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能做的只有把握自己能做的事情,而那永遠都不包括改變他人。
***
人生沒有辦法被列出一張表,把想做和覺得應該做的事情一一勾選,然後就能保證實現自己的每個心願。
特別是那些跟人際關係有關的事情,即使是家庭、伴侶、朋友、親子…無論有無血緣的羈絆都一樣,關係的圓滿與否,並不完全取決於個人的努力。
很多時候,過度的努力反而讓彼此都不得自由,因為一直努力想要「改善關係」,就等於是無法停止對對方的期待。
要知道即使是親如家人,即使是血濃如水的關係,每個人也都是獨立的個體,「一直在一起」或「一直為彼此付出」並不是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使命或任務,彼此分離,各自去走自己的人生的路程,像一棵植物那樣迎接自己的花開花落,才是生命應有的樣子。
如果妳原本就有著符合期望的家庭,妳會因此從未感覺到自己對家庭有什麼特別的期望,因為一切都好像自然而然,那很好,妳可以不用再去改變什麼。
但如果妳有著期待,妳希望家人之間的感情更好,希望家人更了解妳、更欣賞妳、更感動於妳的付出,那表示妳原本擁有的並不足以滿足妳,而妳應該要放下期待,而不是一再努力。
妳能做的只有把握自己能做的事情,而那永遠都不包括改變他人。
一旦妳接受了「家庭也是不同想法的人所組成的群體」,家中的每個人,即使生活在一個屋簷下,也像不同類的植物那樣各自生長,妳就能找回自己的自由。
與家人的關係不符期待,告訴自己不要刻意追求,而是順其自然,能夠讓妳從無法實現的心願中解放,為不斷重複上演的努力-受挫-痛苦的循環按下終止。
***
童年創傷,終究還是自己才能修補
現代人對親密的人際關係,特別是親子關係的執著,和這個時代對心理學的重視是有關係的。
心理學著重一個人的童年經驗,強調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深遠,加上大眾心理學的普及,童年對個人一生的影響,可以說已經變成眾所皆知的常識了。
也因為這樣,現代人對親子關係會有更多期待,遇到問題時,也渴望從自己的成長經驗中找到解答,我們會希望了解自己童年時產生的心理陰影,解決現在生活中,因為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所遭遇到的各種問題。
但是這樣一來,對於發生在過去的親子之間,其實已經無法重來的事情,就變成一種單方面的執著。
因為父母已經年老,無法配合也可能不願配合,我們想重新理解自己的過去、改善親子關係的嘗試。
我們會相信人的內心陰影是可以面對,也應該要學習面對的,但上一代普遍的認知是,已經過去了的事情,為什麼妳要苦苦執著。
所以一旦察覺自己受到童年經驗的影響,最好的方式還是自己去面對和改善,不要期望父母會加入,也不要期待自己能說服父母。
***
人跟人之間自有緣分聚散,有人說這輩子成為家人,就是前世有未了的因緣,我們不知道此生注定的功課是什麼,但是比起去期待和要求對方,我們更能夠做到的是放眼未來,開始關心自己。
真正與家人之間的相愛,可能是過了一個階段,就用朋友的角度看待家人,彼此合得來就多聊一些,話不投機但是又需要相處的時候,就找些不會引起衝突的話題。
對於渴望修補童年創傷的人來說,這種作法可能看似消極,但是童年創傷這項與家人的共同經歷,其實也是各自解讀。
妳覺得妳當時受到了創傷,對方不見得願意,或者有能力接受「他/她的言行傷害了妳」的這件事情。
所以看待過去的事情不能期盼、希望對方有和自己一樣的感受,甚至也不能追求對方的理解,而是要知道——每個人都是獨自面對自己內心的傷痕。
這樣的認知可能會讓人感到孤獨,但換個角度想既然每個人都是如此,也不算是特別的孤獨。世界很大,即使家人不理解,也總會有人和妳有過相同的經驗,或許他們可以理解妳,給予妳所想要的那份支持。
對親子關係的探討,不應該變成對過去的執著,並不是一定要改善與某個家人之間的關係,才能夠走出關係不理想的陰影,我們可以努力的了解自己過去經歷過的事情,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有意識在每個感覺不被愛的時刻,找到、並且療癒那個受傷的自己。
而家人之間只要分開時想到彼此,還能做到彼此祝福,即使是漸行漸遠的人生,也能默默地祝福對方,朝著他自己認為重要的目標前進,過得平安健康就好了。
****
誰的母親?──2020女書跨文化系列講座 壓軸場
家庭裡的孤獨:女性自我的失落與找尋
──── 羽茜 主講 ────
講座時間
2020/5/30(六)14:00~16:00
講座地點
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56巷7號2樓 女書店
#歡迎分享
#媽媽的自由
跨文化系列5 在 羽茜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用相處方式來看,世上沒有不偏心的父母
父母或許會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但人對待手心和手背的方式,又怎會相同?
