何事。 给自己一点时间,回顾自己的"界限表",或者考虑自己的"可使用水平",你现在有时间和精力吗? 你必须为对方的情绪负责吗? 你会因此而快乐吗? 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再做回应。
如果这些都失败了,那就删除它们。 如果你已经明确地告诉别人你不舒服,但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请记得,你是可以离开的,没有人有权利让你感到不舒服,或者未经允许地利用你的价值。
2)比起照顾他人,你更需要学习如何照顾自己
一些研究表明,共情力与焦虑、抑郁等情绪存在正相关,甚至你会因为别人的痛苦而责怪自己。 比起照顾他人,共情者更需要学习的是如何照顾自己:
给自己充足的时间休息。 不要强迫自己在不同的事情之间周转。
有意识地选择与你共度时间的人。 「倾听你的身体,看看谁给你能量,谁消耗你的能量,意识到身体发出的信号而不是忽略它们。」
对待自己时,想想自己是怎样对待他人的。 尝试着理解自己的情绪,想象如果你是自己的朋友,你会怎样和TA说话、怎样安慰TA并给予TA拥抱。
找到让自己放松的地方。 对于共情者来说,亲近自然是启动心理恢复机制的方法。
练习冥想。
3)最关键的是,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共情者之所以被称为神使,是因为他们将神的使命,始终放置在了个体的幸福之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需要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后退一步,意味着你可以屏蔽求助的朋友,可以对他们说「不」,可以在感到筋疲力竭之前,逃避到让自己舒适的领域。
哪怕在其他人看来,你有那么一点点避世。
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书中建议共情者「独自隐居一下,远离这个世界,每年至少一次。 计划好你的时间去大自然或者其他令你平静的地方,这样你就可以放松下来并重新校准你的系统"。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后退和逃避,似乎总是可耻的。
「我必须善解人意,我必须提供帮助,
我必须在保持体面而没有倦态。」
这些都是共情者深陷其中的泥沼,而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 我们在应对别人的痛苦时所采取的观念,往往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我看到过一篇共情者的日记,她写道:
「当我的共情力被触发的时候,那些未经处理的情绪就会泄露出来,有时会像烟花一样爆发;而当情绪远去,我又像一具被抽空的空壳,自我的价值感在瞬间瓦解。」
但愿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善解人意是一种价值。
但你,不仅仅只有这一种价值。
超理智型人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追逐怪物的人 #信號 #追擊者
#犯罪側寫師 #犯罪者側繪
.
二○○一年五月十日春天,日間最高氣溫二十一度,直至晚上六點,首爾城東區中浪川河堤遊樂場仍舊是個好天。中浪川上流是低窪地帶,從以前就洪水災害頻發,一九九○年代末期,夏季水患災民甚至向國家提出集體訴訟,要求國賠,儘管如此,中浪川下游君子橋附近是有名的賞花地點,而二○○一年的春天正值花朵盛放的季節。
.
那一天,四歲的智妍(假名)和中浪川附近的居民一樣,跟著爸爸和哥哥出門散步。那天雖說是星期四下午,但賞花人潮絡繹不絕。智妍爸爸暫時移開在智妍身上的視線,看向和同齡小孩玩耍的六歲大的智妍哥哥的時候,智妍遠離了爸爸和哥哥獨自玩耍,就在這時,一個男人悄悄地靠近智妍道:「叔叔買冰淇淋給你好不好?」
.
左手少了兩根指頭的男人帶智妍到了距離中浪川散步步道五十公尺遠的君子橋社區超市,買了冰淇淋,然後把智妍帶回離超市五十公尺遠的自家住宅。那是一個窄小到隔不出玄關的房子。另一頭,智妍的爸爸和哥哥失去了智妍的行蹤,徹夜尋找智妍無果,最後到了派出所報失蹤。
.
五月十九日周六早上八點許,一名回收舊物的六十多歲老人走在君子橋住宅區巷弄,那裡離智妍失蹤地點約五分鐘步行距離。老人如往常般尋找能回收的舊物,他在巷子裡發現一個登山背包,背包裡裝的不是要被回收的舊物,而是被分屍的小孩的頭、雙臂和被切除了腳趾頭的雙腳。
.
