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修,我的大學回憶之一 😅
印象很深,當年我們是系上從 #機械系 轉為 #機電系 的第一屆,
有一門課,當學年最後一次開,下學年之後這門課就停開。
那門課,因此很多同學懷著,反正以後用不太到,pass就好的心態,我也是,
不過,期末考那天,我知道很多人都在作弊,但是我就是想說不要,最後,我跟另外一位同學,成了班上惟二被當的 ...
😭😭
因為是必修課,如果沒有拿到學分,我跟我同學就得找還有開課的學校,跨校選修這門課,不過,還好系上沒有遺棄我們,那一年的暑假,我們在每週六下午,上了一系列 #兩個人 的暑修課 (好像很浪漫?)
最近,有高雄大學生跟我陳情,他有朋友今年要畢業,但是因為這個學期(109-2)休學,導致不能報暑修,如果因為要暑修,而辦理學期註冊,則要多花8萬元的學費。
但因為沒註冊沒辦法暑修,所以他只好延後一年畢業 ... 聽起來,不花8萬元的代價,就是要多花一年的時間。感覺很划不來。
然而,大學課程設計屬於大學自治,其實學校要怎麼做,我們也無從干涉,但是,我大略搜尋了一下各校的 #暑修制度,發現有很大的差異,
🔺清大跟台大是允許學期休學中的學生暑修,不過台大有但書,是限於 #今年畢業生 才行;清大則規定暑修學生下學期一定要復學。
高雄的學校呢?
🔺中山大學、高雄大學、高醫皆不准休學中學生暑修
🔺高科大不准休學中學生暑修,不過已符合畢業資格的學生可以
如果是應屆畢業生,因為需要暑修學分才能畢業,卻礙於規定無法暑修,因而得延後一年畢業(剛好該課程是下半學年的課程),似乎不太合理,制度即便是死的,但也應該有彈性作法;如果當年我的母校,因為是末代課程,所以就不開暑修,那我跟我同學兩人,就真的得要流浪到外校去補修這門必修課。
但現況是:學校有開課,只是因為制度設計,讓準畢業生無法修課,而得延後一年畢業,這個,不知道大家怎麼看?
「跨校修課台大」的推薦目錄:
- 關於跨校修課台大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跨校修課台大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跨校修課台大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跨校修課台大 在 [心得] 臺灣大學系統跨校選課心得- 看板SENIORHIGH 的評價
- 關於跨校修課台大 在 台大系統跨校修課經驗分享 會被歧視嗎? 選課方法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跨校修課台大 在 三校聯盟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跨校修課台大 在 臺科大學生會NTUST SA - 【 台大系統校際選課規則大解密 】 的評價
- 關於跨校修課台大 在 台大校際選課單的推薦與評價,DCARD ...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跨校修課台大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疫情再起,大學裡許多課程老師也在忙著調整原本的上課計畫,甚至不得不又開始準備遠距授課。線上授課的虛擬教室學習模式,消弭了實體教學空間的邊界,然而,從實體教室改為遠距教學,實際上會如何影響與改變教與學的關係呢?尤其,對於強調進入場域做中學的田野調查方法相關課程,又帶來什麼挑戰?
台大的田野工作坊課程因應疫情超前部署轉成線上授課,從課程設計、互動方式與科技使用累積了一些「後台」籌備經驗與反思,讓我們來透過 大學plus 計畫的這篇側記,來思考學習與身體在場的意涵。
諸多應變討論也打亂了今天負責發文的小編的工作排程,延後發文還請大家體諒啊!
