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年不停筆、寫到進金氏紀錄 揭開專欄作者的祕密生活】
大多時候,學生最感興趣的新聞工作是記者或主播,專欄作者的生活就顯得相對神秘。
有人連續寫了48年不停筆,獲得金氏紀錄,這個新聞業特生種,有什麼特殊故事?進入社群時代,專欄作者又面臨什麼尷尬與高風險?
-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最新出刊《台積電翻轉鐵鏽之城》https://bit.ly/38IRXRR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城寨 Singj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彌敦道政交所」 主持:湛國揚 嘉賓:楊穎宇 考評局前評核發展部經理(歷史科) 題目:《太陽之下無新事?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英國人重法治 判麵包毒殺案華人無罪/50年代9成修中史/陳濟棠文化清洗》 逢星期四 9:00 ~ 10:00 pm Facebook...
身分政治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果把對女性的性別刻板印象加上區域的文化差異,甚至是政治意識形態的話,會發生什麼事情呢?雖然從戲劇的角度,編劇必須為各個角色設定能夠讓觀看大眾快速理解進而產生共鳴。因此,這些角色的背景設定、言行舉止都是或多或少來自一般常識或刻板印象,這反映了一個社會對「他者」的想像,同時也透過戲劇再生產與強化了這些對「他者」的印象。
--------------------------------------
表面上《撒嬌女人最好命》所涉及的身分政治是兩岸女性的差異,卻不能忽略其導演彭浩翔的香港身分。換言之,建構這一組「兩岸女人對抗」敘事源頭的是來自香港身分的男性導演。來自台灣的撒嬌女被安排成是大陸女性的威脅,以及必須在三角戀中被排斥的「他者」。
在這裡不妨討論另一個影視文本做為對照,即比《撒嬌女人最好命》更早出品的一部港劇《不懂撒嬌的女人》,這部由香港電視廣播公司製播的電視劇中,女強人轉成了香港女性,撒嬌女卻是分別來自兩岸。劇中事業心重的香港女性凌敏,劇情一開始就面臨男友赴大陸經營事業後交上大陸女友而分手,接下來公司集團內部經營權的博奕,全落在來自大陸的美女田蜜居間縱橫捭闔,而田蜜在劇中的外號就是「撒破郎」。劇中另一位代表香港的女性禹勤,原本已與同事論及婚嫁,卻又面臨來自台灣台南的女性純純的爭奪,藉著台灣女生特有的撒嬌與溫婉體貼,禹勤還向這位台妹學習如何撒嬌。
整部港劇所傳達的命定訊息是,若是想努力成為女強人,就不配擁有愛情,若是不懂撒嬌,就註定鎖不住男人的心,強悍能幹的香港女人,面對大陸與台灣撒嬌強敵猛烈夾擊,終將陷入單身終老之命運。這中間的敘事邏輯與撒嬌論述,其實與電影《撒嬌女人最好命》很近似,唯一不同的是撒嬌女身分的轉換, 大陸撒嬌女成為威脅,台灣撒嬌女則同時是威脅也是救贖。
《不懂撒嬌的女人》的第一集裡,有一個兩岸三地女性同場競技撒嬌的場景。一個婚紗品牌在現場選擇形象代言人,設定的情景是,三位女士分別向男主角求婚,看誰最能成功打動男人的心。第一個來自四川的妹子說:「我願意為你生寶寶,為你洗手作羹湯。」;第二個香港姑娘猶豫的說:「我願意和你一起還房貸。」;輪到台灣女生,只見她紅著臉羞澀的說:「好害羞哦,我該怎麼說呢,這種事情人家做不來了啦!」接著順勢倒在男人懷裡,一臉嬌羞的責怪:「你好壞啊你!」現場旁觀的女性紛紛表示雞皮疙瘩掉一地!但男主角卻掐了一下台灣女生的臉蛋說:「就是你了!」(愛撒嬌的妖精,2018)。換言之,在香港編劇的眼中,最會撒嬌的女人還是來自台灣。
《撒嬌女人最好命》原本是一部上海女性藉由學習撒嬌來重建女性認同的故事,因為對手是台灣女性,又變成是透過與台灣女性的撒嬌競技來建立上海認同,單純的三角戀情牽扯到複雜的「台灣 vs. 上海」的地域認同與國族想像,也透露了隱藏在其中諸多不可言說的曖昧性與政治性。撒嬌就算是社會建構,原本也只是性別議題,並不存在所謂的地域差異,但地域的差異一旦被建構,而且將之對立起來,身分與認同政治就也同步被啟動了。
於是來自台灣的女性不僅被賦予善於撒嬌的形象,同時還被冠上「騷浪賤」、「綠茶婊」等負面標籤,是上海女性的公敵,是隨時可能會搶奪她們身邊男人的他者。在敘事結構上,來自台灣的撒嬌女蓓蓓,破壞了大陸這邊張慧與恭志強原本穩定的「哥們」關係,最終透過集體排斥台女蓓蓓,又重回了原本的穩定關係,兩女一男三角戀情硬是滲進了上海/台北兩座城市、台灣/中國兩種身分的無形角力,讓部分評論者視其為一種政治寓言,並不令人意外。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1868?fbclid=IwAR2W5uKDsalYBCsYysVDeL3F5eRRgdZ4uCEVJUgOg-gtEvzWYZr-d92Depw