吃驚的老人急忙報案,東部警局局長和刑事科科長等人上午趕赴拉起了黃色封鎖線的現場,投入初次現場調查。「初次現場調查」指的是警方出動至犯罪現場進行的緊急措施。不久之後,警方便確認了背包內的屍塊是一個禮拜前的失蹤女童智妍。通常不明來歷且有他殺嫌疑的屍體需透過屍檢和DNA分析方能確認死者身分,但是智妍案無需透過DNA分析,而是由智妍爸爸親自確認屍體頭顱。
.
智妍案立刻受到輿論媒體關注。五月二十日星期一,東部警局記者室擠滿了記者。自一九九○年代中半之後,韓國民眾時有聽聞隨機殺人案與連續殺人案,犯罪的恐怖陰影已陷社會於不安。聽說智妍案之後,各家記者都已作好要在和平週末上班的心理準備,聚在東部警局裡滿頭大汗地揮寫新聞。同一天晚上,韓國KBS電視台報導,「首爾東部警局指出女童分屍案的兇嫌極可能有精神疾病的問題,警方正全力調查」,隔天另一家日報報導,「女童家屬沒接過要求交付贖金的電話,研判是精神病患所為」。
.
科學搜查犯罪分析組辦公室坐落在首爾鐘路區首爾地方警察廳本館三樓。在智妍案相關新聞報導出來的三天後,權日勇警司就被叫去參加會議。警方在東部警局成立了智妍案搜查本部,上級機構收到指令,須全力協助首爾地方警察廳的搜查,在那時,東部警局還不曉得什麼才是正確的搜查方向。
.
首爾地方警察廳會議室,幾名男子圍坐在桌邊,桌子一側坐著首爾地方警察廳刑事科科長及重案科科長,另一側是現場鑑識班班長和權日勇,還有幾名負責現場搜查的東部警局刑警。他們要合力拼湊「犯罪者的身分及犯案動機」的高難度罪案拼圖,會議室裡流淌著緊張感,不單單因為智妍案兇嫌的殘暴犯罪手法,還有傳統搜查方式和新的搜查方式之間的角力。這一點其他與會者不曾察覺,但權日勇已經感知到了。犯罪搜查系犯罪分析組要員權日勇象徵著新的搜查方式,不過當天會議與會者多為年長刑警和警察,對他們來說,「科學搜查」是個陌生的字眼。一般的命案犯案動機有二,不是積怨就是涉及利害關係,因此通常被列入調查的犯罪嫌疑人與這兩種動機脫不了關係,通常會從受害者的熟人先調查起。
.
二○○一年,首爾地方警察廳麾下各管區共有兩萬四千多名警官,其中權日勇的職位是絕無僅有的,不,縱使是韓國全國九萬六百多名警官中,權日勇的職位依舊是獨一無二的。二○○一年一月,權日勇等四名警官被分派到首爾地方警察廳犯罪搜查系犯罪分析組,另外三名警官過去是犯罪統計要員,唯有「一號側寫師」權日勇是現今大眾認知中的「犯罪側寫師」,專司「犯罪者側繪」的工作。
.
◼️所謂的犯罪側寫,
◼️是以訴訟法理的科學證據為基礎,
◼️推定犯罪者的性格、心理、智力、職業、特徵等,
◼️有助縮小嫌犯範圍,幫助搜查的技巧。
.
韓國警察體制自一九九九年才導入科學搜查方式,歷時不過兩年,所以一線警察對於科學搜查的用語相當陌生,更不要提「分析犯罪者性格和特徵有助搜查」的概念。權日勇和當時的首爾地方警察廳科學搜查室室長李東桓(音譯,이동환)必須證明此一新概念與新技巧的效用。
.
在這一天的會議結束後,權日勇必須搶先現場搜查組更快解開拼圖才行。這就像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權日勇要先一步於圍棋棋盤上落子。他通過現場搜查組和韓國國立科學搜查研究院的屍檢結果獲得的拼圖碎片如下:
.
◽️屍體經冷凍後才遭分屍。
◽️屍塊斷面粗糙。
◽️裝有屍塊的黑色塑膠袋。
◽️失蹤地點與失蹤時段。
◽️棄屍的推定時間。
◽️屍體照。
.