---------------
虛擬教室能跨越空間疆界,不論身在何處都能汲取知識,與田野工作相像──學習,也不再限制於實體教室中,走入社區、走入部落、走入機構,何處不是教室。
我們可能只仰賴線上授課嗎?為何又需要「田野Buffet」讓師生面對面侃侃而談?線上會議視窗可容許數百人參與,相較找尋一間大講堂,線上授課彷彿可以容納更多學生,使更多人擁有學習機會。但如同前述提及實際授課情形的困難,包含相隔螢幕如何使學生保持專注、在少了面對面的感官刺激後該如何傳授互動技能,都需要更多教學資源投入,也需要助教們以小班制的方式帶領討論,透過同儕彼此激盪、互助讓學生更加投入課程。此外,虛擬教室對於軟硬體的需求更嚴格,從電腦性能、網路流暢度、耳機與麥克風品質、有無Google企業帳號、周圍噪音與光線,甚至是跨校選課時課程和教務系統的相容與否,無形之中都形成篩選「誰能修課?」的條件,技術問題層層立下了學習的藩籬。原先認為可以即時互動的會議視窗,正因著科技產生時間延遲。像是進入「全班Google Meet」時需要由創立會議者一一按下審核鍵,在點擊與等待間於是產生時差,即便差距些微,已經讓學生聽課的起始點不同;或是因為網路不穩造成影像與聲音不一致,同樣也減緩了學習效率。作為一位紀錄線上授課的旁觀者,更發現到線上授課另類壟斷了知識。當我試著紀錄助教們與同學的討論,卻發現不得其門而入,在沒有接上耳機的情況下,只能單方面聽見助教們的回應,整間教室僅迴盪著助教的聲音,其餘是一片靜默。資訊被箝制在電子迴路中,若路過卓越大樓五樓的人們,很難發現走廊書聲朗朗,取而代之的像是幾間網咖包廂,玩家們各自專注於自己的螢幕、耳機與麥克風。
在Covid-19疫情影響下,全世界越來越多課程或研討會改為線上進行,許多田野工作研究者也逐漸仰賴數位工具幫助自己跨越國界,透過視訊訪談國外受訪者。田野工作坊以線上授課方式進行,除了力圖保持與實體授課有著相同內容,也因著線上化,讓同學重思面對面互動的重要。不同於過去田野工作者與報導人們必須共處一地(co-location),透過臉書群組、視訊會議、語音訊息等媒介,田野工作者得以一種共同現身(co-presence)方式參與著。「田野」的概念正被鬆綁,不只是田野與研究者原先身處世界的差異,而是田野本身其移動性與不穩定性的差異,促使著田野工作者看見過去田野工作中以「身」為度的重要,即便「虛擬進行」仍要「保持真實」──就像結束線上相遇的田野工作坊課程之後,當同學們走入「田野Buffet」,見到「真人版」老師與助教時的「啊哈!」神情,正是一次田野方法式的、以身體作為認識世界的工具,感受到虛擬與實體差異的頓悟時刻。
(引用自https://ntuplus.ntu.edu.tw/?p=1787)
跨校修課台大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關鍵新聞 台科大日前清查,發現校內有65名學生曾與確診機師參加同一場清真寺活動,宣布即日起全校採彈性遠距授課到5月3日。另外,同屬「台灣大學系統」的台大、台師大也部分跟進:
#台科大 #遠距教學 #華航機師 #清真寺 #疫情 #武漢肺炎
跨校修課台大 在 台大系統跨校修課經驗分享 會被歧視嗎? 選課方法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的主題就是來跟大家分享身為一位師大學生用 台大 系統 跨校 選修台科大 台大 課的經驗和心得✨包含 選課 方法、實際上課的感受和優缺點分析 最後還有想說 ... ... <看更多>
跨校修課台大 在 三校聯盟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 為師大的學生,我在台大和台科大修了超過三十學分,對於能夠在其他兩間學校修課和使用 ... 台大,師大,台科,照這樣下去,應該很快就能跨校雙主修甚至轉系了吧? ... <看更多>
跨校修課台大 在 [心得] 臺灣大學系統跨校選課心得- 看板SENIORHIGH 的推薦與評價
> ------------------以下發文小提醒,不列入文章字數------------------------- <
電腦觀看為一行文、未滿20字、未加標籤,皆依板規水桶七日。
如果是要參加徵文活動,請閱讀置底規定後選擇[徵文]作為分類喔!!
