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的秘密--#越南中秋節奔月的不是嫦娥是男人?!
今年中秋節的google doodle真不可愛...留言中有人提到越南的魚燈籠,讓我長知識!!所以來更新一下。
當今越南中秋節的習俗大致為兒童提燈籠遊街、做玩具、舞麒麟(或舞獅)、唱「鼓軍調」(Hát trống quân)、送小禮物、吃月餅及賞月等,因此越南中秋節就演變成以兒童為主的節日。(引用1)
至於越南中秋節為什麼要提燈籠?
以前有條鯉魚成精後到處害人,有人為除害用紙扎了鯉魚燈鎮住魚妖,加上鯉魚躍龍門的傳說,所以越南人讓孩子提著鯉魚燈,一方面讓妖魔鬼怪不敢再出來作亂,另一方面也期盼孩子長大後能夠「跳龍門」步步高升。(引用2)這點跟日本兒童節掛鯉魚旗的意思相同,鯉魚這點反倒在台灣好像沒跟兒童相連?
而越南奔月的不是嫦娥,是個男人阿貴。
┄┅┄┅┄┅┄┅┄┅┄┅┄┅┄┅┄*
(以下引用自【越南想想】為何越南中秋變兒童燈籠節?)
話說古早時候有一位年輕人名字叫做「阿貴」。有一天,阿貴到深山裡砍柴。突然間他看到幾隻小老虎在洞口玩耍。阿貴為避免被老虎攻擊,就先下手為強,拿起身邊的斧頭趁小虎不注意的時候將牠們砍死。虎媽回到洞穴後發現心愛的小虎已經死了。虎媽趕緊跑到一棵大樹旁採樹葉並將樹葉嚼爛後餵給小虎吃。沒想到小虎吃過樹葉後竟然全部都復活過來了。
躲在洞後的阿貴一看此景大吃一驚,並心想:這應該就是傳說中可治百病的神藥樹了。阿貴就趁老虎出去覓食時將這棵神藥樹連根帶葉挖起來準備帶回家種。
在回家的路上,阿貴碰到一位病危的老乞丐。阿貴好心地用神藥樹救活了他。互相道別時,神仙扮成的老乞丐提醒阿貴說:「你要好好照顧這棵能醫治百病的神藥樹,記得不要用骯髒的水灌溉它,否則它會飛到天上去。」
阿貴答應他後就回到鄉里,並協助許多人醫好陳年的疾病。有一次,阿貴醫好了一位有錢的員外,那位員外於是將他的女兒許配給阿貴。阿貴與員外女兒結婚後阿貴依然很體恤民間痛苦四處外出幫忙治病。
有一天,鄉裡一位有錢有勢的惡霸逼迫阿貴將神藥樹賣給他。由於阿貴不服從,因此這位惡霸懷恨在心,四處散播對阿貴不利的謠言。謠言傳到阿貴的妻子耳裡說阿貴其實都藉口外出醫病,但其實都去花天酒地。阿貴的妻子就半信半疑,不停地質疑他。但不管阿貴怎麼解釋,他的妻子不僅不相信,甚至更生氣。有一天,一氣之下,阿貴的妻子就順手把一盆髒水潑在神藥樹上。沾到髒水的神藥樹竟然開始抖動並連根拔起往天上飛。阿貴一看趕緊跑過去抱住樹幹要阻止神藥樹飛上天。
但這神藥樹沖天的力道太強了,阿貴不僅無法阻擋,連他自己也被帶到天上去了。後來這棵樹和阿貴一直飛到月宮才停下來。後人在月圓時看到的黑影就是阿貴蹲在神藥樹底下思念凡間的形影
┄┅┄┅┄┅┄┅┄┅┄┅┄┅┄┅┄*
歷年中秋節的google doodle及越南相關參考資料請參考留言
跳龍門意思 在 梁芷珊Canny Leu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轉載
#沈旭暉 #壹周刊
可以聽 ▶️▶️ https://youtu.be/86U0xAr2WmA
#恐懼是正中下懷
//2020年7月1日,北京眼中香港「二次回歸」的日子。港區國安法橫空出世,不少朋友非常鬱悶,真正的香港再也不能回來,已成事實。