權日勇在辦公室裡反覆思索,試圖拼湊事實碎片。當他思緒卡關時,他會在卡關的部分畫底線,重新翻看國外犯罪側寫師們的著作。傳說的犯罪側寫師約翰道格拉斯的搜查回憶錄《破案神探》和他所著的《犯罪分級手冊:暴力犯罪分級調查標準系統》(Crime Classification Manual: A Standard System for Investigating and Classifying Violent Crimes)、美國學者布倫特・特維的《犯罪側寫:行為證據分析入門》是權日勇的案頭常備書。「一定要抓住殺死智妍的兇嫌」的念頭盤旋在權日勇的腦海揮之不去。
.
犯罪側寫師如同沒有獵犬,獨自追逐動物的獵人,僅憑現場留下的微小跡證推測動物的行蹤。權日勇每天看著發現智妍屍體的現場照不下數十遍。寬約三公尺的小巷,矮於成年男性胸口的低牆、紅磚、黑色鐵門、貼有搬家公司等各式各樣宣傳單的鐵門,還有放在鐵門前的黑色背包,權日勇每天就像看著立體圖般,凝視著那些照片。
.
「為什麼要綁架她?」
「為什麼要分屍?」
「犯罪者有何特徵?」
.
精神科醫生的目標是治療,犯罪側寫師的目標是搜查。和電影裡的犯罪側寫師的一貫形象是,不用看犯罪現場也能揭露兇嫌的身分,就像個天才心理學家或靈媒。
.
實際上,犯罪側寫師最早誕生於一九七○年代的美國,幫助搜查是此一職務的目的。犯罪側寫師的本質就是推論犯罪者私底下及心理的「側繪(特徵)」,幫助縮小罪犯嫌疑人範圍。
.
權日勇心急證明犯罪側寫師的價值與效用。為了智妍父母得快點抓住犯罪者的責任感,以及要向一線刑警們證明犯罪側寫的價值,權日勇背負著這兩種壓力,把「我身為犯罪側寫師,必須向搜查組提出搜查方向才行」不時掛在嘴邊,「犯罪者是誰」,一年來,權日勇幾乎背得滾瓜爛熟的犯罪側寫教科書內容深印在他腦海。
.
另一方面,有別於權日勇,現場搜查組另有壓力來源—韓國全國媒體密切報導智妍案,該案件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各家新聞媒體社會部的「老大」都聚到首爾地方警察廳記者室,天天追問警方搜查成果和案件調查進展,並且競相直播搜查實況。
.
搜查組從多個搜查方向同時著手,像是智妍父母的潛在仇家、智妍失蹤與被棄屍地點一帶確診的精神病患、擁有電鋸設備的肉店等商家、性侵犯與兒童犯罪前科犯。警方馬不停蹄地查尋智妍失蹤地點附近住宅,一一造訪可疑住家。
.
就在此時,東部警局和首爾地方警察廳鑑識班雙雙找到了重要線索。豐富經驗的首爾地方警察廳現場鑑識班長朴尚善(音譯,박상선)專司鑑識程序。他在被冷凍的智妍屍體背部發現了約十多個被久壓的壓痕,且壓痕間隔相近,是冰箱冷凍庫底部壓出的痕跡。朴尚善建議警方帶著「壓痕間距」資料,查尋了該地區的冰箱製造商及舊物買賣商店,試圖找出有著相同間距的冰箱。
.
一番查找之後,警方找出了和壓痕間距幾乎一致的冰箱型號和製造年份。是一九八〇年代後半期生產的型號。這對權日勇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線索。
.
五月二十一日白天,權日勇接到來自京畿道地方警察廳的緊急聯絡,有人舉報水原市某家旅館裡發現「部分孩童屍塊」⋯⋯(全文未完)
.
--
.
◼️本文摘自《追逐怪物的人:#韓國首位犯罪側寫師的連續殺人案追蹤紀實》,作者權日勇(韓國第一位犯罪側寫師暨犯罪學博士)、高納穆(傳記、紀實類文學作家)。本書由高寶書版發行。
.
本書描繪權日勇如何成為韓國第一位犯罪側寫師、並打造了屬於他的犯罪側寫組、活躍於案發現場,克服既有慣性及刻板偏見,找出搜查關鍵線索。
.