我曾在精神科醫師師鄧惠文的文章裡看過一段,在醫院裡照顧父母的成年子女,到了父母臨終彌留的時候,還忍不住在他耳邊不斷地說:「我是那個誰誰誰,我對妳比較好,妳知道否?」
姑且不論這是不是牽涉到遺產分配的努力吧,這個故事主要是在說,渴望父母認同我們、相信我們的愛、說出一句「妳真的是好孩子」這種心情,可能到了中年、老年,只要父母還在就無法停止。
人也會因此不斷感到痛苦和寂寞,因為父母對子女的想法,是否有偏愛,或者自認沒有偏愛,但是對每個子女採取不同態度,那不是子女可以去努力和改變的事情。
父母有所謂的「慣用子女」,這也是鄧惠文那篇文章中的用語,就是叫得動、可以使喚的子女。會負責照顧父母、陪伴看病的通常是某一個兒女,但父母是否會因為這樣而「多愛她一點」,結果總是令慣用子女感到失望。
有個朋友說,他覺得父母好像會按照不同的「功能」來看待子女,像是這個子女負責自己情緒上的需要,所以面對這個兒女時就會比較任性、會遷怒、會亂發脾氣。
但是另一個子女負責滿足父母「被需要的需要」,於是父母面對他,就是不斷的提供,幫忙家事、照顧孫子女而從不嫌苦。
怎麼能決定自己要成為父母心中「哪一個兒女」呢?
就算手心手背都是肉,但人對待手心和手背的方式,畢竟還是不同的。
***
父母或許覺得自己並沒有偏愛,但是對愛敏感而時時觀察著父母反應的兒女,很容易就可以察覺父母對誰更加包容,在面對更喜歡的兒女時露出更多的笑容而不自覺,在這種時候與其去爭論「你明明就偏心」,還不如把關注的焦點轉回自己。
在與父母的關係上,如果自己是子女當中比較不如意的一方,內心難免會有失落和寂寞,但這種寂寞就跟其他人際關係上的寂寞一樣,是人世間的必然。
很多事情選擇權並不在我們的手上,努力也不能改變他人對我們的想法,因為是父母,他們對我們的想法和態度,可能更是牢不可破。
如果論起最基本的情感,或許父母對每個子女都同樣付出了感情,但問起跟哪個子女比較合得來,就一定會有排名順序。
對於這些必然會發生的事情我們越能夠降低期待,想著「排名落後也是有可能的」,說服自己接受比較不被偏好的事實,就越是能減少自己的失望和痛苦。
降低期待不只是為了和對方建立和諧的關係,也是為了讓自己放下不能實現的目標,別人(包括父母在內)對我們的喜愛或厭惡,就是這類不是光靠努力就能實現的目標之一。
與人相處我們只能求問心無愧,知道自己是真心誠意,看淡對方的回應,對於別人怎麼想,是不是回報以同樣的情感,則不能強求太多。
**
不做等待父愛/母愛的孩子
如果父母很強調金錢作為孝順的表達,順從又作為愛的表達,那有他們的時代背景作為基礎,做子女的沒有辦法跨越時空,去重新形塑父母心中的想法和價值。
即使再怎麼希望跨越不同思維框架的限制,讓自然的情感在家人之間流動,一旦雙方對於「愛」有著完全不同的想像,覺得只有自己所定義的,才是「正確的」愛的表達,那即使彼此相愛,還是很容易變成相怨相恨。
不被愛的感受可能比被愛還要來的強烈,被束縛、被期望的壓力總是讓人更想要掙脫,當父母年老開始感受到生存的危機,可能更容易因為這樣的緊張感,唯恐子女不愛自己、不照顧自己,而更想要加強對子女的控制。
相對的,子女作為年輕的一方,其實是有彈性去調整自己對愛的需求的。
如果父母不以自己想要的方式愛自己,那麼可以放下對母愛/父愛的期待,轉換角色在自己的小家庭裡去努力。
如果從父母那邊得不到渴望的認同,那麼就該提醒自己,自己已經不再是那個等待父母讚賞和喜愛的孩子,可以不需要被動等待,而是主動給自己想要的鼓勵和認同…
就像這樣,讓自己不再是那個等待理想父愛/母愛的孩子,把焦點放在自己和自己新建立的家庭上,成年之後除了經濟上的獨立以外,這種精神上的切斷和分離,也是重要的獨立過程。
當然人在追尋獨立的時候,難免會覺得痛苦。
忘記是誰說過,不管年紀多大,父母看見我們,就像看見當年,那個事事以父母為主的年幼的孩子。但是我們也一樣,在面對父母時,也會因為像個孩子那樣有所期待,而變得脆弱易感。
心理上要和父母劃清界線,以兩個成人的方式平等而保持距離的相處,其實並不容易,也是一輩子的功課。
在努力的過程中可能會有更多的拉扯,但是只要朝著分離而各自獨立的目標,方向正確,其實彼此都會過得更加自由。
****
誰的母親?──2020女書跨文化系列講座 壓軸場
家庭裡的孤獨:女性自我的失落與找尋
──── 羽茜 主講 ────
講座時間
2020/5/30(六)14:00~16:00
講座地點
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56巷7號2樓 女書店
#歡迎分享
#媽媽的自由
跨文化系列5 在 羽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人際關係不會因為妳努力去配合,就換來妳期待的結果。
***
不被當作「個人」來看待的女人
女兒、媳婦、妻子、母親⋯被認為是「女人的角色」的,常常都是關係中另一方的附屬,不是在照顧,就是在支持他人。
在家裡扮演好這些「女人的角色」都會被認為是應該的,不會有額外的肯定或回報。
日本女作家曾野綾子,就曾經提到當妻子過了中年,時常會被丈夫認為是家裡的家具。外遇的男人並不是想要離開妻子,而是—人怎麼會跟家具談感情呢?