但7月1日,太陽還是如常升起。身處大時代,Rule Number One,永遠都是處變不驚,對身邊所有荒誕不經之事,見怪不怪。維持自己的節奏,不要被set agenda,在社會、職場、學校、婚姻,這都是唯一的成功之道。
根據官方agenda,我們自然應該非常緊張、非常恐懼、非常重視國安法。但結構上,國安法的內容從來不是主菜。真正的主菜,是香港的管治模式徹底改變,放棄了港英時代行之有效的工具理性、邏輯思辯,取而代之的是中式大而化之的「依法」威權管理。由於國安法的出現方式,讓香港全無角色可言,傳遞的訊息清晰不過:只要北京喜歡,隨時隨地可以收回「一國兩制」的任何權力,甚或「一國兩制」本身。所以在北京眼中,這是給香港人的「再教育」,要香港人日後懂得知所進退,接受「底線思維」,哪怕「底線」經常搬龍門,法律、章程都是服務政治需要,但也只能默默接受,而不是像昔日那樣以捍衛法治、捍衛專業之名擇善固執,因為「國家利益」大於一切。這種管治模式,就是教科書常見的威權管治:也許形式上還有一些民主、一些自由,但那只是「民主元素」、「自由元素」,真正的權力核心,在於遠方,也只在遠方。
由於回歸23年來,親建制的民意依然結構性地落後,新生代的中國認同更是屢創新低,國安法也是北京默認了根據正常方式、統戰,反正也爭取不了民意,不如索性放棄這一環。口號雖然是「人心回歸」,手法卻是恰巧相反,承認了人心沒有回歸。所以在新香港,平息民怨、讓人民不滿得到宣洩的透氣口一類傳統管治智慧,都不再適用。「群眾鬥群眾」,成為抵銷民意不足的「有效」模式,因此種種文革式密報、劃清界線、上崗上線行為,配合「人民群眾」的全天候「監督」,在未來一段長時間,會成為主流。官方agenda,會希望人與人之間的互信急劇降低,小報告、篤灰、特務文化成為常態,去瓦解由下而上的公民社會。走旁門左道的人,忽然感受到權力的亢奮,再缺乏任何監督、任何制約的環境,只會變本加厲,天天批鬥,這就是未來兩年的主旋律,必須有心理準備。
由於民意始終不利北京,如何打散公民社會的團結,也就成了重中之重,整頓各行各業精英、改變大眾媒體規範、讓教育以國家利益為出發點、讓政府各部門「依法」強化proactive執行力,會是未來兩年重點「工作」。因此,最受國安法影響的「一小撮人」,除了明顯有證據的「黑四類」,必然包括廣義有影響力的人,因為有了「依法治國」和「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兩大綱領,無論有沒有國安法,單是公安條例,或任何一條普普通通的法律,都可以「依法」打擊值得整頓的人,例如艾未未的罪名是逃稅。而當一個人有了千萬粉絲,即使完全不涉政治,也可以成為對象,例如范冰冰的罪名,也是逃稅。上有好者,全民逐漸會習慣自我審查、自我閹割,去避免觸碰「底線」:不只是有沒有突破官方紅線,還包括不要讓自己太有影響力這條實質底線。
弔詭的是,假如你是一個遊客,大概不可能從外觀感到香港已經被奪舍。表面上,歌舞昇平,一切如常,樓股暢旺,馬照跑舞照跳,完全滿足了殷海光《人生的意義》的最底層需求,直到大局底定。這大概就是二次回歸的劇本。只要中美鬥爭的大劇本,需要另案處理,不贅。
以上這些,身在其中的大家,自然心裡明白。但是否就只能長嗟短嘆?究竟2019年以來,真正的初心,在超越微觀政治的宏觀層面,又是甚麼?難道真的只有「順民、移民、暴民」?我們的節奏,應該是怎樣?