在社會大眾還對「犯罪側寫」感到陌生的時代,他已日夜奔波現場,燒腦鬥智,只為深入連續殺人犯心裡的黑暗房間。2001年四歲小女孩智妍的分屍案;2003年的柳永哲殺人案(後被改編為電影《追擊者》;2006年殺害13名女性的鄭南奎殺人案,韓國也因此正式成立犯罪側寫小組;2009年震撼韓國社會的反社會人格的連續殺人犯姜浩順等。
.
究竟什麼樣的人會犯下這等行為?透過本書,讀者能踏入犯罪者毫無出口的黑暗心靈,一窺犯罪側寫的世界。
.
📖 閱讀更多:https://tinyurl.com/4wrnauk8
超理智型人格 在 薩提爾冰山理論4.超理智的溝通姿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超理智 的溝通姿態主講:蘇燕玲‧戴佑真#社會議題#人際溝通 超理智 的溝通姿態對事不對人,容易忽略他人與自己的感受,很會長篇大論、重視研究, ... ... <看更多>
超理智型人格 在 親子天下- 【了解薩提爾—4種應對姿態】 1.指責型:總是用否定 的推薦與評價
打岔型:用「忽略」來溝通,顧左右而言他。 4.超理智型:總是用爭辯、說理認為自己是對的。 薩提爾女士提出的第五個應對姿態「一致性」, ... 覺得人格快分裂. ... <看更多>
超理智型人格 在 Re: [討論] 《小美人魚》真人版影評:為什麼我們需要-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keel90135 (尼可)》之銘言:
: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31880
: 《小美人魚》真人版影評: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個深色髮辮、黑皮膚的人魚公主?
: 《小美人魚》真人版一上線變拿下北美票房冠軍,故事細節的改編,足以看見迪士尼突
破
: 傳統框架的決心。而外界針對演員的惡意攻擊,也顯現了邁向多元共融,我們仍有很多
路
: 要走。(以下含劇透,請斟酌閱讀)
這話說的太本位主義了吧大編輯,你有沒有想過在我們的立場,摧毀對我們具有象徵意義
的標誌和經典,對我們而言也是充滿惡意的?我們的立場不同,而你就是對的是正義的而
我們就是錯的是邪惡的,這就是你所謂的多元共融?原來也不過爾爾。
: 迪士尼電影動畫有著悠遠的歷史與爭議,過去曾被抨擊容易給予孩童負面的認知迷思、
強
: 化刻板印象。
: 近年在覺醒文化的影響下,迪士尼努力轉型,雖然不免被扣上政治正確的大帽子,仍持
續
: 產出題材與角色皆更多元的作品。
: 然而今年推出的《小美人魚》真人電影,卻受到大眾無情的批評與攻擊。
: 《小美人魚》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動畫電影,人魚公主愛麗兒聰明可愛中帶點任性,為
了
: 追尋她的夢想鋌而走險,最終也獲得她所嚮往的生活。
: 對小時候的我而言,愛麗兒是個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女孩,也勇敢大膽的去追求,相較
於
: 在高塔裡沉睡的公主,或是等待被王子拯救的可憐少女,愛麗兒的自主性與能動性高,
積
: 極的選擇她想過的人生。
: 但我從未仔細想過她所做出的選擇,其背後的意涵是什麼。
: 直到《小美人魚》真人電影出現後,我終於認真思考過去的這部經典動畫,可能隱含了
偏
: 頗的性別意識,而新電影中嘗試扭轉的敘事與角色塑造,或許少了那麼一點迪士尼魔法
,
: 卻賦予這個童話故事當代的價值。
: 人魚公主不能是深色辮髮、黑皮膚?