「台灣女人善於撒嬌」這個命題,其實很早就流行於大陸及港澳的大眾文化論述中,甚至還被部分論者視為一種「語言學現象」。在紐約市立大學任教的學者彭駿逸曾在2012至2016年期間,調查300餘名大陸人對台灣腔的態度,探討到底什麼是台灣腔,以及大陸人對台灣腔的刻板印象,他發現早期赴陸的台灣菁英,看在當時還是農村社會的大陸民眾眼中是都會化的象徵,讓他們對台灣腔有了好印象。
2000年之後大量台灣偶像劇輸往大陸,這些偶像劇深深影響大陸人對台灣腔的感知。但隨著大陸經濟起飛,大陸民眾對台灣腔的認知漸漸改變。彭駿逸調查發現,台灣腔如今被認為是「小家碧玉」,甚至很嗲、很裝,他們自己的腔調才是都會代表,大陸中央電視台主播講話才是好聽的(陳家倫,2017)。
身分政治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年透納獎 #入圍名單 #泰德美術館爭議
近年來屢屢突破獎制傳統的 #透納獎(Turner Prize),今年入圍名單也首次不見個人藝術家,全由實踐 #社會介入 的 #藝術團體 包辦,昭示了個人藝術家將連續第三年無緣透納獎最高榮譽。當透納獎正走出疫情全面復甦時,12日卻遭入圍者之一的「#黑曜岩伴音系統」(BOSS - Black Obsidian Sound System)公開批評 #泰德美術館 剝削與利用,並未真正有效地支持少數與藝術團體,且在 #裁員 與 #性醜聞 等議題的處理上,顯露其社會關懷口號下的表裡不一。此番發聲挑戰了透納獎所反映乃至引領的「#身分政治」藝術創作趨勢,拒絕作為少數獲揀選的代表,為獎制與機構精心營造的多元幻象背書。
👉 延伸閱讀|〈透納獎:身分、政治與憤怒〉>>> https://bit.ly/3c71d4H
身分政治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彌敦道政交所」
主持:湛國揚
嘉賓:楊穎宇 考評局前評核發展部經理(歷史科)
題目:《太陽之下無新事?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英國人重法治 判麵包毒殺案華人無罪/50年代9成修中史/陳濟棠文化清洗》
逢星期四 9:00 ~ 10: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NathanRoadPoliticsExchange
支持城寨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kowloonsingjai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AecTQcSbcY/hqdefault.jpg)
身分政治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彌敦道政交所」
主持:湛國揚
嘉賓:鍾劍華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
題目:《驚天動地 WE MAY NEVER LOVE LIKE THIS AGAIN---反送中無搶掠 感動世界/禁六四悼念 促成薪火相傳/海外親共華人指反送中民粹 純屬誤導》
逢星期四 9:00 ~ 10: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NathanRoadPoliticsExchange
支持城寨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kowloonsingjai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1ycQh2oWlU/hqdefault.jpg)
身分政治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彌敦道政交所」
主持:湛國揚
嘉賓:劉銳紹 時事評論員
題目:《悼念六四 A RIGHT WE DEFEND OVER AND OVER AGAIN---中共百年黨慶禁支聯會活動 不惜反效果/紀念多樣化 不必硬碰違法/俠客劇也是大中華膠土壤》
逢星期四 9:00 ~ 10: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NathanRoadPoliticsExchange
支持城寨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kowloonsingjai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bEdxSJB7g/hqdefault.jpg)