事實上,去年至今的整場運動,無論口號是甚麼,本來就是全球大變革的一環,不只是政治變革,還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一環。在未來世界,固定工作已不可能,各行各業都沒有退休保障,人工智能取代智力密集工作後,生涯規劃再也沒有單一方程式。因此,新生代擁抱改變的決心很大,不願依靠單一工作的視野也很清晰。無須依靠政府、建制、財團,也能自力更生,尋找人生的獨立自主,本來就是全球大趨勢。香港上一代的超穩定結構,到了下一代,早已不能持續下去,對下一代而言,這是「攬炒」的結構性基礎。既然忍氣吞聲,也不代表有一份保障一生的荀工,為甚麼不嘗試自行建立自己的事業,去儘量減少對政治環境的依附?
不少朋友開始談及移民。其實早在十年前,當媒體不斷炒作我是否「移民」新加坡,我就不斷說同樣的話:「移民」的概念非常前現代,早已過時。在過去一年,身在海外的香港人貢獻運動較多,還是身在山頂的離地港豬較多?即使我們同時持有加拿大護照、在新加坡工作、週末渡假到日本、飲食去台灣、子女在英國讀書、投資基金卻來自美國,對我們的「香港人」identity,有甚麼影響?當整整一年授課,都可以使用zooming,我們身在香港還是剛果,又有甚麼分別?假如我們沒有去或留的概念,本來就同時以幾個地理位置為家,以虛實相間的方式連結起來,無懼世事變改,這個不才是真香港?
威權政體能打壓的內容,從來有一個特色:永遠不可能訴諸普通法能理解的邏輯和文字。例如說《願榮光歸香港》不能在校園唱,那麼《海闊天空》呢?《Blowing in the Wind》呢?要是說「五大訴求」也不能說,5+1手勢呢?以五一為標記的衣服呢?難道五一勞動節也要取締?當抗爭的意識,已經植入骨髓,而政府無道,已成為common sense,抗爭的形式,已經大可進化,評論的需要卻大大降低,這才是be water的真諦。就像六十年代的波蘭、捷克,打壓只會比新香港更嚴重,但民間也總有方式維持下去。放在全球化時代的今天,這些方式無須「勾結外國勢力」,也自然能走向國際,連結海內外香港人。難道一定要重複「畫面好靚」的回憶,才能sustain?
即使你沒有走出comfort zone的勇氣創業、當slashers,不願意離開物理香港,連一個黃色頭盔鎖匙扣也不敢用,逼於無奈要當順民,甚至即使你是一位藍絲,只要你不屬於那20%的深藍社群,對香港還是很有價值的。因為在「新香港」,你反而要更思考一個切身問題:我身在那個環境,相對「新香港人」,究竟有甚麼相對優勢?假如你想不到,無論如何表忠,沒有其他價值,也只會成為condom。但只要你生存下去,香港人的長處,就依然能發揚光大。例如在中資公司,他們是否依然需要香港簽名負責due diligence?在官僚機構,他們是否依然需要具國際視野的創意思維,去同時應對愛國規範+國際規範?
不少朋友對新香港的「思想改造」最憂慮,即使是淺藍、中藍家長,由他們會否送子女到本地、非直資學校,身體最誠實,說明一切。但其實全球教育理念,早已confirm傳統班房、1 to many的19世紀普魯士式教學,已經嚴重過時。現在講求的是personalized learning、通過大數據讓每人被因材施教、通過學生的親身經歷和發問,去建構每人獨一無二的知識體。但新香港推崇的,完全相反,以為靠syllabus、marking scheme、規管老師言行、辦學團體向校長施壓、家長學生互相監控一類行為,就能「打造」愛國新一代。誰也知道,不可能;反而靠抖音洗腦,還可行。由下而上、個人化教育乃全球大勢,不能逆轉,「新香港」把教育搞死,只會急速催生替代教育。有了網絡、有了對香港友善的國際環境,難道學習只能一成不變?
國安法最要打擊的對象,據說是勾結外國勢力。但香港卻是全球國際聯繫最強的地方,記得看過一個調查,大概每三、四個香港人,就有一個有廣義的國際聯繫:有親人在海外、曾在海外讀書或工作、有業務或投資在海外、甚或在僱用海外傭工……根本無須「勾結」,香港就是國際一環。2020年的香港,處於國際文明衝突的斷層,中國威權模式 Vs 西方自由模式接近水火不容,以大數據監控 Vs以個人私隱規範人工智能,會成為抉擇。只要國際網絡繼續存在,香港人自然而然的就融為一體,何須擔心一時三刻由上而下的高壓?