: 《小美人魚》選角的一片罵聲,讓我們知道這條多元共融的路還很漫長。
確實,如果多元共融必須透過「以前都是白人比較多,所以現在要盡可能使用黑人,本來
是白人的現在換黑人,本來是黑人的現在還是黑人」這樣的方式、本來白人是既得利益者
,現在必須先讓黑人也當過既得利益者,大家先把過去的帳算一算,然後再來談共融
-這樣報復式的作法,那麼這條多元共融的路確實還很漫長,而你們現在就是在這麼做。
某一個族群對某一個族群展現的霸權已是歷史共業,大家都知道要平權,但你如果帶著報
復式心態,「當初白人的比例那麼高,現在有色人種比白人多一點那又怎樣,沒錯總要有
一方要先放下,那就是等我們有色人種報完仇,然後你們白人再去放下,這樣就ok了」,
那麼就是進入仇恨的迴圈,永遠不用想達成多元共融。
: 《小美人魚》真人版雖然在與 34 年前截然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推出,但選擇非裔歌手海
莉
: 貝莉擔綱主演,仍在社群上引起軒然大波。
: 網民紛紛為這部電影貼上了「政確」公主、「#NotMyAriel」(這不是我的愛麗兒)等
標
: 籤,與論普遍認為迪士尼矯枉過正的選角毀了大家的童年回憶。
: 作為虛構的童話人物,34 年前動畫中愛麗兒的紅髮與白皮膚,是為了符合當時主流審
美
: 與白人霸權所建構出的形象。而現在真人電影中的愛麗兒,同樣是虛構角色,為什麼不
能
: 是一頭辮髮與黑皮膚的外表?
你也很清楚,當年的公主形象,是因為符合主流審美,那麼如今為什麼不能是髒辮和黑皮
膚?當然可以!如果海莉貝莉符合大眾審美,她當然可以,就算她有四隻手三隻眼睛兩張
嘴,如果當下的大眾審美覺得這是美的,那麼迪士尼就也可以選她來演,問題就是他不符
合大眾審美,問題就是「選角必須符合大眾審美」這件事迪士尼沒有這麼做,因為你們躁
進,你們不想等待,不想等待大眾的審美觀趕上你們的理念,要等待大眾對人間比目魚的
樣子感到漂亮可能需要的時間太久了,於是你們決定硬來,你們直接對著所有人說「我們
定義這樣子的長相叫做美麗,所以以他符合小美人魚的角色,你們也應該對所有的外貌都
感到美麗,你們必須靠理智控制你們的視覺訊號傳遞到大腦皮質層所產生的反應,去刺激
感到美麗的那個區塊,如果你們沒辦法控制而無法對她的臉感到美麗,你們就是歧視、惡
意」,你們現在就是在教育別人本能的喜好。荒謬至極。
當然,你們也知道硬來的效果有限,想過關還得在一個地方下手,如果沒辦法讓所有人都
覺得她美,那麼只要搖著「選角不用符合大眾審美」直接把電影製作的法則打掉,那麼選
一個醜人演俊男美女也是直接就地合理。
這種亂七八糟的作法都能搞出來代表你們已經沒有下限了。
大眾印象就是作為一個大眾作品的根基,尤其是影像作品,你創作影像作品,都必須巧妙
的去利用大眾印象,來達到你想傳遞的意思,包括色彩學、攝影技巧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上
,一個主視覺、一個構圖、一個分鏡、一個走位,都是為了撩起大眾本來就有的既有印象
,選擇暖色營造活力與熱情、選擇冷色營造平靜與沈穩、在人物的前方空出構圖造故事性
、在人物的後方空出構圖營造積極性…這些技巧能達到效果就是因為運用了大眾既有的印
象,你選了一個不符合大眾審美的人去演你電影裡的美人,就像是用深藍色打造廣告主視
覺但你說你想呈現的是熱情奔放。這是一種大眾意識流,你今天是在拍電影,不是在搞革
命,搞革命才是去推翻大眾既有印象,拍電影是要利用大眾既有印象,迪士尼自己都搞不
清楚自己的社會角色,難怪也搞不清楚選角這件事。
: 在抵制政治正確操作的背後,反對者的意識形態是否隱含著人魚公主只能是白人魚的偏
見
: ?一旦外型不符期望,演員的其他才華是否就被一概否決?
我們認為小美人魚只能是白人魚的原因不是因爲小美人魚只能是白人魚。
是不是看不懂?我不意外。
因為你們就只糾結在小美人魚身上。
要完整一點的說應該是,我們認為本來動畫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基於這個原因,所
以小美人魚只能是白人魚、花木蘭只能是黃種人的樣子、寶嘉康蒂只能是深膚色的樣子。
寶嘉康蒂和蒂安娜讓白人來演就是一種褻瀆,作為SJW的
編輯大人能認同吧,相同的艾麗兒讓黑人來演也是一種褻瀆,這很難懂嗎?重點不是在膚
色,而是在「不同」,如果你不同的剛好是膚色,那麼膚色自然就成了問題,懂這個邏輯
嗎?