> ------------------------------------------------------------------------- <
大家好,本人是臺大系統其中一間的大三生(暑假過完就變成大四老人了QQ)。
想想2016那個時候臺大系統甫成立,從高中到大學生之間都有不同的討論聲音,有些人說可
以到臺大修課好棒棒、有些人說雞肋。
以下是我校際選課的數量:
今天我就來分享一下修課的實際情形:
壹、修課及學分
1.修課方式
臺大系統選課的方式雖有所差別,但三校分享的課程會在「選課系統」當中出現,
選課方式、規則、時間皆與自己校內課程相同。
也可使用加簽碼選課,但選完之後就不能反悔退掉。
沒有出現在選課系統內的課程,等同外校修課,要另外申請(不一定承認學分)。
2. 學分認定方式
自己學校的校務系統或選課系統會備註,通常分為「自由選修」、「通識」、「體育」這三
種
。
如要轉換成系選修或是必修,請去系辦詢問;不過就我的經驗來看,像是微積分這類的
課程,由於各校在分級上難度定義不同(甲乙丙丁之類的),因此不會被承認為必修學分。
而且,有些系所規定校際選課學分不得超過總學分的三分之一喔。
3.選課名額
大教室上課,如國防課、部分通識課,招收名額可能會來到10個;
其餘大部分是10個以內,且各校的分配選課名額是獨立的、但加簽碼人數三校共用。
使用加簽碼可以無視選課條件及人數,直接選到課程;除非是不符合資格的課程(如博士班
課程)
另外提一下,2019年時,校際選課人數不多,有選有上的程度;到了2021的時
候,一些熱門課(如愛情學)、涼課(如臺科某法師的課)在口耳相傳之下逐漸搶手,我選課的
時候一直貢龜,只好拿加簽碼。
4. 雙主修、輔系
這點我比較沒有研究,但單看網站資料及名單,真的去申請的人並不多,主要是臺大並未開
放雙主修、修輔系又顯得雞肋,除非真的很有熱情、校內也沒有相對應課程才會去選修。
還有,師大、臺科兩校的科系基本上是差集,學生對對方開出的課程興致缺缺。
貳、問題疑難
不過小提醒,臺科電子、材料有給師大雙主修,或許可以給板上一些人希望(?)
貳、問題疑難
1. 學校系統零散
臺大有Ceiba、NTU COOL、師大及臺科則是Moodle但是不通用,就連遠距離上課,臺大那邊
很喜歡用U視訊而非常見的Webex、Teams或是Google meet
總之呢...帳號要記清楚,記得照網站上的操作好,不然出了問題還要跑各校的資訊處根本
大地遊戲。
2. 課程內容、難度
雖然有課綱可以參考,但畢竟沒有學長姐給意見,通常都是親自過去試水溫,如果超過兩週
、加退選結束之後才發現有點燙,那就只能:
A. 認賠殺出,期中退選
B. 硬著頭皮撐到最後(有被當掉的風險存在)
想當初那個訊號處理與頻譜分析,硬著頭皮最後好險還有B啦
我看非本科系的大學部還是不要隨便挑戰外系的碩士課程好了...
3. 同夥、地點
如果能結伴去最好,不然就只能跟我一樣窩在房間裡研究大半天才知道作業怎麼弄。而且一
定要確認好教授、助教的聯絡方式,記得開啟教學系統的提醒,免得課程有變動都不曉得。
另外記得提早找教室,尤其臺大大到問人都不一定問得到,例如我認識某個藥學系的,就不
知道土木研究中心在哪裡。
更可憐一點的是有門禁的大樓,我只能提早20分鐘等門口有學生進去才跟在後面進去QQ
4、交通方式
每天有兩班校車
臺科搭車要到側門揮手,不然司機不會停喔,臺大及師大則是停進去校內。
但畢竟校車時間太侷限,因此我建議利用公車、Ubike來通勤。
Ubike:儘量不要騎羅斯福路或師大路,很難騎、人又多
走和平東路、新生南路、辛亥路的腳踏車道,方便又舒適;另外也可以穿過臺大來抄捷徑,
但小心不要迷路。
公車:
1:往來師大本部側門、臺大東側及公館側、臺科大
復興幹線(74)、278、0南:往來師大本部、臺大公館側、師大分部
295副:往來師大本部、臺大東北側、臺科大
237、295、949:往來師大本部及臺大北側
907:往來師大本部、臺大、臺科大
綠11、673、棕12、棕22:往來臺大公館側、臺大東北側、臺科大
以上是常用路線,羅斯福路上還有很多可以往來古亭↔公館。
簡單來說:
往臺大(北側):237、295、949
往公館:一堆,略
往師大:復興幹線、278、0南
往臺科:1、907
(都快變成臺北公車王了...)
參、總結
校際選課與其說是給學生雙主修、輔系,不如說是給學生更多修課的選擇,因此我認為不要
拘泥在能不能雙主修臺大這件事
而是要透過課程來好好拓展自己的視野!
以上是這三年來的心得,謝謝^^
是否同意文章被轉至ptt站外(y/n):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0.65.15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NIORHIGH/M.1656924541.A.602.html
不過撐下去就能不足自己學校不足的地方了
※ 編輯: NorAku (36.230.65.155 臺灣), 07/05/2022 19:22:15
雖然傅鐘可以搭車但是離土木研究中心還是太遠了
都快精通大安區的大街小巷了XD
※ 編輯: NorAku (36.230.76.204 臺灣), 07/11/2022 23:08:43
※ 編輯: NorAku (220.129.235.84 臺灣), 07/28/2022 12:14:4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