說了那麼多,意思很簡單:香港人早已融入世界「時代革命」,本來的方向一直堅持下去,已經足夠。Be Water,必須成為未來一段長時間的哲學,要揚棄的是對任何事情非黑即白的binary 思維,與及期望今天做這事明天就有結果的線型linearism。明白了這些,就會有持久戰的心理、生理和物質準備。
以下是我的選擇。說是否離開,諷刺地自從18歲生日,我反而從未試過如此長期留在香港,除了疫情原因,也是感到不捨。我的工作、居住範圍,一向同時在幾個地方,這是十年前開始的刻意規劃,今天大家自然明白為甚麼。因此,我自然不會因為新香港而改變,不會因為要宣示甚麼而不離境,更不會因為要宣示甚麼而不入境回來。對各位朋友,忠告也是一樣:建立一個跨地域人生基礎,進退有道,虛實相間,global+local,才是未來之道;不是說每人都要自己建立,但也可以進入已建立的天地。
至於甚麼「說會否說話小心點」,我的職業從來就不是寫評論,文字、video只是作為一個香港人的分享,只有理性邏輯,從前是怎樣,未來就是怎樣,對上崗上線的騷擾,我們應該有足夠成熟程度一笑置之。當人人煞有介事說一件荒謬的事,並不會令事情變得不荒謬;白色恐怖除了是他製的,也是自製的。根本每人都討論自己「安全」,已經中計,假如連這點EQ training也不能pass,香港人又怎能自傲?
至於工作,我一直相信全球香港人網絡就是一個龐大經濟體,足以生存、足以壯大,也足以回饋香港。這是一代人的共同機遇,相對於當所謂KOL,對我而言,這方面,反而應該是更能做實事的地方。說到底,北京是高度計算的政權(只是計算方式和我們很不同),我深信當香港人(而不只是香港)不能取代的價值得以彰顯,就是出現社會新契約的一天,所以,這是累積底氣的時候,不爭朝夕。
越是漫漫長路,越是平常心。未來兩年會尤其荒誕,但經過這經歷,才能千錘百鍊。大家坐穩,同步過冬。//
跳龍門意思 在 君子馬蘭頭 - Ivan Li 李聲揚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Sha la la la Sha la la la la la]星期六,講呢啲。
1. 其實好似唔係好關我事?但就係又關我事。最初收到email 時,都有啲愕然,乜鬼CP Job?我以為係泰國CP(雲吞幾好味的說)
2. 呀,CP,Classified Post,南早的東西嘛。中學燒嘢食最鍾意拎嚟透爐,特別係當年好似有鄰居會掉出走廊。後來發現買份星島抵啲。Classified Post改名多年了,我當然係知的。有用添,否則點會收到個email呢?賣盤了,賣畀Venture Building Group。唔知乜水,不必深究,雖然我唔明做乜Building Group要買米報。
3. 呼,「米報」,真係時代的眼淚。三十歲以下嘅應該唔知係乜,應該以為米埔(定連米埔都冇去過?我估有嘅,要打卡),或者梁柏堅Rice Post
4. 龔耀輝在《國金外望》講過,中環才俊嘅,唔使搵工咯。一係獵頭搵你,一係個客搵你。後者我冇試過,前者有(大把人都有),傾成咗嘅都唔止一次,但最後成功上轎令到人有得分錢嘅,零。
5. 但,總係要有過個程嘛。
6. 埃汾職場生涯,medium有一大堆文講(http://bit.ly/2lmLrLc )。但簡單講(知嘅可以跳下一段),埃汾英國讀Master,01年911時回歸,雙失一年,02年開始返工.我教咗兩間中學,04秋天轉行去蕉行做炒房交易員,06春天年轉到耆英證券做分析員,打後咁多年都係做股票。14年頭耆英證券炒人,本人被炒。同年春天去咗東亞某間子公司,冇耐間公司畀台灣佬買咗。然後17年夏我為咗證明自己實力,去咗坡資星矢圍高達,18年秋證明咗果然係冇實力,自行裸辭。做過短時間嘅中年slash,幫過兩個朋友,然後19年春去咗而家公司。