: 看著網路上排山倒海而來的仇恨言論,以及極其殘酷的膚色與外貌批評,讓我們不免擔
真是ㄧ點反省能力都沒有。又在扣人家帽子了。
演藝界何其多的顏值不高的人當演員,而且取得相當高的演藝成就,人氣、票房、業界地
位都高,備受推崇,卻沒有人抓著他們的外貌猛打,因為他們沒有去扮他們不適合的需要
顏值的角色,為什麼小美人魚會被抓著打?因為你叫他去演美人魚,等同於叫宋康昊去演
詹姆士龐德、叫琥碧戈柏去演羅馬假期裡的安,你說會不會被抓著鞭?他們都能有各自能
發揮的角
色,也都有極其崇高的業界地位,他們不需要去演那些俊男美女,不需要你們的意識形態
,卻更得人尊敬。而你們只是想革命,你們不滿足於各司其職,不滿足在各自適合的角色
上登峰造極,你們認為就算大家很敬重這些人,在業界有所成就,大家還是認為他們長得
不夠好看,沒有被稱為「美」就不是你們想要的肯定,請問真正糾結在美醜上的人究竟是
誰?
大眾的尊敬都不分美醜了,就你們這些人對大眾的審美觀和外貌喜好窮追猛打,還粗暴的
直接糟蹋別人心中的經典角色以「教育」其他人,到底是誰過份?
: 心 34 年後的今天,社會好像一邊追求著多元共融,卻仍一邊緊抱著根深蒂固的歧視。
: 透過魔鬼的細節,看見改變傳統故事的決心
: 除了選角的大膽嘗試外,《小美人魚》真人電影也透過現代視角重新詮釋古典童話,細
膩
: 的改寫部分內容,讓故事與時俱進。
: 比如人魚世界的第一場戲,在動畫裡原是人魚公主們為宮中慶典而帶來的一段歌舞表演
,
: 但在電影中,這段歌舞秀被人魚王國的月報會議所取代。
: 國王的女兒們各自掌管七大洋的事務,每到珊瑚月會定期與父親見面回報各區狀況,比
起
: 動畫中歡樂的開場,少了些熱鬧,多了點嚴肅氛圍,卻意味著公主們不再是表演展示用
的
: 娛樂玩物,而是海底領袖。
你好嚴肅喔,歡樂的場合你不要,認真的開領袖會議你覺得更棒,你要不要直接去看莒光
園地?
你知道這樣改就代表艾麗兒翹掉的不是一場派對而是一場正式的會議欸,你覺得這對艾麗
兒的人設有什麼幫助嗎?
: 比起動畫,電影對於男主角艾瑞克王子的背景與性格交代了更多的細節,也讓他與愛麗
兒
: 的情感基礎,不只是建立在單純的外表吸引或被拯救的關係上,他們認知到彼此是都受
身
: 分束縛,同樣有著好奇心、求知慾與渴望冒險的靈魂伴侶。
: 此外,電影更讓艾瑞克多了一個獨唱的段落,除了使他的角色更立體完整,同時也鼓勵
男
: 性做出外顯的情感表達。
: 他的歌曲《Wild Uncharted Waters》(狂野未知的海洋)其英文歌詞重複唱出「Come
: find me again(請再找到我)」,除了意指愛麗兒曾找到他並救了他一命,也轉換了
過
: 去「被動等待」經常是公主或女性的角色狀態。
: 電影裡還有許多細節,如國王摧毀了愛麗兒收藏的人類雕像後,她拾起的殘骸是雕像的
手
: 掌,而不是動畫中的臉部,同樣暗示她與艾瑞克的感情不是建立在膚淺的皮相上,也訴
說
: 著外貌並非一切。
: 此外,原本動畫片尾的英雄救美,也在電影的改編下成為公主的力挽狂瀾。除了敘事上
的
: 改編,電影中的編曲也展現了多元面貌,融合不同曲風,為原本傳統百老匯式的歌舞增
添
: 不少新意。
: 人魚公主夢想成為人類,是浪漫童話還是女性的恐怖寓言?