和自己共同生活的妻子就像家具一樣不可或缺,但是也跟家具一樣是理所當然的存在,家具只有在突然壞了或消失時讓人感到不便,但不會被人當作另一個個人那樣尊重並且珍惜。
所以捍衛自己的自由並不是自私,而是在提醒對方「我是人,有自己的想法和意志」,那種認定其中一方只有配合的責任的,並不是真正的「人際關係」,而是人與工具的關係了。
***
為了不被當作關係中只能被動接受使喚的工具,女人要珍惜自己的自由,不要受到「好女人」的形象所蒙騙,要知道扮演對方心中的「好…」並不是妳的責任,人際關係也不會因為妳單方面的配合,就換來妳期待的結果。
作為一個人,妳的責任是無愧於自己,而作為關係中的某個角色,妳的責任是與對方平等而相互尊重的互動。
妳能夠把握的是自己真心誠意地與對方相處,問心無愧的盡到妳認為應然的責任,至於對方是不是也認為妳做的夠好、滿不滿意妳的選擇,那就不是妳應該負責的事情了。
即使身為女人,是妻子、母親、女兒、媳婦,活出自己也是可以實現、也應該要被實現的自由。
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就要正確地看待人際關係,不把讓對方滿意當成目標,在關係中只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就要把別人的感受「還給別人」。
我們要把從小到大被深植在心裡,一個女人就應該合群、善良、貼心和忍讓,才夠獲得良好關係,才配擁有幸福的這種印象徹底打破。
一個人如果不是成為自己,即使擁有再多好評,那些好評也只會是「妳必須繼續維持」的枷鎖。
***
許多女人深陷他人的情緒勒索,在面對父母、手足、公婆或伴侶時,只要對方語帶威脅的表示會切斷彼此的關係、批評想要做自己的女人「實在很自私」、暗示她「不配擁有幸福」等等,就會讓女人緊張,懷疑自己是真的自私、沒有資格獲得幸福。
因為被教導人不可以只想到自己,心裡要隨時顧慮別人,所以害怕做自己是她們共同的毛病,即使是可以自己做選擇的事情,也會害怕去做忠於自我、但不知道別人會怎麼想的選擇。
所以習慣去做別人希望或暗示她們去做的事,換言之,她們害怕自己做決定,就要自己負責的那種「自由」。
只要感覺到自己內心的想法和對方的要求不同,就會害怕真實的自己是個自私的人,所以無意識地壓抑自己真正的願望,說著「我也想…但是…所以沒辦法」,放棄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權利,只求和對方維持關係的和諧。
如果放棄自由就能夠換來真正的和平也就罷了,現實往往是相反,那些樂於控制、勒索別人的人內在有著無法饜足的空洞,所以只要有一次妳接受了他們的勒索,他們就會認為被勒索、在關係中無條件地配合,本來就是妳的責任。
一次還不夠、兩次、三次、妳讓出所有也會被視為理所當然,而只要有一次妳壓抑不了內心的抗拒,他們攻擊和打壓妳的力道就會更猛。
他們不會認為妳過去的配合是為了他們,而會覺得妳本來就贊同的事情為什麼突然叛逆,妳捍衛自由的每一步其實都環環相扣,第一步妳選擇了放棄,下一步要重新爭取就會更加困難。
而如果妳一開始就選擇忠於自己,只要妳堅持到底,對方也會因為妳的態度堅定,而放棄改變或說服。
壓迫時常是我們在一開始不夠堅決,因為害怕衝突而敷衍應對的結果,對方會因為我們的態度不明確,表現得像是可以受到說服或操控,而對我們施予更大的壓力。
對於某些人來說,尊重並不是自然產生的。雖然我們會期待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但就是有某些人,妳在遇到他們的時候,只有態度堅定、不委屈自己去配合,他們才會後知後覺的意識到,他們必須尊重妳。
****
誰的母親?──2020女書跨文化系列講座 壓軸場
家庭裡的孤獨:女性自我的失落與找尋
──── 羽茜 主講 ────
講座時間
2020/5/30(六)14:00~16:00
講座地點
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56巷7號2樓 女書店
#歡迎分享
#媽媽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