7. 教書嘅兩份,蕉行,仲有耆英,我都係睇米報搵嘅,就係寄信(後來係email)。耆英之後嘅,就冇經米報搵,米網都冇—我當然有用,但之後每一次都唔係用米報米網而轉到工。東亞某子公司嘅,係耆英高人介紹,真係好似拍戲咁,我走嗰日在星街大排檔,佢同我飲奶茶,忽然塞張紙畀我:「你打話畀呢個人,佢會幫到你」。然後星矢圍高達,係我耆英嘅舊同事引薦。我唔係under佢,但我跳過晒個過程。中年slash嗰半年,幫朋友,就固然係朋友搵我。而家公司呢?就係東亞子公司年代嘅老細搵我。
8. 換言之,你睇到耆英就係轉捩點。可能係因為我叫做「上咗位」,但亦因為做咗好耐,八年,兩者有直接關係。所以咁多份工我最有感情,喜怒哀樂都有,畢竟八年係好長嘅日子。我對我老闆兼師傅老馮,耐過我成世對住我老豆(暫時),日見,夜見,星期六日都見,仆街年初一都見(而你唔知分析員係年初一都有人返工的)。我買樓,結婚,經歷金融海嘯,第一次出花紅,第一次被炒,全部在嗰度。
9. 然後打後幾份,就進入咗一個舊老細/舊同事/朋友搵我過檔嘅年代。值得開心嘅,因為算略有小成(http://bit.ly/2ZhNG1n)。至少證明你個人唔係十分非常極之唔掂。嘔血嘅人老細就算有權力都未必會炒,因為有時炒人都幾煩,但你係唔掂嘅,總唔會分開咗仲搵你返嚟篤眼篤鼻。
10. 唔好意思,講遠咗。其實我係想講,米報。實體嘅米報。
11. 蕉行年代,就係我睇得最多米報嘅年代。原因好簡單,首先當時仲係剛剛米報變米網唔係太耐,雙線並行。二來亦因為我打金融工。之前教書,搵份明報就得啦。咁當然我雙失年代都好似買米報,但真係唔同
12. 點唔同?就要講,當年蕉行呢,係分長短週嘅。咁唔係好出奇,當年好多寫字樓工仲係長短週,所以我當年新聞組有個「邪惡軸心」嘅節目,星期六上午大家就去吹水。
13. 但,本人係做交易員嘛,Treasury(資金部/盤房/炒房),大佬,星期六係冇trade的,你有冇見星期六有HIBOR丫?所以,就係返去玩手指。或者做文書嘢—即係唔做。而Treasury都返星期六,十分反智,當年阿頭標哥個個星期屌,但形勢比人強,都係就範。但後期佢見我正正常常,就唔理了,等我幫佢打卡。
14. 星期六返工有乜做?除咗食早餐—買返公司食咋,而平日唔得的,標哥有潔癖,會屌。就梗係,睇米報啦。當年我就買齊三份,就係Classified Post,Career Times,同埋……一路都諗唔起邊份!(*)
15. 然後食完早餐?就刨晒佢。重點當然係紅筆一支,仲要係粗身紅筆,唔係教書改簿嗰啲。睇啱嘅,紅色圈住佢。好有畫面。冋後來咩clip/save to my jobs真係爭得遠
16. 然後?就梗係print信。唔係你以為公司嘅printer用嚟做乜?星期六最多呢啲嘢,總有幾條盲毛印咗唔記得拎,或者印到一半老婆打嚟咁。就會畀人發現了。當年好似仲係寄信同email並行。當然任何一個人都會學識print 信封,或者label,或者至少Word整個table印出嚟再貼相封。
17. 想講嘅係,當年其實都未係好睇經濟,甚至唔係好睇新聞,財經版唔多睇(而走去做交易員,真好嘢)(**)。但睇米報,就自然知道經濟好唔好。好景時,嘩,厚到極,大把好工(請唔請你一回事),圈足一朝,玩到printer jam紙。唔掂時,得兩叠,仲要唔係保險經紀就Financial Consultant.