: 《小美人魚》動畫在 1989 年推出時,離前一部童話改編的公主電影《仙履奇緣》相隔
: 30 年,當時兩部動畫在女主角刻劃上已有極大轉變。
: 《仙履奇緣》中的仙杜瑞拉是忍氣呑聲的家事女神,是長年被後母與姊妹欺負的對象,
最
: 終因為她姣好的外貌(包含那雙精巧的小腳)、高潔的品格、優雅的氣質而成為王妃。
: 對比《小美人魚》中的愛麗兒,是個古靈精怪、充滿好奇心、渴望冒險的人魚公主,為
了
: 成為人類世界的一份子,她不惜與父王做對,跟海巫立下賣身契約,到岸上尋求真愛。
: 在迪士尼早期的公主電影中,不管女主角是被動等待抑或主動追求,總需要付出代價才
能
: 換得真愛。
: 白雪公主吃下毒蘋果後昏迷、睡美人被針刺到後沉睡不醒、仙杜瑞拉忍受著家人的欺凌
、
: 美女與野獸的貝兒代替父親被禁錮城堡,而人魚公主也未能從這樣的僵化敘事中倖免。
: 愛麗兒為了追求真愛,拋下她的生活圈,更放棄了她的話語權(聲音)與身體(魚尾)
,
: 只為了融入王子的人類世界。
: 在看似「主動」的選擇裡,仍包裹著令人擔憂的大前提:要成就一段偉大的愛情故事,
女
: 性的犧牲是如此自然且必要。
: 34 年後《小美人魚》真人電影問世,在原著中最為人詬病的意識形態上嘗試調整。
: 相較於動畫,電影強化了愛麗兒嚮往人類世界的動機,讓她不僅為了與王子相愛所以渴
望
: 當人,而是因為她真心喜愛並對一切人類的事物感到好奇,認為自己應該住在岸上生活
,
: 前往世界各處探險。
: 也許這樣的改編仍不盡完美,卻可以稍稍撫慰當年那個曾經那麼喜愛人魚公主的獨立自
主
: ,長大後才發現真相的現代女孩。
: 很多人認為電影作為休閒娛樂,應該輕鬆看待,過度講求政治正確會毀了觀影興致。但
電
: 影從來不僅僅是娛樂,它控制了我們的意識形態,並在淺移默化之中形塑我們對這個世
界
: 的認知。
這位大編輯肯定是在業內待的太久,在您的領域內,電影不僅僅是娛樂,更是一種藝術、
一種語言形式、一種意識形態的介質,您走的太遠,已經偏離普羅大眾,對大多數大眾而
言,大多數電影的去觀賞的目的,就真的僅僅只是娛樂,尤其是迪士尼的電影。我們已經
在許多的藝術電影、紀錄片、傳記電影裡能得到許多深思的機會,我沒有想在迪士尼電影
裡尋找人生意義、價值觀、審美觀、社會正義這些東西,電影作為概念傳遞有很高的價值
,但它給予人休憩、舒壓、調劑生活的意義同樣珍貴,爆米花類型電影或許在您這類專業
人的眼中不夠入流,但對普羅大眾的生活卻起到非常重大的意義,可以在下班之後放空腦
袋觀賞一個純真又歡樂的故事,是我們這些社畜的救贖,不要嘗試在電影裡在教育我們什
麼了,我們就是為了逃避社會的鐵拳才逃進電影院裡的,進電影院還要被灌輸意識形態到
底還讓不讓人活。
: 過往銀幕上充斥著白瘦美的女性角色,限縮了我們對人魚公主的想像,34 年後黑皮膚
、
: 深色髮辮愛麗兒的出現,衝撞著我們的慣性思維。
: 人魚公主應該是什麼樣貌?她可以是各種膚色、各種體態、各種外型,她可以像你,也
可
: 以像我。
我覺得大可不必欸,可能你覺得這句話很帥,人人都可以是公主的形象,好像很棒很正向
,但我是不需要這種自我滿足欸,千萬不要像我這麼醜。
靠吸食正能量毒品才能維持自信其實很可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77.19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85927535.A.99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