18. 而我仲記得,最初仲有個女同事同我一齊返星期六(還不錯的說,但冇搞上,佢大過我人工高過我),嗰時都傾得埋,就直頭米報兩份睇。諗落其實都幾無聊又大愛,大家工作差不多,又不過大我一年,人工可能高我兩千?其實係直接競爭對手。
19. 以上一切一切,對我嚟講,雖然未係彷如隔世。「但是這些簡直就像沒對準的描圖紙一樣,一切的一切都跟回不來的過去,一點一點地錯開了。」
20. 而家,唔好話米報,我懷疑米站都好難做?某程度上都係多得科技,去中介化。甚至連獵頭都上去拎煙,仲有乜嘢講?但,正經諗下,如果個獵頭只係上去拎煙嘅,咁,做乜我公司唔自己上?你仲有乜價值?我自己唔識上?同一個比喻,記者可以網上抄文,但如果係咁玩嘅,咁作為讀者,你仲有乜價值?我自己唔識上?
21. 當然,又唔會話死晒。高檔嘅獵頭咪有得玩,同各種中介(包括媒人,扯皮條,咩都好)一樣,大刁,啲人咪需要一啲純科技畀唔到嘅嘢。即係你見球探呀,足球經理人之類,都仲存在。但,如果係普通小型班嘅,就真係玩「足球經理人」算啦,好似幾舊水之嘛。
22. 當年見過個鬼佬獵頭,堅係pro到一個點,佢pro到可以出newsletter話你知邊個去咗邊。勁到係我同佢傾,佢可以盤完我性格,期望,知完我做乜後,幫我有邊間可以試。佢完全知道同行邊一間行,邊個做緊阿頭,邊個就快走,邊度想開新添請人。真係勁到西飛利。人地呢啲,本行出身,賣嘅係佢咁多年嘅撈烤同叻鑊勁,真係唔會為賺你一兩單佣推條廢柴去做衰自己個名
23. 呢啲就唔係啲英美紐澳加三流大學返嚟嘅小妹妹(sorry)可比了。唔止一次,真係我要教返個小妹妹,咩叫sell side 咩叫buy side。Research Analyst係做乜,點解公司要請。你想像下等於你做球探或經理人,而你唔知前鋒同後防有乜分別,點解要有條友守龍門,咁上下。初期我會當睇女識女咁同佢地癲,後期就真係不要浪費老哥我時間。我寫多篇文好過啦。正所謂,人必自侮然後侯姆斯。
(*)最後發現,呢份嘢叫做Job Market。仲要其實題目嘅嗰首歌,係Job Market 而唔係 Classified Post。唔知係佢失敗定我失敗,廣告本身我好記得,但唔記得係邊間公司。應該係畀錢落廣告嘅惡夢。
(**)真人真事,唔怕畀你笑下。當年美國大選(***)嘛,呀標哥在刨Financial Times,就問我,喂呀埃汾,你熟唔熟美國Electoral College 嘅嘢。我以為佢問升學,結果佢就「屌~~」一聲。呢個故事我會同而家啲小朋友講,話畀佢地知,當年我都係十分蕃薯嘅。
(***)其實唔鍾意星上星,但都係要講。當年另外有個同事,番書仔。美國大選嘛,咁此人唔係好得標哥歡心,後來被炒,但又唔知標哥唔鍾意佢。成日就主動講嘢。例如美國大選live score(當年已有),佢同標哥講:「標哥,布殊輸咗賓洲呀」。標哥就答佢「咩賓周?你嗰條?」
跳龍門意思 在 跳龍門是什麼意思? - 雅瑪知識 的相關結果
釋義:古代漢族傳說黃河鯉魚跳過龍門,變化成龍。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也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 話說很早很早以前,龍門還未鑿 ... ... <看更多>
跳龍門意思 在 鯉魚跳龍門成語解釋 - 漢語網 的相關結果
解釋:古代傳說黃河鯉魚跳過龍門,就會變化成龍。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 出處:《埤雅·釋魚》 ... ... <看更多>
跳龍門意思 在 鯉魚跳龍門- 教育百科 的相關結果
傳說每年暮春,鯉魚逆流而上,至黃河龍門一帶,躍登龍門山,登龍門者,則雲雨隨之,天火燒其魚,而化為龍。後比喻人發跡後飛黃騰達,身價百倍。 【例】自從他結交了老板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